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中的必或然性推理理是不是特别难?怎么提升?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必然性推理解题技巧_行测_中公教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 >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必然性推理解题技巧
16:53:38 |
来源: 吴旻
在公务员考试中,必然性推理是一个源于生活有真正高于生活的题型,如果大家用生活中的常识来解题,那就必定会陷入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怪圈中无可自拔。所以,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告诉大家应该怎样解决必然性推理里的问题。
首先,大家要先清除必然性推理是属于一种逻辑推理,所谓逻辑推理就是指运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按照推理的规则来进行分析,进而推出未知条件或者推出结论和答案的思维过程。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妄加猜测,更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因此,就要秉持两个原则:一是忠于题目;二是遵循推理规则。
其次,对题目的意思进行合理的理解,这里的合理是指:不偏激、不曲解、不主观、不钻牛角尖,更不要结合生活中的常识来进行评判和评价。准确的对题目所给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更深层次的掌握题目所提供的信息。
再次,调动自己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对题目的信息进行整合,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过滤掉无用信息和迷惑信息。根据所学的逻辑推理规则,将信息进行排列和组合,最终得出相应的正确答案。
最后,对得出的结论进行检验和验证。不管最后得出的结论在现实生活中看似多么的荒谬绝伦,只要保证整个推理的过程是严格遵循相关逻辑学的推理规则进行的,是无懈可击的,相关条件的分析是准确的,那么答案就是毫无疑问正确的。不用质疑和担心与现实生活不符合或者不匹配。
以上就是解决必然性推理的步骤,这样说可能大家会觉得太空泛,没有感觉。那中公教育专家就用一道题来给大家做个示范,以便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家掌握做题的策略。
生物处于污染条件下,可以通过结合固定、代谢解读、分室作用等过程将污染物在体内富集解毒。其中生物的解毒能力是生物抗性的基础,解毒能力强的生物都具有抗性,但解毒能力不是抗性的全部,抗性强的生物不一定解毒能力就强。
由此可以推出的是:
A. 解毒能力不强的生物不具有抗性
B. 具有抗性的生物一定具有较强的解毒能力
C. 生物可将污染物富集、解毒,所以生物能在污染环境下生存
D. 不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一定不强
大家拿到这道题,首先阅读题目,然后可以将题目的内容概括为:解毒能力&具有抗性。那么说明这道题考查的是假言命题,大家这是就需要在自己的知识库里进行搜寻,关于假言的相关内容。已知题目的条件,可以推出的是什么?这样的题目中公教育老师上课讲过主要是考查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也就是如果题目给的假言命题是成立的,那么还有那些命题也是可以成立的,中公教育老师上课讲过只有逆否命题是成立的。搜寻到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大家就可以运用&逆否命题&这个知识点来进行解题了。只要是原题目&解毒能力&具有抗性&的逆否命题就说明该选项是正确答案,否则就是错误选项,应该被排除。
那我们来顺着看看四个选项。A选项所表达的关系是非解毒能力&非具有抗性,这是很明显的否前&否后,显然是错误的,应该排除。B选项所表达的关系是具有抗性&解毒能力,这是很明显的肯后&肯前,显然也是错误的,应该排除。C选项所表示的内容和我们的题目是无关联的,属于无关选项,也可以排除。D选项所表达的关系是非具有抗性&非解毒能力,这是很明显的否后&否前,属于我们学习的逆否命题,所以D选项就是我们的正确答案。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能够熟悉解答必然性推理问题的步骤,以便增强题型敏感度,做到既能够提高自己的做题效率,又能够保证做题的正确率。
相关推荐:|||||&||
更多公考行测信息请关注: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王冰冰)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认证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
事业单位行测必然性的题目该怎样思考
助力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带来的备考内容是《事业单位行测必然性的题目该怎样思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考试,一举成功!
