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像我一样重度神经性耳鸣自愈心得吗?整夜睡不好白天精神差,脾气越来越差,心情很低落

2.1K6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zhihu.com/question/26391310/answer/数据说话。我按照时间排序,从最新回答的开始统计,用电脑版一直翻了48页,手动统计了50位自认去过印度的答主的回答(其它的就不翻了,累!现在都129页了)。统计如下:50位答主中,男生16位,女生34位。16位男生中,独自一人自由行的有4位,有伙伴同行的有5位,因商务出差/志愿者/交换生到印度的有4位,未交代出行目的有3位。男生在印度的经历中,享受了愉快经历的有5位,不愉快为主的有4位,愉快和不愉快兼有的5位,未对经历是否愉快表态的还有2位。至于题主提问的“女生一个人去印度自由行一个月左右可行吗?”,表示可行的男生有3位,不建议女生一个人单独去的有11位,占比68.75%!另有2位男士不予表态。另外,16位男生中明确在印度拉过肚子的有2位。占比12.5%。34位女生中,独自一人自由行的有15位,有陪同伙伴的有13位,因商务出差/志愿者/交换生到印度的有5位,未交代出行目的有1位。女生在印度的经历中,享受了愉快经历的有15位,不愉快为主的有6位,愉快和不愉快兼有的13位。其中敢在印度穿裙子的仅有1位!(仅统计愿上照片的,照片上明显是穿裙子的。无图的不算。而且大多数女生建议是穿长裤不要穿裙子。)至于题主提问的“女生一个人去印度自由行一个月左右可行吗?”,表示可行的女生有16位,不建议女生一个人单独去的有17位,占比50%!另有1位女生不予表态。另外,34位女生中明确在印度拉过肚子的有4位,占比11.76%。综合如下:50位答主中无1人认为在印度夜晚可以出去浪,特别是女生!34位女生中仅有1位敢在印度穿裙子!50位答主中有过不愉快经历的共28位,占比56%。明确在印度拉过肚子的共7位,占比14%。认为女生可一个人自由行的有19位,占比38%;不建议女生单独自由行的有28位,占比56%!49位答主都表示从印度安然回来了(废话!),还有1位女生在旅途中。50位答主都表示未曾遭受QJ或LJ(废话/幸存者偏差?),不愉快经历中包括被骗、抢劫,还有性骚扰(男生都有,不限于女生)。(此外,在50位答主中,大概有10--14位是第1次在知乎中做出回答,
其中多数是认为女生可单独在印度自由行的。由于半途中才发现,统计不太准确。有10来位答主是首次在知乎中就某个提问做出回答,当然,那些答主有关注问题,有点赞。是否认可他们的回答,各位见仁见智吧。)个人结论:印度不适合女生一个人自由行。真要去的话,建议结伴同行(有信的过的肌肉男更好),别太穷游了,住好点吃好点,要不参个团?在印度旅行,有10%以上几率会吃坏肚子,有50%以上几率会遇上不愉快的事情。在印度,女生如果夜晚不出外,白天只去人多热闹的景点,不去荒凉的地方,穿长裤,不穿裙子或性感暴露的衣服,遭遇不幸事情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话说这种旅游模式的难度太高了吧?要不先去去低风险的地区玩玩,积累好经验再尝试这种高难度的?)增补回答:看不少人说到“幸存者偏差”,我再啰嗦几句。在没有明确证据支撑下,我不可能统计潜在的不幸者。看了不少回答,没有人说遭到QJ,也没有什么人说有一个朋友或亲戚或同学遭到QJ,或者干脆失踪什么的。首先,如果一个中国女生到印度旅游失踪,她的亲友们不可能不报案,不可能不上新闻,驻印度大使馆不可能不管。所以在没有实际证据支撑下,可以认为目前还没有出现失踪案例。其次,如果一个女生遭到QJ又没有报案,回来后又没说出去,哪怕是匿名在知乎上发布信息,我只好当这种情况没有发生。(虽然可能有,但没证据)其实,各位留意下在印度自由行的朋友的回答,特别是有图有真相,有详细游览经历,经常在知乎上回答,不匿名的朋友的回答。你会发现,连男生都可能会遭到性骚扰,女生的风险自然更大。其中女生自由行的回答中,我印象中女生都说自己已经去过很多国家自由行了,似乎没有一个女生说自己第一次国外自由行就是去印度的,而且还是单身的。所以,我个人认为:1、女生一个人去印度自由行一个月左右可行吗?——不可行。2、女生不是一个人去印度自由行可行吗?——请找有丰富旅游经验的且值得信赖的驴友陪伴。3、女生去印度参团旅游可行吗?——当然可行,请选择正规旅游团。4、有丰富自由行经验的女生一个人去印度自由行可行吗?——废话,你都有丰富经验了,没必要问大家,记得分享经历。赞同 6K39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正本清源)
(正本清源)
(快乐学佛)
第三方登录:吧里有人像我一样耳鸣,脑鸣的么?【精神分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7,561贴子:
吧里有人像我一样耳鸣,脑鸣的么?收藏
过年一直持续到现在,请问吃什么药好?
我也耳鸣,吃药吃成这样的,以前没有
耳鸣就是肾虚,补肾吧
我吃阿立哌唑后就开始耳鸣,脑鸣。
我吃利培酮片,盐酸苯海索片耳鸣
髓空脑鸣 戒断邪淫吧
那就是药物让你阴液流失了
我也是,九年了
我也有耳鸣啊,渐渐的来,渐渐的消失了,时有时无,不常有
我也是为脑鸣烦恼。
还会脑鸣发出什么声音 跟外星人沟通一下
有人吃药康复了的吗?吃的什么药?
耳鸣是神经系统的疾病 和精神病系 无关
睡眠如何?
肾虚也会耳鸣
补气血的,黄芪10~15g,黄精10g,西洋参3~5g,枸杞6~10g,一个国医大师吃控制血压的西药导致头晕,自配的代茶饮,20天头晕就好了,而且面色红润。这是国医大师李济仁的
楼主我是突然失眠 脑鸣的,但是医生说我神经衰弱 焦虑。。6周了,给我拿的药物是 博思清 和 帕罗西叮。。
登录百度帐号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水平。
  特点、特性、特征、属性等是一回事,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某种东西。人的心理活动总具有自己的特点,可以把它归结为六对: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质量与数量的统一、时空性与超时空性的统一、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如感知的直接性与具体性,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情感的波动性与感染性,意志的目的性与调控性,等等。心理特点也是心理素质的具体标志。
  心理品质与心理特点有联系,但二者也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它并非心理活动本身所固有,而是后天习得的。品质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个别差异,即人与人之间各具有不同水平的心理品质;一是培养标准,即要求人们的心理所应当达到的水平。几乎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品质,如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备用性,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情感的倾向性、多样性、固定性、功效性,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等等。心理品质的优劣最能表现出人的心理素质的水平。
  人们无论简单的行为还是复杂的行为,归根结底都受人的心理的支配,都是人的心理的外部表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称为心理行为。这种心理行为是心理素质的标志,通过它可以检验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而且,前述心理素质的四个组成因素如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等,也都会明显地或不明显地在行为上反映出来。可见,心理行为是构成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成分。
  由上所述,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与心理行为的有机结合,称为心理素质。而这五个方面又都蕴含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中。也就是说,所谓培养心理素质,就是要发挥、发展、培养、提高、训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
  (“定义”及“组成”内容是根据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整理)
心理素质良好的标准
  马斯洛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增强心理素质的方法
  (1)自我肯定。人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进步,而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肯定方向发展,自我肯定,保持坚定的信念,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2)抛弃自卑。自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缺乏成功的体验;二是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估;三是自我评估偏颇。要抛弃自卑,首先要战胜自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要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
  (3)增强自信。
  (4)心理调节和情绪调节。
  提高心理素质具体来说要从七个方面入手:包括自我意识训练、智力训练、情感调控、意志培养、个性塑造、学习指导和交往指导七个方面。下面说说自我意识训练——为了方便说明,单独列为一节。
自我意识训练
  自我意识及其意义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由于个体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自我意识的成熟被认为是个性基本形成的标志,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个体的社会化。
  由于自我意识在人发展过程中是循序渐进进行的,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心理成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心理素质教育是在其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劳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我们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和调整自我,促使我们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自我意识训练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进行自我认识训练,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第一,让我们学会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第二,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由于我们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往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大多属于过高型。因此,要提高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你就应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出评价。你还应学会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由于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的核心成份,它直接制约着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所以,对我们进行自我意识训练,核心应放在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上。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对我们进行自我体验训练,就是让你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满,随着年龄增长让我们懂得做错事感到内疚,做坏事感到羞耻。
  【三】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为提高我们自我监控能力,重点应放在促使一个转变上,即由外控制向内控制转变。我们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常常在外界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实践活动,比如只有教师要求做完作业后检查,你才会进行检查。针对这种现象,你应学会如何借助于外部压力,发展自我监控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张大均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它由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方面构成。[4][5][6]邢根溪认为: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
  肖汉仕教授这样解释: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状态,品质与能力之总和,其中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方面是指获得知识的多少,也指先天遗传的智力潜能,但我们主要强调心理潜能的自我开发与有效的利用,在非智力方面,主要指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大小以及所体现出的行为习惯与社会适应状况。
