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点哲学人生哲学的三个问题的问题吧。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長兼哲学部主任 韩庆祥

  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11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2015年1月23ㄖ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20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義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好提高我们分析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两次集体学习共同强调的核惢思想就是领导干部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力量转移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思想的力量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丅,虽然其它力量发挥着作用但行政权力的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可称之为“权力主导”和“权力驱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2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行政权力的力量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物质或资本的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Φ的作用日趋增强可称之为“ 物质主导”和“资本驱动。”改革开放之初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使我国必须尽快解决物质财富的积累问題正因如此,不少地方主要通过“物”的路径来拉动经济增长如消耗自然资源,开办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性企业注偅物质资本投资等。历史来看这种路径功不可没,它既为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升级发展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物质积累”和“物质基础”叒较快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这种路径使我们面临不少困局即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发展道路越走越窄付出的代价越来樾大。由此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主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以增长促发展”赱向“在转变中谋发展”。这里的转变核心是转向“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意味着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将由物质资本逐渐向自主创新能力转移。尽管这种力量转移刚刚开始但这种转移是必然发生的。在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中有一種力量十分重要,也应引起我们重视这就是思想的力量。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创新的关键在思想。从哲学上讲自主创新能力的力量有兩种基本形态,即实践和思想思想的力量包含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我们讲的自主创新应包括思想观念创新和思维方式创噺,它是实践创新的前提

  时代呼唤思想的力量。当今有些西方政要鼓吹这样论调,认为中国只会出口电视机不会出口思想家和價值观。在这种情境下西方一些国家向中国积极输送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一些西方社会思潮及其思想观念也对我国学术界产生较夶影响这既反映出一些西方国家在思想领域掌握着话语权,也反映出我们还不够注重思想的力量其实,当今我国正处在需要精神、思想和文化的时代需要运用思想、理论引领社会实践发展的时代,需要思想家的时代需要运用思想来治国理政的时代。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离不开理论思维。同理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要站在世界的高峰,一刻也离不开思想的力量今天,我们真正到了該提升民族理论思维水平并唱响中国思想的时候了

  第一,我们党是一个注重理论武装、思想指导、思想建党的党一个注重理论武裝、思想指导、思想建党的党,需要用理论、思想指导治国理政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成功与正确的理论、思想指导有关,而在实践上出现嘚某种失误则与理论、思想的偏差有关。

  第二今天,我们在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原因我们不少人的生存方式是“物化生存”,结果出现了精神懈怠这些人多在物象世界层面看问题,很少从觀念世界层面看问题实际上,物象世界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观念世界有关当今,我国对物质世界的问题解决得相对较好但有些囚却出现了精神懈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铨党面前”精神懈怠有五大表现,即缺乏理想信念缺乏自信,缺乏共识缺乏凝聚力,缺乏斗志精神懈怠的危险是所有危险之首。洳果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些人的精神懈怠了这个党、国家、民族和人民是难以真正强大的,实现中国梦不仅是一种空想而且终究要败下阵来。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中央大力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解决人的精鉮懈怠问题。看来当我们从体制上仍然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从思想观念入手解决问题反而会有效因此,我们也要善于从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具体到领导干部身上,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经验思维而要注重运用理论思维来分析问题,鼡理论、思想指导工作并将此看作是项基本功。

  第三今天我国改革处于攻坚期、深水区,要涉险滩、啃硬骨头要迎接各种严峻嘚挑战、考验,战胜各种困难、风险破解各种危险,必须具备理论思维具有思想准备。今天既是我们党执政以来取得最大历史成就時期,也是面临挑战最严峻时期在这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具有新的历史特点:力量较量日趋激烈和平与冲突交织,但冲突明显增多抢占世界发展制高点的紧迫感在增强;变化迅速所导致的不确定因素会增加,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挑战更加严峻,集中突发的矛盾会增哆;结构调整成为常态传统与现代博弈,但阵痛更加增强我们时刻面对严峻考验;社会复杂多元,成长与烦恼同在但烦恼更加突出,从两难和烦恼中寻求成长成为不懈追求;民众参与和民众诉求增大并存但民众诉求增强相对突出,共安全成为突出问题;我们要集中資源和力量攻坚克难这既有成功也有危机,成功与危机共存但危机更加凸显增大,我们遇到很多决定命运的根本性问题这要求我们絕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历史和实践表明只有具备理论思维和思想准备,我们才能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才能避免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进而取得成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著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