逻辑题目分为四种类型: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逻辑判断是特别难的,逻辑判断会考察两类,一类是必然性推理,一类是可能性推理。对于初学者来说觉得必然性学起来特别吃力。必然性要想做对先要将思考方式转变为逻辑的思考方式。
逻辑思维方式更好的体现在必然性题目上,做逻辑题之前先要了解什么是逻辑。逻辑是一种推理,它是由前提推出结论的。前提推出结论的概率有的是百分之百的我们就称为必然性推理,有的推出概率不足百分之百我们就称之为可能性推理,这就是逻辑判断的分类。
在解决逻辑题目之前先来了解一下逻辑的精神是什么,也就是在做题时不能像平时一样思考问题。第一严谨性,我们生活中出现了有些学员是男生,我们自然就想到有些学员是女生,但是在逻辑题目中是不可以这么想的,题干中只说有些学员是男生,但没提有没有女生,严谨性就是题干说什么了就是什么,尊重题干。第二非专业性,学生在做这种逻辑题时,如果题干出现很专业的词汇或者不是我们了解的领域不用慌张,因为逻辑题不是考察我们的专业知识,我们在解决这种题他目时不要用生活常识和专业知识来判断题目的真假。也就是说除了生活常识就是遇到关于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时也不用担心,我们不用关注文段的内容,只需要了解形式就可以啦。第三形式性,如果题干给所有男人是女人,很多人会觉得这句话是错的,因为男人不可能是女人,我们学生关注的是男人和女人判断这句话是错的,但是我们在做逻辑题目的时候不关注内容,也就是前面说专业和常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形式,男人和女人是内容,那形式就是所有和是,我们在做必然性推理是就要关注这些形式。
通过上述描述告诉同学们在做逻辑题时一定不要按照之前思考题目的方式解决题目,要先转变思维,再根据我们接下讲解的内容即可解决题目。
热门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删除。
Copyright &
中公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 传 真:010-
京ICP证161188号 &如何秒杀行测逻辑中的可能性推理?_百度知道
如何秒杀行测逻辑中的可能性推理?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来自科学教育类芝麻团
采纳数:920
获赞数:14207
擅长:暂未定制
参与团队: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的题目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种题型。必然性推理题目较少,方法性较强,涉及的理论较多;可能性推理题目数量较多,难度较大,并且在近年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力度逐渐加大。必然性推理又叫演绎推理,是指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包括:各种直言推理,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以及模态推理。可能性推理又叫或然性推理,是与必然性推理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涵关系的推理,主要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逻辑推理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文氏图法、图表法、排序法、代入法、计算法、假设法、排除法、矛盾法、反对法、抽象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寻找因果联系和寻找逻辑漏洞等。
长沙麦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步知学院是首个在线深度职业资格考试和IT等应用技能培训平台。
长沙麦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步知学院是首个在线深度职业资格考试和IT等应用技能培训平台。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的题目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种题型。必然性推理题目较少,方法性较强,涉及的理论较多;可能性推理题目数量较多,难度较大,并且在近年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力度逐渐加大。  必然性推理又叫演绎推理,是指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包括:各种直言推理,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以及模态推理。可能性推理又叫或然性推理,是与必然性推理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涵关系的推理,主要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逻辑推理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文氏图法、图表法、排序法、代入法、计算法、假设法、排除法、矛盾法、反对法、抽象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寻找因果联系和寻找逻辑漏洞等。下面我们将选取最重要、实用性最强的几种方法为考生做出讲解。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淡蓝色尾巴的鱼
淡蓝色尾巴的鱼
采纳数:55
获赞数:164
看书,行测不是你说秒说秒就能秒
逻辑题第一印象很重要,选了就别改了!
关键是不知道怎么做
才是正确的
其他1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河北省考“巧解”行测必然性推理中的综合命题【公务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10,606贴子:
河北省考“巧解”行测必然性推理中的综合命题
