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积不翠 猜一数字 求解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习题详情
14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2.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①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②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③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①衽(rèn)席:席子。&&&&②岈(xiā)然:山谷空阔的样子。③培塿(pǒu lǒu):小土堆。【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斗折蛇行&&&&&&&&&&&&&(2)卷石底以出&&&&&(3)缘染溪&&&&&&&&&&&&&&&(4)引觞满酌&&&&&&&【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小题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其境过清B.①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久居C.①心乐之②不知日之入D.①如鸣佩环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小题4】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中作者初闻水声,“心乐之”,当看到潭中游鱼的形神姿态,妙想它们是在“与游者相乐”。本文所写景物,都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B.【乙】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在题目中,“始得”表达了第一次游赏西山的欣喜。C.【甲】【乙】两文都是游记,都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景物时,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在移动变换中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D.【甲】文中第二段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潭水清明澄澈的特点,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像北斗星那样 (2)弯曲 (3)沿着、顺着 (4)酒杯(每题1分,共4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湖北省黄冈市启黄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小题1】二者都是“好像”。【小题1】透出作者与同游人些许高兴愉悦的心情,更含有一种被贬的凄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①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②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③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①衽(rèn)席:席子。②岈(xiā)然:山谷空阔的样子。③培塿(pǒu lǒu):小土堆。【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斗折蛇行____(2)卷石底以出____(3)缘染溪____(4)引觞满酌____【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小题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2分)A.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其境过清B.①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久居C.①心乐之②不知日之入D.①如鸣佩环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小题4】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2分)A.【甲】文中作者初闻水声,“心乐之”,当看到潭中游鱼的形神姿态,妙想它们是在“与游者相乐”。本文所写景物,都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B.【乙】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在题目中,“始得”表达了第一次游赏西山的欣喜。C.【甲】【乙】两文都是游记,都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景物时,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在移动变换中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D.【甲】文中第二段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潭水清明澄澈的特点,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①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②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③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①衽(rèn)席:席子。②岈(xiā)然:山谷空阔的样子。③培塿(pǒu lǒu):小土堆。【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斗折蛇行____(2)卷石底以出____(3)缘染溪____(4)引觞满酌____【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小题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2分)A.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其境过清B.①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久居C.①心乐之②不知日之入D.①如鸣佩环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小题4】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2分)A.【甲】文中作者初闻水声,“心乐之”,当看到潭中游鱼的形神姿态,妙想它们是在“与游者相乐”。本文所写景物,都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B.【乙】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在题目中,“始得”表达了第一次游赏西山的欣喜。C.【甲】【乙】两文都是游记,都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景物时,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在移动变换中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D.【甲】文中第二段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潭水清明澄澈的特点,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课时 课 题1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1、燕 子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能用“增添、 ”“偶 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 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 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 基本方法。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与手段 教学准备 卡片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 :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 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 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教 学 过 程 设 计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 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 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 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 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 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 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 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 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 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练习 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1、燕 子 1、学习 2、3、4 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教学目标 句;背诵第 4 自然段。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 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 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教 学 过 程 设 计“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 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 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 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 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 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 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 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 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 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 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 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 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 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 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 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 者笔下的燕子美, 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 咱们再读读这一句, 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 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 说。 2、指名说。 (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 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 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 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 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 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 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 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 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 不知有人注意没有, 请读读第二句。 