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海旱腰疼带种小麦施那种化肥比较好?

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稷下研究院

虽然今年的麦子已经收割完了,可我还是忍不住想写一写记忆中的麦收季节。

小麦原产中国,是由东夷人最早培育出来的。东夷人是“齐”人的祖先,当然也是山东人的祖先了。“齐”,金文大篆写作“”,《说文》的解释是“禾麦吐穗,上平也”。小麦吐出了穗,麦穗头长得大致一样高,一片丰收的景象,就连布谷鸟也要来凑热闹“布谷、布谷,割麦插禾”地叫个不停。东夷人崇拜鸟,就将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取名“博姑(布谷)”。有专家考证,博姑就是现在的博兴。说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卖弄自己知道得多,而是想说,割麦子、收麦子这件事在齐鲁大地上至少已经存在了四千年,当然收麦子的酷热煎熬也相应沿袭了四十多个世纪,历史感还是相当厚重的。

俗话说,麦熟一晌。农历的五月,干热的西南风一吹一整天,前几日还青黄相间的麦子似乎一个晌午头就被吹干了。“风吹麦穗千层浪”,那是诗人的感受,农民此时的心情较为复杂。面对即将到来的麦收季节,伴随着“虎口夺食”的丰收喜悦,似乎还掺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对艰苦麦收的紧张和恐惧。套用导演姜文的话,他应当狠狠地骂一句“狗日的麦子!”

即将收割的麦子有“三怕”:怕刮风、怕下雨、怕冰雹。一旦这三样同时来袭,麦子必定会倒伏,麦粒脱落,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可要是不下雨,已经种下的谷子、玉米等秋季作物就要旱死了。下不下、下多大,下多久都要落埋怨,要想让农民满意,最好是和风细雨地下一阵,马上云开日出,因此老天爷是很难当的。

埋怨老天爷没有用,眼下最要紧的是“摁场”——碾场院。找一块开阔平整的地,挑来河水一瓢一瓢把地浇透,再撒上一层麦糠,用碌碡(liù zhou)反复碾压,直到平整光滑,接下来小半月的时间,就要在这块场院里跟小麦较劲了。

下地割麦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镰刀要磨得很“快”(锋利),最少带两张,以防中间镰刀掉头,耽误活路。最保险的办法是带一块魔石,镰刀不快了,可以随时磨一磨,也可以将脱落的镰刀头重新楔上。再就是要带上草绳,捆麦子用。草绳要用水浸透了,以免捆麦子时断了。此外就是带上草帽,带足水和干粮,中午在地里吃,省下来回的时间。

对于麦收,最深刻的记忆是腰疼、干渴和刺挠。

先说腰疼。麦子长得齐腰深,但是需要弯下腰去才能将麦子齐根割下。鲁中地区土质肥沃,加上小麦是主粮、细粮,农民舍得施肥、浇水,用心侍候,因此麦子长得茂密粗壮,往往一镰刀割不透。要一拤一拤地割,一扑子一扑子地放,因此需要不断地弯腰、直腰,时间一长,这腰就会疼地受不了,真的是“起来不想下去,下去不想起来。”有经验的老手介绍经验,那就是不起身,一气割到头再休息。俗话说教的曲子唱不得,别说是一口气割到头,就算接连割三五米不起身,腰就疼得要断似的。割自留地的麦子累了就歇一会儿,但是割生产队的可就不一样了,因为要记工分、赶进度,队里要求特别严。所谓“抢收抢种”“三秋不如一夏忙”指的便是这段时间。生产队割麦子会采用“拉趟子”的办法。队长会亲自带头,或者找个能干的庄稼把式,大家都得跟上他们的速度。队长或庄稼把式割得麦茬高低一致,不瞎不漏,的确又快又干净。要赶上他们的节奏,就得拼命干,连直腰、喘气、喝水的功夫也没了。你还剩三五米,他早已割完了坐在地头抽烟歇息呢!你好不容易割完这一趟,也想到地头喘口气,他那里早歇足了精神,刷刷刷又一趟开始了。结果是差距越拉越大,越落下越急,这就叫“拉趟子”。落下不多还好说,有些劳动力差的不一会儿就落下一趟的活路了,队长就开始训斥数落了。天热,活累,再挨熊,因此那些落后的人心情郁闷得很,忍不住也会发脾气反驳几句。麦地里经常能听到争吵声。有个笑话,说老子和儿子“赶趟子”,结果儿子累了,直喊腰疼。老子很是不屑一顾,回头轻蔑地说“小小孩儿们,哪来的腰?!”儿子于是就问“不叫腰,那叫什么?”老子头也不抬,给了句“当么间儿”。老人毕竟是老人,虽然耐力好,但记性明显差了。这不,腰里别着镰刀,却四处寻摸“哎,镰刀忘哪了?”儿子看到了,却跟爹说“在当么间儿”,于是爹就到麦地中间去找,当然是找不到的。忙活半天,儿子才告诉他别在腰上。当爹的很生气“明明在腰上,你怎么点晃(骗)我?”儿子反问:“你不是说那不叫腰,叫当么间儿!”

