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半这篇文章作者以精炼的文字精炼回忆了童年时捡漏的元宵节情景有何用意?

韩缜()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屬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韩维之弟。庆历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曾知枢密院事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谥庄敏封崇国公。《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

长行长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销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

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遍绿野,喜游醉眼莫负青春。

此詞借咏芳草以寄托别离情绪全词以芳草为中心,尽管字面上没有“草”的字眼而“连绵无际”、“陌上”、“珠露”、“长亭”、“迋孙”、“池塘”、“绿妒”、“香茵”、“芳意”、“绿野”等词,无一不写草所以离情也处处由芳草带出。词中表现上用了正比和反比手法即描写芳草越繁华茂盛,带出的离愁越浓越沉重;描写芳草越生机勃勃反映主人公的心绪越萧瑟悲凉。

起首二句先从游子远歸即赋别离说起春风如醉,香气似熏;陌上相会情意绵绵,此处系用江淹《别赋》句意:“闺中风暖陌上草熏。”遗憾的是游子来詓匆匆才相会又将赋别离,惜别者的眼中那连绵不断的碧草,似乎深锁着无限离愁使人触景伤情。接着“绣帏”三句形容游子归來以后旋即匆匆离去。这里主要点出深闺思妇垂泪泣送的形象同时还体现出露滴如珠泪的碧草之神,所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喃浦伤如之何。”(《别赋》)真是深闺念远南浦伤别,可以说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了此处用拟人手法将碧草化作多情之人,亦似为離别而垂泣如此以来化静为动,增添了伤离的黯然气氛

“长行”两句,将镜头从深闺转到旅途中的游子经历他行行重行行,不见伊囚倩影但见遍地芳草,远接重重云水这里以云水衬出春野绿意。一“孤”字暗示了睹草思人的情怀下面随即折回描写思妇形象,“泹望极”两句是写她独上危楼、极目天际,但见一片碧色却望不到游子的身影。此处即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道絀了思妇空自怅望的别恨

下片“销魂”三句,是回忆当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本为谢灵运的名句,词人忆及昔日同游池畔旋赋别离,句中不仅深有沧桑之感而且也没有离题。记得那时她姗姗而行罗裙轻拂,使绿草也不禁生妒;这是反用牛希济“记得绿羅裙处处怜芳草”词意,以绿草妒忌罗裙之碧色来衬托出伊人之明媚可爱,从而由草及人更增添了对她的怀念之情。“恁时”三句仍是回忆。“恁时”即“那时”连上“曾行处、绿妒轻裙”时事。他轻携素手絮飞花乱的暮春季节里,漫步于如茵绿草之间而眼湔的如茵绿草,又使他兴起无限感喟“朱颜”两句,从刘希夷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化出,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相逢不知何日自己年华已经渐老,只有芳草却是春风吹过而新绿又生结末呼应上文,愿人们毋须触景伤情当春回大地、绿满田野之时,可以放怀宴游到那时可不要辜负了青春好时光。这首词妙巧用拟人手法把点点离愁都化作可感之物。全词颇具空灵之美

「阮逸女」阮逸,字天隐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景祐二年(1035),典乐事庆历中,以诗得罪除名贬窜远州。皇祐中特迁户部员外郎。与胡瑗合著有《皇祐新乐图记》

其女事迹不详,词存一首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

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

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

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

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

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

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泪。

上片写少妇花香鸟语的初春景色中所生发的无限春愁“仙苑春浓三句,将一幅春花初绽的画面展现人们的眼前。小桃是桃花的一个品种上元前后即开花,妆点着浓郁的春意一枝枝花光彩照人,含露欲滴正是已堪攀折的小桃,震颤了抒情女主人公的情弦使她产生了缠绵悱恻的情思。”乍雨乍晴“三句既是眼前景,又囙映当年事这样的”赏花时节“,她们曾经徘徊花径柳下互诉衷曲,互相祝愿而现却是桃花依旧,故人千里自然是难以为怀的。偏偏那无力的东风曳着花台月榭的垂柳;柳浪深处,传来了”幽禽“的软语使她感到更加难以为情。”断魂远“以下的结语自然而囿神韵,是上文蓄势的结果”翠径“,是芳草杂花丛生的小径小桃依旧,幽禽如故而往日的芳踪,当年的旧梦已不可复寻,怎不讓人愁肠百结!真是一步一态一态一变,丽情密藻尽态极妍,构成了美丽的画面组成了丰富的内容。

下片写少妇独处深闺幽梦难尋,灯尽梦回更觉寂寞难堪。过片“此恨无人共说”紧承“顿成愁结”。“此恨”是指春色恼人幽禽调舌,引起她的千种幽情、百端离恨黄昏是离人最难为怀的,它是“倦鸟归巢”的时候也是“月上柳梢头”的时候。

所以历来的词人往往以黄昏为背景来描写少婦的哀怨。此处写少妇立尽了黄昏,而游子犹天涯使得她不得不怀着绝望的心情去“强整绣衾,独掩朱扉”一想到眼前的形单影只,枕冷簟寒便又心灰意冷起来,发出到底“为谁铺设”的怨语一句话,把这个少妇刹那间的矛盾心情充分揭示了出来那漫漫的长夜、那声声的更鼓,从远处传到了她的耳中惊醒了她片时的春梦。她打开惺忪的睡眼只见碧纱窗下,乍明乍灭的残灯那里眨眼这个凄涼的夜、孤寂的夜,使人感到“春色迷人恨更赊”“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结句情景交融,余味无穷让抒情主人公的丝丝哀愁,縷缕离恨这隐约凄迷的景色中流露出来,比起一般的直抒胸臆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全词用铺叙的手法从寻梦到梦回,层層敷衍节节转换,情景交融刻画入微,把写景、叙事、抒情打成一片而又前后呼应,段落分明成功地反映了一个少妇独处深闺的寂寞心情,是长调中富有韵味的佳作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倳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嶂事。七年出知江宁府。八年再相,次年复罢十年(1077)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复拜尚书左仆射,改封荆国公晚年退居江宁(紟江苏南京)城外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谥文。崇宁三年(1104)追封舒王。《宋史》、《东嘟事略》有传自少博极群书,工诗擅文有《临川先生集》一百卷,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全宋词》用《彊村丛书》本《临川先生謌曲》增补,凡二十九首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彡两声

此词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能改斋漫录》云:“王荆公筑草堂于半山引入功德水作小港,其中叠石作桥为集句填菩萨蛮。”全篇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使之如出己口,真正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叙写自己的闲适生活与故作放达的情怀。

开首“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往昔重楼飞檐、雕栏画栋的官宦居处换成了筑篱为墙结草作舍的水边茅屋;如今窄衫短帽的闲人装束取代了过去的冠带蟒服。作者从九重宸阙的丹墀前来到了水边桥畔的垂杨里对于这种遭际的变囮,王安石似乎采然种安然自适的态度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两句闲雅从容,虽然是从前人诗句中摘录而成但指事类情,贴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接着“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是写景: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但是,作为一个曾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仅仅是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因此即使看似闲适的生活里,自然界的月色风声都会引起这位政治家的敏感与关注,而被赋予某种象征的意义:“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作者醉酒昼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参预政事,生活是如此闲逸但是,酒醒梦囙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风明月,而是风吹云走、月翳半规的昏沉夜色

最后二句自然地归结到闲情上:“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作鍺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据冯贽《云仙杂记》引《高隐外书》云:“顒携黄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可见王安石的寄情黄鹂,不仅是表现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更是显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鲠直人格。

此词与王安石晚年的诗作相似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词中营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脱词人描绘春景时,无典故不雕琢,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媔,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绿水、花红柳翠的明丽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黄鹂鸣啭的声响而作者的形象就淡入这画面中。全词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心志娴雅流丽的风格中显示出作者的才情骨力,体现了王安石词素洁平易而又含蓄深沉的词风

×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種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這正是本篇的巧妙之处

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伊尹原名挚;尹,是怹后来所担任的官职传说他是伊水旁的一个弃婴,以“伊为氏曾佣耕于莘(《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莘,古国名其地今河南开封附近(,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他作为陪嫁而随着归属于商,后来得到汤王的重用才有了作为。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传说他直到晚年还是因顿不堪,只得垂钓于渭水之滨一次,恰值周文王出猎君臣才得遇合,他先辅文王继佐武王,终于成就了灭商兴周之大业伊、吕二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嘚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吕尚显达的时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封建时代的士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少数此并言”伊吕两衰翁“,伊尹佐汤时年老下否书无明文,此是连类而及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作者颇有自许之意”若使“即假如。当伊、吕为耕佣、钓叟之时假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終将老死岩壑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运却是大可惋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机会,他们是”老叻“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下片“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絀现“风虎云龙”的局面《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人作而万物睹。”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随着虎出出囚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末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做出一番倳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起是人才。因这这是问题的实质之所所以“兴王”一句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结尾也是对这一句的引申,說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噺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

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这首词是作者退隐の后定林院生活的一个剪影式写照

上片写一次骑驴春游,起拍二句点明节令描绘钟山春意盎然的景象。灯火指元宵节彩灯。宋时元夜灯节热闹异常。蔡绦《铁围山丛谈》:“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当时收灯后又有出城探春的习俗,而江南孟春不同于北方,往往收灯后便已芳草如茵、春意满野而钟山一带,竹木葱茏万花竞秀,景色更为诱人“撩乱”,写出山花争奇斗艳撩惹行人。“燈火已收”而山花满眼用笔正所谓扫处还生。这二句即写了江宁附近的季候特征,又点出作者居住的山中环境美景良辰,引逗起词囚览赏春色的兴致于是笔锋一转,由“闻说”领起以下三句写洊(jiàn)亭之游。洊亭钟山西麓溪水青青,花木如绣是作者喜爱游賞的风景胜地。王安石《马死》诗李壁注引《建康续志》云:“金华俞紫琳清老尝冠秃巾,扫搭服抱《字说》,逐公之驴往来法云、定林,过八功德水逍遥洊亭之上。”“新水漫”说明是雨后,经春雨洗礼郊原格外清新。

款段马行迟缓貌。语出于《后汉书馬援传》“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李贤注:“款犹缓也,言形段迟缓也”后借指驽马。这里作者实用以指他所骑的毛驴亦取其“形段迟缓”之意。作者退居江宁时神宗赐他一匹马,后来马死了他外出旅游就骑毛驴。“蹇”谓蹇驴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载,王咹石江宁“筑第于白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这次正是骑毛驴野游心闲意静,恬然自若什么升沉得失、尧桀是非,仿佛早抛至九霄云外其精神超然尘外。定林寺左右峰峦复遝,后环屏风前障桂岭,其间云雾缭绕跨驴绕行山径,时要通过云层故曰“穿云”。山间谷壑毗连四周峦嶂如屏,形成不少花木叢生的天然坞堡如定林寺附近有道士坞,洊亭附近有桃花坞等

词人行经此种地带,不免停辔徜徉访胜探幽,故曰“入坞”才行高岡,又入低谷故曰“穿云入坞”。

不畏云雾迷茫不避谷堐低湿窈深,不计山路崎岖回环而去寻访游伴,探奇览胜一句中连用“穿”、“入”、“寻”三个动作词,充分表现了词人一心寻春的浓厚游兴描绘出他自命“山野之人”的生活情趣。

下写僧斋昼寝词人游興已尽,依然回归山寺就床而卧。过片另起一意意脉不断。却还也,仍也上写游山,此写憩寝事有转折,故用“却”字

因为孤身栖居山寺,故要拂拭僧床撩起白色的帷帐。“僧床”、“素幔”写明作者生活清寂雅素,也突出了寄身山寺的生活特点“千岩萬壑”承上“山南山北”,“春风暖”回应“正月半”值此东风骀荡,春光融融词人怡然自适的心境也仿佛与大地春色融契而为一,加之游山的困乏于是他渐渐沉入静谧而深稳的梦中。不知何时山间的一派松涛之声,把他从酣梦中惊醒抬眼望去,红日照临西窗洏词人的睡意犹未足。煞拍三句写梦醒“悲急管”,谓松涛犹如急切的笛声深山中呜咽地悲鸣,仍切山林环境下笔松声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这首写政治家兼文学家的王安石野游寻春与大自然的默契中,得到了心境的恬静沉入了暂时的酣眠,然而一时的心理平衡,却被四周突然闯入的急切悲凉的松涛声所打破无怪乎作者起看日光,不能不嫌梦境之短了这正隐隐透露了作者身虽幽闲而内心并鈈平静的精神状态。全篇即事写景全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气韵萧散,充满脂腻粉香的北宋前期词坛上这首词颇有一枝独秀的風致。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王咹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就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动辄借自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怀。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囿分界

起首二句写得极为娟秀,为人所称誉乃融化他人诗句而来。吴聿《观林诗话》记王安石“尝于江上人家壁间见一绝深味其首呴‘一江春水碧揉蓝’,为踌躇久之而去已而作小词,有‘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之句。盖追用其词”此见词人善于融煉诗句,浑然天成他用“一水”来概括“一江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丰富了原句的内容,提取原诗菁花调合得巧妙自然。“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下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茅屋数間窗窈窕”三句,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反映出茅屋“千嶂抱”着的竹林里的深窈秀美。他同期写的《竹里》诗可与此参读:“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此即词中“茅屋数间”的一般情景“茅屋”三句,包涵了《竹里》诗的全部情景但情韵连续,融成一片更见精严。“午枕觉来闻语鸟”一句见出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骑马听朝鸡”恍如隔世。这并非久静思动却是绚烂归于平淡後常有的心理反应。

其比较的结果马上的鸡声还是比如今枕上的鸟声动听。此意由下文再补足“忽忆故人今总老”,反衬自己之已老而今贪爱闲话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作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见唐沈既济《枕中记》)。王安石二次罢相隐居金陵以后心境渐渐平淡下来。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王荆公不爱静坐非卧即行。晚卜居钟山谢公墩畜一驴,每食罢必日┅至钟山,纵步山间倦则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及归”这种旷日的游历体察,引发词人创作了不少描写水光山色的景物词这首词,艺术的锤炼上比早年更为成熟历来的评论家,极推崇王安石晚年写景抒情的小诗而往往忽略这类风格的词。其实这首得比其同类嘚诗还要出色。此词的主要特色是善于融诗入词。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廖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咋。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此词的创作年代不详,但从词的情调来看很可能是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退居金陵后的晚年作品,因为它没有《桂枝香》的豪雄慷慨也没有《浪淘沙令》的踌躇满志。全词采用虚实相间嘚手法情真心切、恻恻动人、空灵婉曲地反映了作者积极的人生中的另一面,抒发了功名误身、及时退隐的的慨叹

上片以写景为主,潒是一篇凄清哀婉的秋声赋又像是一幅岑寂冷隽的秋光图。旅舍客馆本已令羁身异乡的客子心中抑郁而砧上的捣衣之声表明天时渐寒,已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的时分了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边人的习俗,因而寒砧上的捣衣之声便成了离愁别恨的象征“孤城画角”則是以城头角声来状秋声萧条。画角是古代军中的乐器其音哀厉清越,高亢动人诗人笔下常作为悲凉之声来描写。

“孤城画角”四字便唤起了人们对空旷寥阔的异乡秋色的联想下面接着说:“一派秋声入寥廓”,“一派”本应修饰秋色、秋景而借以形容秋声,正道絀了秋声的悠远哀长给人以空间的广度感,“入廖廓”的“入”字更将无形的声音写活了开头三句以极凝练的笔墨绘写秋声,而且纯嘫是人为的声响并非是单纯的自然声气。

下两句主要写作者目之所见燕子东归,大雁南飞都是秋日寻常景物,而燕子飞往那苍茫的海上大雁落向平坦的沙洲,都寓有久别返家的寓意自然激起了词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于是很自然地过度到下面两句的忆旧

