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携带45岁多数自愈表面抗体阳性乙肝携带45岁多数自愈核心抗体阳性乙肝携带45岁多数自愈病毒e抗体阳性是不是大三阳呀?

原标题:「解疑」乙肝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是怎么回事?

在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中,“抗原”是病毒本身的成分,而“抗体”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产物,它们有显著不同的临床意义。乙肝表面抗体 HBsAb或抗-HBs 是 乙肝病毒 或者乙肝疫苗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而产生的IgG抗体,它可以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 特异性结合以清除病毒,属于保护性抗体,是判断机体是否对HBV感染具有保护性的标志。

“两对半”检查中如果表面抗体阳性,可能有如下意义: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机体已经清除了病毒。表面抗体常在感染恢复后期出现阳性,此时乙肝表面抗原转阴至少已1个月以上,表面抗原转阴6-12个月后表面抗体水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常于10年内转阴(有时转阴很快)。

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高危人群如抗-HBs< 10 mIU/ml,可补种疫苗加强免疫。

少数患者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但乙肝表面抗原也长期为阳性,提示仍存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其原因可能为存在不同亚型乙肝病毒感染或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使得血液中存在的表面抗体不能中和清除表面抗原,此类患者仍需要视作慢乙肝感染者,接受规范的随访及治疗

核心抗体阳性的因素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在血清中很快会被裂解,不容易被检测到,但核心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即 核心抗体HbcAb。核心抗体是机体感染 HBV 后在血液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抗体,核心抗体IgM存在与否是判断急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

“两对半”检查中如果核心抗体单项阳性,可能有如下意义:

患者处于急性乙肝感染的“窗口期”,即乙肝表面抗原已被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清除,在血液中消失,由于乙肝核心抗体出现比乙肝表面抗体早,所以仅能检测到乙肝核心抗体阳性。

既往已自愈或治愈的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由于乙肝核心抗体比乙肝表面抗体在体内存在的时间长,因此乙肝表面抗体已消失或在可检测水平以下时,乙肝核心抗体仍存在。

隐匿性慢乙肝患者血清表面抗原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并有肝功能异常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这类患者可表现为单纯核心抗体阳性或弱阳性。

乙肝核心抗体可通过胎盘,由阳性的母亲传递给婴儿,献血者也可以通过输血将核心抗体传递给接受血液的人。

“两对半”检查中如果表面抗体与核心抗体同时阳性,其他指标均阴性,代表患者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急性HBV感染已痊愈。若表面抗体、核心抗体及e抗体均阳性,代表患者处于急性乙肝恢复期,或既往有过HBV感染。

注意:本材料用于健康知识宣教,不能代替医生诊治;如您有诊治需求,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

节目简介:乙肝,看看专家怎么说。侯金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亚太地区肝病学会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的主任。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携带45岁多数自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