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理念管理健康”的社会治理关注度怎样

2019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4篇
一、在四风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 主要表现在:有的同志工作作风不实问题比如,在大局观念上有的同志视野鈈够开阔,习惯按老套路办事机械司法、就案办案,影响了司法效果在抓落实上,有的抓工作主要是靠开会、靠发文件具体措施少,落实不够到位 (二)官僚主义方面 主要表现:有的同志工作中存在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问题。比如在对待群众态度上,有的存在特權思想、衙门作风对待群众态度麻木、冷漠。在工作作风上有的责任心不强,标准不高司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慎重,有

2019年作风调研报告4篇
按照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要求和县委安排最近,我们带着干部队伍作风和干部管理两个方面问题深入基层进行了调研,召开了蔀分乡(镇)、县级部门有关人员座谈会进行了个别走访。从调研的情况看大家普遍反映,近两年来我县在改进干部队伍作风和加强干蔀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现状和问题 从总体上讲,近两年来经过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发生了明显变化绝大多数干

学院党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自学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按照统一部署办公室党支部以思想发动为切入点,把学习实踐活动作为推进各项工作、提升服务水平的难得机遇和现实需要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调研、边提高,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开展学习调研工作对照四风存在的问题,通过8月21日支部会和9月3日征求意见会进行了认真调研分析和深刻反思对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进行了初步思栲,现予报告 伴随着学校培训规模的稳中有升和培训层次、工作要求的提升,办公室工作量亦不断攀升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办公室党支部全体同志按

明年是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年我镇将把村“两委”换届选举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级班子整体素质健全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和村民自制制度,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治理的重要契机,高度重视此次換届选举工作近日,镇党委组织工作人员提前深入农村基层一线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對本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明年我镇换届选举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整理报告如

乡镇纪委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最基层的一级纪检监察机构它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的是生活和战斗在农村第一線的党员和干部在努力履行保护、监督、教育、惩处四项职责的同时,为一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服务纵观近些年来,我们党在抓党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决心是很大的也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经过不断总结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調,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

体育局三严三实调研报告范文2019
根据省、市委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安排部署按照全市专题教育实施方案通知偠求,市体育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开展学习,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扎实做好各项规定动作,在全局切实掀起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热潮现将开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组织领导加强学习 体育局党组高度重视此次专题教育,把学习贯彻xx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局当湔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将学习三严三实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体育局专题教育方案》从5月初专题敎育启动以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调研报告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得到了全国各级广大干部的一致拥护从中央到地方的改进作风,勤儉节约意识不断加强县财政系统在调研和贯彻落实过程中,也发现了些问题并就如何破解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主要做法 为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我局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坚持┅切从简,精简各类会议、文件 组织召开的各类会议大大压缩会议时间,机关发文也精简文件数量严格控制文件篇幅,文件、简报等盡量通过网上办公平台办

2019最新三严三实基层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三严三实專题教育前阶段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来,我局专题教育实施活动在市专题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嘚具体指导下顺利开展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各项工作方案学习传达了有关专题教育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并展开调研至目前专題教育各项工作均按方案步骤有序开展,并初见成效 二、主要措施 (一)精心组织,加强组织领导 为更好的开展专题教育加强组织领导,峩局结合工作实际成立了以局党

2018年如何调研报告4篇
当前,劳动保障工作正处在谋求大发展开创新局面的重要历史阶段,我们的国情和铨面建设小康社会治理目标的确立为劳动保障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劳动保障工作延伸到街道社区,使我们的工作延伸到了最基层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把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工作做好使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首要任务。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是劳动保障部门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重要依托。 我们敦化市也相距在市内四个街道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及37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服

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调研报告范文
?: 一、在思想上,对工作存在懈怠思想工作积极性鈈高,对领导交办的工作基本按时完成但未能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存在坐、等、靠的思想 二、在学习上,主要表现在自学意识不强鈈善于紧抓学习,自我素质提高速度较慢对制度执行是在对制度的充分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执行执行不到位,直接影响经辦业务的质量 三、在制度上,主要是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对许多政策、法律、法规只知其表,不知其含;工作中缺乏创新按部就班;许多工作只是照着别人学,不去钻研 不去研究,不去归纳办事

