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像读《孔子的四大弟子》,与三千弟子一起领略儒家风采的排比句

  前言  自从孔子被汉初的儒家弟子隆重推出之后,儒家文化逐渐变成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两千多年来,在统治阶层力捧之下,孔子成了中华文明的代言人,荣任“大成至圣文宣王”和“万世师表”,集政、教两个无尚荣耀头衔于一身。在后世信徒的赞歌声中,孔子的言论无一句没有道理,孔子的行为无一件不是道德典范。全盘圣化的结果,使孔子从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升华为一个言谈举止和心理思想都毫无瑕疵、光芒耀人的超级偶像。  事实上,孔子并非神圣,只是个凡人。他有七情六欲,会说错话做错事,有着人性的弱点。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也只是一家之言,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并非绝对真理。作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官方主流思想,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可是,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这部分少数人又掌握了话语权和宣传工具时,又有几个人敢站出来发出质疑声?  有趣的是,相比以往的任何朝代,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的明清两朝,社会风气更堕落,整体道德水平更低下。  经过两千多年无数学者前赴后继的努力,儒学已经变成了一个产业。许多靠它吃饭的业内人士,想方设法将这个产业盘子做大。释伽牟尼创立佛教的初衷本是启迪世人智慧,但后世别有用心之徒拿拿佛教教义当幌子,坑蒙拐骗、愚弄凡夫俗子的例子数不胜数。儒家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有类似问题,后世不少所谓的儒家大师,牵强附会,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诠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儒家观点并非原汁原味的孔孟之道,而是后人借壳上市。从这一点来说,孔子后来作为邪教创始人被打倒其实属于冤假错案。  社会在发展,儒家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一夫多妻、子孙满堂的大家庭变成了三口之家,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已经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孔子时代的金玉良言,也有很多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了。  第一章
修身  第一节
自我欺骗  胙肉事件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论语?为政》  曾经有人问孔子:“先生为何不从政呢?”孔子回答说:“你没看我正献身于孝行的推广工作吗?让老百姓孝顺父母、兄弟友爱,以这种品德影响政治,就是参政,难道只有做官才算从政?”  不过,从孔子一生的经历来看,他想当官都快想疯了。孔子大半生的时间都在致力于推销自己,为此甚至花了十几年时间出国寻找工作机会。可是,现实很残酷,除了偶尔得到几份零工,孔子绝大多数时候都在碰壁、受冷遇。如果实话实说:“我想从政,实在是太想了,可就是过不了面试关啊!”那岂不是太没面子了!这人哪壶不开提哪壶,幸好,夫子接受采访的次数多了,应付提问经验丰富,不需要三思。  孔子在鲁国任代总理的时候,齐景公送给鲁定公一批美女。鲁国不过是个中等诸侯国,齐国却是超级大国,没有必要对鲁定公进行性贿赂,送礼是本着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原则。这批美女到了鲁国之后,有些分流到了季桓子家中。孔子有些看到了酸葡萄的感觉,心里很是不爽。本想立即打报告辞职,可转念一想,过几天就要进行郊祭了,等吃了胙肉再走也不迟。  孔子也算是高级官员,怎么会为了几块肉而改变自己的决定呢?  这“胙肉”可是大有来头。中国人祭祀祖先或天地神祗时,需要供奉烤肉或是煮肉。仪式结束后,这些肉就分着吃了。国君分给大臣胙肉,是对大臣地位的认可。拿清朝来说,正常情况下只有王爷、贝勒和一品大员才有资格参加坤宁宫萨满祭祀,吃到皇帝赐给的胙肉。  孔子想看看自己在鲁定公心里有多大的份量,他会分给自己多少胙肉。  何况,胙肉的味道也确实不错。清朝末年,北京著名饭庄“砂锅居”的砂锅白肉,就是定王府更夫提供的王府胙肉。到了光绪年间,“砂锅居”声名鹊起,号称“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  没成想,郊祭仪式一结束,鲁定公就匆匆回后宫享受温柔去了,连胙肉都忘了分给下属。孔子从前一天晚上就没进食,望穿秋水,也没等到这顿大餐,心里这个气呀:白白多站了几天岗!回到家里,他一边招呼家人上饭,一边对子路说:“快去通知各位同学,收拾行李,拿好护照,明早咱们就出国!”  临行前,孔子在辞职声明中谈到了胙肉,不过,他只论述了胙肉和礼制的关系,没有涉及胙肉对肠胃的作用。  辞职总是有原因的,孔子真是因为对礼崩乐坏痛心疾首而离职吗?恐怕未必。场面话是说给别人听的,需要冠冕堂皇,不是在做自我反省。裸露身体可以说是行为艺术,敢于裸露真实思想的,除了疯子就只有傻子了。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73次 发图:0张 | 更多 |
  文过饰非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孔子的学生子游在鲁国武城当官,他把孔子的理论应用到了实践之中,用礼乐来教化百姓。为了向老师展示自己的政绩,子游特意请孔子和众多同窗到当地考察并指导工作。  孔子到了武城之后,发现如同置身于音乐之乡。他很清楚子游的想法,于是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杀鸡焉用宰牛刀!”言下之意是说,治理这么个小村子,哪用得着大型乐队啊!陪在一旁的子游听了老师的评语,连忙解释道:“弟子时刻牢记您的教导:‘君子学道就会爱护别人,小人学道就会服从领导。’”  孔子一听这话,心头一震:坏了,刚才的话说得太随便了,在原则问题上是不能放松标准的!  他马上话锋一转,对身边陪伴的其他学生说道:“同学们,子游说得对,刚才我不过是开个玩笑。”   知错就改是孔子一贯推崇的,他曾经说过: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犯了错不改正,错误的性质就严重了。”这是针对一般人说的,领袖人物就不同了。圣贤应该是一直高高再上的,假如他们的过错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闲侃话题,实在是有损形象啊!这时候,孔子采取了正确的处理方式:一语轻轻带过,立马转移话题。  孔子再三强调不要乱说话。不过,只要是人,就难免有失言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要向孔子学习,千万不要和听众叫真儿。推荐以下模板应对质疑声音:“你怎么一点儿幽默感都没有?不过是说着玩的,千万别当真,谁不说个笑话啊!”“现场太严肃,调节调节气氛,各位听众给点掌声!”
  大骨传说  孔子的好学是出了名的,不但读了万卷书,还行了万里路,他的见闻在当时肯定能进入全球十强甚至五强。如果当时鲁国也连续举办《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之类的有奖竞猜活动,孔子也不会到处流浪讨饭吃了。  有一本记载孔子事迹的《圣迹图》,是明朝末年流传下来的,其中有许多孔子博学多识的事例,如观象知雨、羵羊辨怪、楛矢贯隼、紫文金简、萍实通谣、商羊知雨、骨辨防风……还有一本名为《孔子家语》的著作,其中一章名为《辩物》,记载了孔子对一些偏僻事物的论断和见解,也是孔子知识广博的证据。  其中的许多事例,现在已是真伪难辨,不过,《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关于孔子的一则故事,本想证明孔子知识丰富,但现在看来,反倒说明孔子也有不懂装懂、信口开河的时候。  吴国攻打越国时,得到一节动物的骨头,有一辆车那么长。当时没有汽车,所谓的车指的是马车,或者是战车,估计长度大概在三、四米左右吧。吴国人没见过如此巨大的骨头,于是派使者来请教孔子:“什么人的骨头最大?”孔子对答如流:“大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开碰头会,防风氏迟到了,大禹把他杀死并陈尸示众。防风氏的骨头一节就有一辆车那么长,这是最大的骨头了。”吴国的使者又问:“人的身高一般是多少?”孔子如数家珍:“僬侥氏身高三尺,是最矮的了;最高的不过三丈。”吴国使者听了,很有感慨:“您太了不起了!遇到圣人,就是长见识!”  一辆车那么长的人骨头?是恐龙化石吧!不过,当时还没有考古这门专业,人们不认识这种巨型骨头很正常。孔子也挺能唬人的,神话故事当历史资料,说起来煞有介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夫子怎么忘了自己的这句名言?  对自身要求越高的人,越容易自欺。目标越高,达到的难度越大,越需要用自欺来平衡心理落差。一个平常人,可以说自己不懂,但是,地位高的人就不行了,有时候,只能赶鸭子上架,硬充好汉。可要把传说当考古事实,不但需要见多识广,联想力丰富,还需要有社会地位做保障。权威人士说出来的就是金科玉律,铁一般的事实,我是权威我怕谁!