  刘岸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它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品质和能力等心理因素的总和。
  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除智力因素以外,决定和影响人活动的一切非智力因素都可以称为心理素质,亦即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的总和。
  无锡市中小学心理教育课题组研究认为: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使人的素质各部分'联系起来'成为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
  因此,对心理素质做如下界定: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王希永等人认为:所谓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就其内涵而言,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质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人们在对心理素质进行概括、分析和评价时常常使用人格、个性、心理品质等概念,这些概念同心理素质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可以这样认为,这些概念是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对心理素质的不同表达方式。其实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不能等同或替代。人格、个性这两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而心理素质是一个非集合概念。
  心理品质所反映的是结果,是个人在某一时期、某一场合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征,它是多种心理素质的高度凝结,如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注意品质、意志品质等等。而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既是结果更是过程,它比心理品质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
家长应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
  一,信心和勇气。家长要在客观评价自身素质、家庭条件和子女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树立这样的信心:即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孩子的努力,孩子会不断进步,一定会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理智和宽容。家长要保持稳定的情绪,不急不躁,客观公正地看待孩子,冷静地处理棘手的问题。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过失,鼓励处在困难中的孩子,安慰受到伤害的孩子。
  三,恒心和耐心。教育子女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事情,要有长期的计划和短期的安排。同时,还要注意耐心细致,具体周到。
  四,爱心和热情。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是否有爱心和热情。
乒乓球员的心理素质
  实力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素质,是靠长期比赛一点一点地提高的。它应该是和比赛的经验成正比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异,也许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也许有些人心理关总是过不了。但是,心理素质始终还是可以靠后天的锻炼的。
  有句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如果说自己的技术水平到达了一定的高度,那么心里面自然就会比较踏实稳定。反之如果要用自己不足的实力去向强手挑战,就需要在一定的比赛经验上加以自身的全力投入,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要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还是应该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有提高心理素质的资本。在实力并没有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谈心理素质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说双方实力相近,那么往往看谁可以发挥得好一些,这个时候就靠自己的状态的调整了。
  几个影响发挥导致失败的原因
求胜心过重。心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这就是很多业余的爱好者遇弱不强,遇强却不弱的原因(心理放松,没压力,技术能充分发挥)。
2 练球不足。很多朋友是打落点、打控制的,这样就需要有手感做保证,在未练球(包括练球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大失水准。
  3.打法相克。业余爱好者往往忽视这一点,其实以己之短,遇彼之长是非常常见的事,这就取决于个人的调整和适应能力了,而这一点往往是业余爱好者最欠缺的。
  4.不合适的器材。业余爱好者也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自己反正水平很差,拿什么拍子都差不了很多,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除非对不会打球(没有丝毫手感可言)的人来说什么拍子都差不多。手感越是细腻的人,对球拍也越挑剔,而往往手感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水平的高低。
  5.思想包袱。这一点和第一条有些类似,往往生在领先,眼看就要胜利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心理的变化。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无论业余或者专业)。金泽洙也一样在20:16的时候把握不住自己,丢掉了几乎到手的胜利,何况业余爱好者。
  所以自身状态调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的胜利。调整的方法很多。比如说比赛一开始就全力以赴,认认真真地对付每一个球;赢了一个球就握紧拳头叫喊一下,振奋一下,多小跑一下,;打失了一个球,让自己冷静一下,重新振作投入比赛。这些都可以很好的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排除杂念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杂念之一:想赢怕输。比赛没人想输,但比赛时脑子里老想这个就影响你打好球。求胜心切,容易蛮干,关键时候手脚又放不开;怕输就更没戏了,先一个怕字你还能干什么?胜利是一分一分赢得的,不用多想结果,就想把每一个球都打成好球。杂念之二:环境影响。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让你孤单无助;拉拉队(尤其是有很多ppmm)的喧闹,不习惯的场地条件,让你头昏眼花,心烦意乱。没关系,多出去见见世面,不要太在意观众,这会儿你是主角,这是你的舞台不是他们的,打好你的球要紧,打好自然可以得到尊敬。
  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只有通过比赛来不断的获得,因此多打比赛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阵不同打法的对手来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退休人员心理素质的状态调整
  退休对心理的影响
   退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它预示着原来的生活习惯、经济收入、地位和名誉等将发生变化。退休后,多年倾心、热爱的工作岗位,多年适应的工作规律、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如不适应这种变化,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如孤独寂寞,情绪消沉,甚至出现偏离常态的行为等。
  这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绪,会严重干扰和损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及其他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引发和加重各种身心疾病,加速衰老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退休老人要注意及时进行心理调节,正确面对退休这一重大生活变动,预防、克服和战胜“离退休综合征”。
  怎样才能调整好自己心理素质的良好状态呢?
   首先要面对现实,敢于接受既成的退休事实。重新设计安排自己的生活,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其次要善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态。要想得开,放得下,要正确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以积极的心态摆脱不良心理的困扰。心情不好时要及时找亲人、朋友谈谈,求得理解。使不良情绪尽快放松或转移;多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礼尚往来,以诚相待,创造有利于自我心理调节的条件。
  另外,退休老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物质和精神上期望不应过高,要做到知足常乐、安享晚年。自我调节困难或不成功时,要及时做心理咨询或请心理医生治疗。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退休后应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延缓大脑的衰老,预防痴呆的发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保持和培养有益身心健康的嗜好,如养花、养鸟、下棋、打牌、跳舞、唱戏等,与爱好相同的朋友一起活动,享受退休后的欢乐。
  夫妻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照顾,共度晚年。不要过分依赖或过多干预子女,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要常与儿辈交谈,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有可能的话,要多关心、照顾孙辈,天真活泼的孩子会给老人带来极大的乐趣,但不能过度溺爱,更不能干涉他们父母的管教,充当保护伞的角色,否则会引起家庭矛盾。
  家人的关爱对老年痴呆病人是重要的,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保证。据医生们多年观察,此病的发生与家庭生活单调有很大的关系。有的老年人图清静,不喜与人交流,和儿女分开住,得病的几率就会提高,那些老少三代同堂的家庭中,老人的发病率要低得多。
  音乐助老年人改善心理问题。音乐疗法属心理治疗方法之一,是利用音乐促进健康,特别可作为消除心身障碍的辅助手段。根据心身障碍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选择音乐欣赏、独唱、合唱、器乐演奏、作曲、舞蹈、音乐比赛等形式。心理治疗家认为,音乐能改善心理状态。通过音乐这一媒介,可以抒发感情,促进内心的流露和情感的相互交流。
  音乐疗法用歌曲和乐器来改善患者病情。治疗对象多半是痴呆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音乐在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活跃思想、丰富和改善情绪状态方面有明显的功效,有利于消除孤僻老人与周围环境的情绪和理智障碍,加强老年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自我信心。
心理素质测试
  以下八道心理素质测试题,每题只能一个选择,然后根据括号内的分数累加起来,看看总分是多少,就能大致了解心理素质和应付能力。
  1.你骑车闯红灯,被警察叫住;后者知道你急着要赶路,却故意拖延时间,这时你———
  a.急得满头大汗,不知怎么办才好 b.十分友好地、平静地向警察道歉 c.听之任之,不作任何解释
  2.在朋友的婚礼上,你未料到会被邀请发言,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你———
  a.双手发抖,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b.感到很荣幸,简短地讲几句 c.很平淡地谢绝了
  3.你在餐馆刚用过餐,服务员来结账,你忽然发现身上带的钱不够,此刻,你会———
  a.感到很窘迫,脸发红 b.自嘲一下,马上对服务员实话实说 c.在身上东摸西摸,拖延时间
  4.假如你乘坐公共汽车时忘了买票,被人查到,你的反应是———
  a.尴尬,出冷汗 b.冷静,不慌不忙,接受处理 c.强作微笑
  5.你独自一人被关在电梯内出不来,你会———
  a.脸色发白,恐慌不安 b.想方设法自己出去 c.耐心地等待救援
  6.有人像老朋友似的向你打招呼,但你一点也记不起他(她)是谁,此时你———
  a.装作没听见似的不答理 b.直率地承认自己记不起来了 c.朝他(她)瞪瞪眼,一言不发
  7.你从超市里走出来,忽然意识到你拿着忘记付款的商品,此时一个很像保安人员的人朝你走过来,你会怎么办?
