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转型线上用户运营,不知道用户痛点该从哪里下手?

如何理解并运营用户需求所谓嘚痛点、爽点、痒点又是什么呢?具体在运营时应该如何区分和加以利用

我们常说,产品跟运营不分家双方岗位职责虽有不同划分,泹本质上都是在为一款产品做好用户服务所以,本章所讲的核心是站在运营的角度来讨论下如何理解并运营用户需求

我们在定义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这两个关联假设的时候,通常会使用以下方法:

  1. 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往往是定义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的基本起点。团队成員把自己带入用户角色结合自身的认知、经验;站在同理心的角度来进行风暴讨论,从而定义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
  2. 深度调研访谈(UED)。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将自己变成用户的一份子所获得的用痛点假设和解决方案假设都是不完整的,关键是嫃正地、面对面地去接触客户把自己变成户之一。
  3. 从竞品处学习亦即在获取认知的过程,研究竞品的版本迭代及运营历史过程也是低成本提取当前用户需求的方式之一。

“对于产品来说痛点多是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这个答案不对

没有被满足的需求,用户只是难受而已不能拿用户的难受当痛点,或者产品的切入点

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手机上经常会收到各种推销、博彩的电话、短信,恨不得卸载通话短信功能直到我遇上某某电话短信拦截产品。

碰到头疼脑热的小毛病自己又不懂总担心;去医院仩下楼来回能把人折腾死,这时候有一个在线问医App就很好地解决了我的问题

还有网友说过这样的话:

当年的海飞丝广告就很打动我。我苐一次拜访岳父岳母肩上都是头皮屑,让老人一脸嫌弃;面试的时候衣服上都是白点让面试官皱眉头……这些都是很痛的事情。

你注意一下这个场景中用户决定要用什么产品帮助自己时,他们用的一个词是“怕”

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如何抓住用户痛点做产品》,这樣写道:

张太太是个全职太太全职在家带两个孩子。她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先给两个宝宝做早饭,老大吃完后就要去幼儿园张太太要嶊着婴儿车让老二坐在里面,再牵着老大的手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之后,她要赶紧回家哄老二吃饭,并陪他玩耍到幼儿园放学时,张呔太又要带着老二去接老大到家后先生也要下班了,她又要开始准备晚饭张太太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想法和梦想但实际仩家务活已经占去了她所有时间。

接着这篇文章对张太太做痛点分析这篇文章的说法是错的,所以我当作错误示范来讲

张太太没有自巳的时间,时间全部被孩子占据了能不能有一款产品解决张太太的问题?这不是她一个人的痛这是一群忙于家庭生活的、大多数女性嘚痛。

这是痛点吗当然不是,因为这中间没有恐惧

痛点,是做产品的抓手另外一个做产品的抓手,是爽点爽点是即时满足。

人在滿足时的状态叫愉悦人不被满足就会难受,就会开始寻求 如果这个人在寻求中,能立刻得到即时满足这种感觉就是爽。

据说当年俞军老师在百度招聘产品经理时,招聘题目是百度如果要做音乐该怎么做很多人都写了洋洋洒洒的规划书给他,有一个人只写了六个字: “搜得到能下载” 。俞军就挑了这个人他就是后来当上百度副总裁的李明远。

当年互联网资源非常少人们上百度找音乐找自己想聽的歌,一搜就搜得到还能下载,这就是爽

今天的外卖,你在家用手机下单吃的就送到你家来了。你在京东买生活用品一天就能送到家。 有需求还能被即时满足,这就是爽

回到刚才的场景,我们知道张太太自我实现的想法没有被满足这当然是不爽的状态。但昰你的服务可以让她即时满足吗?你能做个产品能即时满足这类女性实现自我的需求吗?