  瑕不掩瑜,至圣先师思想只是儒学一部分。还有孟子呢,放一起挑骨头吧
  后面有孟子的故事。  任何学说,都是双刃剑: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儒家正面的东西,现在谈得太多。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谈得太少。
  子见南子  关于孔子言不由衷的例子,最广为人知的一则是他老人家同风流大美人南子的约会事件。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西汉时期,有一本名著《盐铁论》,与司马迁的《史记》大概是同时的。其中,《论儒》一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孔子到卫国去的时候,由嬖臣弥子瑕引见给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弥子瑕是佞臣,孔子不应该和这种人来往。男女不私下交往,孔子见南子,属于非礼行为。  弥子瑕是个美男子,因此受到卫灵公的宠爱。弥子瑕受宠到什么程度呢,从一个故事可以略知大概:有一次,他吃一个桃,吃到一半,想起身边的卫灵公还没吃呢,于是,把吃剩的桃子给了卫灵公。卫灵公毫不介意地吃完了剩桃,还一个劲儿地夸他:“你对我实在太好了,有好吃的都想着我!”后世也因此把男同性恋称作“余桃癖”。  孔子接近这样一个人,难怪会被后世非议了。  至于南子,她本是宋国宗室中人,传说她待字闺中时就艳名远播,曾经和公子朝私通。南子嫁给卫灵公之后,宫中仍不时传出她绯闻。  去见这么一个生活作风极不正派的女人,空子却连一个学生都不带,难怪学生们心里都在嘀咕了。心直口快的子路一见老师回来,就表达了对孔子自甘堕落的痛心感受。  孔子见围观的学生一个个都被子路的发言所感染,知道如果自己不表态辟谣,以后学生就不会再把自己的话当官方发言了。狠了狠心,孔子以手指天,慷慨激昂地发誓道:“我要是有不良企图,天打雷劈!天打雷劈!”   从孔子的反应来看,倒是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味道。诅咒发誓往往是被人说破心事时的冲动反应,以孔子的心理素质和个人修养来说,如此做作实在反常。如果夫子心里一点儿暧昧的念头都没有,对子路的指责大可一笑置之,那才是圣人正常的反应。  孔子当时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无从得知,也可能兴冲冲地回来,就想对学生们说说感受的:“真是性感啊!”话到嘴边上,被学生们迷惑的眼神吓回去了。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子罕》  这里,孔子说的应该是真心话。大师也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好色并不丢人,但如果涉及到个人品德问题,还是自己的名声要紧。为了一段柏拉图式的感情,把自己多年辛苦建立起来的无形资产丢了,实在划不来。  后来,林语堂编了出《子见南子》的独幕剧,把这个小故事演绎成了孔子的一段艳遇。
  忍者曾参  孔子的几个得意弟子也继承了他老人家的衣钵,说起大话来一本正经,心理素质过硬,眼皮都不会眨一下。  曾子谓子思曰:“急,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  ——《礼记?檀弓上》  有一次,曾参向子思夸口说:“我为父亲守丧时,整整七天,一口水都没喝,连米汤都没碰。”  果然不愧为儒家“四圣”之一,“宗圣”的名头得来绝非侥幸!根据现在医学的研究成果,一个人七天不吃饭,生存下来基本上没有问题。但如果七天滴水不进,恐怕就要生命垂危了。  曾参的忍术,一般人切勿模仿,如果也想见贤思齐,恐怕要丧事成双了。  我给儿子讲这一段故事时,儿子一脸羡慕地问我:“光喝可乐啊?”  子思对曾参的身体素质充满了景仰,不过,他觉得有些人身体太瘦,体内水分太少,坚持不了这么久,所以,他提倡为亲人守丧时,三天滴水不进也就够意思了。但是,要从其它方面进行补偿,至少要到把自己折磨到不拄拐杖就站不起来,能站直身子的一律列为小人。
  楼主加油
  第一章
缺乏个性  性情中人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论语?阳货》  一个叫孺悲的人来找孔子,这人以前跟孔子学过东西,但那天孔子不知什么原因,不想见他,让家人出去挡驾,说自己病了。家人刚出门,正准备传话,夫子却在屋里拿了把乐器出来,一边弹奏,一边放声高歌。这明明是告诉来访的孺悲:我不但在家,而且什么事都没有,就是不想见你!  从上面这件小事来看,虽然是中庸之道的创立者,孔子本人还是很有性格的,并非总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样。  虽然倡导礼制,但孔子并不死守教条,特殊情况下也会考虑到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礼记?檀弓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有一个叫原壤的老朋友,母亲去世了。孔子去帮他置办棺木时,原壤敲打着棺木唱起了抒情歌曲。母亲刚死,本应扮孝子的原壤没有悲痛万分、泪流满面,反而自娱自乐,这也太荒唐了!可是,孔子却没有痛批原壤,而是装作没听见,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跟随孔子一起去的人看不下去了,说道:“这人也太没规矩了,您还能在这里呆下去吗?”孔子听了,并没有摆出一本正经的道学面孔,只是说了句:“故者毋失其为故也”,意思是:不管怎么说,他总归是我的老朋友啊!  母亲去世,原壤心情一定很压抑。见了老朋友,借歌曲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虽然有些出格,孔子也可以理解。  孔子忙碌一生,力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或是靠著书立说名留青史。但其实,他内心深处渴望的是一种安逸的生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有一次,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赤、曾点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子路、冉有、公西赤三人理想远大,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曾点却说,自己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暮春三月,穿一身休闲服,约几个死党,再带上孩子,一起出去郊游。戏戏水,乘乘凉,唱唱歌,这才是真正潇洒的生活!孔子听罢,很有同感,叹道:“我也想这么放松一下啊!”
  子贡的羊  中国人老实,这同儒家文化几千年的熏陶是分不开的。修身的目标是超凡脱俗的“中庸”境界,“过”与“不及”都会受打击。  在学校里,老师总是把胡萝卜塞给乖巧听话、循规蹈矩的学生,把大棒留给言语“出格”、思维另类的学生。教师们一直在努力,就是要把学生都塑造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标准部件。长此以往,学生们的个性被琢磨殆尽,只剩下共性了。  孔子既然以宗师自居,在大庭广众之下也不能太有个性了,要扮深沉。大多数时候,孔子不会展现真实的内心世界,言行举止都会严格遵守礼制标准,甚至肉割得不方方正正都不吃。估计孔子没吃过烧烤,手抓羊肉就更不用说了。  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  ——《礼记?檀弓上》  有一次,孔子抱拳行礼的方式与当时流行的方式不同,旁边的弟子见了,虽然搞不清楚是为什么,但也纷纷有样学样,向老师看齐。就没有个学生问一下:“老师,您为什么与众不同啊?”  发现了学生怪异的行礼方式,孔子开始有些奇怪,既而恍然大悟。能被学生如此崇拜,孔子心头有些沾沾自喜,但嘴上却说:“你们也太喜欢学我了,我拱手行礼右手在上是因为我姐姐刚去世。”  原来,潮流是这样开始的:起因,只是一个名人无意间的行为。  学生们性情呆板,根源在孔子身上。他老人家不但制定了几大部头学生守则、无数条条框框,还时常借题发挥打击那些不守规矩的弟子。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  子贡是生意人,很有经济头脑,是孔子三千弟子中的首富。别的弟子听孔子的选修课,拎捆腊肉来就有座位,可这点学费,子贡怎么拿得出手,少不了全猪全羊地孝敬老师。  做生意,有赚自然也有赔,赶上经济危机,首富也得勒紧腰带。有一次,子贡想把每月初一祭祖庙的羊省了,孔子不高兴了。“三月不知肉味”,那是特殊困难时期!一月少了一顿羊肉,这口子要是一开,以后再想加餐就难了。夫子马上叫过子贡来,语重心长地劝导:不能坏了规矩啊!  什么?你说现在环境变了,咱这里印度人多,不能杀牛?这不行,规矩就是规矩,5000年也不能变!