再说干渴。必须承认,老祖宗造的这个词太形象太贴切了:因口干而渴,因渴而口发干。尽管农历的五月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但是顶着烈日在蒸笼一样的麦地里劳作,大汗淋漓之后极度干渴的体验还是相当深刻。农民常说“一件褂子溻得只剩四个角”,形容出汗多、干活累,其实割麦子能把衣服溻得一个角也不剩,褂子一拧,汗水滴滴哒哒地淌。村卫生室用过的食盐水瓶子,常用来盛水用,500毫升的水,往往一口气喝光。这边刚喝完,哄一声一阵汗,仿佛这水没到胃里,直接从嘴里通到全身的汗毛孔了。如果人多,就要用大塑料桶装水,不然真会热倒人(中暑)。渴急了眼的人什么样?简直是见水如命!麦收季节,每天早上,每家都会早早烧好开水,用大陶瓷盆凉上,放在院子里的磨盘上。男人割麦子回来,渴得冒烟了,一头扎进盆里,咕咚咕咚能把一盆凉白开喝光,一走路胃里咣当咣当地响。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牛饮吧!书会大哥回到家,看见窗户上有一晚茶水,不由得两眼放光,三两口喝了个净,一咂摸,觉得味道不对。原来这是儿子的尿,是给邻居家准备的熬中药的药引子(童子尿)。还听说邻村有个人看见别人家地里有半瓶黄色的东西,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茶水,抢过来就喝,夺都夺不过来。喝完了也就杯具了,因为那是半瓶农药,人没送到医院就不行了。

刺挠。写下这两个字,不由得脖子、后背、胳膊一阵阵疼,一片片痒。据说被截肢的人,有时还能感觉到不存在的截肢的疼痛,是因为感觉有记忆。刺挠大概就是类似的一种感觉记忆吧?那种感觉实在是难受极了:疼中透着痒,痒里带着疼,有始无终,连绵不绝,强忍弗能耐三秒,抓挠不可减半分,令人抓狂,使人发疯。这种刺挠,从进麦地开始,到麦收结束,简直是莫大的刑罚。至于刺挠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一是小虫子咬人,二是麦芒扎人。虫子咬,一般就是起个小红疙瘩,过一会就不痒了。麦芒扎了,这小红疙瘩却是十天半月下不去。如果麦芒恰好扎在小虫子咬的疙瘩上,那就麻烦了,又红又肿,甚至会破皮化脓。腿上、胳膊上、胸膛上密密麻麻全都是疙瘩。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有,那就是里面穿上秋衣、秋裤,虫子咬不到,麦芒扎不着。小六子就很精明,每到这个季节,他就在衣服里套穿上叫做“海军蓝”的汗裗子,尽管热,却有效地避免了刺挠。不过在三十多度的太阳地里穿着厚厚的两层衣服,那滋味也是够受的。

这期间有两件事情能让人暂时忘掉酷热与刺挠:一是地头来了卖冰糕的,二是来了乡镇里的农业技术员。麦冰糕的小虎子声音甘甜清脆,挑逗般地扯着嗓子喊:“冰糕,香蕉冰糕,香蕉牛奶大冰糕啊”。小虎子之所以这么喊,是因为这是三种不同成分的冰糕,有没有香蕉牛奶不知道,但价格确实不一样,分别是2分,5分和1毛。那时的2分,相当于现在的2元,1毛则似乎比现在10元还要多。很少有人舍得花一毛钱买一只香蕉牛奶大冰糕,绝对抵得上现在一份哈根达斯了。大多数人买一根2分钱的老冰棍漱拉漱拉,就是莫大的享受。再就是乡镇里的农业技术员下地来了解麦收进度、产量,指导生产。那时的农业技术员指导农活,不只是看,还真干。只见技术员麻利地割麦子、捆麦子,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闪闪发亮,让人好生羡慕。技术员算是半个“公家人”,将来没准能转成城里人,因此农民对他们很尊敬。

