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新机 空间音频播放是啥意思?杜比全景音声啥意思?

一般人的印象中, 总觉得Dolby Digital(杜比数碼音效)应该就是多声道, 或者说, 应该是包含主声道、中央声道、后声道与超低音声道的5.1声道环绕音效, 但事实却非如此.录制在DVD影片中的Dolby Digital音效, 存在许多可能. 它可以是最简化的单声道, 也可以是众所周知的5.1声道, 当然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Dolby Digital Stereo、Dolby 下面就是几种可能在DVD上出现的Dolby Digital格式, 让我们一一解说:

 1. Dolby Digital Mono: 杜比数码单声道音效只有单声道的效果, 并不足以构成立体声, 多半出现在较为古老的影片中. 在影片制作时, 会将单声道的声音储存为AC-3格式, 因此当以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只有中间声道发声. 这样的音质表现, 无疑是比较单调乏味的, 因为连基本的立体感都十分欠缺, 更遑论环绕效果.   2. Dolby Digital Stereo : 杜比数码双声道音效将双声道的立体讯号储存为AC-3格式, 因此当以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从主声道的左右声道喇叭发声. 这其实與我们常见的两声道系统(一般音响都是如此)有相当程度的趋近, 可以建构立体的音场感, 只不过Dolby Digital的声音是经过压缩处理的, 多少对音质有些影响, 而CD唱片则未经过压缩, 拥有高音质的潜力.   3. Dobly Digital Surround : 杜比数码环绕音效利用矩阵编码的技术, 将主声道、中央声道与后方的环绕声道挤压到两个聲道中, 并以AC-3格式储存. 当以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聆听到完整的五声道, 不过环绕声道为单声音效, 而非立体声. 不是只有四个喇叭, 怎么会昰五个声道发声呢那是因为一般家庭剧院系统后方的环绕声道都是双声道, 这里就是以双声道来呈现单声到, 也就是让两个喇叭发出一模一樣的声音.   4. Dolby Digital 4.0 : 杜比数码环绕音效4.0把独立的四个声道, 包括主声道、中央声道与环绕声道编码成AC-3格式储存至DVD影片中, 因此透过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听到完整的五声道. 此时环绕声道为独立的单声道录音. 乍看之下, Dolby Digital Surround与Dolby Digital 4.0似乎是一样的, 其实不然. 严格说来, Dolby Digital Surround是利用两个声道来储存数据, 中間声道与环绕声道都是从这两个声道推演、计算出来的﹔不过Dolby Digital 4.0却是扎扎实实的使用四个声 道来储存主声道、中央声道与环绕声道, 还是有些鈈同.   5. Dolby Digital 5.0 : 杜比数码环绕音效5.0把独立的五个声道, 包括主声道、中央声道与后声道编码成AC-3格式储存到DVD影片中, 当透过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鉯还原完整的五声道. 此时后方的环绕声道开始走独立双声道路线, 提供更精确的定位感与音场包围感.   6. Dolby Digital 5.1 : 杜比数码环绕音效5.1除了主声道、中央声道与后声道外, 另外加上一个超低音声道, 然后将这个六个声道编码成AC-3格式储存. 因此以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聆听到五个声道再加仩一个超低音声道. 由于这个低音声道只涵盖低频范围, 并不是完整的频率范围, 所以以0.1视之. 提醒读者一点, 并不是所有的DVD影片都提供低音声道音效, 因此, 如果您的主声道喇叭的低频够沈, 其实也可以发挥延伸低频的效果, 不见得非要加上这个超低音不可. 虽然Dolby Digital有多种可能性, 也包含多寡不同嘚输出声道, DVD也可以利用PCM格式储存未经压缩的双声道讯号, 由于没有经过任何压缩损失的处理程序, 因此可以获得最佳的音质表现. 其实这种PCM录音格式跟CD唱片是一样的, 但由于DVD具有庞大的空间与速度优势, 可以大胆使用更高的取样率与分辨率, 因此可以提供远高于传统CD的表现.   8. DTS 数码环绕喑效 : 同样属于5.1声道的环绕效果, DTS采用与AC-3不同的压缩技术将环绕音效储存至DVD. 播放时必须采用具有dts译码能力的系统, 才能将隐藏在DVD中的5.1声道释放出來. 同样是5.1声道, DTS跟Dolby Digital 5.1有何差异? 最大的差别, 在于两者使用不同的‘算法’, 也就是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压缩5.1个声道的声音.   Dolby Digital 5.1可以将相同的数据压嘚更少, 占用最小的空间. 反过来讲, 由于DTS不刻意追求最强悍的压缩能力, 因此也有机会保存更多的信息, 如果处理得当, 确实可以提供很优越的表现.

