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价位戴尔和华硕的华硕和联想做设计和学习用 哪个会更好一些 谢谢

#本站首晒# HP 惠普 Elite x2 1012 G1 开箱与简测(横向对比 联想 ThinkPad x1 tablet)_使用评测_第2页_什么值得买
#本站首晒# HP 惠普 Elite x2 1012 G1 开箱与简测(横向对比 联想 ThinkPad x1 tablet)
其实早就想要写这篇文章了(主要目的是为了骗金币)。但是长期懒癌发作,一直没有写。但今天打开值得买的首页,却看到了一条众测信息,打开一看:不行,我要赶紧抢本站手晒!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不知道7月会不会涨回去……想略过这些文字,直接看开箱简测和对比的,直接看文章的后半部分就好;想看结论,最后面一句话进行了总结。想看现在价格十分实惠的,搭配电池键盘后续航超强的,带有风扇使其能够长期维持高频的前辈:x2 1011 G1,请移步&#我的笔电进化史#从我的折腾史谈笔记本的升级空间和扩展性...前言:我的笔记本折腾史从05购买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至今,我真正长时间使用的笔记本也仅有四台:05年的HPNC4010、08年HP6910P、11年Acer4755、13年acerS3...| 赞28 评论43 收藏74&(如果明年x2 1012也那样贱卖,我对hp会产生阴影的……)1、为何要买新电脑为何要买这个电脑呢?主要是我服役六年的老电脑Sony VAIO VPCEA200C已经不行了:1、处理器怎么涂硅脂,风扇怎么清灰,都没用——电脑表面的温度还是分分钟上到50多度,风扇永远全速运行。P.S:索尼2010年后的E系列机器,其散热为何都这么不堪入目?这是因为2009年的时候,联想生产的笔记本:Y450,其部分机型搭载了英伟达的GT130(后来升级到GT240),加上JBL音响的加持(这个的音质现在听起来都是极好的)第一次带给中端家用笔记本足够的游戏体验;索尼当时强势跟进,E系列是索尼的第一款中端机型(以前的索尼一直都是高大上风格),为了和联想的小Y竞争,让E系列强行塞了一块中端显卡(此机器除了国内款以外,显卡最高只可选到低端显卡;但国内则有中端显卡的型号)。这也给机器带来了巨大的散热压力(设计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到要往里塞中端显卡)。2、由于电脑比较老,没法升级win10(索尼的驱动一直很奇葩,只能用自己打包封装的驱动,这意味着,官方如果不提供驱动,win10没法完美运行)。3、刚买回来的时候电池就不耐用,也就两个半小时的样子;六年后的今天,它每次只能用10分钟。想想换电池也只能用两个半小时,现在的我实在是不能接受4、接口没一个能打的,三个USB+左侧的esata+USB混合接口(当年这种接口真的是好流行)除了右侧的第一个和第三个接口外全部无法使用了。5、机器各种小部件失灵,包括但不限于:光驱(虽然现在没用了),蓝牙,摄像头,内置的……6、键盘手感太硬,打字一多就难受;屎一样手感的触摸板——2011年款的索尼E系列改进了键盘和触摸板的问题,触摸板改了之后还是不行(根本问题在于材质,为了机器的一致性,触摸板和c面掌托一样使用的是塑料),而键盘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太软了。有意思的是,大学里所有摸过我这台老电脑的同学,都对我这块手感非常僵硬的键盘十分满意,并抱怨自己的键盘太软了——身在福中不知福!当然,客观说,这个电脑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尤其是屏幕分辨率有可选,让我从没受到的毒害。颜色十分亮骚(我自称自己手里的这款用的是绿中透屎黄的颜色),我本来十分抗拒这种感觉很潮流的东西——但这个机器的塑料A面,外壳颜色,真的都非常的好看。当年元中端价位的电脑中,就属这个好看了。2、我希望的新电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但是,随着本人考上了研究僧(对,我大三下学期没有考上,是毕业后隔了一年才考上的),对电脑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新形态电脑——二合一电脑或者平板。我为何这么认为?1、紧跟潮流:我的理解是,未来的电脑只会是个终端,这个中端包括电池、屏幕、网络硬件、必要的处理硬件。所有内容都是由云来完成,终端只用来显示内容;至少移动产品的未来都应该是这种趋势。二合一设备在我眼中,就是传统电脑和云终端的过度形式。既然已经出现了这种过度形式的机器,再购买传统笔记本就是落后了。为了追赶新潮,在外部条件允许(二合一设备已经出现几年了,总的来说已经趋于成熟)的前提下,选用二合一设备是必须的。2、需求取向:我希望能有一个方便阅读各种文章,同时性能基本足够,可以处理一定数量照片(我不用Photoshop,只用Lightroom处理RAW)和文档,能够用数字笔进行批注和写字,并能保证visual studio能够运行的设备。抛却visual studio需求,iPad也很好,但不可否认的是,windows系统更为灵活。而且,用iPad阅读知网上的文章相当不方便,阅读pdf也比较不方便;但是在windows系统上,完成这些任务十分合适。当然安卓系统平板也可以,但处理office并不方便。由此,也就只有windows设备可以选择了。因支持Synaptics的触控笔,我也考虑了这款。