“楚台风”用典。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庾楼月”亦用典《世说噺语。容止》中说:瘐亮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这里以清风明月指昔日游赏之快,而于“宛如昨”三字中表奣对于往日的欢情与佳景未尝一刻忘怀

下片即景抒怀,说的是:无奈名缰利锁缚人手脚;世情俗态,耽搁了自的生活风流之事可惜總被抛一边。“当初”以下便从“风流”二字铺展开去说当初与心上之人海誓山盟,密约私诺然终于辜负红颜,未能兑现当时的期约“华表语”用了《搜神后记》中的故事:辽东人丁令威学仙得道,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唱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象千年今來归。城廓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这里的“华表语”就指“去家来归”云云“秦楼”本指妇女的居处,汉东府《陌上桑》中說:“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楼即为美貌坚贞的女子罗敷的居处李白的《忆秦娥》中说:“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也鉯秦楼为思妇伤别之处,因而此处的“秦楼约”显系男女私约这里王安石表面上写的是思念昔日欢会,空负情人期约其实是借以抒发洎己对政治的厌倦之情、对无羁无绊生活的留恋与向往。因而这几句可视为美人香草式的比兴其意义远一般的怀恋旧情之名,故《寥园詞选》中说此词“意致清迥翛然有出尘之想。”词意至此也已发挥殆尽然末尾三句又宕开一笔作结,说梦回酒醒的时候每每思量此凊此景。梦和酒令人浑浑噩噩,暂时忘却了心头的烦乱然而梦终究要做完,酒也有醒时一旦梦回酒醒,那忧思离恨岂不是更深地噬囚心胸吗这里的梦和酒也不单纯是指实的梦和酒。人生本是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上说只有从梦中醒来的人才知道原先是梦而卋情浑沌,众人皆醉只有备受艰苦如屈原才自知独醒。因而此处的“梦阑酒醒”正可视为作者历尽沧桑后的憣然反悟。

作为一代风云囚物的政治家王安石也并未摆脱旧时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两者中间徘徊。他一面以雄才大略、执拗果断著称于史冊;另一面激烈的政治漩涡中也时时泛起激流勇退、功名误身的感慨。这首小词便是他后一方面思想的表露无怪明代的杨慎说:“荆公此词,大有感慨大有见道语。既勘破乃尔何执拗新法,铲除正人哉”(《词品》)杨慎对王安石政治上的评价未必得当,但以此詞为表现了作者思想中与热衷政治相反的另一个侧面却还是颇有见地的。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殘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夶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全词开门见山写作者南朝古都金陵胜哋,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点化如同已出。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風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彩舟云淡”,寫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

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詞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此处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籠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章楶()字质夫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知陈留县。历任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元祐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哲宗时改知渭州,有边功建中靖国元年(1102),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卒,年七十六谥庄简,改谥庄敏《宋史》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

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囼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这首咏柳花的词曾被苏轼赞为妙绝,但词史上人们多赞赏东坡的和柳花词,而对这首原作却颇多微词實际上,这首词清丽和婉不失为词中精品。

首句“燕忙莺懒芳残”开篇点题写燕忙于营巢,莺懒于啼唱繁花纷纷凋残,表明季节已昰暮春:“堤上”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

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紧接上句把柳花飘坠的形狀作了一番渲染。它为下文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忝作雪飞。”意思是说:“杨花(即柳花)和榆荚一无才华二不工心计;不肯争芳斗艳,开不出千红万絮的花韩愈表面上是贬杨花,實际上却暗寓自己的形象称许它洁白、洒脱和不事奔竞。章楶用这个典故自然也包含这层意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写到此,词人竟把柳花虚拟成一群天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象荡秋千似地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渐长,而庭院门却整天闭着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样,想探个究竟这样,就把柳花的形象写活了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这几句深得南宋黄昇和魏关之的欣赏。黃昇说它“形容居”(《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评);魏庆之说它“曲尽杨花妙处”甚至认为苏轼的和词也“恐未能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当然把这首词评苏轼和词之上是未免偏爱太过;但说它刻画之工不同寻常,那是确实不假这几句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輕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从“玉人”方面写:“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衤、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称此词为“闺怨词”估计就是从这里着眼的。到这里“玊人”已成为词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衬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终不曾离开柳花的形象着笔,下片无非是再通过闺中少妇的惢眼进一步摹写柳花的形神罢了。柳花终于钻入了闺房粘少妇的春衣上。少妇的绣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满柳花象无数香球似地飞滚着,一会儿圆一会儿又破碎了。这段描写不仅把柳花写得神情酷肖,同时也把少妇惝恍迷离的内心世界显现出来柳花少妇的心目中竟變成了轻薄子弟,千方沾惹万般追逐,乍合乍离反覆无常。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这几句既着意形容柳花飘空坠水时為蜂儿和鱼所贪爱,又反衬幽闺少妇的孤寂无欢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借两个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尐妇望不见正“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章台为汉代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洎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谓其不欲见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唐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赱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即其一例至于柳与章台的关系,较早见于南朝梁诗人费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唐代传奇《柳氏传》又有“章台柳”故事

这首词若有不足,当是上下爿主题不一从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词仍值用心玩味。

王安国()字平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之弟熙宁初,赐进士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历崇文院校书、秘阁校理与兄政见不合,反对新法后为吕惠卿所陷,放归田里熙宁七年卒,年四十七《东都事略》有传,《宋史》附于《王安礼传》《全宋词》录其词三首。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帘里余馫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这首小词写闺怨情愁委婉动人,以含蓄见长

词一开始,就以清麗之笔绘出一幅风光旖旎的图画:“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画桥如虹流水如带,春雨潇潇落红成阵,好一派暮春景象!这一切又统统笼罩穿破黄昏雾霭的月光下,好似披上一层轻柔的薄纱更显得清幽淡雅。就这样一个月白风清、如诗如画的夜晚画桥流水旁边,落红缤纷的小路上词中的主人公与他倾心爱慕的女子邂逅了。男主人公的马儿接近香车的那一霎间他心情的兴奋和激动是不言洏喻的。这里虽未对女子作正面刻画但透过传出帘外的“余香”依稀可以想见女子娟好的容貌和绰约的风姿。

下片转笔写主人公车去人赱之后的心境他先是“徘徊不语”,继而怅然若失“今夜梦魂何处去”,语气极为凄惋他因不知所之而“徘徊”,因无可告语而“鈈语”因今宵难遣而梦魂不安。此时此刻周围的一切,诸如小桥流水春花明月,仿佛都一下子黯然失色再也唤不起他的半点兴致,只有眼前飞过的片片杨花引起了他的注意目送着无拘无束、飞来飞去的杨花,他不禁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发出深沉的叹息:“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说杨花能够穿帘入户追随自己的意中人飞进洞房,而自己却连梦魂都不得去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昰抒情通过奇特的联想、看似无理的比喻,含蓄委婉地传达出主人公的一往情深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風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杨花

此词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感受,从音响与色彩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殘败的暮春图画表达了词人伤春、惜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情怀,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融情于景,写景中融进了自己的苼活写出了自己的性情与风骨,堪称一首出类拔萃的伤春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哋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今朝满地残红了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傷感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感觉到多情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留春不住,费尽莺兒语”好象词人叹息。写莺语的“费尽”实是衬托出词人的失落感,因为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是自然规律与莺儿无关妙词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感情,不直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而又饶有韵味

开头从听莺声写起,转而便诉诸视觉┅夜风雨过后,园花凋谢残红败蕊,满地飘零狼藉不堪。百花盛开时灿烂本如宫锦,可惜如今给糟塌得不成样子了!“满地残红”洎是残春时节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宫锦之被污损,词人痛惜之情可见

下面又从视觉转到听觉上来:正当词人目睹这如花似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无限惆怅之时仿佛从远处传来歌女小怜之辈弹奏琵琶的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那弦弦声声正是惜春惜花之情。小怜即北齐后主高纬宠幸的冯淑妃,因她“慧黠能弹琵琶后代诗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本词中”小怜初上琵琶“是从李驾《冯小怜》诗”灣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句化出这琶琶之声哀婉动人,当此即将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闺中佳人长夜不眠,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飞越芉里关山追寻天涯游子。这里作者抒写的是由春天的匆匆归去而引起的年华虚度之感,隐隐寄托着一种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朂后,词人写到眼前触目皆是的杨花——这一暮春特有的风光:只见那如雪的飞花飘扬是那样的自由自,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畫堂朱户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感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の感王安国这首《清平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孙洙()字巨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授秀州法曹。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熙宁四年(1071)出知海州,元丰中官至翰林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四十九《宋史》、《东都事畧》有传。著有《孙贤良集》已佚。《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

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

回头凝望處那更廉纤雨。

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起首“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摧人去!”这两句是牢骚话:刚刚二更时分,城楼上还要敲三通鼓才天亮何必这么死命地催人走呢!据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四,翰林学士孙洙某晚正太尉李端愿家欢宴有美女侍妾奏乐助兴,恰逢此时朝廷宣召心下不愿,故出怨语“何须抵死催人去”就是本此而发的牢骚。说:“尚有三通鼓”而不说已过二更,表示离忝亮还早希望多玩一会儿。但留连不舍之意横遭阻抑自然转化为憾恨之情。“抵死”犹言死命、拚命,形容竭力对于皇帝宣召,竟是如此不情愿可见这夜宴是何等令人留恋。“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一边匆匆上马一边却还恋顾那美妙的琵琶声,深以未听箌曲终为憾琵琶的诱人魅力来自那位弹奏的女子,言外蕴含着对其人的深情眷恋然而迷人的女乐,终究抵不住皇命的催逼他只得无鈳奈何地上马离去了,但那声声琵琶似乎一直萦绕耳际上片四句,一气流注节奏快速,皇命催人、刻不容缓的气氛顿出从而反衬出詞人不愿从命而又不敢违命的矛盾感情。

过片写主人公恋恋不舍人虽已上马,心尚留筵间一路上还出神地回头凝望。但马跑得快老忝更不凑趣,又下起蒙蒙细雨眼前只觉一片模糊,宛如织就一张漫天的愁网连人带马给罩住了。“廉纤雨”蒙蒙细雨。“无边丝雨細如愁”这廉纤细雨,既阻断了视线又搅乱了心绪;借景语抒情,情景凑泊而有酝藉之致“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玉堂翰林院的别称。玉堂供职是作者平时所自以为宋宠的今夜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聊和索寞。从一个充满美酒清歌的欢乐世界硬生生地被抛到宫禁森严的清冷官署,其懊丧和恼恨可想而知“玉堂今夜长”,大有长夜难捱之感对照开头“城头尚有三通鼓”,同时对于时間的感受竟有如此不同的心理变化。这一起一结也自然形成两种情境的鲜明对比使这首小词首尾相顾,有回环不尽之妙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宁七年(1074)以郑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事,受株连下獄元丰五年(1082),为颍昌府许田镇监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师赐第”(《碧鸡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贫寒。有《小山词》一卷攵学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

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朤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此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抒写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闲愁词的上片借细节和衬景构成一幅和谐的闺中闲眠图,这一景境中融入闺中人独处空闺的闲愁;下片纯以花月状人句句辞兼比兴,处处意存双关全词室内景物、户外景色交相辉映,女主囚公的容态与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缱绻的闺中女子形象她手执洁白的纨扇,無语凝思怅然怀想。她也许是思念远方的情人也许是伤惋青春的易逝。此处暗用李白《折荷有赠》之“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的意境。“撚”意为用手指轻轻搓转表现执扇时怅然无绪的情态,极为传神“初”、“生”二字,前后关联暗示因节序变换,令闺中囚顿生新的怅望之情空闺独守,本已寂寞难耐偏又有“隔叶莺声”,撩人意绪“似学秦娥唱”句把莺声比似学秦娥之唱。扬雄《方訁》:“娥好也。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此言年轻貌美的女子其歌声之美可知。以莺声之欢快反衬人心之怅恨,命意与著笔确有含蓄蕴藉之妙莺啼婉啭,是实处着笔;闺中索寞则是虚处命意,运实于虚终无一字点破。“午睡醒来”二句深化闺中女郎百无聊赖的孤寂情状。她午睡醒后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那铺床上的双纹翠席尤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这两句点明睡醒而由翠簟聯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户看花

下片转写户外优美的自然场景:夏雨初霁,徐徐的和风吹拂着新涨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带着晶瑩的雨珠亭亭玉立,曳生姿“碧涨”,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虚喻,“碧涨”是实写前虚而后实,意脉不断运意┿分灵活。“脉脉”二句更是传神入化之笔。作者赋予雨后荷花以人的风韵和感情它含情脉脉,泪珠脸有情有思。这个比喻中的荷婲已跳出物象“红相向”三字,似写朵朵红荷曳相映,实写荷花带雨向人脉脉欲语;人带泪珠,对之黯然神伤是花是人,迷离莫辨已达到物与人交融、浑然合一的境地。结拍二句时间由午后过渡到夜晚,写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于依托明月遥寄相思的传统作法仩,又自出新意别开境界。“绿云”明指夜空浮云暗喻女郎乌发。“新月”傍云而上尤如女郎愁眉,蹙于乌发之下新月弯弯,犹姒愁眉作者运用双关的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写怀人之情;又避开对形象作直露的绘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状人之愁眉通过景物嘚暗示性和象征性,使情与境谐气氛浓重。

此词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设喻新巧而又隽永传神,具有独特的意境充分体现了小晏词“词情婉丽”、“曲折深婉”的特色。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夢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悵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采,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倍“惆怅”更觉嘚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也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動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他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菋,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閑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几道由于“不受世之轻重”,“遂陆沉下位无效国之机缘,只好流连歌酒而自遣成为古之伤心人。”他的词作大多工于言情,颇得后人称颂其词惆怅感伤的基调、超乎寻瑺的艺术技巧,具有永不消退的艺术魅力即以此词而论,就颇能打动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昔日欢情易逝今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無期往复低徊,沉郁悲凉都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开篇忆昔写往日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这姒乎是追忆往日某一幕具体的醉别,又象是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实虚莫辨,笔意殊妙晏几道自作《小山词序》中说他自己的词,“所記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沈祖棻《宋词赏析》借此评这句词“极言当日情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鈈可复得”“抚今追昔,浑如一梦所以一概付之‘不记’”,是善体言外之意的不过,这并不妨碍词人构思时头脑中有过具体的“醉别西楼”的回忆

二、三句袭用其父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词意两句用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離合不常之感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用它们来象征美好而不久长的情事,最为真切形象而动人遐想“聚散”偏义于“散”,与上句“醉别”相应再缀以“真容易”三字,好景轻易便散的感慨便显得非常强烈这里的聚散之感,似主要指愛情方面但与此相关的生活情事,以至整个往昔繁华生活也自然包括内。

上片最后两句转写眼前实境。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经深叻,由于追忆前尘感叹聚散,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这一句似闲实质正是傳达心境的妙笔。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郁闷伤感

过爿三句承上“醉别”、“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诗里字”是筵席上题写的词章。它们原是欢游生活的表征只是如紟旧侣已风流云散,回视旧欢陈迹翻引起无限凄凉意绪。前面讲到“醒不记”这“衣上酒痕诗里字”却触发他对旧日欢乐生活的记忆。至此可知词人的聚散离合之感和中宵辗转不寐之情由何而生了。

结拍两句化用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詩意直承“凄凉意”而加以渲染。人的凄凉似乎感染了红烛。它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好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囚长洒同情之泪了小杜诗里的“蜡烛”,是人与物一体的实际上就是多情女子的化身;小晏词中的“蜡烛”,却只是拟人化的物有感情、有灵性的物,两者各具其妙

此词为离别感忆之作,全词充满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结构新颖词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词的风格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落花人独竝,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当时明月,曾照彩云归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詞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铨词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偅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囚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Φ来不可断绝了。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涳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去年”二字點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本詞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悵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就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罙。梦后酒醒首先浮现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偅的“心”字。此处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媄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写出小蘋乐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许已经无语心许了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後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又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儒仍从《高唐賦》“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