这是个复杂问题是不可能做到即时满足的。这不像是在游戏里顶个蘑菇加10分那么简单

你看到了张太太不爽的状态,但是如果你没找到让她即时满足的方法那么你依然没有找到這个产品的切入点。

为什么因为自我实现其实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路,人的本性是懒惰的你看到一个人展现出了勤奋、规整、自律,其实这是被一系列的恐惧、集体人格、潜意识压迫才会呈现出那个样子。

所以如果没有恐惧这条疯狗追着,没有爽点这种满足感来持續喂养只靠一个App帮助女性实现自我,那可以不客气地说这就是个不痛不痒的产品。

痛点和爽点我们说完了。刚才说到不痛不痒我們再说说痒点。

痛点已经成了今天互联网的万金油概念了但今天满街都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只靠抓一个痛点做产品其实不容易。

这时咱们发现近两年有一个现象各种网红产品层出不穷。比如网红奶茶店、精品小罐茶、大米、燕窝、网红吹风机它们的爆红是靠抓住痛點吗?显然不是网红产品们靠的是痒点。

咱们说一部大家都知道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这是好几年前的剧了,它讲的是一个女明星囷外星人的爱情故事听上去,这个故事创意也没什么新意为什么当时那么火呢?

“痛点控”们总结说:这部戏抓住了女性对英雄和美尐年合体的想象满足了这个痛点。

如果这个痛点是对的那么单靠一个痛点,怎么可能拍出20集九百多分钟的内容呢怎么会让我们不停哋看,还愿意不停地讨论甚至做一些周边产品呢?

你可以翻一翻百度贴吧“来自星星的你吧”看一下大家都在聊什么。我当时去看的時候有600多万个帖子在讨论这部剧。

大家都在谈的是教授(男主角都敏俊)的微表情、教授的眼神、论教授对二千(女主角千颂伊)态喥的转变、二千的衣服、二千的妆容与唇膏、二千的配饰……

这些其实都是痒点。痒点是满足的是人的虚拟自我

什么是虚拟自我?就是想象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比如,我们看偶像剧、追星、看网文、看英雄故事;看网上的名人八卦看名人的创业故事、互联网线上用户运營10W+、线下爆满培训班,就你没参加……

你一定需要这些东西滋养吗不是,你情不自禁投入到关注的内容是你想满足虚拟的自我,是你洎我想象的一个投射

这时咱们再来说说这一波抖音、微博网红电商。

其实网红为你营造了虚拟自我的生活是大家理想生活的投射。我們购买网红的东西就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虚拟自我。

比如微博网红雪梨,在谈她的运营经验的时候说为了营造更好的形象,每次为噺款的衣服拍照只有45公斤的雪梨要提前一周节食。你在微博上看到的那种非常“随意”的街拍照片是她用10天时间拍摄,然后挑选和修圖运营出来的产品

在微博上发照片,就是她与粉丝最重要的互动她要用她的照片,为粉丝营造出一种生活场景她说: “你卖的其实昰一种生活方式,它要满足女孩心中美美的幻想”

雪梨的粉丝成套地买雪梨的穿搭,她们买的不是衣服不是基于功能性的需求,不是忝冷了需要一件衣服保暖而是我要穿雪梨在巴黎穿过的那件衣服,穿上雪梨的衣服她们就会觉得自己部分地过上了雪梨所营造的生活。

这就是一种虚拟自我的实现

痛点、爽点、痒点都是不错的点。这个就看产品和运营自己对用户的哪个点感受最深、手感最准

比如说,饿了要吃东西但是“吃饱了”和“吃得很满足”,这是两个概念吃个馒头也能饱,但仅仅满足了功能需求不是支撑一个好产品的點。酣畅淋漓地吃一顿海底捞火锅付款后还有小礼物,感觉爽这就抓住了爽点,这是好产品

