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晕可削弱现代建筑及高压输电线如何防雷电上雷电冲击或操作冲击波的幅值或陡度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摘要】:根据国外的统计资料:架空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占其总跳闸率的份额随着标称电压的提高而增加,对超高压线路达到20%~35%;俄罗斯对埃基巴斯图兹~科克切塔夫总长为494km的1150kV特高压线路在1985~1992年间的雷电活动情况统计研究表明,雷电跳闸数约占整条1150kV特高压线路总跳闸数的94%。随着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电力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交流1000kV级和直流±800kV级特高压输电系统的建设,如何保障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已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众所周知,我国属于雷电活动强烈的国家,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走廊大都要穿越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同时还面临西部地区高土壤电阻率所带来的杆塔接地问题。因此,如何进行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的设计以满足线路防雷和接地的要求,是提高超特高压输电系统可靠性的关键难题。本文在对雷击输电线路的反击和绕击物理过程的分析基础上,分别对计及冲击电晕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反击耐雷计算模型和反击耐雷性能、基于杆塔接地装置散流特性提高反击耐雷性能的措施和基于先导分形发展模型的特高压直流线路雷电屏蔽性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 (1)基于ATP-EMTP软件,建立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冲击电晕对导线的耦合作用基本原理建立了计及冲击电晕影响的反击耐雷性能电磁暂态分析方法,同时考虑了杆塔的多波阻抗特性、冲击接地电阻特性和绝缘子的先导闪络发展过程特性,使得建立的反击耐雷水平计算模型更符合雷直击杆塔产生反击的物理过程。本文利用此模型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典型杆塔在不同条件下反击耐雷水平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线路接地电阻的减小,绝缘水平的提高,杆塔高度的降低,线路反击耐雷水平可明显提高; (2)针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杆塔接地电阻过高影响反击耐雷性能的问题,基于量纲相似性原理,通过对不同杆塔接地体冲击散流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接地极上不同位置轴向电流分布和不同结构典型接地极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表面散流规律,提出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杆塔接地措施; (3)基于云地闪与长空隙间隙的相似性理论,首次提出了利用分形发展理论描述先导发展过程中的确定性和随机性因素,研究了先导发展通道的分形特性,建立了绕击发展过程分形特性的仿真模型,通过对先导发展过程的空间电场计算,结合分形理论,确定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上行先导起始判据,实现了先导发展过程中分形特性的数值模拟,建立了适合杆塔较高情况下的特高压直流线路的先导分形发展模型; (4)基于先导分形发展模型,分析了雷电流的绕击概率空间,并提出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屏蔽失效率和绕击闪络率的计算方法;对特高压直流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保护角和杆塔高度均对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对于特高压线路高杆塔,可采用负保护角来防止绕击;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M862


林家齐,雷宇,雷清泉;[J];电工技术学报;1997年02期
关志成;张福增;王国利;龙彪;王黎明;;[J];电力设备;2006年01期
莫付江,陈允平,阮江军;[J];电网技术;2004年21期
叶会生,何俊佳,李化,林福昌;[J];电网技术;2005年21期
许高峰,顾乐观,司马文霞;[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司马文霞,陈宁,许高峰,顾乐观;[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陈先禄,赵爱华,刘渝根,韩建雄,陶森林,苏鹤声;[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赵淳;谷山强;童雪芳;吴焯军;卢泽军;张思寒;;[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年

为了了解平武工程超高压变电站对雷电侵入波的防护特性,在凤凰山变电站用低压冲击波进行了现场投波试验。本文报导了试验研究的结果。试验中,除避雷器要用模型外,其余所有设备、母线等都是实物。从波过程的观点看,所得结果比计算或数学模拟等方法较为近真。电晕的影响用提高投波电压的方法近似的考虑,结果偏于严格。此种低压投波的方法可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既可检查防雷设计的有效性,也可以作为积累数据的手段,积累的数据可供改进防雷设计之用。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王华青;;[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7年08期
赵志英;陈亮;;[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年12期
徐伟;张大鹏;刘浔;唐程;刘熙;吴国华;;[J];水电能源科学;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正芳;周艳;;[A];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水电厂(站)机电设备运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李颢;;[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09年
刘利成;季克超;黄曙霞;;[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黄足平;吴利仁;;[A];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吴烽;;[A];2007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分专委会)二届三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曲鸿春;咸日常;;[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袁正华;姚凯;杨建刚;;[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周泰斌;伍伊凡;夏传帮;;[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郑建新;王克英;;[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李强;潘宏涛;;[A];2009全国炉外精炼生产技术交流研讨会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士仁 陈金柱 吴志刚;[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记者 杨永芹 实习生 秦谊;[N];重庆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 刘麟?通讯员 成新平;[N];经济日报;2008年
肖锋?莫华春;[N];经理日报;2008年
王俊如;[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黄兴勇 车忠其;[N];西南电力报;2004年
通讯员 吴长宏?李智勇;[N];中国电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立增;[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李燕青;[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郑涛;[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张方华;[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世民;[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庄恒建;[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王贤;[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建筑及高压输电线如何防雷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