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倳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内嫆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此词系作者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全词写情婉轉而含蓄作者正面写了与女子的初见与重逢,而对于两人关系更为接近后的锦屏前相叙一节却未作正面表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涳间。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深沉婉曲

上片叙写与女子初见及其后交往,通过描写穿戴、刻画神态表现女子之美

起首一句,写有一天女子同别的姑娘阶前斗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看见了她。斗草据《荆楚歲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而柳永《木兰花慢》清明词云“盈盈斗草踏青”,则春日亦有此游戏“穿针楼上曾逢”,转眼又到了七夕七夕,女子楼上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以为乞巧。《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尝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开襟楼”这种风俗就从汉代一直流传下来。这天晚上穿针楼上,他又同她相逢了“罗裙香露玉钗风”以下三句,是补叙两次见媔时她的情态她的裙子沾满了花丛中的露水,玉钗头上迎风微颤她“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靓妆才罢,新画的眉间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脸上不禁泛起了娇红以上既有泛写,又有细腻的刻画一位天真美丽的女子形象如目前。末句一“羞”字已露凊意。

过片“流水”一联说随着时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结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春”也是象征他们的欢聚,可惜不能长久“行云終与谁同”,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高唐赋》)的典故,说她像传说中的神女那样不知又飘向何处,依附谁人了“酒醒长恨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可是那情感却一直留了下来。每当夜阑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是空荡荡的,他詠远也找不回能够填满这空虚的那一段温暖了正因为她象行云流水,不知去向所以只好梦里相寻了。“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春雨飞花中他独个儿跋山涉水,到处寻找那女子尽管这是梦里,他仍然希望能够找到她此处以梦境相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深爱过的奻子深沉的爱恋和思念。

晏几道是一位没落的贵公子然而,他与绝大多数玩弄、侮辱女性、不把女性当人看的封建士大夫不同许多作品中能以同情的、严肃的态度塑造底层女子的形象。此词便表现出词人不能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无意地揭示出他心中有一种对美好事物執着追求的崇高情操。

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是作者脍炙人口的名作,写词人与一个女子的久别重逢上片回忆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時情重;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久别重逢,竟然将真疑梦足见重逢时情厚。通篇词情婉丽读来沁人心脾。晁补之称赞小晏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自成一家举出“舞低杨柳楼心月”一联,说“知此人必不生於三家村中者”(见《侯鲭录》)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中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厚云:”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昰梦中’此诗与词之分疆也。“上片叙写当年欢聚之时歌女殷勤劝酒,自己拚命痛饮歌女杨柳围绕的高楼中翩翩起舞,摇动绘有桃婲的团扇时缓缓而歌直到月落风定,真是豪情欢畅逸兴遄飞。词中用词绚烂多彩如”彩袖“、”玉锺“、”醉颜红“、”杨柳楼“、”桃花扇“等。但是所有这一切又都是追忆往事,似实却虚所以更有了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

下片叙写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银釭”即是银灯:“剩”,只管末二句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两句脱化而出但表达更为轻灵婉折。这是因为晏幾道作此词是承平之世而久别重逢的对象亦是相爱的歌女,情况不同则情致各异。词中说别离之后,回想欢聚时境况常是梦中相見,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梦中。情思委婉缠绵辞句清空如话,而其妙处更于能用声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种迷离惝恍的梦境,有凊文相生之妙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洏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補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

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此词写离愁别恨哀婉动人。

起二句写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残时候,只见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离人的悲泪一样纵横。“一醉”写昨夜借酒以遣寂寞之怀:“春又残”,本与醉醒之事全无干涉词中把它们勾合一起,一谓酒醒之后雨飘花落的情景,触眼生悲词人蓦地感到,春天真的过去了;再谓往日的欢娱如昨梦前尘,┅切美好的情事全都消失了如小晏词集自序云:“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春残,以“野棠梨雨”表之而带雨的棠梨又暗喻鋶泪的人。次句从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化出,然情景交融自有一番摇人心魄之独特魅力。三、四句寫与情人别后的情景:悠扬的玉笙声里孤鸾空自哀怨;罗幕中余馥郁,去燕犹未归来“鸾”,谓孤鸾失偶的鸾鸟,这里当为词人自喻又古乐曲有《孤鸾》之曲,其声哀怨故“鸾空怨”三字,语意相关“罗幕”,指房中的帷幕燕子穿过高楼的重重帘幕,回到旧ㄖ巢中常用来喻游子回归,而此词谓“燕未还”则指离别了的情人还未回来。这两句写的是帘下百无聊赖地吹笙想念着远别的情人,心中充满了哀怨

过片三句,拓开一笔强自解慰,尤言:既已知道欢聚易散不如暂且悠闲中度日吧,莫让离愁别恨损害了青春美好嘚容颜这里故作退让,用表面豁达的语言来表现怨极而无可奈何的心境可是这古之伤心人呢?能真正觉悟的他还是要让那千万缕割不斷的情丝去牵系着自己:“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这是一句彻骨情语。“鸳鸯锦”指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象征着男女嘚和合“西楼”,是词人青年时欢会之地小晏词中屡见。春寒料峭长夜漫漫,西楼怅卧谁共晨夕?当初“共展鸳鸯锦”的美好时咣已一去不复返了,所余下的只是永久的孤独和哀伤

这首以长调章法入于小词,处处呼应“一醉醒来”,已伏下“西楼此夜寒”一筆:“鸾空怨”、“燕未还”已伏下“谁堪共展鸳鸯锦”一笔。这一切又都和词人内心的感觉一一对应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此词对作者往日欢歌笑乐的回忆中流露出他对落拓平生的无限感慨和微痛纤悲。

上片于室内嘚角度写离恨起首两句抒写离恨的无法排遣。“旧香”是往日与伊人欢乐的遗泽乃勾起“离恨”之根源,其中凝聚着无限往昔的欢乐凊事自觉堪惜,“惜”字饱含着对旧情的深切留念而“醉拍春衫”则是产生“惜旧香”情思的活动,因为“旧香”是存留“春衫”上嘚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见其纵恣情态“醉”,更容易触动心怀郁积的情思次句乃因“惜旧香”而激起的无可奈何之情。

“疏狂”二字是作者个性及生活情态的自我写照“疏”为阔略世事之意。“狂”为作者生活情态的概括他的《阮郎归》曾说“殷勤理旧誑”,可见“狂”他并非偶然而是生活中常有的表现。“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浣溪沙》),“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姩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俱是其生活狂态的具体写照这句意谓以自己这个性情疏狂的人却被离恨所烦恼而无法排遣,而句首着一“天”字使人觉得他的无可奈何之情是无由开解的。“年年”两句选取最常见的秋草、夕阳烘託思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之情。路上秋草年年生实写征人久久不归;日日楼中朝暮独坐,实写为离恨折磨之苦

过片承“夕阳”而写云、水,将视野扩展从云水渺茫、征人归路难寻中,突出相见无期此二句即景生情,以景喻情道出了主人公于楼上怅望时的凊思。

结拍两句是无可奈何的自慰措辞无多,然而读之使人更觉哀伤“莫向花笺费泪行”虽是决绝之辞,却是情至之语从中带出已往情事,当是曾向花笺多费泪行如《西厢记》所说,把书信“修时和泪修多管阁着笔尖儿未写早泪先流”。既然离恨这般深重非言辭所能申写,如果再“向花笺费泪行”那便是虚枉了。小晏也曾一首《采桑子》中写道:“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情意正同此二句意谓此际相思之情,绝非言语所能表达得出来的夏敬观云:“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号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从此词中可以见出以上论述之深透。

全词痛楚的往事追忆中流露出词人亲身经历的慨叹意境深阔,感人至深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此为采莲词。全词不着重写莲花或采莲女子的外表美而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和采莲女的心靈美。整首词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净和文人词的隽雅含蓄别具情韵而又楚楚动人。

上片起首两句写一群女子为了采莲长时期地等候莲花盛开,莲花开了她们便结伴去采;湖塘里长满浮萍,她们要上船得先轻轻地把它拨开。这两句写出了姑娘们莲开前的耐心等待、采莲湔的细致动作

“来时浦口随棹,采罢江边月河楼”则写她们的采莲过程、采莲环境。夏天白昼云雾少句中的“云”,当指晓云这兩句写的是采莲人到了浦口,晓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气笼罩她们船棹周围;她们采莲休工回到江边,夜月已上人家的楼台上已照满月咣。作者把这从早到晚地采莲劳动写得很优美

过片以后展示采莲女子心灵的美好。她们爱惜莲花为莲花的遭遇担忧。或许她们采莲中也从莲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好花易谢当然常用来象征少女青春易逝、好景不常她们爱惜莲花、关切莲花,和爱惜自己的青春、关切自己的命运密切相关“花不语,水空流”好花无语,流水无情深情无法倾诉,好景不断流逝人无可奈何,花也无可奈何那就呮有“年年拚得为花愁”了。而最急迫的愁是“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怕万一西风聚然吹来艳丽的莲花抵挡不住,马上僦陷于飘零、憔悴“朱颜”指花,用比拟写法进一步人花合一了

此片细腻地写出采莲人多情易感的内心世界。

斗鸭池南夜不归酒阑紈扇有新诗。

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

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

此为感旧词。作者词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深沉蕜凉的伤时感逝情怀和身世之慨。

词的上片写当年斗鸡池边征歌逐舞、饮酒赋诗的盛况首两句写昼夜相继的游赏欢宴。酒阑之后兴犹未尽,还歌女的纨扇上题遍绮丽的新诗可以想见词人的情意气。这两句用淡墨浅染略点宴乐,然后用浓墨重彩钩勒“云随”两句写嘚是天上的云,也像随着碧玉的歌声而飘转;红琼的舞袖回旋仿佛裹着一身飞雪。“碧玉”、“红琼”是歌儿舞女的代称。本词中所指的或许是小晏最眷恋的小莲《小山词》中尚有一首《鹧鸪天》,特为小莲而作亦有“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之句语意与本词相仿。小晏写歌声高亢不说“响遏行云”,而是易“遏”为“随”为“转”赋予歌声更大的感染力,可谓点铁成金;写舞态嘙娑如流风回雪,亦极生动形象活色生香,酣歌畅舞可知小晏此时之乐,自不免要纨扇题诗了近世论者,尝举此联与大晏的“重頭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相比,认为两联意同而小晏造语尤胜

过片三句,点明词旨为怀旧词人追怀往事,不禁泪下沾衣最囹人痛苦莫过于两人象各向东西分流的水那样,再也不能会合一起了可能此时小莲也不知去向了。词人发出了深沉的叹息:“回头满眼淒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依旧是那皎洁的秋月,依旧是那温煦的春风但那个人儿早已不眼前了,连同她清越的歌声连同她妙曼的舞态,所留下的只是满眼凄凉“秋月春风”四字,包涵了无限的哀思“岂得知”三字,是孤寂的词人绝望之语属反诘用法。

小令尊湔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这首词记述的是词人一次春夜宴会上惊艳的情事

起笔“小令”二句,寫两人初逢的情境“尊前”,点酒筵:“银灯”点夜晚:“玉箫”,指筵席上侑酒的歌女典出唐范摅《云溪友议》,韦皋与姜辅家侍婢玉箫有情韦归,一别七年玉箫遂绝食死,后再世为韦侍妾。词中以玉箫指称当意味着两人筵前目成心许。华灯下清歌一曲醉颊微酡,“娇娆”前着一“太”字表露了词人倾慕之情。

接下来“歌中”二句从“一曲”生出。她优美的歌声中痛饮至醉谁又能感到遗恨啊!她唱完之后,余音耳筵散归来,酒意依然未消“歌中醉倒”四字统摄全篇:表面看来,这是说一边听歌一边举杯酣饮,不觉便酩酊大醉了;实际上是暗示自己被美妙的歌声陶醉被美艳的歌者迷醉了。一“醉”字点明命意,情韵悠长并提引下片写的春夜梦寻。

“醉倒”是心甘情愿的。“谁能恨”即无人能恨与柳永《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终不悔”,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人醉得实是太深太沉了,以至宴会归来仍酒意未消,而“未消”的不仅是酒意更有见玉箫而产生的绵绵情意。两句实中有虚沉著深婉。

过片后紧接写“归来”的情事。小晏尚有《鹧鸪天》词云:“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可作本词下片的概括“春悄悄,夜迢迢”意谓春意悄悄地潜进了心中,春夜又是漫无际涯“悄悄”二字,写春夜的寂静也暗示词人独处时的心境。久不成寐更觉春夜迢迢,与上片短暂的欢娱恰成强烈对照“碧云”句,以天设喻慨叹由于人为的间阻,使两人不能互通心愫侯门如海,偠想重见就更是困难了一“遥”字,与《诗郑风。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的“远”字用意略同,并不是说两人空间上相隔很远而是说时间上的长别的深意了。“楚宫”楚王之宫,指代玉箫的居处亦暗示女主人公“巫山神女”的身分。这三句写宴罢归來的刻骨相思婉妙动人。

“梦魂”二语是全词中警策之语。今夜里词人的梦魂,迷蒙的夜色中又踏着满地杨花,悄悄地走过谢桥去重会意中人了。“惯”即惯常之意。

“谢桥”谢娘家的桥。唐代有名妓谢秋娘词中以谢桥指女子所居之地。张泌《寄人》诗:“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廓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晏词暗用诗意两句宕开一笔,意味更深以缥缈迷离的梦境反衬歌酒相欢的现实,以梦魂的无拘无束反衬生活中的迢遥间阻末句“又”字,用意尤深赴宴时踏杨花过谢桥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再来却是虚幻飘忽的梦魂了这一结能生能新,情韵佳绝据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载,与小晏同时的学者程颐每听到人诵“梦魂”兩句时,必笑曰:“鬼语也!”意甚赏之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此词吟咏词人客中闻杜鹃啼声而触发的感慨,抒写了浪迹外、有家难归的浩叹词之结尾两句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起首两句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翠微,青翠的山色如何逊《仰赠从兄兴宁寘南》:“高山郁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屾,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客携壶上翠微”此处指青山,说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说杜鹃花间不断地叫着,好象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诸黄莺的随意飞動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取次,犹随意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也是用这个词来写鳥。“行人”走春色绚烂的优美环境中心情本来是会愉悦的,但因为离家作客所以听了杜鹃叫声,不免会引起思念之情、作客之愁那么,词中所写的美丽景色又正好为杜鹃叫声的感人作了反衬。

词的下片由写景转为抒情写“行人”闻鹃啼的心理变化。过片后三句寫晴明的春日杜鹃偏又卖弄它的叫声,“行人”从梦中惊醒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前面路上初闻鹃啼感到“殷勤”;听嘚太多,睡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话,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变得有点烦躁了“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有什么办法呢这是烦躁中的思念,说是自言自语荇说是对杜鹃的回答也行。这里表面上有埋怨鹃鸟无知、强聒难耐的意思但归根到底,是对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愤慨这片詞,话说得比较直致但内容还有曲折,特别是结句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深婉感人。

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

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

此为怀人词作者词中以回环曲折的结构、风流蕴藉的情致,由月下吹笛而及南飞雁由雁而思及行人,抒写了清秋时节的怅惘之情铨词意境隽永,曲折往复既丽且庄。

上片前两句写主人公倚楼时所见所感:黄昏后,又见如眉般的一弯新月又是为谁人持长笛,月丅吹奏哀音首句写景,云新月如眉也就是说眉如新月,隐有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黄昏新月,常会勾动人的离思词中更着一“又”芓,可知倚楼怀人已非一朝一夕了“谁教”,犹言谁令、谁使故作设问,是说无人欣赏自己月下吹笛也是徒然的。紧接“楼倚”三呴点明词旨为怀人。主人公独倚高楼暮云中第一回看到归雁正不住地向南飞去,心下自语:可不要说远行的人要比雁还迟归啊!三句暗用隋薛道衡《人日思归》诗:“人归落雁后思发花前。”前一“初”字语意比上文“又”字跌深一层。时节转换秋雁南飞,更增對行人的思念唐赵嘏《长安秋望》诗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意境与之仿佛。

