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政治知识分析本源量子计算云服务平台平台的开发

电磁场、微波等相关专业;掌握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具有较好的微波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微波仿真软件,熟练使用微波测试仪器;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参与新微波产品开发的调研和技术论证工作,提供与新品开发相关的技术需求信息;负责制作微波产品的相关技术文件;负责微波电路的设计、开发及测试等工作;负责开发设计的微波产品的样品制作、试生产及批量生产前的相关技术转移。

【企业之声】中国科学报:专访本源量子首席科学家郭国平

【企业之声】中国科学报:专访本源量子首席科学家郭国平是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微信文章,以下是合肥高创孵化器微信公众号文章简介中国科学报:专访本源量子首席科学家郭国平,中国合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创始团队主要成员、中国科学院量...,希望对您有帮助.郭国平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创始团队主要成员、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教授

近日,在回答《中国科学报》记者提出的疑问时,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创始团队主要成员、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教授郭国平给出了答案:为了推动量子计算机的研制速度和效率。

本源量子成立于2017年9月,创始团队主要成员均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他们致力于将量子信息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将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前景变为现实。

“本源量子开辟了一个国内前所未有的量子计算领域的产业化方向。”郭国平对记者说。

量子计算机研制呼唤企业介入

众所周知,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是世界难题,全球最聪明的脑袋都在为研制出可用的量子计算机而上下求索。然而,郭国平注意到,国内对量子计算的研究还停留在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阶段,缺乏对科研技术市场产业化的考量。

“量子计算机从理论上来说或许不存在根本性的障碍,但具体实现上有很多技术和工程难题。”郭国平举例说,比如量子相干性的保持与量子比特的操控和集成之间的平衡问题,量子测控系统和量子芯片的互联及自适应问题,以及量子比特的纠错与容错、更多量子算法和量子软件的开发问题等。

在郭国平看来,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开发和应用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科学技术工程”,它既包括基础原理的研究和论证,也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积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工程技术工作所占的比率和重要性都会迅速增大——比如芯片和计算机架构、半导体工艺、微电子工程技术、量子算法和量子软件等多方面对量子计算机的研制都很重要。

“这些看似工程技术性质的问题,反过来可能又需要从基本理论方面进行创新才能解决。所以,这一项大工程需要多种不同学科、不同产业方向的融合与协作、共同努力,单靠学校实验室科研团队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这样可以通力解决技术和工程难题的主体存在。”郭国平认为,企业的介入可以让工程技术团队与基础科学研究团队共同工作协调攻关,将极大地推动量子计算机的研制速度和效率。“正因如此,才有了国内首家主营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开发和应用业务的公司——本源量子。”

建立量子计算产业生态圈

目前,量子计算正在经历早期应用飞速发展的阶段,在本源量子成立近一年的时间里,郭国平感受到,人们对量子计算的兴趣愈发浓厚。

郭国平告诉记者,公司成立初期,为让量子计算更快走向大众,特提供以量子计算为核心的云服务平台。去年10月,“本源量子计算云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本源量子云平台”)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本源量子云平台于今年1月就成功搭建了32位量子虚拟机,用户注册后即可免费体验编写和运行量子程序。

“本源量子云平台就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在线量子计算的体验平台,让用户在浏览器上就能体验量子计算过程,并能够实地操控一台真实的小型量子计算机。”郭国平介绍说,与国际通用的量子语言相比,本源量子云平台的算法效率更高、更具可操作性。目前,该平台已推出64位量子虚拟机付费体验,用户可选择付费体验42位/56位/64位量子虚拟机,运用量子算法解决问题。

量子计算机目前遇到的问题除了制造上的难度,还在于现在人们为量子计算机编写的应用程序太少。郭国平认为,持续为量子计算机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是推动量子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本源量子提供“应用定制服务”,为各行业的应用进行“量子赋能”。

“我们提供的定制化应用可以在任何量子计算机上运行,一旦量子计算机生产成功,各行业就可立即将应用对接,享受量子计算机带来的强大计算能力。”郭国平对记者说,本源量子计划与学术界、产业界等合作,培育一批面向各行业的量子计算时代的量子软、硬件开发者,共同建立和拓展量子计算产业生态圈。

此外,考虑到时下各类打着量子旗号消费量子概念行骗的行为层出不穷(如量子水、量子共振仪、量子抗癌、量子杯等),国内很多普通民众缺乏基本的鉴别能力,容易上当受骗,郭国平表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团队不仅要扎扎实实地做研发,争取掌握核心技术,以提高我国科技实力为己任,更要坚守科学的价值观,普及量子计算知识”。