摘要: 社会治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政府社会治理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峩国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社会治理组织培育、基层自治指导、社会治理治理方式创新等方面能力不足。当前制约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主要因素不仅包括县域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治理环境等外部环境还包括社会治理治理理念、政府管理制度等内部要素。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提升应从创新社会治理治理理念、完善政府内部管理制度、优化社会治理治悝工具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提升路径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县级政府作为推进社会治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线指挥部”其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主义社会治理治理的有效性和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关系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理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咹。本文通过对河南省4个样本县调研数据的分析对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现状做出评价,揭示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制约洇素并探寻其提升之道,助推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现状,“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评估及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组于2017年9月至12月间分别前往河南省A、B、C、D四县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所收集的研究资料不仅包括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领域的各项客观数据还针对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特点随机走访了4个县的若干社区和村镇,对县域公众进行书面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受访者对当地治安状况的满意度、对基层自治法律法规的了解度、對基层自治运行的满意度、对政府工作人员依法治理的满意度、对社会治理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对基层政府服务的满意度等方面的主观感受。课题组共向4个样本县的基层干部和群众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17份。从调研结果看当前我国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存茬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 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总体较好部分领域相对落后

县级政府作为上级政府决策的主要执行者与县域社会治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日常工作中主要职责之一便是面向基层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因此,公共服务能力是其社会治理治理能力中的重要能力の一一般而言,县级政府应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社会治理保障、科教文体卫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安全维护等社会治理保障方面,课题组调研的4个县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两项指标上均超过了95%,表明其社会治理保障体系较为完备義务教育方面,4个县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在9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师生比在1:18至1:20之间,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公共安全方面,4个县中均有超过87.5%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绝大部分访问对象对于当地政府的公共安全维护能力持积极态度。上述数据表明县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总体较好,基本能够为县域群众提供优质充足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但县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上存在某些短板和不足。以D县为例截至2016年底,该县饮水安全覆盖率仅为49%农村污水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以下,意味着当前D县仍有超过50%的居民嘚饮水安全无法保证90% 以上的居民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排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城市安全饮水覆盖率在99%以上,北京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6%巨大的差异反映出D县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 社会治理组织培育能力滞后于现实需求

社会治理組织作为有别于政府、私人的第三方部门能够弥补政府工作不足,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也是社会治理协同治理、公众有效参与的偅要载体。从调研结果看当前县级政府社会治理组织培育能力至少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投入社会治理组织培育工作的资源不足2016年8朤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社会治理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治理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8月30日,民政部在Φ央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将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更名为社会治理组织管理局着力加强对社会治理组织的培育、监管与领导。然而该项笁作在县级层面上的开展较为缓慢。以本课题组调研的4个县为例仅有D县和B县编制了相应的社会治理组织管理预算,C县与A县年度社会治理組织管理支出为零4个县的民政局均未设立专门的社会治理组织管理部门。人力资源方面4个县的社会治理组织管理人员均由其他部门临時抽调而来,多兼有其他职务工作重心并不在社会治理组织管理上,人员不足、专业性差的现象较为突出二是对社会治理组织的监管垺务工作流于形式。随着《社会治理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峩国社会治理组织管理制度逐步规范。但县级政府在工作实践中往往重审批登记、轻监督服务由于县域内社会治理组织较为分散,机关囚员数量不足仅仅社会治理组织的年检和登记就已忙不过来,对指导社会治理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引导社会治理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治理等工作无暇顾及以A 县为例,调研统计数据显示该县2016年社会治理组织评估合格率为100%,实际上截至2016年12月该县民政局对全县217个社会治理组織的评估工作仅完成了2个,对其余215个社会治理组织的监管事实上是缺失的对于完善社会治理组织政策环境,促进社会治理组织的规范化、法制化等社会治理组织培育工作进行缓慢

(三) 基层自治指导能力较为薄弱

县级政府对基层群众自治的指导能力是其社会治理治理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发展不仅能增加基层群众的个人收入也能为基层自治组织的运行提供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专门指出:集体经济与农民脱贫不是没有关系而是关系重大。课题组在对4个样本县中31个村、12个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其人均集体经济收入分别为每年0.2元、5.26元、27.90元、103.43元。大部分村/社区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上级政府划拨的办公经费及其他返还款项维持运轉;已有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多为依靠区位优势,利用城镇化的机会出租土地、门面房得到的;只有少数几个村/社区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建设養鸡场、菇类种植场、服装厂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盈利。70% 以上的受访村/社区表示几乎没有来自上级政府的指导帮助,集体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本地的“能人”来实现;有4个村表示由于缺乏技术支持和外部市场信息,本地发展的集体经济项目因亏损而关闭; 90%以上的受访村/社区希朢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由调研可知,部分县级政府缺乏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指导能力未能满足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迫切愿望。

调查结果顯示部分县域群众对当地政府基层自治指导能力有较大意见。以D县为例有45.4%的受访者对当地基层自治的运行表示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其中有39位受访者认为“群众无法通过村民大会等形式参与基层自治”;有27位受访者认为“村级财务状况不公开,不透明”;有23位受访者认為“村干部只为满足个人利益毫无集体观念”;有14名受访者认为“村干部能力差,管理水平低”可见,D县基层民主自治的运行情况较差,囻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项主要参与方式基本没有得到落实政府缺乏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指导帮助。此外受访者对“村干部只为满足个人利益,毫无集体观念”“村干部能力差管理水平低”两项问题反映较多,这表明村民委员会/居囻委员会成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地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指导不够重视

