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如何使孩子远离校园霸凌是什么意思

打骂、恐吓、嘲弄、孤立、诽谤、下毒、体罚……你能把这些行为与校园霸凌联系在一起吗?你又能想到实施这些霸凌行为的,竟可能是孩子的同学和老师吗?

究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让他们竟能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同学或学生们,让受害者受尽屈辱与折磨,甚至最终走上不归之路!

如果正在遭受霸凌的是我们的孩子,孩子愿意告诉你吗?我们能及时觉察吗?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呢?

著名作家陈岚经过400天的田野调查,在《我们为什么被霸凌?》一书中,用写实的手法,全面深刻地呈现了15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校园霸凌故事,故事范围覆盖了孩子小学、中学、大学的全部学生阶段。为我们深刻地解读了校园霸凌的隐文化,既让我们读懂了霸凌的原因、恶行及后果,也从中看到了帮助孩子破解霸凌的希望。

直面霸凌:霸凌源自英文单词Bully,作为动词意为恃强凌弱,作名词时则指霸凌的实施者,被动语态则指被欺凌。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能真实地映射出他所接受的育儿方式的本质。《我们为什么被霸凌?》—“忘川之水”中的大海就是一个这样的孩子,他的父亲凶残暴虐,母亲冷漠暴躁,他们的育儿方式未能与幼年的大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他幼年的心灵里充满了暴力的毒素,从他对待猫、狗和小忘的行为来看,在他的心里早已没有了爱,所剩下的只有残酷和冷漠。

同样,如果父母的育儿方式让孩子变得懦弱,只懂得服从,那他们就容易成为霸凌者所欺凌的对象。

只有父母育儿时,能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只有孩子感受到了世界的温柔,他也才能以温柔去对待世界。

“每一种不可理喻的恶,深处都流淌着绝望的脓臭,而成年人总是又聋又瞎。”当看到《我们为什么被霸凌?》—“小孩子的残酷”里的这句话时,我的心里涌起一阵无名的悲凉与疼痛。

故事里的霸凌者既是一个霸凌的实施者,又是一个生活中的受害者,在她的生命中,似乎缺席了本该陪伴、关爱她的父母,让她既不懂得如何爱护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尊重他人,只能在霸凌与被霸凌的道路上不断沉沦下去。

霸凌者与被霸凌者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如果父母育儿时不允许孩子正常地表达情绪,孩子又没有其他渠道得到释放,他们就容易将压抑的情绪发泄在其他孩子身上,而那些只懂得顺从的孩子又会更加激发霸凌者的恨,其实他们恨的反而是自己的无力反抗。

父母育儿过程中的爱与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与孩子建立了平等亲密的亲子关系,父母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霸凌者,也才能及时地发现并帮助孩子避免被霸凌者伤害。

但是有太多在育儿过程中失职的父母,他们孩子出现重大异常时,都视而不见,直到悲剧发生才悔之莫及,这样的父母才是霸凌者恣意妄为的隐形帮凶。

让每位家长都多一双育儿的慧眼吧,别总是又聋又瞎!

中国千年的文化里最推崇的就是“尊师重道”,所谓“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老师之于社会、家长与孩子的地位之高、之重。我们也能时常听到类似“老师,孩子在学校里如果不听话,你就打、就骂。”的话语,父母育儿时,通常会把孩子在学校里的一切都交托给了老师,对老师也是全然地信任。可如果孩子遇到的是个问题老师呢?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校园寂静岭”里的那位沈老师,就因为母亲的不当育儿方式,让她的童年及青春期在一种被恶意虐待的环境中度过,让她的心灵极度扭曲。导致她将所有的痛苦都宣泄在她的学生身上。她的各种“颇有创意的刑罚”让每个孩子都对其充满了恐惧,她的一句话,竟能让接近60个孩子一片死寂,甚至连呼吸都停止了。

当一个人握有对一群人的权力又没有足够的监管机制时,就有可能催化出极端行为。而每个人都有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老师也不例外。如果老师处理不好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就容易影响一批又一批的孩子。

对于孩子特别是幼年的孩子来说,对老师尊重与敬畏更甚于父母,若没有良好的监督或投诉机制,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就有可能成为校园里最隐蔽也最危险的霸凌者。

