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钱学森为什么回国要回国

后世之人对钱学森的评价如何

要说钱学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么我们就来谈谈外人对钱学森的评价。

钱学森“两弹一星”的实验,让人颇感欣慰,给中国的航天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成就,并且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钱学森在航天事业方面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他历经很久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一直以来人们对钱学森的评价都是积极向上的,的确也应该如此,他给中国培养了很多的技术人才,有了人才,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又会有所成就。

总的来说钱学森他是一个愿意为国家而牺牲自己时间的人,他有奉献精神,愿意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去,用尽了自己所有的才华,只求最后的成功,给中国的航天事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与此同时钱学森还十分有创新的意识,他在科学研究的这条路上从不止步,一直乐于从旧的事物中找出新的东西来。以上总的来说对钱学森的评价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有热爱国家的人才愿意为国家去牺牲时间,去奉献自己的精力,在他专心于研究的道路上,不求回报,不论成败也在默默坚持,也就是这样才有了今天伟大的成就。

并且很多人都看到了他的努力,也跟随着他的步伐,渐渐的投入到这个伟大的工程中来,中国的航天成就与他是密不可分的。这样一来人们对钱学森的评价都说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石。

关于科学家钱学森的电影都有哪些

钱学森时我国最为著名的航天学者和导弹元勋,钱学森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探索精神一次次突破航天技术科学研究的难关,并和科学家们合作最终研制出了我国自己的两弹一星,成为我国航天科技最为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钱学森的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关于钱学森的电影《钱学森》就是为了纪念钱学森的光荣事迹而拍摄播出的。《钱学森》一开始便追溯到钱学森在美国任教和做研究的岁月,那时的钱学森正是满腹学识和极具探索精神的青年学者,但是美国优越的待遇并不能打消钱学森报效国家的念头,国民党退居台湾后蒋介石也曾发来数次邀请,钱学森处于爱国的热情都断然拒绝。

而另一部关于钱学森的电影《仰望星空》也曾提及,彼时的美国政府开始吧钱学森看成共产党替身的假想敌,直到钱学森夫妇马上就要离美赴国,美国政府仍然层层阻挠并没收了钱学森的大量资料。但是钱学森并不怯弱,最终还是突破阻挠回到了祖国。

回到祖国后,钱学森与国内的一众航天学者们合作,承接下为我国研发火箭的任务。然而,此时的研究又开始受到苏联的不断阻碍,但钱学森从仿制入手,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毅力突破重重技术苦难,并最终研制出属于我国的“东风”系列火箭。这两部关于钱学森的电影都接近真实的再现了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也增加了后人对史实的了解和对钱学森的敬仰之情。

钱学森和杨振宁谁的功绩大

钱学森是国内公认的,对人类的战争应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杨振宁是教授,目前,担任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海南大学教授。钱学森和杨振宁在行业领域里实际上是没有交集,但却都为中国的事业做着贡献。

杨振宁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骄傲,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在诺贝尔的道路上走的非常元,但是对中国的实际成就非常少。钱学森的实际成就非常多,而且很多人都会说他是“两弹元勋”

钱学森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导弹事业的贡献非常大,这些贡献都是杨振宁不能比的。杨振宁只是在书本上喊口号,钱学森是应用于实际。

钱学森和杨振宁的本质区别还是非常大的。钱学森有着铮铮铁骨,一心致力于报效祖国,报答这篇养育自己的土地。即便是他曾经被囚禁,他也仍然孜孜不倦的学习,穷尽一生,只为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也是很多中华儿女崇拜的对象。杨振宁一直以来也在不断的开拓属于自己的科学道路,在这里的道路中,他一直与前辈们进行切磋,不断学习,获得物理学学时之后,刻苦钻研,先后发表了多次文章,一直以科学为主。先后也鼓励很多人好好读书。

钱学森和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都是非常大的。钱学森打开了中国在导弹,原子弹上的大门,杨振宁是继之后的物理学专家。两个人的光荣事迹一直被后人所传颂。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导师是谁

提起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成就和贡献,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要赞叹和敬佩。而钱学森的学术和科学生涯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很难离开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的影响。

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原是一名犹太人,1936年才加入美国国籍。冯卡门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航天科学家,因为冯卡门的贡献,数学和基础科学开始走入了航天技术和其他领域的实际应用,可以说,没有冯卡门的开创就没有如今航天技术的飞跃发展。钱学森的导师就是以如此高的成就影响着钱学森。