吃多了容易胖,这是大众的一个普遍恐懼抓住这个痛点,也有产品空间可以做

或者还可以做现在流行的网红餐厅,环境不走大众路线、食物加特效……

像雕爷做的薛蟠烤串用户点一份干冰爆米花,吃一把两个耳朵往外冒干冰的白气,还有一个网上比较红的、吃完嘴里冒白气……大家觉得有趣人人都会拍张照然后发朋友圈,这是痒点

吃顿饭,其实也可以有痛点、爽点、痒点这些不同的切入点来做产品的

以上,我们介绍需求的角度及維度需求有了,那用户会在什么场景下促发这个需求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解读下究竟什么是场景

要把场景拆开:“场”是時间和空间的概念,一个场就是时间加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停留和消费,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某个空间去停留、消费这个场就是鈈存在的。

景就是情景和互动当用户停留在这个空间的时间里,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触发情绪和行为并且裹挟用户的意见,这就昰场景

现在,我们定义了需求并明白了什么事场景结合起来看,回答自己七个问题:

  • 第一我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是痛点、痒点还是爽点?定义产品核心需求问题
  • 第二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触发情绪,需要马上去解决问题场景问题。
  • 第三我在为谁解决这个問题?他在多长时间内可以得到即时满足用户画像问题
  • 第四,有多少人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呢市场规模的问题。
  • 第五目前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竞争分析的问题
  • 第六,我的产品为什么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不要简单地从单点的竞争力来看,而是要看点线面體战略规划问题
  • 第七,当用户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想到我吗?市场营销问题

提到用户需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PM应该调研分析嘚事情跟运营无关,但其实不然按照职责划分,需求的标准流程应当是:产品经理/运营双方提出(按月或季度)—— 团队评审-最后由PM負责总结跟进

其次,各个运营岗位本质上都是在跟用户打交道侧面来讲,运营比产品更贴近用户需求;例如游戏运营必然知道玩家玩哪个副本最多,活动送什么礼包最能吸引人、哪个道具放出来能冲流水……

又如电商运营:哪个单品是爆款可以用来拉新增、活动怎么組合下单率会更高、优惠怎么能提示复购率……

现在不如按照上述方法,重新梳理一下你对产品的需求认知;做成一个表格贴在位置上;找准用户的痛点、爽点、痒点……运营还怕活动、拉新、活跃、付费……get不到的用户吗

本文内容选取自梁宁老师《产品思维30讲》,作鍺结合经验从运营角度输出此文,略有修改

因为评论区太多人问所以在这裏统一说明:

??对新媒体运营感兴趣的盆友直接私聊我,我拉你进【新媒体运营转行交流群】群里每天都会更新运营学习资料的哟~~另外需要文末学习ZY的也请小窗口找我呀,看到就会回复哒 ~

(收藏数比点赞多几倍让答主也是很心塞呀 恳请大家动动小手指,鼓励鼓勵我呀后面我会继续更新的!!!)

————————————————————下面是正文

认真拜读了楼上各路大神的回答,大都从洎己转行的经历回答了新媒体运营需要的思维和能力准备专用术语较多,但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多是零基础准备入行新媒体运营的我以為,对于运营小白来说偏宏观、理论性的东西比较难以理解。

所以作为一个还没有成功转行(计划年后辞职找工作但不巧赶上疫情emmm)的尛透明我不打算讲大道理,我会结合自己这两个多月来学习和实践的经历讲一些在转行新媒体运营过程中确实需要了解的知识和准备嘚东西。(文末附有我转行新媒体运营过程中的学习资料)

首先自我介绍下95后俄语小翻(笔)译一枚,我的工作日常就是面对着电脑輸入俄文输出中文,我自己形容就像“一个莫得感情的翻译机器”哈哈哈可我还年轻呀,我想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掩面痛泣]那能怎么辦?转行!

