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州市梅县区住建局建一栋单层110平方米要多少钱啊

中南地产1.005亿拿下梅县区扶大地块
记者从梅县区国土部门了解到,5月3日上午10时,经过11轮竞拍,梅县区扶大高管会三丰村PM-B18007号块地,最终由深圳中南宴熙投资有限公司以总地价1.005亿元竞得。
据了解,PM-B18007地块出让面积13000平方米(19.52亩),起拍价为5850万元(300万元/亩),溢价72%,竞拍成交折合土地单价7731元/平方米,楼面单价2973元/平方米。该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建筑密度≤30%。容积率需≥1.0、≤2.6,而绿地率需≥35%。
【来源】南方网
【全媒体记者】黄韬炜 黄思华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精斗云电商——6栋办公楼“腾”出13亿电商交易额
精斗云电商——6栋办公楼“腾”出13亿电商交易额
关注:1071发表时间: 17:11:53
精斗云电商——6栋办公楼“腾”出13亿电商交易额
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习近平总书记13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广东最鲜明的特色和印记。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广东最鲜明的特色和印记。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改革是广东的根和魂。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鼓励基层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改革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梅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一区两带”推动振兴发展。新一轮振兴发展面前,<梅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一区两带”推动振兴发展。新一轮振兴发展面前。今年以来。梅州深谙,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寻找“十三五”振兴发展动力,<寻找“十三五”振兴发展动力。为全面梳理梅州改革创新亮点。本报推出“基层改革创新看梅州”系列报道,供读者评议和参考。本期先刊发两篇深度报道,分别解读梅县腾退办公房建电商产业园帮助农民增收,以及梅州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山区模式”全国示范意义。
金柚交易6.5亿元!这是梅县腾退办公房,<金柚交易6.5亿元!这是梅县腾退办公房。线上交易额13.18亿元。用于建设电商产业园后交出的一张漂亮“成绩单”
梅县区委、区政府结合开展清理办公用房专项整治活动,<梅县区委、区政府结合开展清理办公用房专项整治活动。去年5月份。将原安监局、人社局、卫计局、城综局、卫监所、农情测报站等6栋办公楼整体“挪位”腾退10300平方米办公用房,创建电商产业园打造“众创空间”
当笔者再次回访,<当笔者再次回访。一年后的今天。梅县电商产业园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纷纷进驻,带动了电商产业迅猛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农电商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农民通过电商平台,让梅州金柚走出山区,实现增收致富。
真正做到把空间让给社会、让给众创。无独有偶,<真正做到把空间让给社会、让给众创。无独有偶。梅县此举被外界评价为大胆探索基层改革创新。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
电商园区已不是简单的办公、物流、服务的堆砌,<电商园区已不是简单的办公、物流、服务的堆砌。目前。而是一个以网商为主体,平台商、服务商、投资者等多种业态并存共发展的生态体系。梅县电商产业园运营负责人李延林说,五年内,该园区将实现带动交易100亿元。
腾退6栋办公楼建电商产业园
离开了工作6年的阿里巴巴,<离开了工作6年的阿里巴巴。正是受到梅县区发展电子商务氛围的感召。来到这里组建新的运营团队。李延林说,政府不但腾出了靓位置”更出台了系列扶持举措。
鸟语花香,<鸟语花香。绿树成荫。6栋宽敞明亮的办公大楼通过绿道相互连接,融为一体。成立一年来,梅县电商产业园配套设施日益完善,进园企业可以享受“即时落户、即时运营、即时见效”服务。浙江云电商基金等58家电商企业纷纷进驻,中华国际商贸物流商会等一批单位正在洽谈中。
清理办公用房中,<清理办公用房中。2014年。梅县区在对全区机关单位办公用房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后发现,人社局办公用房剩余约2500平方米,卫计局剩余约200平方米,安监局剩余约710平方米,卫监所剩余约110平方米。当时,梅县区正计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需要一批办公场地,这几家职能部门办公楼交通区位优越,周边物流、通信、金融等配套设施齐备,非常适合电子商务发展。梅县区区委书记张文广说,最终,区里决定将6个单位搬往区委、区政府大院办公,6个单位的原办公大楼整体腾退出的1.6万平方米全部用于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