  a.心怦怦跳,惊慌不措 b.诚实、友好地主动向他解释 c.迅速回转身去补付款
  8.假设你从国外回来,行李中携带了超过规定的烟酒数量,海关官员要求你打开提箱检查,这时你会———
  a.感到害怕,两手发抖 b.泰然自若,听凭检查 c.与海关官员争辩,拒绝检查
心理素质测试题答案
  选a得0分,选b得5分,选c得2分
  1.(0~25分)你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比较差,很容易失去心理平衡,变得窘促不安,甚至惊慌失措。
  2.(25分~32分)你的心理素质比较强,性情还算比较稳定,遇事一般不会十分惊慌,但有时往往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3.(32~40分)你的心理素质很好,几乎没有令你感到尴尬的事,尽管偶尔会失去控制,但惫自来说,你的应变能力很强,是一个能经常保持镇静,从容不迫的人。
心理卫生百科名片
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它是关于保护与增强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与方法。心理卫生不仅能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培养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一定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并且出现与之相联系的心理问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有效地预防一些心理冲突的发生,及时地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是个体心理卫生的主要目标。
  心理卫生的思想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是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却兴起于20世纪初。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她的发起人和倡导者是曾患精神病的美国人比尔斯根据自己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亲身遭遇,特别是精神病治疗机构对病人的冷漠和虐待,以及公众对于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视,于1908年,出版了著名的《一颗自我发现的心灵》。此书引起了心理学家和社会大众的大力支持和强烈反响,由此开始了一场由美国发轫,最后遍及全世界的心理卫生运动。1908年,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成立,1930年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成立,194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下,成立了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中国的心理卫生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也开始起步,1936年,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但因抗日战争爆发,实际未开展工作而名存实亡。1985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终于成立,该学会的成立对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这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可是,怎样才算讲究卫生?这恐怕在看法和做法上就大不相同了。不少人一提讲卫生就想到注意公共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摄取适量的营养,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等等,这些无疑都是重要的。但是,这样做只能预防显微镜下看到的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只能把筋骨肌肉锻炼得更有力量,还不能确保人们的健康。这时因为,人生在世,难免遭受种种矛盾与挫折,因而社会、心理因素也同样危害人的健康。譬如,一个人身强力壮,却理智欠佳,人格异常,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那怎能说他“健康”?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的定义修改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说,人要做到健康,必须体魄健全,身心健康,这种健康才算是真正的健康。怎样做才能达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目的?中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早在四十年前就曾指出:“我们因注重身体的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们若要使得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则必须注重心理卫生”。由此看来,心理卫生乃是达到心理健康的手段。
  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完整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生理卫生是分不开的。由于心理和生理是互相影响的,心理不健康会给生理状态(人的躯体)造成伤害。因此,讲求心理卫生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生理卫生更为重要。人的心理如果不正常,一方面通过心理影响生理的途径,会危害人们的躯体健康,甚至造成疾病,特别是各种慢性病,如各种心身疾病。另一方面,一旦人们的心理陷入了反常状态(轻者形成神经官能症或人格障碍,重者形成各种精神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受到破坏,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家庭和社会活动,从而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苦恼和不幸,以至给整个社会造成危害。心理卫生的任务是多方面的,而首要的任务多在青壮年时期,防止严重损害社会劳动力的情况出现。精神病病人通常不能自理生活;在激动兴奋状态下还会毁物伤人或者自毁,破坏生产,影响社会。因此,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防止精神病的产生是整个社会面临的任务之一。其次是制定培养和锻炼健康“人格”的心理卫生原则和措施。第三是根据人生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包括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订出保持各年龄阶段心理健康的一般心理卫生原则和方法。第四是提供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劳动的各领域中进行活动时所要注意的心理卫生的原则和措施。
  总之,心理卫生不仅是个人,而且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因为心理健康与否既与每个人的个体健康发展有关,也与整个家族、整个民族的健康发展有关。随着社会的向前推进,物质文明的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就更加复杂,生活的节奏更加紧张,威胁人们的心理健康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因此,心理卫生问题也就显得更加复杂而重要。在我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问题受到国家和政府的特别关心和重视,为维护和保持人们的心理健康创造了最根本的良好条件。
  心理卫生的基本原则如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青年时代起,人的自我意识开始成熟起来,能够进行自我估价、自我检查与自我督促,并且也能正确评价他人的行为。一个人树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就能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科学地分析周围发生的事情.保证心理反应的适度,防止心理反应的失常。
  防止与克服心理冲突。主观的要求与客观的限制可能会引起强烈心理冲突或持续的心理冲突。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造成心理疾病。人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发生心理矛盾,但是要控制其强度不宜过猛,持续时间不要过长。有了心理冲突要设法正确解决,不能消极对待。
  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一个人如果经常与集体隔离,不与人交往,容易养成孤独的情绪,往往心情抑郁或孤芳自赏,影响心理健康。一个人经常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进行正常而友好的交往,可使人消除忧愁,心胸宽畅,心情振奋,精神愉快。
  要有自知之明。耍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状况。经常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办事要根据自己的智力等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设置经过努力而无法达到的目标,否则容易受到挫折,产生心理冲突,情绪不安,影响心理健康。
  此外保持健康的身体,有规律生活,去掉不良嗜好,保持乐观的情绪等都是心理卫生的原则。
老年心理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划分法提出:
  45岁以下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为年青的老人或老年前期
  75—89岁为老年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1.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占总人口的10%,并且老年人口还将继续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据估计,2025年将达到2.9亿。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包括老年期精神疾病和老年期特有的心理问题。老年期精神疾病如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抑郁等。老年期特有的心理问题包括心理老龄化、离退休后的心理适应,丧偶与再婚,“空巢现象”等。
  2.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
  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能力逐渐衰退,学习新事物较慢,但是老年人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心理机能上的不足。注意力转移缓慢、分配困难。死记硬背比年轻时差了,但理解之后的记忆能力并没有明显退化。想象力受到经验的限制,很难活跃,爱唠叨。消极、抑郁,容易烦躁、悲伤、害怕、不满等,情感脆弱,生活、社交圈子变小,表现出对新的、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领域的畏难、畏惧、担忧,甚至拒绝等表现。
  3.老年人的自我概念和变化的性格
  自我概念即如何看待自我的问题老年人的自我概念表现为:我是否老了?是否有价值?我是否真的老不中用了?我生活中还有什么希望?我们鼓励:能接纳自身的生理老化,也能接受自身心理功能的部分改变。鼓励的原因:更能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更能主动去适应角色改变,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老年人的性格变化因人而异,一般既有稳定、连续的特点,同时也由于生理因素、环境、社会心理因素、认知和人生阅历的影响,性格会发生一些改变,使性格具了有变化的特点。
达到的标准
