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作文的都这样吗?

  从小学到初中,从无知到聪明,从幼稚到成熟……仿佛是一转眼的事情,12年的时光飞逝而去,从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到现在的少年初长成,这其间经历无数,有苦有甜,有哭有笑,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

  还记得一年级开学的时候,班主任李老师是教我们语文的,她给我上了第一节语文课。那节课,她并没有教我们读拼音、认字,而是让我们都削好铅笔,说要教我们写字。听了之后大家都手舞足蹈,高兴的不得了。

  老师先教我们怎么拿笔,耐心地纠正了一些同学错误的握法以后,才开始教我们横竖的写法,并且还教我们如何写“十”字。大家一气写了十遍,都觉得自己写得相当不错了。可是老师却说我们全都没写好。她在黑板上把“十”字重新写了一遍,然后又手把手地教,终于,我们全班都可以写得非常好看了。这时“铃铃……”,下课了。望着老师满意的笑脸,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都一定要记住“耐心”二字,这样才能做到最好。

  时间一晃,我已经三年级了。有一天,李老师告诉我们:“从今天起,大家就多了一门课——英语!”又是一阵手舞足蹈。

  很快,下午的第一节课就是英语了,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早早来到了教室,翻看崭新的英语课本。十几分钟后,上课铃响了,走进来一位漂亮的女老师,高高的个子,穿着,不用我说,想必大家也能猜出来她就是我们的英语老师了,不知道她的脾气好不好。

  “大家好!我叫高萍萍,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英语老师了,希望大家能和老师一道,把英语这门课学好。请同学们先把英语课本收起来,这节课不用课本,把自己的英语本拿出来。”我的思绪被老师的这番话打断了,赶紧从书包里翻出了我的英语本。

  接着高老师开始教我们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她教得很慢很慢,每个英文字母的写法都给我们讲得很清楚,那节课我们只学了前十个字母,后十六个后来又花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但也正是这最初的十个英文字母让我在知道了“认真”这两个将伴随我以后学习生活的另外两个字。

  时间老人继续以他不易被人察觉的步法悄悄地溜走……

  初一军训完开始上课的时候,大家都抱着新发的数学书看了又看,觉得非常简单。开始上课了,数学老师为了检查我们预习的情况,出了一道题,大吼一声问:“谁上去做啊?”大家一看,都像哑了火的鞭炮,谁都不出声。老师见没人敢上去做,便点名叫一个同学去做,谁知他在上面憋了半天也憋不出来,老师便让他回去了,这道题看起来很难啊,老师又开始巡视,他看见我,便对我说,你上去做。我连忙拒绝说不会,“你又没做过,怎么知道你不会。”数学老师对我说。我鼓起勇气,怀着试试看的心情上去了,却发现原来很简单,只是绕了一个弯,我马上就做了出来。这节普通的数学课让我明白了“勇气”这两个字的含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就这样,一天天我慢慢地长大……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本来在小学时候作文写得很好,但是上到初中作文水平不但提升不上去,反而分数一直下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小升初作文和初一作文有哪些区别?

首先是最明显的一点:字数变多了

有人看到这一点一定会笑,说“这算什么差别,这么肤浅”。但我要告诉大家,任何深刻的规律都是由最浅显的现象观察入手。

言归正传,小学作文的字数一般在二百到三百,初中则一般在五百到六百。大家想想,一篇二三百字的文章和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可能是一种写法吗?我们一般的作文训练都很注重局部技巧的讲解,但在整体结构上的探索很少。

一篇二三百字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事一理,不管你是些议论性的,还是叙事性的,大体都是对一个事件进行描述和议论。但一篇五六百字的作文,就不能再搞一事一理这种模式了,你得发展到两事一理或三事一理,不管你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想再通过写一个事件来表明中心,是不可能的了,除非你的事例非常过硬。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是突出“一理”,用“两事”或“三事”来写一个共同的道理,岂不有重复之嫌?如果你想到了这一问题,说明你的思考就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可以适应初中的作文思维了。

需要强调的是,初中作文与小学作文的最大不同,要从字数和文章篇幅入手,去研究文章整体架构的设计,不要过分迷恋局部技巧。

大家越往里分析,越能得出一个结论,初中作文与小学作文的最大差别,其实并不在写作手法,而是在文章谋篇布局的能力上,文章的结构比语言更能拉开差距!