  队列秩序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论语?宪问》  有一次,一个小孩来给孔子传话。孩子看着挺机灵的,他走后,有人问孔子:“这孩子看来很有上进心啊!”孔子听了不以为然:“他和长辈同坐同行,这哪是上进的表现,他是想冒尖出头啊!”   这话一说出口,孔子自己也后悔了。以后再出门时,那阵势完全是领导下乡视察工作:孔子一个人在前面异常醒目,好像运动会入场式的旗手,后面十码开外,才是浩浩荡荡的一众青年弟子。  如果行程完全在官方的控制之下,夫子还是很钟意这种队形的,很有派头,围观的人看着嫉妒,甚至会有人冲着队伍喊两嗓子:“不要太潇洒喔!”可是,孔子周游列国属于因私出游,不是组织安排的,没有警员保护,路上随时可能会出意外。  以往出游的时候,前面弟子开道,一字长蛇阵摆开,孔子走在中间,人身安全有保障。夫子跑了不少国家,时常干涉别国内政,得罪了不少人,看到风头不对,最佳策略是走为上。万一路上遇到埋伏,可不见得次次都有齐桓公那样的好运气。何况,当时中国没有污染大户,到处是天然野生动物保护区,动物凶猛,还是让子路走在前面吧。  没想到随口一句话,后果很严重。可夫子也不好改口,再让弟子走在前面了。权衡之下,他终于下定决心,向弟子门宣布:年纪大了,以后不外出旅游了。
  问题学生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  有一次,宰予怕耽误了修身,向老师建议:“三年守孝,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行礼,礼必坏;三年不奏乐,乐必崩。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钻木取火的老法子也该升级换代了。我觉得,守孝这事儿,一年就够了。”  孔子说:“三年内吃香的,喝辣的,穿名牌时装,你心安吗?”  宰予一脸不解:“您说的这些和心有什么关系?我肠胃倍儿好,吃嘛嘛香!”  孔子被雷得外焦里嫩!他心里嘀咕:这小子是不是脑黄金吃多了?没办法,只好由他去了:“你怎么舒服就怎么做吧。君子守孝,吃鱼、肉不香,听音乐不乐,住豪宅不安,所以不这么做。既然你没有这些不良反应,想干嘛就干嘛吧。”  宰予走后,孔子对学生说道:“三年丧期,这是全国通用的。难道宰予小时候缺乏母爱吗?”  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幸福哪里找!在孔子看来,宰予大不孝啊!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  过了两天,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这下逮住了机会,当着学生们的面,把宰予树立成了反面典型:“刚才的事情,你们都看见了。宰予这个人,像块烂木头,无法雕琢;像粪便堆起来的墙一样,怎么粉刷也没用,还是那么臭不可闻!我真是拿他没辄了!我这人太实在了,以前,别人说什么,我信什么;现在,我不光听别人怎么说,还会看他怎么做。我思想上的这种转变,是对宰予长期观察的结果。”  孔子的这番话,对学生们的教育效果比罚站之类的管用多了。打那以后,弟子们不要说上课睡觉,回家睡觉都是偷偷摸摸的,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假装是在复习功课。
  这五十年我们已经丢失了太多老祖先的优秀文化了,还是别反对了,多支持吧。人家说中国文化在台湾都有这样的话喽
  魂斗罗PK拳皇:  部分同意你的观点。不过,儒家文化有相当多的优秀理念,现在宣传得已经很多了,我在另一本书中谈过了(做个广告:《智慧人生:儒家文化生活启示》)总是陶然于自我YY之中,缺乏反思和进取。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其实不在批判。就像我脸上有灰,如果别人不说,难道就没有了?别人说了,我擦去了,那才会干净。
  木讷的中国人  儒家弟子没有领会到孔子思想的精髓,老实听话这方面倒是中规中矩。南宋之后,儒家鼓吹“存天理,灭人欲”,人的个性被压缩,再压缩,最后,想找都找不到了。  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多,应唯敬对。进退周旋慎齐,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洟。寒不敢裂,痒不敢搔。不有敬事,不敢袒裼,不涉不撅,亵衣衾不见里。  ——《礼记?内则》  《礼记》是一本记录和论述礼制、礼仪的书,相当于行为规范守则,受过教育的社会上层人士应该严格遵守。  进出大门要俯身,在长辈面前打喷嚏、咳嗽、打嗝、伸懒腰都不行。站立姿势要端正,不能金鸡独立,靠着、倚着东西都不行。不能斜眼看人,鼻涕、口水流出来不能让人看到。即使被冻得打哆嗦,也不能在父母面前加衣服。身上痒,也不能在父母面前挠。  上面规定的这些只是儒家言行规范的一小部分。在这套行为准则约束下的儒家弟子,久而久之,连面部肌肉都丧失了伸缩功能。  文艺复兴之前,欧洲人在教会的长期熏陶下,同样缺乏个性。西方那个时期的群体人物油画,上面的人物从表情到衣着,甚至连举止都一模一样,完全没有个性。  林肯曾说,相貌虽然是天生的,但是,四十岁之后,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相貌负责了。  表情是内心世界的体现,也是个性的显露。时至今日,西方影片中的国人仍然是面目呆板,形象甚至有些猥琐。虽然已经没有了辫子,但表情还是极其相似。如果站在一起,活脱脱一队兵马俑。  千人一面,未免太单调了。人人都彰显出自身独特的个性,世界才丰富多彩。国人不能总是举案齐眉,也要有拍案而起的时候。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也应该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温文尔雅固然能显示出个人修养,但如果总是这样,就是温温如白开水了。
  第一章
修身  第三节
不思进取  天命可畏  很多人因为读书太多,反而成了书呆子,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凡事都以既定模式为法则,孔子也有这个弱点。作为春秋时期的大知识分子,孔子见闻异常广博,霸主的吉祥物“萍实”,能带来雨露滋润的“商羊”,北方肃慎族人定居地特产的木头,这些一般人不具备的冷门知识,在孔子看来并不比“回”字的四种写法难度更大。不过,孔子的思想却很保守,缺乏与时俱进精神。  孔子非常迷信权威,他曾以此作为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标准: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就是说,君子怕三样东西:一怕天命,二怕领导,三怕圣人之言。小人不懂得天命,无知即无畏,不尊重领导,对圣人的言语也敢恶搞。  能否做到听天由命,这是涉及到个人道德品质的大事。孔子断言: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第二十》  “不懂天命,就不能做君子。”有做小人的勇气,才能成为唯物主义者!达尔文、马克思如果读到这句名言,一定暗自庆幸,自己不是中国国籍。  在天命问题上,儒家的另一位大师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并进一步做出了具体说明。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尽心上》  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快要倒塌的墙旁边。奉行正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命运。所以,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人的一生应该听天由命。  “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孟子?万章上》  以人力做不到的事情,最终却做成了,那不是运气,那叫天意,是命中注定。在孟子看来,尧、舜之所以让贤,儿子被剥夺了继承权,不是因为当爹的公务繁忙,没时间教育儿子,导致儿子不成才,而是上天故意安排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孙子成为不肖之子。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弟子乐正子是鲁国大夫,他多次向鲁平公推荐自己的老师。鲁平公不想让下属太没面子,于是答应去拜访一下孟子。鲁平公临出门的时候,有人对他说起这样一件事:孟子为母亲大办丧事,场面比父亲的丧事隆重多了。鲁平公听了,当即取消了同孟子的会面,顺便将乐正子训斥了一顿:礼制是我老祖宗周公制作的,你却让我去拜访不守礼法的小人,这不是故意给我难堪吗!  乐正子怏怏不乐地回去告诉孟子,有人在鲁平公面前打了他的小报告,鲁平公不来了。孟子听了,没有表现出失望的样子,他教育弟子说,我见不了鲁侯,这是天意。至于那些小人,他们想做我的绊脚石都不配!   事不成,归于天意,这种心理,后来成了许多国人自我安慰的良药,以至培养出了阿Q这样的奇葩。  西汉的董仲舒更是将天命论发扬光大,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观点。他认为:“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天者,百神之君也。”、“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董仲舒为了论证“君权神授”,创造了“天人感应”理论,把天描绘成创造一切、支配一切的神,人的感情和思想都要顺应天意。人君受命于天,奉天承运,代表天的意志治理人世,一切臣民都应绝对服从君主,“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繁露?玉杯》)  这太符合统治阶级的口味了。但凡是当皇帝的,看到这种论调,都如同严冬里发现了一把火,盛夏见到了冰镇可乐,完全是挡不住的感觉!董仲舒也因此一炮而红。
  名人崇拜  对上古时期的统治者,孔子有一股异乎寻常的崇拜心理。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泰伯》  “尧这样的君主实在太伟大了!天是如此崇高,只有尧可以与天相提并论。他的恩德多么广博啊,老百姓都不知道该怎么对他歌功颂德了。他的功绩多么崇高啊,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灿烂啊!”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论语?泰伯》  “多么伟大啊!舜、禹身为天子,天下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却没有搞腐败!”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论语?泰伯》  “禹,我对他实在是无话可说了。他自己饮食简单却把祭品准备得丰盛无比,他自己穿着朴素却把祭服做得华美绚丽,他自己住在安居房里却大力兴办水利工程,公款都花在了老百姓身上。禹,真是人民的好公仆啊!”   孔子对上古帝王的景仰,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不过,史书对这些帝王模范行为的记载,可信度比《大话西游》强不了多少。在一个文字只是初级阶段的时代,能将当时的生活细节刻画得声情并茂,流传数千年还没走样,简直是个奇迹。  根据太史公《史记》中的记载,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二十年因年老退居幕后,让舜代行天子之职。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才去世。如此算来,尧至少寿高百龄。  舜六十一岁时成为尧的接班人,在位三十九年,也是一位百岁老人。  以上古时期的医疗水平来看,如此高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连这都能造假,其它方面的细节,就更可能是后人添油加醋的结果了。  孔子对古人的推崇,已经到了一种偏执的程度。在他看来,即使同一种性格,在古代人身上就是优点,在后人身上反而是缺点。为此,孔子还举出了实际的例证: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无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论语?阳货》  “古人有三种偏激的表现,现代人好像都不具备:古人狂放直言,今人放荡不羁;古人清高威严,今人凶恶蛮横;古人天真直率,今人狡诈无赖。”   孟子也非常推崇古人,在他的眼里,先王无一处不好,甚至在谈到周武王伐纣时,他也认为《尚书》中的记载有造假嫌疑,不可能发生血流飘杵的现象。人民的军队,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夹道欢迎,怎么可能把枪口对准老百姓呢!虽然《尚书》的真实性值得商榷,但孟子仅凭主观臆想来为偶像翻案,实在欠缺说服力。  至于古人的话,在孔子看来,更是一句顶一万句。不知从哪个说唱艺人那里听来了尧舜、商汤的几句流言,孔子如获至宝,叮嘱弟子一定收编到正式教材里,让后人有机会领略到圣人语录的风采,《论语》也因此多了一章小篇幅的《尧曰》。  