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什么要咨询专业人士士提一些意见 本人14岁初二挫学,如今16岁,还能回去复读么

原标题:成绩不满意,持续纠结中…哪些人适合复读?哪些人不适合复读?看这里就知道了!

高考成绩都查到了,多数学生通过高考到达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大家在忙着报志愿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学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再来一年;对于是否再来一年这件事,小编提醒大家不要草率做决定,有些同学的情况适合复读,有的同学并不适合。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呢?

1万元+1年,有毅力有潜力方可考虑复读

复读一年,不仅是对考生和家长的一场严峻考验,也要付出不菲的代价。一年的复读费用在6000~7000元不等,有的复读班还要求在本科线下、专科线上这部分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必须参加“额外”的查缺补漏,为此还需要多付出1000元左右。如果是外地的学生还要包括食宿费用,一年不少于5000元。这还不包括参加高考需要购买的各类书籍、材料费、报名费等等开销。这么算下来,复读一年的成本不低于1万元。

但许多考生家长认为,如果复读能上一所满意的本科院校,1万元+1年的时间成本是值得的。一位考生家长告诉记者,儿子今年的高考成绩只能上本三,也就是只能选择私立大学或者独立学院,而这些学院每年的学费基本都在1.5万元左右。如果通过复读,第二年的成绩上了本二线,那么仅学费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约几千甚至上万元,就更别提所选择的大学的知名度,方便今后就业这些潜在因素。只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一年以后,考生能够通过复读获得成功。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复读,首先要分析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如经过细致权衡,感觉自身还有潜力可挖掘,而且通过总结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安排好解决不足的办法,才可以考虑复读。  

因此,复读并非人人都可以选择,花费一年的时间成败未知,其实是很有风险的。对于考生来说,只有针对自身情况找到最适合的路,才是最重要。有关专家也提醒考生,一旦选择复读,最好能实地看一下学校的硬件。

不是所有落榜生都适合选择复读,一般而言,高考成绩过高或过低的考生,复读的效果不太明显。比较有利于复读的分为以下几种——

一般是指考试时身体不适,因生病影响水平发挥;心理焦虑,整夜失眠导致考试失常;粗心大意,造成不必要损失,如涂错了卡,漏做题,时间分配不当,或违反考规导致扣分、丢分等。

2.平常学习态度不认真

考前贪玩,如迷恋网吧,耽误学习,受到落榜打击后才醒悟。

有的学生偏科,有一科很差,拖后腿,只有复读,重点攻差科;忽视基础,眼高手低,把精力放在解难题上,策略上犯错,致使基础题分拿不全,难题分又拿不高;不听从老师指导,不注意劳逸结合等,使学习效率低下。

4.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成绩差

一些艺术类考生,每年都有因为文化课成绩差而落榜,随着艺术类专业提高文化课录取线,集中强化文化课学习成了不少艺术类考生的必经之路。

有的考生由于所报志愿没有拉开梯度,结果考出的是一批本科的分数,却掉入二批本科的起点;也有考生填了“服从调剂”,结果与自己的志向差距太大,比如,根本不打算学医,却被医学院录取。

每年报考复读学校的学生中,高考分数在300分至600分不等。如果高考分数距离录取线还差100分以上,比如200多分,即便复读也难有大幅提高,莫不如学习某种适合自己的技能,以便寻找工作;对那些600分左右的学生来说,同样也没有多少提高的空间了,若发挥失常反而考分不如上一年。

选择复读需要具备更加优秀的心理素质。复读的人经历了一次重要失败,一般更加容易悲观,对于考试更加容易紧张和焦虑。从考生个性看,许多考试失败的考生就是一个爱紧张的人,今年的失败经验会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致使整个复读像一个梦魇,失败的情绪伴随着他们的读书。有的复读生说,想到我的同学正在大学幸福地读书,想到再次考试失败,就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因此,对于某些易焦虑和紧张的人,最需要的是先上一所普通的大学,先有一点点成功体验和激励,重新调整和定位,将考大学的遗憾化作前进的动力。将来还能考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呢——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在复读学校,一般不会像正规高中那样,每时每刻都有老师的督促,复读生来自不同的中学,其学习成绩、个性素质的差异较大。如果学生平常自我约束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并且很多复读学校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较多,这类学生成绩很难提高。

4.不清楚自己高考失败的原因

有的考生找不准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习成绩,觉得自己很用功,脑子也不笨,可经过一年复读后,仍没有提高成绩。这类学生平时成绩往往不稳定,自己又找不到具体原因。有一名考生去年模拟考试成绩最好时,达到了一批录取线,可真高考时只考到了大专录取线。他坚持要复读一年,结果今年估计和去年差不多。

有不少复读生是听从家长的决定才继续读“高四”的,信心不足,或者开始阶段还有热情,越往后越没冲劲,甚至造成个别学生想不开而走上绝路。

如果你准备复读,务必改掉以下毛病

1.考试作弊(大小考试:月考、联考、模拟考,逢考必抄!如果你不戒掉应届养成的这个坏毛病,你就不要复读了!)

