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初中生股票 初中生应该怎么学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乔磊

  一个17岁高中生和全美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开了一场非常贵的玩笑:利用课间炒股赚了7200万美金。17岁“华尔街小狼”一夜之间成为各媒体宠儿。《纽约》杂志在周一发行的期刊中报道,一名叫默罕默德中学生在午休时间炒股就赚了7000万美元,这简直是美丽的童话故事,如此神奇应当说又一个华尔街神童的诞生,但事实却是,这叫没钱也任性,整个故事完全是编出来的,这位小帅哥根本没有在股市上投过资,媒体的报道忽悠了全世界,真比赵本山还能忽悠。

  这就是把全世界都忽悠了一回的默罕默德

  有关报道说,默罕默德还有两个月才能从高中毕业,但他的身价却有“很高的八位数”了。他为自己买了宝马汽车,但却还没有资格考取驾照。他在曼哈顿租了一套公寓,但来自孟加拉的移民父母不允许他搬出去住。但默罕默德的梦想依然很大。当媒体问他“什么使得世界运转”时,他说“金钱。如果金钱不流动,如果商业停止运行,就没有创新、没有产品、没有投资、没有增长、也没有就业。”

  报道还说,默罕默德与他另外两个“狼崽”哥们经常到Morimoto就餐,喜欢吃400美元的鱼子酱和现榨的果汁。他们希望今年6月成立一个对冲基金,因为伊斯兰那时将满18岁,可能拿到自己的经纪商执照。三个”狼崽“明年都将上大学,打算那个时候赚到10亿美元。

  这样的生活,确实羡煞旁人,整个媒体圈也掀起了“有钱就是任性”、“人比人得死人”、“你的午休都用来做什么了”的热门讨论。

  结果,事情并非如此,这位身价7000万美元的小哥主动出面澄清这一切都是编造的。

  纽约观察员》的报道说,默罕默德表示,自己能够接触到《纽约》杂志的记者是多亏了朋友的父亲在那里工作,所以才被安排了采访。而且,关于八位数的身价,他本人承认完全都是谎言。而且,默罕默德本人也没有任何投资实战经验。实际上,默罕默德所谓炒股赚了7000万美元只是一场模拟投资的结果。默罕默德在高中有参加了一个投资俱乐部,他们也会经常模拟一些投资股票交易。他本人也表示“在模拟股票交易里,我赚了可是比7200万美金更多的数目”。

  不过,谈到此次事件对家庭影响,默罕默德表示,他的父亲气得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他的母亲也表示坚决不会再和他说话。“我的父母觉得,如果我说了大话,又不能真的实现,那他们就再也不能信任我了”。

  事情被捅破后,这小哥连家都不能回,周一晚上也是在朋友家过夜的。虽然开了全世界一个玩笑、赚到了很多访问机会和各大媒体的曝光,但是默罕默德表示很后悔,“我想为我造成的伤害及误解道歉,我最想道歉的人就是我的父母,我这么做就可能永远失去了他们对我的信任。”

  其实最该道歉的是媒体,一个忽悠了全世界的故事,原来竟是孩子玩的游戏。《纽约》杂志已经就未查证信息是否属实而报道向读者道歉。

  原文刊发在美国侨报网,略有删改。

  博主声明:博主发表的文章媒体或网站未经博主许可不得转载,个人博客可以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来源、博主姓名或以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转载、推广、宣传请与博主联系,博主的电子邮件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今年“全民炒股”的大热潮下,中学生也默默加入了炒股阵营。

  北京某中学的高中生小秦初三开始学炒股,之前跟着老爸炒,现在基本独立操控,如今已算学生界的“老股民”,最高时每天炒股能挣200-300元。两个月前,他和十多个同学成立了“证券社”,小秦作为炒股顾问,教大家一起炒股。在同学们的公共股市账户里,已经有3到4万块,入了2支股。

  调查显示,中学生炒股已不稀奇,最小的初二,高二学生占多数。本钱哪里来?初二学生小乐最开始投资的一万元是他从小到大10年来攒下的压岁钱。他入市的原因是看韩剧《继承者们》,李敏镐他们同学在拿着手机炒股,所以就这么愉快地去开户啦!

