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和香附的功效与作用,香附,百豆冠,白芨_起泡水喝有什么药用

  泽兰是中药中的一种,很多的人对这种中药很陌生,其实它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种草呀,尤其是女性一定要了解这味中草药,因为它对于女性 ...

  泽兰是中药中的一种,很多的人对这种中药很陌生,其实它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种草呀,尤其是女性一定要了解这味中草药,因为它对于女性的作用尤其之广,下面就来跟

中医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泽兰这味中药吧。

  别名:草泽兰、地笋、地石蚕、蛇王草、虎兰、龙枣、水香、虎薄、地瓜儿苗、风药、蛇王草、蛇王菊、甘露秧、野麻花、矮地瓜儿苗。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
  归经:归肝、脾经。
  采收: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段,干燥。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的低洼地或溪流沿岸的灌木丛及草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泽兰是很好的活血化瘀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上备用来治疗血热发热其弥漫性的血管内凝血,主要成分就是泽兰和红花,效果甚好。能抗凝血,增强心血管功能。
  泽兰有辛散温通,不寒不燥,性较温和,行而不峻,能舒肝气而通经脉,具有祛瘀散结而不伤正气的特点,常用与血滞痛经,闭经,产后淤阻腹痛,外伤淤肿,疮痈肿毒等。
  泽兰具有一定的解毒清热作用,对蛇毒也有一定的效果。
  泽兰苦温胜湿,芳香舒脾,故有利水消肿之功,故能治水肿,破淤血,常用与治疗淤血内阻引起的产后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泽兰通九窍,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症瘕,产前产后百病,通小肠,长肉生肌,消扑损瘀血,治鼻洪吐血,头风目痛,妇人劳瘦,丈夫面黄。《日华子本草》
  泽兰苦能泄热,甘能和血,酸能入肝,温通营血。佐以益脾土之药,而用防己为之使,则主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气。《本草经疏》
  泽兰治痈疽发背:泽兰全草二至四两,煎服;另取鲜叶一握,调冬蜜捣烂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泽兰治产后阴翻,产后阴户燥热,遂成翻花:泽兰四两,煎汤熏洗二、三次,再入枯矾煎洗之。(《濒湖集简方》)
  泽兰能破血,通久积。《雷公炮炙论》
  泽兰治闭经:泽兰30克,赤芍10克,熟地30克,当归9克,益母草30克,香附9克。水煎服,每日2剂。
  泽兰治经候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痛,日就羸瘦,渐生潮热,其脉微数:泽兰叶三两,当归、白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泽兰汤)
  泽兰治经闭腹痛:泽兰、铁刺菱各三钱,马鞭草、益母草各五钱,土牛膝一钱。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泽兰和气养血,补精固气,治女子虚弱面白。《分类草药性》
  泽兰利九窍,通血脉,排脓治血。《本草拾遗》
  泽兰用于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症:泽兰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行而不峻,为妇科调经要药,常与当归、丹参、芍药等同用。又能消散瘀滞,用治伤痛,还能散痈消肿,配合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治跌仆损伤;配当归、银花、生甘草等治疮痈肿块未消。
  泽兰芳香悦脾,可以快气,疏利悦肝,可以行血,流行营卫,畅达肤窍,遂为女科上剂。《本草通玄》
  泽兰治产后瘀血腹痛:泽兰30克,赤芍10克,当归9克,乳香9克,没药9克,桃仁9克,红花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泽兰治产后、金疮内塞。《别录》
  泽兰治蛇伤,散毒疮。《岭南采药录》
  泽兰主金疮痈肿疮脓,皆取散血之功,为产科主要药。更以芎、归、童便佐之,功效胜于益母。《本经》
  泽兰补肝泻脾,和气血,利筋脉。主治妇人血分,调经去瘀。《医林纂要》
  泽兰治跌打损伤:泽兰30克,桃仁1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熟地3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乳香9克,没药9克,水煎服,每日1剂。
  泽兰治蛇咬伤:泽兰全草二至四两,加水适量煎服;另取叶一握捣烂,敷贴伤口。(《福建民间草药》)
  泽兰治疮肿初起,及损伤瘀肿:泽兰捣封之。(《濒湖集简方》)
  泽兰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疮脓。《本经》
  泽兰专治产后血败、流于腰股,拘挛疼痛,破宿血,消症瘕,除水肿,身面四肢浮肿。《本经逢原》
  泽兰用于产后小便不利、身面浮肿:泽兰既能活血祛瘀,又有利水消肿作用,故可用于产后小便淋漓、身面浮肿等症;因其利水之力较缓,单用力薄,故常须配伍防己等利水消肿药同用。
  泽兰主产后腹痛,频产血气衰冷成劳,瘦赢,又治通身面目大肿,主妇人血沥腰痛。《药性论》
  泽兰治小儿褥疮:嚼泽兰心封之。(《子母秘录》)
  泽兰治产后水肿,血虚浮肿: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酸汤下。(《随身备急方》)
  泽兰治虚弱,补中气,消水,疗白带。《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1.泽兰活血化瘀为主,因此,无血瘀或血虚者慎用。
  2.泽兰有很强的利尿祛湿的作用,可治疗各种水肿,但是不宜食用过多,严重可引起失水过多。

