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以前有多强大是不是很强大?

曾看到有亲英台湾愤傻的言论:不但美日实力强过中国,连英国都比中国强大?是这样吗?俺特意搜一下转来一资料对比一下到底谁比谁强!

面积24.3万平方千米。

人口六千零九百四十万人.(2008)

国内生产总值2.772万亿美元。

国防费228亿英镑,合345亿美元。

外贸额:831.19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2010)

三十年内经济增长率:2.3%。

外汇:83.935亿美元。居第19位。

面积:1045万平方千米。(陆地950万,内陆水域18.4万,内海69万)

外贸额:2.207万亿美元。居第二位。(2010)

有54家公司进入世界五百强排行榜。

三十年内经济增长率:9.8%(1980——2010)

外汇:3.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兵力现役部队21.245万人。预备役:30.28万人。

中国:现役兵力:230万人。预备役80万人。武警:66万人。民兵3900万人。

1900人。战略导弹核潜艇4艘,每艘携带16枚“三叉戟”135型弹道导弹和48个核弹头。

中国:战略核潜艇4艘(夏及094)带核导弹48枚。

陆基洲际导弹:76枚(东4,5及东31A)。中程导弹:179枚(东3,东21)。短程导弹:1380枚(东11/15)巡航导弹:300枚(长剑10)。

战略轰炸机;轰六H100架。

卫星:51颗,军用16颗。

SC-19反卫星导弹已射2次。

11.395万人(其中女兵6380人)。编有1个地面部队司令部,3个军区,3个师部,1个装甲师,1个机械化师,1个空中攻击旅,14个步兵旅群。

坦克:“挑战者Ⅱ”192辆“挑战者”410辆,“酋长”14辆,“蝎”式轻型坦克11辆。

装甲车:“短弯刀”332辆,“佩刀”138辆,“狐狸”等计共1738辆。

反坦克导弹:“米兰”755具,“陶式”60具。

地空导弹:“星光”147部,“标枪”172部,“轻剑”105部。

攻击直升机:269架。

中国陆军:160万人(另有资料146万人)

18个集团军。下辖40个师。40个旅。另有特种兵团7个。工程兵和通讯团39个,山地师2个。

反坦克导弹:红箭73,红箭8,红箭9A等5861具。

地空导弹:红2,红12,红6,红7,红9。俄S300,道尔M1共760—1000具。

直升机:526架(武直9:126架,武直10:12架,直8:83架。米17:165架等)

4.377万人(其中女兵3330名)。编有1个舰队,5个分舰队,8个海军基地。

战术攻击潜艇:“特拉法尔加”级7艘,“快速”级5艘。

护卫舰:“康沃尔”级4艘,“大刀”级2艘,“诺福克”级11艘。

巡逻艇:23艘。扫雷艇:21艘。

两栖登陆舰:6艘。各型支援舰:20艘。

海军航空兵6740人(其中女兵330名)。装备作战飞机34架,武装直升机120架。

海军陆战队6740人。装备有“米兰”反坦克导弹,“标枪”、“吹管”地空导弹,直升机9架。各型登陆舰艇24艘。

驱逐舰:28艘。(现代,旅海,旅沪,旅洋,旅洲级)

护卫舰:52艘(江卫,江湖,054新护等)

潜艇:66艘。(核潜艇11艘)

巡逻舰导弹艇;520艘。

登陆舰660艘,(主力71艘)

航空兵:2.5万人。飞机560架。

陆战队:3万人。(两个旅和两个两栖坦克师)。

5.473万人(其中女兵5350名)。编有5个飞行大队、45个中队:5个战斗轰炸机中队、5个对地攻击中队、6个歼击机中队、4个侦察机中队、3个海上反潜巡逻机中队、2个电子预警机中队、

作战飞机429架。四代机:无。可能购美F35。

战斗机:“旋风GR-4/4A”型63架,“旋风GR-1/1A/lB”型58架,F-3型93架,“美洲虎”53架,“鹞”64架(GR-7型53架、T-10型11架),“隼”125架(另储存16架),“堪培拉”7架,“猎人”26架,“哨兵”E-3D型7架,“三星”9架,VC-10型21架,“大力士”C-130型51架。

各种教练机共约268架。

29万人。飞机:4300架(歼10,歼11/苏27等三代机730架)。四代机:已试飞28次。

结论;中国实力是英国数倍。中国无论在装备数量还是技术都具压倒的优势!飞船和陆空基导弹及激光英国根本没有。所以台湾人认为英比中强大纯是有白痴狂想病。

加拿大在二战中是真正的赢家吧!

