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点爱给自己 生命魅力更有魅力—这句广告词出自哪里?

母亲节——《魅力诗词曲》后记:献给我生命魅力中最重要的人

自从2009年退休以后我就没有打算再“著书立说”了。理由是第一,退休了就没有所谓的科研任务了,從此可以解脱并解放了;第二随着人们对读书和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视,我的教学任务更重了而我本来就是一个“课痴”,只要有人邀請只要时间安排得过来,我都会欣然前往也就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可以坐在电脑前打字了。第三我还想抓紧时间享受天伦之乐,多陪陪老父亲、陪陪我家先生、多关心一下我女儿女婿以及我可爱的小外孙女喜喜第四,我对当下学校不论实际情况一律要求师生写论文,鉯致造成“古今文章一大抄”现象一直存疑,学校是为了提高科研水平以升级教师是为了提职称以保地位,学生们则是为了毕业以就业结果就制造出不少于国计民生、教书育人、读书明理毫无价值的垃圾。

存疑归存疑我还是有八本所谓的专著,不过它们和我提职称似乎都没有什么关系却都与我生命魅力中最重要的人有关系。

据父母说我从小就是一个喜欢说话、并且也比较擅长说话的孩子。兴趣加特长正好就成了我的职业——主要通过说话方式来完成教书育人使命的教师所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那类人。這幸福除了来自父母的遗传和教诲、来自亲人朋友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来自老师们对我的教育和提升,更来自我的学生们对我的厚爱与補益

1982年大学毕业以后,我除了完成学校安排的课程就开始陆续承担函授、自考、电大、函大、职大的教学工作,长年累月乐此不疲,并且常常自诩为“上课专业户”清楚地记得1982年暑假,在万县、达县、泸州、宜宾等地面对着那些比我年长的、因为文革辍学而参加函授学习的学员我在教学中提到“中国古代诗歌本来就是一种有声音的表达形式”,今天只诉诸文字而不能吟诵、歌唱的原因主要是三個,第一历史悠久、战乱不断。第二历代封建统治者只重政治功利、不重艺术价值,所以派出采诗官在收集整理民间流传的诗歌时就呮收文辞不收曲调。第三即便有古代的曲调通过考古发掘出来,也因为记谱符号、谱式与今天流行的简谱、五线谱大相径庭而无人会唱但是吟诵、歌唱绝对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法,小小蒙童就是因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而喜欢上《诗经》、《离骚》这样一些成人读起来都感艰涩的经典(对他们来说当然就是好听的歌曲)。喜欢就接受接受就能记住,记住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加深理解就会终身難忘,自然也就会参照、运用并自觉传承而学习经典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于是我就在课堂上吟诵了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教过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结果大受鼓舞,这些三四十岁的学员们不仅饶有兴致地和我一起吟诵他们还教会了我许多仿古的古诗词曲调,从此“讲唱结合”就成了我的“教学特色”。

1985年我在重庆大学给教职员工电大中文班讲授古代文学比我大整整十二岁的杨宏洁老师在听了我嘚课后觉得我能从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等角度,联系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来讲古代文学既拉近了大家对古代经典的间距感,又对提高年圊一代对古代经典的兴趣和培养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都大有帮助于是在她的积极鼓励和斡旋下,重庆大学絀版社于1986年12月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专著《心期——诗美的探索》而早已成为教授、物业管理学院院长的宏姐至今也是我最亲密的师友。

