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有负面影响怎么办?

手机,电脑,电视,IPAD,MP3/MP4等等各类电子产品,逐渐代替了80后小伙伴们记忆里难忘的小游戏和玩具,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为被禁锢在象牙塔中的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彩的生活,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带来优势之时,必然伴随着不容忽视的劣势。孩子们沉溺于电视,手机,特别是电脑等,往往使孩子们缺少和现实世界的接触,不愿意也不擅长和人沟通,更使孩子们容易被误导,误入歧途。下面我们就着重和大家讨论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美国非营利机构“常识媒体”对1400名父母进行了调查,发现8岁及以下儿童看电视时间是从事其他活动时间的近4倍,孩子每天看电视1.44小时,而花在阅读、听音乐和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大约为半小时。

牵头美国儿科学会这项研究的美国得克萨斯州育儿专家阿里·布朗建议:“你得关掉电视才能达到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效果。房间内大家的关注点集中在电视节目时,对话交流时间会减少,影响孩子语言能力的正常发育,孩子日后适应学校生活较为困难。

英国《每日邮报》援引报告内容报道:“父母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对孩子而言,构成背景环境。父母被节目吸引,却忽视了亲子互动,或许不利于宝宝从玩耍中学习各种技能。”一些调查表明,婴幼儿玩耍时,旁边若正播放电视节目,将使孩子减少玩耍时间、分散注意力。早期教育专家莉萨·根西说,开着电视做事,大人和学龄前儿童都会注意力不集中。加拿大和美国研究人员先前发现,幼儿日后的学业、社交和健康状况和其看电视时间有较大关系,看电视时间越长后顾之忧越多。其次,睡前看电视可能降低低龄儿童的睡眠质量。

从以上研究结果看来,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有据可依的,而且这种负面影响可能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发现和改善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沉迷将可能挽救一个孩子。早教环节中的孩子如一张白纸,一旦发展到沉迷于电子产品甚至无法自拔,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对孩子心理健康更会带来极大危害 。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家庭教育作用是起决定性的,与此同时,还需要学校,教师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关心,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避免电子产品给孩子们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孩子对手机中游戏的了解,多半来自大人,因此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中的游戏。另外,有些家长为了哄孩子,主动拿出手机给孩子玩,这样一旦让孩子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以后就难以刹车了。

如果宝宝已经迷上了手机游戏,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宝宝喜欢玩手机的哪一部分,比如他喜欢听音乐,比如他喜欢用手去按数字键,比如他喜欢看手机鲜亮的颜色等,然后有针对性地用玩具去替换手机。

给孩子买个手机类的玩具做替代品,或者直接买个手机模型,也可一试。

若不能让孩子完全远离手机游戏,建议家长一方面和孩子约定游戏时间,让孩子有选择地掌握时间,另一方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多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与同龄人交往,参与户外的活动,扩展孩子的视野和兴趣。

当孩子哭闹着要玩手机游戏时,先找别的玩具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开,不要心软,不要一哭闹就满足他们,不合理的要求,再哭再闹也不能满足。

孩子爱玩手机怎么办?家长要用巧妙的方法来帮孩子戒掉,不可一味责骂哦。


布衣 采纳率:0% 回答时间:

  注;本文来自知乎网友蒋琮一题的回答。

  电子产品是工具,我们从小接触和学习使用并无不妥。和榔头,老虎钳,轮子,打字机比起来,电子产品没有什么特别。电子产品也仅仅是工具,我们需要避免对这个工具产生不健康的依赖,特别是对孩子而言。然而动辄宣称要砸掉孩子手中iPad的言行也太太神经了。

  至于电子产品的危害,我想各位较多担心的是其中的一些内容,比如说一些游戏(甚至是利用人性弱点引诱消费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金钱去做一些极低回报的事情)或者太容易获取的一些”你认为的不适合孩子的信息“(包括三观不正的文章,视频,图片,新闻,评论,审美,价值观导向……)

  孩子从小不接触这些东西,长大他会加倍补回来

  你不让孩子玩火,他总有一天会有机会玩火,与其如此,不如你在掌控安全的前提下,早早让他学会如何规避危险来享受玩火的乐趣。提前教会孩子正确健康地使用电子产品,相当于给提前打了疫苗。