  1.泽兰配防己:泽兰功可行血利水,防己功能利水消肿,两药配伍,一温一寒,苦辛通降,加强利水消肿之力。《得配本草》曰:“配防己,治产后水肿。”
  2、治产后瘀滞腹痛:泽兰120g,当归、白芍各30g,甘草15g。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粗末。每服15g,水煎,去渣,温服。不拘时服。
  3.泽兰配当归:泽兰活血破瘀,行气通经,当归养血活血,两药合用,理气活血,行血祛瘀,治月经不调、瘀血腹痛。
  4、治痈疽发背:将适量的新鲜泽兰叶捣烂,调入蜂蜜,涂抹于患处,每日换两次,
  5、治经闭:泽兰、赤芍各10g,益母草、熟地黄各30g,当归、香附各8g。水煎去渣,取汁,温水送服。每日两次。
  6、泽兰配黄连:泽兰活血破瘀,散痈消肿;黄连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两药合用,清热解毒,散痈肿,可用治痈肿疮脓。
  7、治跌打损伤:泽兰15g,当归12g,熟地黄30g,桃仁、赤芍、枳壳各10g,红花、乳香、没药各9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每日1剂。
  8、中气不足、两脚微肿:泽兰根18.8g(地下根) 薏苡仁30g,白糖15g,水4碗煎2碗,去渣,加入白糖调匀,早晚饭前各服1次。



当归川芎茯苓香附白芍白芨厚朴吴芋桂枝台乌...

当归川芎茯苓香附白芍白芨厚朴吴芋桂枝台乌有什么功效,怀孕前能不能服用?

结婚有两年多了,一直怀不上孩子,之前一直有妇科病困扰,上周去医院检查,结果我患有子宫内膜异位和输卵管堵塞,医生建议手术,腹腔镜手术.....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专长:高血压,肾病,肝病,皮肤病,性病,美白祛斑除皱,中...

问题分析: 这些药有补血补气的效果,一般怀孕前可以用,怀孕后不能用不然会造成流产
意见建议:任何活血化瘀的药,不能在怀孕以后来用,不然就会引起这个出血的现像流产的可能。

请问女人月经期限间喝了通草、红花、台乌、香附、银花...

指导意见:你好, 是可以要的,中药汤剂的副作用是很小的,你不用担心的,祝健康!

因不知道怀孕吃了6天中草药月季花、玫瑰花、佛手、厚朴...

病情分析: 您好,怀孕使用药物有可能影响胚胎发育,但也不是绝对的,和所用的量及胎儿对药物的耐受性有关,
意见建议:现在可以考虑继续妊娠,但是应该积极定期孕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香附、当归、白芍、川芎、丹皮、积壳、陈皮、没药、元胡、玉...

问题分析:孕妇吃多了活血药”有可能发生流产,如果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意见建议:建议不要服用,从早孕开始定期做好产检,在孕60天的时候做个四维彩超看看胎儿存活情况如何,是宫内还是宫外孕,有无胎心胎芽,

我是胃炎,在服中药有;苍术,厚朴,枳实,...

你好,怀孕早期服用药物,对胎儿有-定的影响,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具体影响的程度目前无法预测,如果想保留胎儿,建议您做好孕产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严密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元胡10克,香附10克,陈皮6克,焦艾叶6克(是炒


意见建议:你好,宫寒的女性主要会有怕冷、腰酸腿软、小便清长、夜尿多、性欲淡漠、月经推迟等症状,往往经量比较少、颜色比较淡,或痛经,严重的会闭经、不孕。在中医养生传统中,女性体质属阴,所以不要贪凉。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女性也不要吃过多的冷饮、寒性瓜果等寒凉之物,平时也应该多吃一些补气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枣、花生等。也可以在月经结束后吃些阿胶、鹿角胶等补血,平时也可以吃点当归生姜羊肉汤调理一下。

病情分析:你好!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是不要的,怕有影响的

【导读】香附的功效与作用,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醋香附功效与作用,简介: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异名】雀头香(《江表传》),莎草根(《名医别录》),香附米(《本草求真》

