城市留守儿童基金会指的是什么

您家的孩子是城市留守儿童吗,一个娃娃的自述
大家一听到留守儿童,第一想到的就是大山里的娃娃,父母打工在外一年回家不了,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您有没有关注过城市中的留守儿童呢?父母经常出差或加班加点,宝贝睡觉时候你回家了,宝贝没有醒来您离家了?他们与留富士康儿童有什么区别呢?
我叫琪琪今年已经快三岁了,我出生在城市里,生长在城市里,确也是一名留守儿童,因为爸爸妈妈都是销售工作,经常出差开会,所以我从六七个月大的时候就由姥姥、姥爷、奶奶三个人照顾着,平常奶奶负责给我洗衣服烧饭,姥姥是24小时陪伴我,吃奶 晚上尿尿等,姥爷一般负责家里的卫生!!我是典型的城市留守儿童。
爸爸是常年在外,就是我在妈妈肚子里时候,他也没有停下脚步,而妈妈在我六个月的时候就出去工作了,所以我生活世界里多是姥姥她们。我醒来第一眼看到是姥姥,睡觉时也是姥姥在身边,对于姥姥的依赖超出对爸妈的依赖,晚上可以爸爸妈妈不陪着我,只要姥姥在我就能甜蜜的入睡,晚上梦醒迷糊时候听到姥姥声音我觉得踏实继续我的梦想了!!
我也知道爸爸妈妈很辛苦,努力工作赚钱养家,想给我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小孩子,想要的不是这些,只是希望爸爸妈妈多陪陪我,而不是玩具陪我度过童年!!
其实我也很想爸爸妈妈,听着爸爸妈妈出差回家时候,我会努力不让自己早睡,打起精神等着爸爸妈妈早点回来,我就可以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但是多数都是我的眼皮打架不行时候,妈妈他们还是没有回来,又是姥姥陪我入睡的,当早上睁开眼睛时候发现爸爸妈妈已经去上班了,每次我会告诉自己,下次一定要等他们回来再睡觉呢,确每次都失言!!
爸爸妈妈太忙了,我的早教课都是姥姥姥爷陪我完成的!!最近爷爷生病了,奶奶回家照顾爷爷了,所以姥姥忙的时候,我就会自己玩,自己给娃娃讲故事:“娃娃是好宝宝,在家听姥姥的话,爸爸妈妈上班赚钱给宝宝买玩具,买好吃的”我喜欢抱着娃娃,亲亲她们,好像爸爸妈妈亲我抱我一样,很幸福!!我喜欢《爱我你就抱抱我》这首歌,在早教课时候也给老师学习了这个舞蹈,可以自己抱抱自己,让娃娃陪陪自己。
看到这里好多朋友可能会问您怎么知道这些,最近琪琪爷爷生病,奶奶回家了,姥姥胳膊带状孢疹,我帮忙带了一段时间的孩子,在跟孩子交流中发现她对爸爸妈妈那种渴望的小眼神,平常听歌跳舞的小感情都是真情流露,都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城市有多少这样的孩子,他们虽然同父母同在城市中,过着跟留守儿童相同的生活!!亲,您家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吗,关注过城里留守儿童吗?你去好好的给自己的宝贝沟通过吗?去了解过他们吗?