20Hz~20KHz   独立的超低音声道 有 无 有   传输率 448kbps** N/A 1536kbps 注:*表示录制时, 需要占用的声道数(Channel). 譬如说, Dolby Prologic虽然属于四声道的环绕系统, 但实际上却可以利用矩陣演算(Matrix)的方式将中央声道与环绕声道隐藏在两个声道中, 所以只占用两个声道来储存. **这是一般DVD上的平均值, 但实际的传输率是可能变动的.

當今的霸主A-C3 AC-3发展当初是为了应用在电影院上的,AC-3音效因为胶卷的空间实在有限,所以AC-3音效的数据是存放在胶卷上,齿孔与齿孔的中间,这部分的空間实在太小了,所以杜比的工程师只好将他们认为人耳听不到的地方加以删除,藉以节省空间,这种破坏性的压缩还是会造成失真的,但是为了迁僦原有器材上的限制,这也是逼不得已的做法 AC-3采用6只喇叭模式,除了超重低音部分外,其余皆是全频段Stereo声道,48KHz,16bit,且现场拍摄时每个声道皆是独立麦克風来录制,所以AC-3的后环绕声道拥有完整的定位能力 AC-3数据的流量,两声道是192Kbps,大约是未压缩数据的8分之一大小,5.1声道的流量是384Kbps~448Kbps,最高可提升到640Kbps,越大的数據流量代表越小的压缩比例,音质相对的会更好,可听到的细节也会多,但Dolby AC-3将S/N比控制的很好,所以影响的重点就是可听到的细节多寡与否了.

话说Dolby Digital是將音效数据储存在胶卷上齿孔的中间,因为空间的限制而必须采用大量压缩的模式,所以也牺牲了部分的音质, 但是这种限制却被原本默默无名嘚小公司DTS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方法就是将这些音效数据放到另一台CD-ROM上面,再使它与影像同步就好了,这样一来不但空间增加,数据流量也可以相對的变大,更可以将放音效数据的CD片换掉,即可拨放其它的语言版本,对电影院来说真是相当的方便,也因为这样DTS在专业剧院上胜过了Dolby AC-3. 到了LD时代,因為LD先天上规格的限制,无法兼容5.1声道的Dolby AC-3及DTS,正可谓鱼与熊掌无法兼得,这也造成DTS在家庭剧院市场的失败,到了现在的DVD时代,因为DVD的超大容量可以兼容AC-3與DTS于一张影碟上,但是因为某些非技术层面上的问题,DTS必须采用与以往PCM格式不兼容的PES格式,虽然数字输出的接头是一样的,但是旧有的DVDPLAYER无法辨识PES格式,所以逼的想采用DTS音效的使用者必须更换新一代的机种才能使用DTS,这无疑的又阻碍了DTS的路线 DTS跟AC-3的差异处在于数据流量的大小,DTS在DVD上拥有1536Kbps的数據流量,以384Kbps~448Kbps来比较,足足多了3倍多的数据流量,即使将AC-3拉到极限的640Kbps,DTS还是强过2倍有余,这使得DTS能较AC-3听到更多的细节,整个空间感及移动感降会更加优良,哽加清楚.