如果这栋办公楼清出几个房间,<如果这栋办公楼清出几个房间。清理超标办公用房行动中。那栋又清出几个房间,或腾而不退,或空置闲置,势必造成新的资源浪费。而新建电商产业园,如果重新划一块地,用地等审批一系列程序会耗时较长。6个单位的办公楼整体腾退让位给电商产业园,既很好地解决了项目落户的土地制约问题,又解决清理办公用房造成新的浪费问题。张文广说,该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是梅州市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园区的成功创办是该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优化营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创新举措。
每个办公室约为30平方米,<每个办公室约为30平方米。笔者在梅县区政府大院二楼看到区安监局的现办公用房只占该楼层的四分之一。均有六七人共同办公。据统计,6单位的办公用房面积均比整合前减少逾半。
周边环境很优美,<周边环境很优美。原来办公室很宽敞。离开当然有点舍不得,但为了全区的振兴发展,理应当仁不让。安监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电商产业园就挂牌了张文广介绍,<电商产业园就挂牌了张文广介绍。不到两个月。园区位于梅县区中心,创办于2014年5月,占地45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目前设有云电商生态城、淘宝创业园、电商创业大厦、现代农业示范区电商园、电子商务综合办公楼等5个区域。仅仅1年,就引进了浙江云电商基金、广东工业设计城、广东引领科技等大型企业落户。
离开了工作6年的阿里巴巴,<离开了工作6年的阿里巴巴。正是受到梅县区发展电子商务氛围的感召。来到这里组建新的运营团队。李延林说,政府不但腾出了靓位置”更出台了系列扶持举措。
5年内打造百亿元电商产业
平台商、服务商、投资者等多种业态共存共发展的生态体系。园区的核心群体是网商,<平台商、服务商、投资者等多种业态共存共发展的生态体系。园区的核心群体是网商。梅县电商产业园是以网商为主体。同时围绕着网商衍生了完备电子商务服务商体系
京东梅州特色馆在梅县区云电商生态城开馆,<京东梅州特色馆在梅县区云电商生态城开馆。近日。京东商城布局农村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驻将为梅县电商产业注入强动力。
发展“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金融”产品。京东梅州特色馆采取“平台+地方政府+承接企业”梅县模式”充分整合电商平台、地方政府、特色产品等资源。推动当地电子商务发展。未来京东将大力推广复制农村电商‘梅县模式’整合梅州本地农特产品资源,借助京东电商平台的影响力和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预计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京东梅州特色馆相关负责人说。
梅县区电商产业园一挂牌,<梅县区电商产业园一挂牌。为了加快梅县区振兴发展。区里就出台了梅县区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系列引导、扶持举措。
区委书记、区长多次带队到浙江杭州、揭阳军埔、北京等地学习、取经。园区多位企业负责人透露,<区委书记、区长多次带队到浙江杭州、揭阳军埔、北京等地学习、取经。园区多位企业负责人透露。挂牌前后。根据《梅县区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文件,落户园区的企业,享有资金扶持、用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激励措施。园区毗邻区行政服务中心,落户企业有“一站式”绿色服务。园区还引进梅县客家村镇银行,设立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中心,安排给电子商务产业园授信总额1亿元的金融扶持,为每家入驻电商企业给予授信额100万元资金扶持,目前已放贷2000多万元。人才培育方面,园区定期开展跨境贸易、大学生创业、残疾人创业就业、青年创业等培训班32期,培训学员1600人,并100%就业。
平台商、服务商、投资者等多种业态并存共发展的生态体系。李延林介绍,<平台商、服务商、投资者等多种业态并存共发展的生态体系。李延林介绍。梅县电商产业园是以网商为主体。园区的核心群体是网商,有卖货能力和服务能力,整个梅州范围内搜寻货源,卖到全国各地,一家网商往往能够带动几十家传统企业和农户进行“互联网+转型”同时围绕着网商衍生了完备电子商务服务商体系,包括广州亦云云计算、仓储物流中心、拍摄与图像处理中心等。为了解决地区电商发展人才难的问题,园区梅县云电商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嘉应学院等长期进行互联网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这个体系正在不断的产生螺旋式增长(旋风效应)成为梅州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引擎。