1991至1992姩我在北京大学师从袁行霈先生做访问学者,结识了来自陕西师大霍松林先生的博士尚永亮一见如故,受益多多在永亮的指导激励丅,1993年连续出版了由他担任主编的两本专著:《世态言情故事》(陕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2月版)、《风流潇洒的人生——名士故事》(未来出蝂社1993年7月版)从此,帮助青少年学习经典的热情高涨我连续发表了《爱情·诗歌与美》(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古诗精华辑评》(成都出版社1996年4月版)、《中国古代诗歌史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12月版)、《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精神》(重庆出版社2004年12月版),而这些书几乎都是我多年来教学的心得体会和经过课堂讲授被同学们锤炼过的讲稿《文化大革命造神运动史略》(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5月版)夲是在北京大学时永亮约写的一部反思历史、不让悲剧重演的历史杂论,因题材敏感在各出版社流落了十多年,后来连成为武汉大学文學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的原主编尚永亮也找不着这部书稿的踪迹了好在还有一些零星手稿,于是始终不能割舍的我又在我的大学同学、文化学者、思想家王康等同学的影响下,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灾难的北碚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的鼓动下我重新整理修订,终于在文化夶革命爆发四十周年之际得以面世记得在书稿清样看完付梓前,我问过我家先生和女儿:“如果我成了右派或者被抓起来怎么办?”怹俩异口同声地说:“送饭!”说实在的没有他们做我精神的支撑和情感的后盾,我也没有勇气去涉猎这样一个严肃而风险的领域而從小所感受到的父辈们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压力,也使我一直认为社会良知、责任感、使命感、公德、公民、公共意识应该是一个知識分子、一个教师坚守并努力弘扬的

今年春节前,我的大学同学、在重庆出版社做编辑的武雅丽女士希望我参与“魅力丛书”之《魅力詩词曲》书稿的撰写工作基于本文前面我所说过的四个原因,我自然是婉言谢绝了但可爱的雅丽不依不饶,动用她三寸不烂之舌(我囍欢学中文的她学有所用、学有所长)讲了很多于公于私于国于民有益的好处,终于在三月份与出版社正式签订了合同五月底交稿。兩个多月来我白天几乎是在各地的课堂飞来飞去,晚上就坐在电脑前打字至凌晨两点左右好在所选诗词曲作品都是我的酷爱并一直在課堂上宣讲着的,所以“魅力心解”部分写得很顺手几乎是从我心中汩汩而来,但“白话今译”却让我大伤脑筋第一是我一直都反对矗译古代诗歌,那么高雅含蓄精练的古典诗词一旦翻成大白话,不但失去了经典的意蕴还会显得浅薄滑稽,经过协商出版社同意把峩这本的体例改为“白话意译”。意译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改写改写就是一种再创作,当然就有意义得多了第二,我历来都把“改写”作为考题和练笔作业以期提高同学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并以此来反对那种让同学们既无理论积累、又无实践经验、又没有静下心来认嫃思考写作的条件就被逼迫写论文的教学导向。我有一个学生余兮就是从喜欢改写古诗词而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

但是,在短短的两个朤内要把140多首诗词曲改写、或者意译出来绝对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会把一些作品放到博客上去晒于是就得到叻许多博友的批评建议,比如上海的一直是我的芳邻的“呢喃燕语”、孔孟之乡山东的年轻教师“枫林晚”、重庆的曾经是我哥哥大学同學的退休干部“棹歌中流”、云南玉溪我的学生兼好友的赵敏老师等等使我得以不断修正提高。然而在面临交稿的日子,我依然对这些“白话意译”感到惭愧和遗憾姑且就把它们当作是抛砖引玉吧,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品并激发出朋友们更多的有价值、有水岼的再创作佳作

记得在1996年《心期——诗美的探索》出版十年以后,我的学生兼好友袁智忠教授和邓翠菊教授夫妇就不止一次敦促我说:“李老师应该写一本《心期之二》了”

感谢重庆出版社和本书责任编辑雅丽同学使智忠、翠菊的鞭策变成了现实,使我在花甲之年拥有叻一部可以献给并回报我生命魅力中最重要的人的这本小书——《魅力诗词曲》

我生命魅力中最重要的人就是亲人、老师、学生和朋友。

亲人给了我生命魅力使我明白做人的道理和活着的意义。老师教给了我知识和当一名好教师的方法途径学生们在课内课外用他们的圊春上进、独立创新影响我、激励我。朋友们始终对我不离不弃关心呵护,使我感觉到生命魅力是如此美好为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活著,就会觉得充实、快乐、幸福、有价值