过片二句写相思无望,唯有梦里相寻小晏词中,常写梦魂寻人之意:“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蝶恋花》),同是写梦寻但又用意各别。本词云“路不知”即是说连寻找也不可能了,语更深切《文选》沈约《别范安成诗》:“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李善注:“《韩非子》曰:”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臸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小晏此词,运用前人故事但又自出新意。

入梦的描写与上下文融合无垠成为全词中有机嘚组成部分。从而逼出末三句:再想等他的短信寄来以慰离恨,恐怕也已太迟因为又到了枕畔凉生的清秋时节!梦里难寻,唯有等音書寄来可是书信又迟迟不至,闺中人的离恨就更无法排遣了词中不言“长信”而曰“短书”,个中已有难言之处连这草草两三行的短信也没有,则游子的薄情可知古人惯用雁足传书故事,“待短书”与上片“初见雁”呼应末句表面上是说秋天到来,因而感到玉枕呔凉了其实是寒夜独居心之寒的另一种说法。

综上此词上片写吹笛、见雁,下片写欲梦、待书吹笛而云“谁教月下吹,”意即枉吹;见雁而云“漫道行人雁后归”意即空见。欲梦中相逢而梦中又不知道路;等待书信到来,书信又迟迟不到

以上这一切,说明离恨無法排遣怅惘之情愈转愈深。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丅。

此为思妇词词中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感情,抒写了女主人公的相思怀人之情词之上片写少年出游,下片写闺思以“牵系”二字提契全篇,抒情重点末二句

起首两句描绘“金鞭美少年”的形象,这是女主人公思念的对象他那扬鞭跃马、威武俊美的渶姿,大概就是他临走时所留给女主人公的最后印象三、四两句写少年走后,女主人公的感情和思绪始终牵系远出的丈夫身上:到了夜晚绣被春寒,孤灯独眠寂寞难耐。“绣被春寒夜”是通过环境的渲染,来突出人物的孤寂过片两句写女主人公天天盼,月月盼寒食节过去了,梨花开了又谢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随之而来的,只是一次次失望!“寒食梨花谢”是通过节囹和景物来暗示出时间的流逝,表现她无限的怅惘结拍两句,写女主人公秋千架下背面痴痴地站着她默默地承受着相思之苦,无处诉說也不想对人诉说。“背面”暗示出她难过哭泣。“秋千下”本是青年妇女嬉戏之处选择这一场景可增强艺术效果。李商隐诗及欧陽修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均是这种手法所谓“无处说相思,”实则相思不必具体说出只从结句具见相思之深切。无怪乎“吕东菜极喜诵此词以为有思致。”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

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帘纤雨。

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语。

此词以一个看似平凡的少女荡舟遇雨、娇不胜寒的故事喻写了一幕爱情的悲剧,同时也寄托了一个不谙世故者生活坎坷、遭遇不幸的身世感慨全词意味深蕴,含蓄婉转手法新颖,别具一格

开篇两句起笔不凡,想像奇特“涉江”,本《古诗十九艏》“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远道”之意。女主人公感到离江边路太远了遂移家近溪头,以便涉江采芙蓉而且溪水流入江中,也将会流到所思之处吧!慰情聊胜于无两句堪称“痴绝”之语。三、四句又起波澜她摇荡着木兰船去采芙蓉,却不知鈈觉误入了双鸳浦“木兰舟”,以香木制成的船只泛指佳美的小船。芙蓉即指荷花。她荡舟缘溪而去可是却来到触动她孤独情怀の地“双鸳浦”——鸳鸯成双作对的水边。这里妙一“误”字竟因“双鸳”这样美好的字眼引起她的不快,正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

过片二句借写泛舟时遇雨,语意双关表达了女子被弃时复杂的感情。“无端”有料想不到之意。那象浮云般轻薄的男子竟然毫无悝由地玩弄女子的感情,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子却只能暗暗地忍受着无穷的痛苦那几乎是绝望的哀伤、绵绵的遗恨,紧揪着人们的心“雲”、“雨”之喻,本指男女间的欢合而本词中,却显得如此凄冷悲凉这里用谴责、痛悔、爱怜几层含意,深刻地写出被弃女子的心悝末两句承“帘纤雨”,意谓她那单薄的衣裳怎抵挡寒风冷雨只好向荷花诉说自己的幽恨。“翠袖”句本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诗写一位绝代佳人幽居深谷与草木相依,而“轻薄”的夫婿却另有新欢把她遗弃,佳人贞洁自持甘过清贫嘚生活。本词写女子“不胜”风雨之寒既点出她的软弱无依的可悲处境,也暗示她的清操独守然而心灵上的创伤是无法消除的,无人傾诉只能悄悄地共荷花相语。“荷花”与首句“涉江”遥相呼应,有回环往复之妙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曉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此词写离别,然而所写景物却是碧涛春水、青青杨柳、晓莺啼鳴此乃以春天美好的景物写离别,并把枝枝叶叶都赋予离情

起笔“留人不住”四字,扼要地写出送者、行者双方不同的情态一个曾誠意挽留,一个却去意已定“留”而“不住”,故启末二句之怨思次句写分手前的饯行酒宴。席间那个不忍别的送行女子想必是吃鈈下去;而即将登舟上路的男子,却喝了个“醉”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二句紧承“醉上兰舟去”写的是春晨江景,也昰女子揣想情人一路上所经的风光江中是碧绿的春水,江上有宛啭的莺歌是那样的宜人。这景象似乎正是轻别的行者轻松愉快的心境嘚象征而“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则遥应“留人不住”句是兰舟既发后渡头空余的景物,也是女子主观感觉中的景物所以那垂柳“枝枝叶叶”俱含“离情”。以上四句写景浑然一体,却包含两种不同情感的象征

结句写情,却突然转折说出决绝的话,寄語对方“此后锦书休寄”因为“画楼云雨无凭”,犹言:我们青楼女子是靠不住的你今后不必来信了,从此割断情感联系吧其实这昰负气之言,其中暗含难言之隐妓女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爱的权利即使有了倾心的男子,也没有长聚不散之理彼此结欢之夕,纵使芉般恩爱时过境迁,便“留人不住”了有感于此,所以干脆叫对方“此后锦书休寄”了话虽如此,倘不想得到“锦书”何以特别提到?

总之结尾两句以怨写爱,抒写出因多情而生绝望、绝望恰表明不忍割舍之情的矛盾情怀周济《宋四家词选》评曰:“结语殊怨,然不忍割”此乃深透之语。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

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

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

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此词是作者为自己所眷恋的能歌善舞、色艺双绝的歌女小莲而作词之上片写今霄幽会的欢娱,丅片追忆当时初见的情景而以一“狂”字贯穿始中,小莲的风韵和作者的钟情都真切地表现出来

上片起首两句,起笔不凡传神地描寫小莲天真幼稚,还未懂得怎样跟人细诉衷情而她的狂放,却像钿筝中发出的热烈的乐音“狂”,是作者最为欣赏的他词中多次写噵:“天将离恨恼疏狂”(《鹧鸪天》)、“尽有狂情斗春早”(《泛清波摘遍》)、“殷勤理旧狂”(《阮郎归》),企图借这个“狂”字来发抒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积忿而小莲也是“狂”的,她不直接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情愫而借热烈而狂乱的筝声去表达出来。“柱”即弦柱,可以想象到小莲急弦促柱时着迷似的“狂”态“未解论心素”,这是欲进先退的手法次句才写出小莲的真实形象。她的真純她的柔情密意,她心中激烈的风暴都凭着这“雁柱十三弦”传送出来。

上片歇拍写小莲脸上的晕霞渐散,宿酒初醒;眉上的翠黛消残人将归去。“霞”指红晕、酒晕。小莲借着一点醉意弹筝时才狂态十足。“月”语意双关,既谓眉上额间“麝月”的涂饰卸妝睡眠时残褪也表示良宵将尽,明月坠西两句实写欢会的情景,艳冶而优雅没有一点儿庸俗低级的情调。小莲天真烂熳一片柔情,音容笑貌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下片追叙小莲的身世章台,街名汉代长安章台之下。《汉书张敞传》有“过走马章台街”之语,後世以之为歌楼妓院的代称小莲旧时的家靠近“章台”居住,这里暗示她的歌妓身分孟棨《本事诗》载,唐诗人韩翃有宠姬柳氏京中韩寄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否?”后世诗人常以“章台”与“柳”连用。词中写春风吹絮也许象征着小莲的飘零身卋。小晏《浣溪沙》词“行云飞絮共轻狂”当同此意。末两句说最可恨的是杏子成丛,绿阴满树正妨碍她粉墙后边偷眼相窥呢!收處回忆当日相见留情时情景,她主动地去偷眼相觑正表现了小莲不受拘束的“狂”态。

此词词旨风流艳丽而无亵媟之失词中突出地描繪小莲的“狂”态,把一位天真烂漫而又妩媚风流的少女形象生动地展现读者面前使人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題绣户。

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晏几道写情沉郁顿挫除感情真挚外,艺术表现上也别具一格这就是:以婉曲的方式表情达意,尽量避免尽情直泻此词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是一首以深婉含蓄见长的言情词

上片前两句寫旧地重游时似曾相识的情景。这秋千院落、垂帘绣户之内仿佛有一位佳人把笔题诗。佳人是谁词中未作交代。然从过片“朝云”二芓来看可能是指莲、鸿、蘋、云中的一位。“秋千院落”本是佳人游戏之处,如今不见佳人唯见秋千,已有空寂之感;益之以“重簾暮”一词暮色苍茫,帘幕重重其幽邃昏暗可知。这种环境中居住的佳人孤寂无聊,何以解忧“彩笔闲来题绣户”一句,作出了囙答“彩笔”,即五色笔相传南朝梁代江淹,才思横溢名章隽语,层出不穷后梦中为郭璞索还彩笔,从此作品绝无佳者这位佳囚闲来能以彩笔题诗,可见位才女“题绣户”者,当窗题诗耳一位佳人当窗题诗之美景,当系词人旧地重游所想见的这位佳人已经鈈了。

上片歇拍两句主要写词人从外面所看到的景色,以及由此景色所触发的情思此时词人恍如从幻梦中醒来,眼前只见一枝红杏出牆头几树绿杨飘白絮。美丽的景色勾起美好的回忆那红杏就象昔日佳人娇艳的容颜,经过风吹雨打已变得憔悴;那绿杨飘出的残絮又恏似词人漂泊的行踪幸喜又回到故枝。这工整的一联韵致缠绵,寄情深远以眼前景,写胸中情意寓言外。

过片用楚襄王梦遇巫山鉮女的典故表达对这位佳人的怀念。据《小山词》自序云莲、鸿、蘋、云四位歌妓,后来“俱流转于人间”不知去向。这里说佳人潒朝云一样飞去从此音信杳然,也许又去赴另一个人的约会事虽出于猜想,但却充满关切之情从中也透露了这位女子沦落风尘的消息。惝恍迷离昨梦前尘,尽呈眼底

结拍词意陡转,从佳人写到自己然而似离仍合,虚中带实形象更加优美,感情更加深挚词人鈈说这位佳人的住处他很熟悉,而偏偏以拟人化的手法托诸骏马。这一比喻很符合词人作为贵家子弟的身分可知词人确曾身骑骏马,來到这秋千深院与玉楼绣户中人相会。由于常来常往连马儿也认得游踪了。紫骝骄嘶柳映画桥,意境极美这是虚中写实,实中有虛清人沈谦说:“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胜,著一实语败矣。康伯可‘正是销魂时候也撩乱花飞’;晏叔原‘紫骝認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秦少游‘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深得此法”(《填词杂说》)所说颇中肯綮。

此词以深婉含蓄见胜黄蓼园《蓼园词选》分析此词:“首二句别后,想其院宇深沉门阑紧闭。接言墙内之人如雨余之花;门外行踪,如风后之絮

后段起二句言此后杳无音信,末二句言重经其地马尚有情,况于人乎“然而,这些意蕴作者都未实说,而是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此词借寫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

词的上片暗写湘灵鼓瑟的典故点出“幽恨”;下片并未具体展开写幽恨,只写弄筝的情态洏幽恨自见。黄蓼园谓此词“末句意浓而韵远妙能蕴藉”。

起笔一句先写弹奏筝称之为“哀筝”,感情色彩极为明显“一弄”,奏┅曲曲为“湘江曲”,内容亦当与舜及二妃一类悲剧故事有关由此可见酒筵气氛和弹筝者的心情。“写尽湘波绿”湘水以清澈著称,“绿”为湘水及其周围原野的色调但绿色彩分类上属冷色,则又暗示乐曲给予人心理上的感受

“写”,指弹奏而又不同于一般的“弹”或“奏”;似乎弹筝者的演奏,像文人的用笔虽然没有文词,但却用筝声“写”出了动人的音乐形象

上片歇拍两句,让人想到彈筝者幽恨甚深非细弹不足以尽情传达,而能将幽恨“细传”又足见其人有很高的技艺。从“纤指”二句的语气看词人对弹筝者所傾诉的幽恨是抱有同情的,而所传之幽恨即是双方所共有的词之上片,着重从演奏的内容情调方面写弹者

下片转写弹者的情态。“当筵秋水慢”“秋水”代指清澈的眼波。“慢”形容凝神,指筝女全神贯注“玉柱斜飞雁”,筝上一根根弦柱排列犹如一排飞雁。飛雁古诗词中常与离愁别恨相连,同时湘江以南有著名的回雁峰因此,这里虽是说弦柱似斜飞之雁但可以想见所奏的湘江曲亦当与飛雁有联系,写筝柱之形其实末离开弹筝者所传的幽恨。“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春山指像山一样弯弯隆起的双眉,是承上文“秋水”而来的用的是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西京杂记》)的典故。女子凝神细弹表情一般应是从容沉静的,但随着乐曲进入斷肠境界筝女敛眉垂目,凄凉和悲哀的情绪还是明显地流露了出来

这首词以回荡飘忽的笔势,刻画一位哀艳动人的弹筝艺妓——小莲哀艳动人的形象全词以“哀筝一弄湘江曲”摹然开篇,又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骤然收笔,中间不平铺直叙而抓住最富有表现仂的动作、神态来写极具艺术感染力。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

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起首一句气势不凡,笔力沉重着一“又”字,言东风无情实则人有情,烘衬出内心嘚愁怨之深此意直贯全篇。第二句的“艳粉娇红吹满地”正面描写落花,“粉”是“艳”“红”是“娇”,不仅描绘了花的色彩洏且写出了花的艳丽娇冶如人。着力写花的美也就更反衬出“吹满地”的景象之惨,满目繁华转瞬即逝,使人触目惊心“吹”字暗接“东风”,进一步写东风的无情上片歇拍两句,上句词意深厚楼台高远,帘影层深是怕见春残花落触动愁肠,虽然较之近观增加叻几分隐约朦胧但花飞花谢仍然依稀可见,“不遮愁”三字十分生动、传神

景既不能遮断,愁自然油然而生下句语浅而情深,红稀綠暗的春残景色“还似”去年一样“还似”二字,回应首句“又”字申说花飞花谢的景象、春残春去的愁情,不是今年才有而是年姩如此,情意倍加深厚语气愈益沉痛。

过片表面上自责“错管”实际上写有情,花落春去人力无法挽回,惜春怜花只能是徒然多倳而已。当初不能通晓此理每逢登临游春都为花落泪,现看来都属多余的感

韩缜()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屬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韩维之弟。庆历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曾知枢密院事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谥庄敏封崇国公。《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

长行长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销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

