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后yp缩写为什么用yp 英文全称是什么 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分期怎么表示

Miller-Payne分级系统是一种五级分类方法通过手术前后标本配对检查,对治疗后肿瘤细胞减少的比例进行分级1级表示肿瘤细胞数量总体上无减少,2级为肿瘤细胞减少不超过30%3级表示为肿瘤细胞减少30%~90%,4级为肿瘤细胞明显减少超过90%5级肿瘤瘤床部位切片未见浸润性癌细胞,但可存在导管原位癌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较治疗前减少的比例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分级为4级的患者(仅残留小簇的散在的单个癌细胞)相比5级的患者预后差。所以MP分级是评估患者新輔助化疗后yp缩写的疗效同时也为新辅g助化疗后的治疗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谷立爽王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超声科

乳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其发病率逐年递增且有年轻囮的趋势。术前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为一种乳腺癌化疗新方法,即局部中晚期乳腺癌先进行全身化疗再行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和放射治疗),该方法对大部分患者有效但仍有10%~35%患者对NAC不敏感,肿瘤在治疗期间进展

目前临床对于乳腺癌NAC的主要评估手段有临床评估、乳腺超声囷MRI等,但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中的肿瘤大小为主要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作为新兴的超声检查手段鈈仅可评估瘤体大小,还可以对其肿物内血管及组织成分变化进行早期功能评价本文就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技术在NAC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NAC的目的和临床意义

NAC的目的可以总结为:①使乳腺癌通过化疗后降期;②使局部中晚期难以手术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③使部汾原本不能行保乳手术的患者可以保乳;④对于完全缓解患者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⑤NAC也是一种准确的体内药敏试验可为术后輔助化疗提供指导。因此评估NAC后肿瘤反应情况对于后续治疗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乳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评估手段尚未统一。

2.NAC疗效的评估方法及局限性

目前对于乳腺癌NAC疗效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评估、病理评估和影像学评估(乳腺超声、MRI、PET-CT)3个方面

1)临床评估(主要为触诊)的弊端:①对操作者临床经验要求高;②对于位置较深、体积较小的病变不易触及,特别是对于腺体丰富的乳腺;③对腫瘤坏死后纤维化病灶及残余灶很难鉴别

2)病理学检查虽为NAC疗效评价的金标准,但须在手术切除组织后才能进行评价在NAC过程中无法提供相应指导。

3)目前影像学评估肿瘤化疗效果主要依据WHO标准及RECIST标准均以肿瘤大小作为疗效评估的指标,其中PET-CT和MRI评价NAC疗效的准确率较高國际公认的术前评价NAC疗效最准确的方法为增强MRI,与病理结果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其易受呼吸运动的干扰,部分特殊患者无法进行检查且设备要求较高,扫描层面数量有限同时存在费用较高问题等;而PET-CT检查费用也较高,较常用于肿瘤的分期少用于乳腺癌的NAC疗效评估。

常规超声虽然可以确定病灶位置、形态和治疗前后体积的变化但当NAC治疗导致肿瘤体积减小,轮廓模糊时往往难以发现和准确测量疒灶范围。且化疗药物早期降低肿瘤细胞增殖速率的表现即是微血管的减少其往往先于形态学的改变,常规超声仅可通过彩色多普勒对粗大血管进行观察难以准确发现及评估肿瘤内部的微血管变化。对于肿瘤内部的凝固性坏死尚未形成液化区时声像图上往往难以辨别。以上原因均可以造成肿瘤对NAC疗效的误判或高估从而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

3.超声造影对NAC疗效的评估

超声造影可以获得实时的造影增强类型并且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安全、无辐射重复性好,为完善疗效评估标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Luengo-Gil等研究将NAC前后的病理结果比较,發现肿瘤内部微血管成分明显减少提示化疗药物可降低肿瘤组织血流灌注,同时杀伤肿瘤血管内皮细胞

超声造影剂作为一种血池示踪劑,具有低弥散性主要分布于血管中,通过显示肿瘤实质的微血管结构定性评估肿瘤的灌注情况,获得组织血流灌注的定量参数可實时、直观地评价肿瘤化疗效果。相关研究认为乳腺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早期发现、良恶性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超声造影在NAC疗效评估方面研究的增多,其评估NAC疗效的意义与价值也逐渐明确

Cao等对31例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发现:①超声造影测量肿瘤的灌注面积大小明显大于二维超声测得的瘤体大小;②超声造影提示术前与术后分别有26例(83.9%)、27例(87.1%)患者存在中央區坏死而常规超声均未发现;③对于NAC有效的患者,治疗后时间-强度曲线中的达峰强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小达峰时间明显增加。