接下来的活儿,腰疼可以暂放一边,但干渴、刺挠一点也没有减轻。割倒的麦子要一扑子一扑子夹在腋下,用两只手十指交叉箍住,放在草绳上捆扎。淄川话里这个动作叫做“挟”,就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挟”字,颇有古汉语味道。“挟”麦子虽然不需要“挟泰山”般的神力,却需要不怕扎,不怕痒。满地捆成大小相当的麦个子,舞舞暄暄装满手推车,摸摸索索地推到场院里,期间都要强忍着那钻心的疼和痒。太阳升起来了,解开麦个子,挑出麦秆粗壮的,一把一把地捋整齐,用镰刀割下来,留着修补草房用。麦穗头子扔到场院中央摊开,在太阳底下暴晒一个中午,干干索索的,接下来就是打场了。

俗话说馍馍好吃磨难挨,打场拉碌碡的确够人受的。拉碌碡太早了不行,麦穗没晒干;太晚了也不行,夏天的傍晚多半会下雨。因此必须是在烈日下,顶着大太阳拉碌碡,一圈儿一圈儿,漫无边界啊!碌碡吱扭吱扭地响,仿佛替不愿拉碌碡的小孩子叫屈。后来有了大铁碌碡,用拖拉机拖着碾压,再后来才有了脱粒机、收割机,才终于跟石头碌碡拜拜了。现在回老家,偶或在角落里发现半截露出地面的碌碡,思绪便一下子恍惚起来,仿若飞到了童年。

碌碡终于拉完了。麦穗经过充分的碾压,麦粒完全从麦穗上脱下来,但扔和麦糠、麦秸混在一起。用扫帚将混合物扫成一堆,装在簸箕里,两膀用力撒向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借助风的力量,吹走较轻的麦糠、麦秸,而较沉的麦粒纷纷落下来,这就是——“扬场”。扬场是一门技术活,扬得好的一个队里也就三五个,扬完场后可以吃到奖励的油条。记忆中刘学贤老人就是扬场的高手,他动作不紧不慢,人不急不躁,在小孩子看来,那眼神、那动作颇有一种神圣的味道。刘大爷家原来的成分是地主,当然后来摘帽了,但多年来习惯了不苟言笑,面色冷峻,用现在时髦的词应该叫做很“酷”。

生产队的麦子属于集体的,要按人口和劳动力多少平均分给社员。年成好时分得多一些,年成不好就很凄惨了。一些靠天吃饭的山村,赶上大旱,每家只能拿一个瓢去分麦子。这样下半年的日子,就很难过了。

无论打了多少麦子,交公粮是必须的,皇粮国税嘛,老百姓也大多无怨言。生产队交的多,个人自留地交的少,一般推着小车去送。粮所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白汗褂子(白衬衫),脚上是皮凉鞋,是真正的公家人,守着粮食,是永远不会挨饿的人。老百姓描述他们是“皮底子鞋,洋袜子;高吊裤,大褂子。”这些人平时闲得很,整天“看着蚂蚁爬树”,但一到收公粮时,马上神气起来。手里拿一个带凹槽的锥子往袋子上一插,取几粒麦子放嘴里嘎嘣嘎嘣一嚼,就能断定是干是湿,合格与否。公粮不合格,交不上推回家是很丧气的事情。

漫长、艰难的麦收季节终于过去,喧闹的场院逐渐寂静下来,只剩下高高低低的麦秸垛杵在那儿。这里是小孩子的天堂,可以在这藏乎眼儿(捉迷藏),翻腚挂(翻跟头),打髈连(侧手翻)。当时《少林寺》正在热播,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情节早已烂熟于心,李连杰的那招“飞雕入林”也能模仿地有模有样了。如果足够幸运,还可以发现遗漏的一些麦粒,连土一块扫起来,用这“土拉麦子”去换油条吃。油条那个香啊,就跟那“刺挠”一样,终身难忘。