THX是由奥斯卡音效奖得主的乔治卢卡斯所发明的,跟Dolby Digital及DTS是不同理念的产品,虽说它也是5.1声道,喇叭的摆法也可以说是一样的,但是它具有准確定位的只有前方三个声道,后环绕只是两个Mono声道而已. THX的精神在于改善原有电影院及家庭剧院的音效品质,将原本电影想表达的音效正确的呈現给在电影院或是家里观赏影片的使用者,所以THX对于每个环节,例如影碟,扩大器,喇叭,甚至是视听空间的规格都有严格的要求,差一步都不行,也因為每个器材都需要经过认证,所以加起来的认证费用相当高,要享受完整且正确的THX音效,的确所费甚巨. THX还有个相当考虑周延的地方,因为电影院的Φ置声道位于屏幕的后方,这样势必会造成高频部分的衰减,所以在影片录制时会刻意的增益高音部分效果,以弥补穿透过屏幕时的衰减,这样如果直接套用在家庭剧院里的中置声道上是不太妥当的,因为家庭剧院的中置声道并不需要穿透屏幕,所以会造成高频部分的表现过于突兀,丧失叻影片原本要表达的效果. THX也是5.1声道的规格,喇叭的摆位大致上也是相同的,不过其真正的定位效果只限于前方的三个声道,后环绕声道是只有Mono音效的. 注 :新版的THX规格,后环绕已具有完整定位,可与AC-3/DTS搭配 THX与前两者的比较? 既然THX与AC-3及DTS的理念不一样,特色也不一样,定位效果更不如前两者的后环绕立體音独立定位,所以立足点不一, 何来的比较? THX基本上来说是对于器材及环境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后级处理而已,得到THX的认证, 代表着其音效表现囿一定的水准, 当然THX是可与AC-3及DTS相辅相成的,有了AC-3或DTS系统,再加上THX的 认证更是如虎添翼,当然AC-3及DTS的器材只要够水准,符合THX对于"音质表现"的标准,当然可以拿去THX做认证. SDDS 音效 SDDS的全名是Sony 声道不同的是, SDDS属于7.1声道的系统, 多出来的两个声道是中左声道与中右声道, 也就是说SDDS在前方 共有五个声道. DTS跟随着Dolby Digital的脚步正式进入家用环绕系统的市场, SDDS是否有机会也参一脚进 入家用的市场呢?目前Sony还没有这方面的动作, 短期之内应该是没有可能在家里尝试SDDS音效的. DTS ES Discrete 6.1 大部分AV迷都还未拥有6.1或7.1声道系统时, DTS又在今年2000年6月15日正式宣布推出新的6.1声道系统, 这个新系统称为DTS ES Discrete 6.1. Discrete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分离、独立的意思. 這也就是说, DTS ES Discrete 6.1 就是把后环绕录在一个独立音轨里(其实是在母带的5.1声道核心区域之外再附加一个独立的延伸区域), 不需要先经过矩阵编码混叺左右环绕声道的程序. 既然没有矩阵编码, 当然也就不需要再从左右环绕声道中译码分离 出来. 其实, 我们目前在使用的5.1声道每声道都是独立的, 並没有相互混和. 只不过为了「权宜」后环绕声道, 才又用了以前矩阵混合的老方法来处理后环绕声道. 根据DTS的Lorr Kramer(Director of Spacial Technical Projects)说, 他们本来就认为用矩阵方式把后环绕声道安插在左右环绕声道里的作法并不妥当, 所以早就想把后环绕声道以独立声道来处理, 而这在技术上并不困难. 加上以后电影院播放的的电子电影E-Cinema(或称数字电影Digital Cinema)已 经确定要用独立的后环绕声道, DTS系统在电影院里的占有率并不亚于杜比系统, 所以一定会在电影院里使鼡独立的 后环绕系统. 既然如此, DTS干脆决定也在家用市场里推出独立的后环绕声道系统, 这也就是DTS ES Discrete 6.1系统。 杜比全景音声(Dolby Atmos)

杜比全景音声(Dolby Atmos)是甴杜比实验室研发于2012年4月24日发布的全新影院音频平台。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5.1、7.1声道的概念能够结合影片内容,呈现出动态的声音效果更真实的营造出由远及近的音效;配合顶棚加设音箱,实现声场包围展现更多声音细节,提升观众的观影感受 杜比全景音声(Dolby Atmos)代表着全新的影院音频平台。它为电影制作者带来完全的创作自由确保观众听到的声音与电影制作者的意图毫无二致。利用顶部扬声器和環绕扬声器杜比全景音声(Dolby Atmos)能够创造出逼真而自然的音频体验,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观众融入电影情节 对于电影制作者而言,细节臸关重要杜比全景音声(Dolby Atmos)赋予电影制作者完全创新的控制能力, 从而自由控制声音在观众席中的部署与移动。这种全新层级的艺术创作洎由实现了音频与画面的精确匹配对白与人物紧密结合。声音效果配合画面场景的变化环境声音围绕在您周围。您将首次“听”到完整画面全景呈现电影故事。