文/姚瑶 原创文字未经作者允许请忽转载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想了解更多关于《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走近城市里的“留守儿童”
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做游戏。方晓淦 摄  当大家都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时,其实城市里也有“留守儿童”。与前者相比,后者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不良影响因素更多、更复杂,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生活里许多的安全隐忧,更重要的是,在最需呵护和引导的年龄缺失规导,面临着更高的成才风险。但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却发现,目前“城市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尚未能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  成长环境更加复杂  记者来到阿妹(化名)家时,她的表姐和外婆正坐在侨港街上一间矮小的平房前编着渔网,阿妹上学去了,她的外婆告诉记者,要采访得抓紧这个时间,这事不能让阿妹知道,怕她知道后难堪。  阿妹的父母常年跟船出海作业,阿妹出生后,母亲在家里照顾了几年,等到阿妹刚上幼儿园,便把孩子交给外婆照顾,自己随丈夫出海营生去了。尽管双亲中途会回来补充物资,但也是来去匆匆,就算回来几天,也是在船上住着,大半年才回家看一眼孩子,不到半天又急忙回到船上。  说起阿妹和她的表姐,外婆的语气里满是无奈和叹息。她告诉记者,阿妹的表姐也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也是把她从小丢在奶奶家“代管”,自己心疼孙女小小年纪缺乏父爱母爱,便过于溺爱,造成了她自小就不服管教,初中毕业后就不愿上学,辍学在家帮忙干活。外婆不愿阿妹走她表姐的老路,便在学习生活上管得更严,无奈缺少父母管教的阿妹同样不服外婆,目前已经出现叛逆的端倪,而外婆只能无奈叹惜。  “城里跟农村不同,农村的孩子"野归野",起码本质还没坏;但城市有网吧、酒吧,孩子一不小心就容易在这些地方学坏。”外婆说,阿妹的同学有几次来喊她去网吧玩,甚至有男生找过来“约她”,但在外婆严厉斥责下,那些“朋友”被骂跑了,阿妹也算是勉强收住心神。但在外婆看来,缺乏父母和社会关注的城市留守儿童,在周围众多不良因素的诱惑下,一不留神就会“长歪”。  隔代教育问题同样严重  小青(化名)一家原本在合浦县西场镇生活,2000年,小青出生后,家人为了让小青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便搬到北海市区生活,并在出口加工区找到了工作。2012年,生活压力让小青的父母决定辞去现有工作,双双到南宁谋生,小青则留在北海跟奶奶一起生活。  记者通过关系跟小青的奶奶多次沟通后,老人家终于同意接受采访,当记者如约来到小青家时,小青正为了跟同学外出而对奶奶发脾气,老人家好话说尽,最终小青二话不说,把门一关就走了,走之前还瞪了站在门口的记者一眼。  说到小青的成长,奶奶不无担心,她说,刚刚那些约孙女出去的同学都不是什么“好鸟”,一个个都奇装异服,学习成绩也糟得不行,以前小青的成绩还可以,如今已经被这些人带坏,成绩大不如前不说,还曾经有邻居看到她跟同学偷偷去网吧上网。  “在我面前和在父母面前,小青完全是两个人。”奶奶说,平时小青做错事,奶奶教育她时她总是一脸不耐烦,甚至会跟奶奶吵架;而之前几次父母突然回家探亲,小青在外面玩得太晚回家时,见到家中的父母就跟“老鼠见到猫”似的,父母才刚教育几句,小青就认错了,接下来几天也是收敛很多。  随后,记者找到了小青的手机号码,在尝试与小青沟通并被她拒绝后,小青居然奇迹般地主动电话联系记者。她说,虽然她知道奶奶的担心,但她觉得奶奶的思想太老旧、落后,害得她经常被同学取笑,“我想买点东西,别人都是直接跟父母要钱,我得过父母和奶奶的关,才能拿到钱,实在心烦。但我父母说我的话都很有道理,我觉得我应该听。”  父母工作和孩子成长成“两难抉择”  这是阿祥(化名)在北海打工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最后一个年头,他说他实在放心不下在江西老家生活的孩子。  阿祥告诉记者,之前他和妻子都是江西某市人,结婚不久便生了双胞胎,生活压力一下子大了不少,无奈之下只能把父母接到城市里帮忙带孩子,好让夫妻俩都能腾出身来工作挣钱养家。孩子11岁的时候,他们觉得孩子已经长大了,便让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留在江西的那个城市里继续求学,自己则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北海的工业园区打工,妻子则在市场做点小生意。  然而,近两年来,家里反馈来的情况,让阿祥心中逐渐不安起来。  原来,孩子刚上小学时,对爷爷奶奶的教育还听得进去,升上五年级之后,孩子便开始变得叛逆起来,对爷爷奶奶的说教置之不理。甚至还有几次,老师找上门来投诉孩子在学校打架、偷偷到黑网吧上网等问题。后来,爷爷奶奶见孩子“学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便向老师提供阿祥的手机号码,让老师把孩子的情况跟父母反映。  “现在还是挺矛盾的,回去吧,每个月的经济收入要比现在减少近1500元,而且能不能找到工作还是个问题。不回去的话,又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想把孩子带过来,又担心手续繁琐,孩子的教育跟不上。”