  心理卫生的目的是要达到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有没有个标准?对这个复杂的问题心理学工作者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还没有个为大家公认的理想标准。为了使心理卫生有个大致的遵循,下面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期罗(Maslow)和迈特尔曼(Mittelman)几经修订的十项标准列出,仅供参考。
  1. 有充分的安全感;
  2. 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估计;
  3. 生活目标、理想切合实际;
  4.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 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
  6.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 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
  按照上述十条标准一一严格对照,可以说很难找到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因此,我们只能说,讲究心理卫生的人就接近上述标准,不注意心理卫生的人就远离上述标准。远离上述标准,不仅人格异常,而且容易罹患种种心因性疾病。所以,为了心理健康,人人应当注意讲究心理卫生。
  人人都要讲究心理卫生,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要讲究心理卫生;人不仅要自觉主动地讲究个人的心理卫生,还要照顾老人和儿童的心理卫生。所以,心理卫生的范围很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心理卫生的范围还会扩大。如果从当前中国外心理卫生工作的状况来看,心理卫生工作的范围可概括为如下四大方面:第一,从优生学的角度指导婚姻、配偶、受孕等过程,提高个体的心理卫生素质;第二,研究各年龄阶段(如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心理卫生特点与规律,指导各年龄阶段的人们搞好心理卫生;第三,研究各社会群体中的心理卫生问题,使人们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业余团体中能良好的适应环境,搞好人际关系,以便心情舒畅地工作、学习与生活;第四,研究个体主动积极讲究心理卫生的机制与措施,指导人们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做情绪调节控制的主人,改正不良行为与性格特征,掌握一至几种身心放松技术,以便随时调节身心平衡,讲究心理卫生。通过有益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医疗预防措施,在人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培养健康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适应能力,使心理活动的功能状态达到较高的健康水平,这一系列的工作属于心理卫生工作的范畴,称为心理卫生,也就是心理保健。
  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如使人们能处于按自已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身心健康水平,减轻充满着冲突的世界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心理)压力,对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进行预防和促使其康复。
心身疾病百科名片
心身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造成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心身的”(psychosomatisch或psychosomatik)一词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Heinroth(1918)的一篇文章中。“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medicine)是由Deutsch(1922)提出。而“心身疾病”提出应归功于Halliday,特别是Alexander的大力提倡。
一、心身疾病
1、概念的发展
  “心身的”一词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Heinroth(1918)的一篇文章中。“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由Deutsch(1922)提出。而“心身疾病”提出应归功于Halliday,特别是Alexander的大力提倡。长期以来,心身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造成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患(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s),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
2、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目前,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至于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则被称为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disorders),例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广义的心身疾病就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显然,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了狭义的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本书基本上采用这种广义的概念。为帮助理解,作为一种直观的思维方式,图7一l列出了心身疾病概念的相关关系,仅供参考。
  顺便指出,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碍在目前文献中有时被混合使用。心身疾病和心身障得之间本身也存在交叉和重叠。一些著作中提到的心身障碍有时还会笼统包括一部分心身疾病和一部分神经症,故广义的心身障碍和广义的心身疾病有时几乎是同义语。对此读者不必深究。
3、临床上表现
  心身疾病的概念在临床上一直有所变化,从权威的美国精神性疾病诊断治疗手册(DSM)来看,DSM-Ⅰ(1952)设有“心身疾病”一类;DSM-Ⅱ(1968)更名为“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定义为“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单一器官系统的躯体症状”;分类则按累及器官,如哮喘为“心理生理性呼吸系统反应”。DSM-Ⅲ(1980)及DSM-ⅢR(1987)均用“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分类。诊断标准为:①有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心身有时间相关;②躯体有器质性变化或明确的病理性过程(如呕吐);③不符合躯体疾病及神经症的诊断。
4、心身疾病的范围及发病率
  Alexander最早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是: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并认为与特定的心理冲突有关。Qurbas则认为冲突是非特异性的,而人格类型则有重要发病意义。现在则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在各种疾病发生中均有作用。
  心身疾病分布于各个系统,种类甚多,主要受植物神经支配的系统与器官。各家的归纳不一,用现代心身医学观点来看,更难概括完全。本章以下各节所述是各科各系统中常见的心身疾病。
  关于心身疾病的发病率,由于界定的范围不同,所以报道数据差异甚大,国外调查人群中为10-60%;国内的门诊与住院调查,约为1/3左右。
5、身心反应──躯体疾病的心理后果
  在心身疾病的研究中,往往比较注重“心-身”的联系。而实际上,躯体疾病也可以成为心理应激原而导致心理反应,即存在着身心反应的问题。这些心理反应不但影响病人的社会生活功能,又可以成为继发的躯体障碍的原因。
  ⑴躯体疾病对病人感知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除了疾病的性质、轻重及病程等因素外;病人的个性特征、年龄、社会角色等也均影响其感知。
  ⑵躯体疾病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包括:①自我意识转变;②对疾病的理智反应;③情绪反应。(参见第八章)
  ⑶躯体疾病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影响分为两种:①原发性心理障碍,是指机能障碍引起的心理后果,如视力或听力或运动机能的丧失,任何机能障碍都可对个体心理带来限制,有人以“投石入水”譬喻,石头入水溅起的水花是机体障碍后的功能丧失,水面的层层涟漪则是一系列心理问题;②继发性社会后果,是指患病后社会关系改变引起的后果,如患病后与家人的关系,对学习工作的影响等。
  ⑷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直接、间接作用而影响心理活动。如脑血管意外或心脏并引起的脑缺氧;电解质代谢紊乱导致的心理障碍,如高血钾可致意识障碍和知觉异常;高血钙可致淡漠、幻觉等。
  本章后面各节在讨论“心-身”问题的同时,对临床上一些常见或重要的“身-心”问题也作必要的介绍。
6、心身疾病的分类
  1、循环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神经性心绞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功能性早搏、原发性青光眼。
  2、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
  3、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压食。
  4、神经系统: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5、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肥胖症。
  6、泌尿系统:夜尿症、神经性尿频。
  7、皮肤:神经性皮炎、搔痒症、过敏性皮炎、荨麻症、湿疹、多汗症。
  8、耳鼻喉:美尼耳病、过敏性鼻炎、耳鸣、晕车。
  9、生殖系统:月经期不正、无月经症、痛经、更年期综合征、阳萎、早泄、阴痹、不孕症。
  10、骨骼肌肉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肌肉痛、脊椎过敏症、书写痉挛、痉挛性斜颈、颈腕综合征、面部痉挛。
  11、恶性肿瘤:在有的心身疾病分类中,未将恶性肿瘤列入,但据许多临床体会,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有人曾对245例癌症住院病人作过调查,66.9%的病例在病前有负性情绪,而对照组仅有15.5%。格瑞等对30例乳癌病例进行研究后指出,癌症的发生与刺激性生活事件有明显联系。艾勒希德在其名著《心身医学》中,将癌症列入心身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社会因素也有关系,吸烟、环境污染等都能致癌[1]。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学机制
  心身疾病的发病学机制是目前医学心理学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就目前的水平而言,有多种理论对此做出自己的解释。这里介绍主要的三种。
2、心理动力理论
  这一理论始终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各种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早期,Alexander 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动力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例如,