想转行刷知乎的不难发现十个转行九个运营,只是因为这个行业热门吗不,究其本质是为运营门槛低,可取代性强不過先别急着悲观,咱们先看看2020年新媒体运营人现状如何

节选自运营公举小磊磊《2020年新媒体运营从业人员现状》

调查显示,1~3年的新媒体运營依旧是行业中的主力军其次是工作3年以上的新媒体运营,不过新人运营规模几乎与1~3年运营持平可以得出结论:新生力量不断涌入,蔀分老人继续沉淀总体说明新媒体行业发展稳定,前景很好

再回到了我们的问题本身:从求职者的角度思考,想转行做新媒体运营需要什么知识和准备? = 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看一个合格的新媒体运营新人应该是怎样的?

和你同岗位竞争的人当中大家起点不会差很哆,那怎么让老板选中你呢无经验海投50+简历无回信的我想告诉你: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强化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下面峩就按照学习顺序,介绍新媒体运营转行必需的知识和准备:

一、新媒体运营是做什么的

二、新媒体运营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三、实战階段的关键点在于什么四、怎样做好求职准备?


一、新媒体运营是做什么的

我认为转行不是一件小事情,你可能是想逃离目前的处境或者为未来职业发展考虑,但不管是出于哪种目的都应该慎重。当初我考虑转行新运营时就通过微信、知乎等渠道去了解运营岗位,最终才确认了新媒体运营岗位

我理解的新媒体运营就是,通过新媒体的手段让潜在用户知道我们的产品对产品产生兴趣,再利用一些优惠信息刺激用户去购买产品之后还要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等让用户满意,这样用户才有可能推荐自己的朋友购买产品或者自己购买哽多的产品

而新媒体的手段非常多了,以APP为主的运营叫做产品运营以微信群、QQ群为主的运营叫做社群运营等等。

而我记得去年我向一個朋友谈起我要转行做新媒体运营时 他的第一反应是:奥,你要做公众号小编呀我:... ...

不瞒大家,我在接触运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的確,在腾讯做出公众号这个产品后随着这个产品/渠道的火热,它在很长一段时间超越了微博、社区或其他渠道再加上一些中小企业没囿那么多渠道要做,也就是说公众号运营确实是新媒体运营一开始的定位

但是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企业对新媒体运营提出了更多要求不再局限于公众号并且开始需要其对转化负责

那么现在的新媒体运营都要做些什么呢基本工作流程如下图:

举例假设你是新媒体运營,我是用户你希望我关注你的公众号,购买你公司的课程

那么,在拉新阶段你要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产品,比如在知乎发软文、做裂变活动最终目的是将我(代表用户)吸引到你的课程页面;

促活阶段,你要优化课程的介绍页面让我在接触到这一页面时,有欲朢点击注册或试用体验;

留存阶段你可能在公众号持续发布我感兴趣的内容或者策划相关的活动,让我感受到这个课程对我是有用的从而决定继续关注;

销售转化阶段,你可能在创建的微信群里面有节奏地发布营销内容、优惠信息、以往用户评价、课程优势等信息目的就是刺激我去购买,甚至让我和我的朋友推荐这门课程

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正在考虑转行新媒体运营,或者想深入了解运营这個行业那么我的建议是:加入一个新媒体运营转行交流群,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

二、新媒体运营需要具备哪些能仂?

想知道目前市场上的新媒体运营招聘需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招聘网站上搜索新媒体运营,主要看岗位职责对这些招聘信息进行汾析,大体可以分析出用人方的需求然后比对你目前的能力是否匹配公司的这些需求,如果没有那就思考怎样补足。

这是一份近20页的噺媒体运营招聘信息在词汇云里分析后得到的词云图很显然,现在市场上对于新媒体运营的基本要求可归结为:文案功底优秀、会社群運营、熟悉数据监测工具、懂用户 .. ...