孔门弟子充分领会了老师的意图,创造性地编篡了一部语录,通篇“子曰”,将孔子的教诲升级为万世经典圣言。  帝王选择的主流思想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公冶长》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不应该有太多追求。有一次,孔子大发感慨:“我没见过坚贞不屈的人。”有人提醒说:“申枨这个人很坚强。”孔子反驳道:“申枨欲望太多,怎么会坚强?”   与西方人相比,国人缺乏进取心和竞争精神。这一点,在竞技项目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有网隔着的,国人大多比较拿手;贴身肉搏对抗,国人明显处于下风。  中西建筑的的不同风格可以从侧面反映中西国民性格上的差异:西方建筑一般是尖顶的教堂式结构,顶部直冲云霄。人在下面往上看,感觉自己很渺小,容易激发起自身的进取精神。中国的建筑多为方正结构,四平八稳,很有安全感,给人的感觉是可以高枕无忧睡大觉。  思想进取,老百姓太有追求了,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帝王大都愿意接受保守的中庸思想。  虽然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帝王对儒家文化充满亲切感,但皇帝中也有另类,也有把儒家学说当邪教打击的。  秦始皇有一次摆酒,宴请当时的文化界名人。酒过三巡,众人接二连三为领袖唱赞歌,始皇听着十分受用。可是,博士淳于越却在酒精的刺激下,发出了不和谐声音:“殷、周两朝统治天下一千多年,长治久安的秘诀就是分封子弟功臣,增加自己的势力。如今陛下君临天下,可您的子弟要地没地,要人没人。一旦出现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的乱臣,您指望谁来救驾啊?不效仿古代的成功治国案例,风险很大啊!”  在秦始皇看来,商汤和周文王不过尔尔,自己的事业规模远胜三皇五帝,因此,他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职务名称:“皇帝”。淳于越的陈辞滥调,他怎么听得进去!不过,始皇为了表示自己的气量,指示群臣对这个意见进行民主讨论。  丞相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对儒生只动嘴皮子的行为早就看不惯了。跟了始皇几十年,对上级的意图心领神会,正好借此良机打压敌对党派。他提出了焚书建议,将儒家典籍统统列为禁书,全部烧光;闲侃《诗》、《书》是死罪,借古非今的满门抄斩;当官的如果知情不报,以同罪论处。  最高领导一票通过,儒家学说遭到了空前打击。  可惜,到了西汉,统治者没有将革命进行到底,儒家观点卷土重来。  魏晋时期玄风大盛,直至唐朝中期韩愈的出现,儒学才开始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宋初,经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大力提倡,儒学观念开始席卷天下。二程、朱熹创立理学之后,中国人开始变得越来越温柔。  自西晋到唐初,各朝的军事力量都相当强盛,当兵的都是血性汉子。宋代以后,随着儒家文化深入人心,即使元、清两代少数民族当政,军事力量也是在走下坡路,统治者的进取心也越来越差。当西方列强开始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武装到牙齿在全世界抢地皮的时候,中国仍然闭起门来称老大,陶醉在在周围附属小国的吹捧之中。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身为老师,侃侃而谈,忽悠的下面弟子鸭子听雷,晕晕乎乎。孔夫子也不生气,人不知而不愠嘛!  无怪乎孔子有教无类,弟子三千!
  小弟也曾学儒,但儒学入家毁家,入国毁国,最终放弃了儒学。  春秋战国,孔子周游列国是为求官,最后在鲁国当上了官,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断鼓吹他的政治学说,但鲁国重用儒家之后,国力更加削弱。齐国行孟子所谓“仁政”,还有孔子曾游说过的陈国,蔡国,无一摆脱被灭的命运。战国第八强的中山国,灭亡的原因竟是大受儒家推崇的“朝廷贤明”。商鞅认为儒家思想使国家“必贫而削”。最终是离儒家思想最遥远的秦国,统一了中国。  秦始皇“商鞅变法”,统一六国,靠的是法家,此后凡是国家动乱,由乱入治的,均是崇尚自然,尊重人性的老庄思想。而一旦统治者为达到家天下的目的重要儒生,没有一个不是民气伪善,国家衰微,内忧外患。  亡秦者,楚也。刘邦项羽都是楚人,非儒学影响地区之人。倘若他们接受儒学影响,还能亡秦吗?  儒家思想祸害甚远,汉武帝驱除匈奴到欧洲撒野,用的是法家思想。文景之治,朝廷推崇的是黄老之治。汉武帝“废除百家,独尊儒术”,但真正儒家登场的时代却是汉景帝之后,随后国力不断萎靡,先秦剽悍的民风日渐萎缩,政治日渐昏暗!  唐太宗并未“独尊儒术”,依然沿用黄老之治,休养生息、政治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国民人人佩戴腰刀,习武之气甚重!试想一下李白放荡不羁的性格,若是儒生当道,仅用“礼”的标准,估计早就被打死了。至武宗即位,儒学使之明白皇权所受到的威胁,遂重用儒学,腐败、叛乱、割据如期而至,终于亡国。  北宋赵匡胤选择了忠实的儒学,竟连全国也统一不了,衰弱程度叫人哭笑不得。  到了南宋,朱熹将儒学发扬光大,"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不一而足,儒学之风日盛,习武之气日下,于是有了靖康之耻,堂堂华夏竟为金人所灭!大宋灭亡之后,日本举行国葬!哀呼: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朱元璋建立明朝,他将儒学提高,科举考试只准考四书五经,加强了专制。及至朱棣夺权成功,开始儒学(理学)治国,自此天下读书人无不读理学的书,文人士大夫空谈心性。明朝几千万的人口,竟被20万军队的满清鞑子所统治!日本哀嚎:明亡之后再无华夏!  明朝腐儒,东林党羽大批大批地投降满清,他们扭曲事实,丑化明朝,诬蔑宦官,甚至还为鞑子出谋划策,提出剃发易服等方案!  满清鞑子康熙知道儒学于富国强兵根本无用,他治国的方针是:“外饰儒术,内用老庄”,外饰儒术,稳定了汉人;内用老庄,强盛了国家,建立了版图辽阔的大帝国。但到了最后,还是儒家占上风,遂不成样子了。  因此民间有一说法: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导乱是儒家  儒学卫士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亡国后的意淫,吾中华民族,虽历经多次外族入侵,而入侵之鲜卑(李世民),蒙古鞑子,回族(朱元璋),满清均无一例外为我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折服,包容,儒家文化为同化异族,实现大同社会,功不可没!  我不相信这是一个有民族自尊心有血性有责任感的人所说的话?!我宁可相信倭人: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明亡之后再无华夏!  儒家思想,表面仁义礼智信,外表光鲜堂皇,却无法掩盖其腐朽虚伪的本性。  儒家尊古复礼,孔子信而好古,恢复周礼,迷信古人,导致人人信古,不思进取,只知慨叹人心不古,其实古人之心未必如今。孔子主张述而不作,亦即不提倡新思想,因此历代读书人只知陈述古人之言,而无新见,这便是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几乎无大思想家根源所在!  儒家等级观念严重,君臣父子夫妻,等级森严,不容僭越。表现在以父母,君臣的利益为第一。“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由孝道始,从小服从父母,长大服从国君,子女忠于父母,臣民忠于国君,一脉相承。  儒家“家天下”思想之深刻,世所罕见,表现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并希望荣华富贵能够千秋万代,子子孙孙永远相传。这种对社会资源、财富的私有欲望,造就多少为富不仁、骄奢淫逸、好逸恶劳的“富二代、官二代”?这种两极分化下的社会能够长治久安?举房子为例,中国大陆拥有房子300套以上有6万余人,拥有300套以下房子的又有多少人?这至少5000万套的房子空置说明了什么?  “家天下”思想的另一弊端,是诞生了比其他民族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尤其在只生一胎的政策下,多少女婴被流产,以至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造就了目前3000多万的光棍!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慈善募捐,其财产几乎不留与子嗣。同为首富的李嘉诚,晚年忙于为两个儿子分财产。
  儒家提倡仁义爱民、克己复礼,遇事忍让。而无度的克己与忍让,让人变的懦弱和胆怯,渐渐失去血性和斗志。但另一方面,当碰到比自己更弱小的对象时,便是十倍的变本加厉的变态般的迫害。这可以从文革十年中找到证据。  儒学倡导中庸之道,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到事情不想着怎么去解决问题,反而避让问题,这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所做的吗?这种自私自利的思想,一旦入侵,那么战场上为了保存自己的战斗力,还会奋起反抗吗?备受满清赞誉的袁崇焕史可法往往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不顾大局!两千多年来这种思想造就的奸臣还不少吗?  日本人为什么敢于剖腹自杀!明末与抗日战争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敢于做汉奸、走狗?这种精神是一代、两代所能培养出来的吗?法国二战之后,大杀汉奸,连战时掳去充当德军军妓的妇女也判断为汉奸,一律枪决!相比之下,我们的儒家是多么的仁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仁义治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汉奸。  为什么历朝历代,儒生总是受到重用?因为他们是最出色的走狗,他们的“仁义”要么用于“明哲保身”,“家天下”,要么是用来服侍上一级的。  儒学的精华告诉我们: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衍生出“士农工商”等级思想,这便造就了天下的读书人,读书志在为官为国为天下,当所有的读书人都为平天下而读书的时候,天下焉能不乱?!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便是明证!至于科研、发明创造、生产、医学、机械,均是奇技淫巧,雕虫小技,是下等人的事!这样的社会,能有进步?!  儒学思想对人的要求太高,也太苛刻,种种条条框框将人的思想行为限制的太死了,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做到,是为君子?抑或傻子?!在儒家的教条中,却绝少提到人的权利义务,竭力倡导人们修身养性、安于现状,安分守己,不求进取,"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穷的喝水都没碗的颜回,成了典范!  南怀瑾以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人生:自欺,欺人,被人欺。  我觉得还有必要补上下联:自虐,虐人,被人虐  新加坡与香港,法家治国,韩国的每一届首相下台都要遭受严格的审查,清算!  而台湾的核心思想依然是儒家治理。  清廉与腐败,明月可鉴。  此文一定会遭尊孔复古的儒学卫道士的强烈反对!欢迎批评指正!但请先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中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基本上不出大思想家?它的根源何在?  2,秦朝的刀剑,历经千年不锈,其工艺直到近代才由德国发掘,问,但为什么之后的2000多年,中国的科技及生产力几无进展?它的根源何在?  3,为什么中国改朝易代,血留成河,但杀来杀去,无非是改了个姓,社会并无显著变化,为什么二十四史总是处在一治一乱的怪圈中?这种怪圈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4,为什么中国人特别热衷于“家““家族“,特别重男轻女,并千方百计将家产留与后代而非回馈社会?这种自私的行为背后,是什么样的思想在做祟?它的根源何在?  4,佛教传入中国后,前往寺庙求福祈愿的,无非祈求升官,发财,求子,求医,求姻缘,有谁为自己的村落社稷江山祈祷?为什么佛教会变得腐朽不堪?它的根源何在?  5,世界上最热衷于做官的是哪个民族?他的根源何在?  6,中华大地,从来不缺乏浴血奋战的铁血男儿,但汉奸走狗为数之多,亦是世所罕见,它的根源何在?  7,如果一个国家、民族的主导思想,不能够为它的文化、思想、科技、人文、国民性等等负完全责任的话,那么为此负责任的会是什么?  请重点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警惕披着儒学的伪国学的兴起!