8、 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为什么不用“条”? (因为电线远, 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练习 设计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配套练习册、同步基础训练。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3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2《咏柳》 1、学会生词,理解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读懂古诗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 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 (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教 学 过 程 设 计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 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 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 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 美。 五、小结学法练习 设计1、抄古诗试背 2、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4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2《春日》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 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 1、出示二字词语: 春日 春风 春水 春光 春色 春雨 春景 春季 报春2、出示四字词语:教 学 过 程 设 计春回大地 边春光明媚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色无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3、出示佳句名诗: ● ● ● ● ●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 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 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 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 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 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 (春天的日子、春天) (学生板书题目) 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 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 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 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 坦、得意……) (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6 、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 “ 证 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 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 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 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 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 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 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 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 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 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 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 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 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 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 到,认识到、接触到。 (8) 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 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 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 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 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 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 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8、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 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 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 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 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 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 《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 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 习,劝告大家多读书)。(指着学生板书)因为“泗水”在山东 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 “寻 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 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 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 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 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 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 红的春色! 享受春日 古诗短而精,间接而含蓄,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 细细品尝。 教学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 无生趣。 古人写诗,往往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景寓理、借物 寓理。 诵读古诗,不能“千诗一面”,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有的 高昂,有的低沉,有抑有扬,有急有缓。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诗人踏春赏春时 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 每一个字中。 诗人是在享受春日,春光无限好!我和孩子们也在享受 春日,从诗句中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 从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感受到 了春天的美好,春天仿佛就在眼前!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进入 佳境,随着诗人畅游,享受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大好春 光。 朱熹曾写过一首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 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运用自 然景物来比喻思想要保持清醒开阔而不陈腐,就应不断吸取 新知识。而《春日》诗,同样采用比喻的手法,但意蕴更为深 藏: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比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 新,深感快乐。 诗人不仅仅是在享受春日的乐趣,更是在享受读书的乐 趣!孩子们学了这首诗,肯定会有所启发。练习 设计1.背诵古诗、完成练习册。2.搜集有关春天的其他古诗。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5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3、荷花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学目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3、初步体会荷花的美。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初步体会荷花的美。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一、 导入 1、出示荷塘图,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二、 初读课文教 学 过 程 设 计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读,正音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莲蓬:图示理解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3、 指名读课文。 三、 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 读出你所能体会到的美来。 2、自由读 3、指名读练习 设计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完成配套练习册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6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3、荷花 1、细读课文,体会荷花的美。教学目标 2、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 激 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一、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1、自由读课文,想象荷花的样子。认真朗读课文,通过你的 朗读把荷花的美读出来。 2、指名读课文,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读, 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其他同学听后说说你从他们的教 学 过 程 设 计朗读中觉得荷花美吗?为什么? 3、把你觉得最好看的一种记在自己的脑海里。说给同学们听 听。 4、指名说 5、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样子的荷花, 描述一下。 6、老师这儿有一些荷花图,看图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它们的 姿势。 7、看了这么多荷花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二、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溶入自然的感觉。 