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认同同是什么,维基

中华木作大师和中华高级木作师是由中华木工委授予木作行业优秀人才的国家级称号。中华木作自鲁班祖师爷之后,两千多年以来,无数民间木作大师依然在木作行业上默默无闻、辛勤耕耘。为传承木作文化技艺,弘扬木作文化精神,推动木作文化产业发展,中华木工委特举办2013年度的“双师评选”。自此以每年一届的周期进行评选。

“中华木作大师”和“中华高级木作师”的评选(简称双师评选)于2013年6月1日正式启动。自2012年开始,中华文化促进会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华木工委)曾多次组织召开关于“双师”评选标准专家研讨会,并积极组织各大媒体向木作行业及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历经一年多的多方筹备,在千呼万唤的呼声中,“双师”评选方案最终得以确立,上报上级领导部门并批准同意。方案中规定双师评选周期为每年一届。

评选方案:下设参评范畴、“中华木作大师”参评条件、“中华高级木作师“参评条件、报名方式、业绩(贡献)证明提交方式、评选程序、评选委员会组成、评审流程、网友(观众)参与、称号授予、评选时间进程、参评事项、报名资料提交、特别声明

评选机构:下设中华木工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1、按行业划分:古建、装饰(装修装潢)、木家具、木雕、木艺、木制品;

2、按专业划分:设计、木工、雕刻、面饰(打磨、漆艺、腊艺)、配饰、修复、品鉴、木材处理、管理;

3、上述范畴内未能包括进去,但确与木作行业相关的,仍可向评委会申报。

二、“中华木作大师”参评条件

1、从业经历20年(含)以上;

2、行业内有公认的强影响力和推动力;

3、有经典作品、有独特创新或独特的特长技能;

4、中华木工委个人或团体会员;

5、有其他相关特别建树,对产业发展有特别显著推动力者不受从业经历20年限制。

三、“中华高级木作师”参评条件

1、从业经历10年(含)以上;

2、行业内有公认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3、有优秀作品、有创新或特长技能;

4、中华木工委个人或团体会员;

5、有其他相关建树,对产业发展有明显推动力者不受从业经历10年限制。

3、行业协会、组织推荐;

4、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推荐;

5、其他相关行业协会、组织及媒体推荐。

五、业绩(贡献)证明提交方式

凡报名参评者,应向评委会提交《业绩(贡献)说明书》及相关证明资料。

(一)《业绩(贡献)说明书》(简称“说明书”)

“说明书”为评选主材料,它是对申请人业绩(贡献)的真实记录。(可向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索取“说明书”编写要则。)

相关证明资料是对“说明书”的补充,用以证实申请人的影响力及特长技能,该资料包括:

1、媒体(特别是与申请人行业特征或技能相关的权威媒体)对申请人事迹(作品、业绩、贡献)的客观、真实的报道、介绍及推介;

2、申请人所获得的荣誉、奖励等方面的相关证书(特别是与申请人行业特征或技能相关的权威组织机构颁发的证书);

3、申请人在媒体(特别是与申请人行业特征或技能相关的权威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及论文;

4、申请人作品的图片、音像资料等;

5、政府部门、行业组织、行业协会(学会、商会)、行业媒体机构、行业专家等对申请人的推荐资料;

6、其他可以证明申请人业绩(贡献)的资料。

(三)业绩(贡献)证明提交说明

1、媒体资料必须是出自国家正规出版物方为有效,国家级行业权威媒体将增加权重;

2、荣誉、获奖证书等必须是具有颁发资质的机构颁发的方为有效,国家级权威行业机构颁发的荣誉及证书将增加权重;

3、“说明书”及相关证明资料可与报名申请表一并提交,也可各自单独提交;

4、申报者所提交的所有资料请自留底稿,资料不予退还。

评选工作由中华木工委组织与主持,中华文化促进会监督审定。

成立评选委员会,下设专业评审组和专家评审组,邀请古建、装修、家具、木雕、木艺、木材、木作文化等方面著名的专家学者及行业名人组成。(专家本人不参与评选)中华木工委秘书处同时为评选办公室。