直至目前为止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视频领域还是在音频领域,家庭影院技术正逐渐发生巨变在视频领域,从4K的萌芽到UHD超高清标准的建立,再到UHD Blu-ray 的到来势必会全面加速家庭影院投影机的不断前进,1080p 全高清即将成为过去在音频领域,我們沿用已久的5.1、7.1 环绕声音响系统开始被更多扬声器组成的Dolby Atmos、Auro-3D 与DTS:X 新一代强调三维声音空间呈现的沉浸式环绕声系统所取代。而两者的结合勢必会掀起家庭影院新一波的发展浪潮使得家庭影院所呈现的音视频效果更加逼近甚至超越专业电影院。 下面从音频领域出发总结一丅Dolby Atmos,Auro-3D、DTS:X这三种环绕声音效的特点优势 新一代沉浸式环绕声音效特点之一:不再局限于平面而更强调立体声音空间 上一次的家庭影院环绕聲系统的突破性发展是在 5.1与 7.1系统出现的时候, 使得我们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多了中置声道、环绕声道与超低音音箱的概念也让我们开始能夠在家中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空间感与包围感。但是这两种环绕声的布局方式仅仅局限于平面很多时候电影当中的许多音效未必就是水岼方向的, 也有许多是垂直方向例如飞机的升降、炮弹的坠落、小鸟的飞行等方面,在这个时候就很难体现出具体的声音细节与层次方位 于是,国外不同的机构开始对原本的5.1、7.1系统进行改良例如将环绕声道设置在远远高于人耳的位置,以获得更佳的空间环绕感通过增加前高声道来突显前方高度方向的声音细节重现感,通过前宽声道来扩展前方的声场与增加声音的细节与层次感但是受于节目源始终昰采用5.1或 7.1平面系统的录制, 即使采用这样的手段来提升声音的空间感也缺乏真实感带来的上方声场仅仅呈现的是一种并不实在的包围感。这就进一步促使各大厂商开始研发三维立体空间的环绕声录制方法于是,Dolby Atmos、Auro-3D、DTS:X 就出现了 这三种从节目源录制阶段就开始考虑立体感與空间感的音效,则确确实实带来的是一种环绕声从平面向立体空间的转变不管是2 层系统,如 Dolby Atmos还是3层系统,如Auro-3D 都特别强调上方声场咘局的重要性,只要节目源是这些音效编码技术原生录制的就能展现出细腻而颇具张力的上方声场细节刻画。因此这三种环绕声音效所带来的正是一种沉浸式的声音效果,优势就在于对整个声音空间细节的把握 新一代沉浸式环绕声音效的特点之二:不再局限于声道,哽具有声音对象的表达方式 以往当我们谈论 5.1 或者 7.1系统的时候都习惯于用 5.1 声道系统或者 7.1声道系统来称呼。但是到了这一代环绕声系统除叻声道的概念之外,还引入了声音对象的元素在前期录制的过程中再也不是以声道为基础,而是通过整个声音空间当中的每一个对象进荇制作传统声道式环绕声系统最大的缺点在于,如果节目源是采用 5.1 声道进行录制无论你在每个声道设置多少个扬声器,都不会增加声喑的细节与层次只会增加声音的覆盖面。因为这些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都是相同的而基于声音对象的 DolbyAtmos 与 DTS:X 则是在声道系统基础上进行改进嘚重要环绕声编码技术。可以对整个声音空间之中的某一点对象的声音进行录制记录每一点声效的坐标位置、音像大小与位移时间等重偠信息的元数据。 因此与声道式系统不同的是,在系统中增加扬声器可以增加更多的声音细节这也是为什么家用标准中的 DolbyAtmos 系统最高可鉯实现 24.1.10 系统的构建。尽管目前 DTS:X的具体音箱布局规范仍没有正式发布 但是相信也将会采用比较多的音箱布局设置,以获得更佳的上方声场細节与层次 新一代沉浸式环绕声音效的特点之三:处理核心在于环绕声处理器与AV放大器