  那么中学生“股民”的收益如何?我们来看看:高二学生厉同学,最早的成本投入是1.6万元,现在账上已是4.5万元;而“证券社”顾问秦同学,个人账户已从三年前的3万元变成现在的15万元。

  一天多少时间看股市?炒股是否影响学业?不少中学生“股民”表示,他们还是会以学业为重,一般每天花15分钟到半小时看股票,假期时会花较多时间进行股市学习;但也有人承认,股票确实会占用一些精力,尤其是对情绪的影响,“赚的时候肯定会小开心一下,跌的时候会失落。”

  根据“老股民”小秦的经验,每逢大考时,他会买比较稳妥的银行股,或者直接清仓。

(原标题:中学历史教与学 怎样的历史课能打动“见多识广”的中学生)

充满魅力,但是历史的魅力并不等于

的魅力。历史是由无数精彩鲜活的细节组成的,然而,教科书受篇幅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使学生无法感受历史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因此,历史教学中要有实实在在的人物和事件,有细节,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

我上课喜欢讲故事,一直认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故事是人人爱听的,尤其在中学的历史课堂中。克罗齐说,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叙事就是讲故事。英语中的“history”和法语中的“histoire”都由“story”一词而来。很多影评家往往用“讲故事的能力”来评判一个导演,我想,这也是历史老师必备的一种技能。

比如在上《德国的统一和崛起》一课时,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格林童话》,其实那也是俾斯麦儿童时代的读本,知道格林童话有三多吗?公主多、王子多、后妈多,知道为什么吗?有同学回答,因为从中世纪开始德意志的分裂就是一种常态,邦国多,自然公主和王子就多。曾经最小的一个邦国只有12个人的军队,所以豌豆公主里的皇后需要自己开城堡的门。为什么后妈也多?这是一个在记忆中缺少母爱、没有祖国,备受欺凌的民族。就这一细节还可以进行追问:格林童话谁写的?学生答:格林兄弟。继续追问:格林兄弟是谁?学生面面相觑,似乎从未想到这个问题。教师补充格林兄弟是哥廷根大学的语言学教授,格林童话是他们在德意志各地搜集民间故事而成。这其实是19世纪初,德意志民族精英想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重塑日耳曼精神,赢得广泛民族认同的努力之一。希望德国能被视为一个国家,德意志民族能被视为一个民族,是19世纪德意志人的呼喊。这便是一段叙事性很强的细节故事,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不是历史,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历史,而民族的特性和文明发展的轨迹也会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留下印记。


“一年有多少天,就有多少个德意志邦国”

还可以举个例子,普奥战争时期,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拒不接受俾斯麦的意见,坚持要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奥地利首都,最后俾斯麦想尽办法劝服了国王放弃这一打算并和奥地利停战。国王虽然痛苦地答应了,但是要求把这一过程记录,存在国家档案馆,以证明他是多么的委曲求全。这个细节故事,使得课堂上充满了笑声,大家觉得威廉一世这个国王的举动太孩子气了,尽管他当年已经70多岁。但这也充分体现了俾斯麦的铁血统一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在国内也时刻有反对的声音,而他以强悍的作风坚持到底。

生动的历史细节,可以活化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它可以是历史人物的一句话,可以是几个简单的数据,但都必须是最能体现相关史事特色的,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能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史事。

学校的历史教研组有一份《独立宣言》复制本,每次上课拿出来给学生观摩总会引来惊叹和好奇。有一次,外校老师来听课,说《独立宣言》的复制本是很珍贵的,很多复制本还是用当时的打字机打出来,打一份少一份。这个说法激发了我们的疑问和兴趣,便特地向10多年前的赠送者打听,她是如何得到这份复制品的,她告知是在美国一所学校参观时购买的,那是当地老师的教具,和《独立宣言》原本大小一致。这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继续追寻。一所国际学校的老师告诉我,有美国留学的同学在《独立宣言》的手抄原稿所在地――美国国家档案馆买到过一模一样的复制件。再继续查询相关资料,终于理清:1823年,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授命印刷专家威廉?史东制作与原件毫无二致的雕版印刷本。1776年制作的原稿因十九世纪时的不当保存而历尽风霜,史东的雕版印刷本反而成为现代重制品的基础。虽然最终在课堂上我们只用了一句话介绍《独立宣言》的复制本――“根据原稿在1823年制作的铜雕版印刷本的现代复制品”,但是却充满着自信和底气,这种求真的意识也感染了学生,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

徐汇中学的《独立宣言》复制本

讲述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时,经常会提到民国初年的北京政府曾制定很多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举措,也正因为这些举措,民族工业的发展获得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但北洋军阀时期内战、重税、对新兴事业的摧残,还是严重拖垮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国家陷入杂乱无序的状态。光是这样的叙述其实很难打动学生,而仅仅用数据罗列北洋混战的损失也难产生直观的印象。

