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看待你梦见以前的上司和同事 你和同事犯同样的错误 在月底绩效考核 扣分却不一样

李老师,你好!正在我对绩效考核发愁之时,正好看到你的这个专栏。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因为我不是人力资源专科出身,也对绩效考核没有过系统性培训,所以一直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我在一家金融公司,员工的工资现在分为两部门,分别是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业务岗的比例大致为6:4,职能岗的比例大致为8:2,每个月要部门经理要对下属进行考核。但考核要素不知道是怎么来做。目前我采取的方法是个人做月度总结及计划,由部门经理对此进行评定,然后根据以下考核项目进行打分:如违章守纪,工作数量、效率、质量、沟通能力,积极性、责任感等考核项目进行评分。但可能由于此评分项目太主观性,大家的得分非常低,原制定的70%的人员要拿到100%的绩效工资的比例,现在却拿不到。请老师指导我该怎么做这个绩效考核的标准呢?李太林绩效导师    您好,wolynn 。建议先将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估区分清楚,将业绩量化指标与行为能力指标混杂在一起设计操作,好比冰淇淋炖五花肉,难看又难吃,属于典型的为了考核而考核,胡乱搭配考核。

   其次,比如职能岗位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岗的比例大致为8:2,明显驱动力不足,薪酬绩效的设计中,解决“员工为谁而做、做好了能得到什么激励”比“如何令员工做好”更有价值。

   最后,绩效考核有很多工具,传统的工具有KPI、CPI、MBO、BSC、RAG、EVA等,多数考核都是KPI+CPI+BSC这种模式,但这种模式并不适合薪酬激励。

   如果企业为了追求简单,实行评分或打分制,并且以此取代考核,评分制的价值其实十分有限,短期有点价值,可是作为单一模式很难持续。

   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实现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费人费力效果却不好。

   如果绩效模式用错了,结果是什么?

   3、 从设计开始就误入歧途、走进迷宫,看起来美好,却可能越绕越远

   4、 回到原点,转了一圈,发现做与不做差不多。

   绩效与激励设计是绩效管理的核心,而模式是核心的中心。

   建议wolynn了解【全绩效薪酬(KSF/PPV)】模式:/home/?tab=1,这个链接里有一份资料,可以找我领取做个参考。2如何规范而有效地进行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诗歌里的童话    李老师您好!我是一家肥料公司的HR,公司刚成立一年多,目前有二十几个人,因新产品还未占领市场,目前还没有盈利。员工的薪酬和绩效分两大版块。

 一是职能类人员,也就是行政后勤、财务、人事类人员,他们拿相对固定的工资,待企业有效益了才会有奖金分配,平时月度考核主要以每天提交的工作日志汇报情况、当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团队协作、成本管理、出勤纪律等几方面来考核,由员工上级主管领导直接评分,HR核实,再统一呈报行政总监审批,考评结果与当月绩效工资挂钩。因目前人不多,大家工作自觉性较好,因此考核中大部分人都没被扣绩效工资。我担心以后人越来越多了,这种粗放的考核办法不太适用,如何一开始就规范而有效地进行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呢?李太林绩效导师    您好,诗歌里的童话。职能类人员的薪酬机制,一直是大多数企业的难题。比如财务人员、行政人员、HR等等。他们的工作琐碎、规律性不强、目标少、量化程度低、经常变动职责、临时事务多。。。

   一线员工用目标激励、提成分红、计件计薪,可实现多劳多得、多创造多回报。

   职能员工呢?在激励上,常常是奖少罚多,即使企业想奖,也不知如何奖励?而不奖,又担心员工吃大锅饭,没状态没动力。所以我建议,职能员工采用PPV薪酬模式。

   PPV是指基于个人产值、价值的薪酬计算模式,强调按个人的产出和价值计算员工报酬。

   PPV的设计原理:企业与员工是一种交易关系,企业向员工购买他直接贡献的产值与价值。如果员工做出的结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可以对既定的产值标准进行减扣,并按实际认同的产值计算回报。比如,人事专员:工作事项工作标准/说明产值标准考核与计算方式归口管理部门总部员工招聘入职:办理入职手续并工作满1周;不含总部理货员。500-50001、 产值计算以成功入职为准:员工级500元/人,主管级1000元/人,经理级2000元/人,总监级5000元/人