阿祥忧心忡忡地说,目前,他觉得先让妻子回家待一段时间,如果孩子的情况实在糟糕,他再回家,毕竟对父母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  城市留守儿童社会关注度更低“其实城市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不良因素,要远远多于农村留守儿童。”北海益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曾小桓说。  曾小桓认为,农村的教育条件、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等方面都相对落后,这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关注。城市的各方面条件虽然要好于农村,有不少在此“留守”的孩子是没有经济上的压力的,但对于一个健康的孩子来说,成长远不仅仅是吃饱喝足这么简单,他们也有情感需求,也需要父母的陪伴。而城市留守儿童在面临隔代教育、亲子关系不融洽等问题外,还会面临更多诱惑,如网吧、酒吧、毒品等,这让城市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更多危险。孩子们可能在一些黑网吧上网,从而接触一些黄、赌、毒、邪等不良信息;一些不法人员还可能通过利诱让孩子运输、接触毒品,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尽管有人认为城市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比农村留守儿童更复杂,面临的危险因素也更多,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各种原因,城市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目前尚未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  记者从北海市妇联了解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共有留守儿童4524人。  据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面,目前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方面,城市留守儿童目前尚未引起大家的关注,社会机构和政府部门也尚未开展相关针对性工作或项目。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走近城市里的“留守儿童”》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合作帐号登录:
关注新型留守儿童《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
不得不说,这一点在城市留守儿童中也并未有改善,因为这些孩子的妈妈更多是职业女性,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令她们承担着和男性一样的工作任务,熬夜、加班、出差……她们对于照顾孩子也是力不从心。而孩子就只能从小跟着祖辈生活,对于妈妈,是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状态...
城市留守儿童他们虽然用着最新款的手机,有数目不菲的零花钱,上最贵的补习班,但他们和那些被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一样,很少见到自己的父母,孩子会从父母陪伴的时间来判定自己是否被爱、被重视,这会直接影响到小孩是否有安全感。城市留守孩子总体比普通家庭的孩子要较叛逆和孤僻...
城市留守儿童:“你所误解的我们”
城市的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上的是漂亮的学校,玩的是先进的电子产品……留守儿童应该是贫困山区孩子的“专利”。可是我们要的从来不是物质上的优越,在没有父母陪伴的前提下,我们都是留守儿童,我们都是美丽世界的孤儿:我们永远是这美丽世界的孤儿,有时我感觉失落感觉自己象一颗草,有时我陷入空虚可我不知道为什么,时光流走了而我依然在这儿……
孩子的“城市孤独症” 致犯罪年龄年幼化
与农村留守儿童不同,城市留守儿童的父母们一般都‘不差钱’,但因为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感觉亏欠了孩子,总是希望用金钱来弥补自己无法给予孩子的关怀,生怕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然而,由于父母不能陪伴在身边,这些“城市留守儿童”心灵空虚、生活单调,更容易受到不良习惯的诱惑,往往会选择比较放纵的生活,小一点的孩子表现在性格任性,我行我素,不听劝说,而大一点的孩子就往往选择在网吧、游戏机厅等地方逗留...
由于很多“城市留守儿童”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督促,就算偶有教育责罚,往往也是“蜻蜓点水”无法到位。老师、学校虽然也起到一定的“代理家长”的责任,可毕竟学校教育无法完全替代家庭,不可能起到充分的帮扶孩子成长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留守儿童更多地会呈现出自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关心我的人少,我也不在乎”成为了不少城市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受到家长的重视不够,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太过自我,不够关爱自己...