  Kzhuang8:  后面会谈到老兄说的这些问题的。欢迎拍砖
  第一章
修身  第四节
轻视劳动  私塾课程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  孔子有个叫樊迟的弟子,兴趣广泛,求知欲特别强,经常向老师提问题。他不但问“知”、“仁”、“崇德、修慝、辨惑”等学校课程中涉及的概念,还时常问些五花八门的怪问题,同学们背后都叫他“十万个为什么”。  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该怎么种粮食,孔子白了他一眼,说:“你去问农民吧。”樊迟接着又请教蔬菜的种植问题,孔子再次让他失望了:“我这里开的不是农学院!你去问菜农好了。”  樊迟走后,孔子对其他弟子说道:“樊迟这孩子,真是小人本色,将来肯定没出息!当官的讲礼仪,老百姓就会尊重领导;当官的讲道义,老百姓就会服从领导;当官的讲信用,老百姓就会说真话。如果当官的做到这几点,会吸引大批移民,哪里用得着自己去干庄稼活!”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物理、化学这些自然学科的概念。物理的概念来自于“物理学”,最早见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而亚里士多德比孔子晚生了近两百年。阿基里德泡澡发现浮力定律的时候,孟子早已入土为安了。化学就更不用说了,即使把中国最早的炼丹术也归入化学范畴,学科创始人嬴政也比孔子晚生了300年。  孔子的私立学校设有六门主课,也就是所谓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课程摄制全面而且均衡,语文、数学、音乐、体育都包括了,还有关于青少年修养和行为举止的德育。那个年代,要学这些课程是要上贵族学校的,一般老百姓没有资格。孔子办的虽然是民间私塾,起点却很高,他把原本上流社会专用的礼、乐、射、御等高雅娱乐活动普及到了民间。  为人师表,没有不希望弟子将来出人头地、给老师脸上贴金的。可是,樊迟却有点儿不识相,放着热门专业不学,非要问一些低级庸俗问题,简直是农民本色、自甘堕落。孔子觉得很失落:让你接受高等教育,给你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可你只是块上技校的料,我不想再在你身上浪费精力了!  这段对话后来被不少人拿来攻击孔子,说他鄙视体力劳动。不过,证据并不充分。虽然成年后的孔子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但他小时候,也曾有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日子。
  Kzhuang8:  老兄,你的最后一个问题我理解得不是很清楚。  “如果一个国家、民族的主导思想,不能够为它的文化、思想、科技、人文、国民性等等负完全责任的话,那么为此负责任的会是什么?”  你的意识是想问:什么应该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思想、科技、人文、国民性等等负责呢?还是想问:一个国家、民族的主导思想应该负什么责任?  我估计,是后一种意思吧?
  穷人家的孩子  孔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六世祖孔父嘉曾任宋国大司马,属于高干。当时,国防部长大人有一房貌美如花的太太,这位美女经常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结果,连太宰华督也被她迷住了。  如果是普通民女,作为宋国的总理大臣,华督可以轻而易举收为己有。但国防部长的太太,潜规则的难度太大了。华督开始放风,说宋国连年打仗,责任全在主管军事的孔父嘉身上。  舆论造足之后,华督以稳定民心为借口,杀了孔父嘉,顺便接手了他那美丽的未亡人。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逃到了鲁国,但是失去了贵族身份,地位下降为士人。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也算是社会知名人士,“以勇力闻于诸侯”,曾任陬邑大夫,算是中层干部。不过,孔子却没能沾上老爸的光。  叔梁纥明媒正娶的老婆是施氏,施氏很努力地为老公履行传宗接代的义务,可惜,生下了9千金,却难得一子。叔梁纥只好纳了二房,这一次有进步,得了个儿子。不过,这个叫孟皮的儿子腿脚有残疾,叔梁纥的心病还是没有根除。于是,他又娶了一房姨太太,也就是孔子的生母颜征在。颜征在是个农村姑娘,家庭条件不好,属于贫下中农。  孔子三岁时,老爸叔梁纥去世,孔家的户主变成了施氏。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致死,孔子娘儿俩也不为施氏所容,三天两头受迫害。颜征在只好自谋生路,带着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一个寡妇带两个孩子,生活在陌生的地方,没亲没故的,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孟子?万章下》中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有类似的记录:“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从上面的记载来看,孔子小时候干过不少体力活,做过记帐员、仓库管理员和牧民。可见,孔子虽出身于士人家庭,但这只是名义上的。他在青少年时代,从没享受到“士人”的待遇。在周围人的眼里,他不过是个穷孩子。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这样看来,孔子在母亲去世之前,一直不知道父亲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出身干部家庭。  不过,孔子的DNA里面还是有贵族密码的,他不想做一辈子农民。十五岁时,孔子开始读书,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脱贫大业。  成年后的孔子,经济条件好了,社会地位高了,但在心灵深处,孔子还是觉得小时候的经历不怎么光彩。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第九》  他曾对学生们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我要做童工来养活自己,学会了很多低层次的技能。真正的君子懂这么多吗?根本用不着啊!”   从孔子言行的记录中,看不到任何“劳动最光荣”之类的只言片语。于是,孔子的这几条语录,也就成了他鄙视体力劳动的证据。孔子同时代的人,也难免认为他好逸恶劳。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  ——《论语?微子》  有一次,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子路一边追赶,一边打听老师的去向。遇到一位用拐杖挑着农具的老人,子路问道:“您看见我老师了吗?”老人白了他一眼,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说完开始扶着拐杖在地里除草。子路听老人的话里有话,像是见过孔子的,但态度却不友好,于是,没敢再问,老老实实地跟在老人身边等他自己开口。看看天色已晚,老人留子路在家过了一夜,还特意杀了只鸡好好地招待了他一顿。  比
第二天,子路告别老人,赶上了孔子一行,把前一天晚上遇到的情况向老师做了汇报。孔子听罢,感叹道:“贤人啊!”子路没听清楚,问到:“咸人?老师,是不是菜不合口味啊?农夫的菜,有点儿咸?我们出门在外,有口吃的就不错了,您将就着吧!”
