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云翔的DNA检测结果果,怎么减脂?

一项有 609 名受试者参与、为期 1 年的研究发现,饮食受限者们的体重平均减轻了大约 12 磅(约 5.44 千克)——无论他们遵循低脂饮食法还是低碳水饮食法,也无论他们是否携带与这些方法成功率相关的基因变异。

这项看似平凡的发现,发表于近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使得我们一直以来企图使用遗传信息来减肥希望破灭了。以往的许多研究都沿着从代谢相关基因中挑出特定基因,来解释为什么一些人很容易通过节食来减肥。一些生物科技公司也在提供声称可以根据基因图谱,帮助想节食减肥的用户制定食谱。

然而根据最新的这项研究,这样理想的菜谱恐怕是做不出来了。

文章作者、营养学家 Christopher Gardner 招募了 609 名年龄 18 至 50 岁、体重指数(BMI)处于 28 至 40(覆盖了超重至极度肥胖范围)的实验参与者,他们的平均 BMI 达到 33(属于肥胖区间),平均体重 212 磅(约 96.16 千克)。其中,随机选出 305 名参与者被安排在这一年中遵循“健康低脂饮食”,而余下的 304 名参与者则遵循“健康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这些减肥者们并没有被严格监视或被要求分毫不差的执行饮食计划。专业注册营养师将为这些参与者提供总时长为 22 小时的课程,告诉他们如何遵循着饮食计划的同时不感到食物不足,以及提供了关于健康饮食的常规建议。

举例来说,他们建议低脂饮食组避免使用油、肥肉、全脂奶以及坚果,建议低碳水饮食组注意避免谷物、含有淀粉的蔬菜以及豆类。而两组均被建议“(1)尽可能多的摄取蔬菜;(2)尽可能少的摄取添加糖、精制面粉和反式脂肪;(3)多注意那些仅经过微加工、富含营养的天然食品,并尽可能的在家准备饭菜。”营养学家们同时提醒他们对自己的情绪保持警觉——这样才能避免压力暴食,举例来说,一些普通的行为调整,如制定一个目标,也有助于自己限制饮食。

另外,减肥参与者们被给予了一个总体目标:低碳水组的成员们需要尽力在实验开始 8 周内将每日碳水摄取量减少至 20 克;低脂饮食组的成员们则需要在开始 8 周内将每日脂肪摄取量减少至 20 克。随后,两组成员均在指导下找到他们能够一直维持下去的最低摄入水平。

根据随访,两组成员虽然有降低摄入,但平均而言均并未达到目标。低碳水组在实验开始时平均每日摄入约 246.5 克碳水化合物。他们在 3 个月后平均减至 97 克但于实验结束时反弹至 132 克。低脂组在实验开始时平均每天摄入 87 克脂肪。他们在 3 个月后减至 42 克并最终回升至 57 克。

尽管研究者们并未要求节食参与者们计算并减少热量摄入,但两组成员平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每日减少摄入 500 至 600 卡路里。

在实验的最后,低碳水饮食组平均每人减少了 13.2 磅(约合 5.98 千克),而低脂饮食组平均减少 11.7 磅(约 5.30 千克)。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然而,两组成员组间均有很明显的差距,一些参与者最高减去 60 磅(约 27.22 千克),而有些甚至增肥超过了 20 磅(约 9.07 千克)。

为了探究遗传因素是否能够解释不同人的体重变化差异,研究者们转向寻找 3 个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基因在参与者中存在的微小差异。早前有研究表明这些基因能够预测具体饮食方式的成功率。在 304 名低碳水节食者中,97 名(32%)符合“低碳水基因型”,114 名(37.5%)不符合“低脂肪基因型”,而其他两种基因型均不符合。在 305 名低脂节食者中,130 名(42%)符合“低脂肪基因型”,83 名(27%)不符合“低碳水基因型”。

研究者们为了观察符合基因型建议的节食者们是否比其他人在实验中取得更佳成果,对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他们并没有。在不同基因型中减肥成功与否并无统计学显著差异,两组参与者中均是如此。

研究人员同时还收集了参与者们的胰岛素数据,探究其能否预测节食结果。无法分泌足量对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重要的胰岛素的人群理论上在低碳水饮食中更容易减重,因为这种饮食需要的胰岛素更少。然而,这一想法并未得到预期结果。胰岛素分泌与减重结果并无关联。

总体来说,研究者们总结,相关基因差异与胰岛素均无法“用来帮助我们判断哪种饮食策略更适合自己。”

当然,这项研究具有局限性。尽管样本量较大且随机,但它仍然依靠这些并未严格遵守食谱的参与者们对自己饮食信息的自我报告。它模仿了节食者们尽力但却无法一直坚持严格饮食计划这一在现实生活中更常见的方式。也就是说,实验过程中更严格的饮食计划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同时,尽管那些作者们关注的基因变异在此研究中并无法预测减重结果,但其他遗传因素或它们的组合或许将来能被证明对减肥有帮助。

研究者们目前正在从参与者们的基因库中挑出剩余的遗传数据,探究是否存在其他基因能够解释他们的减重结果差异。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可以引起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种,它们受食欲信号的产生与压制、体内物质的生成与降解过程、人体的活动特点等的影响不同,但这中间的的每一种类型都受体内特定的基因信息的影响。佳学基因根据肥胖的产生原因和它的表现形式,将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脂质性肥胖、代谢性肥胖、淀粉性肥胖、脏器性肥胖、顽固性肥胖。通过肥胖基因解码,揪出自己的肥胖基因,然后采用针对性的减肥疗方法,实现精准、快速减肥的基因减肥法,目前迅速在日美流行开来。在中国,佳学基因可以为您提供减肥的最优方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云翔的DNA检测结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