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火星气候互换位置,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有多大

脑洞大开:如果火星和地球位置对换会发生什么?

2.接收太阳能量的不同

  几个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火星车证明了火星附近太阳辐射强度只有地球的一半左右。

  而地球如果接收的太阳能量大大下降,大气乃至火山喷发的温室效应比起这个能量来源下降将会几乎不起作用。这就意味着全球气温将会骤降。更恐怖的是,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这会出现全球冰冻,而冰冻之后的表面会进一步反射太阳光,导致接收到的能量进一步减少。依赖太阳能、且难以适应低温环境的植物大部分灭绝,而导致生态链崩溃。

  此时恐怕只有数千米厚的冰层下面、依赖地球内部热能的一些低等生物才能存活。


(土卫二恩克拉多斯,表面覆盖满了厚达数千米的冰层,冰层下是深达10千米的海洋,表面几乎反射了100%的太阳光,就是一面太阳系的大镜子,只靠土星强大的潮汐引力摩擦才使得内部的冰层融化成了海洋)

  对于火星而言,太阳能量更多没有丝毫好处,由于火星体积小内部液核早已凝结导致它磁场极弱,在原来位置时就被太阳风把空气剥离得只有地球的1%气压。而到了地球附近,空气会急速流失,仅有的南北极冰和干冰也会被蒸干,火星将会变得彻底荒芜。

  3.对火星卫星和小行星带影响

  火卫一和火卫二距离火星的位置太近,分别为6000和13000公里,远近于月球。考虑到地球半径比火星大很多且质量大很多,这两个都处在地球的洛希极限内,它们将被地球引力潮汐撕成碎片,形成类似土星的小型地球环。

  这也意味着会有不定期的巨大陨石落回地球…… 


(土星将处于它洛希极限内的物质撕成了碎片,形成了数万公里宽的巨大土星环)

  而由于地球的引力影响,小行星带也会受到巨大扰动,近地小行星数量会骤然增加,这也意味着地球的命运岌岌可危,更别说生命了。

  所以说开开脑洞还行,如果真换了,就真完了,地球幸存的生命将会永远封禁在地底,基本永远处于最初级的细菌等低级生物状态,文明根本不可能。。而如果从0开始,估计也止步于这种简单生命了。(by 太空)



2010年被许多人称作是“太空探索年”,但事实上2011年人类对于研究的热情丝毫没有衰减,探测机器人、太空卫星以及多种探测器都将会被科学家送入太空。

近日有外媒盘点了2011年即将“启程”的太空探索项目,以下是文章摘译:

1.2011年科学家将向木星发送一台探测仪,同时向火星发射一辆核动力控制的探测车,而荒凉的水星也将在明年“收获”一位“伙伴”,即一颗名为MESSENGER的人造卫星。

对于地球而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把两台气候检测仪送上地球轨道,这两台仪器将在检测空气中颗粒物质以及海水盐份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样在2001年,国际空间站还将装备一台探测仪负责专门研究反物质。

2.NASA在2011年计划向太空发射一系列科学探索飞行器,其中名为“Glory”的飞行器将成为急先锋。“Glory”的任务是研究与地球密切相关的两大因素——地球到底从太阳吸收了多大规模的能量以及存在于层中的悬浮颗粒的数量和种类。

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大气与空间研究实验室的太阳物理学家雷哲·柯浦(Greg Kopp)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棘手问题,我们目前急需了解关于气候变化尽可能详细的资料以帮助制定出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

“Glory”计划将于2011年2月2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3.2011年3月18日,NASA科学家计划通过时长约15分钟的手动制动程序结束MESSENGER太空飞船长达6年的旅行并将其送入水星运行轨道,如果上述计划一旦成功,MESSENGER将成为水星表面第一颗人造卫星。

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已经通过指挥MESSENGER对水星实施三次定点飞行成功的观测到了水星表面火山喷发、磁暴以及等自然现象的场景。上述这些观测任务事实上只是对水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前菜”,NASA方面希望在MESSENGER绕水星飞行的一年时间里完成研究水星的架构、绘制水星表面的地图和磁场分布图、在水星表面的阴影处寻找冰存在的证据等等科学任务。

美国华盛顿卡耐基研究所的科学家希恩·索罗门(Sean Solomon)向记者表示:“当上述认为都顺利完成之后,我们对于水星的认识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

内容提示:第2讲: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时作业)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3:14:15| 文档星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星气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