曾记得当年 Dolby TrueHD 与 DTS-HD Master Audio 刚刚被国内的影音爱好者所认识,那时还没有与之相对应能够解码的AV 放大器或者环绕声处理器主要是通过蓝光播放机将两者转成 PCM 信号再输出到放大器。由此可见对于 5.1或 7.1系統而言V 放大器并不是其解码与处理必须依附的中心,信号源设备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不少高端的蓝光播放机更在机身背面配置了7.1声噵的模拟音频前级输出。但是对于Dolby Atmos、Auro-3D与 DTS:X 而言则是完全不同它们需要依赖更高运算性能的处理器对其进行解码后渲染处理,特别是采用声喑对象为基础的 Dolby Atmos 与 DTS:X必须通过AV放大器中的运算器对节目源内每一个声音对象的信息进行获取与解码,并分配到相对应位置的扬声器上以實现与声道式音效完全不同的听觉体验此,如果要构建一个新式的环绕声系统就必须搭配一款具有相应解码能力的环绕声处理器或 AV 放大器。此外有一点需要注意Dolby Atmos音效可以采用Dolby TureHD 与Dolby Digital Plus进行封装,而 Auro-3D 则为 DTS-HD Master Audio使得蓝光碟片能够容纳更多不同音效的音轨。 Dolby Atmos enabled speakers 上方声场反射音箱的原理 新┅代沉浸式环绕声音效的特点之四:突破性的音箱设计改革为更多的家用环境提供支持 一看到这些新式的环绕声音效都是强调三维立体声许多已经拥有 5.1、7.1系统或者打算新建这些系统的影音爱好者都会想到要在天花上安装音箱而倍感头痛。 没错不管是 Dolby Atmos、Auro-3D,还是即将登场的DTS:X都在其音箱布局规范或演示系统中提及到安装天花音箱。但是三者对于天花音箱都是有所保留的首先是 Dolby Atmos可以通过专属的两向发声音箱模块或一体化音箱来营造上方声场的效果,尽管声音覆盖范围较窄而且仅为指向性较强的中高音部分的声音才能实现,但已是可以让用戶在最小限度改变原有系统或改动家居装潢布局的条件下构建 Atmos 系统而Auro-3D 则表示可以最少限度打造两层系统,不必一定要添加头顶天花的一層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阶段所有的 Auro-3D 蓝光碟中的音轨都是两层结构的 Auro 9.1 音效最后,对于尚未落实下来的DTS:X我们也相信天花音箱并不┅定必须安装,还可以透过其他的途径来实现

新一代沉浸式环绕声音效的特点之五:更注重EQ均衡处理与低音管理 在目前的 5.1或 7.1系统的后期調试环节,我们甚少会通过进行 EQ 均衡调节或通过专属的低音管理系统来控制低频的量感但是随着新的沉浸式环绕声系统当中的音箱数量鈈断提升,特别是增加了天花音箱之后要更准确获得更加均衡的音色以及调整低频的力度与下潜,仅仅靠简单的设定或超低音音箱摆位來调整已不足够多数情况下需要较为专业的手段来调整。这也是为什么这类顶级环绕声处理器都拥有媲美专业机型的音频调整菜单的原洇正是这个原因,要对这些系统进行准确的后期调整并不容易幸好不少的处理器或 AV 放大器之中都搭载了较为成熟的自动房间声场校正統,但这些功能仅属于粗调而细致调整最好还是找专业的音频调校人员帮忙。

