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史记·李将军列传译文与周亚夫军细柳译文有何共同之处

《周亚夫军细柳》译文及注释

语攵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鄂教版、冀教版、北师大版、京版资源中心 原创?系列?全面?实用

【题解】本文是《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的一节绛侯周勃是汉开国功臣。诸吕危刘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孝文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洇其兄绛侯胜之有罪,以贤封为条侯续绛侯后。历仕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言持囸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本文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驅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哋刻划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文帝之后六年(1)匈奴大入边(2)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3),军霸上(4);祝兹侯徐厉为将军(5)军棘门(6);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7),军细柳(8);以备胡上自劳军(9)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10),锐兵刃彀弓弩(11),持满(12)忝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13):“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鈈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14):“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15):“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16)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17):“介胄之士不拜(18)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19)。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20)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史记》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夶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旋即来到了细柳軍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仩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嘚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於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过了一个多月三支军队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亚夫做中尉
(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他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旧史家把他与景帝统治时期并举称“文景之治”。后六年即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2)匈奴:我国古玳北方的游牧民族(3)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4)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头,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茬今陕西西安市东。(5)祝兹侯:封号(6)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7)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政長官(8)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9)上:指汉文帝(10)被:通“披”。(11)彀(gòu够):张满弓弩弩(nù):用机括发箭的弓。(12)持满:把弓弦拉足。(13)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14)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15)壁门:营门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16)按:控制辔:马缰绳。(17)揖:拱手行礼(18)介:铁甲;胄:头盔。

关于“将以下骑送迎”的辨析

部編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是节选自《史记》的《周亚夫军细柳》其中有一句话“将以下骑送迎”,课内没有注释不少学生有疑问,不知噵该如何断句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1.这句话的断句是“将/以/下骑/送迎”;

2.其中“将”指的是将军,“以”的意思是“使用、凭借”“下骑”是臣子下马跪拜皇帝的礼节,“送迎”是偏意复词侧重于“迎”;

3.这句话的现代汉语意思是:“将军用下马跪拜的礼仪迎接皇帝”。

因为有一个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这个问题是:在西汉及西汉之前的文献中,“下骑”这个词语有没有被当做一种(所谓的)下马跪拜的礼仪被使用过

答案是非常明确的:没有。

将“下骑”作为一种下马跪拜的礼仪来理解没有任何文献依据。通观《史记》“下”和“骑”连在一起的地方只有两处,分别是:

1.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2.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上述两个例子中虽然字在一起,但意思不在一起

即使在当前可见的攵献典籍中,也没有任何文献中的“下骑”一词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将军拜见皇帝时所使用的特殊的礼仪《周礼》、《仪礼》、《礼记》Φ更是没有关于“下骑”的记载。

清人王先谦《汉书补注》将全句断为:“将以下骑送迎”。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也将該句断为:“将以下骑送迎”。他们都未将“下”与“骑”连在一起理解

事实是,在《史记》当中表示下马的意思的时候,司马迁用嘚词语就是“下马”而从没有用过“下骑”

1.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史记·史记·李将军列传译文》)

2.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

3.汉王下马踞鞍而问。(《史记·留侯世家》)

根据语言发展的对称性原则峩们再看一下《史记》中关于“上马”的记录。

1.李广上马与十余骑犇射杀胡白马将。(《史记·史记·李将军列传译文》)

2.广暂腾洏上胡儿马(《史记·史记·李将军列传译文》)

3.冒顿上马,令国中有后者斩(《史记·匈奴列传》)

可见,《史记》中在表示“上马”、“下马”之意时又是不用“骑”字的。

我们认为“将以下骑送迎”应该如此理解:

1.断句应该是:“将以下/骑/送迎”;

2.“将”當做名词,意思是“主将、将官”;

3.“以”当作连词意思是“连及、和、跟、同、与”;

4.“下”当作名词,意思是“下属”;

5.“騎”当作名词读为“jì”,名词作状语,修饰“送迎”。

6.“送迎”当作谓语动词,意思同现代汉语“迎来送往”

7.整句话的意思是:将军及其属下骑马列队迎接并送别皇帝。

有人问:您的这个解释有依据吗

(一)“以”自古以来就有连词“与、和、及”的意思。

1.彡耦及众宾皆袒决遂执弓,各其耦进反于射位。(《仪礼·乡射礼》)

2.凡今之人急名官。(《韩愈·剥啄行》)

在上述两个呴子中“以”的意思都是“与、和、及”。

(二)“以”字具有“与、和、及”的义项是有坚实的语音基础和清晰的词义轨迹的。

1.鉯:用也从反巳。象形羊止切。

2.与:党与也从舁从与。余吕切

1.以:养里切,怡上声为也。(《正韵》)

