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相邻数顺口溜怎么学

儿童学数学,父母的教授方法很重要。 由于儿童没有进过学堂接受教育,因此在教儿童学数学是方法上要生动、有趣、形象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孩子所看、所听联系到数学问题,然后通过最简单最形象的方式来教授孩子。下面总结了几种有效的教儿童学数学的方法,请看下面介绍。

  儿童学数学,父母的教授方法很重要。 由于儿童没有进过学堂接受教育,因此在教儿童学数学是方法上要生动、有趣、形象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孩子所看、所听联系到数学问题,然后通过最简单最形象的方式来教授孩子。下面总结了几种有效的教儿童学数学的方法:

  1、能动手操作的题,父母不要给出答案,让孩子去操作、体验、领悟。

  为考孩子的智力,家长会给孩子提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四个角,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孩子会脱口而出,3个。这时家长不要告诉孩子答案,要孩子亲手去剪一剪。一剪才发现有5个角。继续剪,看能不能剪出3个?孩子都看过能伸缩的活动推拉门或防盗窗,这些门或窗的结构是四边形的。问他们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而做成四边形呢?叫孩子用竹棒围一个四边形和三角形,然后压一压,看那个会变形。让孩子领悟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能领悟出某些结论,为创造发明打下基础。

  总之,孩子良好的学习素质一半来自家长的熏陶。给孩子提问题,也要讲究方法,让孩子积极地想,愉快地做,能激发兴趣,开发智力,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2、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编的题, 能让孩子体会生活,丰富生活知识。

  养金鱼是小孩子挺喜欢的事。为让孩子做减法,可编制“金鱼缸中有5条金鱼,死了一条,还剩下几条?”有过养金鱼经验的孩子不一定就简单的回答4条,他要提出这条死了的金鱼捞出来了没有?这样他就有两个答案:4条或5条。多思考这样的问题可培养孩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在餐桌上,如果有一桌丰盛的菜,叫孩子把菜分为两类。按什么方法分,由孩子自己决定。特别是孩子多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分的方法很多:如按动、植物分,或按海产类或非海水类分,也可按炒菜、汤菜分;冷菜、热菜分等。做父母的要作适当的提示,让孩子学一点分类思想,还丰富了生活知识。

  3、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

  好多家长给孩子辅导数学就是呆板的几道算题,这样孩子容易厌烦,会觉得数学没有兴趣。如3+7等于多少?7+3呢?8+2呢?这时你如果反过来编题:那两个数相加得10?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如何判定你已经写完了?有规律吗?让孩子找到:0+10,1+9,2+8,3+7,……,10+0这一规律后,又提出那两个数的和等于11?这样的式子共有几个?然后提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0,这样的算式能编出几道。这些问题可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有时,你做家务忙,但孩子要求你出一道题给他做,你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几何图形,叫孩子说说这个像什么?比如画一个圆,让孩子去想象。有的孩子说像大饼;像圆圆的月亮;像妈妈漂亮外衣的纽扣等等。只要是圆的,不管说什么都对,说得越多越好。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及观察力。

2儿童学数学游戏有哪些

  儿童学数学的游戏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那么家长该怎么选择呢?下面推荐的几种游戏,对于宝宝在数学学习上有很大的帮助。

  倒述数字要求儿童将大人口授的一串数字以相反的次序倒述出来,如口授123时倒述为321。在倒述数字时不容许看写出来的数字,或自己用毛将口授的数字用笔写下来。这要求儿童十分注意听,马上将数字记忆,同时要用心去想即是通过逆向思维将数字的次序倒着背出来。1987年调查中发现有8.5%的4岁儿童和72.5%的5岁儿童中能倒述2位数;有7.4%的5岁儿童,有74.5%的70个月儿童,有98.5%的76个月时能倒述3位数。1995年发现4岁时有82%人能倒述2位数,有25%人能倒述3位数,还有10.2%人能倒述5位、3.4%能倒述6位数。比内L-M量表要求7岁倒述3位,9岁倒述4位,12岁倒述5位,只有高智商成人才能倒述6位数。韦氏1950年指出,复述和倒述数字是一种测定智力的方法。如果成人不会复述5位数和倒述3位数,有90%的可能性诊断为智力低下和记忆缺陷,他们不能集中精力来完成任何艰苦的工作。