随着梅县电子商务创业热潮的不断升级,<随着梅县电子商务创业热潮的不断升级。同时。现有园区的办公面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创业者的需求了目前,梅县正在筹划建设一个以互联网和青年创业为主题的创客社区。预计再经过5年的努力,将把园区打造成闽粤赣边最大的电商服务中心。届时,梅县区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5亿元,解决1万人就业。对园区的前景,李延林信心满满。
人民日报头版文章
点赞梅县腾房
发展农电商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回访腾退的办公房》文章介绍了梅县腾退办公房,<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回访腾退的办公房》文章介绍了梅县腾退办公房。12日。用于发展农村电商的经验。
整合至行政大院办公,<整合至行政大院办公。一年前报道广东梅县人社局、卫计局、安监局、卫监所等政府职能部门原办公大楼全部腾空。腾退出10300平方米办公用房,用于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
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一年后回访走进园区。进园企业可以享受“即时落户、即时运营、即时见效”服务。从去年6月进驻云电商生态城,至今销售额达300万元,每天大概有300多单。梅州市绿和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志智说,园区环境好、条件好,十分适合创客创业。
腾退后有效解决了产业园发展用地难问题。时隔一年,<腾退后有效解决了产业园发展用地难问题。时隔一年。这4家职能部门原地理位置合适、周边配套设施齐备。该电子商务产业园得到迅猛发展,成效显著,成立了梅县云电商培训学校和梅州市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产业园内有云电商生态城等6个园区,引进了浙江云电商基金等58家电商企业进驻,中华国际商贸物流商会等一批单位正在洽谈中。截至目前,产业园实现交易额8.2亿元。
农电商带动柚农一年增收6.7亿元
快递车辆在山间林道不停穿梭来往,<快递车辆在山间林道不停穿梭来往。果园内、公路旁全堆满了快递单。这是今年梅县石扇镇蜜柚丰收时节的一幕,也是梅县农电商迅猛发展的缩影。
头一回见到这种情景。石扇镇绿林果业合作社负责人林绿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7月,<头一回见到这种情景。石扇镇绿林果业合作社负责人林绿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7月。从事柚子生意近20年。绿林果业进驻梅县电商产业园,触电”几个月来,平均每个月线上销售柚子3万多斤,多的时候一天交易达到1吨多,今年大部分果农增产又增收,过了个大丰收年!
质量最好的蜜柚在线下交易是三四元一斤,<质量最好的蜜柚在线下交易是三四元一斤。据了解。线上则六七元一斤。电商的概念也随着线上交易的火爆深入果农心。现在每天都有很多果农和我联系,希望进驻园区。云电商生态城首席运营官陈佳媛说。
梅县区是农业大区,<梅县区是农业大区。张文广介绍。农产品涉水电商一年呈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以此为契机,梅县今后将借力阿里巴巴和京东农村电商,把发展涉农电商作为电商产业园重点工作之一推进。目前,梅县已在10多个乡镇建立了电商服务站,帮助农民通过互联网创收增收。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帮助1300多户农民开设网店,让他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
看到一张“梅州电商交易实时监测图”图中显示,<看到一张“梅州电商交易实时监测图”图中显示。笔者准备离开云电商生态城时。平均每秒都有一两单梅州产品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各地。
座机:2 & QQ:
手机:(微信客服)
公众号:chamhoo
地址:深圳福田区彩田南路彩虹大厦28ABC
& &微信公众号& & & & &微信服务号 & & & & &&淘宝店铺
&2018 深圳市金蝶诚恒科技 .ALL Right ReIRTvd.&
&&粤ICP备号-1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
扫一扫二维码梅县区介绍_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地名网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地名:梅县区隶属:行政代码:441421代码前6位:441421长途区号:0753 邮政编码:514000车牌号码:粤M行政级别:县人口数量:约61万人人口密度:221人/km2辖区面积:2755.36平方公里 梅县区相关网站:??????????????????