1、引读课文 看着这么多的荷花,大家都觉得陶醉了。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 2、说说看小鱼、蜻蜓会告诉我什么? 同坐讨论,全班交流。 3、看课文,体会这种感觉。 4、说说自己看后的感觉。 四、指导背诵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2、你能把它背出来吗?看课件背诵。 3、指名背诵。练习 设计1、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花。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7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4、珍珠泉1.认识2 个生字,熟读课文。教学目标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 些特点?(清澈、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 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教 学 过 程 设 计(二)范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 。 第二段降 2-4 自然段) 。 第三段(第 5-6 自然段) 。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 述的? 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 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 哪儿?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 ,从哪句子中 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 (3) 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 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 4 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概括) 。 ③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五)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 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 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 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 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练习 设计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 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8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语文园地一 1、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目标2、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 词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一、指导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语言通顺明白、写出 景物的特点、有自己的想象 二、自主习作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教 学 过 程 设 计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 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多少东西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 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 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 (4)多样读 (5)背诵本资源练习 设计完成自助餐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9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5 翠鸟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 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 鸟捉鱼本领的关系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 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 、 投影翠鸟, 学生自读, 思考: 这段写翠鸟的什么? (外 形) 2 、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 方面呢? 3 、四人小组自学。 4 、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 )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 “红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 艳”) 。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 丽) 。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 )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 “小巧玲珑 ” 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 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指导训练朗读。 7、试背第一自然段 四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 )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 重点理解“贴” 和“疾”。 (2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 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 注意力看) 。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练习 设计 1.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完成配套练习册。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10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5 翠鸟 1、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 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一 、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 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 点。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 1 、2 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 3 、4 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 “ 蹬开 ”“ 像箭一样飞过去 ”“ 叼起 ”“ 贴 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 不犹豫不落空。(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 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 (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 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 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 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 (1 )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 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 “紧紧抓住苇秆 ”的小爪 子。) (2 )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 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3 ) 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 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4 )翠 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 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 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 、小结 活动 1 、迅速敏捷:疾飞 2 、专心机警:注视 捕鱼 1 、眼睛锐利:悄悄 2 、行动迅速:蹬、叼、飞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 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 强调 “ 真想 ” ,感受那种非常喜 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 、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 2 ――6 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 、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 喜爱。板书“希望”。 4 、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 么办? 6 、齐读。 三、总结全文 四、指导背诵练习 设计1.课后问题 2.完成同步训练。教学 反思 课时 课11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题 6、燕子专列1?认识“欧”“洲”等 11 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 14 个教学目标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本课生字,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 2?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 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 二、自读自悟教 学 过 程 设 计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 到了什么? 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 chū;“骤”不要读 成 zò u;“濒”不要读成 pí n。 3?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 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 (做决定、呼 吁人们、燕子专列 ) ;二是人们 ( 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 找、专程送行)。 (3)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 (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 写具体的。 ①政府的呼吁; ②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 ③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四、指导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 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 !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 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 2?重点指导读好第 3、4 自然段。 (1)第 3 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 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 (2)第 4 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 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 间岩缝”),救助燕子多 (“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 ”),丝毫不想 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 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1)自己练习讲一讲。 (2)指名说一说。 4?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多么感人的一 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 用爱、用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 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1、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 生词:欧洲 瑞士 舒适 启程 特殊 骤然 跋涉 政府 踏雪 救 练习 设计 护 载着 2、指导书写。教学 反思 课时 课12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题 6、燕子专列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一、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指导写想对贝蒂说的话 1?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 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 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教 学 过 程 设 计2?学生自主写。 3?指名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 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 心,合乎情理即可。 三、交流学生搜集积累的资料 1?演唱人们爱护动物的歌曲。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朗读人们爱护动物的诗歌。 4?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学 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 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1.?把自己认为易写错的生字词写几遍。练习 设计2.? 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本单元的 “口语交际 ”和 “习 作”做准备教学 反思 课时 课13 题 7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学会本课 15 个生字、12 个新词。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加以想象,说一说这篇课文 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画出来并小组解决。 2、让学生分组,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所说的故事说一说。教 学 过 程 设 计3、质疑问难 4、带者问题再读课文。 三、整体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试着让学生把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画一画,感受小村庄原 来的美丽。 (3)再读一读,深入感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疑 (4)学习该段生字 四、设置悬念 1、把第一和第五个自然段连起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这 个美丽的小村庄毁灭的? 2、小结:惋惜1、练习 设计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3、完成配套练习册。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14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 理解课文, 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教学目标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培养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掌握的情况 2、联系第一与第五段思考:是谁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二、探究学习 1、学生浏览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讨论以上问题教 学 过 程 设 计2、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齐读。 (2)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3)谈一谈你读懂的,未懂的组织同学共同解决。 3、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反复读第三自然段 (2) 把“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画 一画。 (3)讨论理解:“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 天空中” (4)说一说你从这一段指导了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去掉“还”跟原句比较出问题的实质。 (3)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同桌一起想办法解决。 5、学习最后一段 (1)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该怎样读好,试试 ( 2 )什么都没有了是指 “―― 没有了 ―― 没有了 ―― 没有了 ――还有――也没有了。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练习 设计1、巩固本课生字 2、课后扩展 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个手抄报。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15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8* 路旁的橡树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目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能读懂课文内容,树立环保意识。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教 学 过 程 设 计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 感知) 三、练读、议读、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 (1)把语句读流利, (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 、议读与质疑。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 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 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 大、 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 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 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 4-6 自然段 时,要 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 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 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 所认识、 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 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 ―― 由 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 料来说说感想1、练习 设计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3、完成配套练习册。教学 反思 课时 课16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题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2、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 7 个生字。 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教 学 过 程 设 计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 识的 (4)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1、 练习 2、设计抄写读读认认、诗句 试背读读背背。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9 亡羊补牢1.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分角色朗读法 与手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 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 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 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 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 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 1―4 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 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 窿”。 (3)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 (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 ,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 (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 4 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 4 节。 (4) 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 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 就是―― (亡羊) 。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 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 5 节,划 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 5 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 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 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 读,理解它的意思。 3、 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 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 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 11 笔是横,不是点 六、板书设计 9、寓 言 两 则 窟窿 做错事 街坊劝 不接受 叼走 丢失羊圈听意见 改错误 还不晚后悔不该不接受 结结实实亡 羊 补 牢再也没丢练习 设计1.