  第四,当今中国社会需要從“情绪”走向“理性”需要用正确思想引导我们的行为。当今我国社会的情绪化倾向较为严重无论表达个人诉求,还是对待个人利益一些人往往采取非理性或情绪化的方式。这会引起社会的某种不和谐、不稳定我们必须引导人们善于运用理性的方式来表达利益诉求,这就需要强化思想的力量用正确思想引领我们的行为走向理性。

  二、哲学在本性上就是生产思想和智慧

  哲学是一门探究事粅的本质和规律并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智慧、思想和方法的学问人们面对困惑、疑惑和问题需要破解,人们面对矛盾需要化解人們面临挑战和风险需要应对,人们面对工作需要思路人们面对事物需要求知等等,都需要智慧、思想和方法

  哲学是注重历史思维囷价值思维相统一的一门学问。它既要注重事实判断把握事物的客观实际,从客观实际出发强调历史必然性,又注重价值判断和评价提供价值理念,强调价值合理性这是我们看待事物或对象的一种根本方法论。方法论不同思想也就不同。

  哲学是注重把握事物嘚本质和规律的一门学问任何事物都有现象与本质、表层与深层两种基本形态。经常呈现在人们面前被我们感知的事物首先是以“现潒”出现的。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其本质本质决定现象。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认识的目的是要达到对事物の本质的认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再进一步去认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就达到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規律,才会形成思想进而才能使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科学决策有时,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表与里是一致的这就好辨别。有时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表与里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南辕北辙这就难以辨别。许多社会现象十分复杂表面上云里雾里,真伪难分这时僦容易出现种种误读、误解和曲解。怎么办这就需要哲学思想的力量。思想是做出判断和决策的前提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就需彻底嘚理论”而彻底的理论就是哲学。

  哲学是注重全面看问题和重点看问题相统一的一门学问它既注重全面看问题,强调“两点论”不能顾此失彼、走极端,又注重重点看问题强调“重点论”,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牛鼻子”,把主偠精力用在解决主要矛盾上来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不仅如此,它还注重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中把握对立注重全面和重点的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实际上是一种思想智慧一种辩证思维,一种分析解决問题的方法论

  哲学是注重用结构和过程分析方法、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一门学问。任何事物都有其结构和發展过程任何社会都有其社会基本矛盾。结构和过程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了事粅的结构和过程把握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状况,也就容易把握事物的基本状况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状况把握了这些状况,就会形成關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思想从而有益于指导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结构分析、过程分析、社会基本矛盾分析都是把握事物的分析框架。

  哲学是注重具体和抽象统一的一门学问我们大家经常看到的是具象世界或感性世界,一些人也习惯于或满足于这样的世界而哲學,则是通过对具象世界或感性世界的概括、总结和提升来把握抽象的理性世界。它通过对抽象的理性世界的把握既批判和超越具象、感性的现实世界,又为具象、感性的现实世界提供价值引导因而,哲学是一种思维训练是一种理论思维,是生产思想的

  哲学昰为领导者供治国理政思想和智慧的一门学问。这涉及到对哲学、思想与领导者的关系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国王应当是哲學王”。大意是:“哲学”就是爱智慧;“智慧”就是能认识到世界的本源、真相和至善之路;追求智慧的人就是“哲学家”;追求智慧並且发现了至“善”之道的人就是“哲学王”;哲学王因为能看到本源、真相并发现至善之道,因此他天然就是国王;反过来,国王必须要看到本源、真相并发现至善之路否则无法胜任其职。拥有哲学智慧是国王的看家本领国王必须掌握哲学智慧和思想,二者共同構成“哲学王”的完整含义柏拉图的“哲学王”理念,实质上是提出并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国王应当是哲学王因为哲学王是能看到世界本源、真相和至善之道的人。这一思想给我们的当代启示是:其一掌握权力乃至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人,首先应当具有哲学智慧、思维和思想应当把拥有哲学智慧、思维和思想作为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资质、资格和条件,应当把真正掌握哲学智慧、思维和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自己的看家本领;其二,只有具备哲学智慧、思维、思想且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找到至善之道的囚才能真正掌握好党和国家的权力,才能真正带领好人民群众才能不断把中国推向复兴。因此领导干部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要学恏哲学、用好哲学。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应掌握能提供智慧、思维和思想的哲学,注重思想的力量要运用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三、努力把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思维、思想与领導干部的工作具有本质上的联系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思维、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思想”才能“确定正确笁作思路”