  见多了高中前被管得的死死的乖孩子好学生在大学里把自己给玩死的例子了,父母不是那么好当的,不是把孩子往一个安全的笼子里一关就行了,你得让他在野外自由行走,自己在身后远远小心翼翼跟着,随时的指引他学习各种规则和技巧,分辨什么是正常的摔打,什么是真正的危险,以便在孩子真正需要的时候及时干预。我小的时候我妈我姑曾经苦口婆心劝诫我不要玩游戏,现在她们人到中老年,比我当年还乐此不疲、不能自拔。抵抗力这种东西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需要培养的。

  懒惰的父母:“给你iPad,不要来烦我”

  电子产品的”好处“就是让孩子不要来烦我,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对付”熊孩子“的捷径。我主张大人在家时就要全天侯陪同小孩子做任何事情,玩平板,看筛选过的合适的视频,你洗衣服让他递个篮子,你修水管帮忙送扳手……记住,保证电子产品仅仅是个工具,不是洪水猛兽,大人主动介入,提前预防,合理指导和适度干预,可以让孩子多得其利,少得其害的。但是如果想让电子产品减轻自己带孩子的负担,把iPad当做保姆那就完全错了。不受管制的保姆会害人的。

  关于游戏,不可否认,现在的有的游戏之所以可恶,让很多家长避之唯恐不及,是因为某些无良的商家已经不再把带来欢乐作为自己的使命,而是学会了系统化的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死命捞钱,对于人格未完全确立完整的青少年甚至婴幼儿来说,一旦遇到这样的魔鬼游戏厂家,你算是倒上大霉了(咳咳咳,咱小时候其实也入过迷……所以更加不愿意孩子遇到这种情况)。

  第一步 和孩子一起玩儿游戏,先为孩子尝毒吧

  自己在经过大量游戏试玩之后,挑选出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游戏,尽可能挑选画面唯美(顺便培养审美观)对生活/科学知识有较高要求的(可以让孩子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窗口)偏向于动脑的游戏,同时暗示动脑子的才是高级的聪明人玩的很酷很神气的游戏,点点鼠标靠大量时间堆砌出强大是傻瓜玩的游戏,只知道打打杀杀靠暴力解决问题都是愚蠢的行为,那些厂家坏透了,想用这些东西骗我们的钱,又不是真的……各种“疫苗”请自行组合,不再赘述。

  虽然小孩子很好骗的啦,多说几句反话,多鼓励,强化几次,自己就进脑子了,有时他还会反过来教育你呢。但是,洗脑其实真心不好,在孩子看穿你的把戏之前,你要尽早主动向孩子解释你真实的理由和想法……我有一个体会,就是如果你一直扮演一个诚实的角色,和孩子讲道理说服他真的会很轻松。

  经过上面的洗脑,基本孩子会有自己的一些判断标准,会对一些坏游戏有一些天然的抵触,这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些整体过关时间(或者平均每天耗时)不长的小游戏(大人仍然需要审核过滤一下),目的有几个

  1、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觉性……父母是相信自己的抵抗能力的,自己也要努力证明这点,

  2、更多的游戏加入,会让孩子对许多游戏的基本元素不再敏感,不再显得那么有吸引力,快速完成并获得成就感的游戏不易上瘾,过关后也基本很少愿意过多重复游玩。

  第三步 用游戏引导发散思维

  说到底游戏再好,学到再多知识也是虚拟的,不接地气的,我们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要经常打岔,

  1、这个解决方案是不是最好,有没有其他思路了,

  2、这个小狗画的好酷,我们玩完这关,去拿笔把他画下来吧

  3、今天游戏开的这架灰机好像在CK百科见到过啊,上次我下载的造物小百科里不是讲过怎么造飞机的吗,你还记得不?孩子:balababla……

  反正按照孩子的年龄,控制单次看屏幕的时间,接着去做其他的事情,当然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到点要主动休息就更好啦(现在我孩子经常就说“老爸,今天的游戏时段到点了,我们换个新花样吧!

  以上说下来感觉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实在需要家长用心,需要父母和孩子长期共同生活进步。虽然现在家长也很忙,但是还是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成长,多年以后你从中体会到的乐趣会让你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