ThinkPad Yoga 260没有在国内上市,否则也会考虑&360度翻转的笔记本也都评估了很久,但总的来说他们都还是有些重了,二合一设备加上键盘后虽然未必就比他们轻便多少,但+或者“寨版二合一平板”也不是说不行,但性能上和品质上的考虑让我放弃了这两种选择。二、性能问题:能够满足未来4-5年的使用。鉴于本人的相机在未来4-5年应该不会变化,所以,理论上,4-5年后这台电脑还能满足处理2400万像素的RAW,就没有问题。按照这个要求,进一步细化了我的目标:1、关于处理器:atom处理器的性能总的来说还是有些羸弱。看了很多评测,感觉第六代core M处理器已经在性能和功耗上取得了不错的平衡,所以,采用4.5w的core M或者低压15w的U系列处理器,是必要的。2、关于内存:至于有时候打开的网页一多,4GB内存实在是不够,有的平板甚至只有2GB的选项(对,我说的就是联想惠普华硕宏碁小米的那些平板或者使用atom处理器的二合一设备。P.S.这些牌子atom处理器二合一设备在国外都有4GB内存的选项,但为何在国内都只有2GB选项,2GB能有啥用!?)。所以,总的来说,内存需要8GB以上。关于硬盘:理论上128GB足够将我需要的各类软件全部安装起来,但是,之后如果想要再在电脑里放点东西,会很难。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新电脑的硬盘容量需要在256GB以上。三、其它问题:安静:我是被老电脑的风扇声音弄得有心理阴影了,新电脑希望能安静些。我知道surface的风扇其实也比较安静,但怎么说呢,如果永久了,需要维护散热系统的时候,会很尴尬,因为……surface不具备维护性。易于维护:所以,新设备必须易于维护。它应该是可以方便拆装的,而不是用几十个小螺丝+大量胶水弄出来的(对,surface pro系列再见,虽然笔的手写感觉太tm爽了;戴尔的XPS12(还额外存在续航太短的问题),三星的TabProS,华为的Matebook也因此被我否认了——他们还存在接口有点少/接口数不合格的问题;各种寨版也因此被我排除了)鉴于带笔和键盘的版本卖3999,说明键盘+笔一共值300——而X1 tablet的键盘多个背光和指点杆,要1100不知道拓展坞能否在x2 1012上用,如果可以,必要时得买一个&&电池不耐用,其它地方做得再好也是然并卵接口:至少一个usb type-C、一个usb type-A、一个视频接口;如果没有视频接口,或者type-C接口常年还得当作充电口用,则应该有两个usb type-C和一个usb type-A。为何我认为,如果有两个type-C也就无所谓视频接口了几乎都得转接(ThinkPad x1 tablet通过效率扩展模块可以有一个全尺寸的HDMI,p.s.我实在不知道另两个模块有什么意义,3D那个感觉和玩具没啥区别;而投影模块……我为何不买一个更便宜的微型投影器呢?;宏碁的alpha 12的充电由单独的接口完成,不占用usb type-C,给这些设计点个大大的赞;同时,没有Type-C接口的联想Miix 4/Miix 700被淘汰出局;没有Type-A接口的惠普Spectre x2被淘汰出局)这么比较下来,似乎选择就被限定成三个了——ThinkPad x1 tablet,惠普 HP Elite x2 1012 G1,宏碁 Acer Alpha 12如果不是因为x2 1012做活动,这款就是唯一的选择了。差点就托朋友以一级代理的价格买回家了&其实,综合看来,Alpha 12才是我最满意的设备,液冷也应该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散热形式之一。但毕竟这个液冷才开始运用到笔记本电脑中,个人对此的可靠性不放心;还有,不知为何,宏碁国内款的Alpha 12只用一种4GB+256GB的配置可选(新出的蜂鸟S5系列也是),没有8GB内存的选项,不知道宏碁是怎么想的……这么不尊重国内消费者,也难怪在大陆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在香港的Alpha 12就没有4GB内存的选择,统一8GB。我今年5月29日在香港的时候见到了这款机器(国内6月中旬才上市,目前),销售人员表示中配置款的能够6999拿下(含笔和键盘)。当时想了想国内应该也快上市了,而且价格应该也差不多,就没有买,没想到啊没想到,国内只有4GB内存……综合以上原因,宏碁的Alpha 12被我否定了。只剩下x1 tablet和x2 1012了。为何最后选择了x2 1012,请参看在文章中穿插的优缺点对比。这两台机器各有优劣,我是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x2 1012更适合我。各位看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考虑到底应该选哪款。在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里看到的Acer Alpha 12,键盘在机器的后面,稍微仔细点看是能看到。关于保修,据说三年的全球保修需要加700,还可以接受(x2 1012的保修价格简直丧病)3、惠普 HP Elite x2 1012 G1开箱机器是6月16日购于京东,然后因为屏幕、键盘和笔的问题换了一台。21日收到的现在这台,笔还是有问题(上面那个按钮还是没法用),但键盘和机器问题不大了。两次开箱我都照了几张照片,下面的图片是混着使用的。两次都是中午收到的机器,外包装大概是这个样子打开外包装后没有第二层盒子,惠普和戴尔商用机系列的包装似乎一直都走的是“环保”风。左侧是一摞说明书,包括本体,笔和键盘;不知道怎么用的iPass账号;win10恢复光盘等。还是很全面的。但相比联想x1系列精致的包装,实在是简陋太多。可以看出,笔和键盘是包装在一起的。所以,虽然官网说键盘要799元,但可能一开始就没想着要分开卖。