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还有一些著名的中国学生,钱伟长和郭永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钱伟长曾发表世界上第一篇“奇异摄动”的论文成为了国际上公认的领域拓荒者,郭永怀更在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列。

虽然冯卡门对科学研究钻得非常深,但是冯卡门的人际交往也并不差,在冯卡门巨大的成就和优秀个人品质的吸引下很多政要和社会精英都纷纷主动与冯卡门交朋友,而钱学森导师冯卡门也非常乐意结交朋友,因而冯卡门也是美国社会常常跻身于上流社会的。但是在冯卡门的眼中身份的低微和显贵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相反,冯卡门经常讲一些社会底层的平民介绍给一些名流和显贵,也正是冯卡门的真性情加上天性的幽默,让冯卡门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

有关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回国的故事是什么

钱学森回国的故事讲的是钱学森从美国回中国的故事。

钱学森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美国的专家们也都非常赏识他。也是因此在他回国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些阻拦。美国政府为了能够将他留下,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可是钱学森依然不为所动。

在钱学森决定回国之后美国的一位长官曾经说过他宁愿要钱学森死,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在他看来钱学森一旦回国对于中国来说犹如如虎添翼,今后的发展必然更快。钱学森的回国之途因此而困难重重,他在买好了票准备回家的前两天突然接到美国的通知说是不让他回家,并且扣留了他所有打包好的行李,这让钱学森非常的苦恼,迫于无奈他只好回到了他当时学习的学校继续在那里深造,从那以后他的生活他的家人时时刻刻都是被美国人监视着的,有一天他被美国人带到了看守所,他在里面每天茶饭不思只想早点回到国家的怀抱,他回忆那时的时候说道,他在里面只呆了十几天,体重就减轻了十几斤。这样曲曲折折钱学森就在打官司中浪费了五年的时间,最后在祖国的帮助下他终于回到了祖国,并从此为祖国效力,他回国的历程可谓是困难重重了。

这就是钱学森回国的故事,虽然美国一直威逼利诱,但是钱学森依旧选择了报效祖国,可以说钱学森的爱国精神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他回国之后的成就也是非常的高,推进了中国的发展。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获得的成就有哪些

提到钱学森这个名字,我想大家都很熟悉,钱学森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在科学事业上的成就数不胜数,不仅涉及到物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在航天方面,原子弹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看到这些,对钱学森的敬仰情怀真的是油然而生。在这里,介绍钱学森三个方面的成就。

钱学森的成就之一就是在力学方面的成就,专有名词空气动力学说的简单通俗易懂些就是可以解决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噪音和热量的散发着两个问题。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创新不仅解决了早期飞机飞行上的一些阻碍,这个使得飞机的飞行更加安全。

钱学森的成就之二就是在创新物理知识方面的一些成就,他通过的这个创新可以应用到各个生活,生产领域,可以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之后他还把这个创新应用到建筑等方面。

钱学森的成就之三就是在航天方面的成就,钱学森通过仔细研究书刊,对航天方面有关火箭的发射产生了新的认识,通过他的专研,最后创造了可以帮助火箭起飞的新装置,不仅促进了火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对飞机的飞行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他的这个发现还可以促使飞机在要飞行时缩短在飞机跑道上的路程。

通过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钱学森在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他用自己的知识加上刻苦的专研,推动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向前发展。

钱学森于1935年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经冯?卡门推荐,钱学森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从1935年到1950年间,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

但他回国的道路并不平坦。1950年夏,钱学森买了回国的船票。但第二天,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钱学森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扣留。美方声称,在钱学森托运的行李中发现了近800公斤的草图,笔记和照片,这些全部是技术情报。

此后五年,钱学森一直被美国联邦调查局软禁。经过努力,1955年10月,钱学森一家人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

综合《广州日报》、新华社报道

美一官员咆哮 宁可毙了也不让他回中国

1949年10月6日,钱学森夫妇和十几名中国留美学生在加州理工学院附近的一个街心公园共度中秋佳节,他们兴奋地谈起新中国成立的特大喜讯,商议着如何早日回国服务。第二年夏末,钱学森将行李以及800公斤重的书籍、笔记本装上即将开往香港的美国“威尔逊总统号”海轮,随即准备全家乘坐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回国。然而此时,美国已掀起麦卡锡主义的反共浪潮,钱学森被无端地怀疑为共产党。根据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的指示,美国海关非法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和书籍,局通知他不得离境。