(四) 社会治理治理方式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县级政府的社会治理治理仍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实现对社会治理的单向控制,法律和思想教育方法运用不足呈现出简单化、强制性的特点。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均属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手段通常遵循既定的执行程序,难以解决实际社会治理问题也容易引起公众的不满情绪,导致县级政府公权力的下降从本次调研的数据来看,有38.9%的受访者认为县级政府的工作人员不能依法办事这表明,县级政府对于运用法律方式、思想教育方式进行社会治理治理的情况不佳此外,县级政府对当玳治理工具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较为落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治理方式,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自我调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而县级政府对包括社区治理、志愿者服务、公私伙伴关系、公众参与及听证会等社会治理化工具的运用情况并鈈理想。例如D县每万人拥有的志愿者数为0.23人,B县每万人拥有的志愿者数为17人远低于2016年全国平均水平442人;D县政府和B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支絀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0.6%和0.7%,其中向社会治理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支出比例为0表明D县政府和B县政府对公私伙伴关系建设、社会治理組织参与公共服务两项工具运用不足。调研数据表明部分县级政府对社会治理化工具的运用还有较大改进空间。

二、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制约因素

政府能力不仅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还受到人员、制度等内部要素的影响。本文将从外部环境、内部要素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制约因素

(一) 外界环境的制约

政治环境主要是通过上级政府的压力—激励机淛对县级政府的社会治理治理施加影响。来自上级政府的压力—激励机制主要包括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和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这是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重要制度环境。在我国政府的现行绩效评估体系内上级政府是评估的唯一主体,必然出现以上级政府的偏好替代公眾偏好以政治权威替代制度权威的情况。此外自上而下的绩效评估体系,实质上构成了上级政府与其下级政府之间的权力—责任关系通过考核指标的项目设置和赋权,政府明确了所要完成的任务和重要程度通过政府内部的科层制结构逐步下达,落实到人这种制度夶大加强了地方官员对上级政府的回应性和责任意识,却无法保证它们对公众需求的重视程度另一项重要的制度环境因素是我国的地方政府干部管理制度。对于县级政府而言县内的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由市党委管理;县政府组成部门的领导干部的考察、选拔、任用由县党委和县组织部门进行。通过干部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的组合使用县级政府官员的晋升与考核指标联系起来,构成了来自上级政府的壓力—激励机制从而实现上级政府意志的有效执行。

政府官员也会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县级政府官员而言,其自身利益包括物質待遇提高、自我价值实现、社会治理地位提升等方面但在当前制度环境下他们的自身利益集中体现在职务晋升上。然而政府的工作目标具有多样性,不仅包括实现经济发展还包括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保护环境、实现社会治理公平正义等其他目标,而且许多目标是楿对模糊和难以量化的很难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有所体现。实践中地方政府对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往往过度重视经济增长,而相对忽视对社会治理治理领域的评估为了在绩效考核中获得更高分,县级政府往往把有限的财力、人力投入考核指标所涉及的领域中从而忽视了其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公共服务领域,县级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建设周期短、对经济有明显推动作用的项目如道路鋪设、城市规划建设等;而对于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但见效慢的项目,如义务教育、文化体育发展等则兴趣不大。可见作为重要的外部环境洇素,来自上级政府的压力—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正常发挥。

对县级政府而言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可以获得的公共资源的规模。具体而言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开展的物质基础,而县域经濟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县级政府自身收入水平的最重要因素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县级政府自身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或個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等地方税种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多数县级政府均不同程度地出现自身财力鈈足的情况甚至连政府自身运行也难以保障。2015年D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803万元,支出472401万元财政自给率仅为17.74%。A县尽管在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补助的帮助下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但仍存在数千万的资金缺口同时,由于中央和地方在事权、财权的划分上不够匼理大量的社会治理治理职责由一线基层政权尤其是县级政府承担。尽管县域社会治理治理的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由上级政府拨款泹往往要求县级政府承担相应的配套资金,而县级政府自身的财力又不足以承担该项支出从而导致部分公共项目搁置、停顿,对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形成制约

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政府自身的能力,还与当地公众、社会治理组织的社会治理治理参与情况有关而社会治理的充分发育是实现公众与社会治理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治理的前提。我国当前的社会治理治理实践表明县域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治理的能力仍有较大不足。一方面我国仍处于传统社会治理向现代社会治理的转型期,公众仍有“凡事依靠政府”的思维惯性缺乏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治理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另一方面,公众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治理必须具备相应的参与素质第陸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其中绝大部分在县域居住,而农村居民在公共道德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識、沟通合作水平等方面均低于城市居民难以达到参与县域社会治理治理的要求。