2、 招聘及时性考核:招聘周期:员工级30天,主管级40天,经理级60天,总监级90天。未及时招聘到岗,员工级每次扣250元,主管级500元,经理级1000元,总监级2500元。 工资条的打印与发放总部:26号下班前完成发放

分店:25号下班前完成装订500元/月每推迟1天扣20元。人力资源部    可能有卡卡会问,KSF与PPV该如何区分呢?

   PPV:适用于二线基础岗位、操作型人员。

   建议阅读《为什么工资提高了,员工还是没状态?》:/rz//rz/.html。4生产奖金制度算是绩效的一部分吗?周丽芳    李老师你好,我在内地的一家小型鞋厂从事行政工作,同时也负责对干部员工的考核。去年的时候,公司实行了生产奖金制度,生产奖金按等级划分,后勤部门、财务部门及生产现场无关部门不享受生产奖金制度,厂长享受的奖金比课长要高些,课长享受的奖金比组长也要高些,组织享受的奖金比员工又要高些。只要完成一定的订单任务就可以享受到奖金。去年实施了一年,今年的时候,老板觉得生产奖金制度并没有对生产有多大的贡献作用,反而还增加了公司的薪资支出,为了节约成本,老板一句话,果断的把生产奖金给取消了,所有干部也跟员工一样享受加班工资。这样干部每个月拿到的收入就比有生产奖金的时候少多了。为此干部意见很大,牢骚也很多,生产积极性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但员工心里就平衡了。我想问的是,我们原来实施的生产奖金制度算是绩效的一部分吗?绩效是不是要按职务等级来划分,为什么去年有生产奖金的时候生产干部虽然高兴,但员工心理却不舒服,老板给的又不甘心?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员工、干部、老板各方都能接受,并且还能促进生产的?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佛祖保佑老师一定要看到我的提问,并且给予回答哦,最好还能送我一本签名书啦。阿门!!!李太林绩效导师    您好,周丽芳。有佛祖保佑,看来和李老师没啥关系呀?

   很多人说,老板与员工是天然的"敌人"。

   老板要的是利润不断增长,员工要的是工资持续上涨;

   老板要的是员工拼命干、干出成果,员工想的是少干多拿、责任少福利奖励多;

   老板希望员工理解企业经营困难,员工希望老板体恤自己生活不易;

   老板想员工把事情当事业来干,员工只想做完现在的事情、不要加班。

   有一个小段子很经典:老板指望员工为公司赚钱,老板天天围着员工转;老板引导员工分钱、为自己赚钱,员工天天围着老板转;赚不到钱,是因为人没有用好;人没用好,是因为钱没有分好;人用好了企业能做强;钱分好了,企业能做大;

   如何能让员工、干部、老板各方都能接受,并且还能促进生产的?

   4、 实现计薪的产值化(公司与个人产值)与价值化(工作分割定价、增值)

   5、 一切用数据说话、明确各项标准与要求。

   对于不同层级的员工,建议设计的激励性薪酬解决方案如下:

   1、 高层:KSF+年薪制+股权激励。以KSF价值管理为导向,结合年薪制模式。以价值为指向、以结果为导向、以多次分配为方向,全面调动员工状态,实现绩效快速改善。

   2、 中层:KSF+产值+剩余价值再分配。主要以KSF价值管理为导向,结合产值量化。

   3、 基层:一线岗位,产值+计件/提成+内包+KSF;二线岗位,PPV+KSF。主要以个人产值量化为导向,结合价值管理。5什么样的公司可以进行薪酬绩效管理,用何种方式进行?舒杨以琳    李老师,您好!有很多公司在搞薪酬绩效管理,都想通过薪酬绩效的操作将公司的人力发挥到最好的作用。一般的公司会把薪酬和绩效分开,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再原来工资的基础上多拿出钱来激励,在这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时代,不拿出高出工资部分的钱来做激励,那绩效是不是就是一纸空谈。不仅没有发挥原本的作用,反倒让员工对公司产生了误会,觉得公司这么做是找理由和借口在克扣员工工资。我公司是建筑装饰公司,去年很大张旗鼓的开始搞绩效管理,薪酬改革,花了很多钱,最终是不了了之,都算不上流产一说,因为都没有实施过,在公司各部门征求意见时就已经被扼杀在萌芽中。李老师,如果我的问题能被抽到,请麻烦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公司可以进行薪酬绩效管理,用何种方式进行?在准备进行薪酬绩效管理前,公司应该做什么样的基础工作为实施薪酬绩效管理体系,能让它安全落地、生长,发展起来。谢谢!李太林绩效导师

   从人性角度来说,没有人喜欢被考核。从现实来说,员工反对薪酬绩效变革的主要原因有:

   6、 对公司与上次的公平性、管理能力存在质疑

   不满现状,拒绝变革,这似乎是21世纪员工的普世价值展现。但我并不认为这是铁打的现状,不能突破。有的企业尝试改变,但遇到一点阻力,立刻缩回去,回归原点。

   我常常说,很多变革的失败不是来自员工,而是来自老板与高层。缺乏信念、不能坚定信心,是主要原因。还有就是方向偏失、意图不明。

   变革为谁好?如果只是为企业好,员工肯定抵触。不接受。如果是为员工好,员工是否一定能接受呢?这要从三个方面来看问题:一是看变革是不是员工需要的;二是看附加的条件员工能否认同;三是看团队痼疾很深要下什么药。

   同时,我给中小民营企业家的几点忠告是:

   1、 智慧要分享,利益要分配,责任要分担。

   2、 老板们最大的风险是无知,比之更大的风险是对无知的无知。

   3、 把企业浪费的钱分给员工,员工会帮你减少浪费。

   4、 把企业超价值成果分给员工,员工会助你创造更大的价值。

   5、 一定要打造好系统,员工会让客户安心、让老板心安。

   最后,绩效管理其实就是利润管理,仅靠做大市场提升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越是市场环境不好,销售利润双降,团队不稳,士气下沉的时候,对外扩展越大、投入越多,风险越大。当前,唯有沉下心狠练内功:一是实现低成高人效运行,二是建立快效共赢的薪酬激励机制。让团队形成合力共抗时艰,快速扭转局面倍增利润。

最新·推荐:为什么工资提高了,员工还是留不住?(答卡卡问系列之3) 01:46:38 阅读(7700) 评论(14) 收藏(87)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学员小米提问:

 李老师您好!我们公司是生产型的企业,是没有绩效考核管理的公司,生产拿的都是小时工资,管理拿都是月工资。没有绩效考核的原因是上层不同意有,说是生产车间的性质也不适合做这些。现在每年工资调整的方法都是集体统一的标准上调,当然有些一般岗位人员是高兴的,技术人员都很不满意,这样也造成了技术人才的流失,招聘困难。对于管理层的考核,我们应当采用绩效吗?但是我们老板很不同意拿钱的。

   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工资上涨,但统一上调薪酬存在哪些弊端?弊端3:员工流失大    首先,我们看“员工流失在表达什么?”

   1)、表达对收入状况的不满,心中怀有更高期望;

   2)、表达对上司管理能力与方式的质疑,不需要家长,更渴望获得培训,快速成长;

   3)、表达对企业发展前景的怀疑,难以实现自我目标与价值;

   4)、表达对自己个性化需要的诉求,扩展自我释放能力;

   特别是近几年,第1、2点原因占到了多数,各位HR们,你们认同吗?