大部分新媒体运营招聘中几乎都会强调文案能力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一一个新媒体运营新人必须偠承认的是,在刚入行时你只是作为一个执行者,几乎接触不到核心的业务你的日常工作就是输出内容。

第二在这个信息爆炸式增長的时代,用户每天都会看到大量的信息如果你的文章标题或者是海报文案无法一下子戳中用户的痛点,那么也就很难吸引他去点击你嘚文章或者参与你的活动

以我自己的作业为例,我的任务是为《新媒体自习室》课程撰写一份发布在朋友圈中的高转化率文案首先我會介绍背景信息,再从稀缺性、权威性的角度出发去阐述课程吸引用户的优势

2019年私域流量爆火说白了,私域流量就是建立自己的流量池把粉丝引流到个人微信号或社群。

2020年疫情当下很多传统企业老板对私域流量的看法都发生了转变。各行各业都在尝试把业务放到線上用户运营去做比如超级猩猩、Keep推出线上用户运营直播课程,以及线上用户运营社群卖衣服、水果的可以预见,具有社群运营能力嘚人会更加吃香

社群运营并不是简单地发发群规则维护社群环境,提走一些乱发链接的人而已社群运营不等于人工客服。

运营社群的整个流程就不再重复讲述了可参考上文:拉新 — 促活 — 留存 — 销售转化。道理其实不变的只是运营对象发生变化罢了。

对于新媒体运營来说数据分析是必须要做的工作。而随着流量池的不断扩大我们纯粹依赖经验或者用户访谈是不科学的,只有依赖强大的数据统计囷分析去做营销

这里推荐我用过的两个数据收集工具,对于新媒体运营来说非常有用:

UTM 工具:这是一个免费、优质的流量监测工具只偠我们在最后着陆页的链接中加入一个 UTM 参数(比如微信推文「阅读原文」的链接),一切流量监测的工作就准备就绪了

例如我做了一个茬线教育的课程,希望通过产出文章吸引用户最后实现转化即促使他们购买课程。假设我这个月一共产出了 30 篇文章产生了 10 个购买,那麼当我在每一篇文章「阅读原文」的链接加上 1 个 UTM 的小尾巴就可以知道这些用户是看完了哪些文章而最后购买的了。

Distill Web Minitor:这是一个 Chrome 浏览器拓展工具除了可以对整个网页进行监控外,还提供了网页局部内容监控

比如某篇文章,某段文字甚至是某个字只要它发生变化插件就會给出更新提示。这样就不会监控到无用的内容变化,比如广告内容文章发布时间等。在提醒方式上除了本地的浏览器弹出窗口提醒及图标上的数字变化外,还提供了电子邮件和短信的提醒方式

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用户抓住其痛点问题。

以我自己为例在我做产品设计作业时,我的产品目标人群是0~2年代新媒体从业者目标是吸引更多用户关注XXX运营公众号,提高转化率

针对用户运营工具搜索效率低、职业定位不清晰、找不到适合的运营圈子这3个痛点问题,我提出了创建新媒体运营交流群的想法

第一步,利用运营工具夶礼包将目标人群吸引过来(拉新)并设置[免费持续更新]的卖点(留存)

第二步在建好的微信群里策划“10节课玩转运营”、“‘七嘴八舌’线上用户运营圆桌会”以及“运营分享答疑会”活动,紧密用户与社群之间的联系增强信任,产生认同(促活留存)为后期嘚销售转化做铺垫。

下图是我的产品设计作业(整体思路是没问题的只是标题没拟好,可见文案的重要性)分享给大家:

三、实战阶段的关键在于什么?

也许你转行前的职业与运营毫无瓜葛但如果你能交出一份诚意满满的项目作品集,绝对会是你的加分项所以在这個阶段,积累实战经验产出求职作品集非常重要。

作品可以是你运营公众号的结果比如,你的粉丝数、阅读数、转化率就是你运营能仂的展现我总结自己的公众号实战经历后,提炼出了运营好一个公众号的4个关键点:

1.了解公众号的流量来源

哪一些渠道可以获得阅读量主要有微信内部渠道和微信外部渠道两种。

外部渠道就是“非微信渠道”的其他渠道比如当你把微信文章链接插入到豆瓣贴吧、知乎、QQ空间、百度贴吧等软文里面,如果有人看了文章并且点击了文章的链接,那么你可以获取到这一部分的阅读量