请家长和孩子好好说话
爸爸妈妈们应该知道,家长积极、正面的语言能够让孩子在性格上得到正确的指引,而用一种孩子们能够接受的说话方式去表达,则有助于孩子理解家长的意图....
物权意识可是小西瓜心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呢,开始跟小朋友抢玩具,证明宝宝智力发展又进了一步呢!妈妈若对孩子的“正当”行为表示强烈责备的话....
在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很多父母偏偏只会否定孩子,并且试图用大人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只会让孩子认为你不理解他,从而感到委屈,话题就会就此终止....
家长想要跟孩子“无缝对接”,必须多付出点耐心。切记,经常对孩子大声叫嚷,靠斥责、羞辱、贬低孩子来使孩子“听话”,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结果只会是适得其反。....
让孩子了解新颖兴趣班
经常看到外国的孩子的动手能力灵活,学习也懂得举一反三,小编看了国外幼儿教育系统的课程,发现和这个兴趣班有很多共同点,不是为学习而动手制作,是为动手制作而学习....
“乐高”这两个字在孩子的心目中犹如魔法一般具有不可取代的魅力,小编经常听到一些妈妈说乐高玩具只能让孩子课余时间玩玩,以免玩物丧志。但其实父母真的了解这种玩具吗?....
从无形到创造出一个成品,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通过指导老师的引导,相信你的孩子能做得更好,相信没有哪个家长愿意看见小孩变成书呆子。彩陶的魅力不试过是不会知道的....
说话,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成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忙于工作的父母知道孩子的心吗?不是孩子藏起来,只是他们不懂得向别人表达正确的自己。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城市留守儿童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
我觉得全职妈妈最需要克服的就是自己的焦虑。因为现在社会的舆论对全职妈妈会造成很大的压力,有人可能会说....
职场妈妈可能每天到家的时间比较晚,回来孩子就快要睡觉了,这时候如何高质量的陪孩子呢?如果孩子要求你陪他玩....
有个学员就曾经说过她是一个从来没有半点脾气的人,大家都说她好说话,可是她三岁的女儿总是说:“妈妈你别生气了好吗?”....
妈妈网更多精彩专题
客户端下载Copyright& m.roadlady.com
ICP备案:粤ICP备号
漂亮女人街版权所有记城市里另类的“留守儿童”
马上就快六一儿童节了,网上又将会出现“给留守儿童送温暖、送关怀”之类的社会新闻,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安全、教育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抛开留守儿童背后的各种社会问题不谈,乐乐妈有时候私下庆幸:自家的孩子乐乐将会在一个父母呵护陪伴、充满爱意的温馨家庭中快乐成长。
可转念一想乐乐妈又愣住了:乐乐爸和乐乐妈都是正常的上班族,照八晚五六的,只有晚上和周末能有时间陪着孩子,仅有的这点“陪着”如果不能保证质量和效率,那我的孩子是不是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下的城市“留守儿童”呢?
没有质量和效率的陪着,在乐乐妈看来就是“无效陪伴”,或者说是“隐性失陪”。
相信城市绝大部分的年轻父母都和乐乐爸、乐乐妈一样:白天忙于工作,孩子或者请保姆,或者留托儿机构,再或者由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帮忙带,自己只有在下了班才能陪着孩子。这里,乐乐妈无意和各位爸爸妈妈探究这些教养方式的优劣点,乐乐妈仅仅是在担心:对于我们这些做父母的的,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因为我们的“隐性失陪”而使孩子成了心灵上的“留守儿童”呢?
