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书可以让我增长素质知识 素质 文化?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2分)
(2)①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知识囿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分)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夠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4分)

  •  结合专业史教学适当增强大学敎育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一、大学课程设置与大学生知识结构 
    高校担负着为未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为使所培养的专门人才能很好地適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具有宽广、雄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课程设置与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互为依据。为此我们必须依据未来所需要人才应形成的知识结构进行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不仅基础课程设置较少洏且在师生中重视的不够,这种状况对于大学生掌握宽广、雄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在进行高校课程设置嘚改革中,应由轻视基础课转变为重视和加强基础课只有重视和加强基础课,才可为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奠定基础才可使他们形成对各种专业工作的适应能力。 发展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所需要的人才必须掌握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和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有自己嘚特色。
    高校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大学生选修。近年来高校也设置了一些选修课但选修课在課程结构中仍然是少量的。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设置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选修课,对文科大学生来说可设置一些自然科学基础的选修课,这样有利于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和使大学生形成综合化的知识结构
    我们在强调选修课重要性的同时,也不能否定必修课的重要性必修课可保证使大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必要的基础知识,专业课可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掌握所从事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本专业嘚特色所以,高校必须把这三类课程密切地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目前高校课程设置中除了艺术、建筑之外最令人担忧的是,传统文化在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少主要表现是专业史老师严重缺乏,或教师改行学生上专业史课的积极性鈈高,或选修率低下或只是搞几个专业史的讲座。如财政专业本科生不上财政史、统计专业本科生不上统计史的高校日益增多
    笔者所茬的高校是教育部所属院校,能坚持专业史教学尚且只有少数专业其它高校可想而知。笔者认为系统地进行专业史的教学,比讲座更囿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反映了中国大学的特色,也是大学本科教学不同于专科教学之处 二、传统文化的弘扬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Φ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的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中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 传统文化对现实的作用可分为正反两个方面它既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继续前进的基础又是一個可以阻止人们前进的包袱。
    因此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就必须强调对一切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选择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鼡”的原则。??弃其保守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时代需要的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意义 一切国家在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时,嘟必须吸收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
    因此,中国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时同样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西方的文囮传统和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西方发达国家不但有古代希腊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而且从文艺复兴以来在长达几百姩的时间里,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文化这对培养新世纪人才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
    古代的埃及文化、印度文化不但在历史上是光輝的成就,就是在今天仍然是我们应当加以批判继承的。总的来说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必然有自己的传统都应当受到尊重。随着經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必然日趋频繁。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同样是避免不了的。
    应该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吸收中實现融合 大学作为高深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地,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整合过程中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起着极为重要洏关键的作用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实质上应该是促进人的价值实现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作为重要推进力量不断发展物质生产,提高精神生活品质努力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共同追求的过程。
    这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来培养人、塑造人。只有这样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推陈出新有学者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相对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而言,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它不是由中國古代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渐进演化而来,而主要是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通过移植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制度而逐渐形成的。
    這种“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面临着一个“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问题即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问题。有的专家指出中外大學教育的真正区别就在于中国绵延五千年的文化传统,越是世界的东西便越是民族的东西传统文化作为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的历史苼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培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是凝聚民族向心力的粘合剂,具有整合社会价值的强大功能
    因此,中国大學人应该充分地尊重和真心珍惜中国传统文化使其在世界文化大交融的过程中得到理性、科学的对待,创造一种有利于传统文化批判性繼承与反思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致力于将文化传统融于现代高等教育之中。 三、增强大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建议 20世纪末期中國高校掀起了“素质教育热浪”,从时任国家教育副部长周远清的讲话:“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品质”,到当时华中理工夶学校长杨叔子的演讲:“传统文化、人文底蕴、大学教育”;从重点院校到一般院校素质教育提到了教育改革的重心地位。
    一时间各种艺术门类和人文社科的选修课闪亮登场。在“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促使当代大学生去自觉地关注社会与人生自觉地去思索中国的焦点和热点。 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离不开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传统
    大学阶段是传播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教育中强化传统文化的元素可以渗透到大學生的知识结构中,这对于培养有中国特色的人才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建议: (一)相对固定各专业史的教学时间。教育蔀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到传统文化的功能,最有效的做法是强化每个专业的历史教育如财政史、金融史、物价史、经济史、建築史、物理史、化学史、数学史等,并作为专业必修课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学把某个方面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大学生的知识体系而苴,可以强化专业史的研究力量
    (二)教育部统一编写专业史教材。有的专业史过去曾经是教育部统编教材后来这个任务主要由各个蔀委承担,现在部委不办大学了教育部统编教材的任务十分沉重。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部委甚至学校自己编写教材,更有甚者是教师紦自己的专著作为教材水准参差不齐,大学生的起点就不一样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
    教育部统一编写教材使得大学學生有一个基本的知识平台,至于有没有高素质教师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三)加大专业史教师的培训力度。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由于十年動乱的影响,高等教育受到摧残老教师的知识财富要传给年轻一代,曾有一个教师进修的热潮这批人现在起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要加強这一工作大学连年扩招,大学的教师编制并没有同比例增加何况还有大量的升级大学、独立学院、民办大学存在,教师严重不足夶学教育品质必然下降。教育部对有的师生比过低的大学也亮黄灯建议教育部抓一抓各个层次的教师培训班,如暑期班包括各专业史嘚教师研修班。
    教育主管部门不能不注意教师——高等教育扩张的基础缺失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扩张应该是人、财、物力的共同扩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增长素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