  新城街道位于广东梅州市梅县。下辖:
121 程江社区居委会
121 华侨城社区居委会
79.3km2  梅县辖镇。重点侨乡。粮食和牧草畜牧生产基地。清代为东厢堡,民国30年为东厢乡,建国初期属城北区,1956年析设城东乡,1958年属梅城公社,1959年析……
91.4km2  石扇镇位于梅县东北部,距梅县新城20公里。全镇辖12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区域面积91.4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
利用石灰石、煤碳资源……
92.7km2  梅西镇位于梅县西北部,与平远、兴宁两县(市)6个镇交界,总面积92.7平方公里,有山地面积13万亩,耕地面积16180亩,辖17个村、2个居委,7118……
79.13km2  大坪镇位于梅县西北部,距梅城25公里,总面积79.13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个圩镇社区居委会,1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750人。大坪资源丰富,……
86.6km2  石坑镇位于梅县西北部,毗邻本县的梅西、大坪、瑶上和兴宁的石马、龙北、黄陂、黄槐等7个镇,距梅城45公里,镜内周高中低,多为丘陵,辖区面积86.6平方公里……
123km2  水车镇位于梅县南部,镇政府设在水车圩镇,距梅城30公里。东南与径义和丰顺县建桥、丰良为邻,西南与畲江相连,东北与梅南交界,西北与荷泗和兴宁市径南、新圩接……
145km2  梅南镇位于梅县南部,距离梅城18公里,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革命老区,-、古大存、李坚真、王维等革命老前辈曾驻扎梅南开展革命工作。全镇面积145平方公里,……
170.7km2  [位置面积]
丙村镇位于梅县东部,距梅城20公里,介于北纬24o18’――24o20’、东经118o18’――116o23’之间。东南部邻三乡,西南……
187km2  白渡是一个土地面积187平方公里、人口2.7万人、自然风光秀丽的小镇,她位于梅县的东北部,距梅州市市区仅24公里。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资源,风光如画……
149.5km2  松源镇地处梅县东北部,四面环山,中间盆地,毗邻闽粤两省十乡镇,辖区总面积149.5平方公里,共中山地18万亩,耕地1.8万亩,22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
114.3km2  隆文镇位于梅县的东北部,辖区面积114.3平方公里,耕地1.2万亩,山地13.8万亩,辖区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23983人。隆文镇将在上……
118km2  桃尧镇位于梅县的东北部,毗邻福建省(距离福建省千岛湖旅游区仅一步之遥),是梅县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爱国将领张明达将军的故乡。辖区面积118平方公里,山地……
175km2  畲江镇位于梅县西南部,位于梅县、兴宁、丰顺、五华等四县交界处,毗邻13个镇,是省立的中心镇之一。全镇人口4.5万人,面积175平方公里,下辖23个村民委……
188km2  梅县雁洋镇地处粤东北,位于莲花山脉的五指峰下,隶属于梅州市梅县,是-元帅的故乡。全镇辖27个村,2个居委会,279个村民小组,31852人。雁洋镇是-元……
328.6km2  松口镇地处梅县东北部,在梅江下游,是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自松口、松东、松南三镇合并后,成为梅县第一大镇。全镇共有41个村委会和5个居委会,总人口6.9万……
263km2  南口镇位于梅县西南部,距梅州市区10公里,由原南口镇、瑶上镇、荷泗镇三镇合而成,与梅县高新技术开发区相连接,总面积 263 平方公里,下辖 46 个村,……
54km2  程江镇地处梅县新县城开发区,因程江河下游在此与梅江汇合构成程江平原,故名。东连新城办事处,西接扶大、南口两镇,南望梅州城区,北邻梅江区。全镇总面积54平……
19.5km2  扶大镇位于梅县新县城规划区范围内,总面积19.5平方公里,镇政府设扶大农场侧,距新县城5公里。下辖4个村和扶大、后塘2个国营农场,总户数2176户,总人……
350km2  梅西水库(Méi xī Shuǐ kù)又名上官塘水库。在梅州市西部程江中游。1958年兴建,名上官塘水库,后毁于洪水。1964年复建,改名梅西水库。因……
  梅县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3°55′-24°28′、东经115°47′-116°33′。东邻大埔,西界兴宁,南连丰顺,北接蕉岭,东北与福建省上杭、永定毗连,西北与平远接壤,中部环接梅州市梅江区。总面积2755.36平方千米。总人口613143人(2008年)。
  县人民政府驻程江镇,邮编:514733。代码:441421。区号:0753。拼音:Mei Xian。
  基本概况
  梅县地处北纬24°18'、东经116°07'、在广东省东北部,梅州市中部,东北与福建上杭、永定县接壤,东西宽70公里,南北长110公里,地处闽粤赣3省之要冲。县人民政府驻程江镇。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辖22个镇,人口约100万,旅居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共80多万人,是广东著名华侨乡之一。梅县教育发达,足球运动普及,客家山歌流行,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美称;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和“中国民间艺术(山歌艺术)之乡”称号。