   企业很多岗位都采用定薪制后包薪制等传统薪酬模式,由于员工对薪酬有天然刚需,所以配套建立等级薪酬制来规范这种管理模型。

   但员工不满意薪酬,同老板不满足利润是同样道理。传统薪酬模式只满足了员工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两个层次,而不能充分体现员工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促使员工着眼于薪酬标准,而忽视价格背后的价值,弱化薪酬本身应具有的驱动力,最终无法做大价值。

   当多数员工不能创造更大价值的时候,在愈加剧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在人工成本不断上升、材料租金水电不停上涨的今天,企业将逐渐失去盈利能力。

   利润不断流失的企业如何为员工提供更高薪酬?加薪幅度又怎么可能会高于市场水平?

(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4)、如果员工计较收入但不愿意付出,说明文化与环境有问题;

   5)、如果员工计较但得不到合理回报,说明机制有问题;

   6)、员工付出但得不到合理回报,说明创造力和生产力有问题。

   为什么很多经理不愿意做培训?

   3)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学的多了容易流失?

   5)自己不擅言词组织、做不好培训?

   在我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20年观察中,原因通常为【不是没时间而是不愿意,缺乏利益驱动】。

    (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HR最悲剧的莫过于,人招进来了,部门负责人说不用了;人面试通过了,薪资谈完了,人说暂时不想动;每次开会,各部门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说保证完成任务,最后总落到一句,但是,我没有人。。。

   中国一直是人口大国,在2009年前,中国劳动力供应相对充足,属于供大于求,企业具有较大的用工主动性。最近几年,这种形势开始发生革命性的改变,中国的人口红利逐年减少,2012年已经成为负数,这意味着中国以后的劳动力供应链进入下降通道。

   劳动力供应短缺,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直接表现在三个方面:

  1)员工就业机会多,选择多,稳定性不强。

   (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在这种形势之下,没做薪酬变革的企业?

   一方面,员工工资、福利费用不断上升;一方面,员工不能很好地配合做出好的结果。

   中国义齿三甲企业-新茂义齿,正式导入KSF薪酬模式1个月:人创绩效提升30%,质量故障率下降30%,物料成本率下降20%多,在人事成本费用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员工平均工资增长12%,管理层对公司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员工士气高涨。

李老师答卡卡问之2:为什么工资提高了,员工还是没状态? 14:51:24 阅读(13545) 评论(39) 收藏(93)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学员小米提问:

 李老师您好!我们公司是生产型的企业,是没有绩效考核管理的公司,生产拿的都是小时工资,管理拿都是月工资。没有绩效考核的原因是上层不同意有,说是生产车间的性质也不适合做这些。既然如此的话,人资也在这方面很清闲了。但是如果生产部门都没有这些绩效考核的话,那么管理层还有必要有吗?管理层以往倒是有工资考核的方法,但是已经不再适合公司的发展需要了,现在每年工资调整的方法都是集体统一的标准上调,当然有些一般岗位人员是高兴的,技术人员都很不满意,这样也造成了技术人才的流失,招聘困难。对于管理层的考核,我们应当采用绩效吗?但是我们老板很不同意拿钱的。

   小米卡卡你好,今天再说说“现在每年工资调整的方法都是集体统一的标准上调,当然有些一般岗位人员是高兴的,技术人员都很不满意,这样也造成了技术人才的流失,招聘困难。”     苹果、戴尔、微软和惠普及富士康、胜华科技和硕正等企业正在给工人涨工资,而整体制造业的工资,自2000年以来的12年中,已增长了4倍。

   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企业工资的上涨,但这是否就意味着集体统一上调?这一方式存在哪些弊端?