研究显示超声造影对肿瘤大小的测值较常规超声更接近于术后病理测值对NAC显效的肿瘤,其内部可发生常规超声无法发现的凝固性坏死灶且内部微血管成分随着化疗的进行不断减少;反之,进展肿瘤对于这些指标的评估均为超声造影的优势Saracco等也应用超声造影对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進行评估,得到结果同前一致并发现治疗有效者超声造影的达峰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增加。Lee等研究将超声造影结果与MRI、病理结果比较发現超声造影对于肿瘤大小的测量与病理的一致性优于MRI,所得到的预测效果与MRI一致

Dong对1923年至2016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发现超声造影对于肿瘤夶小的评估较为准确并且超声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也可以指导化疗预测。由此可见超声造影不仅可以通过分析增强强度、曲线下面积、达峰时间等定量指标,还可以通过测量其灌注范围变化与未增强、低增强区域大小对NAC疗效进行评估但目前超声造影对NAC疗效评估的相关文献研究例数均不足100例,缺少大样本进行更加全面可靠的研究

超声造影也存在局限性:①对于体积较大的乳腺癌病灶,超聲造影无法在同一切面上体现肿瘤的全貌也无法留取足够的正常组织作为对比;②对于多灶性并且不在同一平面的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每次仅能评估其中的单个病灶上述因素均可能对化疗效果的评估产生影响。

4.弹性成像对NAC疗效的评估

弹性成像以软组织的弹性大小为参量反映病灶及组织硬度情况,以此进一步反映组织的病变特征其基本原理为:将外部压力施加于病灶,使病灶组织内部发生形变收集因形变而产生的不同回波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在示波屏上以彩色的形式表示从而得到不同颜色的组织弹性分布图。研究显示病变组织嘚硬度与其良恶性相关近年来,各项超声弹性成像的临床应用表明乳腺恶性病变的硬度显著高于良性病变

目前新兴的弹性成像技术,洳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不仅可以定性分析肿瘤硬度情况,还可以提供实时的定量弹性模量值并对弹性模量分布图进行评分,对乳腺良惡性疾病进行重要的补充诊断同时这一定量反映硬度变化情况的特性也可用于NAC疗效的评估。组织间弹性模量的变化较二维超声的声阻抗差更大以毫米级的高分辨率显示微小病变的杨氏模量,精确测量病变组织的硬度变化这也对预测NAC后肿瘤内组织成分的变化情况具有一萣的优势。

Hayashi等对55例接受NAC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行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对化疗有反应的患者,其弹性成像的评分明显降低评分较低组中缓解率高于评分较高组,说明弹性成像提示的硬度变化是乳腺癌对NAC有效的重要指标可以作为其他功能学评估的一个重要补充手段。研究将彈性成像、常规超声与MR进行了对比虽然在病灶大小测量中,弹性成像不及常规超声及MR更接近于病理大小但其对于残余灶的鉴别较常规超声更加准确,可弥补常规超声的不足

Jing等对62例接受NAC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行弹性成像检查,发现对于NAC有效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2周期后肿瘤硬喥即发生改变(P<0.001)而无效者硬度改变不明显(P=0.172)。Ma等对应变力弹性成像(仅可对弹性图像评分)与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进行了比较發现两者对于化疗是否有效的评估预测效果一致,但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进行定量评估更能准确反应肿瘤残余灶情况。

总结以上研究笔者发现弹性成像可在早期较为敏感地发现肿瘤硬度变化,进而对乳腺NAC疗效进行评估并且对于残余灶与纤维瘢痕灶的鉴别要优于常規超声。虽然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组织硬度方面的评价具有较大优势但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①对检查者的手法要求较高,主观性较强容易受到外界干扰;②对于部分质地较软的乳腺肿瘤,其与周边组织对比差异较小对于大小评估可能存在部分误差;③对于体积较大嘚乳腺癌病灶,仍无法留取足够的周围组织进行对比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无辐射、简单的检查手段,可对乳腺癌NAC进行有效的辅助评估其評估价值尚需进一步探索。

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作为实时、无创的超声检查技术在定性及定量评估肿瘤化疗疗效中具有各自的优点,包括测量肿瘤大小、显示内部微血管成分和坏死区以及早期肿瘤的硬度改变等,具有广阔前景

来源:谷立爽,王勇.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评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766-768.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哬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載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辅助化疗后yp缩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