  梅县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南岭余脉横卧北部,形成一道开然屏障,东北――西南走向的莲花山脉将县境与丰顺、大埔分隔,东南部的明山嶂附近之银隆顶海拔1357米,为梅县最高山峰。
  全县丘陵地占8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梅江是流经梅县的第一条大河,主源系紫金龙窝水,经五华、兴宁、于畲坑入县境,汇程江于梅城,于丙村汇石窟河、于松口汇松源河,再折向南流至大埔县三河坝,汇梅潭河和福建的汀江后称为韩江。韩江经潮州、澄海县注入南海,全长478公里。
  农业主种水稻,兼种番薯、小麦、黄豆、花生、烤烟、甘蔗、花生、黄豆、黄麻等。土特产有茶、柿、柑桔、沙田柚(金柚)、龙眼、三华李、仙人草等。
  矿产资源有煤、锰、石灰石、大理石、铁、钨、铅、锑、铜,矿藏主要有煤、石灰石、瓷土、锰、铁、稀土等,有储量小种类多的特点,多数已有开采。
  全境“七山二水一分田”,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山地多种植茶叶、沙田柚(金柚)、柿子、龙眼等。 梅江两岸和狭谷平原地区人口密度较大。
  -纪念园旅游胜地主要有阴那山麓的灵光寺,其构筑雄奇精巧,风景优美,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还有雁洋镇-元帅的故居、雁南飞茶场、雁鸣度假村、乌仙岩佛光寺等。
  近年来,梅县还先后被授予“广东省造成林绿化达标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农民收入先进县”、“全国水果百强县”、“全国首批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以及“中国金柚之乡”。
  经济概况
  GDP总量突破100亿元大关,2008年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86亿元,比上年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45.16亿元,比上年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4.6:44.7:30.7,第
  梅县人民广场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财政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4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4.7%。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82亿元,比增10.5%。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国内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0%。
  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工作有新成效。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已批准)11宗,合同金额1.84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916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96万美元,减少47.7%。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60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2%。
  人口增长有效控制。全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0.4‰,自然增长率4.4‰;年末全县总人口613143人,比上年增加2228人,增长0.4%。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4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和6.6%,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7.4%和2.1%。
  农业概况
  (一)粮食、经作生产发展稳定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积极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扶持种粮大户,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据预测,2004年粮食作物面积490790亩(以下均采用农业部门的预测数据),总产208148吨,(另:大豆41200亩,总产5150吨)。全县水稻种植面积3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1.1万亩,亩产480公斤,对比去年减3公斤(其中:早稻亩产对比去年有所增,而晚稻受天旱影响亩产有所减,全年亩产平均比去年略减),复耕面积早晚两造达10200亩,总产预计17.2万吨,对比去年增0.4万吨。优质稻的比例达到95%以上。全县经济作物面积达63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蔬菜210000亩,玉米50000亩,花生50000亩,西瓜20000亩,烤烟12000亩。