  倒数数就是从大到小倒着数数,如54321。学过用儿歌倒数的儿童从3岁半就能倒数10-1。儿歌押韵,顺口:123,321,1234567,7654321。先学会背熟7-1,往上加10,9,8就很容易了。倒数的关键在10-9上,如重点练习100-99,90-89,70-69……,经过练习的儿童都能从自己背数的最大数倒数到1。1987年普查未经训练的儿童,在44个月时有7.4%的儿童,在54个月时有75.6%的儿童能倒数5-1。在46个月时有10.5的儿童,64个月时有76.4%的儿童能倒数10-1。在48个月时有7.2%的儿童,74个月时有25.6%的儿童、80个月时有95.6%的儿童能倒数20-1。4岁儿童中有5.4%的孩子能倒数30-1,76个月时则有72.3%的孩子能倒数30-1。66个月时有8.2%的人会倒数50-1,其中有4.8的人会从100倒数到1。比内1916年量表将20倒数到1安排到8岁,国外许多专家认为7岁之前不可能从20倒数到1。

  比内L-M1972年量表将此项取消,作者认为中国儿童之所以能倒数数因为中文数字是单音,易于学习和背诵。尤其从11-20没有规则的变化,所以较容易学会倒数数

  我国儿童学会分清左右是因为早拿筷子,几乎所有会拿筷的孩子都知道拿筷子的手是右手。个别左利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用左手拿筷子,所以从26个月就认识自己的右手了。家长经常同孩子在镜前做游戏,孩子就会快速指自己的左眼、右耳、左肩、右膝、右夹肢窝,左肘等部位。孩子分清鞋的左右最早是23个月,多数是33个月,仅有个别独立能力被剥夺者才拖到52个月。国外无论比内量表或格塞尔量表都认为儿童应在6岁时才能分清左右,连1978年麦卡锡的儿童游戏量表也规定5岁才作分左右的游戏测试。

  分左右是认识空间方位的感知觉。住在北京和其他古老的有城墙的城市,孩子比较容易分清东南西北,几乎4岁就分清楚了。在殖民地城市如广州、上海、天津等地,即使许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分清东南西北。所以空间方位的认知受地域的影响。

  从10个月起,如果大人问“你几岁?”时,宝宝会竖起食回答,到15个月时就会自己说“1岁”。说话较迟的宝宝到28个月时就会自己说“两岁”。但是比内量表和格塞尔量表都认为应当5岁才能正确回答自己折年龄。

  3岁左右的儿童画出的正方形要求至少有一个是直角。我国儿童从30个月就可以学会画下方形,较迟的也在44个月学会了。因为许多汉字是正方形的,孩子们从阅读中看惯了正方形文字,有些家长也让两岁半前后的宝宝学写汉字,所以画正方形对我国儿童来说,比较容易。学画正方形的年龄比内量表规定为5岁,格塞尔规定为4岁半,平时筛查用的DSST量表(旨兰克伯格1967)定为4-5岁。

  6、认识硬币和找钱

  在50个月时有74.6%的儿童会认3种硬币,到53个月时有76.8%的儿童会用1和2分凑成5分,或1角,5角凑成1元。有78.2%的5-6岁儿童学会用硬币做买卖的游戏。

  比内规定6岁时能认4种硬币,美国有1分,5分,1角,25分四种。比内L-M量表规定在9岁时学会找钱,即从35分之内找钱。我国钱币10进制,可能较容易,不过提前3-4年也很可观了。

3如何教学年前儿童学数学

  数学是一项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需要从小培养。其实,家长可以在生活中教学年前儿童学数学,并以数学的方法让孩子的思维敏捷。