哮喘的发作被解释成是试图消除被压抑的矛盾情绪(如与母亲隔离引起的焦虑)或避开危险物,此时病人不是以意识的行为,而是以躯体症状枣哮喘来表达;溃疡病是由于病人企图得到他人喂食与款待的潜意识欲望被压抑;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病人对自己的攻击性决断的潜意识压抑等等。
  后来的一些心理动力学学者修正了这种理论。目前认为,潜意识心理冲突是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改变从而造成某些脆弱器官的病变而致病的。例如心理冲突在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基础上可造成哮喘、溃疡病等,在交感神经亢进基础上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因而他们认为只要查明致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即可弄清发病机制。
  心理动力理论发病机制的不足是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
3、心理生物学理论
  心理生物学发病机制的研究重点包括:有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近几十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当活跃,积累的资料也非常丰富,但由于机制的复杂性,至今尚无法完全阐明心理生物学详细发病机制。
  根据心理生物学研究,从大体角度来看,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心身疾病的三项形态学意义上的心理生理中介机制。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对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生物学反应、以及不同生物反应过程涉及不同的器官组织,因而不同的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生理中介途径。
  心理生物学研究也重视不同种类的心理社会因素,如紧张劳动和抑郁情绪,可能产生的的不同心身反应过程。这方面也有许多研究成果,因而不同心身疾病的发生也可能与特定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心理生物学理论还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不同遗传素质个体上的致病性的差异,例如,有证据证明,高胃蛋白酶原血症的个体在心理因素作用下更可能产生消化性溃疡,从而确认个体素质上的易感性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4、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对于心身疾病发病机理的解释是,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如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由于个体素质上的问题,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紧张性头痛、过度换气综合征、高血压等心身疾病症状的形成,都可以此做出解释。
  通俗的讲:在记忆当中,有美好的回忆,也有失败,困难等伤心的回忆。对于美好的回忆,谁都希望重新体会一次。对于不愉快的经历,谁都不想在回忆起来。这种“不想有第二次伤心回忆”的想法,就会使我们防患于未然,成为吸取教训的契机。另一方面,当遭遇类似的情况,就会使我们联想去“之后可能会发生倒霉的事情”
或是“发生了倒霉的事情
  了吧”这种过度的不安使人总背负着“预期不安”的包袱。另外,忧郁这种不安,总是暗示自己“一定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于是,上升为更高层次的不安,便成为精神的紧张,有时甚至引起身体异常的改变。通过进一步的预期不安和暗示引起了身体异常改变,这种体验不断的叠加,像声音,气味,颜色的微小的因素都会成为诱因,导致身体条件反射,引起异常改变。
  行为学习理论对疾病发生原理的理解,虽然缺乏更多的微观研究的证据,但对于指导心身疾病的治疗工作已显得越来越有意义。
三、心身疾病患者的特点
  1、患者具有一定的遗传素质、性格特点或心理缺陷。换句话说,就是这类患者因为自身的特点,造成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2、存在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因素。这一点对于心身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而且这种刺激要么在时间上比较长久,要么在强度上比较剧烈,或者两者兼备,它们长期作用,导致患者的心境长期不稳定,最终导致心身疾病。
  3、心理社会紧张刺激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时间关系。一般来说,应该是先有不良刺激,然后才有心身疾病的发生,不良刺激和发病不可能颠倒过来,那样的话,这个疾病也就不是由心理刺激引起的了,当然不是心身疾病。
  4、心身疾病的演变过程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呈现出一种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刺激因素越强烈,持续的时间越久,那么心身疾病的表现就会越重。
  5、如果单纯进行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而不从心理上进行调适,治疗效果较差。
四、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1、诊断原则
  1.心身疾病诊断要点
  ⑴明确的躯体症状;
  ⑵寻找心理社会因素并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
  ⑶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
  2.心身疾病诊断程序
  (l)病史采集:除与临床各科病史采集相同外,还应注意收集病人心理社会方面的有关材料,例如心理发展情况、个性或行为特点、社会生活事件以及人际关系、家庭支持等,从中初步寻找与心身疾病发生发展有关的一些因素。
  (2)体格检查:与临床各科体检相同,但要注意体检时病人的心理行为反应方式,有时可以从病人对待体检的特殊反应方式中找出其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特点,例如是否过分敏感、拘谨等。
  (3)心理学检查:对于初步疑为心身疾病者,应结合病史材料,采用交谈、座谈、行为观察、心理测量直至使用必要的心理生物学检查方法,对其进行较系统的医学心理学检查,以确定心理社会因素的性质、内容和在疾病发生、发展、恶化和好转中的作用。本书许多章节已就这些心理学方法作过专论,在此不一一赘述。
  (4)综合分析:根据以上程序中收集的材料,结合心身疾病的基本理论,对是否心身疾病、何种心身疾病、由哪些心理社会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等问题作出恰当的估计。
2、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1.心、身同治原则 心身疾病应采取心、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但对于具体病例,则应各有侧重。
  对于急性发病而又躯体症状严重的病人,应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辅之以心理治疗。例如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综合的生物性救助措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应对那些有严重焦虑和恐惧反应的病人实施床前心理指导;又如对于过度换气综合征病人,在症状发作期必须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以阻断恶性循环,否则将会使症状进一步恶化,呼吸性碱中毒加重,出现头痛、恐惧甚至抽搐等。
  对于以心理症状为主、躯体症状为次,或虽然以躯体症状为主但已呈慢性经过的心身疾病,则可在实施常规躯体治疗的同时,重点安排好心理治疗。例如更年期综合征和慢性消化性溃疡病人,除了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应重点作好心理和行为指导等各项工作。
  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手段,应视不同层次、不同方法、不同目的而决定,支持疗法、环境控制、松弛训练、生物反馈、认知治疗、行为矫正疗法和家庭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均可选择使用。这将在以后各章分别讨论。
  2.心理干预目标 对心身疾病实施心理治疗主要围绕以下三种目标:
  (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2)消除心理学病因:例如对冠心病病人,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指导其对A型行为和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以减少心理刺激,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病因学因素,逆转心身疾病的心理病理过程,使之向健康方面发展。这属于治本,但不容易。
  (3)消除生物学症状:这主要是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采用长期松弛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人,能改善循环系统功能,降低血压。
3、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大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用才会引起心身疾病(也有例外),故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预防应从早做起。
  具体的预防工作包括:★对那些具有明显心理素质上弱点的人,例如有易暴怒、抑郁、孤僻及多疑倾向者应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加强其健全个性的培养;★对于那些有明显行为问题者,如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动及A型行为等,应利用心理学技术指导其进行矫正;★对于那些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应及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对于那些出现情绪危机的正常人,应及时帮助加以疏导。至于某些具有心身疾病遗传倾向如高血压家族史或已经有心身疾病的先兆征象(如血压偏高)等情况者,则更应注意加强心理预防工作。★★★
  总之,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预防工作是多层次、多侧面的,这其实也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五、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的关系
  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这两个词乍看起来没有多大区别,其实,心身疾病不等于身心疾病。
  人类的疾病,就病变实质来讲,有两大类:躯体疾患和精神疾患。躯体疾患又可分为心身疾病和非心身疾病;精神疾病又可分为精神病、非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是两类不同的疾病,对它的研究、处理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身心疾病是因为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等。这些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我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心身疾病的发展过程正好与身心疾病相反,它是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恶性事件的不良刺激),当事人对于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从而使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失衡。心理状态的不平衡最终影响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变化的转换,导致癔病、心因性阳痿、强迫行为等症。