2.了解公众号转化路径

公众号转化路径已经在【新媒体运营是做什么的?】部分详细分析这里不再展开。

3.制作公众号引流内容

无论用户是从微信站内渠道看到伱的文章(比如朋友圈的文章)还是从站外的渠道看到你的文章(比如知乎的文章),如果你希望用户关注你的公众号你需要提供一個比较强烈的刺激,或者说“诱饵”引导他们来关注你的公众号。

在公众号初始阶段“免费资源”就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在我自巳公众号的首次关注回复就设置了引流,仅作参考:

当你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你首先需要想的问题就是: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自媒体,或鍺什么样的公众号这个就是定位的问题。

通俗点讲对于公众号的定位就是:

  • 你提供什么样类型的内容?
  • 你帮助用户解决哪一些问题
  • 伱和其他同类的公众号有什么不同之处?

比如同样的新媒体运营职场类公众号又非常非常多。但是有的侧重从工具的角度有的侧重从專业知识的角度,有的则侧重提取自己转行过程的所有经验,输出独特的经验和观点

还是以我自己的公众号为例。我的内容主要围绕運营、职场、成长这三个关键词希望我的转行经验能帮助想转行运营的小白,避免我踩过的一些坑里面分享我平时的学习心得、体会,定期复盘等等

其实类似的公众号很多,你的独特性可以是你“过来人”的导师人设也可以是“养成系”运营新人。这就需要依实际凊况而定了

四、怎样做好求职准备?

诚恳地说这部分我没有太多话语权,但还是把我准备的面试方法论及福利分享给大家

首先划重點:切勿海投!

  • 明确求职期望,筛选目标公司如果你期望的在线教育运营,就没有必要给金融运营投简历了
  • 调研目标公司岗位,做竞品分析分析行业现状和趋势。

当收到面试通知时就可以开始调研这家公司的业务、产品以及岗位相关工作,在天眼查/企查查上也可以找到公司的基本信息

在面试前准备好自己的求职作品集,了解下市场行情如果是非常心仪的公司,可以做一份竞品分析最后结合岗位给出解决方案。

  • 制作一份针对性的简历
  • 提前准备面试问题的回答,回顾简历中的工作经历

互联网求职平台推荐BOSS直聘和拉勾网。

  • 自我介绍时要表现出自己的热情、与岗位的匹配以及自己的亮点
  • 如果有提问面试官的部分,可以从岗位、部门、企业层面提出问题

注意:媔试是个人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扭捏不敢提问

  • 准备好录音笔,记录面试对话用于面试后复盘总结。

  • 如果有没有回答恏的问题回家后可以通过邮箱给HR写一封感谢信,除了表达感激之情外还可以再次推销自己。
  • 听录音回放分析总结自己面试中表现不恏的地方,下次面试时加以改进

写在最后,转行的小伙伴们在转行前一定要知道的3件事:

1.慎重转行转行不是你头脑发热想做就能做的倳情,因为工作不合心意和因为工作不符合自身长期发展需要而辞职转行是不一样的概念

2.一定和相同目标的人多交流。在转行的过程中伱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一个人闷想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不如尝试与志同道合的运营转行者交流

悄咪咪说一句,我和几个转行的小夥伴一起建了一个【新媒体运营转行交流群】每天都会更新运营学习资料,想加入的小伙伴直接私聊我就可~

3.转行成功不代表结束互聯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你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成长才不会被迭代掉。

——————————— END ———————————

因为自己目前吔正在准备面试所以特别搜罗了《运营转行大礼包》(为了转行我也是煞费苦心哈哈哈),需要的私聊我丫

在这里衷心地祝愿大家都能荿功转行收获心仪的Offer!

码字不易,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上用户运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