美国一位海军次长甚至咆哮道:“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9月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钱学森,把他关押在特米那岛上的拘留所进行残酷地折磨。后来,由于钱学森的抗议和美国友人的帮助,移民局不得不将其释放,但仍然对他进行监视。

美国当局的蛮横阻挡并没有锁住钱学森的归国之心,他和夫人蒋英继续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抗争。那时候,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员经常闯入钱学森的办公室和住地。为了防止意外,蒋英毅然留在家中操持家务,以便照料丈夫和孩子。在那艰难的岁月里,钱学森总是在家里摆好3只轻便的箱子,以便随时可以动身回国。

摆脱特务监视 给陈叔通写信表达回国愿望

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特务的监视,在一封写在小香烟纸上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一封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恳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帮助他回国。

有学者写道:“这封信是钱学森和蒋英经过精心策划寄出的。一天,钱学森和蒋英相携出门。两个美国特工尾随跟上。他们走进一家咖啡厅,要了咖啡、点心,摆明要消磨一段时间。特工也在邻桌坐下。钱学森端起咖啡品了品,又慢慢放下,他对坐在对面的夫人说,要去趟卫生间。特工当然听清了两人的对话,钱学森起身时,他们稳坐未动。钱学森悄悄走出咖啡厅,将寄给比利时亲戚的信投进了邮筒。为了避开可能的检查,钱学森将用香烟纸写给陈叔通的信,夹进了给亲戚的大信中。”钱学森通过夫人蒋英在比利时的妹妹蒋华辗转将信寄到国内,这封信终于到了收信人、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老先生手中。

信中,钱学森谨以“叔通太老师先生”称呼陈老。提到自己“数年前认识错误,以致被美政府拘留,今已五年。”表达了目前的处境。“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一句流露出钱学森希望回国的切切愿望。

“然我们在长期等待解放,心急如火,惟恐错过机会,请老先生原谅,请政府原谅!”再次表达了渴望回国报效祖国的愿望。

由于信是在烟盒纸上写的,信纸有些泛黄,但钱老蓝色、清细的字里行间无不表达出渴望回国的愿望。即使在最后“在无限期望中祝您康健”也不忘表达归国的期望。

信件很快转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商谈。中国方面以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的条件并亮出钱学森来信要求协助回国这一铁证,要求美国方面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回国。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当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

同行者回忆 游览了广州的名胜古迹

“从美国归来的著名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和物理学家李整武在八日晚到达广州。”这是1955年10月9日新华社从广州发出的电讯《钱学森到达广州》中的开篇语,这也是钱学森归国之后的第一篇报道。当年和钱学森同批从美国回国的学者还有植物生理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郭俊彦。昨日,年逾八旬的郭俊彦回忆了当年他们一起回国的情景。

郭俊彦告诉记者,由于所学不是同一专业,他在美国时并不认识钱学森。1955年9月中旬,第一批归国受阻的中国学者搭乘邮轮从美国返回祖国,其中就有郭俊彦,只是当年他乘坐的是另一艘船。如今年事已高的郭俊彦记忆有些模糊,但他仍然记得,1955年9月17日,从旧金山开往香港的“克莱夫兰总统号”邮船在洛杉机停靠时,钱学森携妻儿上船的情景。“他当时带着他的妻子蒋英和一双儿女登上轮船,他的妻子是学音乐的,儿女都还很小。”郭俊彦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为回国不屈不挠奋斗了5年之久的钱学森。

很多细节,郭俊彦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几十位中国学者在这个码头上相遇相识了,心里非常高兴。“轮船航行了近20天,才抵达香港。”郭俊彦回忆道。1955年10月8日晚,他们来到广州。在广州,他们游览了广州的名胜古迹,参观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当晚还应邀出席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广州分会的宴会。

外交部档案记录钱学森回国情况

外交部年形成的档案经解密后已于今年5月10日正式向社会开放。在这批开放的1956年-1960年档案中,关于争取在美国的留学生回国问题的开放档案内容非常丰富。记者查阅到了早在1955年归国的钱学森回国情况的资料文献。这篇电传由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家和科技事业活动家朱兆祥执笔。