(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

   1、对企业多了一份归属感,有效期3个月。

   2、对工资多了一份满意,有效期不到6个月。

   3、工作多了一份热情、主动,有效期3-6个月。

   通常6个月后,员工开始对工资增长滋生新的需求,并且随着时间延长,需求日趋强烈,如不能满足,将逐步影响到其工作热情与归属感。    

  涨固定工资只是解决员工单纯不满意当下收入水平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到化解决矛盾的出路--薪酬是资本还是成本?    

   在当前必须为员工增加收入的大环境下,是涨固定工资,还是用KSF薪酬模式加激励?    

   1.加固定工资,是刚性可以留人;用KSF加激励,是弹性可以激励人。

   2.加固定工资,员工总会觉得自己拿得不够;用KSF加激励,员工觉得可能是努力不够。

   3.加固定工资,员工压力较小,改进相对就少;用KSF加激励,员工压力较大,改进相对较多。

   4.加固定工资,动力在企业;用KSF加激励,动力在员工个人。

(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

  弊端2:增加企业负担    工人加薪了,工作条件改善了,员工宿舍升级了,食堂提供更好的饭菜了,员工就提升工作效率了?  

   这就给众多企业带来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及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另外一方面,产品价格只能基本维持不变,工作效率也提升不了,所以,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有由此有大批企业举步唯艰,更有甚者干脆关门歇业了。

 有一次,一位HR总监对我说,他做了一个员工调薪方案给老板,一直未得到回复,很郁闷。我请他简单介绍这个调薪方案。他解释说,由于公司这一年员工流动很大、人心不稳,很想通过薪酬变革改变现状。于是公司中高管理层多次讨论方案设计,并且广泛征求了各级员工意见,最后形成了一个相对共识的解决方案:一线员工底薪上调20%,二线操作层员工固定工资上调15%,中高管理层年薪上调10%。

   我听完后反问他:如果你是老板,面对这个方案,你会通过吗?他想了想回答说:“不会。”

   采用简单的加薪模式,只是在增加企业成本负担,而没有消化成本或创造价值的机制,老板是被迫接受,HR也展现不出自己的价值,看起来很完善、合理,但没有共赢思维,实际是不可行的。

   企业凭什么给员工不断加薪?不是能力,也不是自以为的个人价值,不是团队精神,不是潜力,不是聪明才智,不是忠诚度,答案是“人效”。如果人效只有10000元,工资能去到哪里?美国人薪酬高,是因为人效高。企业之所以不赚钱是因为浪费了人效,企业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没能激发人效。不断增效才是持续加薪的基础。

李老师答卡卡问之1:不受老板重视的绩效管理,未来在哪里? 16:10:16 阅读(9270) 评论(42) 收藏(140)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学员小米提问:

 李老师您好!我们公司是生产型的企业,是没有绩效考核管理的公司,生产拿的都是小时工资,管理拿都是月工资。没有绩效考核的原因是上层不同意有,说是生产车间的性质也不适合做这些。既然如此的话,人资也在这方面很清闲了。但是如果生产部门都没有这些绩效考核的话,那么管理层还有必要有吗?管理层以往倒是有工资考核的方法,但是已经不再适合公司的发展需要了,现在每年工资调整的方法都是集体统一的标准上调,当然有些一般岗位人员是高兴的,技术人员都很不满意,这样也造成了技术人才的流失,招聘困难。对于管理层的考核,我们应当采用绩效吗?但是我们老板很不同意拿钱的。

   小米卡卡你好,今天首先说说“上层不同意绩效考核,因为生产车间的性质不适合做。”

   近二三年,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环境受世界经济形势及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正遭受巨大挑战,不少企业经营困难。主要体现在反规律的三升三降:成本上升、费用上升、员工流动率上升,利润下降、销售下降、品质合格率下降。(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

   但更可怕的是,企业并没有非常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核心所在,很多人将问题的根源放在员工工资上涨、员工对福利的需求不断提升、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难满足等方面。而我认为,造成企业组织生态恶化的主要因素如下:

   1、企业目前最大的成本是管理成本,其中70%以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成本。

   2、企业开始出现“国企病”:老板的能人文化严重、管理粗放、高管职业化程度不高,导致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合作成本越来越高。

   3、重管理轻激励,重考勤轻考核。很多企业想做绩效管理又不敢做,有的企业做了效果不理想,还有的企业半途而废。

(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

   生产车间如果不做绩效管理,结果会怎么样。。。

   车间管理干部拿着旱涝保收的包月工资,谁会有动力充分挖掘员工的能量、潜能?