后来用了比较的方法:据统计,整个北洋政权时期的军费开支高达24亿元,17年打仗用掉的钱,相当于中国从1860―1937年近80年工业建设积累的2.5倍。为筹措军费,各路军阀横征暴敛,有资料显示四川某军向百姓预征田赋,每年达14次之多,十几年内已把到2008年为止的田赋都预征了。第一次使用这段材料的时候,恰是2008年,学生们极为震撼,纷纷表示难以想象预征几十年后的田赋是怎样一种残酷――这一个细节就使学生对军阀混战割据中国有了极为真实、深刻的印象。这个叙述改写自北洋军阀史研究的经典论纲性著作――《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

求真是史学的第一要务,我们在叙述细节时不能随意地编造、想象甚至拼凑。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课堂运用的细节应出自可靠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或摘自权威性著作。如果所选的材料不是真实的历史,那么细节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前几天,由于北京野生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引发的“规则讨论”甚嚣尘上。其实在历史课中,我们早有尝试。“美国1787年宪法”是《美国独立战争》一课的重点。我向学生们讲述了一个细节:代表们并不是一上来就讨论宪法内容的。会议前三天,就做了一件事――制定会议规则。向学生提问:这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有学生点头说是,有的揣测老师提问的目的,又觉得不是。其实答案是什么不重要,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如果制定宪法规则的人都没有强烈的规则意识,那么制定出的宪法怎能得到人民的认同和当政者的切实执行呢?所以规则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基础。这个问题的探讨一共只有几句话,但我相信会在学生心中吹起微澜。很多现代公民社会的理念可以在我们的课堂经过潜移默化的浸润,内化和升华为学生的品格,这也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所在。

徐汇中学的首位华人校长马相伯和他的弟弟马建忠曾参与洋务运动,我们在课堂上就选取学生熟悉的人物讲述:洋务运动期间,马相伯和弟弟马建忠超前地提议举贷以充兴办海军及各项新政的费用之需,得到李鸿章首肯。马相伯后果于1885年梯航美国,凭他的魅力、学识、口才和西文造诣,在美国旧金山、纽约赢得政、商界人士一致推重,二十四家银行愿意提供高达五亿美元的借款,远远超出原来两千五百万元的筹措数。你们猜猜看这件事结果如何?学生很冷静地分析:洋务运动后期因经费困难,很多洋务事业因而停顿,如果接受了这笔借款,可能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可能出于某些原因,这笔钱款没有到达中国。老师表示,确实如此,消息传回国内,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保守、顽固的清朝官员们怀疑这是李鸿章和“洋鬼子”的卖国交易,吓得中堂大人再不敢接受。一次利用巨额外资发展自己、迎头赶上列强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这样失之交臂。上课时详尽生动的细节描绘和互动交流使学生既受到了马翁爱国、开明风采的强烈感染,又对于晚清近代化事业的历史意义和举步维艰的处境产生思考。


历史的宏观认识有时也能够通过细节的抓取和研究获得。《美国独立战争》一课的一段副文说,1765年英国颁布《印花税法》遭到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英国议会中没有殖民地的代表,殖民地就没有纳税的义务”。课堂上,教师就会引导学生分析:虽然只是一句口号,但这是北美人民反英斗争的一大飞跃,从个案的不满上升到对于相互关系的深入思考,开始从法理上质疑宗主国的权利;同时表明殖民地有了自身政治独立体的身份的觉悟。

历史课的灵魂在于培养思考的能力,历史细节也应该具有启发性,有深刻的内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出细节背后蕴含的思想,催生学生的激情与智慧,将课堂变成学生感知历史、探索历史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谈到现在中学生和他们的历史学习,我觉得感触比较深的是他们

,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个性张扬,思维活跃,对很多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但是这样的学生群体在历史学习方面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时间看书。

我们面对的是缺少阅读背景的学生群体,如果我们的历史课没有充实丰富的知识支撑,就只能是帽子甩来甩去、概念飞来飞去,枯燥、呆板。一位高一的同学这样说:我觉得给我们一段史料去理解,抑或是背诵历史事件,其实和语文学习无异;寻找历史事件的故事、背景,如何从历史事件中发现有意义的部分,才是历史的真正价值所在。这个男生前不久刚刚发表了一项“小题大做”的研究型学习报告《从教书匠到革命家――中共“一大”代表中的师范素描》,正是以细节作为大历史中的小切口,完成了一次很不错的尝试。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认识初中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