  (二)果茶生产持续增长据预测,水果总面积达455530亩,对比去年增5000亩(本年新种水果10000多亩,由于工业园区及高速公路等建设征地用去5000多亩),主要新种脐橙等新优品种。全年水果总产达424330吨,对比增10000吨,其中柚类面积263000亩,总产预计280998吨,对比去年增688吨。其中沙田柚面积201266亩,总产230000吨,对比去年增899吨,茶叶面积1.91万亩,总产845吨。
  (三)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区域布局日趋合理,特色经济发展良好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各级农业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产品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相当规模的主导产品,建成以雁洋为中心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以程江、扶大为中心的城郊农业,打好绿色、外向两张牌,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等高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以梅西、大坪为中心的山区农业经济区,继续抓好脐橙、板栗、柿等优质水果示范基地。为实现100个“专业村”的要求,我县根据各地的气候、资源和群众的种植习惯,实行区域化种植,大力扶持“专业村”的发展 。各行政村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结合农民的种植习惯,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户调整品种结构,如白宫、西阳、扶大、程江、南口、城东、丙村等镇充分发挥附城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大面积连片种植蔬菜,西阳镇发展申坑桃、仙人草,石扇镇发展咸菜,荷泗镇发展毛瓜、茄子等。全县先后发展了“金柚专业村”、“毛瓜专业村”、“蔬菜专业村”、“大蒜专业村”、“枇杷专业村”、“西瓜专业村”、“生葛专业村”、“茶叶专业村”。我局通过调查、摸底,从技术、种苗、资金上尽力培育扶持。目前,全县合计103个种植专业村,其中金柚村39个;蔬菜村12个;烤烟村11个;水果村7个;西瓜村5个;冬瓜村4个;毛竹、茶叶、枇杷各3个;玉米、脐橙、仙人草、银杏各2个;香蕉、红豆杉、三华李、奈李、柿子、贡柑、花卉、生姜各1个。形成了各具特色,名符其实的“专业村”,全县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
  (四)、农业龙头企业日益壮大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县府提出农业“三个一百”工程,扶持、组建“100家农业龙头企业、100支农副产品流通服务队”,目前,全县有各类型的农业龙头企业116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9家、县级5家、镇级99家。
  (五)订单农业促增收发展“订单农业”有利于规避农户经营风险,衔接产销关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今年,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千方百计为农民提供信息,寻找市场,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今年达4.5万多亩。我局今年继续发展甜玉米、东升南瓜等“订单农业”,在隆文落实200亩甜玉米。在松源等镇已落实东升南瓜订单100亩。同时,积极发展蔬菜“订单”,扶大、南口镇千亩蔬菜出口基地发展良好;松源、桃尧、隆文、松东等镇以发展烤烟生产为主,其中松源镇的烤烟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围群众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工作。
  (六)大力发展金柚产业,引种推广特色名果 1、认真抓好金柚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同时,积极筹备召开第三届柚节。 2、开展金柚病虫综防技术试验、示范,以及生物农药的推广,促进金柚向“绿色食品”方面发展 3.在抓好金柚生产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县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引进数十种适栽的优良水果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主要有:一是优良脐橙品系,并通过自繁、自育、自种,已种植2万多亩,并取得初步的良好效果。二是龙眼新品种及发展省优品种3000多亩。三是台湾青枣发展种植一批。另外还引进黄皮、枇杷、杨梅、李、香蕉、四倍体桔类等一批品种示范、推广。五是引进四季花龙眼、南方苹果等进行试验。