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稷下研究院

虽然今年的麦子已经收割完了,可我还是忍不住想写一写记忆中的麦收季节。

小麦原产中国,是由东夷人最早培育出来的。东夷人是“齐”人的祖先,当然也是山东人的祖先了。“齐”,金文大篆写作“”,《说文》的解释是“禾麦吐穗,上平也”。小麦吐出了穗,麦穗头长得大致一样高,一片丰收的景象,就连布谷鸟也要来凑热闹“布谷、布谷,割麦插禾”地叫个不停。东夷人崇拜鸟,就将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取名“博姑(布谷)”。有专家考证,博姑就是现在的博兴。说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卖弄自己知道得多,而是想说,割麦子、收麦子这件事在齐鲁大地上至少已经存在了四千年,当然收麦子的酷热煎熬也相应沿袭了四十多个世纪,历史感还是相当厚重的。

俗话说,麦熟一晌。农历的五月,干热的西南风一吹一整天,前几日还青黄相间的麦子似乎一个晌午头就被吹干了。“风吹麦穗千层浪”,那是诗人的感受,农民此时的心情较为复杂。面对即将到来的麦收季节,伴随着“虎口夺食”的丰收喜悦,似乎还掺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对艰苦麦收的紧张和恐惧。套用导演姜文的话,他应当狠狠地骂一句“狗日的麦子!”

即将收割的麦子有“三怕”:怕刮风、怕下雨、怕冰雹。一旦这三样同时来袭,麦子必定会倒伏,麦粒脱落,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可要是不下雨,已经种下的谷子、玉米等秋季作物就要旱死了。下不下、下多大,下多久都要落埋怨,要想让农民满意,最好是和风细雨地下一阵,马上云开日出,因此老天爷是很难当的。

埋怨老天爷没有用,眼下最要紧的是“摁场”——碾场院。找一块开阔平整的地,挑来河水一瓢一瓢把地浇透,再撒上一层麦糠,用碌碡(liù zhou)反复碾压,直到平整光滑,接下来小半月的时间,就要在这块场院里跟小麦较劲了。

下地割麦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镰刀要磨得很“快”(锋利),最少带两张,以防中间镰刀掉头,耽误活路。最保险的办法是带一块魔石,镰刀不快了,可以随时磨一磨,也可以将脱落的镰刀头重新楔上。再就是要带上草绳,捆麦子用。草绳要用水浸透了,以免捆麦子时断了。此外就是带上草帽,带足水和干粮,中午在地里吃,省下来回的时间。

对于麦收,最深刻的记忆是腰疼、干渴和刺挠。

先说腰疼。麦子长得齐腰深,但是需要弯下腰去才能将麦子齐根割下。鲁中地区土质肥沃,加上小麦是主粮、细粮,农民舍得施肥、浇水,用心侍候,因此麦子长得茂密粗壮,往往一镰刀割不透。要一拤一拤地割,一扑子一扑子地放,因此需要不断地弯腰、直腰,时间一长,这腰就会疼地受不了,真的是“起来不想下去,下去不想起来。”有经验的老手介绍经验,那就是不起身,一气割到头再休息。俗话说教的曲子唱不得,别说是一口气割到头,就算接连割三五米不起身,腰就疼得要断似的。割自留地的麦子累了就歇一会儿,但是割生产队的可就不一样了,因为要记工分、赶进度,队里要求特别严。所谓“抢收抢种”“三秋不如一夏忙”指的便是这段时间。生产队割麦子会采用“拉趟子”的办法。队长会亲自带头,或者找个能干的庄稼把式,大家都得跟上他们的速度。队长或庄稼把式割得麦茬高低一致,不瞎不漏,的确又快又干净。要赶上他们的节奏,就得拼命干,连直腰、喘气、喝水的功夫也没了。你还剩三五米,他早已割完了坐在地头抽烟歇息呢!你好不容易割完这一趟,也想到地头喘口气,他那里早歇足了精神,刷刷刷又一趟开始了。结果是差距越拉越大,越落下越急,这就叫“拉趟子”。落下不多还好说,有些劳动力差的不一会儿就落下一趟的活路了,队长就开始训斥数落了。天热,活累,再挨熊,因此那些落后的人心情郁闷得很,忍不住也会发脾气反驳几句。麦地里经常能听到争吵声。有个笑话,说老子和儿子“赶趟子”,结果儿子累了,直喊腰疼。老子很是不屑一顾,回头轻蔑地说“小小孩儿们,哪来的腰?!”儿子于是就问“不叫腰,那叫什么?”老子头也不抬,给了句“当么间儿”。老人毕竟是老人,虽然耐力好,但记性明显差了。这不,腰里别着镰刀,却四处寻摸“哎,镰刀忘哪了?”儿子看到了,却跟爹说“在当么间儿”,于是爹就到麦地中间去找,当然是找不到的。忙活半天,儿子才告诉他别在腰上。当爹的很生气“明明在腰上,你怎么点晃(骗)我?”儿子反问:“你不是说那不叫腰,叫当么间儿!”