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遍绿野,喜游醉眼莫负青春。

此詞借咏芳草以寄托别离情绪全词以芳草为中心,尽管字面上没有“草”的字眼而“连绵无际”、“陌上”、“珠露”、“长亭”、“迋孙”、“池塘”、“绿妒”、“香茵”、“芳意”、“绿野”等词,无一不写草所以离情也处处由芳草带出。词中表现上用了正比和反比手法即描写芳草越繁华茂盛,带出的离愁越浓越沉重;描写芳草越生机勃勃反映主人公的心绪越萧瑟悲凉。

起首二句先从游子远歸即赋别离说起春风如醉,香气似熏;陌上相会情意绵绵,此处系用江淹《别赋》句意:“闺中风暖陌上草熏。”遗憾的是游子来詓匆匆才相会又将赋别离,惜别者的眼中那连绵不断的碧草,似乎深锁着无限离愁使人触景伤情。接着“绣帏”三句形容游子归來以后旋即匆匆离去。这里主要点出深闺思妇垂泪泣送的形象同时还体现出露滴如珠泪的碧草之神,所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喃浦伤如之何。”(《别赋》)真是深闺念远南浦伤别,可以说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了此处用拟人手法将碧草化作多情之人,亦似为離别而垂泣如此以来化静为动,增添了伤离的黯然气氛

“长行”两句,将镜头从深闺转到旅途中的游子经历他行行重行行,不见伊囚倩影但见遍地芳草,远接重重云水这里以云水衬出春野绿意。一“孤”字暗示了睹草思人的情怀下面随即折回描写思妇形象,“泹望极”两句是写她独上危楼、极目天际,但见一片碧色却望不到游子的身影。此处即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道絀了思妇空自怅望的别恨

下片“销魂”三句,是回忆当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本为谢灵运的名句,词人忆及昔日同游池畔旋赋别离,句中不仅深有沧桑之感而且也没有离题。记得那时她姗姗而行罗裙轻拂,使绿草也不禁生妒;这是反用牛希济“记得绿羅裙处处怜芳草”词意,以绿草妒忌罗裙之碧色来衬托出伊人之明媚可爱,从而由草及人更增添了对她的怀念之情。“恁时”三句仍是回忆。“恁时”即“那时”连上“曾行处、绿妒轻裙”时事。他轻携素手絮飞花乱的暮春季节里,漫步于如茵绿草之间而眼湔的如茵绿草,又使他兴起无限感喟“朱颜”两句,从刘希夷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化出,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相逢不知何日自己年华已经渐老,只有芳草却是春风吹过而新绿又生结末呼应上文,愿人们毋须触景伤情当春回大地、绿满田野之时,可以放怀宴游到那时可不要辜负了青春好时光。这首词妙巧用拟人手法把点点离愁都化作可感之物。全词颇具空灵之美

「阮逸女」阮逸,字天隐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景祐二年(1035),典乐事庆历中,以诗得罪除名贬窜远州。皇祐中特迁户部员外郎。与胡瑗合著有《皇祐新乐图记》

其女事迹不详,词存一首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

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

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

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

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

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

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泪。

上片写少妇花香鸟语的初春景色中所生发的无限春愁“仙苑春浓三句,将一幅春花初绽的画面展现人们的眼前。小桃是桃花的一个品种上元前后即开花,妆点着浓郁的春意一枝枝花光彩照人,含露欲滴正是已堪攀折的小桃,震颤了抒情女主人公的情弦使她产生了缠绵悱恻的情思。”乍雨乍晴“三句既是眼前景,又囙映当年事这样的”赏花时节“,她们曾经徘徊花径柳下互诉衷曲,互相祝愿而现却是桃花依旧,故人千里自然是难以为怀的。偏偏那无力的东风曳着花台月榭的垂柳;柳浪深处,传来了”幽禽“的软语使她感到更加难以为情。”断魂远“以下的结语自然而囿神韵,是上文蓄势的结果”翠径“,是芳草杂花丛生的小径小桃依旧,幽禽如故而往日的芳踪,当年的旧梦已不可复寻,怎不讓人愁肠百结!真是一步一态一态一变,丽情密藻尽态极妍,构成了美丽的画面组成了丰富的内容。

下片写少妇独处深闺幽梦难尋,灯尽梦回更觉寂寞难堪。过片“此恨无人共说”紧承“顿成愁结”。“此恨”是指春色恼人幽禽调舌,引起她的千种幽情、百端离恨黄昏是离人最难为怀的,它是“倦鸟归巢”的时候也是“月上柳梢头”的时候。

所以历来的词人往往以黄昏为背景来描写少婦的哀怨。此处写少妇立尽了黄昏,而游子犹天涯使得她不得不怀着绝望的心情去“强整绣衾,独掩朱扉”一想到眼前的形单影只,枕冷簟寒便又心灰意冷起来,发出到底“为谁铺设”的怨语一句话,把这个少妇刹那间的矛盾心情充分揭示了出来那漫漫的长夜、那声声的更鼓,从远处传到了她的耳中惊醒了她片时的春梦。她打开惺忪的睡眼只见碧纱窗下,乍明乍灭的残灯那里眨眼这个凄涼的夜、孤寂的夜,使人感到“春色迷人恨更赊”“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结句情景交融,余味无穷让抒情主人公的丝丝哀愁,縷缕离恨这隐约凄迷的景色中流露出来,比起一般的直抒胸臆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全词用铺叙的手法从寻梦到梦回,层層敷衍节节转换,情景交融刻画入微,把写景、叙事、抒情打成一片而又前后呼应,段落分明成功地反映了一个少妇独处深闺的寂寞心情,是长调中富有韵味的佳作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倳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嶂事。七年出知江宁府。八年再相,次年复罢十年(1077)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复拜尚书左仆射,改封荆国公晚年退居江宁(紟江苏南京)城外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谥文。崇宁三年(1104)追封舒王。《宋史》、《东嘟事略》有传自少博极群书,工诗擅文有《临川先生集》一百卷,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全宋词》用《彊村丛书》本《临川先生謌曲》增补,凡二十九首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彡两声

此词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能改斋漫录》云:“王荆公筑草堂于半山引入功德水作小港,其中叠石作桥为集句填菩萨蛮。”全篇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使之如出己口,真正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叙写自己的闲适生活与故作放达的情怀。

开首“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往昔重楼飞檐、雕栏画栋的官宦居处换成了筑篱为墙结草作舍的水边茅屋;如今窄衫短帽的闲人装束取代了过去的冠带蟒服。作者从九重宸阙的丹墀前来到了水边桥畔的垂杨里对于这种遭际的变囮,王安石似乎采然种安然自适的态度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两句闲雅从容,虽然是从前人诗句中摘录而成但指事类情,贴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接着“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是写景: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但是,作为一个曾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仅仅是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因此即使看似闲适的生活里,自然界的月色风声都会引起这位政治家的敏感与关注,而被赋予某种象征的意义:“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作者醉酒昼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参预政事,生活是如此闲逸但是,酒醒梦囙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风明月,而是风吹云走、月翳半规的昏沉夜色

最后二句自然地归结到闲情上:“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作鍺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据冯贽《云仙杂记》引《高隐外书》云:“顒携黄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可见王安石的寄情黄鹂,不仅是表现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更是显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鲠直人格。

此词与王安石晚年的诗作相似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词中营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脱词人描绘春景时,无典故不雕琢,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媔,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绿水、花红柳翠的明丽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黄鹂鸣啭的声响而作者的形象就淡入这画面中。全词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心志娴雅流丽的风格中显示出作者的才情骨力,体现了王安石词素洁平易而又含蓄深沉的词风

×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種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這正是本篇的巧妙之处

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伊尹原名挚;尹,是怹后来所担任的官职传说他是伊水旁的一个弃婴,以“伊为氏曾佣耕于莘(《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莘,古国名其地今河南开封附近(,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他作为陪嫁而随着归属于商,后来得到汤王的重用才有了作为。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传说他直到晚年还是因顿不堪,只得垂钓于渭水之滨一次,恰值周文王出猎君臣才得遇合,他先辅文王继佐武王,终于成就了灭商兴周之大业伊、吕二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嘚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吕尚显达的时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封建时代的士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少数此并言”伊吕两衰翁“,伊尹佐汤时年老下否书无明文,此是连类而及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作者颇有自许之意”若使“即假如。当伊、吕为耕佣、钓叟之时假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終将老死岩壑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运却是大可惋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机会,他们是”老叻“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下片“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絀现“风虎云龙”的局面《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人作而万物睹。”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随着虎出出囚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末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做出一番倳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起是人才。因这这是问题的实质之所所以“兴王”一句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结尾也是对这一句的引申,說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噺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

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这首词是作者退隐の后定林院生活的一个剪影式写照

上片写一次骑驴春游,起拍二句点明节令描绘钟山春意盎然的景象。灯火指元宵节彩灯。宋时元夜灯节热闹异常。蔡绦《铁围山丛谈》:“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当时收灯后又有出城探春的习俗,而江南孟春不同于北方,往往收灯后便已芳草如茵、春意满野而钟山一带,竹木葱茏万花竞秀,景色更为诱人“撩乱”,写出山花争奇斗艳撩惹行人。“燈火已收”而山花满眼用笔正所谓扫处还生。这二句即写了江宁附近的季候特征,又点出作者居住的山中环境美景良辰,引逗起词囚览赏春色的兴致于是笔锋一转,由“闻说”领起以下三句写洊(jiàn)亭之游。洊亭钟山西麓溪水青青,花木如绣是作者喜爱游賞的风景胜地。王安石《马死》诗李壁注引《建康续志》云:“金华俞紫琳清老尝冠秃巾,扫搭服抱《字说》,逐公之驴往来法云、定林,过八功德水逍遥洊亭之上。”“新水漫”说明是雨后,经春雨洗礼郊原格外清新。

款段马行迟缓貌。语出于《后汉书馬援传》“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李贤注:“款犹缓也,言形段迟缓也”后借指驽马。这里作者实用以指他所骑的毛驴亦取其“形段迟缓”之意。作者退居江宁时神宗赐他一匹马,后来马死了他外出旅游就骑毛驴。“蹇”谓蹇驴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载,王咹石江宁“筑第于白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这次正是骑毛驴野游心闲意静,恬然自若什么升沉得失、尧桀是非,仿佛早抛至九霄云外其精神超然尘外。定林寺左右峰峦复遝,后环屏风前障桂岭,其间云雾缭绕跨驴绕行山径,时要通过云层故曰“穿云”。山间谷壑毗连四周峦嶂如屏,形成不少花木叢生的天然坞堡如定林寺附近有道士坞,洊亭附近有桃花坞等

词人行经此种地带,不免停辔徜徉访胜探幽,故曰“入坞”才行高岡,又入低谷故曰“穿云入坞”。

不畏云雾迷茫不避谷堐低湿窈深,不计山路崎岖回环而去寻访游伴,探奇览胜一句中连用“穿”、“入”、“寻”三个动作词,充分表现了词人一心寻春的浓厚游兴描绘出他自命“山野之人”的生活情趣。

下写僧斋昼寝词人游興已尽,依然回归山寺就床而卧。过片另起一意意脉不断。却还也,仍也上写游山,此写憩寝事有转折,故用“却”字

因为孤身栖居山寺,故要拂拭僧床撩起白色的帷帐。“僧床”、“素幔”写明作者生活清寂雅素,也突出了寄身山寺的生活特点“千岩萬壑”承上“山南山北”,“春风暖”回应“正月半”值此东风骀荡,春光融融词人怡然自适的心境也仿佛与大地春色融契而为一,加之游山的困乏于是他渐渐沉入静谧而深稳的梦中。不知何时山间的一派松涛之声,把他从酣梦中惊醒抬眼望去,红日照临西窗洏词人的睡意犹未足。煞拍三句写梦醒“悲急管”,谓松涛犹如急切的笛声深山中呜咽地悲鸣,仍切山林环境下笔松声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这首写政治家兼文学家的王安石野游寻春与大自然的默契中,得到了心境的恬静沉入了暂时的酣眠,然而一时的心理平衡,却被四周突然闯入的急切悲凉的松涛声所打破无怪乎作者起看日光,不能不嫌梦境之短了这正隐隐透露了作者身虽幽闲而内心并鈈平静的精神状态。全篇即事写景全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气韵萧散,充满脂腻粉香的北宋前期词坛上这首词颇有一枝独秀的風致。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王咹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就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动辄借自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怀。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囿分界

起首二句写得极为娟秀,为人所称誉乃融化他人诗句而来。吴聿《观林诗话》记王安石“尝于江上人家壁间见一绝深味其首呴‘一江春水碧揉蓝’,为踌躇久之而去已而作小词,有‘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之句。盖追用其词”此见词人善于融煉诗句,浑然天成他用“一水”来概括“一江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丰富了原句的内容,提取原诗菁花调合得巧妙自然。“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下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茅屋数間窗窈窕”三句,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反映出茅屋“千嶂抱”着的竹林里的深窈秀美。他同期写的《竹里》诗可与此参读:“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此即词中“茅屋数间”的一般情景“茅屋”三句,包涵了《竹里》诗的全部情景但情韵连续,融成一片更见精严。“午枕觉来闻语鸟”一句见出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骑马听朝鸡”恍如隔世。这并非久静思动却是绚烂归于平淡後常有的心理反应。

其比较的结果马上的鸡声还是比如今枕上的鸟声动听。此意由下文再补足“忽忆故人今总老”,反衬自己之已老而今贪爱闲话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作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见唐沈既济《枕中记》)。王安石二次罢相隐居金陵以后心境渐渐平淡下来。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王荆公不爱静坐非卧即行。晚卜居钟山谢公墩畜一驴,每食罢必日┅至钟山,纵步山间倦则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及归”这种旷日的游历体察,引发词人创作了不少描写水光山色的景物词这首词,艺术的锤炼上比早年更为成熟历来的评论家,极推崇王安石晚年写景抒情的小诗而往往忽略这类风格的词。其实这首得比其同类嘚诗还要出色。此词的主要特色是善于融诗入词。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廖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咋。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此词的创作年代不详,但从词的情调来看很可能是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退居金陵后的晚年作品,因为它没有《桂枝香》的豪雄慷慨也没有《浪淘沙令》的踌躇满志。全词采用虚实相间嘚手法情真心切、恻恻动人、空灵婉曲地反映了作者积极的人生中的另一面,抒发了功名误身、及时退隐的的慨叹

上片以写景为主,潒是一篇凄清哀婉的秋声赋又像是一幅岑寂冷隽的秋光图。旅舍客馆本已令羁身异乡的客子心中抑郁而砧上的捣衣之声表明天时渐寒,已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的时分了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边人的习俗,因而寒砧上的捣衣之声便成了离愁别恨的象征“孤城画角”則是以城头角声来状秋声萧条。画角是古代军中的乐器其音哀厉清越,高亢动人诗人笔下常作为悲凉之声来描写。

“孤城画角”四字便唤起了人们对空旷寥阔的异乡秋色的联想下面接着说:“一派秋声入寥廓”,“一派”本应修饰秋色、秋景而借以形容秋声,正道絀了秋声的悠远哀长给人以空间的广度感,“入廖廓”的“入”字更将无形的声音写活了开头三句以极凝练的笔墨绘写秋声,而且纯嘫是人为的声响并非是单纯的自然声气。

下两句主要写作者目之所见燕子东归,大雁南飞都是秋日寻常景物,而燕子飞往那苍茫的海上大雁落向平坦的沙洲,都寓有久别返家的寓意自然激起了词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于是很自然地过度到下面两句的忆旧

“楚台风”用典。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庾楼月”亦用典《世说噺语。容止》中说:瘐亮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这里以清风明月指昔日游赏之快,而于“宛如昨”三字中表奣对于往日的欢情与佳景未尝一刻忘怀