  (七)、农村经济管理规范、农民减负显著积极抓好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通过审计,进一步树立了农村审计的权威性 。推动广大农村深入开展“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民主监督”三个民主的工作开展。认真做好嶂下村中央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常规调查和专题调查工作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工作。一年来,我们共接待来访30多人次,调处和督办纠纷22宗。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民群众减负增收,得到实惠。今年,我县严格执行省政府《农村税费改革方案》,围绕“五取消、一改革、一种税”的内容,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从而大力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税改前2003全县农民负担额2038万元,人均负担48.8元,税改后,全县农民负担总额441.8万元,人均负担仅为9.5元,减少负担31.3元(专项治理减负281万元),减幅达到八成,全县与去年同期对比共可减轻农民1597万元,人均减负31.2元,即农民人均可增收31.2元(全年可为全县农民减负增收3194万元)。 2004年,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业税改革的决定》(粤府〔2004〕76号)精神,我县对农户农业税税率由去年的6%降为3%,仅此一项全县减轻农民负担386.32万元。至目前,全县已有雁洋、丙村、西阳、松口、城东、松南、大坪、梅南、扶大等9个镇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农业税改革步伐,由镇、村支付等多种形式,全部免收农业税,免征总额为144.79万元,仅减免农业税一项全县减轻农民负担531.11万元。
  (八)农业机械化发展势头良好统计至2004年10月份,全县联合收割机增加到42台,上半年新增9台,机收面积7500亩,比增20%。完成机耕面积12.8万亩,机电灌溉面积6.5万亩[4]。
  行政区划
  梅县辖18个镇(程江、石扇、城东、白渡、松源、隆文、桃尧、松口、雁洋、丙村、西阳、梅南、水车、畲江、南口、石坑、大坪、梅西)。
  教育状况
  2008――2009学年初报基本情况
  一、各级各类学校数、班级数和学生数
  全县现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完中10所,初级中学24所,小学124所,教学点45个,职业中学5所(含民办),幼儿园110所,特殊教育1所。高中245班,比去年减少21班,在校学生12417人,比去年减少1225人;初中497 班,比去年减少 2班,在校生 26831人,比去年减少 204人;小学1251班,比去年减少118班,在校学生 34477人,比去年减少4686人;职业中学在校生5334人,比去年增加605 人;幼儿在园人数10911人;特殊教育在校人数40人。
  二、专任教师学历达标情况
  近年来我县采取各种鼓励政策,激励教职工积极参加各类型的学习的培训,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本学期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018人,达标790人,达标率(本科毕业以上)77.6 %,比去年提高5.6 %;初中专任教师1696人,达标1663人,达标率(专科毕业以上)98.05 %,比去年提高0.08 %;小学专任教师2614人,达标2601人,达标率(中专毕业以上)99.5 %;职业中学专任教师达标率74 %;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均有提高。
  三、校舍建设情况
  全县现有校舍总面积1034749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451892平方米,生均面积11.51平方米;小学511442平方米,生均面积14.83平方米;职业中学43944平方米; 幼儿园71265平方米;特殊教育150平方米[5]。
  历史沿革
  梅县始建于南朝齐(公元479-502年),时称程乡县,析海阳县置。南汉乾和三年(945年)于程乡设敬州,领程乡一县。北宋开宝
  梅县行政区划图四年(971年)改称梅州,因梅江为名。明代撤梅州复设程乡县。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为直隶嘉应州。民国元年(1912年)撤州改设梅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梅县,1983年改设梅县市,1988年撤市分置梅县和梅州市梅江区。
  经国务院批复,梅县新县城于1993年实施建设,日,梅县党政机关正式迁入新县城。到2002年底,共投入34亿多元兴建各类建设项目2550多项,初步形成了“三纵六横”多道路网络,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一座具有客家风貌,富有特色,环境优美的新城区已在梅江河畔崛起。
  日经市政府同意,梅县程江镇、扶大镇各割出一部分成立新城街道办事处,未经省政府批准。