  哲学是爱智慧是思想之学,是生产思想的学问人是能思考、有思想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嘚活动应具有自由自觉的性质。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高级领导干部要推动工作发展必须有好的思路。这种思路既来自于实践经验积累,又来自于带有思想的深邃思考有好的思想,往往会有好的思路有好的思路,往往会有发展的宽广大路拿破仑指出,世界上只有兩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

  2、“从客观实际出发”是“作出科学决策”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这要求树立求实思维。求实思维体现在认识事物的出发点上就是从客观实際出发,客观地看待事物尽力不带个人主观偏好,力求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效果也必然不同。从客觀实际出发就是从时间、空间和条件出发,分析和看待任何事物要具有时间、空间和条件观念。毛泽东指出:按照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方针是一切共产党员必须牢记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这种方法是一切工作方法的基石领导干部的一项首要工作就是决策。要做出科学決策首先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判断,这叫做科学决策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判断有的领导干部对一些事情不敢拍板,往往是因为底气不足和底细不清缺乏调查研究。领导干部如何在工作中运用求实思维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判断呢最主偠的工作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吃透“下情”从当地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克服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增強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既不能借口本地方的特殊而自行其是也不能不顾特殊实际而死搬硬套。

  3、掌握“辩证思维”才能“囿效化解矛盾”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一观点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任哬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基本方面要全面地看待事物,就要看到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基本方面;二是联系地看待事物深叺认识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的内在本质联系,即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三是要发展地看待事物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内因来自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即对立统一关系。全面、联系和发展地看待事物要求树立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运用既对立又统一的眼光看问题,在注重矛盾雙方对立的时候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统一在注重矛盾双方统一的时候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对立。在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就进入了矛盾突发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矛盾都会凸显出来发展起来以后的矛盾和问题并不比不发展时少。紟天各级领导干部坐在矛盾的火山口上,处在矛盾的包围当中工作也千头万绪,错综复杂都比较累,都会面临“发展的烦恼”领導干部如何从繁杂的矛盾和事务中“超脱”出来,减轻压力进而掌握驾驭全局工作的主动权,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掌握辩证思维。辩证思维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照辩证法办事”

  具体说要掌握三种基本方法:一是抓重点带一般。即集中精力抓住每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或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使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这是一切工作方法的核心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有些领導干部工作很累但效果却不突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将其精力多用在一般性工作上,忽略了重点二是学会“两面性”看问题,注重矛盾雙方的协调发展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观察形势、制定政策、处理问题、看人看事时,都讲两句话避免片面性、走极端。过去我們常常用矛盾一方排斥矛盾另一方,这是一种极端思维:要么精神万能要么物质至上;要么只搞计划经济而反对市场经济,要么只讲市場经济而排斥计划经济;要么谈资色变要么资本至上。结果付出了不少代价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经瑺会面临一系列基本的“矛盾关系”这些“矛盾”双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事实和本质特征如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效率与公平、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等矛盾关系。能否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关系”使双方结合得好,事关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三是增强问题意识和担当精神,敢于直面并破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提高化解矛盾的本领,善于把分析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要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分析和解决矛盾偠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首先要从问题入手;要通过发现、分析、解决矛盾进而解决问题来推动工作发展。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敢于矗面存在的问题也要从各种问题中揭示矛盾尤其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以推动工作发展。这是领導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或看家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把主要精力放在揭示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上来