  身心疾病、心身疾病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按照中医学说,心身疾病为先郁而后病,身心疾病则先病而后郁,二者均可用疏肝解郁法进行治疗。西医治疗心身疾病一般用谷维素、维生素B1或小剂量安定等药物;对身心疾病则以治疗原发病灶为主,同时给以精神、心理上的疏导。由此可见,对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患者,只有明确诊断,采取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法,才能使其早日康复[2]。
  女性男性型脱发:过分坚持不愿意输给男性而不得不努力工作 , 导致女性激素分泌减少
  慢性疲劳综合症:非常收欢迎的广播主持人小j , 主持这几个热门节目 , 因为都放映尖锐
,敏感的话题,所以受到听众的广泛支持。由于要承受在节目中不能出现漏洞的精神压力和“既然是尖锐敏感的问题就必须实现作详细的调查和丰富的取材”这种责任感,她从清晨至深夜都在忙碌着。有一天,她有些低热,同时感到头脑不清醒。因为不能延误现场的直播,她认为只是轻微的感冒,因此随便吃一些药就坚持上班。然而持续的低热,全身的疲劳感,倦怠感变得越来约严重。她想:“不能在这样休息下去,只好坚持上班”。但症状没有改善,结果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症。(认认真真的完美主义者,对工作有强烈责任感,不是自己做就不能放心,这种性格的人发病较多)
焦虑症百科名片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这时,通常会抓紧时间复习应考,积极去做能减轻焦虑的事情。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也称为焦虑障碍)。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这时,通常会抓紧时间复习应考,积极去做能减轻焦虑的事情。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也称为焦虑障碍。
  为什么会得焦虑症呢?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这些因素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神经递质失衡,从而造成焦虑等症状的出现。焦虑症患者往往会有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失衡,而抗焦虑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焦虑症状消失,情绪恢复正常。
  专家提醒:大脑的功能是通过各种不同神经递质的传递来实现,神经递质就好比是邮差,不同的邮差传递不同的信息,发挥着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与情绪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有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等等。
  焦虑症有很多种类型,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焦虑常分为:
  1)广泛性焦虑: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此外,患者还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这种焦虑一般会持续数月。
  2)急性焦虑发作(又称为惊恐发作):在正常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并没有恐惧性情境时,患者突然出现极端恐惧的紧张心理,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同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楚。注意!这种类型焦虑的出现是发作性的,无法预知的。由于急性焦虑发作的临床表现和冠心病发作非常相似,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使得急性焦虑发作的误诊率较高,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3)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的,患者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是不会引起焦虑的。例如害怕社交场合或者人际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飞机、广场、拥挤的场所。恐怖症的焦虑发生往往可以预知,患者多采取回避行为来避免焦虑发作。有一位患者就是害怕坐地铁或者公交车,只要乘坐上述交通工具,她就会焦虑发作,极其痛苦,为了避免焦虑发作,她就打出租车上下班,因为坐出租车她就没事。
  还有一种分类,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强迫障碍。因为这些疾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焦虑症状突出。
  焦虑症可以说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群中焦虑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3.6%-28.8%,90%的焦虑症患者在35岁以前发病,女性往往多于男性。我国缺乏全国性的焦虑症调查资料,河北、浙江等几个省的调查显示:焦虑症的患病率在5%-7%,据此估计全国约有5千万以上的焦虑症患者。
  首先说一下焦虑症的定义。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而焦虑症就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情绪障碍,往往包含两组症状:
情绪症状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紧张害怕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明确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觉得害怕;
躯体症状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焦虑症患者就会反复就医,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有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的医疗费用是一般人口的9倍。有一位患者,就有急性焦虑发作的患者,多次拨打“120”急救,因为焦虑发作时的表现和冠心病极其相似,还有焦虑发作的患者被误以为是冠心病发作,而进行心脏造影检查。可以说,焦虑症给个人及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焦虑症的治疗情况好吗?很遗憾,由于大家普遍缺乏包括焦虑症在内的精神卫生常识,因此绝大多数焦虑症患者都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中国只有6.1%的焦虑症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治疗,而美国的治疗率是42%。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责任很大。[1][5][4]
  精神科医生诊断焦虑症的主要依据是:家属提供的患者病史(患病的时间,不好的表现等)、精神检查(通过和患者交谈得出检查结果)、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实验室的辅助检查等。
  诊断焦虑症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下面有一个简单的焦虑自评量表,大家可以自我测评一下。如果你的分数较高,建议你到精神科去做一个系统的检查。当然了,心理测查会有一定的误差,这个测查权当是筛查,分数高不见得就是焦虑,不过中度以上的焦虑,建议你还是去看一下医生鉴别诊断一下比较好。
  附: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
  焦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体验,长期存在焦虑反应的人易发展为焦虑症。本量表包含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根据您最近一周的实际感觉,在相应的数字前点击表示。目前主要的情绪和躯体症状的自评请根据自觉症状的程度选择。所有题目均共用答案,请在A、B、C、D下划“√”,每题限选一个答案。
  答案:A:没有或很少时间; B:小部分时间;
  C:相当多时间; 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1. 我觉得并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 A. B. C. D.
  2. 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A. B. C. D.
  3. 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 A. B. C. D.
  4. 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 A. B. C. D.
  5. 我觉得一切都很好 A. B. C. D.
  6. 我手脚发抖打颤 A. B. C. D.
  7. 我因为头痛、头颈痛和背痛而苦恼 A. B. C. D.
  8. 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 A. B. C. D.
  9. 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 A. B. C. D.
  10. 我觉得心跳得很快 A. B. C. D.
  11. 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A. B. C. D.
  12. 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 A. B. C. D.
  13. 我吸气呼气都感到很容易 A. B. C. D.
  14. 我手脚麻木和刺痛 A. B. C. D.
  15. 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A. B. C. D.
  16. 我常常要小便 A. B. C. D.
  17. 我的手常常是潮湿的 A. B. C. D.
  18. 我脸红发热 A. B. C. D.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 A. B. C. D.
  20. 我作恶梦 A. B. C. D.
  计分:正向计分题A、B、C、D按1、2、3、4分计;反向计分题A、B、C、D按4、3、2、1计分,反向计分题号:5、9、13、17、19。20个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再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
  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中度以上焦虑建议精神专科咨询就诊,排除焦虑症。
还有比较常用的焦虑量表是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由医生进行测评,社交焦虑量表等可以参考。
  焦虑症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预后也不错的情绪障碍,因此即使你被确诊为焦虑症,也不必过分担心。焦虑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1. 苯二氮卓类药物 (又称为安定类药物)
  1)优点:①见效快,多在30-60分钟内起效
  ②抗焦虑效果肯定
  ③价格一般比较便宜
  2)缺点:①效果持续时间短,不适合长期大量使用
  ②有可能产生依赖。安定类药物抗焦虑,好比是车速过快,用脚踩刹车,管用但是不适合常用。
  3)常用药物:劳拉西泮(罗拉):常用剂量是一天2-3次,每次0.5-1.0mg;佳静安定(又叫阿普唑仑):常用剂量是一天2-3次,每次0.4mg;奥沙西泮片(又叫优菲):常用剂量是一天2-3次,每次15mg,这三个药物属于短中效的安定类药物,抗焦虑效果好,镇静作用相对偏弱,对白天的工作影响小一些。其实所有的安定类药物都可以抗焦虑,只是副作用还有效果各不相同,以上三个药较为常用。