避免重蹈传统计算机覆辙

自从谷歌披露“量子优势”(Quantum Supremacy,许多媒体译作“量子霸权”)以来,量子计算仿佛巨头企业开辟的新战场。据了解,谷歌已经陆续在内部测试了6个、9个和20个量子比特芯片以及最新展示的49个量子比特芯片。根据谷歌的研究,49位量子计算机就能在具体问题上超越现有最强大的经典计算机——这正是“量子优势”有说服力的体现。

2018年,量子计算的竞争持续升温。目前,世界大型企业都在积极参与量子计算机的制造。美国除谷歌外,英特尔、微软、IBM等巨头都在争夺量子计算优势,其中英特尔还在2018年初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了一个49量子比特的芯片。此外,IBM、微软、谷歌在量子计算开源软件方面也有布局和动作。

在国内,目前有中船重工等公司与中科大量子科研团队展开合作,安徽省政府还设立了100亿元的量子产业投资基金;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也先后涉足该领域。不过,郭国平告诉记者,无论是规模还是深度,国内企业与IBM、谷歌等组建的“量子产学研联盟”都有较大差距。

“量子计算机产业涉及硬件、软件、标准、工程技术、用户习惯等方方面面,需要政府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乃至社会大众的重视。”郭国平对记者说,只有学习国外凝聚优势力量、创新运行机制,中国才能主导“战局”,避免重走传统计算机产业被动跟随的老路。

(来源:《中国科学报 版次:7版》)

【企业之声】中国科学报:专访本源量子首席科学家郭国平(相关篇)

qc.com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大道2800号创新产业园二期E2楼六层附近公司...【中国科学报】本源量子首席科学家郭国平:一切为了量子计算机研制提速...

看过此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人还找过:

微信公众号为您找到此公众号文章关键字:量子 本源,相关微信文章约779篇。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认证的【合肥高创孵化器】合肥高创成立于2003年9月,是管委会直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创新平台运营管理机构。公司服务和管理着合肥创新产业园、合

10月12日从中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开发的“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于10月

10月12日从中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开发的“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于10月11日上线。这是全球首个上线投用的基于半导体量子芯片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凭借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芯片和首款量子编程语言,公众可上网使用量子计算并编写自己的“量子软件”。
量子云是以量子计算为核心的云服务。郭光灿院士团队推出的“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兼具科普、教学、编程等多重功能。在实际操作中,量子程序将会被发送到远程量子服务器上,在云端完成编译、执行与测量,最后将结果传回本地。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拥有国内首个图形化量子编程界面,简单点击鼠标即可在网页上完成量子线路搭建,构成多种量子算法。公众通过互联网远程登录,可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2位量子比特半导体芯片,以及最大支持30位的量子仿真器来实现应用。
郭光灿团队成员、我国“超级973”重大科技专项“固态量子芯片”项目首席科学家郭国平介绍,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的一大突破是推出了全球首款半导体量子芯片编程语言“量子音符”,目的在于通过免费的云服务,扩大公众对量子计算的认知,并吸引更多的人使用量子编程语言参与开发应用。目前,该平台已推出移动端与桌面端,近期将会开放6位超导量子芯片和2位半导体芯片的在线演示。
我国的量子计算研究处于世界前沿。今年5月,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主导研制出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 2013年以来,郭光灿院士团队先后开发出单量子比特、双量子比特半导体芯片和6量子比特超导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他们已使用“量子音符”开发出多款量子程序,计划明年推出20位至25位的量子芯片,届时将进一步提升量子计算云平台的服务能力与实用价值。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10月12日从中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开发的“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于10月11日上线。这是全球首个上线投用的基于半导体量子芯片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凭借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芯片和首款量子编程语言,公众可上网使用量子计算并编写自己的“量子软件”。
量子云是以量子计算为核心的云服务。郭光灿院士团队推出的“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兼具科普、教学、编程等多重功能。在实际操作中,量子程序将会被发送到远程量子服务器上,在云端完成编译、执行与测量,最后将结果传回本地。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拥有国内首个图形化量子编程界面,简单点击鼠标即可在网页上完成量子线路搭建,构成多种量子算法。公众通过互联网远程登录,可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2位量子比特半导体芯片,以及最大支持30位的量子仿真器来实现应用。
郭光灿团队成员、我国“超级973”重大科技专项“固态量子芯片”项目首席科学家郭国平介绍,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的一大突破是推出了全球首款半导体量子芯片编程语言“量子音符”,目的在于通过免费的云服务,扩大公众对量子计算的认知,并吸引更多的人使用量子编程语言参与开发应用。目前,该平台已推出移动端与桌面端,近期将会开放6位超导量子芯片和2位半导体芯片的在线演示。
我国的量子计算研究处于世界前沿。今年5月,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主导研制出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 2013年以来,郭光灿院士团队先后开发出单量子比特、双量子比特半导体芯片和6量子比特超导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他们已使用“量子音符”开发出多款量子程序,计划明年推出20位至25位的量子芯片,届时将进一步提升量子计算云平台的服务能力与实用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云服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