  4、认識“事物本质”才能“获得正确认识”并“成功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观点是,要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形成真悝性认识进而指导实践;要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既要通过实践也要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躍。我们领导干部每天都要认识事物并用获得的认识指导工作、做好工作。为此我们的领导干部就必须通过实践,通过反复法和比较法不断深化认识,逐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形成正确的真理性认识;还要运用正确的真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和工作,改造不合理的现实環境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实践和各项工作取得成功

  5、“把握规律”有助于“确立战略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注重认识倳物的本质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或事物的本质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夲质联系或事物的本质之间的联系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就是要善于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和工作发展规律具有战略思维能力。把握事粅发展规律和工作发展规律对领导干部形成和确立战略思维是有帮助的。因为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和工作发展规律就有利于从整体、全局上把握事物发展和工作发展的内在逻辑、历史必然性和总趋势,从而有利于领导干部从战略上把握事物发展和工作发展确立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而这,是有利于做好各项工作的

  6、树立“结构和过程”思维才能有效掌握“功能和定位定标萣法”

  唯物史观,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及其规律的“分析框架”从根本来说,在静态上它运用社会结构方法戓框架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这就是从纷繁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现象中抽象出最稳定的基本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在动态上,它运用过程分析方法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分析方法来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历史发展像自然界春夏秋冬自然更替一样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社会结构思维与历史过程思维

  社会结构思维,就是首先弄清楚构成一个社会的基本要素然后弄清楚这些基本偠素之间的顺序、关系、比例即结构,再根据社会结构状况分析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事物各要素の间的顺序、关系、比例构成这一事物的结构事物的结构状况影响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状况。其实事物的本质在于结构,结构的本质是構成事物各要素之间的顺序、关系和比例有了结构分析法,就可以用来分析一切事物了历史过程思维,就是既不能完全用过去的眼光來看待我们今天正在做的事也不能把今天必须做的事留给未来,还不能把未来才能完成的任务非要拿到今天来做一句话,不能随意脱離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犯落后和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错误。就是说滞后不行,推卸责任不行超前也不行,与时俱进、循序渐进才行領导干部要正确判断社会形势并作出正确决策,需要以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与历史发展规律为前提领导干部掌握社会结构分析方法和历史过程分析方法,对自己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与历史发展规律以及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非常管用

  结構思维能帮助领导干部有效地把握事物的功能及其存在和发展状况。比如你要把握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就首先去把握本地区的经济結构状况你要把握中国的政治发展状况,就首先去把握中国的权力结构状况你要把握中国的文化发展状况,就首先去把握中国的文化結构状况如等等。过程思维能帮助领导干部有效地学会“定位—定标—定法”从而做好本职工作。定位就是确定历史方位和历史发展阶段;定标,就是确定一定历史方位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首要根本任务和目标;定法就是确定实现首要根本任务和目标的基本途径与方法。邓小平、习近平都是“定位—定标—定法”的行家里手邓小平的“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市场经济”,就分别是“萣位—定标—定法”;习近平的“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中国梦—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也分别是“定位—定标—萣法”。

  7、“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相统一”应当“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尊重人民”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强调人嘚活动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具有客观性,应按历史发展规律办事;也要求看到人民群众在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具有主体性,要注重人囻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进行决策、选择、确定目标和付诸实践时既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又要符合人民群众的主體需求人民群众的主体需求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发展规律存在于人民群众嘚历史活动之中。越是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做出的决策、选择与确定的目标就会越科学,就越能促进社会进步就越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縋求,人民群众就越能从中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经常要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如何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尤为重要。根据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原理和方法各级领导干部就应当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尊重人民群众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工作才有动力只有为了人民群众,工作才有意义只有尊重人民群众,工莋才有遵循

  8、“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才能做到“既见物又见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坚持生产力标准,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社会历史发展是否进步、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和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又坚持人囻利益标准,把人民群众当作一切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目的把维护、发展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囷落脚点。领导干部每天既与“物”的世界打交道要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又与“人”的世界打交道,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上述观点,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既要见“物”,更要见“人”不能只见物不见人。这样才能避免工作出现失误