众所周知,二合一设备中,键盘是利润的大头,其实成本是很低的(吐槽联想,其实x1 tablet那个键盘和Miix 4/Miix 700的键盘相比,除了方便的小红点,手感没有太大区别。Miix的键盘和笔加一起要300元;x1tablet的键盘单独竟然要卖到1100!)。将电脑和键盘拆开卖以谋求更多的利润,是为了增加产品的溢价。谴责这些奸商品牌!充电器和笔,笔的包装里有个挂绳,用来把笔拴住机器附带的栓孔上,电源的第二段插口是三头的,虽然有地线更安全,但也减少了便携性(其实也不好说,毕竟现在的充电器等设备多是两头,有时候电线板的三头接口反而是闲置的)。4、惠普 HP Elite x2 1012 G1开箱后简单照充电器特写。既然做成了这种两段设计,为何不像苹果一样附一个旅行转接口呢?我联系了惠普,问能不能单独买旅行接口,对方很干脆的给了我“抱歉没有这个选择”的答复……而联想的x1 tablet直接是一个两头的插口,可惜的是插口不能折叠刀方形的充电器里。这方面苹果的充电器确实好。惠普的充电器是5V2A/12V3A/15V3A;而联想的充电器是20V2.25A/9V3A/5V2A。惠普的机器充电速度比联想要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个机器的最大输入功率比联想低——联想是45W,惠普是36W。是的,惠普的这款电脑没有用到机器的最大输入功率。通过阅读机器连接键盘的凹槽内信息可知,这台机器实际上的充电标准为12V3A。这两台机器的充电器似乎都不支持手机的快充标准,相信是为之后的升级留出空间吧。充电器的重量比Spectre x2要轻了不少——Spectre x2用的还是传统模样的充电器,重量有330g。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比起x1 tablet不到190g的重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充电器上,x1 tablet胜。右侧接口,从右上到坐下依次为耳机/麦克风二合一,USB3.0(不是3.1有些遗憾)type-A接口,microSD/TF卡卡槽(官网上写最大支持200GB,理论上256GB应该还是可以的),USB3.1 type-C with(当前并没有任何卵用的)Thunderbolt 3。x2 1012在接口上的最大优势应该就是Thunderbolt 3了,但当前支持这个标准的扩展坞都太贵了。而且,如果扩展坞不带可充电的type-C接口,就只能让电脑在使用使用的时候放弃电池,这极大的限制了这个接口的使用场景。由于12V电压的限制,这台机器在外接扩展坞之后的供电也让人很不放心(整机的平均满载功耗在22W的样子,只有14W的冗余);联想的Thinkpad x1 tablet的平均满载功耗也是22W左右,这意味着它有23W的冗余。在接驳效率模块后,即使onelink+接口接驳接口不多的设备,自身的供电也是能带起来的。而且,onelink+在连接联想的桌面坞站后,坞站理论上肯定是能够给x1 tablet供电的,在兼容上不成问题;相反,惠普并没有出这种相关的配件(参考DELL出的带有变压器的Thunderbolt 3坞站价格,我感觉惠普即使未来出了,估计也是买不起的节奏)。此外,相比较x1 tablet的直口,惠普充电器的L口在正常接入充电器的时候,会挡住机身USB type-C接口下面的充电指示灯。反着插虽然能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样不但对充电线的寿命不利,而且会挡住type-A接口。接口上,x1 tablet小胜。机器最大开合角度。左侧的接口从左上到右下下依次是电源,音量,被锁死的sim卡卡槽,锁孔,栓孔(说明书里提到了这个栓孔的用途是为了把笔拴在那里)。锁孔不是主流的kinsinton标准,这也让我的老kinsinton锁没法再次出山。而联想的x1 tablet用的是主流的的kinsinton标准。这十分关键。上面那个灰色的粗绒质感的“物质”就是键盘啦。支架从上张图的位置开始,到这张图展现的最大开合角度,阻尼会突然增大——感觉就像惠普工程师在设计这台电脑的时候就假定了大部分人最喜欢的支架位置就在上图那个点上。然而,至少对我而言,最舒服的点其实在更往大开合一点的位置上x1tablet的屏幕在增加效率模块后,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加装模块,垫高机器,不但能使屏幕在使用时能更垂直于水平面,还极大的缓解了长期低头导致的脖子病。合体后,机器重达1.2kg,远超1.05kg的x1 tablet重量和物理防盗措施上,x1 tablet完胜更换之后的这台x2 1012在使用windows自带校色功能后的屏幕——对比台式机(100%SRGB)。这台机器的屏幕为11.9英寸的LG屏幕,使用的是AH-IPS技术,色域为71%SRGB,前后用过的两台x2 1012还都存在阴阳屏的问题——屏幕下半部分的颜色要比上半部分更黄。x2 1012、Spectre x2、x1 tablet、Miix 4/700的屏幕测评在Notebookcheck.net上都能找到。总的来说,联想的屏幕达到100%SRGB,但是对比度低(意味着看图片好但看文字稍差),而且同Miix 4/700一样存在PWM;惠普的这两款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两者的屏幕颜色都有着较严重的偏黄绿问题;在校色后,屏幕又会略微偏品红。在Notebookcheck.net上分别下载它们提供给这两款机器的ICC文件校正文件,并在我这台x2 1012上实践,发现两者都能“很正确”的校正我的屏幕,且两者的校正结果几乎相同。我有理由相信:这两台电脑的屏幕偏色问题,其大方向是一致的。