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样的

继电器,开关电器的一种,在控制电路中用的非常多。

继电器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线圈、磁路、反力弹簧和触点。

线圈的用途是通电后,它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磁路的衔铁吸合,并使得触点产生变位动作。

磁路由铁芯、铁扼和衔铁构成,它的任务是为线圈产生的磁通建立磁路通道。

在磁路中,最重要的就是磁路气隙,它是衔铁和铁芯之间的一段空隙。线圈未通电时气隙为最大值,触点为初始态;线圈通电后,气隙为零,触点变位为动作态。

反力弹簧的作用就是为衔铁提供与动作方向相反的斥力,当线圈断电后它能帮助衔铁和触点复位。

触点用于对外执行控制输出,它由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构成。线圈得电继电器吸合后,常闭触点打开而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释放后,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均复位为初始状态。

继电器有3个品种,分别是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它的线圈圈数多线径细,线圈与负载并联。电压继电器是我们常见的继电器主要类型。

电流继电器,它的圈数少线径粗,线圈与负载串联,所以它的工作电流就是负载电流。

我们看到,它的线圈矮胖,线径很粗。这是电流继电器的特征。

中间继电器其实就是电压继电器。之所以把中间继电器作为独立品种,其原因就是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对数比较多。中间继电器一般有2对触点,甚至可达4对以上。

上图摘自《电气控制手册》,是电动机缺相保护的原理图。我们从图中的右上角看到继电器K,它的触点在左下角。K就是中间继电器。

电路工作时,我们按下左下角合闸控制按钮ST,接触器线圈KM得电吸合,电动机开始运行,而左下角KM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而K则保持原先状态,它的常闭触点K不动作,于是就构成了接触器KM的自保持回路。当ST返回后,KM因为自保回路而保持吸合状态。

当系统中出现某相失压后,继电器K动作,其常闭触点变位打开,KM的线圈失电打开,系统执行了缺相保护。

我们来看继电器的继电特性,见下图:

在这里,X是继电器吸合的输入条件,它可以是电压、电流,也可以是温度、流量、压强和液位等等;Y是继电器输出值:Y0是初始状态,Y1是吸合状态。

我们看到,当X从零开始变大时,经过Xf,继电器不动作;当X=Xd时继电器变位,Y=Y1。为了确保继电器可靠吸合,X要继续加大到Xw才行,以此确保继电器可靠工作。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

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

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一、继电器(relay)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hangjia/profile/syzbb?ie=gbk">syzbb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教师,学校网络管理员,10年以上从业经验。

二是可以低电压控制高电压

三是可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继电器(relay)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实际上它是用较小的电流来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操作、自动调节、安全保护等作用。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电磁式和干簧式两种。电磁式继电器成本较低,便于在面包板上使用。

  小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式继电器是以电磁系统为主体构成的,图 T319 为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和符号示意图。

  当继电器线圈通以电流时,在铁心、轭铁、衔铁和工作气隙 d 中形成磁通回路,从而使衔铁受到电磁吸力的作用而吸向铁芯,此时衔铁带动支杆而将板簧推开,使一组或几组常闭触点断开(也可以使常开触点接通)。当切断继 电器线圈的电流时,电磁力失去,衔铁在板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触点又闭合。

  在电路中,表示继电器时只要画出它的线圈和与控制电路有关的接点组就可以了。继电器的线圈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同时在长方框内或框旁标上这个继电器的文 字符号“ K ”。继电器的接点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把它直接画在长方框的一侧,这样做比较直观。另一种是按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接点分别画在各自的控制电路中,这样对分析和理解电路是有利的,但 必须同时在属于同一继电器的线圈和接点旁边,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把接点组编号。表 B321 列出了继电器的常用符号和三种接点的符号。按有关规定,在电路中,接点组的画法应按线圈不通电时的原始状态画出。

  图T320是一个简单实用的自动关灯电路。当按下按钮开关S后,晶体管VT立即饱和导通,电源电压(6 V)加在继电器线圈的两端,使它吸合,动合触点闭合,“ 220 V、40 W ”的灯泡电源被接通而发光。同时,电容C被迅速充电,使它的两端电压也达6 V。当放开按钮后,由电源提供电流IB的电路被切断,但电容C两端存在电压,还能维持晶体管工作,随着时间的延迟,电容中的电荷经过电阻R与晶体管的发射 结泄放,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下降,当晶体管UBE《0.5 V以后,VT截止,继电器线圈失去电压而释放,触点被打开,“ 220 V、40 W ”灯泡的电源被切断而熄灭。这个电路,按一下按钮开关S,灯亮20秒左右自动熄灭(延时时间的长短可调节电容C的容量),可做走廊照明灯的控制装置。这个 实例告诉我们,利用继电器可以低电压(6 V)、弱电流(几十毫安)来控制高电压(220 V)、强电流(几百毫安)的电路。如果需要控制更高的电压和更大的电流,可以采用小继电器控制大继电器的方法来提高电路的驱动能力。

  与继电器线圈K并联的二极管VT为保护二极管,又称续流二极管。由于继电器线圈的电感在断电的瞬间,线圈两端将产生较高的反向电压,这个电压与电源电压叠 加,加在晶体管c、e之间,很可能超过晶体管的最大反向击穿电压U(RB)CEO,使晶体管击穿损坏,而二极管VT的作用就是消除这个反向电压的影响,保 护电路的正常工作。在电子电路中,凡是有直流继电器的地方,都需要与其线圈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以防止电路元件的损坏。

  利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或者较大电压。增多触点,电气隔离还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一般用于通讯,家电,汽车等行业里

  常用小型继电器原理及底座接线图

  常用小型继电器有直流式和交流式,其外形一样,其触点一般为两组常开两组常闭或四组常开四组常闭,对应的插座也比较统一,但有时印刷的号码不是很清楚,为了使大家清晰的掌握对应接线关系,防止错接,现将其电器原理图和实物接线图提供给大家参考。

  注意事项:对于直流电源工作方式的继电器应将14号端子接正极,13号端子接负极,这样发光二极管才能亮,接反则不亮,当然接反了也比影响动作效果。对于交流电源工作方式的继电器则没有极性之分,二极管一定亮。

  几种不同管脚小型继电器接线方法

  5 脚继电器接线方法

  4 脚继电器接线方法

  4 个脚分别标注 30,87,85,86.30 和 87 是断开的,85 和 86 是一个线 圈的两端。30 接火线(BATT 常电) ,87 接用电器,85 接地,86 接开 关。给线圈 85,86 脚供电,30 和 87 脚就会接通。

  3 脚继电器接线方法

  将 30 和 85 合为一根线,因为它们都接火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继电器的作用和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