良好的育儿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但也无法避免他遭受被霸凌的可能。当我们的孩子遭受霸凌时,父母所采取的做法正确与否,对于孩子能否勇敢面对霸凌者,并最终走出困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里一位正直而犀利妈妈,在女儿遭受某男生骚扰愤而反击后,却被对方恶人先告状,要求向其道歉,但女儿拒绝了。在妈妈被老师叫到学校后,这位妈妈用犀利而理智的方式,最终让老师和对方的家长都向自己的女儿道歉。正是因为妈妈正确的育儿方式、给孩子坚定的支持以及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女儿具备了强大的内心,她才能勇敢面对所遭受的霸凌。

在一口气读完《我们为什么被霸凌?》之后,我与女儿进行了一次关于校园霸凌的交谈,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她在学校的情况和她对霸凌的看法,最后我告诉她,“无论她在学校里遇到任何不当行为的对待,她都可以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一定会陪伴并支持着她。”说完,女儿紧紧地与我拥抱在一起。

如果我们的育儿方式,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真爱,他们还能拥有什么?别让孩子失去了他们最后的庇护所!

感谢陈岚女士用刀锋一般的笔触,割开了霸凌的脓疮,唯有脓血放尽,恶疾才能痊愈。作为父母、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只有我们能自我觉醒,改变自己,不再逃避,坚决地对霸凌说NO,这片“乌云”才会散去,灿烂的阳光才能照耀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

亲爱的,非常感谢你阅读我的文章!我是龙哥,两个女孩的父亲,与妻子一起创办了融和小屋三明正面管教。这里有育儿干货、有真实案例,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让我们在育儿路上共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原标题:那个“乖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

前几天,一位妈妈说自己刚刚读小学的儿子怎么说都不想去上学。

问他为什么,就是不说。

后来问老师,老师也不清楚。

结果还是他的同学悄悄说出了真相,原来儿子被隔壁班上的几个孩子欺负了。

刚开始是要他给他们买零食吃,没买的话就围着他,推搡打闹,看上去像是玩耍,所以老师们都注意不到。

可是孩子之间能感受到。

她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可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孩子高高大大的,力气也有,也不惹事,平时挺听话的孩子,怎么就被欺负了?

其实还不只是小学,在幼儿园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惜的是,幼儿园的孩子,更加无法说明这件事。

前几天朋友的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说不想去了,因为有人打她。

她跟老师说,老师说没有这回事,还说是家长太焦虑,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是非常正常的。

可孩子却非常肯定地说有同学打她,只是无法言明。

如今校园暴力愈演愈烈,让当爹妈的心都是悬着的。

因为孩子在学校遭遇霸凌之后,校方或者家长经常会用“小孩之间闹着玩”来解释和安慰。

可是受伤的孩子,却知道自己遭遇了什么。

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呢?

父母长期过度要求孩子顺从或服从的家庭,更容易养出被欺凌的“乖孩子”。

瑞士有一项调查发现,男性霸凌受害者一般在家庭关系中,与父母过分紧密,或者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

因为很多欺凌案例中,很多被欺凌的孩子一直默默忍受,他们就算有机会反抗,甚至有些被欺凌的孩子比实施者还要强壮高大,可就是不敢反抗。

这跟一个人的体格没有直接关系,而跟这个孩子的性格息息相关。

孩子在一个集体中的位置,往往反应出他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

那些骄横霸气的欺凌实施者,在家中常常也是盛气凌人的小霸王。

而受害者呢,在家中常常是乖乖,是好宝宝。

遭受欺凌时,他们内心会启动顺从模式,因为在家中早已经习惯了顺从。哪怕将来已经成人,还是那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因为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是不能说“不”的。

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是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的。

从来不曾反抗过的孩子,你要他在遭遇欺凌的时候马上就能反抗?