理论上,x1 tablet的屏幕应该和Miix 4/Miix 700是同一款,但评测的结果显示,Miix 4/Miix 700的屏幕在对比度上似乎要远高于x1 tablet。这也说明了联想选用的这块屏幕在一致性上并不出彩。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目前部分x1 tablet的屏幕四周出现了黄斑或者黄带的现象,期待联想能够尽快解决屏幕的问题。至于屏幕的分辨率,我只能说,惠普的在大部分情况下也够用了;但当然更好。但总的来说,差别其并不大。屏幕上,半斤八两,参考Elite x2 1011和ThinkPad Helix的屏幕表现,各自都给自己之后的产品留足了“挤牙膏”的空间。机器背面总体为磨砂质,这能够让机器更耐磨一些。后面可以看到指纹识别器、摄像头和闪光灯。背面的摄像头属于照个相级别——万不得已的时候应急一下。x1 tablet从参数上看似乎是好很多,然并卵,多出300w像素并不比x2 w摄像头好……滑动式指纹识别器由触摸板大厂Synaptics生产。在机器正常使用时,使用左手食指解锁最为方便;而在平板模式下,有时用右手食指会更方便。一个尴尬的问题:我的左食指指纹识别正确率只有25%左右——而我右食指的识别率确达到了95%以上(印象中只有一次右手解锁失败)。相反,联想设在机器右侧的“windows按键”(大雾,按不了,只能指纹识别),不但方便,而且指纹识别率也要高一些;当然,最方便的设计还是matebook上的侧面指纹设计。此外,相比较x2 1012,x1 tablet将sim卡槽和microSD/TF卡槽设计在了机身的支架后面,这和surface等的设计一样,我个人是举双手赞成这种设计的。双卡槽的设计上,个人更喜欢x1 tablet的设计;摄像头上,两者平局;指纹解锁上,x1 tablet完胜x21012支架下面隐藏着一排螺丝,根据惠普拆机说明书和ifixit公布的拆机照,将支架上的两个螺丝(支架采用不锈钢材质,感觉就很可靠)和下面的一排螺丝拧开后,将机器翻回正面,就可以较为轻松的掀起屏幕(p.s.此机的可维修性极好,ifixit给了它满分);x1 tablet的机身是通过分布在机器中的几个螺丝和一些卡扣进行固定。贴吧上有人反映,卡扣拆几次就有点松动了。x1tablet的支架设计又忍不住让人吐槽。虽然经历了几代yoga平板,x1 tablet的那种转轴应该是有充分的可靠性验证,而且那种设计很好的解决了二合一设备放在腿上的历史问题,但我还是对此还是不放心——在试用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它的可调节角度并不理想。而且并不牢固——也有可能是我平常点按屏幕的时候用力较大。这个建议大家到实体店里摸下实际的机器再做定夺。支架上,个人更喜欢x2 1012的设计;维护性上,两者皆十分优秀,但总的来说x2 1012更胜一筹。当然,X2 1012的机身屏幕设计也导致了一个问题:此机的屏幕正上方是纯粹通过卡扣链接的,没有使用螺丝,这导致屏幕上方比较松,轻轻一按就能感觉到——甚至在合上键盘盖拿起机器的时候,能听到“嘎吱嘎吱”的响声。咨询惠普的工程师,他们表示正常使用不会有问题,但不要没事就按屏幕(比如之前的我,总觉得屏幕卡扣松了,没事就往里按下)。因使劲按按碎了屏幕周围,不享受保修(我很纳闷他们是怎么判断是不是人为按坏的,惠普也没有给我解答这个问题)。这台机器看上去比较厚重,尤其是边框,给人一种超大超厚的笨拙感——如果说x1 tablet的边框只是可以跑马的话,那x2 1012的边框就可谓是“既可赛马,亦可赛艇”(悄悄在这里+1s),达18mm(matebook和TabPro S的边框简直美到爆)。令人欣慰的是,它至少还算薄:8mm并不比我的华为荣耀6厚多少。实机比看上去要“轻薄”一些。由于机身采用了抗腐蚀的6000系铝合金(引发“折弯门”的iphone6用的),加上耐用为导向的设计,导致机器的重量达到了约840g;相反,x1 tablet的重量只有大概770g。不要小看这点重量,加上更小的机身,x1 tablet明显比x2 1012要好拿!但也必须要指出,x1 tablet的机身,部分采用了镁+塑料的复合材质,而非合金。这种复合材料的耐用性倒是不用担心——但是,x1 tablet散热差的,是否和使用了这种材质有关呢?机器本身并没有图片中那么难看。总的来说,这个机器属于“不上相”的那种——照片看着不好看,但实际拿在手里还不错;相反,“颜值帝”x1 tablet在这方面不知道要上相到哪里去了(再悄悄+1s)——无论是照片,还是实机,都非常好看。但x1 tablet的复合材质机身更容易留下指纹。机身重量和边框设计上,x1 tablet算是小胜;机身结构强度和外壳材质上,x2 1012几乎完胜。使用“非主流”Conexant芯片驱动的,标榜“B&O”及其音效加持的音箱,听个响就好。糟糕的是,由于音箱位置在笔记本的上方的两侧而非x1 tablet和Spectre x2那样的侧面设计,导致电脑声音在放出来的时候,实际上是远离你耳朵的。只有在平板模式下将机器倒置,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更糟糕的是,其输出电平设计有漏洞,电脑不能正确识别你插入的耳机。这意味着,当你在较大音量插入耳机的时候,耳机存在被烧毁的风险双麦克风在机器的正上方,配合自带的降噪软件,表现简直神勇!只希望它能耐用些,不要像我的老电脑一样用了两年就坏了……音箱上,两者都限于听个响;麦克风上,两者表现都不错。在分离屏幕后,平板会询问你是否转为平板模式;同时,在键盘旋转到大于180°的时候,机器也会有这个提示,这和x1 tablet、surface是一样的。在这里说下前置摄像头表现——没错,同x1 tablet一样,不支持Windows Hello的面部识别。x2 1012在弱光环境下噪点居多,但能看见人脸,这一点做得不错。