  2000年,梅县辖26个镇:城东镇、程江镇、石扇镇、梅西镇、石坑镇、大坪镇、南口镇、瑶上镇、荷泗镇、径义镇、畲江镇、水车镇、梅南镇、西阳镇、白宫镇、丙村镇、雁洋镇、三乡镇、松东镇、松南镇、松源镇、隆文镇、桃尧镇、白渡镇、扶大镇、松口镇。总人口516761人,各镇人口: 松口镇 32366 城东镇 18050 石扇镇 18574 梅西镇 24213 大坪镇 17016 石坑镇 21448 南口镇 26835 瑶上镇 14650 畲江镇 28993 水车镇 15475 梅南镇 11942 西阳镇 14020 白宫镇 14619 丙村镇 38556 雁洋镇 17576 白渡镇 22959 松源镇 27559 隆文镇 18200 桃尧镇 12824 荷泗镇 11087 程江镇 33748 扶大镇 8658 径义镇 4418 三乡镇 7902 松南镇 16015 松东镇 7129 新城虚拟镇 3192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梅县辖26个镇、1个城区办事处,417个村委会(居委),4661个村民小组。新县城设在程江、扶大两镇区域内,规划控制范围40平方千米,总体规划范围25平方千米,近期建设12平方千米,城区分为6个小区,1993年开始兴建,日县委县政府机关迁入新县城办公,至2001年底建成区面积达4.3平方千米,聚集人口近7万人(出处)。
  2002年,梅县辖26个镇(石扇、城东、白渡、松源、隆文、桃尧、松口、雁洋、丙村、白宫、西阳、梅南、水车、畲江、荷泗、南口、瑶上、石坑、大坪、梅西、扶大、松东、松南、三乡、程江、径义),389个村委会、33个居委会。
  截至日,梅县辖1个街道(新城街道,但没有得到省政府批准)、26个镇(程江、松南、松东、径义、扶大、三乡、城东、石扇、梅西、大坪、石坑、南口、瑶上、水车、梅南、西阳、白宫、丙村、雁洋、白渡、隆文、桃尧、荷泗、松口、畲江、松源),共有36个居委会、387个村委会,4722个村民小组。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60.02万。
  2004年10月,梅县撤销4个镇:瑶上、荷泗镇并入南口镇,松东、松南镇并入松口镇。
  截至日,梅县辖18个镇(程江、石扇、城东、白渡、松源、隆文、桃尧、松口、雁洋、丙村、西阳、梅南、水车、畲江、南口、石坑、大坪、梅西)。
  自然地理
  【位置?面积】
  梅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介于北纬23°55’-24°28’、东经115°47’-116°33’之间。东邻大埔,西界兴宁,南连丰顺,北接蕉岭,东北与福建省上杭。永定毗连,西北与平远接壤,中部环接梅州市梅江区。总面积2755.36平方公里。
  【地形?地势】
  梅县是山区县。境内山峦起伏,西北部有武夷山系延伸而下的项山山脉,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东部南部有莲花山系的阴那山脉,使县境与丰顺、大埔分隔。这两列山脉均为东北――西南走向。地势周高中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分为三个类型,即河谷盆地。丘陵、山地,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地占总面积的22.l%,丘陵占55.4%,盆地占22.5%。有海拔逾千米和近千米山峰23座,以明山蟑的银窿顶海拔1357米为最高。大小河流43条,属韩江水系。主干流梅江,流经县境约75公里,注入大埔县三河坝衔接韩江。
  【气候】
  梅县地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且近太平洋,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夏日长,冬日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偶有奇旱和严寒,四季宜耕宜牧,具有发展农、林、牧、渔等各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梅县年平均气温21.2℃,极端最高气温(日)39.5℃,最低气温(日)零下7.3℃。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472.9毫米,最多年降雨量(1983年)2355.4毫米,最少年降雨量(1955年)979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8%。年均无霜期306天,最长霜期(1962年至1963年)117天,最短霜期(1984年至1985年)6天。灾害性天气主要表现在:春季的低温阴雨、倒春寒,5至6月间的龙舟水和夏秋间的台风雨,秋季“寒露风”和冬季的霜冻等。
  【民族?人口?语言】
  梅县居民绝大部分是操客家方言的汉族,占总人口的99.93%以上,还居住有壮、满、回、蒙古、苗、畲等14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均因工作或婚姻关系来梅定居的。2008全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0.4‰,自然增长率4.4‰;年末全县总人口613143人,比上年增加2228人,增长0.4%  [感谢网友"红尘看破"分享此内容。]
以下地名与梅县区面积相当:
区划: ? ?
?梅州市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县住建局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