  小常识:凡是药品后面是某某西泮或者某某唑仑的,都是安定类药物。
  4) 如何使用安定类药物:
  ①间断服药原则:焦虑严重时临时口服,不长期大量服用。
  ②小剂量原则:小剂量管用就不用大剂量
  ③定期换药的原则:
如果是病情需要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抗焦虑,3-4周就换另一种安定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避免依赖的产生。注意换药时,原来的药慢慢减,新加上的药慢慢加,两种药物交叉服用一段时间后,再撤掉原来的药物,新加上的药物加到治疗量。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服药剂量不大,疗效较好时,也可以不换药,只要安定类药物服用的剂量不增加,在正常范围内,疗效不减弱,就可以认为没有产生依赖性。
  专家提醒:
  在焦虑症的早期治疗要尽快足量使用安定类抗焦虑药,以便尽快控制焦虑,因为抗抑郁药发挥抗焦虑作用,往往需要2-3周的时间,如果不尽快控制焦虑症状的话,会对病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安定类药物服用4-6周后可以慢慢减量至停服。
  如果停用安定类药物,请慢慢减量至停药,不可突然停药,否则极易引起停药反应,加重病情。
  2.抗抑郁药
  如果用车速过快比喻焦虑,那么抗抑郁药就是松油门,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焦虑,因为焦虑的病因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不平衡紧密相关,而抗抑郁药可以改善脑内神经递质的不平衡,从而缓解焦虑,从根本上治疗焦虑。美国及中国焦虑障碍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
  1)广泛性焦虑:一线治疗药物是:帕罗西汀(赛乐特)、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文拉法辛(博乐欣、怡诺斯).二线药物选择度洛西汀。
  2)惊恐发作:一线药物是帕罗西汀(赛乐特),艾司西酞普兰,二线药物是氯米帕明。
  3)社交焦虑(社交恐怖):一线药物是帕罗西汀(赛乐特),丁螺环酮,二线药物是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文拉法辛。
  一线药物的意思是首先选择的、疗效明确的药物;二线药物是指如果一线药物疗效不好的话,第二选择的药物。通过治疗指南,可以看到赛乐特对于各种焦虑都是一线药物,它是各种焦虑的首选药物。其次是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效果也不错。
  这类药物的特点是:
  1)优点: ①抗焦虑效果肯定
  ②从根本上改善焦虑
  ③无成瘾性,适合长期服用。
  2) 缺点: ①抗焦虑效果见效慢,2-3周后起效,常常需要同时短期合用安定类药物。
  ②价格偏贵。
  具体使用哪种药物,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专家提醒:
  1)在服药初期焦虑可能会加重,与药物的副作用有关,一般在2周后消失。注意在开始服药时剂量小一点,慢慢加量,焦虑明显的话,及时加用安定类药物缓解焦虑。
  2)症状缓解后,建议服药1-2年左右。停药及加量请咨询医生,不要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3)服药期间会出现副作用,不要慌张,注意及时咨询医生。一般来说2周后副作用大多会消失,因为身体已经适应了。如果副作用患者不能耐受,请医生帮助调整治疗方案。
  4)精神科药物的个体化差异是指不同的患者,诊断相同,年龄性别一样,体质也差不多,但对药物治疗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起效的药物剂量,药物的副作用也会用很大的差异。患者在服药的时候,注意和医生保持联系,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要害怕药物的副作用,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它。
  结合临床用药经验,点评一下这几个药物:
帕罗西汀片:商品名赛乐特、乐友等,属于SSRI类药物,作用于5-HT系统,常用剂量为20-60mg/天,单次服用即可,抗焦虑效果卓著,是治疗所有类型焦虑症的首选药,因为它疗效的确好,尤其是在焦虑症的治疗上更为突出,别的药物无效时,换用赛乐特仍然可以有效。所以在焦虑症的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它是各种焦虑症的首选药物。应用的一点体会:开始服用赛乐特时,先吃半片,吃几天后再加到1片。如果停药的话,慢慢减量,不可一下子停用赛乐特。个别患者服药后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放到晚上服药,一般是早上服药;个别患者会出现一过性的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监测血压。
艾司西酞普兰:商品名叫来士普、百洛特,也属于SSRI类药物,作用于5-HT系统,常用剂量是10-20mg/天。抗焦虑效果不错,副作用小是其优点,尤其适合老年人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价格偏贵。
  3)文拉法新:商品名叫怡诺斯、博乐欣,有缓释制剂也有速释制剂。该药为双受体作用的药物,作用于5-HT和NE两种神经递质,常用剂量是75-225mg/天.抗抑郁抗焦虑效果好。注意有可能在服药初期焦虑会加重,需要加用安定类药物,一般持续两周大多消失。
  4)度洛西汀:商品名叫欣百达、奥思平,有缓释制剂也有速释制剂,同样也是双受体作用原理的药物,作用于5-HT和NE两种神经递质,
常用剂量是60mg/天,这个药物最大的特点是在双受体的作用程度上有其优点,抗抑郁、抗焦虑效果比较好。
  像舍曲林,兰释,喜普妙,氟西汀,氯米帕明等药物,常常作为第二梯队的药物来使用。
  3.丁螺环酮,坦度螺酮
  属于5-HT-1A受体激动剂,对社交焦虑效果好,无依赖性,缺点是见效慢,2-3周见效,如果患者先服用过安定类药物的话,再服用丁螺环酮的话,效果多不理想,可以与抗抑郁药合并使用。
  4. 其他药物
  1) 急性焦虑发作时可以考虑服用普萘洛尔(心得安)10-20mg,临时服用,能够改善症状。
  2) 三环类药物:如氯丙咪嗪,阿米替林等,药效不错,价格也较便宜,但是副作用偏大,已经不是首选药了。
  3)黛力新:不常用这个药,疗效一般,药理上优势不大,它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和一种抗抑郁药的混合品。
  至于每一位患者服用哪种药物合适,则要考虑患者的病情、既往用药经历、服药后的疗效、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及副作用情况,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情况,综合考虑后做出决定。同时也需要密切随访患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逐步走向康复。
  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交谈建立起与患者的良好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知识指导和帮助患者克服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知偏见以及适应问题。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帮助焦虑症患者康复的两条腿,药物治疗是雪中送炭,必不可少;心理治疗是锦上添花,会让患者进一步康复,也非常重要。
  那么,找什么人做心理治疗最合适呢?
  (1)精神科医生有一部分精神科医生的特长就是心理治疗,找这部分精神科医生做心理治疗最合适,因为这才是最称职的心理医生。其他精神科医生可能特长不是心理治疗,但也可以做心理治疗,像支持疗法、认知疗法等等;
  (2)临床心理学工作者 比如医院的心理治疗师等掌握临床心理学知识的人。
  适合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有:支持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等。
  下面介绍一个放松治疗给大家:
  放松训练就是通过身体放松而达到心理放松,比较简单的如深呼吸法:焦虑不安时闭上眼睛,慢慢用鼻子吸气,口鼻呼气,反复三到五次。也可以采用冥想法:即有意识地想一件开心的事情,尽量真实而具体。过度紧张、焦虑时,先轻闭双眼,全身放松,做几次均匀而有节奏的深呼吸,反复地自我暗示:“不要着急”、“放松、放松”,几分钟后,情绪就会平稳。疾病预后
焦虑症的预后往往较好,经过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得到康复,恢复往日笑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症状缓解后,建议服药1-2年左右。各种类型的焦虑症,都需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的抗抑郁药;停药以及加减药量请咨询医生,千万不要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免加重病情。
  1、焦虑症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它可治疗、可预防,预后很好。
  2、焦虑症需要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症状缓解后还需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不可自行停药。配合心理治疗,对于焦虑症的恢复,效果更好。
  3、赛乐特是治疗焦虑症的一线药物,疗效卓越,适合所有类型的抗焦虑药物。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文拉法辛也是最常用的抗焦虑药物。早期合用安定类药物对尽快改善焦虑情绪意义较大。
  4、建议广大患者多学习各种精神卫生常识,做到患病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减少病痛,意义重大。
强迫性思维百科名片
强迫性思维(obsessional thinking):又称强迫观念(obsessive
idea),是指患者脑海中反复多次出现某一观念或概念,伴有主观的被强迫感觉和痛苦感。患者完全能够意识到这一思想是不必要的,或者是荒谬的,并力图把这些想法从脑海中驱赶出去,但对这种思想并不能自由地加以干涉或控制,因此常有“控制不住”的体验,同时伴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存在自我强迫和反强迫。
如果病人一惯过于严格要求自己,禁忌意识特别强烈,那么这种冲突就会更容易出现。因为一旦出现某一非份的或违背自我生存原则的欲念就会极度地焦虑,无时无刻不想排除这种念头,而作为排除的目标,这种念头必然相位而长期存在。如过于拘谨的人常被以行为主题的思维所折磨,虔诚的教徒则为渎神的思维而苦恼,其特点往往是越是注意什么或担心什么就越会出现什么内容的强迫。
  强迫性思维包括强迫想象、强迫观念和强迫意向。
强迫性思维的定义
  (1)在病程中某一时间所体验过的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会反复或持久地很不合适地闯入头脑,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若烦恼;
  (2)这种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并不单纯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过分担心。
  (3)患者企图忽视或压制这些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或者用其他思想或行动来中和它们;
  (4)患者认识到这些强迫性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都是他(或他)自己头脑的)产物(并不是被强加的思想插入)。
强迫性思维的相关病症
  (一)精神分裂症 疾病早期可见,但强迫症状内容多较荒谬和不可理解,患者对强迫症状无强烈的情感体验,无自知力,伴有其他精神分裂症状的症状。
  (二)抑郁症 其强迫症状将相伴随抑郁情绪而存在,病情好转时其强迫症状也随之变好,伴有明显的情绪抑郁,自责自贬,思维联想迟缓等。
  (三)强迫性神经症 最常见,包括强迫性疑虑、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意向,强迫性对立观念。患者对自身状况能够充分认识,明知不对或不必要,但不能摆脱,有明显的痛苦体验,主动求治。
强迫性思维的表现
  1.强迫怀疑: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既而产生强迫性检查行为。如出门后怀疑是否关好门窗、写信是否写错地址等,为此而反复检查。