简介: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异名】雀头香(《江表传》),莎草根(《名医别录》),香附米(《本草求真》),香附子(《唐本草》),雷公头(《纲目》),猪通草茹(《陆川本草》),三棱草根 (《中药志》),苦羌头(《中药材手册》)。    药理里作用    1.对子宫: 香附子5%流浸膏,能抑制豚鼠、家兔、猫、犬等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驰缓作用,与当归流浸膏相似,但效力较弱。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2.镇痛作用, 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3.抗菌: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    加工炮制    1.净制取原药材、除去毛须及杂质、洗净、晒干。    2.切制研碎或切薄片    3.炮制    4.酒制①取净香附碎块或片,加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干,取出、放凉。每香附块或片100公斤,用黄酒20公斤。    5.蜜制①将蜜化开,滤去杂质,炼至起小泡时,加入用微火炒热的香附,炒至蜜尽,放冷即可。    6.盐制取香附,加盐水拌匀,置锅中焙干水气,晒干,或烘干。每香附100公斤,用盐3公斤,水适量。    7.姜制, 取生姜洗净,捣烂取汁,再加少量水搅匀后,倒入香附,置锅中焙干水气,晒干或烘干。每香附l00 公斤,用生姜25公斤。    性味归经    【性味】辛、微苦、微甘,平。    【归经】入肝、三焦二经。    功效主治    1.舒肝解郁, 《本草纲目》曰“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是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气分之药,而兼通十二经气分,故有疏肝解郁,调理气机,具有行气止痛之功。    2.调经止痛,本品长于疏肝解郁,肝气调和则血行通畅而经水调畅。正如《本草求真》曰:“妇人多郁,气行则郁解,故服之尤效”。《本草纲目》曰:“妇人以血用事,气行则无疾”。香附为血中气药,入肝经,开郁,散滞,活血通经,故有调经止痛之功。    3.温化寒湿,香附之辛能行能散,微苦能降、能燥,性平偏温,故有温化痰湿之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作饼热熨。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得童子小便、醋、芎劳、苍术良”。(《本草纲目》)    2.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凡月事先期者、血热也,法当凉血、禁用此药”。(《本草经疏》)    【配伍应用】    1.配紫苏梗,一血一气,气血双调,理气解郁,行气止痛,治脘腹胀满不舒等证。《本草求真》曰:“香附得苏梗,则解散邪气。”常用治疗妊娠呕吐,腹胀等证。    2.配苍术,舒肝理脾。《本草纲目》曰:“香附得苍术则总解诸郁。”常用肝脾郁结诸证。    3.配乌药,能顺气止痛,适用寒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或胃腹疼痛等症。也可治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等证。    4.配黄连,行气泻火,一疏一清,使心火去,郁滞解则疼痛除。《本草求真》曰:“香附得栀子,黄连则解降火热”。常治疗火郁胸满疼痛。    5.配高良姜,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甚效,常治肝郁气滞,胃寒脘痛,胸闷不舒。    6.配艾叶,艾叶性温而辛香,能暖气血而温经脉,逐寒湿而止冷痛。《本草正义》谓其“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女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香附辛香而性平,为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之妙物。二者合用、共奏暖血温经、理气止痛效。《本草求真》曰:“香附得艾叶则暖子宫,乃气病之总司”。常治疗妇女因情绪不畅、肝气郁、又加感寒而腹痛、胎动不安等证,也可治疗男子少腹隐痛,睾丸冷痛等症。    7.配檀香,香附与檀香,辛香气浓,均有一定的理气作用,香附疏肝而理气,解肝之郁;檀香和胃而理气,醒脾畅中,开胃进食。《本草纲目》曰:“香附得檀香,则理气醒脾”。常用于肝气郁滞,脾胃失和而见的胸胁闷胀,暖气叹息,不思饮食、胃脘疼痛等证。    方剂制剂    1.快气汤(《和剂局方》) :香附子(炒,去毛)360 克,缩砂仁240克,甘草l20克。上为细末。每服3克,用盐汤点下。主治一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    2.小乌沉汤(《和剂局方》) :乌药(去心)300克,甘草(炒)30克,香附子(去皮毛,焙干)600克。上为细末。每服3克,入盐少许,或不着盐,沸汤点服。主治心腹刺痛。    3.越鞠丸(《丹溪心法》) :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功效解诸郁,主治郁症。    4.治偏正头痛方(《澹寮元》): 川芎60克,香附子(炒)120克。上为末,以茶调服,主治偏正头痛。 5.治吐血方(《丹溪治法心要》) 童便调香附末或白芨末服之。    6.香荆散(《三因方》) :本品、荆芥穗等分。为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数沸,淋。主治肛门脱出。   7.铁罩散(《中藏经》):本品,炒,去毛、为细末,浓煎紫苏汤调下3克。主治胎动不安。    8.醋附丸(《妇人良方》) :本品半斤。醋煮,焙为末,醋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主治元脏虚冷,月候不调,头眩、少食、浑身寒热、腹中急痛,赤自带下,心怔气闷,血中虚寒,胎气不固。    9.香附子(《医学心悟》) :本品(细末)30克,麝香1克。上二味研匀,以蒲公英60克,煎酒去渣,以酒调药。热敷患处。主治乳痛,一切痛肿。    10.治耳卒聋闭方(《卫生易简方》):本品(瓦炒),研末,萝卜子煎汤、早夜各服二钱,忌铁器。    11.治聘耳出汗方(《经验良方》) :本品为末,以绵杖送入。    12.香苏散(《和剂局方》) :陈皮(不去白)60克,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120克,甘草(炙)30 克。匕为粗末,每服9克,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日三服。若作细末,每服6克,入盐点服。主治四时瘟疫、伤寒。    13.治跌打损伤方(《单验方新医疗法选编》徐州) :炒香附12克,姜黄24克。共研细末,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一钱。孕妇忌服。    14.治小便尿血方(《全生指迷方》):本品、新地榆等分。各煎汤。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良姜和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