2.下载各种高考app应用(一些带社交发帖交流的app,貌似看着大家可以在上面交流学习经验。但如果你上课一直玩的话,将浪费掉很多宝贵的刷题时间!

3.搜题软件(随着手机app的迅猛发展,一些搜题软件进入到考生的手机理。一遇到不会的题就想搜答案,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依赖感,导致学习成绩迅速下降。)  

4.QQ群闲聊(到处找学习方法其实浪费大把时间,到最后还是一无所获;有些考生喜欢加一些高考QQ群闲聊、各种模拟考QQ群来作弊买答案。这些同学,高考基本上都会挂掉,能考上的没几个!) 

5.玩贴吧(贴吧除了闲聊的作用外,对于部分同学最大的作用就是考试直播作弊,有没有参与过自己应该清楚。不想复读的时候又考砸了,贴吧一些关于考试作弊的贴吧,永远不要再进!)  

6.逃课去网吧(去网吧干什么,无非游戏、交友聊天、看毛片!自己有没有做自己应该清楚,有木有影响学习,自己心里也清楚!)

总之,一般而言,复读期间认真踏实学习的,平时考试不作弊的,注重劳逸结合科学分配时间,基本上都能有一个好的结果!相反,如果复读还整天想东想西,一到考试就在贴吧找答案,加一些助考QQ群买月考模拟考答案,一考试就用手机搜答案,我们建议这种人不要复读。复读不仅考不上,还浪费父母的血汗钱!慎重考虑吧,孩子们!

确定要复读想一想如何选择复读学校

目前社会上的复读班如雨后春笋遍地出现,令人眼花缭乱。为此必须经过认真考察、思考才能做出最佳选择。反之,不仅浪费金钱,还要耽误时间,错失高考良机,误了学生的前程。那么怎么进行最佳选择呢?特提供较为合理可靠的五项标准如下:

1.看往届有无真凭实据的学员成绩

不能只看空洞的数字,如考上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若干人,过本科线若干人,提高多少分多少人,升学率百分之几十等等,因为竞争激烈,有些班所报的数字越来越邪乎,真假难辨,所以还要看这个复读班是否敢于在报刊上、网页上和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宣传资料上登出如所报之数的大批学员的真实姓名、往届高考的成绩、当年的高考成绩和被录取的学校名称(这算经得起查核)。

如果只登出几个考生的姓名和成绩也不够(原因自不必说),必须是大批的可供查考的有真名实姓、录取学校名称的学生成绩。否则,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2.看教师队伍的真正质量

不能只看笼统的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若干人,或某某重点学校教师若干人的数字。或只看有高考专家、顾问若干人等等名字。要看这个复读班是否敢于在报刊上、网页上和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宣传资料上一一列出常年任教的教师真实姓名、职称、照片、来自何校等等情况。因为只是请几个专家开两次讲座或“顾问顾问”,而不是常年在班里任教,对复读学员就没有实际价值,只是招牌而已。而含糊地说有某重点学校教师一人或几人却不宣布真名实姓或甚至只说王老师、李老师,连名字都不能完全说清楚的,那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3.看往届学生的真实评价

如果一个复读班办得真有成绩,就必然会留有考上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以及其他院校的有真名实姓的学员亲自写下的文字材料,而且这些材料也敢于在报刊上、网页上和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宣传资料上大量刊登(不是一两个人或三五个人而是几十人、上百人写的,留有可查的原件的)。看看这些学员是如何评价这个复读班的。因为要想让大量的学员对一个复读班违心地“歌功颂德”是很难办到的。

而没有大量学生的真实评价的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4.看主办人的教学资质

有些复读班的主办人原本就是重点中学的富有教学经验和突出业绩的教师、校长,那当然是具备了可靠的资质。因为复读学员都是高中毕业或在读高三的学生,所以如果主办人本身没有教过高三毕业班的经验和资历,那就在资质方面天生不足。不管宣扬什么先进的教育理论或如何新颖的教育理念,也不管是宣扬什么新的教学法、管理法等等,都很难让人相信是从真正合理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也就难于保证这个复读班的高质量。因此,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5.看是否有独立办学的充分条件、环境和设施等等

有的复读班有自己独立的校园、独立的教学楼,环境清幽,设施齐全,那就是够条件的。

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甚至是等招上学员来以后再临时租借五方杂处的教室上课的,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当然,不管哪个复读班都必须持有教委下发的《办学许可证》等表明办学资质的文件,那是办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必备条件,这里就不多说了。

|来源:综合自高考直播,金考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咨询专业人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