比一比再组词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 背诵这则寓言。 3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教学 反思 课时 课备课教师 题 9 南辕北辙授课 时间月日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2.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 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教学方法 朗读法、课件演示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一、齐读《南辕北辙》 。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 做着这样的蠢事啊! ,做任何事, ,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 也是达不到目的。 六、板书: 马跑得快南辕北辙行走(理由){车夫是个好把式} 盘缠多永远达不到目的认准正确的方向才会成功!练习 设计1、抄写生字词语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教学 反思 课时 课19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题 10 惊弓之鸟 1、会认五个生字,会些 2 个生字。正确读写 12 个词语。教学目标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分组朗读法 与手段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一、激趣导入: 课前准备:请学生自行搜集成语故事,并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讲自 己喜欢的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要求学生从题目上试着解释字面上的意思。由此展开课 文。 二、 读题解题,了解大意。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读题解题 箭吓怕了的鸟) 2、了解大意 这只大雁为什么会被弓箭吓怕呢?谁有这么大的本事 发现大雁是只惊弓之鸟呢? 三、自读课文、解开谜团。 1、 学生自读课文, (1) 读准字音; (魏、 弦、 悲、 惨、 愈) 提示: xián、 yù 、 cán 的读音。(2)把句子读通顺。(3)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射箭能手更羸观察了天上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 使大雁掉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 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 惊:惊吓。弓:弓箭。之:的。鸟:大雁。(被弓 2、按上面的步骤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学习第一段,理解“能手”。 1、默读第一段,完成课后习题:(小黑板) 根据下面的问题,在课文中用“ nn ”划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更羸看到什么而对魏王说只拉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结果怎样? 2、读一读。理解“有名”“射箭能手”(更羸善箭已是家喻户晓,射箭 的技艺不同一般。) 仿照样子介绍人物:谁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人。 3、师以射箭能手为话题,适当整合学生的知识面。点出我国汉朝的 射箭能手李广射虎的故事,引出古诗的《塞下曲》和《出塞》。再告诉 学生在外国也有一位射箭能手叫罗宾汉。以二位射箭能手作铺奠,突出 更羸更厉害,因为他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下来了。 4、小结。这样介绍人物有什么好处?(引起下文、先概括后具体, 引起读者的兴趣) 五、学习第二段,找到根据。 1、看更羸的言行(1): (1)“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只要……就……”,提示:更羸仔细地 看了看看到了什么?(大雁慢慢地飞、边飞边鸣。)他会想些什么问题 呢?为什么飞得慢?为什么边飞边鸣?想出答案来没有呢? 用“因 为……所以。”说一说。读一读更羸的话。用“只要……就。说话。(表达 出更羸胸有成竹,语气要肯定) 概括更羸的本领:经验丰富、喜欢观察、善于思考、分析问题,虽 有把握但态度谦和。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你不相信,魏王也不信,他说了什 么? 2、师:从更羸的话语“请、试”可以看出他态度怎么样? 六、练习写字,训练习惯 1、讨论提示:(1)“弓”与“弦”比较注意“弓”字有三画,独体的“弓” 与“弦”的“弓”占格不一样。(2)“猎’字反犬旁要写好。“魏”字的 14、16、 17 笔要注意写好。(3)“雁”字的“厂“字里边是两个单人旁。 2、学生练习写字。 七、板书设计: 惊弓之鸟有名射箭能手不用箭练习 设计1、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 反思 课时 课备课教师 题 10 惊弓之鸟授课 时间月日1.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2.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 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分角色朗读法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说说从第二段更羸的言行中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第五段,寻找根据。 1、更羸的言行(2)“并不取箭”“左手拿弓,右手拉弦。” 提示“并” 字的作用。 (起到了转折和强调的作用)(说到做到,技能熟练)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2、大雁的反应。“崩的一生响”“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直掉下来”(分 析两个“直”字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一个“直’字写大雁一 个劲儿往高出飞,飞得急;后一个’“直”字是写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 快。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看更羸的分析判断: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 怕,就拼命往高出飞。(直往上飞)他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 来了。(直掉下来) 小结:更羸的本事真大!在打猎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不 满足,喜欢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思考,正确判断,做出了这次惊人之 举。让魏王一次又一次惊讶。 三、通读全文,看魏王表现。 重点句 1、划出魏王惊讶的句子读一读,说说魏王为什么这样惊讶? 2 讨论:作为一位国王,见多识广,在更羸面前惊讶到这种程度。反 衬出更羸的确了不起。 四、总结写法, 学习写作 1、按顺序写: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页。 2、抓住人物的特点写:有名的射箭能手。 3、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生动形象。 五、板书设计: 10、 惊弓之鸟 有名的射箭能手:仔细看: 慢慢地飞, 边飞边鸣;分析判断:因为受过箭伤……; 因为离开同伴…… 直往上飞 直掉下来一听弦响就拼命往高飞;一使劲就掉下来。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练习 设计(1)大雁飞得慢,是因为( (2)大雁叫得悲惨,因为()。因为( )。因为(),所以( ),所以()。 )教学 反思 课时 课备课教师 题 11 画杨桃授课 时间月日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 “ 不像 …… 而像 ……” 、 “ 不要 …… 教学目标 要……”说话。 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 话写清楚的能力。 教学重点 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 重点句 与手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 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 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 象,画走了样。 四、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 (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 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 五、板书 11.画杨桃叮嘱、准确、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练习 设计1、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 反思 课时 课备课教师 题 11 画杨桃授课 时间月日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学生自学,小组讨 教学目标 论,全班交流。 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明确目的 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 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 (2) “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 (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 (2)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 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 ①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 ②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 ③实物演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 (让学 生亲自实践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内容。 ) ④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 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 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 ) 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 (再一次加深理解。 )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 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 4、学习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提问: (l)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 (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板书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 (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 人影响。 ) 在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背诵。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提问: (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板书:一生 受用) (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 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 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 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 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 个道理。 2、齐读例数第一、二自然段并试背诵。 板书设计: 11、画杨桃 父亲: 是……就…… 老师: 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我: 一生受用1、背诵老师说的一段话。 