由初审、复审、公示、审定四个程序组成

3、通过复评者由中华木工委官网公示;

4、中华文化促进会最终审定。

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评委会特邀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和新浪红木为网络合作媒体,对申报者进行事迹报道,并设立作品网上展厅,和举办实物展,广泛征集网友(观众)的意见,供评委会参考。

1、中华木作大师拟10-20名;

2、中华高级木作师拟50-150名;

3、大师授予者每2年一次复评,两次复评通过者授予终身称号,并另行授予“中华木作大师特别终身成就奖”。

4、中华木作大师及中华高级木作师评选周期每年一届。

1、报名时间:2013年6月1日——8月31日;

2、初审时间:2013年7月1日——9月15日;

3、公示时间:2013年9月16日——9月30日;

6、颁授典礼:拟于2014年元旦前后,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盛大颁授典礼;

7、说明:视评选实际进程,上述时间有可能提前或延后。

1、报名、初审免报名费;

2、进入复审者收取评审费,中华高级木作师1000元,中华木作大师3000元;

3、报名中华木作大师落选者,顺延参评中华高级木作师评选。

提交报名资料(可从中华木工委官网下载申报表或向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索取)

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中华木工委。

中华木工委·中华木作大师评选委员会

中华木工委简介中华木工委为全国性联合性社团组织(NGO)(简称“木工委”,英文名称Chinese Woodworks Culture Committee),全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华木工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成立并主管,国家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于2008年4月8日成立。

中华木工委由中华文化促进会直管,中华文化促进会由许嘉璐担任名誉主席,高占祥为主席、法人代表人王石。杨晶、张穹、仇保兴、李刚、田进、叶克冬、赵阳、何超明为政府顾问。2004年, 国家授予中华文化促进会“全国民间先进组织”称号。

中华木工委紧密团结了国内木作文化的著名研究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并成为了本会的重要发起人和领导力量。高占祥、王石担任木工委顾问,著名收藏家、鉴赏家王世襄先生及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等曾担任名誉主任,潘震宙先生、曾佑和先生等担任顾问委员、胡德生先生、张德祥先生、周建民先生等15位知名专家任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职。

中华木工委以发掘、发现、发展中华木作文化为工作宗旨,以弘扬中华木作文化为己任,促进学术交流和技艺传承,致力于使学术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木作文化艺术作品,为大众提供实用木艺与美的享受,进而失去中华木作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前进。

中华木工委的工作范围包括:在中华文化促进会的业务范围内,组织相关学术讨论和理论研究,刊物编辑,开办讲座与培训,举办会展和组织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及提供咨询服务。

中华木工委广泛接纳木作行业中著名的学者、工艺美术大师、雕刻家、建筑师、传统工艺家具大师、收藏家等入会。并设有专家顾问团队及木作产业联合体。

中华木工委还主办有《中华木作》杂志和中华木作网等媒体,作为中华木作文化的传播平台。中华木工委将与国内外与木作文化相关的研究机构、传媒、文博等单位及企业、文化界名人、政商界名流等开展广泛的合作。

Society,简称文促会,英文缩写CCPS],1992年在党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倡导下创立,属全国性联合性社会组织。2004年国家授予“全国先进民间组织”荣誉称号。

  文促会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为宗旨,由海内外成就杰出的文艺家、学者、企业家和文化活动家组成;文促会创会领导人系全国政协原常务副主席叶选平,现任名誉主席许嘉璐,主席高占祥,法定代表人王石;已创立国内地方及海外文促会组织32个,设立专业性机构27个,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NGO。