再说干渴。必须承认,老祖宗造的这个词太形象太贴切了:因口干而渴,因渴而口发干。尽管农历的五月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但是顶着烈日在蒸笼一样的麦地里劳作,大汗淋漓之后极度干渴的体验还是相当深刻。农民常说“一件褂子溻得只剩四个角”,形容出汗多、干活累,其实割麦子能把衣服溻得一个角也不剩,褂子一拧,汗水滴滴哒哒地淌。村卫生室用过的食盐水瓶子,常用来盛水用,500毫升的水,往往一口气喝光。这边刚喝完,哄一声一阵汗,仿佛这水没到胃里,直接从嘴里通到全身的汗毛孔了。如果人多,就要用大塑料桶装水,不然真会热倒人(中暑)。渴急了眼的人什么样?简直是见水如命!麦收季节,每天早上,每家都会早早烧好开水,用大陶瓷盆凉上,放在院子里的磨盘上。男人割麦子回来,渴得冒烟了,一头扎进盆里,咕咚咕咚能把一盆凉白开喝光,一走路胃里咣当咣当地响。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牛饮吧!书会大哥回到家,看见窗户上有一晚茶水,不由得两眼放光,三两口喝了个净,一咂摸,觉得味道不对。原来这是儿子的尿,是给邻居家准备的熬中药的药引子(童子尿)。还听说邻村有个人看见别人家地里有半瓶黄色的东西,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茶水,抢过来就喝,夺都夺不过来。喝完了也就杯具了,因为那是半瓶农药,人没送到医院就不行了。

刺挠。写下这两个字,不由得脖子、后背、胳膊一阵阵疼,一片片痒。据说被截肢的人,有时还能感觉到不存在的截肢的疼痛,是因为感觉有记忆。刺挠大概就是类似的一种感觉记忆吧?那种感觉实在是难受极了:疼中透着痒,痒里带着疼,有始无终,连绵不绝,强忍弗能耐三秒,抓挠不可减半分,令人抓狂,使人发疯。这种刺挠,从进麦地开始,到麦收结束,简直是莫大的刑罚。至于刺挠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一是小虫子咬人,二是麦芒扎人。虫子咬,一般就是起个小红疙瘩,过一会就不痒了。麦芒扎了,这小红疙瘩却是十天半月下不去。如果麦芒恰好扎在小虫子咬的疙瘩上,那就麻烦了,又红又肿,甚至会破皮化脓。腿上、胳膊上、胸膛上密密麻麻全都是疙瘩。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有,那就是里面穿上秋衣、秋裤,虫子咬不到,麦芒扎不着。小六子就很精明,每到这个季节,他就在衣服里套穿上叫做“海军蓝”的汗裗子,尽管热,却有效地避免了刺挠。不过在三十多度的太阳地里穿着厚厚的两层衣服,那滋味也是够受的。

这期间有两件事情能让人暂时忘掉酷热与刺挠:一是地头来了卖冰糕的,二是来了乡镇里的农业技术员。麦冰糕的小虎子声音甘甜清脆,挑逗般地扯着嗓子喊:“冰糕,香蕉冰糕,香蕉牛奶大冰糕啊”。小虎子之所以这么喊,是因为这是三种不同成分的冰糕,有没有香蕉牛奶不知道,但价格确实不一样,分别是2分,5分和1毛。那时的2分,相当于现在的2元,1毛则似乎比现在10元还要多。很少有人舍得花一毛钱买一只香蕉牛奶大冰糕,绝对抵得上现在一份哈根达斯了。大多数人买一根2分钱的老冰棍漱拉漱拉,就是莫大的享受。再就是乡镇里的农业技术员下地来了解麦收进度、产量,指导生产。那时的农业技术员指导农活,不只是看,还真干。只见技术员麻利地割麦子、捆麦子,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闪闪发亮,让人好生羡慕。技术员算是半个“公家人”,将来没准能转成城里人,因此农民对他们很尊敬。