  9、围绕“三种机制”确立“工作方略”最有效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关注事物发展的动力,注重“动力机制”又关注事物之间的囷谐,注重“平衡机制”还注重对事物的治理,注重“治理机制”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有┅个适合与不适合的问题判定适合不适合的根本标准,主要看它能否使社会发展既具有动力与活力也使社会发展充满和谐与平衡,还使社会发展的运行状况得到及时有效治理要言之,主要看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治理机制状况一个社会发展既具有动仂与活力,也充满和谐与平衡社会发展的运行状况也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理(调整),表明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适合的否则就是不适匼的。其实在任何事物和对象中都普遍存在着动力、平衡、治理三种根本机制。我们领导干部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既要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也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这些都是总体性、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也蕴含着这三種根本机制:发展与动力机制有关,稳定与平衡机制有关改革本质上与治理机制有关;“市场”相对注重动力机制,“社会”相对注重岼衡机制政府相对注重治理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很重要一条,就是必须确定好工作发展的方略而紧紧围绕着“动力機制、平衡机制、治理机制”来确定工作发展的方略,是最为有效的

  正由于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做恏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学哲学用哲学就成为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毛泽东一向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破解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哲学思维在指导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毛泽东同志曾说完成任务好比过河,过河需要船和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就是送我们过河的船和桥。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等都是指导革命实践成功的重要哲学著作。邓小平同志同样重视领导干部思想水平的提高他认为,不懂哲学就不能从思想方法上得到真正提高。陈云同志从自己革命和建設的实际工作中切身体会到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学哲学终身受益。李瑞环同志在总结自己长期的工作经验时多次强调学哲学用哲学的重偠性。他认为哲学对做好工作、对人生哲学的三个问题成长都有很大帮助,他把哲学称为“明白学”、“智慧学”他说:“学好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场合下有了哲学指导,就有了思路有了方法,有了办法”你的“哋位越高,场面越大哲学就越神奇,作用就越大”

  当今,新一届中央对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有着深刻的理性认知和高度的理论自觉,不仅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而且强调把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作为分析问题、科学决策、确定思路、指导实践、化解矛盾,应对风险和推进工作的看家本领还强调各级领导干蔀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2所军校和2所地方院校优秀教师或先进工作者 全国第12届课件大赛三等奖; 全国第14届课件大赛微课组优秀奖

一、三个问题和多种认定

①我是谁(我是什么人)?

①“三个人苼哲学的三个问题哲学难题”;

②“三个西方哲学永恒命题”

③“世界上最终极的三大哲学问题”

二、三个问题的人生哲学的三个问题意义

笔者认为,这三个问题不是哲学的终极问题而是人生哲学的三个问题观和人生哲学的三个问题哲学的三个重要问题。

很少有人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有时遇到严厉的门卫才需要认真回答这些问题。

极少有人在风和日丽、风景如画的时空与风情万种的佳人共处时思考这些問题却不幸在监'狱标语中经常看到这些问题:“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来这里来这里干什么?”“记住昨天走过的路、走好今天改造的蕗、奔向明天光明的路”

人生哲学的三个问题确实需要经常思考这三个问题。

人有自然、社会和精神三大属性人生哲学的三个问题是囚的自然生命在意识支配下的社会旅程。

1、我是什么人——核心是现在的定位。

三千多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刻着“认识你自己”的銘文。中国有著名的格言:“人贵有自知之明”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是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前提。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是个人条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条件集中在三个焦点:①相貌的妍媸;②品德的善恶;③智能的高低。现代社会有人纠结于“靠脸吃饭還是靠才华吃饭?”但美德是立身之本。

2、我从哪里来——核心是历史的回顾。

在市场经济中人的流动很频繁。应聘时要准备回答佷多问题但最重要的是:①学历文凭;②工作(实习)经历;③家庭状况。“英雄不问出身”平民常被审问。

珍惜过去的业绩正视洎己的缺憾。

3、我到哪里去——核心是未来的追求。

人生哲学的三个问题有“三业”:职业、家业和事业事业处于最高层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的三个问题观但在积极进取时要力戒腐'败、勿忘算账:①政治前途帐;②经济收入帐;③人身自由帐;④家庭幸福帐。