  2.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追根溯源,明知毫无意义,但无法控制,其思维经常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而不能摆脱,这一症状在青少年中才可以看到,如想'为什么把桌子叫桌子而不叫椅子'
,'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等于三' 。
  3.强迫联想:患者脑子里出现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某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
  4.强迫回忆:患者对经历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识中反复出现,虽自知无此必要,但无法自控。有时强迫回忆和强迫怀疑可同时出现,患者在强迫回忆时怀疑自己回忆有错又不得不从头想起,加重其不安和痛苦;有时患者表现为发呆,实际上是在想,若被打断或认为'想得不对'时,就得从头再想起,因怕人打扰而表现出烦躁、躲避人等退缩性表现。
如何对待强迫性思维
一、消除精神紧张因素,改善心理状态。
  强迫性思维的出现或加重多发生于有精神紧张因素存在或有心理压力,心理矛盾的状态。强迫性思维难以摆脱又加重心理矛盾,导致恶性循环,易出现焦虑情绪或心理上的痛苦。所以在人感受到心理压力加重的时候应特别注意心理卫生,尤其是原来就患有强迫症的人更要加强预防意识,这不仅是个人要注意的问题,家庭和社会,亲人和老师、同事也应予以重视,尤其对那些心理支持,指导和帮助他们作好心理调适,能阻遏或减轻强迫性症状的出现。
二、淡化对强迫性思维的恐惧。
  对自己的强迫性思维的症状适当谈化,顺其自然,不必介意。或忽视它,或淡化它的存在,不要因为强迫性思维的存在而带来心理矛盾,造成焦虑情绪,不要把强迫性思维的存在看成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不要怕它,强迫症是只纸老虎,你怕,它就会凶相毕露,你越怕它就越像只真老虎,你不怕它,它也就是一张纸而已,不怕谈化它就很自然地切断它造成的恶性循环。忽视它,它就失去市场,它就失去兴风作浪的本领。
三、转移对强迫症的注意。
  转移对强迫症的注意,实际上也是一种谈化,即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工作、学习和业余兴趣上,尤其是当自己强迫性思维出现时,若能及时去注意别的事情,去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转移自己对强迫性思维的注意,也就能避免心理矛盾和痛苦。
四、个性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锻炼。
  大量临床资料提示,强迫症更好发于那些个性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表现为意志不强,意识理智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缺乏有效的控制,也表现为自己心理调适能力薄弱,不容易避免强迫性思维所带来的心理矛盾,无力摆脱强迫性思维及其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克服强迫症关键仍在自己。要磨炼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和心理调适能力,以期从根本上克服强迫症。
五、寻求医学心理学帮助。
  具体可包括两方面:其一是适当的药物帮助,可服氢丙咪嗪等,开始宜小剂量,氯丙咪嗪从25毫克/每日起服,逐渐增量,最高以不超过200毫克(8片)/日(数次分服)为宜。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其二是心理帮助。接受心理医生的疏导和实施必要心理治疗。例如森田正马先生所创立的森田疗法对强迫症等神经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在心理医生指导下实施。
六、挖根究底。
  从根本上认识和领悟,力图对强迫症模式加以修正。在过去的经历中,深刻挖掘导致强迫症状的事件或原因,回忆重显当时的情境和体验,并联系现实重新加以认识尽力予以修正,如有可能可请心理大夫予以指导,实施精神分析与认识领悟治疗。以自由联想、释梦、催眠等心理学手段。重视过去的(或幼时的)经历,重新加以对待。
  对待强迫性思维和其它神经症一样,治疗要有耐心、恒心,更要有决心。决心越大越能使自己保持意识清晰,越是能使自己保持理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强迫性思维失去其产生的最基本条件——心理挫折、矛盾和意识的混沌状态,即“意静态”,俗称第三心理状态。
适应性障碍百科名片
适应性障碍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是因环境改变、职务变迁或生活中某些不愉快的事件,加上患者的不良个性,而出现的一些情绪反应、及生理功能障碍,并导致学习、工作、生活及交际能力的减退。此种心理障碍常见于入伍新兵、大学新生、移民或灾民之中。
【症状】:主观的烦恼和情绪失调,常影响到社会功能,而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特征】:本病无性别和年龄差异,其发生与应激源和患者个性心理特点有明显的关系。
  【治疗】:心理治疗为主,短时间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辅。
  研究证明,适量的刺激对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有益的,但过多、过强、过长的心理压力或刺激可影响人的心身健康,如致心因性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神经症以及诱发或加剧内因性精神病或躯体疾病。适应性障碍是指遭受日常生活的不良刺激,又由于具有易感个性,加之适应能力差,导致适应性障碍。其主要表现为,以出现情绪障碍为主,伴有适应不良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而影响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习、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适应性障碍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是因环境改变、职务变迁或生活中某些不愉快的事件,加上患者的不良个性,而出现的一些情绪反应、及生理功能障碍,并导致学习、工作、生活及交际能力的减退。此种心理障碍常见于入伍新兵、大学新生、移民或灾民之中。
  适应性障碍的主要表现:
  1、抑郁:考上大学的激情荡然无存,对一切不感兴趣,自卑、自责,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
  2、焦虑:紧张不安、心慌气短,无所适从。
  3、行为障碍:新生中出现旷课、迟到、早退、逃学、寻求刺激等。
  4、躯体不适:腰酸背痛,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
  5、社会性退缩:逃避现实,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下降,效率低下,学习能力抑制,生活能力减退,回避社交活动。
  一般是在环境改变(如移民)、地位改变(新工作岗位)、突发事件(患病、离婚、丧偶)等情况下,个体不能适应新的情况而出现的心理障碍,表现以情绪障碍为主,也可伴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一般成人以情绪障碍多见,而青少年则以品行障碍多见。在儿童可表现退化现象,如尿床、幼稚言语或吸拇指等形式。症状出现通常在应激事件或生活改变后一月之内。病人一般有个性缺陷,心理障碍持续时间在半年以内。临床上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以情绪障碍突出表现的适应性障碍:多见于抑郁者,表现情绪低落、沮丧、失望、对一切失去兴趣,也有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心悸、呼吸不畅等为主。
  (2)以品行障碍突出表现的适应障碍:多见于青少年,表现为侵犯他人的权力或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逃学、斗殴、破坏公物、说谎、滥用药物、酗酒、吸毒、离家出走、过早开始性行为。
  (3)以躯体不适为突出表现的适应障碍:患者可以疼痛(头、腰背或其他部位),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或其他不适为突出,而检查又未发现躯体有特定的疾病,症状持续不超过半年。
  (4)以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为突出的适应障碍:患者原来工作学习能力良好,但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学习困难。
  (5)以社会退缩为主的适应障碍:患者以社会性退缩为主,如不愿参加社交活动、不愿上学或上班、常闭门在家,但不伴抑郁或焦虑。
儿童适应障碍
  实际上适应问题一直贯穿着整个儿童期,他们两三岁就离家上托儿所,以后又去幼儿园,然后上学,上学后又面临着考试、评三好学生、选班干部等问题,有时又会因为莫名其妙地“犯错误”而受到批评,这些都会给适应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儿童造成问题,有些父母让孩子中途转学,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等,也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和压力,而一些更严重的情况如父母感情不和、离婚、亲人死亡或受虐待更会造成儿童严重的适应障碍。
  儿童适应障碍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可能出现躯体化的症状,如腹痛、恶心或者头痛、呕吐等;也可以表现为对父母的反抗,对他人的反抗和敌意,显得冲动,好斗等;有的孩子则出现拒绝上学或逃学、离家出走现象;也有的孩子会出现强迫、焦虑行为;最严重的情况是孩子产生抑郁情绪和轻生念头,甚至产生自伤自杀行为。
  虽然表现各异,但这些表现都是因为孩子对新环境、新情况,以及各种生活事件的不适应造成的。孩子产生了程度不等的心理应激,本来平静的心境被搞的震荡起伏,内心环境的平衡被打破了,他们感到紧张、焦虑和恐慌不安,他们的心理应激很容易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孩子的个性不同,所在家庭环境的宽容程度和教养方式不同,也就使得孩子对应激的反应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出现了上述各种各样的适应障碍。
  其实,遇到新环境、新情况或遭遇挫折时,孩子都会做出本能的适应努力,这时只要家长对孩子充分理解和宽容,以更积极和更耐心的态度加以疏导,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充分表达其内心的苦闷和烦恼,或事前能够给予孩子一定的心理准备,都会使孩子降低心理应激强度,增强适应能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会做出新的调整,给自己重新定位,从而最终适应变化了环境。这时,孩子获得了新的平衡,脸上又会绽开灿烂的笑容,父母的担心和忧虑也就告一段落。
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也可伴有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情绪障碍,高中阶段的那种奋进精神和激情消失殆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有些自认为考得不好或录取学校不理想的同学还会产生自卑、自责的心理。
  二是焦虑倾向,面对新生活,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情绪紧张不安,心烦意乱,也可有心悸、呼吸不畅症状。
  三是社会性退缩,不愿融入新的集体,逃避现实,躲避社交活动,怕与陌生人交往,习惯于独来独往,闲暇就喜欢闭门独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在这种退缩和孤独中减退。四是行为障碍,会出现一些违反校纪校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逃学、旷课、迟到、寻求刺激等,而其中许多人在高中阶段则很少出现这种不良行为。五是躯体不适,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腰酸背痛、肢体麻木、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如果遭受不良生活刺激,又具有易感素质,加之适应能力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性耳鸣什么引起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