1955年10月,朱兆祥作为中国科学院代表赴深圳欢迎钱学森回国。该电文的题目为“钱学森等已抵深圳”,朱兆祥在电文中介绍,钱学森8日已抵深圳,当晚抵广州,游览一日后赴上海。档案中显示,钱学森归国后表示,行程中除了在檀香山、马尼拉、香港等地受记者包围外,美国当局未加阻碍,文中推测“可能由于近期美国对此态度略有改变,扣留不成,就讨好些,故未留难。”

文中写到“钱学森等留学人员经历了5年的软禁和特务跟踪的不自由生活到深圳后,他们相互恭喜,如履新生。对于归国的留学生们,国内公共场所的整洁和招待人员的效率都使他们感到兴奋,感到祖国进步的神速。到广州后,他们急着上书店买《宪法》、‘五年计划’等阅读。”

钱学森说,这五年软禁,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美国,因此就更怀念祖国。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和卓著的科学成就及贡献同样为人们所铭记的,是钱老淡泊名利的情怀。

1958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稿酬加上奖金,共计1.15万元。在一次亲自到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授课时,钱学森发现,许多听课学生家庭贫困,连必备的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于是,这1.15万元被钱老悉数捐出,用于给力学系的学生买学习用具。

在“万元户”还是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年代,钱老已捐款上百万元。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100万港元;2001年,他又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生奖”,奖金也是100万港元。据他的秘书兼学术助手涂元季回忆,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老就让代他写委托书,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在将奖金捐出时,钱老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钱老“不爱钱”,也不爱所谓的“名誉”“地位”和“待遇”――当年他毅然决然挥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等职,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名扬四海后,他坚持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鉴定会、不兼任任何顾问或名誉顾问、不到外地开会、不;单位要为他建房他坚决不同意,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

“钱老这一辈子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涂元季说,比如他认为车是公家配给他工作用的,所以其他人谁也不能坐,包

钱学森于1935年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经冯?卡门推荐,钱学森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从1935年到1950年间,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

但他回国的道路并不平坦。1950年夏,钱学森买了回国的船票。但第二天,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钱学森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扣留。美方声称,在钱学森托运的行李中发现了近800公斤的草图,笔记和照片,这些全部是技术情报。

此后五年,钱学森一直被美国联邦调查局软禁。经过努力,1955年10月,钱学森一家人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

综合《广州日报》、新华社报道

美一官员咆哮 宁可毙了也不让他回中国

1949年10月6日,钱学森夫妇和十几名中国留美学生在加州理工学院附近的一个街心公园共度中秋佳节,他们兴奋地谈起新中国成立的特大喜讯,商议着如何早日回国服务。第二年夏末,钱学森将行李以及800公斤重的书籍、笔记本装上即将开往香港的美国“威尔逊总统号”海轮,随即准备全家乘坐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回国。然而此时,美国已掀起麦卡锡主义的反共浪潮,钱学森被无端地怀疑为共产党。根据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的指示,美国海关非法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和书籍,移民局通知他不得离境。

美国一位海军次长甚至咆哮道:“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9月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钱学森,把他关押在特米那岛上的拘留所进行残酷地折磨。后来,由于钱学森的抗议和美国友人的帮助,移民局不得不将其释放,但仍然对他进行监视。

美国当局的蛮横阻挡并没有锁住钱学森的归国之心,他和夫人蒋英继续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抗争。那时候,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员经常闯入钱学森的办公室和住地。为了防止意外,蒋英毅然留在家中操持家务,以便照料丈夫和孩子。在那艰难的岁月里,钱学森总是在家里摆好3只轻便的箱子,以便随时可以动身回国。

摆脱特务监视 给陈叔通写信表达回国愿望

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特务的监视,在一封写在小香烟纸上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一封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恳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帮助他回国。

有学者写道:“这封信是钱学森和蒋英经过精心策划寄出的。一天,钱学森和蒋英相携出门。两个美国特工尾随跟上。他们走进一家咖啡厅,要了咖啡、点心,摆明要消磨一段时间。特工也在邻桌坐下。钱学森端起咖啡品了品,又慢慢放下,他对坐在对面的夫人说,要去趟卫生间。特工当然听清了两人的对话,钱学森起身时,他们稳坐未动。钱学森悄悄走出咖啡厅,将寄给比利时亲戚的信投进了邮筒。为了避开可能的检查,钱学森将用香烟纸写给陈叔通的信,夹进了给亲戚的大信中。”钱学森通过夫人蒋英在比利时的妹妹蒋华辗转将信寄到国内,这封信终于到了收信人、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老先生手中。