练习 设计 2、摘抄意义深刻的句子。 3、启发学生用“严肃”、“熟悉”造句。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12* 想别人没想到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目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 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 、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 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同桌互相检查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2、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 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 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 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 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 《踏花归去马蹄香》 ,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六、板书设计: 12、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大徒弟 二徒弟 小徒弟 画满 许多两只――以少代多(妙)!照样子写词语。 弯弯曲曲 练习 设计 若隐若现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语文园地三1、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教学目标 的意思。 2、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积累的同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 与手段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一、我的发现 1、比较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 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 、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 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 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4 、游戏: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 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 5 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小组合作背诵,比一比,赛一赛 练习 设计教学 反思 课时 课24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题 13 和时间赛跑 1.学会 10 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教学目标 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启示,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 观察法教学方法 对比法 与手段教学准备 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 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 师: (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 (生说,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 二、再次读书,质疑问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了解了课文大意。我们知道,学贵有疑, 读了这篇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得认 真读书呀。 (生再次认真读书,注意发现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问题?你觉得哪写句子不好理解呢? (生发 言,师生共同补充) 三、读课文,重点探究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好,正是老师想提出的问题呢。那这些 问题怎么解决呢?靠老师吗?对,得靠我们认真读书。请你选择自己喜 欢的内容,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 (生读书,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 师:谁来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呢?读了这些 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读书,谈感受。师生共评,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 四、一句化总结:这节课,你读了这篇课文,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请你用一句话写出来。 (学生写,教师巡视, 写完的站起来念给大家听。 ) 五、板书设计: 13 和时间赛跑忧伤 ―――――― 自豪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 你就可以成功练习 设计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 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教学 反思 课时 课备课教师 题 13 和时间赛跑授课 时间月日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时间的意义, 教学目标 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2.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因此,要 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教学方法 朗读法 与手段 教学准备 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 一、回忆复习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和时间赛跑,我们看看,哪些人跑在了时间 的前面好吗?先看看你昨天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把。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 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呢? (把生字词写在练习本上) 二、学生选择,深入探究 师:请你找出认为难理解的语句,和大家一起研究好吗? (生读书, 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和难理解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师: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小组交流后,各组选出本组的语句,在班上交流。主要是针对含 义深刻的句子和难理解的句子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 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展开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看法,谈感受。 ) 三、延伸,深化中心 师:同学们,我们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觉得本文的作者写这 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你又读了课文, 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说,师生补充) 师: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和时间赛跑。咱们身边, 有哪些同学和时间赛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呢? 珍惜时间的名言可多了,你收集了哪些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咱 们一起看看,读一读吧。 (出示幻灯) 最后,让我们也来写名言怎样?请你把自己珍惜时间的想法,自己 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吧。 (生写,师巡视,指导,写完的先念) 师总结:虽然时间一去不回头,但我们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四.板书设计: 13 和时间赛跑 谜语-----害怕----观察----赛跑----成功练习 设计写读后感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情。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备课教师 14 检阅授课 时间月日1、会认“俱、拄”等 5 个生字。会写“俱、博”等 14 个字。正确读写“检 教学目标 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教学方法 观察、交流 与手段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一、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 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 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 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 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 人至深的故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板书课题:检阅二、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 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 b.全班交流。相机理解“棘手”。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 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 练读第 2―6 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 四、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 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 在哪儿,好吗? 五、板书设计: 14、检阅 俱、拄、博、羡、慕、截、席1、进一步认读生字,指导书写,重点指导: “ 博、羡、慕 ” 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 “ 博 ” 左小右 大,“羡、慕”上小下大。“截”“席”的笔顺。 练习 设计 2、抄写词语: 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 观众纠正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 14 检阅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教学方法 分角色朗读法 与手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一、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a.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b.