领土没有收到任何破坏,而加拿大对于二战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的,他开始就帮助英国固守领土

然后和美国一起征战太平洋,做后勤等工作,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也有很多加拿大人参与

生产了不少武器,而且给了英国很多贷款,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事将领和飞行员以及士兵

战后不但军事很强,而且经济也很发达

那么二战中加拿大是不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真正赢家?

今天我们说UCL,谈过去说从前。哈哈,大家等久了。

说UCL之前肯定要提下伦敦大学UOL这个联盟体,传说中最有希望去和Oxbridge扳手腕的强力联盟团体。UOL的牛,只存在于传说,因为他并不从事教学,像个管理组织,最后可以统一发放文凭。所以那些年,UCL和KCL一起发起了这个叫伦敦大学的联盟体。先学院后大学。

但是这样成立的大学先天中就带有一种不足。学院之间完全独立和自主。类似很多211学校的b级学院。所以很多学生会觉得UOL的功能就是颁发伦敦大学学位。

UOL对自己的二级学院有自己的分工,像LBS主攻商科,LSE主攻社科,主要出彩于政治。经济还有国际关系这块。还有IC主要搞理工科。KCL主要是医学和法律,SOAS就是亚非研究。QM也是专供法律和语言类。IOE今年开始和ucl合并,还有皇家艺术学院主攻设计。等等。。。而UCL自己则是主要是综合类,偏建筑和法律板块。所以他有自己很牛的Bartlett学院。代表了建筑环境学院学系的巅峰。但是很遗憾也很尴尬的是,一般在巴列读建筑的都喜欢称自己是巴列的学生,而不是UCL的学生。因为巴列名气更大,和其他系隔开,有种孤芳自赏的高冷。即使在UCL内部,去 BARTLETT 完成学业也是一件令整个UCL人高看一眼的牛逼行径。好吧,不得不说,毕业率真心蛮低的。所以去那边读Architecture和Urban Design的要注意了哈。。好像扯远了,扯到建筑了。。

因为UCL自己是综合类学校,偏建筑和法律。于是商科自然是他的短板,基本上申的人不多,还是建立在他有一个经济学院的缘故。但是根据每一届UCL经济学院学生在读情报。毕业率和挂科率又成为每一个新鲜人申请的心病。心塞的很啊。

UCL地理位置肯定不用说,地处伦敦一区,头顶大英图书馆,脚踩大英博物馆。交通也很便利。相对于UOL下的其他学院,UCL的规模是比较大的,而且分布相对集中,上课一般不用全伦敦的跑来跑去。

关于吃这块,LSE那篇介绍过伦敦的中国城,那边能找到寄托。学校内部也有Refectory和subway,wasabi 。也有中餐素食Buffet。所以只要你兜里有英镑,你就别愁没地方消费。只有那些个村,才会让你哭。所以还是尽量去伦敦。

继续商科,因为英国最赚钱的学院就是商学院,基本是每个学院最气派的大楼,但是伦敦大学学院的规矩是各学院发展自己的学系。于是,伦敦商学院开设完后其他都不能开。包括LSE,连商学院的M标配MBA都没开,也只是开了一个EMBA专业。UCL更桑不起了,光秃秃的经济系。所以后面觉得赚不到钱了,才开始玩玩擦边球游戏,开一些个管理方向的专业来赚钱。反正也用不聊多高大上教授。

IC之所以有商学院,也是因为之后独立出来,强开的。

所以UCL的商科课程有点惨,这也是为什么都不太推荐他家商学院的原因。

UCL相对来说是G5里面最好申的。比如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MSc这个专业,入学要求就相对不高。UCL很有心计的把这个专业放在Computer Science系。所以入学要求是要数学或者金融背景都可以申。有计量背景的就更赞了。有4000英镑的奖学金。这个建议大家试试的。

当然还有一个金融数学课程,这个基本要求相关专业 英本First Class才可以申请。拒人比较厉害。拒过英本分数80多的。算是最难申的一个了。金工方向,这个是在数学系。数学系总共三个方向,还有一个超级难的Msc课程是Mathematical Modelling。这个大家就看看吧。别申了,读下来会死的。而且学费也不便宜。今年也要接近22000了。好像是21700.

好吧,表示UCL的商科课程跟KCL一样,是没什么好单独拉出来讲的。经济方向倒是挺请。会主要学matrix algebra, multi-variate calculus 和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课程。需要有GRE成绩。雅思相对比较高。学费一般。很多学生完全可以接受,就是挂科太惨淡。。

这基本就是UCL的商科了。其实UCL要讲也是重点讲法律和建筑。以后有时间商科长文结束可以考虑来一发。

【Martin原创文,请勿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以前有多强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