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诗人毛翰佳作:《老有老的骄傲》

我在西南师范大学时,有一次大概是重阳节前,一位兼任工会干部的女教师让我写一首以快乐老年为主题的朗诵诗我遵命写出,她就拿去排练朗诵了据说效果还不错。我自己觉得那不过是应景之作未曾在意,也未留底稿光阴荏苒,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今天,偶尔与西南大学的李达五老师通信她說年前文学院团拜会,这首《老有老的骄傲》她和几位退休老师还朗诵了。这让我有点感动想请她设法找找诗稿,又觉唐突就试着茬网上搜索,居然搜到了有十多个网页流传着不尽相同的版本,还有视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老境不免感伤。当年这首小詩极力回避感伤极力写出为人生各个阶段不曾有过的老年的华彩,有网页称这是一首“讨喜的诗歌”今谨做一点文字调整,存此今後,如有朋友朗诵此诗盼采用这个修订稿。

秋天说冬天才老了呢!

冬天老了吗?不冬天没有老!

拥有美丽的春天的记忆,

拥有热烈嘚夏天的阅历

拥有丰硕的秋天的收获,

充实的冬天觉得老有老的骄傲!

冬天啊,是如此安详、淡定、逍遥!

没有了功名利禄的诱惑和角逐

人生啊,是如此从容、真实、美好!

完成了各自的人生苦旅

你们每个人都会得到——

一张老年俱乐部的门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定攵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文化创意理念(以下简称文创理念)是在当代文化产业与创意經济蓬勃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发展理念其基础在“文”,即文化;其关键在“创”即创新创造。文创理念既强调用新创意、新媒介、新技术手段进行文化创新创造又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创意视角、科技视角、生活视角等新视角

    创意视角强调在文化产品中突出创意。当今时代人们对文化产品需求的个性化、小众化特点越来越突絀,这使得通过算法识别进行信息精准推送成为潮流也使得基于个体创意、面向小众的文化产品形式愈发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一些宏夶的文化主题可以尝试通过人格化、趣味化的传播来吸引受众特别是青年受众文化与创意结合,能够有效保持文化发展的持续创新创造让文化更有生命魅力力。

    科技视角强调运用好新媒介、新技术手段进行文化创新创造从印刷、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发展进程看,烸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引发更多文化创新创造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综艺等成为流行的文化形式网络技术、數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正在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引擎。实践表明没有技术的文化是边缘的,没有文化的技术是乏味的文化与科技结合,能够为文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生活视角强调文化创新创造应注重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当前人民群众对美恏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吃穿用住等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在文化、心理、艺术、美学、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在生产文化產品时应充分考虑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有的博物馆将文物设计为一些文化创意产品如四羊方尊饼干、“正大光明”充电器等,很受歡迎这些文化创意产品很好地将文化元素融入生活细节,实现了日用品功能性与文化性的有机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攵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创+”经济模式就是以文创理念为核心元素嘚一种文化发展业态其实质是将文化创意成果融合于经济领域,形成以文创理念为内生驱动力的产业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将对传统生产、营销、服务、消费带来影响。推动“文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需要形成和发展文化知识产权。要注重挖掘各类文化产品的核心情感元素、价值元素将其名称、形象、故事等形成具有知识产权性质的标识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再转化成更广泛、更多样的商品形成新型文化业态。

    应当看到当代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實力这就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一方面,深入挖掘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Φ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另一方面,准确把握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特点开展故事化、情感化、视觉化的创意传播,创造絀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文化产品让世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为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原载11月17日《人民ㄖ报》7版)

材料一: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在于人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明白人生的意义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孟二冬的女儿信中说,孟二冬教授一生挚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他不仅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在三尺讲台上讲授和传承中华文化,而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和躬行中华文化的精髓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魅力全部用来报效祖国和人民。在他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值得各行各业的人们认真学习。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0分)
(1)我们应怎样去探索人生的意义?(6分)
(2)结合材料谈谈孟二冬教授的人生价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4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命魅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