公职类行测考试中必然会考查的就是必然性推理,虽然考的题量不多,但是知识点和公式却很多,有三段论、直言命题、复言命题和朴素逻辑。如果单一的考公式还好掌握,套用公式,大多数的题还是能解决的,怕就是怕那种一道题中所考查的知识点既有直言命题,又有复言命题,考查的是综合性的命题,这就难办了。下面小编就帮大家攻下难关,稳拿综合命题。一. 清晰命题的推理规则综合性命题中,知识点最多的时候也就是直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以及假言命题同时出现。那我们必需知道,在综合性命题中,往往利用的是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联言命题的命题为真时支命题全真的推理规则,选言命题的命题为假时支命题全假的推理规则,假言命题的矛盾、等价、逆否命题等特性,针对性的去解题。二.分类解决1.全真全假型:【例题】 S省“明星杯”篮球大赛开赛在即,教练要从小张、小李、小王、小赵、小田5人中挑选两名球员充实上场阵容。考虑到队员之间的最佳配合,教练做出如下五点决定:(1)如果小张不上场,那么,或者小李上场或者小王上场(2)如果小李上场,则小赵上场(3)要么小王上场,要么小田上场(4)如果小赵上场,那么小田不上场(5)小田一定要上场据此,可以推出( )。A.小张上场B.小李上场C.小李上场D.小赵上场【答案】A.【解析】这道题中有假言命题,有直言命题,有选言命题,一般我们先从直言命题入手,又由问题“据此,可以推出”可知,给的条件都是真的,既全真型,那么(5)一定为真,作为我们的突破口,接下来找(5)的关联项(3)可知,小田上场,那么小王不上场;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由(4)推出,小赵不上场,由(2)推出小李不上场,结合可知小李不上场且小王不上场,那么再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最后得出小张上场,故答案选A。2.有真有假型:【例题】某科室就选派小郑、小周谁去基层蹲点有三种不同意见:(1)只要小郑去,小周就不去;(2)只要小周不去,小郑就要去;(3)小郑去基层蹲点。科室领导研究后,同意了一种意见,否定了两种意见。据此可以推出:A. 小郑、小周都去B. 小郑、小周都不去C. 小郑去而小周不去D. 小周去而小郑不去【答案】B 。【解析】题干一共有三句意见,“同意了一种意见,否定了两种意见”,也就是一真两假,涉及真假话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找矛盾,但是本题的三句话当中没有构成矛盾关系的。我们再观察题干,两个假言命题,一个直言命题,而假言命题的矛盾是联言命题,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假言命题的矛盾解题,三个条件全部变矛盾,得到①郑且周; ②非周且非郑; ③非郑,题干给的条件是一真两假,集体变矛盾后就是两真一假,再结合联言命题与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可知③非郑一定为真,如果为假,那么②非周且非郑也为假了,与条件矛盾;再由非郑为真可知①郑且周为假,最后推知②非周且非郑为真,故本题选择B 。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三种必然性推理题型
来源:  8:32:17 【】 
  判断推理中的逻辑判断部分让许多考生感到十分头疼:一方面对于已经浪费了大量时间的题目仍旧不愿意放弃,因为总感觉能做出来;而有些题目读完选项之后考生就很快地做出选择了,但是结果发现是做错了,让他十分不解。这就是逻辑推理的题目,感觉容易做,却很容易失分。
  不同类型的逻辑推理题目,会有不同的解题技巧。因此做题之前一定要分析题型,才能有的放矢地使用课堂上学习到得针对性很强的方法。逻辑推理中有三种题型是必然性推理,一般是由题干中的条件可以必然得出相应结论的。
  一、翻译推理题型。这一类的题目,主要关注的是句子之间的条件关系,主要考察的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例如2011年全国424联考的第74题:"食品安全的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根据题干表述,根据递推法可知:"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食品安全实现"的必要条件,因此选择同样含义的选项就是"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食品安全。"
  二、真假推理题型。这样的题型,其实就是让考生当一回侦探,快速地辨别若干论断中的真话假话。山东2009年省考的第63题就是典型的真假推理题型:"有一件未留姓名的好人好事在某社区传开,甲乙丙丁四人有如下对话。甲说:这件事肯定是乙、丙、丁中的一位做的。乙说:我没有做这件事,好人好事是丙做的。丙说:此事是甲和乙中的一位做的。丁说:乙说的是事实。"经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的符合 。"我们首先发现题中丁与乙表述的是相同的意思,也就他们俩说的话是同真同假的--也就是说要么只有乙、丁说对了,要么只有甲、丙说对了,可以对两种情况分别考虑。假设是乙、丁说对了,可以得到结论"是丙做好事",这样我们发现甲也说对了,与题意的"只有两个人说对了"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因此,只能是第二种情况:乙、丁说错了,甲、丙说对了。则可以得出结论是"乙做的好事"。
  三、分析推理题型。这样的题目好比是生活中玩的连线游戏--将对象和信息进行匹配。例如联考第103题就是一道比较简答的分析推理题:"夏燕、贾枢和郑薇三个同学一起去旅游。为了照相方便,每个人拿的是同学的相机,背的是另一个同学的包。如果背着郑薇包的人拿的是贾枢的相机,那么哪个选项为真? "根据题干,我们知道"背着郑薇包的人、拿着贾枢的相机"的人是夏燕。分析题干,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两个人互拿相同的东西的(不然第三个人只能自己拿着自己的东西)。因此夏燕的包不是郑微拿的(而是贾枢拿的),夏燕的相机不是贾枢拿的(而是郑微拿的),根据这样的匹配,我们可以迅速选出正确答案。
  必然性推理技巧性特别强,学会技巧,一般能适用于该类题型的绝大部分的题目,对考生来说相对比较容易一些。1&&&  相关推荐:
文章责编:zhangguojuan&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8:35:13)?&&( 8:34:02)?&&( 10:22:37)?&&( 18:07:31)?&&( 15:09:19)?&&( 8:47:45)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申论教研室主任,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长期从事公务员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曾参加05年申论考试的阅卷工作
公务员考试资深数学培训专家。率先提出数字推理"五大题型";首创数学运算"七大模块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资深公务员考试录用培训专家,公务员考前培训辅导教材主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