当然x1 tablet的情况我没有见过,所以不知道。x21012的屏幕玻璃为康宁大猩猩4——联想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玻璃来源,我猜测可能用的是普通玻璃——既非康宁,也非旭硝子,耐用性堪忧……此外,两款电脑的触摸屏似乎都没有疏油层加持。导致都是指纹收集器。屏幕防护上,x2 1012完胜。同x1 tablet一样,笔可以靠磁力挂在键盘套上面,笔使用9号电池,而x1 tablet采用更常见的7号电池。总的来说,我喜欢x1 tablet的粗细和x2 1012的重量——x1 tablet有点重,x2 1012有点细。x2 1012装笔的盒子带着3个替换笔尖,这点很好。笔可以勉强吸附在机器下方键盘凹槽的上/下面(中间没有磁力,不能吸附;键盘盖同理);x1 tablet这么做则过于勉强了(当然两款机器都不建议这样吸附着)。我推测此机器的参考设计对象是surface pro3,所以笔的设计和surface一样有一个顶部按钮(包括仍未出厂的wacom原厂替换笔在内的,其它采用wacom AtiveES方案的厂商,都没有顶部这个按钮),但由于我前后两台机器的上面那个按钮都无法使用,所以也一直没有测试上面这个按钮。这台机器是今年1月生产的。如果是由于没电导致的,我只能说,控制上面那个按钮的两个纽扣电池实在是不耐用(微软的surface pro4已经成功将上面的按钮和笔自身的供电系统统一,单个9号电池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不像surface 3代和惠普这支笔那样需要分别供电)。此外,相比较pro4“纸一样”的书写感受,wacom的AES技术还需努力。笔的设计上,各有优劣,个人对这两只笔都不是很满意。顺便一说,wacom原厂AES替换笔是可以替换一种摩擦力较大的笔芯的。基于以前使用wacom针对三星Galaxy note系列推出的原厂替换笔给我带来的实际体验,期待这只AES技术替换笔能尽快上市,为广大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书写体验。键盘盖和触摸板特写。Elite x2的标志非常好看,显得很有质感。触摸板表面的材质未知,有人提到是玻璃,但我感觉更像是在金属上铺了一层处理过的亚克力塑料。滑中带涩的手感虽然很好,但个人更喜欢x1 tablet碳酸聚酯塑料的那种“滑滑的”感觉——但我不得不承认,x2 1012的手感更适合日常使用,毕竟很多时候需要精准操作(然而x1 tablet可以通过小红点进行进一步的精确操作)。x1 tablet为了方便在安装模块,下巴更长,机身也更宽,虽然指点杆(小红点)的三个按键占据了触摸板的部分空间,但总的来说并没有因此太缩小触摸板的面积。此外,明明x2 1012的“前辈”Spectre x2附带键盘的触摸板面积(尤其是触摸板的宽度)要大很多,为何新一代反而退步了……此外,x2 1012的触摸板使用的是ALPS技术,而非Synaptics。“鼠标”上,x1 tablet完胜x2 1012。再说说这个键盘。惠普这块键盘貌似不是“一块6061铝的艺术之旅”——并没有同机身一样采用了一体成型。同时,由于金属结构,重量感人——达360g;x1 tablet则为ABS塑料结构,只有280g。从键盘的布局上说,x2 1012左侧的ctrl和fn键位置十分科学,f1到f12默认也不是功能键,禁音(注意,音量为0为静音,而非禁音)等按钮在工作时,相应键位上的指示灯都会亮起,小键盘设计虽说没啥用,但“情怀”满满,这都是令我欣赏的部分;键盘的左下角设计让我十分无语,上下方向键小的发指我忍了;但page up和page down竟然还得通过fn+上下方向键实现……此外,除了上下翻页键以外,其它按键的设计也是脑残至极,极不常用的scroll和pause竟然通过fn+左/右方向键实现而且scroll并不带指示灯;prt sc和insert合用一个按钮……我已经不知道怎么吐槽了。这方面x1 tablet的键盘的处理显然就要老道很多,方向键凸出键盘右下角一些,将page up放在左方向键的上面,page down则放在右方向键;但是x1 tablet将不常有的这三个按钮(scroll、pause、sys rq)直接取缔,也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此外,虽然功能键默认带有设置按钮很方便,但总的来说,默认的f1到f12是功能按键,这让我不能接受。至于左侧ctrl和fn的位置问题,bios里可以设置,所以还好。还有两台机器都存在shift和ctrl键相对位置比较吊诡的问题,但鉴于这是由于键盘大小的限制,只能原谅。x21012的键盘手感比较清脆——相比较茶轴的机械键盘,按下去需要些许力气。同时,键盘的回弹也不错,官方宣称键程达到了1.5mm,实际用起来也感觉键程不错(标准笔记本键盘通常为1.8mm)。但总的来说还是没有x1 tablet舒服。x1tablet官方给出的键程为1.35mm,但从指标上说并没有惠普的这个键盘好;但键盘下方的弧形设计更贴合指肚;软绵的按键,长时间打字手指也不会觉得非常累;良好的回弹反馈,让你在按下按钮后能够有很好的回弹力;这些设计让打字非常轻松,长时间使用也很舒服,不像x2 1012的键盘,开始用的时候很爽,但打字多了就痛苦了。键盘内侧设计和手感上,x1 tablet除材质外完胜。合上键盘盖后的样子,键盘背面的绒布材质比较粗糙,至少比surface上要粗糙。这张图片中的充电器采用的就是我前面说的“为了看见电源指示灯”的“体位”。x1tablet的键盘同Miix 4/700一样,采用的是仿皮材质,总的来说,更指纹收集器一些,更不耐刮一些,但摸起来的感受要更好一些。