那几乎不可能,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去做,更可怕的是他的内心早已习惯了忍受。

社交能力欠缺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

其实,校园欺凌的实施者和受害者在社会交往上都存在一些问题。

很多欺凌者觉得自己无法融入集体,成绩平平甚至常常被老师批评,所以他们需要组建一些小团体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于是小小年纪就拜把子,相互照应,以欺负同学为乐,找到自我价值,获得同学们的关注。

而那些遭遇欺凌的孩子,常常也因为一些性格问题,比如自卑,跟集体格格不入,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所以父母从小要关注孩子的社交发展情况。

帮助孩子学会跟小伙伴相处,让孩子明白集体的一些规则。

父母要做到一视同仁,爱自己的孩子,也爱别人的孩子。

以身作则地告诉孩子学会尊重其他的小朋友。

当孩子学会了尊重,就不会再通过动手解决问题,更不会把快乐建立在伤害他人的基础上。

平时多鼓励孩子参与同伴之间的游戏,在游戏中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

在家中,父母也可以陪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游戏。

帮孩子避开校园欺凌,我们可以怎么做?

关注孩子的心理及行为,及时进行沟通。

如果孩子有一天跟你说自己被欺负了,你得高兴孩子能告知你。

而不是着急上火,大声责骂。

因为他是信任你的,而且还能明白地表达出来。

可怕的反而是那些被威胁着,不敢言语的欺凌,而这类更容易出现在高年级中。

倘若父母对孩子有足够的关注,肯定会发现孩子的变化。

在事件发生早期干预,能最大程度减轻伤害。

切记不要责骂孩子,说孩子怂,为什么别人没有被欺负,就你被欺负。

这样的气话一旦说出口,孩子将不再信任你,而只会选择默默承受。

不要否认孩子,增强他的自我价值,鼓励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鼓励孩子反抗,因为敢于反抗校园欺凌的孩子,他们将来的社会竞争力会更强,也更成熟,还能锻炼孩子解决冲突的能力。

而且父母的鼓励和认同,会帮助孩子增强自我价值感,让他们内心有敢于反抗的力量。

小鱼去年刚刚上中班的时候,班上也有一个经常动手打人的小男孩。

可能因为插班的缘故,他对新来的小小鱼总是动手。

有一次儿子告诉我,“今天那个同学踢了我一脚,好疼!”

“你是怎么做的?保护了自己么?”

“告诉老师可以,但是爸爸觉得你还可以这样做。比如你可以当时就躲开或者防守住。”

“他是突然打的!而且经常打我。”

“那你下次在告诉老师前,可以打回去,他怎么打你的,你就怎么打回去。”

“爸爸希望下次你能告诉我,学会了保护自己”

因为我常常告知孩子要守规矩,不能随便动手打人。

所以就算我说了打回去,他还是没有选择动手。

但我没有责备他,而是鼓励他,等待他成长起来。

第二次我告诉他,下次可以声音大一点,吓住那个打人的同学。

“你为什么要打我啊!”

“你再打我,我就不客气了!”

因为小小鱼嗓门大,这一招果然管用。

后来,随着他在这个集体中的融入,好友也多了,各种能力也发展了起来。

这个找茬的同学也没有再找他的麻烦了。

只是偶尔打打闹闹,那倒是正常的。

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你,成为你的朋友!而你讨厌的人,你可以不理他,远离他!

我明确告诉孩子,那些经常打人的孩子,你可以远离他们,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你的好朋友。

我给他讲了一个我小时候的故事。

爸爸小时候有很多的小伙伴,比你现在多很多。

那时候我们那群人里有一个老大,听他安排的人,就会对你很好。

如果你不听他的,他就不会跟你玩,甚至不让其他的伙伴跟你玩。

可我就不是那种喜欢听人安排的人,所以常常跟他有矛盾。

有一次还跟他打了起来,虽然看上去像是玩笑。

可高我一头的他轻松地把我打倒在地。

那次之后,我就干脆一个人玩。

我发现一个人玩也挺好的,慢慢地又交到朋友。

那个老大也觉得我不是好欺负的,反而很尊重我的想法,也不再欺负我。

其实我们一生中,真正的好友不会很多。

有时甚至只有三五人,但是我们彼此尊重,友爱。

那些真正跟你兴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才会成为一生的好友。

而有的人,注定是你人生的过客。

关于校园欺凌,我们更需要看到孩子们内心的需求。

真正内心强大独立、尊重他人也自尊的孩子,不会遭遇到欺凌,也不会去欺凌他人。

虽然,欺凌发生在校园,可根节却在家庭,父母当用心!

作者: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霸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