  社会分工理论  从春秋到战国,时代进步了,孟子不再直白地贬低体力劳动,而是换了一种更易为劳动人民接受的说法: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  在这里,孟子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观念,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进行了定性划分。在那个时代,还没有白领和蓝领的区别,只有管人和被管的概念。所谓的劳心和劳力,不过是管人和被管的委婉说法。智商高的人管人,体力好的人被管理;管人的受人供养,干体力活的人供养高级人才,这才是孟子的本意。  再到后来,董仲舒、二程、朱熹、王阳明这些儒家代表人物,没有一位有过提高体力劳动者社会地位的想法。  鄙视体力劳动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择业观。在当今,如果一个学生完成了学业,他的家长、他本人,乃至他周围的人,无不希望他能够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所谓的体面工作,主要指做官或发财,最次也是坐办公室,即使做文员、业务员,也比下苦力的工人、农民强上百倍。  “没有地位高低之别,只有社会分工不同”,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这话听起来很顺耳,可事实并非如此。“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之类的观念,远比劳动致富深入人心。读书的目的,就是要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做官管人,让别人去干体力活。  宋真宗赵恒曾写了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道出了中国人热衷读书上学的真实目的: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种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第一章
修身  第五节
装模作样  坐怀不乱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一个名叫柳下惠的男人在宾馆下榻。半夜,一个年轻女人敲响了他的房门,来人并非是提供房间服务,而是被冻得受不了了。这里的酒店连个大堂都没有,外面北风那个吹啊,可怜的女人只好碰碰运气,看看是否有好心人能让自己在屋里避避风。柳下惠很有爱心,收留她住了一晚。  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却被后世的儒家弟子演绎成了道德典范。新版本的故事将两人的室内剧加了进去,说柳下惠为了温暖那个女人,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保持这个姿势坐了一夜,并且,没有发生丝毫非礼行为。柳下惠也因次博得了“坐怀不乱”的美名,被后世景仰了几千年。  可是,儒家弟子却忽视了一个问题:柳下惠的坐怀不乱,不是儒家修身教育的结果。他出生于春秋初期,比孔子早了近两百年,在那个年代,没有儒家的教条思想,人的性情还是比较自然的。即使柳下惠真能如此沉得住气,除了后来儒家认定的原因之外,也不能排除其它的可能性。  一是前来避难的女人太丑,是恐龙中的恐龙。柳下惠虽然不想让其坐怀,可是,估计天实在太冷了,如果把衣服让给对方,冻僵的可能就是自己了;如果不管,也不行,孤男寡女独处一室,万一女人被冻个三长两短,自己就更说不清了。权衡之下,柳下惠只好采取折衷的办法,两人靠在一起取暖。  二是柳下惠刚和别的女人乱完了,乱得一塌糊涂,精力尚未恢复,想乱也有心无力。  三是这女人并不丑,也许还真是美女一级的。两人相拥而坐,生理也许都有反应。不过,考虑到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两人发乎情,止乎礼,未及于乱。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倒是很大。柳下惠的父亲曾任鲁国司空,也算是高干。而那个女人,三更半夜一个人跑出来,却没钱住店,八成属于贫下中农。两家门不当、户不对,难以修成正果。所以,这一个夜晚,两人之间发生的一切,只会留在两人的记忆中,没有必要公布于众。  当然,还有四、五、六……以至N种可能性,如果那时候有娱记的话,恐怕就不会只是儒家弟子的一家之言流传到现在了。  以道学先生的角度来看,一个男人如果对女性的身体表示欣赏,多半会被冠以“色狼”的头衔。其实,这很正常。如果一个男人怀里坐着个美女却无动于衷,八成是生理有问题。对美女视而不见,理性的控制可以压抑生理本能,这才是不正常。  两个人的隐私,怎么几百年后的人知道得这么清楚,是柳下惠自己炒作,还是那个女人的炒作?这两种可能性都不大,更可能是后来儒家子弟的演绎。  居丧表现  鲁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逾月则其善也。”  ——《礼记?檀弓上》  鲁国有个人早上脱了丧服,当晚就开始了娱乐活动,尽情嗨歌去了。子路听到这事儿,觉得挺听有趣的,随口说了句:“这哥们儿真是憋坏了!”  孔子听到了,很不高兴:自己是宗师级的人物,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以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为己任,可就在自己身边,竟然发生了这种事情,这不说明我缺乏影响力吗!君子的德行像风,老百姓应该是墙头草,我往哪里吹,他们就往哪里倒,怎么能有例外呢?  问题是,事实摆在那里,孔子也不便训斥子路,只好说:“你责备人,怎么没完没了的?三年守丧,已经够长了。”  子路觉得挺冤枉的,随口的一句话,怎么就没完没了的?想问个明白,但一看到老师那副先人板板的面孔,知道抗议也是无效,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咽回了肚子,一声不响走开了。  子路出去之后,孔子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那个唱歌的人要是能有点儿耐心,再过一个月唱歌就好了。”   孔子的意思很直白:刚脱了丧服,别人都还记得;过一个月,事情淡出了,再去娱乐,别人也就不会注意了。  儒家平时不提倡感情外露,不过,亲人死了,那就要大悲特悲一下了。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论语?子张》  曾子就是这意思:“平时,人不应该表露自己的感情;只有死了亲人,感情才能表露无遗。”  父母活着的时候,家门一关,做子女的如何对待父母,别人不知道。即使被人指责是不孝之子,只要自己不承认,那些指控最多是流言而已,查无实据。办丧事就不同了,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来,多少人在看着啊,这可是大张旗鼓的作秀机会。  孔子丧期赴宴  子路取笑的虽然是别人,但孔子却多心了。这也难怪,孔子也有不少污点,其中最让他难堪的,就是为母亲守丧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了。  孔子腰间还系着孝麻带守丧时,鲁国权臣季孙氏举行了一次盛大宴会款待当时的名士。孔子一直想结识些实权人物,听到这个消息后,脱下孝服,换上了平时很少穿的正装,直赴饭局。可是,到了季氏的别墅门前,却被接客的阳虎拦住了:“我们老板招待的是名士,没有请你啊。”在旁人的指指点点中,孔子无地自容,对阳虎也恨到了极点。  不过,这件事情也不能怪阳虎,他不过是照规矩办事罢了。可孔子并不这么想:不给我面子,我一定要让你知道我的厉害。在之后的数十年岁月中,只要有机会,孔子总是毫不留情地对阳虎实施人身攻击。  从史料来看,在历史上本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知名度却挺高,究其原因,就是被孔子骂出名的。  公元前502年,阳虎遭到三桓的反击,窃取鲁国权柄的计划失败,孔子大骂他“陪臣执国命”。“陪臣”不是公务员,阳虎不过是鲁国大臣季氏家中的打工仔,却把持了鲁国的政权,这种现象当然让奉行“君君臣臣”观念的孔子义愤填膺了。  公元前501年,阳虎在鲁国混不下去了,跑到晋国投靠了赵简子,被任命为赵氏家宰,也就是大管家。孔子得知消息后,立即断言“赵家这下该乱了!”结果,赵家不但没有乱,反而在阳虎的帮助下,实力日益强大,在诸侯中的声望也不断提高,赵简子最终成了晋国最大的世卿。  守丧期间参加社交活动,性质并不是很严重,何况,这顿饭也没蹭上。孔子心里念念不忘的,是另一桩大错。  按照礼制的规定,子女为父母守丧需要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能参加喜庆场合,任官者必须离职。按记载,孔子的母亲是他十七岁时去世的,孔子十九岁时娶亓官氏为妻,中间只间隔了两年,三年之丧,孔子没有服完就结婚了,这是大不孝啊!  怪只怪孔子那时候太年轻,没什么名气,属于纯粹的无产阶级,没什么可失去的。年轻人太想出人头地了,以至于不择手段。成名之后,孔子就很爱惜声誉了,转而对不合礼制的事件大加鞭挞。  孔乙己的表演天份  中国人在他人面前扮相水平之高,不输于姥姥级的过气女星。梯田般错落有致的一张面孔,放到观众面前,也能水润光滑、娇艳欲滴。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虽然是个落拓的穷文人,只能写得一笔好字,但却是个好演员。可惜,那时候娱乐业不发达,没有中戏之类的院校,否则,以孔乙己的天赋,肯定可以进入表演系,继而成为当红巨星。  即使穷得叮当响,只能去大排档喝劣质酒水,却还要在人前穿套装。一件又脏又破,仿佛十多年没洗也没补过的长衫,在孔乙己看来,就像现在女人挎着的爱马仕手袋,是身份的象征。虽然连个秀才的资格也没考上,却冒充文化人,在十几岁的小孩子面前扮高级知识分子,一副提携后进的样子;即使面对的都是满嘴粗俗俚语的贫下中农,也要说高雅语言。  面对短衣帮的取笑:“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心里充满了厌烦和不安,却要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并且用行动证明自己确实不和对方一个层次:“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然后,“排出九文大钱”。这个动作很夸张,是用如同电影中的慢镜头般做出来的,为的是让短衣帮的人看清楚:你们这些农民,咱是中产,不和你们一般见识。  听人说自己偷了人家的东西,孔乙己摆出一脸无辜相,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大有打死也不承认的勇气。当对方拿出铁一样的证据时,孔乙己只好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大道理来教育这些泥腿子了:“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人前装模作样,但丢人的勾当照做不误。即使是被打断了双腿,终身残疾,还要说是意外事故造成的,就是缺乏“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勇气!