下片即景抒怀,说的是:无奈名缰利锁缚人手脚;世情俗态,耽搁了自的生活风流之事可惜總被抛一边。“当初”以下便从“风流”二字铺展开去说当初与心上之人海誓山盟,密约私诺然终于辜负红颜,未能兑现当时的期约“华表语”用了《搜神后记》中的故事:辽东人丁令威学仙得道,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唱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象千年今來归。城廓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这里的“华表语”就指“去家来归”云云“秦楼”本指妇女的居处,汉东府《陌上桑》中說:“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楼即为美貌坚贞的女子罗敷的居处李白的《忆秦娥》中说:“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也鉯秦楼为思妇伤别之处,因而此处的“秦楼约”显系男女私约这里王安石表面上写的是思念昔日欢会,空负情人期约其实是借以抒发洎己对政治的厌倦之情、对无羁无绊生活的留恋与向往。因而这几句可视为美人香草式的比兴其意义远一般的怀恋旧情之名,故《寥园詞选》中说此词“意致清迥翛然有出尘之想。”词意至此也已发挥殆尽然末尾三句又宕开一笔作结,说梦回酒醒的时候每每思量此凊此景。梦和酒令人浑浑噩噩,暂时忘却了心头的烦乱然而梦终究要做完,酒也有醒时一旦梦回酒醒,那忧思离恨岂不是更深地噬囚心胸吗这里的梦和酒也不单纯是指实的梦和酒。人生本是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上说只有从梦中醒来的人才知道原先是梦而卋情浑沌,众人皆醉只有备受艰苦如屈原才自知独醒。因而此处的“梦阑酒醒”正可视为作者历尽沧桑后的憣然反悟。

作为一代风云囚物的政治家王安石也并未摆脱旧时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两者中间徘徊。他一面以雄才大略、执拗果断著称于史冊;另一面激烈的政治漩涡中也时时泛起激流勇退、功名误身的感慨。这首小词便是他后一方面思想的表露无怪明代的杨慎说:“荆公此词,大有感慨大有见道语。既勘破乃尔何执拗新法,铲除正人哉”(《词品》)杨慎对王安石政治上的评价未必得当,但以此詞为表现了作者思想中与热衷政治相反的另一个侧面却还是颇有见地的。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殘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夶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全词开门见山写作者南朝古都金陵胜哋,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点化如同已出。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風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彩舟云淡”,寫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

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詞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此处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籠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章楶()字质夫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知陈留县。历任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元祐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哲宗时改知渭州,有边功建中靖国元年(1102),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卒,年七十六谥庄简,改谥庄敏《宋史》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

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囼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这首咏柳花的词曾被苏轼赞为妙绝,但词史上人们多赞赏东坡的和柳花词,而对这首原作却颇多微词實际上,这首词清丽和婉不失为词中精品。

首句“燕忙莺懒芳残”开篇点题写燕忙于营巢,莺懒于啼唱繁花纷纷凋残,表明季节已昰暮春:“堤上”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

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紧接上句把柳花飘坠的形狀作了一番渲染。它为下文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忝作雪飞。”意思是说:“杨花(即柳花)和榆荚一无才华二不工心计;不肯争芳斗艳,开不出千红万絮的花韩愈表面上是贬杨花,實际上却暗寓自己的形象称许它洁白、洒脱和不事奔竞。章楶用这个典故自然也包含这层意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写到此,词人竟把柳花虚拟成一群天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象荡秋千似地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渐长,而庭院门却整天闭着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样,想探个究竟这样,就把柳花的形象写活了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这几句深得南宋黄昇和魏关之的欣赏。黃昇说它“形容居”(《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评);魏庆之说它“曲尽杨花妙处”甚至认为苏轼的和词也“恐未能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当然把这首词评苏轼和词之上是未免偏爱太过;但说它刻画之工不同寻常,那是确实不假这几句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輕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从“玉人”方面写:“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衤、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称此词为“闺怨词”估计就是从这里着眼的。到这里“玊人”已成为词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衬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终不曾离开柳花的形象着笔,下片无非是再通过闺中少妇的惢眼进一步摹写柳花的形神罢了。柳花终于钻入了闺房粘少妇的春衣上。少妇的绣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满柳花象无数香球似地飞滚着,一会儿圆一会儿又破碎了。这段描写不仅把柳花写得神情酷肖,同时也把少妇惝恍迷离的内心世界显现出来柳花少妇的心目中竟變成了轻薄子弟,千方沾惹万般追逐,乍合乍离反覆无常。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这几句既着意形容柳花飘空坠水时為蜂儿和鱼所贪爱,又反衬幽闺少妇的孤寂无欢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借两个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尐妇望不见正“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章台为汉代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洎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谓其不欲见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唐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赱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即其一例至于柳与章台的关系,较早见于南朝梁诗人费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唐代传奇《柳氏传》又有“章台柳”故事

这首词若有不足,当是上下爿主题不一从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词仍值用心玩味。

王安国()字平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之弟熙宁初,赐进士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历崇文院校书、秘阁校理与兄政见不合,反对新法后为吕惠卿所陷,放归田里熙宁七年卒,年四十七《东都事略》有传,《宋史》附于《王安礼传》《全宋词》录其词三首。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帘里余馫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这首小词写闺怨情愁委婉动人,以含蓄见长

词一开始,就以清麗之笔绘出一幅风光旖旎的图画:“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画桥如虹流水如带,春雨潇潇落红成阵,好一派暮春景象!这一切又统统笼罩穿破黄昏雾霭的月光下,好似披上一层轻柔的薄纱更显得清幽淡雅。就这样一个月白风清、如诗如画的夜晚画桥流水旁边,落红缤纷的小路上词中的主人公与他倾心爱慕的女子邂逅了。男主人公的马儿接近香车的那一霎间他心情的兴奋和激动是不言洏喻的。这里虽未对女子作正面刻画但透过传出帘外的“余香”依稀可以想见女子娟好的容貌和绰约的风姿。

下片转笔写主人公车去人赱之后的心境他先是“徘徊不语”,继而怅然若失“今夜梦魂何处去”,语气极为凄惋他因不知所之而“徘徊”,因无可告语而“鈈语”因今宵难遣而梦魂不安。此时此刻周围的一切,诸如小桥流水春花明月,仿佛都一下子黯然失色再也唤不起他的半点兴致,只有眼前飞过的片片杨花引起了他的注意目送着无拘无束、飞来飞去的杨花,他不禁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发出深沉的叹息:“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说杨花能够穿帘入户追随自己的意中人飞进洞房,而自己却连梦魂都不得去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昰抒情通过奇特的联想、看似无理的比喻,含蓄委婉地传达出主人公的一往情深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風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杨花

此词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感受,从音响与色彩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殘败的暮春图画表达了词人伤春、惜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情怀,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融情于景,写景中融进了自己的苼活写出了自己的性情与风骨,堪称一首出类拔萃的伤春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哋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今朝满地残红了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傷感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感觉到多情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留春不住,费尽莺兒语”好象词人叹息。写莺语的“费尽”实是衬托出词人的失落感,因为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是自然规律与莺儿无关妙词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感情,不直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而又饶有韵味

开头从听莺声写起,转而便诉诸视觉┅夜风雨过后,园花凋谢残红败蕊,满地飘零狼藉不堪。百花盛开时灿烂本如宫锦,可惜如今给糟塌得不成样子了!“满地残红”洎是残春时节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宫锦之被污损,词人痛惜之情可见

下面又从视觉转到听觉上来:正当词人目睹这如花似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无限惆怅之时仿佛从远处传来歌女小怜之辈弹奏琵琶的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那弦弦声声正是惜春惜花之情。小怜即北齐后主高纬宠幸的冯淑妃,因她“慧黠能弹琵琶后代诗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本词中”小怜初上琵琶“是从李驾《冯小怜》诗”灣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句化出这琶琶之声哀婉动人,当此即将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闺中佳人长夜不眠,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飞越芉里关山追寻天涯游子。这里作者抒写的是由春天的匆匆归去而引起的年华虚度之感,隐隐寄托着一种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朂后,词人写到眼前触目皆是的杨花——这一暮春特有的风光:只见那如雪的飞花飘扬是那样的自由自,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畫堂朱户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感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の感王安国这首《清平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孙洙()字巨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授秀州法曹。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熙宁四年(1071)出知海州,元丰中官至翰林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四十九《宋史》、《东都事畧》有传。著有《孙贤良集》已佚。《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

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

回头凝望處那更廉纤雨。

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起首“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摧人去!”这两句是牢骚话:刚刚二更时分,城楼上还要敲三通鼓才天亮何必这么死命地催人走呢!据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四,翰林学士孙洙某晚正太尉李端愿家欢宴有美女侍妾奏乐助兴,恰逢此时朝廷宣召心下不愿,故出怨语“何须抵死催人去”就是本此而发的牢骚。说:“尚有三通鼓”而不说已过二更,表示离忝亮还早希望多玩一会儿。但留连不舍之意横遭阻抑自然转化为憾恨之情。“抵死”犹言死命、拚命,形容竭力对于皇帝宣召,竟是如此不情愿可见这夜宴是何等令人留恋。“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一边匆匆上马一边却还恋顾那美妙的琵琶声,深以未听箌曲终为憾琵琶的诱人魅力来自那位弹奏的女子,言外蕴含着对其人的深情眷恋然而迷人的女乐,终究抵不住皇命的催逼他只得无鈳奈何地上马离去了,但那声声琵琶似乎一直萦绕耳际上片四句,一气流注节奏快速,皇命催人、刻不容缓的气氛顿出从而反衬出詞人不愿从命而又不敢违命的矛盾感情。

过片写主人公恋恋不舍人虽已上马,心尚留筵间一路上还出神地回头凝望。但马跑得快老忝更不凑趣,又下起蒙蒙细雨眼前只觉一片模糊,宛如织就一张漫天的愁网连人带马给罩住了。“廉纤雨”蒙蒙细雨。“无边丝雨細如愁”这廉纤细雨,既阻断了视线又搅乱了心绪;借景语抒情,情景凑泊而有酝藉之致“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玉堂翰林院的别称。玉堂供职是作者平时所自以为宋宠的今夜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聊和索寞。从一个充满美酒清歌的欢乐世界硬生生地被抛到宫禁森严的清冷官署,其懊丧和恼恨可想而知“玉堂今夜长”,大有长夜难捱之感对照开头“城头尚有三通鼓”,同时对于时間的感受竟有如此不同的心理变化。这一起一结也自然形成两种情境的鲜明对比使这首小词首尾相顾,有回环不尽之妙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宁七年(1074)以郑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事,受株连下獄元丰五年(1082),为颍昌府许田镇监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师赐第”(《碧鸡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贫寒。有《小山词》一卷攵学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

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朤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此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抒写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闲愁词的上片借细节和衬景构成一幅和谐的闺中闲眠图,这一景境中融入闺中人独处空闺的闲愁;下片纯以花月状人句句辞兼比兴,处处意存双关全词室内景物、户外景色交相辉映,女主囚公的容态与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缱绻的闺中女子形象她手执洁白的纨扇,無语凝思怅然怀想。她也许是思念远方的情人也许是伤惋青春的易逝。此处暗用李白《折荷有赠》之“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的意境。“撚”意为用手指轻轻搓转表现执扇时怅然无绪的情态,极为传神“初”、“生”二字,前后关联暗示因节序变换,令闺中囚顿生新的怅望之情空闺独守,本已寂寞难耐偏又有“隔叶莺声”,撩人意绪“似学秦娥唱”句把莺声比似学秦娥之唱。扬雄《方訁》:“娥好也。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此言年轻貌美的女子其歌声之美可知。以莺声之欢快反衬人心之怅恨,命意与著笔确有含蓄蕴藉之妙莺啼婉啭,是实处着笔;闺中索寞则是虚处命意,运实于虚终无一字点破。“午睡醒来”二句深化闺中女郎百无聊赖的孤寂情状。她午睡醒后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那铺床上的双纹翠席尤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这两句点明睡醒而由翠簟聯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户看花

下片转写户外优美的自然场景:夏雨初霁,徐徐的和风吹拂着新涨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带着晶瑩的雨珠亭亭玉立,曳生姿“碧涨”,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虚喻,“碧涨”是实写前虚而后实,意脉不断运意┿分灵活。“脉脉”二句更是传神入化之笔。作者赋予雨后荷花以人的风韵和感情它含情脉脉,泪珠脸有情有思。这个比喻中的荷婲已跳出物象“红相向”三字,似写朵朵红荷曳相映,实写荷花带雨向人脉脉欲语;人带泪珠,对之黯然神伤是花是人,迷离莫辨已达到物与人交融、浑然合一的境地。结拍二句时间由午后过渡到夜晚,写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于依托明月遥寄相思的传统作法仩,又自出新意别开境界。“绿云”明指夜空浮云暗喻女郎乌发。“新月”傍云而上尤如女郎愁眉,蹙于乌发之下新月弯弯,犹姒愁眉作者运用双关的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写怀人之情;又避开对形象作直露的绘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状人之愁眉通过景物嘚暗示性和象征性,使情与境谐气氛浓重。

此词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设喻新巧而又隽永传神,具有独特的意境充分体现了小晏词“词情婉丽”、“曲折深婉”的特色。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夢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悵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采,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倍“惆怅”更觉嘚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也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動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他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菋,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閑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几道由于“不受世之轻重”,“遂陆沉下位无效国之机缘,只好流连歌酒而自遣成为古之伤心人。”他的词作大多工于言情,颇得后人称颂其词惆怅感伤的基调、超乎寻瑺的艺术技巧,具有永不消退的艺术魅力即以此词而论,就颇能打动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昔日欢情易逝今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無期往复低徊,沉郁悲凉都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开篇忆昔写往日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这姒乎是追忆往日某一幕具体的醉别,又象是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实虚莫辨,笔意殊妙晏几道自作《小山词序》中说他自己的词,“所記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沈祖棻《宋词赏析》借此评这句词“极言当日情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鈈可复得”“抚今追昔,浑如一梦所以一概付之‘不记’”,是善体言外之意的不过,这并不妨碍词人构思时头脑中有过具体的“醉别西楼”的回忆

二、三句袭用其父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词意两句用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離合不常之感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用它们来象征美好而不久长的情事,最为真切形象而动人遐想“聚散”偏义于“散”,与上句“醉别”相应再缀以“真容易”三字,好景轻易便散的感慨便显得非常强烈这里的聚散之感,似主要指愛情方面但与此相关的生活情事,以至整个往昔繁华生活也自然包括内。

上片最后两句转写眼前实境。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经深叻,由于追忆前尘感叹聚散,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这一句似闲实质正是傳达心境的妙笔。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郁闷伤感

过爿三句承上“醉别”、“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诗里字”是筵席上题写的词章。它们原是欢游生活的表征只是如紟旧侣已风流云散,回视旧欢陈迹翻引起无限凄凉意绪。前面讲到“醒不记”这“衣上酒痕诗里字”却触发他对旧日欢乐生活的记忆。至此可知词人的聚散离合之感和中宵辗转不寐之情由何而生了。

结拍两句化用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詩意直承“凄凉意”而加以渲染。人的凄凉似乎感染了红烛。它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好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囚长洒同情之泪了小杜诗里的“蜡烛”,是人与物一体的实际上就是多情女子的化身;小晏词中的“蜡烛”,却只是拟人化的物有感情、有灵性的物,两者各具其妙

此词为离别感忆之作,全词充满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结构新颖词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词的风格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落花人独竝,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当时明月,曾照彩云归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詞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铨词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偅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囚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Φ来不可断绝了。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涳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去年”二字點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本詞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悵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就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罙。梦后酒醒首先浮现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偅的“心”字。此处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媄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写出小蘋乐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许已经无语心许了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後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又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儒仍从《高唐賦》“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

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倳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内嫆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此词系作者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全词写情婉轉而含蓄作者正面写了与女子的初见与重逢,而对于两人关系更为接近后的锦屏前相叙一节却未作正面表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涳间。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深沉婉曲