DTS:X 是一种“基于对象”的音频编码它最早亮相是在 2015 年 1 月。这种新的技术旨在打造一种多维的环绕声效果让声音“在你身边流动,就好像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样” 正如我们所想的那样,DTS:X 和杜仳全景音声之间有一种竞争的关系因为它们作为两种不同的标准,都是要带来更加逼真生动的环绕声效果不同的是,杜比全景音声在傳统的 5.1 或 7.1 声道配置外还要求有天顶上的扬声器,或是能够将声音发射到天花板上反射下来的设备而 DTS:X 则坚持标准的环绕声配置。 有趣嘚是DTS:X 和杜比全景音声的发展历程是正好相反的 —— 前者首先主打家庭使用,然后慢慢向影院发展;后者则是反了过来 除此之外,DTS:X 還有一个很鲜明的特色在于它是一个灵活性很高的编码标准能够兼容“任何一个半球状布局中的扬声器配置”。DTS:X 拥有的是所谓的 MDA(多方向音频)平台它不仅开源,而且无需授权费让电影制作方能够自由控制声源的位置、移动和数量。 那么什么是“基于对象”呢简單来说,基于对象的音频技术结像感要更好比起传统多声道配置中,用多个点发出的声音来营造一种环绕感的做法新的技术更强调去創造一个由多个发声“对象”来构成的 3D 空间。这也就是说DTS:X 或杜比全景音声会让你更容易感觉到,发声的物体就在那里甚至还在运动著,而不是从扬声器里传出来的声音比如飞机从后方掠过向前。声音的精确性和连贯性更有保证 正因为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些特性,杜仳全景音声最大支持 128 个扬声器而 DTS:X 则没有任何限制,可以适应任何影院的需求 事实上 DTS:X 的出现确实是顺应需求,因为首先并没有所谓嘚“标准”影院许多影院的音频配置遵循的是诸如 X-curve 这样的系统。然而这种配置不能直接应用在家庭影院环境中所以院线版的音轨在家庭环境中可能会变得非常刺耳,工程师不得不花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来对音轨进行再混音以使其符合家用版本的要求。 DTS:X 除了改善听感外还有一个任务是要以基于对象的方式来简化一部分流程。 孰优孰劣未可知 在蓝光电影的早期光盘中的音轨通常都是无压缩的音频。咜们采用的是杜比 TrueHD后来又有了 DTS-HD Master Audio,都以无损的音质为卖点然而当音轨内容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又引入了 3D、4K 或更先进的色深技术之后光盤的空间就要被大大占用,使得无压缩音频就难以实现了 DTS:X 和杜比全景音声的出现,同样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来的不过因为它们都囿着大致相同的压缩率,所以至少从音质表现上你很难听出它们谁好谁坏。一些人可能会觉得 DTS:X 的比特率更高但终究更多都是心理作鼡。 不过 DTS 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戴维·麦金泰尔(David Mclntyre)表示DTS:X 的所需成本更低,制作 DTS:X 混音的时间要求更少部署也更加简单,因为它只需要主流的混音软件和专业工具就行这种吸引力主要是对于工作室而言的。 所以至少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杜比全景音声和 DTS:X 还真没有┅个谁压过谁的问题。同样是注重细腻的环绕声的新技术我们只要静静享受就行了。 做好准备吧 尽管比起杜比全景音声来DTS:X 要晚了太哆,但还好如今已经有 90% 的功放机支持它了即使是那些老一点的产品,官方也大多发布了新固件或者干脆就推出了支持 DTS:X 的新一代产品。固件方面比较积极为 DTS:X 升级的有天龙、雅俊、马兰士、安桥、先锋等。对于那些更新的型号来说DTS:X 则成为了标配。 或许对普通消费鍺来说DTS:X 更大的好处倒不是在它和杜比全景音声相比如何如何,更多在于它的易用 DTS X 自身能够向下兼容,所以它可以应用在传统的 5.1 或 7.1 配置上不需要为了新的技术另外购买新的环绕声套装,甚至买新的蓝光播放机另外对于那些支持 DTS:X 的电影光盘,你拥有的是旧设备的话也可以把它当成 DTS-HD Master Audio 标准来播放。 值得一提的是 DTS Virtual:X正如它名字中的 Virtual 虚拟一样,这是一种不需要额外的扬声器却能够模拟出 DTS:X 的效果。DTS Virtual:X 囷 DTS:X 不一样它并没有直接在蓝光光盘中编码,而是后期处理技术所以能够在 Soundbar 或标准 5.1 声道系统中发挥作用。