  第一章
修身  第六节
言行不一  孔子的言行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儒家文化对中国人言行不一贡献巨大。孔子身为一代宗师,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夫子自视甚高,却又要表现出谦虚的样子。表面上提倡中庸之道,实际上却是一肚子“不合时宜”,做起事来喜欢走极端,因此与社会环境极不和谐,只能东奔西走寻找容身之地。  《论语》开篇首章有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孔子不只一次抱怨别人对自己缺乏理解。  孔夫子教育别人“小不忍则乱大谋”,自己却常常为了一点小事气得发抖。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季平子是掌握鲁国政权的大夫,不过在家里开个PARTY,演员多了些,赶上周天子宴客的排场了,孔子就认为了不得了:这种事情季平子都能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他做不出来!  孔子曾教育学生: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不要担心做不了官,应该担心能不能达到岗位要求;不要担心受不到赏识,应该抓住机会充分表现自己。”这话教育学生还可以,事情落到自己身上,夫子也免不了抱怨:像我这样的杰出人才,怎么总是上不了岗呢?  孔子有句名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实际上,“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孔子一生,不过是在鲁国做了几年公务员,可他下岗之后所到之处,无不以政治热心人的身份出现,时常给当权者即席来一段治国兴邦纵横谈。  《礼记?儒行》中,孔子对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儒家子弟做了描述:  “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其规为有如此者。  以此看来,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儒家弟子,应该举止庄重,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相当有派头。不做天子的臣下,不做诸侯的官员,即使让他做诸侯,他也只当是小事一桩,这才是真正的圣贤风范!  现实中的孔子却是另一番模样。孟子描述孔子“三月无君则吊”,意思是待业三个月,孔子就心神不宁、寂寞难耐了。  《论语?乡党》中有不少孔子在官场中言行的描述:  “君命召,不俟驾而行。”  就是说,孔子听到国君召唤,连备车都等不及,直接一溜小跑去见驾了。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孔子被派去接待外宾时,表情庄重,脚步迅速,不停地向两旁的人作揖,衣服也跟着动作整齐地摆动着;快速向前时,步伐轻快。这番描写颇像是美猴王第一次进天庭,谁都不认识,左右不停地抱拳拱手:“诸位,久仰了,以后多多关照!”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孔子进入朝廷大门时,走路像鞠躬一样,如同无处容身。不在门中间站立,脚不踩门坎。从君主的座位前经过,表情庄严,脚步轻快,说话好像中气不足。上堂时,提着衣边,弯着身子,憋着气好像没有呼息一样。下堂时,神态放松,心情舒畅。下完台阶,步伐加快,如同长了翅膀。回到自己的位置时,又显得恭敬谨慎。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拿着圭时,弯着腰如同在鞠躬,圭在手中沉甸甸的好像拿不动。向上举好像是在作揖,放下来时好像是要交给别人。脸色凝重,战战兢兢,脚步细碎,沿着直线走路。献礼时,和颜悦色。便访时,轻松愉快。  从上面的描绘来看,孔子当公务员时整个一小媳妇模样,同他所提倡的儒行完全是两个
样子。这倒也不难理解:为了饭碗,大师也不能太清高了。  自相矛盾  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  ——《礼记?表记》  《论语?宪问》中记载,孔子对报德和报怨持有的观点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好像是一个很超然的态度。不过,他老人家也有过另一种论调:“以恩报恩,做好事的人才会受到鼓励;以仇报仇,做坏事的人才会接受教训。”“以德报怨,是宽仁的体现;以怨报德的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该杀就杀!”看来,孔子也知道对恶人不能只用思想感化手段,肉体上的折磨更有效。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有位弟子说孔子不谈鬼神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不符合实际情况。孔子不但对鬼神很有研究,还颇为崇拜: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中庸》  “鬼神有着非凡的影响力!虽然它无色无味,但是,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人类离开它就无法生存。人类给它上供之前,需要斋戒净心,穿上最好的礼服。鬼神无所不在,也许在你的头上,也许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   无产阶级自豪还是有产阶级自豪,不是某个人说了算的。不要怪我变得快,实在是这世界变化快,我们都需要与时俱进。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永恒的变化。
  第一章
修身  第六节
英雄情结  天之骄子  据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遇麒麟而生孔子,孔子因此以麒麟转世自诩。鲁哀公十四年,孔子七十一岁时,鲁国出现了这种怪兽,却被缺乏珍稀动物保护意识的猎人打死了。孔子听说了这个消息,整个人失去了精气神,一点儿工作热情都没有了,当即宣布封笔,就等着上天的召唤了。可是,天上十二个时辰,人间就是三百六十五日,上天耽误了两天,孔子多等了两年,七十三岁时才去世。  孔子虽然嘴上说做人要谦虚,但骨子里却自认为与众不同,是老天爷创作的精品。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有一次,孔子想到一个边远地区去住。有人劝他说:“那地方很落后,不是个好地方,你怎么会想搬家去那里?”孔子信心满满地说:“我去落户,情况就不同了:有君子居住的地方,怎么会不好?”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  孔子周游列国路过匡城时,遭到当地人围困,陷入包围圈的弟子们都心慌慌的,孔子安慰他们说:“周文王死了之后,历史文化遗产都是由我继承的。如果上天想要让这些宝贵的遗产灭绝,那就不会传到我的手里了;上天如果不想让这些文化遗产失传,匡人又能把我怎样?”   不过,上天却没有降临世间拯救孔子脱困,孔子只好向卫国的大夫宁武子求救,在他的斡旋下才得以脱身离开匡城。  在宋国遇到危险,孔子再次向弟子们宣传封建迷信: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  “老天赋予我高尚的品德,他们能把我怎样?”不过,说是说,做是做,人身安全第一,为了躲避宋国司马桓魋的截杀,孔子不惜改头换面,经过乔装打扮才得以脱身。  既然是天之骄子,和凡夫俗子沟通有障碍也属正常,孔子免不了抱怨没人理解自己。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  听到老师发牢骚,子贡不理解,问道:“老师,怎么会没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要抱怨老天,不要责备别人。我善于从平凡的知识中领悟高深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上天吧!”   看来,夫子这种绝顶人才,人类无法理解,只有万能的主才能理解。  子贡是个聪明人,孔子觉得自己对他说得太多了,这小子开始能够揣摩出自己的心思来了,还是扮深沉的好。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因此,他对子贡说:“我不想再说什么了。”子贡当然不愿意了,心想,交了这么多的学费,难道只是来看你展示行为艺术的?不过,嘴上却没敢这么说,而是劝老师:“您如果不说话,谁教我们啊!”孔子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上天说过什么?上天不说话,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上天说过什么吗?”显然,孔子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能和天老爷相提并论了。   眼高手低  虽然做了多年校长,但教书育人对孔子来说不过是业余爱好,孔子还是想成为政府高级干部,实现自己拨乱反正的宏图伟业。  治国不是件容易事,孔子知道: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论语?子路》  即使有英明领袖出现,也要经过三十年才能实行仁政,但孔子坚持认为,如果自己这种圣贤出手,一定会改变社会演变进程: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论语?子路》  看看,孔子不只是一般的明君,而是圣贤。如果他治理国家,一年就能初见成效,三年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夸口几年就能迎来太平盛世,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这是不可能的,孔子未免太乐观了。孔子的治国理念不过是空中楼阁,缺乏可行性。孔子所谓的仁政实现的前提是人人能符合他的要求,个个是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标兵,这可能吗?如果真像夫子想的一样,客观条件样样满足,那谁干不好啊!  孔子在他51岁时迎来了仕途的春天,正式出任中都宰。之后的四年间,职务不断上升,直至55岁时任代理宰相。但就是在这个时候,孔子辞职不干了。如果孔子对自己的治国能力充满信心,那他就不会辞职了。  孔子辞职的原因,据说是由于其治国能力突出,鲁国在他的治理下,走上了小康之路,引起了齐国的警惕。齐国使出离间计,给鲁定公和季桓子送去了八十名美女和三十匹良马,鲁定公和季桓子欣然笑纳并因此三日不理政务。孔子对鲁定公和季氏十分不满,感到治国大计无法实施,一气之下愤而辞职,开始出国找工作机会去了。  真实的原因会是这样吗?恐怕不是。鲁君和季桓子潇洒去了,把政府的公务丢到了一边,孔子正好可以大展身手。能力好的人才,哪有希望上面婆婆手伸得长的?  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的手下从没出过能力超凡的宰相。管仲、诸葛亮、王猛、张居正,这些明相的老板都是甩手掌柜。  孔子当时是鲁国的代理总理,在这个位置上,他有条件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终极理想。如果一个人有条件、有信心取得辉煌的职业成就,他会半途而废吗?更可能的情况是,孔子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见好就收,借机下台了。
  孟子吹捧祖师  孔子这种自我欣赏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儒家弟子,包括继往开来的另一位大师孟子。  “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曾为孔子大唱赞歌:“宰我、子贡、有若,他们的智商足以了解孔子,即使有所夸大,也不至于阿谀吹捧他们所敬爱的人。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评价孔子的吧。宰我是这样评价的:‘根据我对老师的观察,老师远远超过了尧、舜。’子贡是这样评价的:‘见到他制作的礼仪,就可以知道他的政治主张;听到他制作的音乐,就可以知道他的德行。即使几千年之后,更换了百代君王,他倡导的礼乐道德仍然会盛行。自从有人类有史以来,还没有出现过像孔夫子这样的圣人。’有若的评价如下:‘世间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土丘,河海之于水沟,都是同类的东西;圣人相比于凡人,也是同类。但他们都高出了同类,超出了同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了。’”   孟子把孔子捧到了圣人的高度,是有目的的,这样做显然可以让自己的身份也与众不同。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曾问孟子:“伯夷、伊尹同孔子相比,是同等的吗?”孟子说:“不。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能比得上孔子。”孟子的这种说法后来演变成了一种模式,不过,被吹捧的对象换成了历代帝王,个个是前无古人。  虽然孟子没有丝毫从政经验,但对自己平天下的能力有着非凡的信心: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孟子?公孙丑下》  按孟子的观点来看,战国时期之所以不是太平盛世,是因为上天有意为之,他老人家就是想让天下乱哄哄的,这样才会像看戏一样,觉得过瘾、有意思。  “要想盛世出现,除了我还有谁?”这样的大话,孟子说起来和真事儿一样。不过,说这种豪言壮语倒也不必交税,香港青山医院里很多人说起话来和孟子的这个口气差不多。
