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诗里面罗隐最著名的诗及诗句句分别是什么?【比较会考的句子】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从容网crong.cn)吹待天明。

14、《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诗坛群星璀璨。人生之路漫漫,每个人都在进行着自己的修行。这修行或苦、或甜、或喜、或悲,因人而异,无高下之分。

一、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灰心迷茫期

《蜂》是罗隐的一首咏物诗。他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后来又考了几年,最终还是铩羽而归。于是,罗隐对当时的考试制度极度不满与失望。在这种情绪下,他看到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又联想到那些不劳而获的官吏,心中不免产生愤懑,于是写下这首《蜂》。

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苦烦闷期

出自南宋李清照的《声声慢》,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三、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功成名就期

朱元璋出自朱元璋的《愤题和尚诘问》此诗作于鄱阳湖大战后,朱元璋以少胜多击败陈友谅百万大军第二天私访至一寺院,主持看其煞气很重,便想解其煞气,打问其姓名。朱元璋在寺院墙壁上赋诗一首,大笑而去。 此时的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已经有扫平宇内,一天天下的志向,诗句之中时刻透露出王者之气。

四、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享受生活阶段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诗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淡泊名利期

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终南别业》。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

六、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看破生死期

李白这首《拟古》风格鲜明的古风,当写于赐金放还之后。看到唐王朝政治上种种恶行之后,对政治有了新的认识。这里当然包含对腐朽的政治的批判、叛逆。就此角度而言,应该说有积极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们再来看看关于筹笔驿的同题诗作。下面这一首诗,是晚唐诗人罗隐的手笔: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罗隐大概比李商隐小二十岁,他也到过筹笔驿。罗隐这个人,才华横溢,在晚唐时的诗名也很高。他的一些诗现在也是大家熟悉的,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当然还有“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我们看罗隐的这一首《筹笔驿》。“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你看这两句就写得非常平,完全没有一种想象力在里面,就像白开水一样,诗味很淡。反观李商隐的《筹笔驿》,开头就是“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高下立判。

但是罗隐的第二联写得特别好,“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两句是议论,写过诗的人都知道,议论是很难写好的。但这两句非常棒,它的好,就在于背后有一种悲悯精神。我们知道,一个人能成就大事业,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之外,还要取决于很多外界因素,并不是说你能力多强,你就一定能成就伟大事业。这个外界的东西,古人常说的是时运。你的时运到了,天地都会帮你,所以罗隐说“时来天地皆同力”。但是如果时运不在你这里,即使你是英雄,有很高的能耐,但是“运去英雄不自由”。这是非常好的议论。它的背后是悲悯精神,提醒我们不能唯成功论,不能看到一个人成功了,就断定他是最有才华的,同样也不能看到一个人失败了,就去轻视他。

接下来看第三联。“千里山河轻孺子”,说的是刘禅把江山拱手让给了魏国,“孺子”就是阿斗。“两朝冠剑恨谯周”,“冠”是指文臣,“剑”是指武将,“两朝冠剑”说的就是诸葛亮,因为他既是文臣也是武将,“两朝”是指他先后经历了刘备和刘禅两位君主。“恨谯周”,“谯周”是个人名,魏军打过来,他怂恿阿斗投降。这句说的是,如果诸葛亮地下有知的话,一定会恨谯周这个人吧。“唯馀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岩下的多情水,现在也仍然怀念诸葛亮。

李商隐(资料图 图源网络)

罗隐的这首诗也很好,但比起李商隐的那一首来,就相形见绌了。首先这首诗里面只有诸葛亮,没有罗隐,这是它不如李商隐《筹笔驿》的地方。其次它的风格不够沉雄,起句就弱了。另外呢,它的布局平整,没有顿挫。古人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说写文章像看山一样,那些平坦的、一览无遗的山,是不好看的。像李商隐这种情感的忽高忽低,变化多端,是技法非常高的作品。而罗隐这一首诗没有这个变化。

本文系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隐最著名的诗及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