都说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那么,怎样才能让这种陪伴变的更有意义、更有质量、更有深度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隐性失陪”。
什么是隐性失陪
隐性失陪,本质是一种“无效陪伴”,百度百科上解释指虽然家长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子女,但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给孩子造成一定的精神失陪。乐乐妈认为,隐性失陪其实就是有效陪伴的缺位;与陪伴相比,对父母而言少的是参与和投入,对孩子而言缺的是交流与互动。
隐性失陪的常见具体表现
隐性失陪,通俗的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同时却身在曹营心在汉。乐乐妈梳理了以下三种常见的具体表现:
第一种,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自己进入“微”时代。随着互联网终端在掌中的普及,有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下了班,左手一个手机平板,右手一个玩具图书;左手刷着微信微博、忙着点赞转发,右手开着玩具开关、翻着绘本书籍。当你忙着自嗨的时候,却已忽略了孩子内心深处的孤独空寂。
第二种,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自己开启“工作狂”模式。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加大,有些年轻的父母保持“5+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下班后一边对着电脑写方案、搞设计,一边扔给孩子一个电子产品、遥控汽车;一边与客户通电话忙应酬,一边陪着孩子踢皮球玩滑梯。当你把一天中仅余下的两个小时(晚上八点到十点)仍放在工作上的时候,却已忽略了孩子内心深处的孤独空寂。
第三种,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自己呈现“放空”状态。有些年轻的父母“心无旁骛”的看着孩子自己堆积木、玩魔方,和孩子一起“无声”的看着绘本、动画,在孩子身后“默默”的看着他这儿溜达、那跑跑。当你“放空”的任由孩子“自由发展”的时候,却已忽略了孩子内心深处的孤独空寂。
隐性失陪的负面影响
可能会有爸爸妈妈说道:宝宝那么小,做父母的只用陪着、看着就行,宝宝哪知道什么。对于这个说法,乐乐妈想引用荷兰教育家伯纳德·李维胡德的一句话:
孩子对他周围环境的感知越是无意识,这种感知渗透进灵魂的就越多
父母边玩手机边看电视陪着孩子,容易让孩子效仿;父母将工作压力带入家庭生活,这是没有妥善处理社会和家庭角色与责任转变的表现;父母心不在焉地看着孩子,容易传递出冷淡的亲子关系。
这些无效陪伴,大大降低了孩子的幸福感与安全感,让温馨的时光变成孤独的陪伴。长期如此,就会让孩子形成逆反心理,造成孩子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碍等现象,从而与父母间缺乏信任、难以沟通,最终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看到这里,让我们再回头:怎样才能让父母与孩子间的陪伴变的更有意义、更有质量、更有深度呢?
在乐乐妈看来,有意义、有质量、有深度的陪伴是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及时发现孩子的需要,彼此愉悦地互动,让孩子感觉到爱和安全,从而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1. 注意多种方式
有意义、有质量、有深度的陪伴,可以是全身心的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一起游戏或打球,一起听听音乐唱唱歌,一起坐在沙滩上听海浪的声音,一起爬山、一起观察小动物、小花儿、小草树木;可以是不加评判、没有指责、没有轻视、没有打击、没有打断,只是的很单纯、很专注的,全身心静静地聆听孩子诉说,了解孩子的需求。
2. 注意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合理有效的陪伴方式是不一样的。1岁之前的宝宝,强调的是亲密陪同;1-3岁的孩子,需要寓教于乐的参与;3岁左右的孩子,要注意帮助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学龄后的孩子,倾向于帮助孩子挖掘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关于这一点,乐乐妈建议各位年轻的爸爸妈妈可以选择一些儿童心理读物参考学习一下。
3. 注意孩子自我发展的空间
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包括独立能力的培养。乐乐妈很赞同这样一句话:当孩子独自玩耍时,他在发展自我;当父母陪伴他玩耍时,他又放下自我。二者结合,这才是健康的发展。
——乐妈分享
与孩子有意义、有质量、有深度的陪伴,绝不是简单的、象征性的、无时不刻的陪着看着。当我们在与孩子相伴的时间里,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注重方式,符合规律,正确引导,这样才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陪伴。那么此刻,爸爸妈妈们,请放下手中的平板手机,走到孩子跟前,去感受他们眼眸中的安宁和清澈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孩子穿的,像妈妈做的一样
培养孩子益智思维,从选玩具开始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留守儿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