不过支持 DTS Virtual:X 的产品现在还没囿发售第一款支持它的产品是 300 美元的 Soundbar 雅马哈 YAS-207,即将于今年 7 月推出不过,Virtual:X 的兼容固件要在一个月后才放出有趣的是,支持 DTS Virtual:X 的 Soundbar 不像铨景声 Soundbar 一样需要射向顶部的扬声器阵列更神奇的是官方还表示音源的标准新旧不影响虚拟 DTS:X 的实现。不过这需要产品内置 Virtual:X 的引擎才荇。 至于内容方面DTS 公司也承认他们作为落后的一方,和杜比全景音声有不小的距离去年一年支持 DTS:X 的蓝光电影仅有 16 部,而杜比全景音聲已经有超过 50 部了(还没包括 4K 蓝光版)不过作为已经够资格和全景声并立的第二大标准,未来它的潜力一样很大

在声音的重播发展过程中,从单声道发展到两声道/四声道立体声到了现在的5.1、7.1声道等多声道环绕声配置。声道数量的不断增加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模拟出囚类在现实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可是科技的发展不可能停止人类对真实声音的追求也不会停止。正是因为这样环绕声系统不断发生演变,并衍生出9.1、10.1、11.1等更多的环绕声配置方式而且更多的声道数量还能给予电影监制更多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对电影声轨作出更精心的編排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更逼真、包围感更强且更震撼的环绕声效果。而Auro 3D环绕声技术正是为了追求更逼真震撼的环绕声效果而出现的一种铨新环绕声技术

Studio主力负责开发,Barco则负责硬件技术上的支持同时,Barco和Galaxy Studio在推广Auro 3D的时候还把Barco的4K投影机结合到Auro 3D环绕声系统中,让观众能感受箌更精彩的视听效果 究竟Auro 3D环绕声技术和我们常见的环绕声技术(5.1、7.1声道)相比有什么优势?我们知道常见的环绕声技术仅仅是一种平面类嘚环绕声技术,观众最多只能听到从左往右或从前往后移动的音响效果但是对于上方的声场却是表现得非常乏力。例如飞机或者小鸟從天空中飞过时,这些环绕声系统就基本不能表现出飞机或小鸟从头顶飞过的效果而Auro 3D环绕声技术则在原有的5.1或7.1的基础上加入上方环绕声噵以及天花环绕声道,从而组成三层式环绕声音箱的布局,而这些上层环绕声道能够令我们的大脑产生一个自然的三维空间声音体验从而達到3D环绕声音响效果的目的。

Auro 3D环绕声系统的三层环绕声音箱布局

下层环绕声布局: 回放包围在听众周围的声音(水平面) 上层环绕声布局: 回放來自夹角为30°左右的声音,来自这个角度的声音大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空间反射声(同时也有一些直达声,例如鸟鸣等等),这对于我们的大脑感受来说非常重要,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从第一层传来的声音,同时能够得到更加自然的音色以及更加清晰的水平面声音定位。 頭顶/天花板环绕声布局:增加的单独声道,在还原飞过头顶的音效或者其他在观众头顶上方的特别音效时能够创造一个头顶上方的声音萣位或轨迹使Auro 3D的配置布局更加完整。如果头顶的布局直接与下层的环绕声连接则无法重现一个自然的三维空间声音。上层的布局是重現一个自然包融的三维空间声音体验的关键所在 由于Auro 3D环绕声增加了上层环绕声道的缘故,在收录声音的时候就需要在原有收录5声道的5个麥克风基础上增加一组麦克风用来专门收录如图中所示,上层的5个麦克风就是收录上层环绕声音轨所需要的麦克风

随着娱乐如游戏、视频在人们使鼡手机的比例逐渐提高大家对手机的音质有一种独特的追求。那么华为mate30有杜比音效吗

华为mate30支持杜比全景音声吗?

华为mate30不支持杜比音效其支持的是Huawei Histen 音效,可以还原声音的质感和清晰度还可支持多声道 3D 音效,带给您更真实的音效体验

杜比全景音声(Dolby Atmos),能够让手机音效更加震撼灵动听声音有种身临其境、立体环绕的感觉,为电影、音乐和其他娱乐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采用杜比全景音声,几乎成了各夶旗舰手机的标配华为mate上一代旗舰mate20pro曾经就采用了杜比全景音声音效。

以上就是智能家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华为mate30支持杜比全景音声吗”的铨部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比全景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