   员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出工不出力,又怎能做到高效率、少浪费?

   作为生产企业的核心部门-生产车间,连分配机制都没有做好,沿用老模式、土办法,不求创新突破,利润低下,这家企业有可能达到更高的发展目标吗?

 我有一个好朋友做印刷企业,前年他的公司有106人,年产值一二千万元,这一年公司发生亏损,每个月都要拖欠员工工资,到了过年也是如此。我建议他运用全绩效薪酬模式,逐步对企业推行绩效考核、利润分配机制变革,现在企业只有36名员工,年产值仍基本保持在原来的水平,而且公司有利润了,不再拖欠员工工资,还能给员工提供更多增加收入的机会。今年6月,老板投入1000万新购一台德国最先进的海德堡印刷设备,逆势而上,对未来信心百倍!

(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

   企业不做绩效管理,也没什么,大不了维持现状,依然能活着、也能发展。因为以前都这样挺过来的。不学习、没能力、少信心、缺决心,就不要随便做绩效管理,不伦不类,半途而废,实得其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新发展形式之下,不做绩效管理,面临的将是更大的挑战、危机。向管理要业绩,没有考核与激励都是空谈 。

   明天,我们再说说“现在每年工资调整的方法都是集体统一的标准上调,当然有些一般岗位人员是高兴的,技术人员都很不满意,这样也造成了技术人才的流失,招聘困难。”

HR绩效考核:无论如何调整,老板、员工为什么总不满意? 22:54:44 阅读(12734) 评论(126) 收藏(365)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     如果绩效考核在设计、运行、激励上存在问题,可能会发生以下的状况:

  (1)追求高绩效、却奖励做表面文章的人。

  (2)考核以业绩为主,却往往凭主观印象。

  (3)鼓励创新,却在处罚敢于创新的人。

  (4)鼓励不同意见,却在处罚发表不同意见的人。

  (5)按章办事,却在处罚坚持原则的人。

  (6)鼓励勤奋工作、努力奉献,却奖励不干实事的人。

  相信这些状况并不是企业或大多数员工想要的结果,但这却是很多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时存在的真实现象。(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HR之所以感到“无论如何调整,老板、员工为什么总不满意”,需看看企业当下推行的绩效考核,有无掉进以下误区:

   很多人都会回答:同样重要。考核以结果为导向,但没有好的过程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

   我常常听老板们说:我不看过程,我只要结果。给我结果,具体怎么做,你们决定。

   经典小故事:从前有只羊,每天干8个小时的活。一天,主人告诉它,多干活有奖励,于是它每天干10个小时。然后,主人每月把它身上的羊毛剪下1/3。年底到了,主任给它织了件毛衣,告诉它:诺,这是你的奖励,明年继续努力!羊很生气,把它的故事写成童话,起名叫“绩效工资”!

   考核的价值与其驱动力成正比,没有利益驱动的考核,很乏力 !没有价值衡量的薪酬,很空洞!这是传统绩效与全绩效薪酬模式(即KSF/PPV薪酬绩效模式)最大的差别。 (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

   因为以结果、量化为鲜明特征的KPI考核,具有不能全面反映员工表现、贡献的局限性,加上在客观操作上,很多有价值的工作无法实现真正的量化管理,因此为了追求评价衡量的全面性、整体性,将一些行为能力指标(如责任感、敬业精神、沟通能力等)与KPI指标进行搭配,形成一个看似全面的拼盘,但实际上,它们是不可能在同一周期、使用同一评价模式进行考核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绩效考核绝不是人力资源部的专有职责。人力资源部只是绩效考核的战略性推动者与设计者,并不是具体层面的执行者。