作文到了初中,各种题型开始出现,但就目前郑州而言,其实只有一种作文题,那便是材料作文,而且是通过提示语限定了作文角度的材料作文。

有人觉得,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废的,关键是看提示语,根据提示语确保不走题就行了。这不是个别学生的看法,甚至连某些老师也这么认为。但我本人却一直反对这种观念。提示语只是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一理”,但你要从哪些层面来组织事例,去分析这“一理”,就得靠材料了,材料能给我们丰富的提示。

我这里要提出的第二个结论就是,初中作文与小学作文的最大差别,并不完全是写作能力,还有阅读能力,不仅仅是阅读提示语,还要阅读材料。

第三个,体裁增加了一项:议论文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初中作文重思想,小学作文重情感”,这个思想,就是指的这个逻辑性。

大家都说写议论文需要事例,背背事例,似乎就能得高分。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只是堆砌事例,能够得高分吗?比如,出很老生常谈的主题——“感恩”。你来写这篇作文,你先举一个例子说明“张三因为感恩而成功”,接着又来一个“李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两事一理”的格局,但问题是,你这个“张三”和“李四”从本质上看是完全一样,你不是在写议论文,你是“以事代议”,重复表述。这是很多刚刚升入初中,还未掌握议论文要求的“逻辑性”的孩子常犯的错误。所以,光有例子是不够的。你要注意:尽管你是在用“两事”或“三事”来写一个共同的道理,但几个事例之间还要有一丁点儿差别,要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共同论证同一个问题。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记住两点,初中作文与小学作文的区别,初步可以拟出以下两点:

1.由于字数增多,文章篇幅加大,作文的结构和布局开始成为应试作文中的重要因素,不要只是关注局部的写作技法。

2.“材料+提示语”的作文命题方式是作文命题的绝对主流,但许多人都只看提示语,不看材料。这是典型的小学作文思维,认为有提示语在手,便有了中心点,有了中心点便能开始写作了。但事实上,“作文材料无废话”,大家唯有提高命题材料的阅读能力,读懂命题者的暗示,才能写好作文。

3.体裁的增加要求孩子改变一直以来的思维定式,学习掌握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事例中提取道理,也要学会根据需要论述的道理选择合适的事例。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初中作文网权威发布初一叙事作文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忘返_600字,更多初一叙事作文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忘返_600字相关信息请访问初中作文网。

从古至今,芳为流传--“书”是人们一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书中可谓四海为家,他的世界,又在人们的心中烙下了中国印。
  在藏书阁中,一股暖流会随风吹来,花草的芬香带来了经典的传奇……
  四大名着――《西游记》让人更为观赏,古文丰富,内容长但是文字简练。孙悟空等人本领让人产生丰富的幻想。文字的悦动似精灵,多样的文字如同乐章。《红楼梦》佳动人心,人生中情感都是人心中所感受到的再由文字来绘写。《水浒传》句句动人心,人物出色,个个勇猛过人。《三国演义》是文化中的珍宝,四大名着当之无愧!名语繁多,让你更上一层楼。
  在我的生活中,从满了无限想象。正如之前所言,把幻想编成故事,让人生更加精彩。
  在我脑海中有一段亲生难忘的事:在两年前,我的左手有伤时一直住院,听我的母亲说是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我当时的心情你无法想象。我时常感到忧郁和烦躁,但是我的同学送了我一本书――《倔强的小红军》,我看了里面的文字异常开心,这里不仅语动人心,句子更是生动。可是,我对此满意,因为它太薄了。父亲知道了说:“
  你不光要品析句子,也要深刻理解每个人物的情感。"于是,父亲给我买了一本书――《雷锋事迹》。父亲教会了我怎样去学习好的情感。好一个助人为乐的雷锋。那时我突然把《倔强的小红军》拿了出来,泪流了下来――我的同学就是要告诉我,要像小红军那样坚强,走过去…….我看着插图,小红军在地上艰难的爬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月初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