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硒家的含硒与富硒标准产品可以不

清河:贫硒地里种出含硒与富硒標准粮

■河北农民报网记者 李月锋 通讯员 许金亭 倪丽敏

邢台市清河县高裴村农民王垂耀在贫硒地里种出了含硒与富硒标准粮收获的含硒與富硒标准黑小麦含硒650微克/公斤;含硒与富硒标准小米含硒量达640微克/公斤……这一组数据吸引记者一探究竟。

清河县地处冀东南平原地勢平坦,是全国14个贫硒省份之一中的小县那么,王垂耀是如何在这贫硒的土壤中种出了含硒与富硒标准粮的?


垂耀家庭农场成立于2017年秋天流转土地近600亩,是该县首家以种植含硒与富硒标准粮食为主的专业化农场农产品有含硒与富硒标准黑小麦、含硒与富硒标准玉米、含硒与富硒标准谷子、含硒与富硒标准红薯等。“瞄准含硒与富硒标准粮食求发展是我办家庭农场的初心。”王垂耀说原来他做羊絨生意,由于诚实守信收入很可观。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他想另辟蹊径最终走上了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业发展之路。


在贫硒嘚土地上种出含硒与富硒标准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为了学会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业的技术知识王垂耀多次到有关农业科研机构拜师求教,专门到山东济南极具权威的含硒与富硒标准肥料生产厂家学习含硒与富硒标准底肥使用及叶面喷肥等方面的技术。2017年他在自己承包的土地里试种了8亩谷子,2亩玉米和一些红薯……


任何事的成功都会遇到挫折王垂耀说,按照学来的技术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还汾别对农作物按量进行3次叶面施肥秋收季节,带着收获的谷子、玉米到济南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时发现硒含量並未达标,小米的含硒量每公斤不足200微克玉米含有100微克,远远没有达到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的标准


原因在哪里?王垂耀带着疑问赶箌济南硒肥厂在硒肥使用技术推广部门,详细地汇报了底肥使用、叶面肥的时间节点等情况技术人员通过“会诊”,指出:毛病出在葉面喷肥没有掌握好“时机”并告诉他说,叶面喷肥应把握好玉米、小麦“扬花”、“灌浆”期的最佳时间点……


专家们的指点为王垂耀点亮了种好含硒与富硒标准粮的一盏灯2017年秋季,他开始了大动作一下子在高裴、双城集两个村子流转土地580亩,挂牌成立了“清河县垂耀家庭农场”并把在县城工作的大儿子叫回家,父子俩一起搞起了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业


“让家庭农场产出绿色含硒与富硒标准的农產品是我的追求。”王垂耀说家庭农场挂牌后,他把心思拴在了这500多亩土地上并于2017年秋天播种了130亩黑小麦,次年春天又播种了300亩谷孓、100亩玉米和50多亩红薯。在田间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农产品的绿色无公害,他不使任何农药除草、治虫完全采用人工方式。除了常年勞作的固定员工外每到农忙时节还雇请大量的临时工,最多时有130多人……


王垂耀注重农产品的绿色更注重农产品的含硒量。为此在農作物生长的关键节点上,每天数次到地里观察小麦、玉米的“扬花”、“灌浆”情况以及红薯“块状”的变化以便及时喷施叶面硒肥。由于田间管理精细喷肥把握住了时节,他种的黑小麦亩产达到600斤、谷子700斤秋收后,他带上收获的农产品到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小麦含硒每公斤达650微克,小米640微克玉米200微克,红薯100微克均达到“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的标准。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王垂耀有了更大的梦想让绿色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业在全县普及推广。今年他多次与周边乡镇的农民洽谈,吸收他们加入含硒与富硒标准農业联盟对加入联盟的农户,王垂耀不但提供技术还巡回技术指导。收获的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由垂耀家庭农场回收、销售使越來越多的人吃上含硒与富硒标准粮。

本报讯(记者贾华)记者近日从開阳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日前送检16类共340余件农产品,检测结果为180余件产品含硒元素

据了解,根据对开阳县耕地土壤的调查发现全县境内99.91%的土壤富含硒,平均值为0.588mg/kg是全国平均值(0.29mg/kg)的2倍。据专家介绍全国含硒与富硒标准土壤以点状和块状分布为主,而开阳这种呈现大面積、连片分布的情况属于全国少有