接下来的活儿,腰疼可以暂放一边,但干渴、刺挠一点也没有减轻。割倒的麦子要一扑子一扑子夹在腋下,用两只手十指交叉箍住,放在草绳上捆扎。淄川话里这个动作叫做“挟”,就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挟”字,颇有古汉语味道。“挟”麦子虽然不需要“挟泰山”般的神力,却需要不怕扎,不怕痒。满地捆成大小相当的麦个子,舞舞暄暄装满手推车,摸摸索索地推到场院里,期间都要强忍着那钻心的疼和痒。太阳升起来了,解开麦个子,挑出麦秆粗壮的,一把一把地捋整齐,用镰刀割下来,留着修补草房用。麦穗头子扔到场院中央摊开,在太阳底下暴晒一个中午,干干索索的,接下来就是打场了。

俗话说馍馍好吃磨难挨,打场拉碌碡的确够人受的。拉碌碡太早了不行,麦穗没晒干;太晚了也不行,夏天的傍晚多半会下雨。因此必须是在烈日下,顶着大太阳拉碌碡,一圈儿一圈儿,漫无边界啊!碌碡吱扭吱扭地响,仿佛替不愿拉碌碡的小孩子叫屈。后来有了大铁碌碡,用拖拉机拖着碾压,再后来才有了脱粒机、收割机,才终于跟石头碌碡拜拜了。现在回老家,偶或在角落里发现半截露出地面的碌碡,思绪便一下子恍惚起来,仿若飞到了童年。

碌碡终于拉完了。麦穗经过充分的碾压,麦粒完全从麦穗上脱下来,但扔和麦糠、麦秸混在一起。用扫帚将混合物扫成一堆,装在簸箕里,两膀用力撒向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借助风的力量,吹走较轻的麦糠、麦秸,而较沉的麦粒纷纷落下来,这就是——“扬场”。扬场是一门技术活,扬得好的一个队里也就三五个,扬完场后可以吃到奖励的油条。记忆中刘学贤老人就是扬场的高手,他动作不紧不慢,人不急不躁,在小孩子看来,那眼神、那动作颇有一种神圣的味道。刘大爷家原来的成分是地主,当然后来摘帽了,但多年来习惯了不苟言笑,面色冷峻,用现在时髦的词应该叫做很“酷”。

生产队的麦子属于集体的,要按人口和劳动力多少平均分给社员。年成好时分得多一些,年成不好就很凄惨了。一些靠天吃饭的山村,赶上大旱,每家只能拿一个瓢去分麦子。这样下半年的日子,就很难过了。

无论打了多少麦子,交公粮是必须的,皇粮国税嘛,老百姓也大多无怨言。生产队交的多,个人自留地交的少,一般推着小车去送。粮所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白汗褂子(白衬衫),脚上是皮凉鞋,是真正的公家人,守着粮食,是永远不会挨饿的人。老百姓描述他们是“皮底子鞋,洋袜子;高吊裤,大褂子。”这些人平时闲得很,整天“看着蚂蚁爬树”,但一到收公粮时,马上神气起来。手里拿一个带凹槽的锥子往袋子上一插,取几粒麦子放嘴里嘎嘣嘎嘣一嚼,就能断定是干是湿,合格与否。公粮不合格,交不上推回家是很丧气的事情。

漫长、艰难的麦收季节终于过去,喧闹的场院逐渐寂静下来,只剩下高高低低的麦秸垛杵在那儿。这里是小孩子的天堂,可以在这藏乎眼儿(捉迷藏),翻腚挂(翻跟头),打髈连(侧手翻)。当时《少林寺》正在热播,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情节早已烂熟于心,李连杰的那招“飞雕入林”也能模仿地有模有样了。如果足够幸运,还可以发现遗漏的一些麦粒,连土一块扫起来,用这“土拉麦子”去换油条吃。油条那个香啊,就跟那“刺挠”一样,终身难忘。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小麦春节急需养分,控释肥控制化肥养分释放,速度慢,不一定能满足小麦生长需求。尿素可以!

实际上控释肥是专门设计出来作为底肥使用的,而不是作为追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渭的拼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