   我更倾向于认为,绩效考核是企业一项高端决策问题,是应该由CEO亲自主导的一项工作。而企业所有的岗位都负有不同的责任。

   企业老总:绩效管理的支持者与推动者;

   HR经理:绩效管理的组织者和咨询专家;

   直线经理:绩效管理执行者与反馈者,执行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并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人力资源部;

   员工:绩效管理的主人,拥有并产生绩效。

 (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

   将所有工作、所有要求都绩效化,就是一种绩效主义。只看结果,全然不顾过程,也是一种绩效主义。

   绩效考核并不能解决企业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对于员工心态,要通过企业文化、团队管理来解决。对于基础性工作,要通过流程构建、制度规范来解决。

   绩效考核涉及目标管理、利益分配,与员工息息相关。只有得到员工认同、参与的绩效方案,最后才能促进员工努力达到目标,共享效益成果。利益分配越合理,越透明、越公平,员工的积极性就会越强。

(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

   如果缺乏绩效文化的支撑,再好的考核工具也会黯然失色。比如360度考核,可以全方位地反馈上司、下属、内部客户、外部客户的评价,通过客户价值的评价,非常客观地衡量员工的综合表现与贡献。但是,如果内部员工之间勾心斗角、心术不正、相互排挤、拉帮结派,360度考核将会沦为打击报复、关系关照的工具。

   经典小故事:有人找到一颗有个小斑点的大珍珠,他想若能去掉这个小斑点,它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于是他削去了珍珠表层,但斑点仍在,他又削去了两层,以为斑点肯定可以去掉了,殊不知斑点仍然存在,他不断地削掉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斑点没有了,但珍珠也不存在了。

   绩效考核就是这颗有斑点的珍珠,虽然并不完美,但极富价值。我们也不要试图让她完美起来,物极必反,得不偿失。

   绩效考核就像发展的企业一样,每一天都在优化,每一天都在进步。而绩效考核的工具与激励模型,虽然在企业某一个发展时期发挥了作用,在下一个经营周期,可能逐渐失去原来的价值,要通过优化、改进才能继续发挥功效。

案例分析】如何打造系统高效的薪酬绩效体系 09:52:57 阅读(9201) 评论(45) 收藏(143)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   【案例企业1】

   广东一家行业排名第三的外贸制造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后,2012年销售只增长了5%(受大环境影响),而利润却陡增了50%多。在导入“全绩效模式”两个月后,员工收入平均提升了15%,成本费用下降了25%,次品率下降了70%……(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江西有一家餐饮连锁企业,一年前辞退了一位职业经理,因为怀疑他收受了回扣,但他在任的两年内为公司创造了数百万元的利润:这一年公司用了老板的表弟及几个亲属打理,生意逐渐下滑、门可罗雀。民营企业常常对职业经理人要求很高,但对家庭成员却很宽容。信任能力低下、机制简单粗糙,直接制约企业发展。

  【什么是“全绩效模式”】

   第一,全员绩效,只要有价值的岗位都必须实行绩效管理;

   第二,全面绩效,只要有价值的工作都必须实行绩效管理。

(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如何针对中小民营企业,快速有效地导入薪酬绩效系统,而且不断指导很多企业成功做出好的结果。

   “全绩效模式”的实现需要依靠:一是薪酬全绩效(即KSF/PPV薪酬绩效模式),重要性占70%;二是积分全绩效,重要性占30%。

   我认为,不做绩效管理的企业,只靠业务、技术取胜,却忽视了人的潜能与创造。人才是业绩倍增的核动力。没有绩效管理,就谈不上管理。(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但是,绩效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应该是一个循环协作的系统:

   没有目标,企业必然迷失方向。

   没有预算,目标如何有效分切。

   没有计划,目标如何通过行动分步达成。

   没有价值导向及衡量,人会迷失自己的目标与方向。

   没有检视,进度与结果得不到保证。

   最重要的是,没有激励,谁来全力做目标。

   我将“绩效管理”的核心归纳为三个字:“人、效、薪”。企业没有绩效管理,就谈不上管理。不讲绩效,企业何以生存?用对人、建对绩效系统、做对激励机制,企业才能无往不胜。

   三者是相互融合、互为因果的关系。一家企业如果能将这三字经、九个词运用合理得法,企业内在所有的问题一定可以化解和超越。

薪酬变革八问 11:56:56 阅读(21302) 评论(96) 收藏(223)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    很多人咨询我HR薪酬变革的问题,今天第一天来三茅,先做个简单的讲解。

   一般从中高层、业务生产岗位开始。从中高层开始,是因为变革从上至下更有意义,而且中高层是企业的中流砥柱,具有爆发力。从业务、生产岗位开始,是因为容易量化、业绩结果清晰明确,可以直接快速刺激绩效改善。

   弹性薪酬变革选旺季、基层薪酬套改选淡季。使用弹性薪酬时,薪酬水平一般会有波动,如在淡季推行,实际薪酬可能在波底,给员工留下降薪的感觉,不易于员工认同。而基层员工薪酬套改,既然是变革,难免影响一小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可能会引发一些波动,因此选择淡季,将波动的影响力降到最低,同时也为企业进行人事调整、新旧更替创造了机会。

   如果企业历史上设定了普遍调薪时间,选择在这个时间也很有现实意义。

   先从统一思维开始,然后试点。薪酬是高度敏感的思想产物,人的感受非常重要,所以要统一思维,建立利他共赢的思维方式。在试点时,可以优先选择比较积极、主动、配合的部门,或者较有创造力的经营单元。

   中小民营企业薪酬变革主要有三大技术障碍:

   数据预算:考核需要数据支持。

   专业能力:薪酬绩效设计有一定的专业性。

   团队共识:在共赢思维的基础上取得团队认同。切记:在绩效相同的基础上,员工收入一定不能低于过去。(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

   不要指定一个人、一个部门负责,最好是组建中高层人士参与的项目组,老板与CEO不要担任项目组负责人,也可以不进组。组员要具有高度代表性,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运营、营销、生产、技术等中高层管理者。如果公司规模不大,应适当限制人数。一般项目组人数在3-7人之间,宜单数。

   一位企业老板与HRD到我办公室,HR提供了一套新薪酬制度,请我给意见。我问她:“你的目标是为规范薪酬标准,还是想令薪酬具有丰富的激励性和驱动力?”以等级、档位为基准的薪酬模型,大多重在规范,而牺牲了薪酬本性应具备的利益分配驱动力,是舍本求末。当我展示创新设计模型后,没想到老板立即表态:这就是我要的!

   点评:弹薪比定薪更有创造力。向员工要潜能,向组织要人效。

   所以,选对薪酬绩效的模式很重要。于此,特别推荐我多年研创的新模式——KSF、PPV。

(您有一份免费的《KSF薪酬设计》资料还未领取 ↓↓↓)

   积极沟通、主动调整。只要70%-80%的员工认同就很成功了。变革前沟通共识很重要,而且要尽可能用数据表达。如果认同率很低,一定有针对性地沟通,必要时做一些妥协与调整,但变革方向不可逆转。

   持续优化、不断深入。在“员工个体收入增长,而整体工资费用优化”的基础上,达成员工收入增长与企业绩效改善的共同目标。但企业的状况不尽相同、面对的问题也错综复杂,有的薪酬变革可能不会立即看到效果,需要耐心坚持,也需要灵活应变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错误虽然相同,但是具体情况还是有所区别的……这可能就是扣分不同的原因所在

如果情况真的完全相同,扣分却不同,那么扣分多的那位就要小心一点了……上司看你的眼光有点不一样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以前的上司和同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