  唱数、数数、认写数字、一一对应、集合、分解合成、加减运算、进位、序数

  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厚薄、面积、体积、容积、单位、时间、快慢

  (3)图形空间概念

  基本平面图形、基本立体图形、空间位置、图案组成

  (4)逻辑关系概念

  推理、相关位置、分类、部分与全体、序列、前后顺序、因果、几率

  2、孩子不讨厌的数学学习法

  如,:“两只老虎”“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等。

  上楼梯时和孩子一起数楼梯的阶数;吃水果时一起数“一共5个苹果,妈妈一个,爸爸一个,宝宝一个,还剩几个”等 。

  水喝一点少一点,如果往杯子里加水,水就多了起来,类似的方法可以教孩子分辨多与少的概念。

  散步或玩耍的时候,可以一家人排成一排,让孩子理解前后左右的概念;一家人一起走,可以让孩子理解远近、快慢的概念。

  可以和孩子一起丈量长度,客厅到卧室要走几步,宝宝的衣服如果用妈妈的手来量有几个手掌那么长,用宝宝的手来量呢?

  玩积木不仅可以通过数数学得基本的数字概念,还可以通过堆放积木感知尺寸、形状、重量、体积、对称、空间关系等基本概念。

  如:用小棒串珠,有的小棒不能串入串珠(说明太粗),还可以按小棒粗细来排列顺序。也可以让孩子比其它物品的粗细。

  准备一本日历,妈妈提出问题,和孩子一起观察得到答案。今年是哪一年?一年有几个月?数一数一月份有几天?二月份有几天一周有几天?小朋友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是星期几等

4如何教智力落后儿童学数学

  一、 掌握数的大小及数的构成

  1、掌握数的大小及数的构成。这是进行数学运算和理解数的内容的必要前提,教儿童掌握数的大小时,关键是要告诉儿童在数数时,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如2在1的后面,2大1小,也可采用玩扑克牌的游戏来理解大小。

  2、教儿童数的组成。我们要通过实物或图片等演示使儿童直观地、具体地了解数的组成,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为每个儿童配备若干套实物、图片、数字卡片、玩具等,让每个儿童在游戏和实际操作中,主动获得知识,如5片雪花片,让儿童自己分,可以分1和4、2和3、3和2、4和1。

  二、 学会数10以内的数数。

  1、教儿童按自然数的顺序口头数数也就是唱数

  我们可以采取儿歌或顺口溜的方法引起儿童对数数的兴趣,如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斗,七八九、拍拍手,或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等,在数数过程中,可配合各种活动,有节奏地念出来,以便加强记忆。

  2、认识1--10的数字

  我们可以把每个数字同与它形状相似的物体联系起来,如1像铅笔,2像大白鹅,3像耳朵,4像红旗,5像钩子,有时也可以反问,像铅笔的是几,帮助儿童记忆。

  3、手口一致地数实物

  这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时,要求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实现总目标:如第一步,老师数数,儿童往盘子里放实物;第二步,儿童数数,由老师往盘子里放实物;第三步,儿童自己一边数数一边把实物放进盘子里。做了数次,可以让儿童一边数数一边从盘子里取实物,同时强调,必须拿一个数一个,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儿童就会按实物数数了。

  三、 学习10以内数的前后关系

  1、学会熟练地顺数

  2、倒数 。儿童能按顺序数数,这不能说明已很好地记住了数的关系,而顺数和倒数轮换进行可以训练儿童损失的记忆,也能使儿童理解数的前后关系。

  3、掌握数的前后关系。开始要结合实物进行,以后逐步脱离实物,让儿童说出一个数与它的相邻数的关系,如先让儿童掌握数的后一个数,1的后面是什么?2的后面是什么?

  四、 教儿童学加减法

  1、两个加数都是5以内的,如2+3,左手伸2、右手伸3,再一起数;

  2、一个加数是5以内,另一个加数是5以上,如7+4,左手伸7,右手伸4,让儿童先数左手的7,再往上数4个数,8、9、10、11,等于11;

  3、两个加数都是5以上,如6+8,第一个加数我们暂且不去理他,两手伸8,左手5,右手3,然后点第一个加数6,再往上数,7、8、9、10、11、12、13、14,等于14。减法也是同样道理,先采用实物,然后利用手指学做10以内的减法,并熟记加减法口诀。

5儿童学数学是否靠记忆

  例如有5只桔子,5是对一堆桔子的数量特征的抽象,和这些桔子的大小、颜色、酸甜无关,也和它们的排列方式无关:无论是横着排、竖着排,或是排成圈,它们都是5个。

  而幼儿对数的认识就不像对大小、颜色的认识那样可以通过直接的感知获得,而要通过一个抽象的过程。5个桔子中的每一个桔子,都不具有“5”的性质,相反,“5”这一数量属性也不存在于任何一个桔子中,而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它们构成了一个数量为“5”的整体。