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 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 12 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 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 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 7、8、9 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 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 激情总结,引导写话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 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 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 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三、板书设计: 14 检阅 检阅、俱乐部、挑选--------美好的心灵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练习 设计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 15 争吵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 小组学习 与手段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 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 1―4 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 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六、板书: 15 争吵 “我”、克莱谛 弄脏本子练习 设计1、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 15 争吵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 教学目标 友爱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朗读 与手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 “怎样争吵” 。 3、学生自读 1―4 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 5―8 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 。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 7 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 ①自读 9―13 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 9―13 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 14 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三、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 “ 安利柯 ” (就是课文中的 “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 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四、板书设计: 15 争吵 “我”----不安、后悔 克莱蒂----宽容、友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争辩()聚精会神() 练习 设计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西沙群岛()风景秀丽, ()物产丰富。 ⑵()他们笨, ()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教学 反思 课时 课 题 16* 绝招备课教师授课 时间月日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与手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1?“绝招”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同桌议论理解题意) 2?通过课题,你还理解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几个孩子都比赛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四、全班讨论交流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1?引导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 重点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学生可各抒己见,想 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 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3?通过两次比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 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六、板书设计: 16* 绝招 绝招是练出来的。 刻苦训练、坚持不懈练习 设计说说自己有哪些绝招,平时有过像课文描写的那样的比赛吗?有兴趣的可 以写一写。教学 反思 课时 课备课教师 题 语文园地四 1、掌握形声字的共同规律授课 时间月日教学目标 2、引导渗透“的”“地”“得”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练习丰富语言,形成 语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感知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发现规律,获得感性认识。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与手段 教学准备 图画 【我的发现】 一、学生自读,自主发现 二、积累词语。 三、引导学生用带点的字扩词,以加深理解,巩固运用; 四、启发学生再写出一两组有相同规律的词,如,羊群海洋,弯曲海 湾,青山清晨。 【日积月累】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我会填” 1、根据已有的语言感受自主填写。 2、同桌交流。 3、根据汇报情况,引导渗透“的”“地”“得”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练习 丰富语言,形成语感。 光彩夺目的(焰火) (宝石) 清澈见底的(小溪) (池塘) (湖水) 弯弯曲曲地(流淌) (伸展) (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说) (讲) (批评) (点点头) (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 (正艳) (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 时间过得(太快了) (真慢) (像闪电一样) 【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把这些成语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读句子体会成语的含 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 3、积累与应用。 【趣味语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 2、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开门见山,大材小用, 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3、汇集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或编制此类谜语,开展猜谜活动。如,一 心一意,三心二意,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狐假虎威……练习 设计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带数字的或带“大”“小”的成语。如,五彩缤纷, 三头六臂,九牛一毛,千钧一发,万紫千红;大同小异,小巫见大巫, 小心翼翼,大快人心,大风大浪,大吃一惊,大吹大擂,大摇大摆,大 失所望。教学 反思 课时 课备课教师 题 17 可贵的沉默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授课 时间月日教学目标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 人教学方法 小组学习 与手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过生日,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话题。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把你们最 喜欢的生日礼物和照片带来让老师欣赏,有吗?赶紧把它们拿出来吧! 谁来说说你过生日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完成预习要求: ⑴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⑵ ⑶ 助。 2、汇报学习,趣味识字: ⑴ ⑵ ⑶ ⑷ ⑸ 读一读课文中的生字。 找出相同结构的字。 找生朗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17)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1、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是写 课下发生的事? 四、再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写在每个自然段 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找一找自己读不准的字音或不明白的语句,以便请同学们或老师帮 段首。 学生自由读书 五、板书设计: 17 可贵的沉默 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情绪、索性、阻止、蕴藏 依然、寂然无声、期待、追逐 、沉默不语 、 稚拙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 设计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 反思 课时 课备课教师 题 17 可贵的沉默授课 时间月日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 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 培养学生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朗读 与手段 教学准备 有关亲情的故事 一、复习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沉默的可贵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 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 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 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的事?(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以下结论。)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 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16 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 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 第二段:(17 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 第三段:(18 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4、学习内容,理解重难点。 (1)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 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也可引导学 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点 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索性站起来”,“快乐地交谈”等体现了孩子们 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 (2) “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 极为珍贵的东西。” (“极为珍贵的东西 ”在这里就是指要回报父母的爱。这句话是说 “我 ”要 让孩子们不光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3 )老师后来提了什么问题,使这热烈的场面一下子变得沉默无 声?完成下面练习,想像一下,他们在想什么?如果是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到了,又到这积翠亭了想来又怕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