信中,钱学森谨以“叔通太老师先生”称呼陈老。提到自己“数年前认识错误,以致被美政府拘留,今已五年。”表达了目前的处境。“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一句流露出钱学森希望回国的切切愿望。

“然我们在长期等待解放,心急如火,惟恐错过机会,请老先生原谅,请政府原谅!”再次表达了渴望回国报效祖国的愿望。

由于信是在烟盒纸上写的,信纸有些泛黄,但钱老蓝色、清细的字里行间无不表达出渴望回国的愿望。即使在最后“在无限期望中祝您康健”也不忘表达归国的期望。

信件很快转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商谈。中国方面以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的条件并亮出钱学森来信要求协助回国这一铁证,要求美国方面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回国。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美国移民当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

同行者回忆 游览了广州的名胜古迹

“从美国归来的著名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和物理学家李整武在八日晚到达广州。”这是1955年10月9日新华社从广州发出的电讯《钱学森到达广州》中的开篇语,这也是钱学森归国之后的第一篇报道。当年和钱学森同批从美国回国的学者还有植物生理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郭俊彦。昨日,年逾八旬的郭俊彦回忆了当年他们一起回国的情景。

郭俊彦告诉记者,由于所学不是同一专业,他在美国时并不认识钱学森。1955年9月中旬,第一批归国受阻的中国学者搭乘邮轮从美国返回祖国,其中就有郭俊彦,只是当年他乘坐的是另一艘船。如今年事已高的郭俊彦记忆有些模糊,但他仍然记得,1955年9月17日,从旧金山开往香港的“克莱夫兰总统号”邮船在洛杉机停靠时,钱学森携妻儿上船的情景。“他当时带着他的妻子蒋英和一双儿女登上轮船,他的妻子是学音乐的,儿女都还很小。”郭俊彦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为回国不屈不挠奋斗了5年之久的钱学森。

很多细节,郭俊彦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几十位中国学者在这个码头上相遇相识了,心里非常高兴。“轮船航行了近20天,才抵达香港。”郭俊彦回忆道。1955年10月8日晚,他们来到广州。在广州,他们游览了广州的名胜古迹,参观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当晚还应邀出席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广州分会的宴会。

外交部档案记录钱学森回国情况

外交部年形成的档案经解密后已于今年5月10日正式向社会开放。在这批开放的1956年-1960年档案中,关于争取在美国的留学生回国问题的开放档案内容非常丰富。记者查阅到了早在1955年归国的钱学森回国情况的资料文献。这篇电传由我国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和科技事业活动家朱兆祥执笔。

1955年10月,朱兆祥作为中国科学院代表赴深圳欢迎钱学森回国。该电文的题目为“钱学森等已抵深圳”,朱兆祥在电文中介绍,钱学森8日已抵深圳,当晚抵广州,游览一日后赴上海。档案中显示,钱学森归国后表示,行程中除了在檀香山、马尼拉、香港等地受记者包围外,美国当局未加阻碍,文中推测“可能由于近期美国对此态度略有改变,扣留不成,就讨好些,故未留难。”

文中写到“钱学森等留学人员经历了5年的软禁和特务跟踪的不自由生活到深圳后,他们相互恭喜,如履新生。对于归国的留学生们,国内公共场所的整洁和招待人员的效率都使他们感到兴奋,感到祖国进步的神速。到广州后,他们急着上书店买《宪法》、‘五年计划’等阅读。”

钱学森说,这五年软禁,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美国,因此就更怀念祖国。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论坛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发出的宣告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神州大地,也震动了身处大洋彼岸的钱学森。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与向往,钱学森决定带着自己的毕生所学回到家乡、报效祖国。钱学森回国之前,去向自己的好朋友、时任美国海军部副部长的丹尼尔·金贝尔告别。没想到,他刚一离开丹尼尔 金贝尔的办公室,这位海军部副部长就迫不及待地拨通了美国司法部的电话。

  •  下期预告被软禁的钱学森,成功回国竟是因为一个菜篮子!
  • 更多精彩,锁定今日头条:湖北卫视大揭秘 头条号!
  • 湖北卫视大揭秘公众微信号:大揭秘
  • (责任编辑:易蕙  许丹瑞 陈红梅)

(作者:湖北卫视大揭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钱学森为什么回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