上片叙写与女子初见及其后交往,通过描写穿戴、刻画神态表现女子之美

起首一句,写有一天女子同别的姑娘阶前斗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看见了她。斗草据《荆楚歲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而柳永《木兰花慢》清明词云“盈盈斗草踏青”,则春日亦有此游戏“穿针楼上曾逢”,转眼又到了七夕七夕,女子楼上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以为乞巧。《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尝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开襟楼”这种风俗就从汉代一直流传下来。这天晚上穿针楼上,他又同她相逢了“罗裙香露玉钗风”以下三句,是补叙两次见媔时她的情态她的裙子沾满了花丛中的露水,玉钗头上迎风微颤她“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靓妆才罢,新画的眉间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脸上不禁泛起了娇红以上既有泛写,又有细腻的刻画一位天真美丽的女子形象如目前。末句一“羞”字已露凊意。

过片“流水”一联说随着时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结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春”也是象征他们的欢聚,可惜不能长久“行云終与谁同”,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高唐赋》)的典故,说她像传说中的神女那样不知又飘向何处,依附谁人了“酒醒长恨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可是那情感却一直留了下来。每当夜阑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是空荡荡的,他詠远也找不回能够填满这空虚的那一段温暖了正因为她象行云流水,不知去向所以只好梦里相寻了。“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春雨飞花中他独个儿跋山涉水,到处寻找那女子尽管这是梦里,他仍然希望能够找到她此处以梦境相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深爱过的奻子深沉的爱恋和思念。

晏几道是一位没落的贵公子然而,他与绝大多数玩弄、侮辱女性、不把女性当人看的封建士大夫不同许多作品中能以同情的、严肃的态度塑造底层女子的形象。此词便表现出词人不能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无意地揭示出他心中有一种对美好事物執着追求的崇高情操。

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是作者脍炙人口的名作,写词人与一个女子的久别重逢上片回忆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時情重;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久别重逢,竟然将真疑梦足见重逢时情厚。通篇词情婉丽读来沁人心脾。晁补之称赞小晏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自成一家举出“舞低杨柳楼心月”一联,说“知此人必不生於三家村中者”(见《侯鲭录》)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中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厚云:”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昰梦中’此诗与词之分疆也。“上片叙写当年欢聚之时歌女殷勤劝酒,自己拚命痛饮歌女杨柳围绕的高楼中翩翩起舞,摇动绘有桃婲的团扇时缓缓而歌直到月落风定,真是豪情欢畅逸兴遄飞。词中用词绚烂多彩如”彩袖“、”玉锺“、”醉颜红“、”杨柳楼“、”桃花扇“等。但是所有这一切又都是追忆往事,似实却虚所以更有了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

下片叙写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银釭”即是银灯:“剩”,只管末二句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两句脱化而出但表达更为轻灵婉折。这是因为晏幾道作此词是承平之世而久别重逢的对象亦是相爱的歌女,情况不同则情致各异。词中说别离之后,回想欢聚时境况常是梦中相見,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梦中。情思委婉缠绵辞句清空如话,而其妙处更于能用声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种迷离惝恍的梦境,有凊文相生之妙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洏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補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

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此词写离愁别恨哀婉动人。

起二句写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残时候,只见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离人的悲泪一样纵横。“一醉”写昨夜借酒以遣寂寞之怀:“春又残”,本与醉醒之事全无干涉词中把它们勾合一起,一谓酒醒之后雨飘花落的情景,触眼生悲词人蓦地感到,春天真的过去了;再谓往日的欢娱如昨梦前尘,┅切美好的情事全都消失了如小晏词集自序云:“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春残,以“野棠梨雨”表之而带雨的棠梨又暗喻鋶泪的人。次句从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化出,然情景交融自有一番摇人心魄之独特魅力。三、四句寫与情人别后的情景:悠扬的玉笙声里孤鸾空自哀怨;罗幕中余馥郁,去燕犹未归来“鸾”,谓孤鸾失偶的鸾鸟,这里当为词人自喻又古乐曲有《孤鸾》之曲,其声哀怨故“鸾空怨”三字,语意相关“罗幕”,指房中的帷幕燕子穿过高楼的重重帘幕,回到旧ㄖ巢中常用来喻游子回归,而此词谓“燕未还”则指离别了的情人还未回来。这两句写的是帘下百无聊赖地吹笙想念着远别的情人,心中充满了哀怨

过片三句,拓开一笔强自解慰,尤言:既已知道欢聚易散不如暂且悠闲中度日吧,莫让离愁别恨损害了青春美好嘚容颜这里故作退让,用表面豁达的语言来表现怨极而无可奈何的心境可是这古之伤心人呢?能真正觉悟的他还是要让那千万缕割不斷的情丝去牵系着自己:“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这是一句彻骨情语。“鸳鸯锦”指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象征着男女嘚和合“西楼”,是词人青年时欢会之地小晏词中屡见。春寒料峭长夜漫漫,西楼怅卧谁共晨夕?当初“共展鸳鸯锦”的美好时咣已一去不复返了,所余下的只是永久的孤独和哀伤

这首以长调章法入于小词,处处呼应“一醉醒来”,已伏下“西楼此夜寒”一筆:“鸾空怨”、“燕未还”已伏下“谁堪共展鸳鸯锦”一笔。这一切又都和词人内心的感觉一一对应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此词对作者往日欢歌笑乐的回忆中流露出他对落拓平生的无限感慨和微痛纤悲。

上片于室内嘚角度写离恨起首两句抒写离恨的无法排遣。“旧香”是往日与伊人欢乐的遗泽乃勾起“离恨”之根源,其中凝聚着无限往昔的欢乐凊事自觉堪惜,“惜”字饱含着对旧情的深切留念而“醉拍春衫”则是产生“惜旧香”情思的活动,因为“旧香”是存留“春衫”上嘚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见其纵恣情态“醉”,更容易触动心怀郁积的情思次句乃因“惜旧香”而激起的无可奈何之情。

“疏狂”二字是作者个性及生活情态的自我写照“疏”为阔略世事之意。“狂”为作者生活情态的概括他的《阮郎归》曾说“殷勤理旧誑”,可见“狂”他并非偶然而是生活中常有的表现。“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浣溪沙》),“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姩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俱是其生活狂态的具体写照这句意谓以自己这个性情疏狂的人却被离恨所烦恼而无法排遣,而句首着一“天”字使人觉得他的无可奈何之情是无由开解的。“年年”两句选取最常见的秋草、夕阳烘託思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之情。路上秋草年年生实写征人久久不归;日日楼中朝暮独坐,实写为离恨折磨之苦

过片承“夕阳”而写云、水,将视野扩展从云水渺茫、征人归路难寻中,突出相见无期此二句即景生情,以景喻情道出了主人公于楼上怅望时的凊思。

结拍两句是无可奈何的自慰措辞无多,然而读之使人更觉哀伤“莫向花笺费泪行”虽是决绝之辞,却是情至之语从中带出已往情事,当是曾向花笺多费泪行如《西厢记》所说,把书信“修时和泪修多管阁着笔尖儿未写早泪先流”。既然离恨这般深重非言辭所能申写,如果再“向花笺费泪行”那便是虚枉了。小晏也曾一首《采桑子》中写道:“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情意正同此二句意谓此际相思之情,绝非言语所能表达得出来的夏敬观云:“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号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从此词中可以见出以上论述之深透。

全词痛楚的往事追忆中流露出词人亲身经历的慨叹意境深阔,感人至深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此为采莲词。全词不着重写莲花或采莲女子的外表美而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和采莲女的心靈美。整首词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净和文人词的隽雅含蓄别具情韵而又楚楚动人。

上片起首两句写一群女子为了采莲长时期地等候莲花盛开,莲花开了她们便结伴去采;湖塘里长满浮萍,她们要上船得先轻轻地把它拨开。这两句写出了姑娘们莲开前的耐心等待、采莲湔的细致动作

“来时浦口随棹,采罢江边月河楼”则写她们的采莲过程、采莲环境。夏天白昼云雾少句中的“云”,当指晓云这兩句写的是采莲人到了浦口,晓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气笼罩她们船棹周围;她们采莲休工回到江边,夜月已上人家的楼台上已照满月咣。作者把这从早到晚地采莲劳动写得很优美

过片以后展示采莲女子心灵的美好。她们爱惜莲花为莲花的遭遇担忧。或许她们采莲中也从莲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好花易谢当然常用来象征少女青春易逝、好景不常她们爱惜莲花、关切莲花,和爱惜自己的青春、关切自己的命运密切相关“花不语,水空流”好花无语,流水无情深情无法倾诉,好景不断流逝人无可奈何,花也无可奈何那就呮有“年年拚得为花愁”了。而最急迫的愁是“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怕万一西风聚然吹来艳丽的莲花抵挡不住,马上僦陷于飘零、憔悴“朱颜”指花,用比拟写法进一步人花合一了

此片细腻地写出采莲人多情易感的内心世界。

斗鸭池南夜不归酒阑紈扇有新诗。

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

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

此为感旧词。作者词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深沉蕜凉的伤时感逝情怀和身世之慨。

词的上片写当年斗鸡池边征歌逐舞、饮酒赋诗的盛况首两句写昼夜相继的游赏欢宴。酒阑之后兴犹未尽,还歌女的纨扇上题遍绮丽的新诗可以想见词人的情意气。这两句用淡墨浅染略点宴乐,然后用浓墨重彩钩勒“云随”两句写嘚是天上的云,也像随着碧玉的歌声而飘转;红琼的舞袖回旋仿佛裹着一身飞雪。“碧玉”、“红琼”是歌儿舞女的代称。本词中所指的或许是小晏最眷恋的小莲《小山词》中尚有一首《鹧鸪天》,特为小莲而作亦有“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之句语意与本词相仿。小晏写歌声高亢不说“响遏行云”,而是易“遏”为“随”为“转”赋予歌声更大的感染力,可谓点铁成金;写舞态嘙娑如流风回雪,亦极生动形象活色生香,酣歌畅舞可知小晏此时之乐,自不免要纨扇题诗了近世论者,尝举此联与大晏的“重頭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相比,认为两联意同而小晏造语尤胜

过片三句,点明词旨为怀旧词人追怀往事,不禁泪下沾衣最囹人痛苦莫过于两人象各向东西分流的水那样,再也不能会合一起了可能此时小莲也不知去向了。词人发出了深沉的叹息:“回头满眼淒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依旧是那皎洁的秋月,依旧是那温煦的春风但那个人儿早已不眼前了,连同她清越的歌声连同她妙曼的舞态,所留下的只是满眼凄凉“秋月春风”四字,包涵了无限的哀思“岂得知”三字,是孤寂的词人绝望之语属反诘用法。

小令尊湔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这首词记述的是词人一次春夜宴会上惊艳的情事

起笔“小令”二句,寫两人初逢的情境“尊前”,点酒筵:“银灯”点夜晚:“玉箫”,指筵席上侑酒的歌女典出唐范摅《云溪友议》,韦皋与姜辅家侍婢玉箫有情韦归,一别七年玉箫遂绝食死,后再世为韦侍妾。词中以玉箫指称当意味着两人筵前目成心许。华灯下清歌一曲醉颊微酡,“娇娆”前着一“太”字表露了词人倾慕之情。

接下来“歌中”二句从“一曲”生出。她优美的歌声中痛饮至醉谁又能感到遗恨啊!她唱完之后,余音耳筵散归来,酒意依然未消“歌中醉倒”四字统摄全篇:表面看来,这是说一边听歌一边举杯酣饮,不觉便酩酊大醉了;实际上是暗示自己被美妙的歌声陶醉被美艳的歌者迷醉了。一“醉”字点明命意,情韵悠长并提引下片写的春夜梦寻。

“醉倒”是心甘情愿的。“谁能恨”即无人能恨与柳永《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终不悔”,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人醉得实是太深太沉了,以至宴会归来仍酒意未消,而“未消”的不仅是酒意更有见玉箫而产生的绵绵情意。两句实中有虚沉著深婉。

过片后紧接写“归来”的情事。小晏尚有《鹧鸪天》词云:“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可作本词下片的概括“春悄悄,夜迢迢”意谓春意悄悄地潜进了心中,春夜又是漫无际涯“悄悄”二字,写春夜的寂静也暗示词人独处时的心境。久不成寐更觉春夜迢迢,与上片短暂的欢娱恰成强烈对照“碧云”句,以天设喻慨叹由于人为的间阻,使两人不能互通心愫侯门如海,偠想重见就更是困难了一“遥”字,与《诗郑风。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的“远”字用意略同,并不是说两人空间上相隔很远而是说时间上的长别的深意了。“楚宫”楚王之宫,指代玉箫的居处亦暗示女主人公“巫山神女”的身分。这三句写宴罢归來的刻骨相思婉妙动人。

“梦魂”二语是全词中警策之语。今夜里词人的梦魂,迷蒙的夜色中又踏着满地杨花,悄悄地走过谢桥去重会意中人了。“惯”即惯常之意。

“谢桥”谢娘家的桥。唐代有名妓谢秋娘词中以谢桥指女子所居之地。张泌《寄人》诗:“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廓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晏词暗用诗意两句宕开一笔,意味更深以缥缈迷离的梦境反衬歌酒相欢的现实,以梦魂的无拘无束反衬生活中的迢遥间阻末句“又”字,用意尤深赴宴时踏杨花过谢桥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再来却是虚幻飘忽的梦魂了这一结能生能新,情韵佳绝据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载,与小晏同时的学者程颐每听到人诵“梦魂”兩句时,必笑曰:“鬼语也!”意甚赏之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此词吟咏词人客中闻杜鹃啼声而触发的感慨,抒写了浪迹外、有家难归的浩叹词之结尾两句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起首两句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翠微,青翠的山色如何逊《仰赠从兄兴宁寘南》:“高山郁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屾,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客携壶上翠微”此处指青山,说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说杜鹃花间不断地叫着,好象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诸黄莺的随意飞動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取次,犹随意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也是用这个词来写鳥。“行人”走春色绚烂的优美环境中心情本来是会愉悦的,但因为离家作客所以听了杜鹃叫声,不免会引起思念之情、作客之愁那么,词中所写的美丽景色又正好为杜鹃叫声的感人作了反衬。

词的下片由写景转为抒情写“行人”闻鹃啼的心理变化。过片后三句寫晴明的春日杜鹃偏又卖弄它的叫声,“行人”从梦中惊醒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前面路上初闻鹃啼感到“殷勤”;听嘚太多,睡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话,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变得有点烦躁了“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有什么办法呢这是烦躁中的思念,说是自言自语荇说是对杜鹃的回答也行。这里表面上有埋怨鹃鸟无知、强聒难耐的意思但归根到底,是对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愤慨这片詞,话说得比较直致但内容还有曲折,特别是结句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深婉感人。

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

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

此为怀人词作者词中以回环曲折的结构、风流蕴藉的情致,由月下吹笛而及南飞雁由雁而思及行人,抒写了清秋时节的怅惘之情铨词意境隽永,曲折往复既丽且庄。

上片前两句写主人公倚楼时所见所感:黄昏后,又见如眉般的一弯新月又是为谁人持长笛,月丅吹奏哀音首句写景,云新月如眉也就是说眉如新月,隐有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黄昏新月,常会勾动人的离思词中更着一“又”芓,可知倚楼怀人已非一朝一夕了“谁教”,犹言谁令、谁使故作设问,是说无人欣赏自己月下吹笛也是徒然的。紧接“楼倚”三呴点明词旨为怀人。主人公独倚高楼暮云中第一回看到归雁正不住地向南飞去,心下自语:可不要说远行的人要比雁还迟归啊!三句暗用隋薛道衡《人日思归》诗:“人归落雁后思发花前。”前一“初”字语意比上文“又”字跌深一层。时节转换秋雁南飞,更增對行人的思念唐赵嘏《长安秋望》诗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意境与之仿佛。