  儿童对于这一知识的获得,也不是通过直接的感知,而是通过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具体说就是“点”的动作和“数”的动作之间的协调。首先,他必须使手点的动作和口头数数的动作相对应。其次是序的协调,他口中数的数应该是有序的,而点物的动作也应该是连续而有序的,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最后,他还要将所有的动作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物体的总数。

  由此看来,幼儿会数数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这背后,是幼儿的对应、序列、包含等逻辑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理解了这些逻辑观念,幼儿才能正确地计数。再经过无数次具体的计数经验,幼儿对数的理解逐渐脱离具体的事物,最终达到抽象的理解,并不是完全靠记忆力的。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备课本(2000.9——2001.1) 第一课时 绪论 幼儿计算教学法的研究对象 对象:研究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和在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活动的一门学科。 研究任务: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它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内容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原则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先上下,后前后,再左右) 与幼儿园计算教学有关的一些数学基础知识 幼儿园各部分数学初步知识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组织 学习幼儿计算教学法的意义 对幼儿: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对幼师生:有利于顺利从事幼儿园计算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学习幼儿计算教学法的方法 联系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数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 联系幼儿园计算教学实际 幼儿园见习、实习、调查的方式收集经验体会 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第二课时 第一章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的意义 有助于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正确认识周围客观事物,表达思想 教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可以为幼儿今后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学习数学打下基础。﹙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与初入学的水平相关﹚ 适当教幼儿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可以促使幼儿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方法与量的结合﹚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   《幼儿园教育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是“教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学习一些几何形体、时间、空间等粗浅知识,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初步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教给幼儿一些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 初步知识10以内的数,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量;学习量的比较,如长短、粗细、高矮、胖瘦等;初步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初步获得简单的方位和一些时间观念技能,如计数、对应、加减、测量等 发展幼儿智力 幼儿园计算教学不仅仅传授给幼儿初步的数学知识,更需要的发展他们的智力。传授给幼儿初步数学知识,需要幼儿具备一定智力水平;传授给幼儿初步的数学知识,能够丰富其知识量拓宽知识面,从而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发展,其中尤其是逻辑能力的发展。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比如“5”可以表示5个桔子、5朵小红花、5个小朋友,还可以表示一个小朋友5岁了。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年龄越小的幼儿,越需要直接兴趣来激发动机。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学习习惯 计算教学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还需渗透德育教育  作业:幼儿计算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第三课时 第三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 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选择 选择内容的原则 选择幼儿认识周围事物和为入小学做准备所需数学初步知识 适合幼儿的接受能力-最近发展区 具体内容:数量、形、时间、计算 物体的分类、排序﹙物体的分类、物体的排序、物体数量的比较﹚ 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基数、10以内的序数、10以内数的组成、认读、书写阿拉伯数字﹚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简单的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 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等分几何形体:二等分、四等分 量的比较:长短、大小、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 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 时间: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星期顺序、认识时钟 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安排 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前后知识要保持连贯和系统。例如: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应该先基数后序数 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和智力发展水平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从具体到抽象,多借助直观教具,教学内容应有浅入深,循序渐进。 注意个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和配合 例:分类、排序活动离不开对数量、形状、大小的感知,数形要结合。 第四课时 第二章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方法  第一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基本方法 讲解演示法 定义: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并配合的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技能或规则,具体的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特点:讲解与演示相结合;感性经验丰富 例如:幼儿学习数的含义时,配以实物点数 注意的问题: 突出重点、难点:如计算教学中的“手口点数不一致” 语言要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演示的直观教具要真实、美观、整洁,且为幼儿所熟悉。 操作法 定义: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方法。 例如:蒙台梭利的感觉教具 特点:注重对幼儿进行动手能力及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 形式: 分与合的操作活动:“1”和“许多” 比较性的操作活动:“比较多少”、“认识相邻数” 注意的问题: 明确操作目的。该方法以幼儿操作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相邻数顺口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