  20年间,文促会同仁努力践行创会宗旨,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地方、海外文促会的活动在内,总计开展各类不同文化活动1200余项。尤其以全面整理中华历史典籍为目标的《今注本二十四史》文化工程;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中华文化论坛”及《甲申文化宣言》;旨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 “国际文化产业论坛”;旨在表彰世界华人文化精英的“中华文化人物”年届评选;总结展示20世纪百年文艺创作成就的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舞蹈经典、摄影经典系列活动;协力推进两岸文化产业交流的“创意中华”系列合作;资助10个革命老根据地贫困学生就读高等院校的“山花工程”;以及“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节庆中华协作体”及其年度奖项、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音像世界频道”等项目的成功创建,均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赢得了良好声誉!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贾庆林、习近平、李鹏、朱镕基、乔石、李瑞环、刘延东、李源潮、张高丽、俞正声、徐才厚、李建国、陈至立、严隽琪、孙家正、;海内外知名人士季羡林、任继愈、周有光、文怀沙、启功、王蒙、饶宗颐、刘长乐、陈立夫、许历农、钱复、饶颖奇、郁慕明、刘兆玄、杨振宁、陈香梅、池田大作、梅纽因、陈世贤、李姬镐等均曾出席、参与文促会活动。

  文促会作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它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公民结社自由宪法权利的实现;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日益完善;体现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体系与政府体系、企业体系三元结构的和谐发展;更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伟大力量和光明前景。

木作行业各企业负责人及广大员工:

“中华木作大师”和“中华高级木作师”(简称“双师”)评选开始了,这是行业里的一件大事,它说明我们的工作被人看重,我们的技艺被人认可,我们的贡献被社会崇尚。这是我们的光荣,是木作产业工人的骄傲。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许多仍在工人岗位上的能工巧匠们,其成就和成果不仅是自身努力所致,同时也在于企业的平台和领导的栽培,以及工友们的帮助。正是这众多因素,才成就了今日的能力。如今,许多企业老板愿意推荐自己的员工参评“双师”,他们为自己的企业里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才而骄傲和自豪。老板们甚至愿意出资为自己的员工进行宣传和提升形象。应该说,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境界。作为员工,应该怀有感恩之心,感恩企业、感恩工友。

大家知道,“双师”是一种高贵的荣誉,荣誉的获得,将使自己身价提升,也会有更多外界的召唤。人才的流动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但感恩和报恩也是应有的美德。因此我们在此向所有木作行业的企业和员工发出倡议:

一、作为企业,应胸怀坦荡,努力推荐本企业的优秀员工参与“双师”评选,这也是企业人才储备的一个途径。

二、作为员工,应积极争取企业的推荐、支持和帮助,这将对自身参评增加权重。

三、双方均应有感恩之心,企业感恩于员工的贡献,员工感恩于企业的培养。

四、在企业推荐和帮助员工参评之前,建议企业与员工签定一份协议,既企业推荐员工参评,并承担相关参评费用。被推荐的员工在获得“双师”荣誉称号后,应在一段时间内仍留在本企业工作。建议“大师”不低于6年,“高师”不低于4年。在此期限内,员工薪资可升但不降。而员工在保证获得不低于获得荣誉之前的基本薪资标准的前提下,不得离开该企业。

五、企业与员工签定的协议可报中华木工委秘书处备案。若双方发生争议,由木工委秘书处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协调解决,秘书处有责任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而当发现“双师”有违约行为时,秘书处将提请评审委员会,通报撤销其荣誉称号。

六、本次“双师”评选,我们特别倡导企业家推荐员工参评。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为此中华木工委将特别设立“伯乐奖”,以表彰企业领导者对中华木作人才培养与发现的贡献。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撷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文化点,通过“纵”和“横”两个方面,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及其魅力,使学习者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语言的角度看,它适合中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使用;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角度来说,对具有较高汉语水平的学习者,特别是预科生或本科低年级的留学生,也很适用。

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词条内容尚未完善,欢迎各位

,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目录/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第七课 黄山归来不看岳

第八课 桂林山水甲天下

第九课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第十三课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第十五课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认同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