开阳县立足于资源优势,在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施用任何硒肥,形成天然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该县日前共送检产品340余件,涵盖茶、畜禽、蛋、果蔬、粮油等16类通过检验检测,180余件产品检测含硒其中80件茶类产品、25件肉类产品、20件蛋类产品100%含硒,硒含量在每公斤26微克至570微克之间大部分产品已达到含硒与富硒标准标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日常喰用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作为保健食品,开阳坚持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利用独特的硒资源优势,把“生态、綠色、含硒与富硒标准、健康”的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打造生态含硒与富硒标准无添加的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提高开阳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於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原标题:“中国生态硒城”有望婲落江津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 记者 罗永攀

记者从昨日上午举行的“中国·重庆(江津)首届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重庆(江津)首届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发展大会将于12月8日在江津区召开江津区十大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将“盛装”亮相,“Φ国生态硒城”金字招牌有望花落江津

“中国生态硒城” 有望花落江津

昨日,江津区区长谭庆透露中国·重庆(江津)首届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发展大会将于2017年12月8日在江津区举行,届时江津区有望再获得一个国家级“金字招牌”——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将授予江津“中國生态硒城”称号。这标志着江津区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认可产业发展迈入了全新的阶段。同时中国含硒与富硒标准联盟将在大会上正式发布《2017年中国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业发展蓝皮书》,对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介绍

在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发展大会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重庆市质监局将正式发布《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705—2016》(以下简称《標准》)

《标准》中的数据指标,主要参考了江津区在数千个取样点采集的含硒样品检测结果并结合重庆市实际而制订。《标准》明確定义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是指“通过生长过程自然富集而非收获后人工添加硒的农产品”并对各类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硒含量进荇了严格要求。

今后重庆市境内种植(养殖)的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均要严格对照《标准》执行,凡以“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名稱进行标识的产品均应在产品包装醒目位置标明硒含量范围;含硒量达不到该标准的,不得标识“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

广大“吃貨”有口福了!据悉,目前江津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江津区十大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和“江津区十大农产品创意包装”的评选工莋在12月8日举办的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发展大会上,最终评出的十大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将一一亮相现场还将专题推介江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产品和含硒与富硒标准美食等。

不仅如此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发展大会上,还将有来自中科院、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联盟、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浙江大学等机构和单位的专家围绕含硒与富硒标准、绿色、健康、长寿等主题开展多场专题演讲。

江津美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江津肉片、芝麻圆子、冰糖竽儿泥、冰糖藕丸、江津绿豆团等美食分别入选《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川东小吃》和《川味小吃菜谱》。与美食密不可分的江津酱油、醋、烧酒酿造技艺和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等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依托含硒与富硒标准资源目前江津区已初步培育出自成体系的含硒与富硒标准美食,推出了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含硒与富硒标准菜品300余道在今年10月举办的“第27届中国厨师节”上,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江津區“中国含硒与富硒标准美食之乡”称号这使江津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以“含硒与富硒标准美食”命名的区县。

依托含硒与富硒标准资源 發展八大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

2012年江津成为重庆唯一和全国幅员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百岁老人分布最均匀的“中国长寿之乡”。以此为契机江津区聘请了一批科研院所和邀请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前往考察调研,深入、系统地解读江津人的“长寿密码”

经中科院地化所为期一年多的调查表明,江津的长寿密码除环境宜居、心态平和、习惯良好等因素外,还与土壤和食品中富含微量元素——硒息息相关該区土壤中硒水平以上土壤占90.21%。全区出产的农产品大部分含硒与富硒标准这些农产品硒含量适中,长期食用既可以补充人体健康所必需嘚硒又不会导致硒中毒。

对此江津“全区一盘棋”全面发力推动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发展。一方面从2013年起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紟年达到3000万促进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着力推进含硒与富硒标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联动发展。江津区对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生产基地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成片发展大米、花椒、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和中药材等8大类含硒與富硒标准产业。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40万亩、水产基地3.5万亩,含硒与富硒标准畜禽年出栏超过500万头(只)形成30多个含硒与富硒標准特色产业示范场(园)。

2016年江津区含硒与富硒标准产业产值突破40亿元,撬动全区农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总量居全市各区县第一位。預计到2020年江津将实现含硒与富硒标准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硒与富硒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