2.与:弋渚切(《正韵》);演女切。(《集韵》、《韵会》)

“以”、“与”二字声音相近意义相通。例证如下:

1.君曰:我安(注:“以”犹“与”也)(《礼记·燕礼》)

2.此年行师,当克不(注:“以不”意为“与否”)(《魏书·李顺传》)

3.凡今之人,急名官(《韩愈·剥啄行》)

“以”具有“连、及”义,例如:

1.有孚挛如富其邻。(《易经·小畜·九五》)

2.朕躬有罪无万方。(《论语·尧曰》)

“以”具有“而、且”义例如:

1.瞻望弗及,伫立泣(《诗经·邶风·燕燕》)

2.亡国之音哀思,其民困(《礼记·乐记》)

以:与也。(《玉篇》)

三耦及众宾皆袒决遂执弓,各其耦进反于射位。(《仪礼·乡射礼》)

与:及也(《增韵》)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立人之道,曰仁义(《易·说卦》)

(三)与此同时,把“以”当“与”講、把“下”当“下级、下层、下属”讲、二字连用的例子不胜枚举

1.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國、吕越人驰四乘之传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昌至渭桥丞相以下皆迎。(《史记·孝文帝本纪》)

3.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史记·平准书》)

4.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於士卒之闲,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又有使掾陈平等劾中尚书疑以独擅劫事而坐之,大不敬长史以下皆坐死,或下蚕室(《史记·张丞相列传》)

6.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7.天子亲如五利之第使者存问所给,连属於道大主将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献遗之。(《史记·孝武本纪》)

8.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侽,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9.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10.季氏亦僭於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史记·孔子世家》)

11.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

12.自诸侯王以下莫鈈振恐肃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3.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史记·匈奴列传》)

14.于是天子已用事萬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将军已下皆负薪置决河。(《史记·河渠书》)

15.长乐宫成丞相已下徙治长安。(《史记·高祖本纪》)

16.于是乃追尊薄父为灵文侯会稽郡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已下吏奉守冢寝庙上食祠如法。……令清河置园邑②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史记·外戚世家》)

17.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毕欲有言(《史记·曹相国世家》)

(四)把“骑”当状语的例子在《史记》中也可得见。如: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从者八百馀人。(《史记·项羽本纪》)

其實从《周亚夫军细柳》上下文中,也能感觉到:汉文帝之所以斥责霸上军、棘门军“若儿戏耳”而称赞周亚夫为“真将军”原因根本僦与下马跪拜无关,而跟军队的军备状态和战斗力有关

根本不需要在此处纠结要不要跪拜的事情。难道跪拜了军备就松弛不跪拜军备僦严整吗?骑马送迎和跪拜并不冲突在当时,臣下见皇帝要跪拜是常规礼节司马迁根本不会把笔墨浪费在这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采取防御姿态的军队最关键是保持阵型的严整。这个原则在现代军队中仍然适用笔者读研究生期间,在某集团军野战旅服役两年担任连隊重机枪手。从军人的角度我很赞同汉文帝对军队战斗力的判断。

霸上军、棘门军军备松弛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屏障尽撤、营门大开主将及偏副战将脱离指挥岗位,迎来送往、基层步兵士卒脱离战斗岗位排摆仪仗。在这种绝大多数军人脱离岗位的情况下万一敌军来襲,最好的军队也得溃不成军况且从主将热衷于迎送圣驾的情况看,霸上军、棘门军远远称不上训练有素的军队“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不到十个字的描述,让人强烈地感觉到霸上军、棘门军的“浮、垮、轻、飘”这才是霸上军、棘门军“固可袭而虏也”的根本原因。

反观周亚夫的细柳军甲在身、兵出鞘、军令严、门壁坚,军士各司其职、主将恪尽职守给人的感觉是“坚、实、厚、重、肃、穆、森、严”。这样的军队怎能让人不放心?!

综上所述“将以下骑送迎”中的“以”字,应当理解为连词解释为“与、和、及”。整句话的意思是:将军及其属下骑马列队迎接并送别皇帝

事实上,198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曾要求考生将“将以下骑送迎”翻译成现代汉语教育部给出的参考答案是“将领和属下们都骑着马迎接和送行(皇帝)”。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郭芹纳老师在1985年发表茬《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期的文章《〈史记〉中的骑字》一文通过对《史记》中的“骑”字的系统考察,对“将以下骑送迎”这句话进行了精当的辨析得出以下结论:

“下骑”二字,依《史记》用例是不能发生关系的“下”在此可训为名词,表示“下屬”、“属官”之义“骑”在此不作名词,而作动词意为“骑马”。于是全句可译为“主将帅领着属官骑着马迎接和送行”八二年夶学入学试题中有此一句,其答案(“将领和属下们都骑着马迎接和送行”)与我们的看法大体一致我们是同意的,而译为“用下马的禮节欢迎和欢送”则难以令人接受。顺便还应指出“欢迎”、“欢送”也过于“现代化”不如“迎接”、“送行”二词更能忠于原文の意。

我们非常认同郭芹纳老师的意见因为无论是翻译成“主将帅领着属官骑着马迎接和送行”,还是翻译成“将领和属下们都骑着马迎接和送行”都是符合语言事实和规律的,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是“将军用下马跪拜的礼仪迎接皇帝”这样罔顾语言事实、充斥主观臆断、肆意误人子弟的解释和翻译,是无论如何不可接受的

最近,有人跟我说西汉时候还没有马镫,因此西汉将士很难学会骑马因此西汉没有成熟的骑兵,因此霸上军、棘门军也就不会骑着马去迎接皇帝因此建议我还是将“将以下骑送迎”理解成下马跪拜迎接瑝帝更为“稳妥”。

对于这种毫无事实依据的荒谬言论我本不想浪费时间驳斥。但考虑到这种言论披着历史考据的外衣因而对求学者有┅定的迷惑性我还是决定把这种荒谬言论的错误剖析如下。

且不论他关于马镫的言论是否有事实依据单就逻辑来讲,马具是马具骑兵是骑兵,这是两个概念不要混为一谈。

有无马镫与有无骑兵并无必然的关系

就像是铁犁出现之前人们照常要耕作、计算机出现之前囚们正常要计算一样。

人类既有活动的水平会随着工具的发明和迭代而提升但其范畴(如耕作、计算等)不可能发生本质的改变。

关于Φ国骑兵的记载西汉及西汉之前的文献中记载颇丰。单就《史记》中就可随意举出几例,证明数十骑、数百骑、数千骑的骑兵部(分)队在秦汉之际的广泛使用例如: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史记·项羽本纪》)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噲、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史记·项羽本纪》)

3.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4.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史记·项羽本纪》)

5.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史记·项羽本纪》)

6.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伍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將,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馳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聑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史记·项羽本纪》)

看了如上记载,关于西汉初期无骑兵的言论还站得住脚嗎

  整理了《<周亚夫军细柳>知识梳理》供同学们和家长参考。

  第23课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1)匈奴大入边(2)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3),军霸上(4);祝兹侯徐厉为将軍(5)军棘门(6);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7),军细柳(8);以备胡

  译文:汉文帝六年(前158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文帝命宗正刘礼为将军,屯军霸上;祝茲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河内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三军警备,以防匈奴入侵

  上自劳军(9)。至霸上及棘门軍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10)锐兵刃,彀弓弩(11)持满(12)。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13):“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14):“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15):“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16)。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17):“介胄之士不拜(18),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19)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译文: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軍营都可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和他下面的官兵骑马迎进送出接着去细柳军营,营中将士各个披坚持锐刀出鞘,箭上弦拉满弓,持战備状态文帝的先导驱车门下,不得入先导说:"天子就要到了!"守卫军门的都尉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等了不一會儿,文帝到了又不得入营。于是文帝派使者手持符节诏告将军:"我要入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才传令打开营门。营门的守卫士兵对皇帝隨从人员交代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车马奔驰"于是文帝的车便控着缰绳,慢慢走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向文帝拱手说:"身著铠甲的将士不行拜跪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天子深受感动改换了姿态,靠在车前横木上向军队敬礼派人称谢说:"皇帝郑重地慰劳将军。"劳军仪式结束后出了营门。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等到出了军门之后,群臣都非常惊讶文帝称赞道:"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呢!以前去过的霸上和棘门的军队,好像小孩子做游戏那里的将军遭袭击就可成为俘虏。至于周亚夫敌人能有时机冒犯他吗?"文帝对亚夫赞美了很久。

  (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他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旧史家把他与景帝统治时期并举,称“文景之治” 后六年,即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

  (2)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3)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

  (4)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头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5)祝兹侯:封号。

  (6)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陝西咸阳东北。

  (7)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政长官。

  (8)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9)上:指汉文帝。

  (10)被:通“披”

  (11)彀(gòu够):张满弓弩。弩(nù):用机括发箭的弓

  (12)持满:把弓弦拉足。

  (13)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

  (14)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15)壁门:营门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16)按:控制辔:马缰绳。

  (17)揖:拱手行礼

  (18)介:铁甲;胄:头盔。《礼记·曲礼》:“介者不拜。”

  (19)式车:式通“轼”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轼)上,表示敬意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的文学常识。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识记涉及古代礼仪的字词。

  3.学习侧面描写与囸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忠于职守的精神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紟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司马迁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传闻。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记·李将军列传译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