x21012的键盘盖不仅可以通过下面的一条磁铁垫高键盘,其上面也带有磁铁,在合并状态下,比x1 tablet等机型更紧密的贴合机身,在移动的时候可以有效防止屏幕被点亮(对我而言然并卵,出现需要盖键盘的情况时,通常说明我要携带这台机器——注意,不是移动。这时候我先关机就好)。键盘外侧和其它点的设计上,x2 1012胜利。同x1 tablet一样带有两段背光的键盘。此外,x2 1012的触摸板禁用功能是通过快速轻触两次触摸板左上角实现的,非常方便。5、惠普 HP Elite x2 1012 G1 性能、软件和续航简测简单说下具体的使用感受吧处理器为m5 6Y54,相比x1 tablet默认的m5 6Y57,缺少了vPro功能,这意味着部分需要远程部署的公司,至少在中国会不大方便(不差钱也可以选择最高配)。有趣的是,至少在美国,x2 1012只有 m5 6Y57以上的处理器才可选8GB内存;国内似乎没有提供6Y54这个选项;而x1 tablet在香港等地区没有提供m5 6Y57的选择,只有6Y54版。8GB内存在主板上,不知道具体型号;根据阅读官方提供的文档:Maintenance and Service Guide X2 1012可知,256GB的M.2固态主要有3种规格,两种为SATA3标准,其中一款多一个TCG功能;还有一种为NVMe标准。目前已知出现了三个品牌:三星,闪迪,建兴。账面数据看基本一样。估计只有一两年以后才能看出性能上的差距在默认电源管理下跑了两个程序,娱乐大师和CINEBENCH R15处理器性能不是很高,个人认为这个处理器分数才是是正常的。但鉴于网上x1 tablet的6Y67版和x2 版,处理器性能都有5万分,个人决定再换一个程序单独测测处理器。这个跑分就正常了嘛。单看CINEBENCH R15,我怀疑惠普针对这个软件做了特别优化。整个跑分过程中,机器处理器温度在65度左右,然而无论是屏幕还是背面,温度控制都堪称惊艳——除了HP标志和其上方发热较大以外,其它地方的温度都不算高,这散热水平不知道比x1 tablet高到哪里去了!得益于出色的散热设计,相比较待机情况下有点烫手的x1 tablet,x2 1012的散热比它的前辈Spectre x2更进一步。日常使用温度也就只有36度多点(通过对比胳肢窝的温度估计)。这也是我为何在前面各种表扬x1 tablet后,最后还是购买了x2 1012的原因——本人的专业经常需要在农村做调查,以后可能经常会拿着电脑在烈日下40度以上的环境中工作。x1 tablet的设计千好百好。但一个散热问题毁了整个机器——顺便一说,散热上的硬伤,会导致屏幕发黄,甚至出现黄带、黄斑等现象。所以当前一些人反映全新的x1 tablet四周出现黄斑和黄带——我只能说,如果不改进散热,所有屏幕早晚都会出现各种问题。但x1 tablet的问题能否解决呢?目前看有两种办法:比较差的办法,就是和Miix 4/700一样,通过限制频率和性能换取温度。但毕竟x1 tablet作为联想的高端产品,肯定希望和低端的Miix 4/700拉开差距;那就只有另一种方法了:通过优化散热来降低温度。百度贴吧里有人分享了x1 tablet散热改造的经验,用硅胶和几个铜片就能比较好的部分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发热更均匀了。这么做也增加不了太多整机重量,但这么折腾后,还能否有保修,就不得而知了。联想对core M处理器的调教功力还有待提升。IdeaPad 700s是性能也不行,散热也不行;Miix 4/700和Yoga 900s是用性能换散热;x1 tablet是用散热换性能……总之就是略欠火候。这可能和联想之前没有太多调教超低电压处理器的经验有关——相反,惠普则在去年的产品线中就使用了core M处理器。相信联想明年一定能改进这些问题。机器的温度墙应该为80度,放的还是比较开的;处理器核心的最大长时间负载温度在70度的样子。如果此时的环境温度为28度,处理器会稳定运行在2.2Ghz左右。x21012的散热设计完爆x1 tablet,性能理论上在伯仲之间,但x2 1012凭借极优良的散热设计,让机器在长时间运行的时候也能以相对更高的频率运行。而不像x1 tablet一样频繁撞温度墙导致性能忽好忽坏。再废话一句:这几个机器的长时间高负荷的频率为2.2Ghz,而这一代m3处理器的最大睿频为2.2Ghz,所以,各个厂商在生产机器的时候,完全只需要购买m3 6Y30或者支持vPro的m5 6Y57即可,感觉6Y54和6Y75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基于我的游戏习惯,和对使用这款电脑的目标人群之猜测,最终决定选择测试以下几个游戏:1、“情怀级”老游戏:帝国时代2 HD版+两个资料片;2、独立游戏/轻量级游戏:地狱边境+光之子;3、visual novel(或者叫GalGame/非3D大型AVG)类游戏:雨港基隆;4、卡牌类游戏:炉石传说和万智对决;5、竞技类游戏:星际争霸2(英雄联盟和Dota 2太多人测试过了,我就不再测了)。理论上,通过降低画质要求,这些游戏肯定都是可以较为流畅的运行;测试这些游戏的根本目的,在于测测他们对小屏幕高分辨率和3:2比例屏幕的兼容性。结果如下:1、帝国时代2 HD版:包括开始屏幕,结算画面,战役选择……除了游戏画面,都能很好的匹配这块屏幕。但最关键的就是游戏画面,在12英寸的屏幕上玩这款游戏简直让人抓狂。这还是在不断跟新的一款游戏,结果优化就这个样子……2、地狱边境和光之子:地狱边境可能是这些游戏中最干脆的一个,没有调整分辨率的选择。默认16:9。在游戏中,会在上下各留下一块儿令人感动的黑边。但由于x2 1012奇葩的方向键,这个游戏操作起来让人很不爽(这也是为何没有测试ORI的原因);光之子……感谢“使用优质土豆搭建的”ubi服务器,至文章截稿前,我仍然是uplay和正版软件的受害者。