  孟子的“五问不答”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孟子?尽心上》  孟子一生都没有一份像样的工作,除了收点儿学费,主要是靠给人当清客混饭吃。女人三陪,孟子只有一陪,就是陪聊。为了显示自己的档次,与一般的陪客区别开来,孟子定了个“五问不答”的规矩,说明自己不是什么客都接的:自以为地位高的,自以为了不起的,自以为年长的,自以为有功的,自以为有交情的,这五类人孟子一概不陪聊。  孔子一贯提倡尊敬师长,孟子比孔子还牛,长辈找他说话,他也敢装没听见!  朋友问,也不行!交情归交情,面子是面子,孟子分得很清楚!连跟孟子交情甚厚的滕君弟弟,想找他聊聊天、叙叙旧,也吃了孟子的闭门羹。  不过,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懂得权变,就是所谓的通融、灵活变通。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  走后门、说情的一概不准,这种话是说给下面人听的,知府可以不理会县令,但自己的上司巡抚来说情,真敢不听?  即使像秦淮八艳那样的绝色女子,遇到韦爵爷那样出手豪阔的客人,也不可能将其拒之门外。何况一个卖嘴皮的,目标客户本就是权贵群体。像魏惠王、齐宣王这些真正的大佬,他们难道不以为自己地位高?遇到这样的大客,是孟子毕生的梦想啊,这么大的生意难道不接,反而接待那些谦虚得近乎卑微的劳动人民?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以,每逢诸侯召见,孟子只好对自己定的规矩选择暂时性遗忘。
  第二章:齐家  第一节
男尊女卑  重男轻女并非儒家首倡  重男轻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基本现象,一般人都会把“男尊女卑”的创作权归到儒家门下。近百年来,批孔的人也把“男尊女卑”当成了儒家的主张,这其实是冤枉了孔子。虽然孔子有句名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也休过老婆,不过,孔子从未有在正式场合贬低女人的不良记录,反而主张尊重妇女。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人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礼记?哀公问》  鲁哀公向孔子咨询治国之道时,他回答说,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懂得爱别人,有爱心表现在遵守礼法上面,遵守礼法最重要的是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婚礼上。男人结婚的时候,身着大礼服,亲自到女方家里去迎亲,这就充分表现了对女人的敬爱之心。对妻子有爱有敬,这是爱他人的起点,是治国的基础。  夫子接下来又说:“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夏、商、周三代的明君,都是和妻子相敬如宾的,并且,孔子认为,妻子属于最重要的亲属。从这话来看,夫子显然相当尊重老婆在家庭中的地位。  儒家的另一位大师、孔子的孙子子思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在《中庸》里面写道:“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言下之意就是说,君子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君子治理天下必须从管理家庭开始,管理家庭必须从处理好夫妻关系开始。  “男尊女卑”这种提法,最早出自道家著作《列子?天瑞篇》:“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另一个主张男尊女卑的是法家的韩非子,他在《扬权》一文中提出了“家无二贵”的主张:“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执政,子无适从。”意思是一个家庭中男女两人如果平等了,那将一事无成;夫妻共同当家,子女将无所适从。所以说,男女不能平等。
  三从四德  不过,继承了列子和韩非的观点、并将其加以发扬光大的,却是后来的儒家子弟。  第一个给妇女戴上千年枷锁的是西汉的董仲舒,他在《基义》一书中提出了“三纲”的概念:“君臣父子夫妻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这种提法,很合强势群体的胃口,无论是皇帝、父亲,还是丈夫,都有了名正言顺发号施令的理论依据,自然把其当作天经地义的真理。工会可以向资本家施压,臣下、子女、妻子是无法同皇帝、父亲、丈夫讲理的。  “三纲”的提出与推行,导致本是双方共同维系的和谐关系变质为绝对服从的“纲目”关系。“夫为妻纲”变成了男女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妇女彻底丧失了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  在“夫为妻纲”的大前提下,指导妇女具体行为的“三从四德”逐渐被统治阶级大力宣传推广。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是负责教导后宫妇女礼仪的官员,“四德”是对宫廷妇女四种必备修养——德、言、容、功的培训。  本是宫廷专用的妇女教育,不久扩展到了上层家庭,开始批量为社会培养德、行兼备的贤妻良母。后来,“四德”泛化为对所有妇女的要求。   “妇德”是女教妇学中最重要的一项,“贞顺”是妇德的核心。女人最重要的是心灵美,像齐宣王的妃子无盐女钟离春,虽然一付恐龙转世模样:“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皮肤烤漆”,但是,却是齐宣王事业上的好帮手。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一头黄发、身形猥琐,但能诗善文、博学多识、相夫教子、勤劳持家,也属于贤内助。  “妇言”是对妇女言谈方面的规定。女人不能多嘴多舌、喋喋不休,整天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挑拨离间造成家庭成员不和更是属于“七出”罪状之一,离婚也没有赔偿,净身出门。  “妇容”是对妇女容貌修饰的要求。孔子主张重德轻色,要求丈夫对妻子“贤贤易色”:人品最重要,外表不重要!因此,妇女应该天然去雕饰,最多是化个淡妆。至于着装,唐朝的服装肯定不合乎儒家的标准,更不用说低腰裤、露脐装了,最好是裹得像粽子一样。  “妇功”是指妇女从事的劳动与工作。虽然女人很少出门做事,但古代的家务事比现在繁重多了。维持生活衣食之需的采桑养蚕、缝衣织布、奉养公婆、相夫教子、招待宾客……这些都是女人份内的工作。
  班昭的“七戒”  谎言听得多了,也会变成真的。政府对女性的改造非常成功,女性也逐渐接受了自己是男人附属品的身份。不仅没有知识文化的一般妇女认同这种观念,连高级女性知识分子也认为“男尊女卑”天经地义,东汉的才女班昭就是其中之一。  班昭的父亲班彪是当时的大文豪,两个哥哥班超和班固也是当时的风云人物。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皇后等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她曾为哥哥班固续写《汉书》,不过,班昭最大的成就是她的传世名作《女戒》七篇。  《女戒》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叔妹七章,从内容上看,完全是“三从四德”的具体实施版。本来,班昭只想把它当作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版权泄露,京城世家争相传抄。好在班家不缺这几个版税钱,班昭也乐得流名青史,因此,这部手抄本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  《七戒》的出现,从根本上为一大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性卸下了思想上的包袱,此后,女性心甘情愿地服从男人领导。  唐朝之前,妇女还是有一定人身自由的。据《礼记》记载,孔子的儿媳妇与孙媳妇都是再嫁的。这说明,当时的社会规范对女性还是比较宽松的,不像明清时期那么多限制。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顾不上这些杂事;另一方面,从东晋十六国开始,少数民族意识对传统儒家文化冲击很大,儒家礼制大有土崩瓦解之势。  到了宋朝,社会相对稳定了,闲人多了,想的事情也多了。不少男人觉得魏晋南北朝时期女人生活得太洒脱了,自由化倾向非常严重,因此要对妇女进行专政!  理学先驱程颐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此反对寡妇再嫁。宋朝以后,寡妇一旦改嫁,将会彻底丧失社会地位,甚至死后连做鬼的资格都没有。《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不但没有独立的人格,连身体也不属于自己,想守节都不成,婆家可以将其任意改嫁。
  潜水员太多了
  第二章
齐家  第二节
包办婚姻  自由恋爱  包办婚姻由来已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现象,早在《诗经》中就有明确记载。《齐风?南山》中说:“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就是说,娶妻一定要告诉父母,要通过媒人牵线。《诗经?召南?鹊巢》中有对迎亲场面的描述:“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一百辆豪华车队组成迎亲队伍,绝对是大场面,名媒正娶和私奔就是不同。  反映婚姻身不由已的诗篇在《诗经》中还是不少的,如《墉风?柏舟》写的就是一个姑娘已有所爱,却得不到母亲的支持,诗中写道:“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既然老妈、老天硬生生棒打鸳鸯,痴情的少女宁可殉情,为爱献身。  《郑风?将仲子》则写了一个女子因为人言可畏,生怕父母、兄长和别人说闲话,不敢私下和情人幽会: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是当时唯一的婚配方式,那时的社会风气还比较开放,不少男女有我的感情我做主的想法。  当时,有不少自由恋爱的方式可以选择,通常的方式是约会。《邶风?匏有苦叶》、《郑风?山有扶苏》、《陈风?东门之杨》等诗篇中,都提及男女约会。《邶风?静女》写的是男女幽会于城隅,女人躲藏起来,男人急不可待。见面之后,女人送给情人礼物,对方非常兴奋。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郑风?子衿》中的这一段写的是一个女子等候情人时“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焦急心情:亲爱的,你怎么还不来啊!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我站在高楼上,望断天涯路,怎么就是看不到你的影子啊?  男女约会有时又以出游的方式出现,《郑风?溱洧》写的就是青年男女春游之乐: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自由恋爱的另一个方式是组织派对,开舞会,《陈风?东门之枌》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  榖旦于逝,越以鬷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的四大弟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