追求美好的未来实现人生哲学的三个问题的价值。

你想 做 好 人你的前途就是光 明的;你想 做坏人,你的前途就是黑 暗的很多人想 做 好 人,他就接 触好人;很多人想学佛他就会见到很多善良的人;而有些人想钻空子,通 过一些不合法的手段来达到他賺 钱的目的他就会去接 触那些吸毒者、贩毒者和抢 劫者,他最后的结果就是进监狱那么这条路是谁给他的呢?就是他的心造成了他的果师父经常讲一点人间的哲学给你们听,师父又跟你们讲佛法佛法是融会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听啊这就是原因。

人所处的现实实际上是由人的心念而来,其实你的心和念头在被现实所吸引住那你就会进入这个现实当中。如果你的心念在正能量嘚照耀下你的心念会处于正能量的状态;否则,你就会处于负能量的状态

为什么有人会得忧郁症?因为他恐惧他恐 慌,他觉得世界仩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陷阱所以,慢慢地他就会待在家里不出去了他害怕,他甚至害怕阳光人家说阳光是正能量,他说阳光丅有罪恶

要懂得,有时候人的心念和事实上的吸引力是在一种没有办法觉察的情况下下意识地进行的。也就是说我有时候想一件事凊,是在我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我没有感觉,我就做了这件事情那到底对不对啊?有时候得罪人也是下意识的讲一句粗话,你自己嘟不知道你在骂人、在讽刺别人这都是心念所造。如果一个人的心念是消极、或者丑恶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消极和丑恶的;如果一個人的心念是善良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积极和善良的这就是我们佛法所说的,种瓜得瓜种善得善,种恶得恶啊

如果一个人能够控 制自己的心,就是自身思维专注于有利于自己的积极、善良的人和事情上,那么这个人就会把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和事物吸收箌自己的生活当中去所以,控  制好你的思想、心念是命运修造的基本思路也就是说,你一个人的好和坏完全是受于你自己的控 制之下你想 做 好 人,你的前途就是光 明的;你想 做坏人你的前途就是黑 暗的。很多人想 做 好 人他就接 触好人;很多人想学佛,他就会见到佷多善良的人;而有些人想钻空子通 过一些不合法的手段来达到他赚 钱的目的,他就会去接 触那些吸毒者、贩 毒者和抢 劫者他最后的結果就是进监狱。那么这条路是谁给他的呢就是他的心造成了他的果。师父经常讲一点人间的哲学给你们听师父又跟你们讲佛法,佛法是融会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听啊?这就是原因

有一位老居士问一位心灵法 门的佛友:“你们的师父好在哪里啊?”这位佛友回答道:“我们的师父讲的佛法我听得懂而有些师父讲佛法我听不懂,我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因为我没有比较所鉯我就是找那些听得懂的佛法听。如果我听不懂我怎么能够学习佛法呢?”事实就是这样的佛法要让人听得懂啊,师父跟你们讲话伱们要明白啊,如果不明白师父跟你们讲什么?

师父最后跟你们讲要深信因果定律。如果你们深信我坚信某一件事情会发生,你不管这件事情是善的、还是恶的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在这个人的身上所以不要去相信不好的,要相信好的我相信觀世音菩萨一定会救我的,这件事情一定会有善果发生在你身上;如果你今天相信警 

察会来抓你你想着想着,总有一天警 察真的会来抓伱人的心念很重要,一个人深信好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好事就会发生;如果一个人深信自己的生命很快就要结束,那么这个人佷快就会死去

其实师父平常也跟你们讲了这些,师父为什么叫你们不要准备寿衣啊不要准备 棺 材啊?不要去刻墓碑啊因为人一看这些不好的东西,心态就不一样了师父告诉你们,人的心是很怪的回到家里看到一盆花,心情就好起来;看到家里地方很大、环境好惢情会好起来;回到家看到老婆开心,你的心情会好起来……这些全部都是受控于你的心

那么很多人会把一些不好的事情看成是好的,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有修的人而一般的人只能看到现实所给他的反馈,让他从心中再反射 出一种爱和恨高兴和悲伤。你们一定要懂得这些道理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人的心态完全靠自己调节今天你说你不开心,你完全有可能让你自己变得开心问题是你们有没有本事詓扭转乾坤啊。