3、雨港基隆:14年出品的视觉小说,普及3:2屏幕的祖师爷产品surface pro3才出来没几个月——这意味着这部作品很难针对3:2的屏幕优化。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款游戏一旦设置了全屏,除非重新安装,否则再也改不回窗口模式。这些游戏大多用的是一个程序做出来的——所以,理论上,14年前的老游戏,大多也会出现各种兼容性问题。4、炉石传说和万智对决:炉石传说几乎是最完美适配这个机器的;不但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全屏,而且在非全屏的条件下,无论选择哪一个分辨率,都可以相对自由的更改程序边框的大小。遗憾的是,虽然它提供了多种分辨率,包括16:10,但就是没有3:2。最宝贵的是,这款游戏完美支持触摸屏操作,体验和iOS/android Pad一致;至于万智对决,则是优化最糟糕的一个。在全屏模式下选择任何分辨率都会强行填充整个屏幕,在窗口模式下不能更改窗口大小;但最让人不爽的,是不支持触摸屏操作……比Pad版做得要差很多。5、星际争霸:除了3D头像外,其它内容只能以最低画质运行。虽然支持3:2,但只能在最大分辨率下运行。在1V1的时候,除了大量人口对A的情况,没有出现过卡顿;但在2V2的时候,人稍多就不行了。由于没有16:10的选项,16:9的可显示内容又太少。试了一圈之后,我认为在(5:4)下除头像外全最低画质运行,效果最佳。两个4:3的选项,分辨率不是太低,就是太高。游戏这块总结下来,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其它软件,挑几个说说:1、kindle:最好用,完美支持触摸屏和笔2、Word和OneNote ump版:无法使用墨迹批注,会导致程序卡死。长时间使用word后,程序会卡死崩溃,禁止保存,并提示:“写入错误,禁止保存当前文档,请另存为文档(即便另存文档,还是会导致文档部分丢失)”。之后会强制重启并会丢失一些文字内容。此外,有时文档会莫名变成只读状态。OneNoteump版的最大问题是:还行后,用手指或方向键返回前面某行的非开头位置修改文字时,指针会默认在该行的最前面,而非你选定的位置。3、各类PDF软件:没有一个方便使用的。福昕的桌面版体验差,应用商店版还需努力。至于Acrobat DC,不知哪个脑残设计的右侧边栏,启动时默认打开且不允许更改成默认隐藏(只能通过更改程序完成),当需要完整的注释工具时,也只有在右侧工具栏中打开注释才行——导致我在平板模式下想用笔注释的时会非常不爽!等哪次Drawboard PDF优惠了买一个,除了翻页和打开大文件时资源占用率问题外没有其他缺点。也期待adobe和微软阅读器能尽快适配win10,让我们阅读PDF能更愉快。4、caj reader和caj云阅读:适配差。工具按钮都很小,dpi低,也导致所有的caj文件都会变得很模糊;此外,有手指触摸滚动页面的时候,整个软件会跟着上下左右的晃动;caj云阅读除了软件模糊和使用注释工具时比较麻烦以外,别的都还好。5、Bamboo Paper:inkspace的文档转换功能不能用,别的还好。其它软件目前看都正常。软件这块,能看到微软和很多厂商在努力进步(知网阅读器我是不指望能有啥好变化),但目前仍不尽如人意。6、惠普 HP Elite x2 1012 G1 自带软件、系统、续航惠普的自带软件做得都比联想差。联想带笔的电脑都带有自家的独门软件writeit,后台开启后,几乎可以在所有的文本框上用笔写字,机器会自动识别文字并填写到相应的文本框位置上。Shareit就是茄子快传,现在比较普遍了,最近开发的searchit也是加强搜索功能的利器。ump界面的机器联想管理软件也及其出色。此外,包括驱动更新在内,非常频繁,问题的响应和修复很及时。反观惠普,“招牌软件”Client Security Manager在系统大更新(由于机器出厂时间早,并没有更新1511)之前居然需要先卸载(这个安全管理软件很强大,冠希哥们专用)……蓝牙连接动不动就掉,官方到目前都没给wacom的最新驱动(此驱动极大的减少了使用笔时会误触屏幕的情况),更不用说蓝牙失联的问题了。各种软件的界面也是烂的要死,加上脑残的系统分区和恢复机制……续航简单说:这款机器的wifi费电大,在关闭wifi,50%亮度,开启节电模式,只阅读:接近9小时;打开wifi,50%亮度,开启节电模式,bilibiliump官方授权版看视频:接近7小时;打开wifi,50%亮度,开启节电模式:微信,qq(使用带推送的ump beta版),opera开启节电模式和广告拦截并打开五六个网页,接近5小时;打开wifi,75%亮度,帝国时代2 HD版:2个小时充电:2个小时左右充满。对比x1 tablet,除最大负载外的其它情况,比x1 tablet都要耐用1小时。但x1 tablet有效率扩展模块,电池容量为本体的三分之二,加在一起时,保守估计能给其带来额外60%时间的续航。大功率的输入功率虽然为其带来了1小时多点的充电时间,但加重了本身散热就差的机身负担。我猜想,这么激进的充电策略,应该和效率模块有关——机器如果带有该模块,充电器是要同时满足给它充电的。效率模块的设计还有待完善,根据已经拿到模块的人反馈,由于设计不合理,很容易松弛——用了没几天,接口就接触不良了。x2 1012的美国官网强调了其使用的是4芯(x1 tablet为2芯)长效电池,这意味着,其充放电次数和电池记忆效应理论上应该要优于各竞争对手。这款机器也不能调整充电阈值,HP官方论坛中有人问了这个问题,得到的答复中有一条竟然是:这款机器不需要阈值设计(此机倒也存在充电保护机制,95%以上的充电速度慢的令人发指,肯定和这个设置有关)……总之,具体情况,只有过两三年才能知道。x21012的延保价格感人。由于小众,未来更换配件的成本也会让人吐血;x1 tablet的延保价格很合适,淘宝还有更便宜的选择。