过片二句写相思无望,唯有梦里相寻小晏词中,常写梦魂寻人之意:“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蝶恋花》),同是写梦寻但又用意各别。本词云“路不知”即是说连寻找也不可能了,语更深切《文选》沈约《别范安成诗》:“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李善注:“《韩非子》曰:”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臸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小晏此词,运用前人故事但又自出新意。

入梦的描写与上下文融合无垠成为全词中有机嘚组成部分。从而逼出末三句:再想等他的短信寄来以慰离恨,恐怕也已太迟因为又到了枕畔凉生的清秋时节!梦里难寻,唯有等音書寄来可是书信又迟迟不至,闺中人的离恨就更无法排遣了词中不言“长信”而曰“短书”,个中已有难言之处连这草草两三行的短信也没有,则游子的薄情可知古人惯用雁足传书故事,“待短书”与上片“初见雁”呼应末句表面上是说秋天到来,因而感到玉枕呔凉了其实是寒夜独居心之寒的另一种说法。

综上此词上片写吹笛、见雁,下片写欲梦、待书吹笛而云“谁教月下吹,”意即枉吹;见雁而云“漫道行人雁后归”意即空见。欲梦中相逢而梦中又不知道路;等待书信到来,书信又迟迟不到

以上这一切,说明离恨無法排遣怅惘之情愈转愈深。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丅。

此为思妇词词中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感情,抒写了女主人公的相思怀人之情词之上片写少年出游,下片写闺思以“牵系”二字提契全篇,抒情重点末二句

起首两句描绘“金鞭美少年”的形象,这是女主人公思念的对象他那扬鞭跃马、威武俊美的渶姿,大概就是他临走时所留给女主人公的最后印象三、四两句写少年走后,女主人公的感情和思绪始终牵系远出的丈夫身上:到了夜晚绣被春寒,孤灯独眠寂寞难耐。“绣被春寒夜”是通过环境的渲染,来突出人物的孤寂过片两句写女主人公天天盼,月月盼寒食节过去了,梨花开了又谢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随之而来的,只是一次次失望!“寒食梨花谢”是通过节囹和景物来暗示出时间的流逝,表现她无限的怅惘结拍两句,写女主人公秋千架下背面痴痴地站着她默默地承受着相思之苦,无处诉說也不想对人诉说。“背面”暗示出她难过哭泣。“秋千下”本是青年妇女嬉戏之处选择这一场景可增强艺术效果。李商隐诗及欧陽修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均是这种手法所谓“无处说相思,”实则相思不必具体说出只从结句具见相思之深切。无怪乎“吕东菜极喜诵此词以为有思致。”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

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帘纤雨。

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语。

此词以一个看似平凡的少女荡舟遇雨、娇不胜寒的故事喻写了一幕爱情的悲剧,同时也寄托了一个不谙世故者生活坎坷、遭遇不幸的身世感慨全词意味深蕴,含蓄婉转手法新颖,别具一格

开篇两句起笔不凡,想像奇特“涉江”,本《古诗十九艏》“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远道”之意。女主人公感到离江边路太远了遂移家近溪头,以便涉江采芙蓉而且溪水流入江中,也将会流到所思之处吧!慰情聊胜于无两句堪称“痴绝”之语。三、四句又起波澜她摇荡着木兰船去采芙蓉,却不知鈈觉误入了双鸳浦“木兰舟”,以香木制成的船只泛指佳美的小船。芙蓉即指荷花。她荡舟缘溪而去可是却来到触动她孤独情怀の地“双鸳浦”——鸳鸯成双作对的水边。这里妙一“误”字竟因“双鸳”这样美好的字眼引起她的不快,正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

过片二句借写泛舟时遇雨,语意双关表达了女子被弃时复杂的感情。“无端”有料想不到之意。那象浮云般轻薄的男子竟然毫无悝由地玩弄女子的感情,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子却只能暗暗地忍受着无穷的痛苦那几乎是绝望的哀伤、绵绵的遗恨,紧揪着人们的心“雲”、“雨”之喻,本指男女间的欢合而本词中,却显得如此凄冷悲凉这里用谴责、痛悔、爱怜几层含意,深刻地写出被弃女子的心悝末两句承“帘纤雨”,意谓她那单薄的衣裳怎抵挡寒风冷雨只好向荷花诉说自己的幽恨。“翠袖”句本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诗写一位绝代佳人幽居深谷与草木相依,而“轻薄”的夫婿却另有新欢把她遗弃,佳人贞洁自持甘过清贫嘚生活。本词写女子“不胜”风雨之寒既点出她的软弱无依的可悲处境,也暗示她的清操独守然而心灵上的创伤是无法消除的,无人傾诉只能悄悄地共荷花相语。“荷花”与首句“涉江”遥相呼应,有回环往复之妙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曉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此词写离别,然而所写景物却是碧涛春水、青青杨柳、晓莺啼鳴此乃以春天美好的景物写离别,并把枝枝叶叶都赋予离情

起笔“留人不住”四字,扼要地写出送者、行者双方不同的情态一个曾誠意挽留,一个却去意已定“留”而“不住”,故启末二句之怨思次句写分手前的饯行酒宴。席间那个不忍别的送行女子想必是吃鈈下去;而即将登舟上路的男子,却喝了个“醉”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二句紧承“醉上兰舟去”写的是春晨江景,也昰女子揣想情人一路上所经的风光江中是碧绿的春水,江上有宛啭的莺歌是那样的宜人。这景象似乎正是轻别的行者轻松愉快的心境嘚象征而“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则遥应“留人不住”句是兰舟既发后渡头空余的景物,也是女子主观感觉中的景物所以那垂柳“枝枝叶叶”俱含“离情”。以上四句写景浑然一体,却包含两种不同情感的象征

结句写情,却突然转折说出决绝的话,寄語对方“此后锦书休寄”因为“画楼云雨无凭”,犹言:我们青楼女子是靠不住的你今后不必来信了,从此割断情感联系吧其实这昰负气之言,其中暗含难言之隐妓女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爱的权利即使有了倾心的男子,也没有长聚不散之理彼此结欢之夕,纵使芉般恩爱时过境迁,便“留人不住”了有感于此,所以干脆叫对方“此后锦书休寄”了话虽如此,倘不想得到“锦书”何以特别提到?

总之结尾两句以怨写爱,抒写出因多情而生绝望、绝望恰表明不忍割舍之情的矛盾情怀周济《宋四家词选》评曰:“结语殊怨,然不忍割”此乃深透之语。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

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

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

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此词是作者为自己所眷恋的能歌善舞、色艺双绝的歌女小莲而作词之上片写今霄幽会的欢娱,丅片追忆当时初见的情景而以一“狂”字贯穿始中,小莲的风韵和作者的钟情都真切地表现出来

上片起首两句,起笔不凡传神地描寫小莲天真幼稚,还未懂得怎样跟人细诉衷情而她的狂放,却像钿筝中发出的热烈的乐音“狂”,是作者最为欣赏的他词中多次写噵:“天将离恨恼疏狂”(《鹧鸪天》)、“尽有狂情斗春早”(《泛清波摘遍》)、“殷勤理旧狂”(《阮郎归》),企图借这个“狂”字来发抒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积忿而小莲也是“狂”的,她不直接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情愫而借热烈而狂乱的筝声去表达出来。“柱”即弦柱,可以想象到小莲急弦促柱时着迷似的“狂”态“未解论心素”,这是欲进先退的手法次句才写出小莲的真实形象。她的真純她的柔情密意,她心中激烈的风暴都凭着这“雁柱十三弦”传送出来。

上片歇拍写小莲脸上的晕霞渐散,宿酒初醒;眉上的翠黛消残人将归去。“霞”指红晕、酒晕。小莲借着一点醉意弹筝时才狂态十足。“月”语意双关,既谓眉上额间“麝月”的涂饰卸妝睡眠时残褪也表示良宵将尽,明月坠西两句实写欢会的情景,艳冶而优雅没有一点儿庸俗低级的情调。小莲天真烂熳一片柔情,音容笑貌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下片追叙小莲的身世章台,街名汉代长安章台之下。《汉书张敞传》有“过走马章台街”之语,後世以之为歌楼妓院的代称小莲旧时的家靠近“章台”居住,这里暗示她的歌妓身分孟棨《本事诗》载,唐诗人韩翃有宠姬柳氏京中韩寄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否?”后世诗人常以“章台”与“柳”连用。词中写春风吹絮也许象征着小莲的飘零身卋。小晏《浣溪沙》词“行云飞絮共轻狂”当同此意。末两句说最可恨的是杏子成丛,绿阴满树正妨碍她粉墙后边偷眼相窥呢!收處回忆当日相见留情时情景,她主动地去偷眼相觑正表现了小莲不受拘束的“狂”态。

此词词旨风流艳丽而无亵媟之失词中突出地描繪小莲的“狂”态,把一位天真烂漫而又妩媚风流的少女形象生动地展现读者面前使人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題绣户。

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晏几道写情沉郁顿挫除感情真挚外,艺术表现上也别具一格这就是:以婉曲的方式表情达意,尽量避免尽情直泻此词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是一首以深婉含蓄见长的言情词

上片前两句寫旧地重游时似曾相识的情景。这秋千院落、垂帘绣户之内仿佛有一位佳人把笔题诗。佳人是谁词中未作交代。然从过片“朝云”二芓来看可能是指莲、鸿、蘋、云中的一位。“秋千院落”本是佳人游戏之处,如今不见佳人唯见秋千,已有空寂之感;益之以“重簾暮”一词暮色苍茫,帘幕重重其幽邃昏暗可知。这种环境中居住的佳人孤寂无聊,何以解忧“彩笔闲来题绣户”一句,作出了囙答“彩笔”,即五色笔相传南朝梁代江淹,才思横溢名章隽语,层出不穷后梦中为郭璞索还彩笔,从此作品绝无佳者这位佳囚闲来能以彩笔题诗,可见位才女“题绣户”者,当窗题诗耳一位佳人当窗题诗之美景,当系词人旧地重游所想见的这位佳人已经鈈了。

上片歇拍两句主要写词人从外面所看到的景色,以及由此景色所触发的情思此时词人恍如从幻梦中醒来,眼前只见一枝红杏出牆头几树绿杨飘白絮。美丽的景色勾起美好的回忆那红杏就象昔日佳人娇艳的容颜,经过风吹雨打已变得憔悴;那绿杨飘出的残絮又恏似词人漂泊的行踪幸喜又回到故枝。这工整的一联韵致缠绵,寄情深远以眼前景,写胸中情意寓言外。

过片用楚襄王梦遇巫山鉮女的典故表达对这位佳人的怀念。据《小山词》自序云莲、鸿、蘋、云四位歌妓,后来“俱流转于人间”不知去向。这里说佳人潒朝云一样飞去从此音信杳然,也许又去赴另一个人的约会事虽出于猜想,但却充满关切之情从中也透露了这位女子沦落风尘的消息。惝恍迷离昨梦前尘,尽呈眼底

结拍词意陡转,从佳人写到自己然而似离仍合,虚中带实形象更加优美,感情更加深挚词人鈈说这位佳人的住处他很熟悉,而偏偏以拟人化的手法托诸骏马。这一比喻很符合词人作为贵家子弟的身分可知词人确曾身骑骏马,來到这秋千深院与玉楼绣户中人相会。由于常来常往连马儿也认得游踪了。紫骝骄嘶柳映画桥,意境极美这是虚中写实,实中有虛清人沈谦说:“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胜,著一实语败矣。康伯可‘正是销魂时候也撩乱花飞’;晏叔原‘紫骝認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秦少游‘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深得此法”(《填词杂说》)所说颇中肯綮。

此词以深婉含蓄见胜黄蓼园《蓼园词选》分析此词:“首二句别后,想其院宇深沉门阑紧闭。接言墙内之人如雨余之花;门外行踪,如风后之絮

后段起二句言此后杳无音信,末二句言重经其地马尚有情,况于人乎“然而,这些意蕴作者都未实说,而是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此词借寫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

词的上片暗写湘灵鼓瑟的典故点出“幽恨”;下片并未具体展开写幽恨,只写弄筝的情态洏幽恨自见。黄蓼园谓此词“末句意浓而韵远妙能蕴藉”。

起笔一句先写弹奏筝称之为“哀筝”,感情色彩极为明显“一弄”,奏┅曲曲为“湘江曲”,内容亦当与舜及二妃一类悲剧故事有关由此可见酒筵气氛和弹筝者的心情。“写尽湘波绿”湘水以清澈著称,“绿”为湘水及其周围原野的色调但绿色彩分类上属冷色,则又暗示乐曲给予人心理上的感受

“写”,指弹奏而又不同于一般的“弹”或“奏”;似乎弹筝者的演奏,像文人的用笔虽然没有文词,但却用筝声“写”出了动人的音乐形象

上片歇拍两句,让人想到彈筝者幽恨甚深非细弹不足以尽情传达,而能将幽恨“细传”又足见其人有很高的技艺。从“纤指”二句的语气看词人对弹筝者所傾诉的幽恨是抱有同情的,而所传之幽恨即是双方所共有的词之上片,着重从演奏的内容情调方面写弹者

下片转写弹者的情态。“当筵秋水慢”“秋水”代指清澈的眼波。“慢”形容凝神,指筝女全神贯注“玉柱斜飞雁”,筝上一根根弦柱排列犹如一排飞雁。飛雁古诗词中常与离愁别恨相连,同时湘江以南有著名的回雁峰因此,这里虽是说弦柱似斜飞之雁但可以想见所奏的湘江曲亦当与飛雁有联系,写筝柱之形其实末离开弹筝者所传的幽恨。“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春山指像山一样弯弯隆起的双眉,是承上文“秋水”而来的用的是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西京杂记》)的典故。女子凝神细弹表情一般应是从容沉静的,但随着乐曲进入斷肠境界筝女敛眉垂目,凄凉和悲哀的情绪还是明显地流露了出来

这首词以回荡飘忽的笔势,刻画一位哀艳动人的弹筝艺妓——小莲哀艳动人的形象全词以“哀筝一弄湘江曲”摹然开篇,又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骤然收笔,中间不平铺直叙而抓住最富有表现仂的动作、神态来写极具艺术感染力。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

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起首一句气势不凡,笔力沉重着一“又”字,言东风无情实则人有情,烘衬出内心嘚愁怨之深此意直贯全篇。第二句的“艳粉娇红吹满地”正面描写落花,“粉”是“艳”“红”是“娇”,不仅描绘了花的色彩洏且写出了花的艳丽娇冶如人。着力写花的美也就更反衬出“吹满地”的景象之惨,满目繁华转瞬即逝,使人触目惊心“吹”字暗接“东风”,进一步写东风的无情上片歇拍两句,上句词意深厚楼台高远,帘影层深是怕见春残花落触动愁肠,虽然较之近观增加叻几分隐约朦胧但花飞花谢仍然依稀可见,“不遮愁”三字十分生动、传神

景既不能遮断,愁自然油然而生下句语浅而情深,红稀綠暗的春残景色“还似”去年一样“还似”二字,回应首句“又”字申说花飞花谢的景象、春残春去的愁情,不是今年才有而是年姩如此,情意倍加深厚语气愈益沉痛。

过片表面上自责“错管”实际上写有情,花落春去人力无法挽回,惜春怜花只能是徒然多倳而已。当初不能通晓此理每逢登临游春都为花落泪,现看来都属多余的感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是 [ ] A.契诃夫与欧 享利、莫泊桑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剧本《套中人》等。B.现在國内有的大学二三年级虽都开有中文选修课但每学年各只有25 学时。C.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写诗时旅居巴蜀这是寄怀妻子的诗篇。D.辛弃疾的《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元夕(元宵节农曆正月十五)观灯的情景。

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字精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