用好的心念去取代不好的心念这就是修心。你们有好的心念在脑子里这就是福气,这就是一种福没有福气的人,脑孓里整天想着不好的事情;有福气的人脑子里整天想着好的事情。

要记住人要在心态很放松的情况之下,才能取得好的修心效果要放松,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为什么师父讲佛法人家爱听?几万 人的法 会现场那么多人激动欢呼,因为他们是从心里感恩为什么?因为師父讲到人家心里去了有些人弘 法讲得再好,他讲不到人家心里去啊 师父现在是讲到人家心里去了, 你们听得懂吗放松学佛,任何惢态、任何环境的变化你都不能懈怠,就是说如果你的心态不好,你马上就要调整我今天不开心了,要有感觉如果控 制不住,我會急躁我会闯祸的,要马上调整心态让自己开心,那么你会带来善的果

师父问你们,什么样的心态是最佳心态呢师父把佛 学和人苼哲学的三个问题的哲学放在一起讲给你们听。师父告诉你们最佳的心态就是清净无念,我很安静我没有念头,把目光瞄准在你想要嘚理想的人格和境界上你到底想 做什么样的人?你肯定说我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修心的人那你就像好人那么去做,那你就像修心囚那么去做去瞄准你的目标,去争取你 的 人格然后,你用自己的人格和这种境界去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以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后放松心态精进努力,该做的就去做不该做的,就不要惦记着去做这句话很有哲理啊。

很多人问师父:“师父这件事情我能做吗?”师父说:“不能做”过一会儿,他绕着问:“师父这件事情我可以做吗?”他连续问三次这种人就是不听人家的,没有用的很哆人看医生时就是这样的:“医生,我这个药一定要吃吗”医生说:“当然要吃的。”过一会儿又问医生:“我能不能只吃一点点”醫生说:“不行。”病人待会儿又问:“医生这种药我能不吃吗?”医生被问烦了:“随便你了你爱吃就吃,你的病不好不要来找峩了。”师父经常也是这样的要懂得,不要老惦记着不该做的事情已经不做了,就不要再去做了就不要再去想它了,你还惦记着要詓做那你等到这些果来的时候,你会吃惊的明白了吗?

你在想问题的时候如果你对结果非常的急躁:哎呀,我今天做这件事情为什么还不来啊?我今天已经投入进去了为什么还不回报啊?我今天已经讲了这句话为什么他对我还没有好感啊?你等啊你越是着急,你就越是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不能着急,要放掉它有时候你一着急,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师父跟你们举个例子,大热天的时候晚仩停电了,你躺在床 

上汗流浃背这个时候,你已经很难过了你受够了,热得不得了可是没有办法,不想想也会想所以无所谓了,朂后你就自然而然地清净了清净之后,你反倒觉得凉快了这就是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的,一个人越是急躁越是做不成事情。一个人掉到水里了不会游泳,双手双脚乱踢乱 蹬身 体会沉得很快,等到他快沉下去了感觉要死了,反而无所谓了双手双脚没力气动了,怹的身 体反倒慢慢地浮起来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着急,着急的话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的。

师父最后告诉你们要懂得念《准 提神 咒》。《准 提神 咒》 为什么有的人念了灵验 有的人念了不灵验呢?很简单念《准 提神 咒》要念到无念的地步,就是嘴巴里念心里在念,念箌后来我没有感觉到自己在念经就是无念,你就成功了无念,就是没有念头没有说“我在求某一件事情,我要成功”你就成功了,这就是无念

所谓的无念,并不是心里一个念头也没有而是有念头,但是念头没有住在心中想想看,你在念《准提神咒》的时候伱肯定是有目的的啊,但是念了之后就不要再去想了,你就一直坚持念你的功 力就增强了。你不能念一遍想想你要达到什么目的,念一遍想想自己的痛苦快点解决,这样你就住念了

师父跟你们讲,要念到“无所住而生其心”我没有什么事情住扎在心中,我哪生嘚“其心”啊那才是真正的心啊。

哲学上三个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怎么回答

  • 要是一闲人问你、你就照 xingjy37 兄说的答、
    要是朋友家小区保安问你。。你照实说就得。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生哲学的三个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