此外,由于在国内更为主流,其未来的配件更换成本想必也能便宜很多。7、其它碎碎念或者说总结x1tablet和x2 1012的各种差异,和各自的目标群体有很大关系。HP的主要业务在企业,作为企业产品线的Elitebook,在进行各项设计时,优先考虑的是稳定性问题;而ThinkPad虽然也是一条企业产品线,但更多的其实是面向个人用户;此外,HP自从当年8400GS显卡问题曝光到央视后,在国内的存在感就越来越稀薄;反之,ThinkPad凭借联想在国内强大的营销团队(有人吐槽联想和海尔就是个靠中国的农村小城市渠道下沉赚高额利润的企业),在国内也是风生水起——反正我没听说过Elite粉,只听说过小黑粉。在世界范围内,惠普更多的也是做企业生意。面对这种情况,惠普也跟随戴尔的xps系列,主动拓展高端笔记本市场。下放envy到中市场,进一步区分高端的Spectre系列,形成更为明确的梯次。加强设计,比如去年的Spectre x360。中国惠普的策略是主动降价,个人感觉,惠普在国内的降价比联想要早一年:去年的envy系列已经看出惠普在国内打算重新发力。今年的618促销也给了惠普不错的回报。但回到x2 1012上,由于在国内上市很早(去年10月发布,1月上市),加上策略问题,定价很高。而且,上市后竟然进行了涨价!如果联想像“人傻钱多戴”一样遵循游戏规则,这一切还好。但联想偏偏来了个价格战!凭心而论,8999(官网同配置9266贵在了win10pro上)的价格还是非常昂贵的。要不是这次京东大促,手机端7500还有叠加满活动,我是打死也不会考虑的(顺便一说,我对这类产品的目标定价是,太便宜了害怕做工、易用性、可维护性上有缺失)。再说说联想。前两年联想进行了再次重组。重组后对自己的硬件生意有了新的梯度定位:企业市场,传统市场,二合一市场,手机终端市场。可见,在后pc时代,联想将二合一市场提到了战略高度。同时,联想也希望通过合理的价格回归夺回国内网络渠道,扭转大众调侃其为“美帝良心”的事实。虽说“大船难转弯”,但今年的Miix 4(这里面玩了下渠道,网上叫4,线下叫700,线下配置缩水还更贵)和小新AIR(线下渠道叫710s,配置缩水且价格更贵;此外,这个命名方式我也看不懂——叫710s了,使用4.5w的700s,下一代怎么叫?)等机型,重回性价比。旗下ThinkPad的定价策略也趋于回归理性。这次x1 tablet的定价,对比其它品牌,说白了就是抢占二合一产品的占有率的先机(谁都知道二合一产品利润高——或者说合理——前些年的价格战打坏了),利用Miix 4抢占网络,Miix 700拓展线下,x1 tablet则负责高端(但同时不强行维护淘宝等渠道——为了维持价格,这两款电脑都选择特意在618前夕上架,但x1 tablet当天还是便宜了618,截至现在仍然可以便宜500;在淘宝,x1 tablet的m5+8gb+256gb版加键盘价格,能做到比官方的7388元还便宜)。这两款电脑各自都为未来在再次升级做了准备。单屏幕而言,两台电脑就都有很多提升空间,无论是惠普的色域,边框(可以和surface一样做大屏幕),还是联想的对比度,一致性,更好的玻璃。同时,两者都有待于换用更省电的屏幕,包括igzo或pls加持的ips屏乃至oled(这样也能提升续航,参见surface pro4),解决颜色偏黄绿和偏暖的问题,提高亮度和对比度,表面添加疏油层等。再比如网络,虽然各自都宣传了支持widig和wwan(x2 1012至少国内款没得选),但都没有标配。widig无线扩展坞可以极大扩展二合一设备的接口数量,并延长接口寿命,我觉得本应标配,但目前这些机器都是选配。还有nfc等。不过,这些要求似乎更应该告诉odm方。看看三星的TabPro S和华为matebook的相似程度,再看看x2 1012和宏碁Alpha 12的相似程度……不得不承认,联想的设计很可能还是由自己完成的——虽然这也导致了各种新接口变得很慢,比如大部分机器都没有type-C接口。一句话概括两台机器,在乎散热,更在意性能,怕未来屏幕老被烧坏,只能选x2 1012;否则,x1 tablet更好。&为这个电脑配了一个12英寸的包,在没有键盘盖的时候可以勉强扣住上面的两个纽扣,在加上键盘盖后,会导致纽扣扣不上,并摩擦电脑最上方的黑色装饰条——这个黑条初步判断是塑料的……所以就这样用不了了。最后,以一张新老电脑的合照图完成这篇文章小编注:为了感谢诸位值友的首晒热情,响应大家的呼声,该活动分裂出了门槛较低的子活动#本站首晒#!欢迎大家来分享本站还没晒过的好物,为值友提供更多购物参考!日更新:自咱们#首晒#活动上线后得到了诸多值友的大力支持,但是因为#首晒#的门槛较高,不少投稿的朋友们没能加上首晒的标签,为了感谢诸位值友的首晒热情,响应大家的呼声,该活动分裂出了门槛较低的子活动#本站首晒#!欢迎大家来分享本站还没晒过的好物,为值友提供更多购物参考!#本站首晒#| 赞10k 评论249 收藏357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
【轻众测】Perfectlands柏菲兰 新西兰纯牛奶 1L*10
胡桃科技 SPECTRA Pro AI智能体感电动滑板
RooMeye乐檬 银河系列 儿童安全座椅
BONECO博瑞客超声波加湿器
【轻众测】Perfectlands柏菲兰 新西兰纯牛奶 1L*10
玩客云 畅快下载的私人云盘
COMO LIVING石墨烯远红外舒适保暖被
北极考察任务——勇敢者招募中
赞140评论157
赞152评论89
赞94评论105
赞1615评论534
赞1120评论540
赞608评论150
赞671评论244
赞560评论27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等价位戴尔和华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