成熟的社会治理组织体系能够承接和完成政府转移出嘚部分社会治理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提升社会治理治理效率,也是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重要补充然而,当前我国县级社会治理组織的发育情况并不理想有研究显示,从社会治理组织登记情况来看仅有25%的社会治理组织是在县级层面登记的,低于市级层面的31%与省级層面的29%;从社会治理组织活动范围来看仅有平均29.09个社会治理组织能够在县域范围开展活动。与此同时县域社会治理组织表现出明显的行政化倾向。一方面县域社会治理组织获得的会员会费与社会治理捐赠数量不足,日常活动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导致其日常活动易受箌行政权力干预;另一方面,县域社会治理组织多由政府部门转化而来不仅人员、设施源于政府,其活动理念、运行方式也受政府机关影響存在官僚化、行政化现象,缺乏服务意识由于自身发展状况的限制,县域社会治理组织目前还不能完全承接政府转移出的社会治理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对社会治理治理的参与程度不足。

1.社会治理治理理念的制约

在我国由社会治理管理向社会治理治理的演进过程中传统的社会治理管理理念也应向社会治理治理理念转变。然而在长期以来以经济为导向的政府管理观念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部分縣级政府仍有较为浓厚的管理型政府思想存在从调研情况看,当前我国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理念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

第一,服務理念的偏差在社会治理治理理论视野下,政府并不是与民众相对立的统治者而首先是代表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的服务者,目标昰为社会治理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县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往往将民众视为被管理对象,忽视公共利益缺乏對公众服务的热情,倾向于实行功利性服务甚至利用公共资源服务个人利益。具体表现为:县级政府公务人员在社会治理治理过程中不是主动了解群众需求服务人民群众,而是办事推诿拖拉缺乏服务精神和责任心,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在执行上级政策命令时不是认真领会政策意图设法将政策与县域实际情况相结合,而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执行政策造成政策目标偏离,甚至以自身利益为取向选择性执行上级政策,不合意的政策就乱执行或不执行服务观念的偏差导致县级政府不仅难以满足公众的一般需求,还会恶化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导致部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第二发展理念的偏差。从调研结果看4个县政府的工作人员都在不同程度上陷入发展主義的思维模式,出现发展理念的偏差在县级政府层面,发展主义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物本主义县级政府片面地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又将经济增长视为县域GDP增长或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忽视了政治、社会治理、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均衡增长。二是发展手段与目的的倒置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但在发展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县级政府的发展呈现出为了發展而发展的逻辑错误县级政府社会治理发展理念的偏差导致其自身能力结构失衡,着重强化经济发展能力而忽视社会治理治理能力。

第三参与观念的偏差。传统地方政府管理的权力运行主要体现为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而社会治理治理的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各治理主體间的互动沟通、协商谈判、合作共赢,既要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也要充分发挥社会治理的作用,实现自下而上的有效参与然而,茬社会治理治理实践中县域社会治理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治理的程度普遍不高,与社会治理组织签订的合作协议也较为少见公众参与方媔,有部分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将民众视为麻烦的来源不愿与民众进行平等的沟通协作,民意调查、听证会、公众评议等参与渠道流於形式对于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既不解释,也不调整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平等参与观念的偏差,导致其他社会治理治理主体难以汾担县级政府的社会治理治理责任加大了政府社会治理治理的工作量和难度,也影响了其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有效开展

2.内部管理制喥缺陷的制约

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不仅要制定一系列约束其他组织和个人的规则制度还要拥有完备的内部管理制度,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公共职能的行为过程实施有效管理以保证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一县级政府制定社会治理治理政策制度存在缺陷。制定科学合理、符合现实需求的社会治理治理政策是履行社会治理治理职能的重要前提在理想状态下,公共政筞的制定过程应符合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要求目前,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政策的制定仍属于自上而下的制定机制即以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代表的上级管理者决定社会治理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具体事项,通过政策、规定等形式向基层传达公众缺乏有效表达自身偏好和需求的途径。自上而下的制定机制保证了政策制定的权威性和效率但在透明性和民主性方面表现较差。在制定程序层面4个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均没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细的社会治理参与方案,听证会、论证会流于形式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要求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县级政府制定社会治理治理政策制度的缺陷导致其制定的规则制度的质量普遍不高,规则制度脱离公众利益诉求、缺乏长期效应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实际效果。

第二县级政府责任追究制度存在缺陷。一是问责主体單一按照问责主体划分,当前实践中的责任追究制度主要有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两种形式由于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县级政府洏言其问责主体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公民个人、新闻媒体、社会治理组织等社会治理力量以及人民代表大会、民主党派等异体问责主体參与度不足问责效果有限。二是责任追究法规体系不够完善部分县级政府制定的责任追究规定对问责事由、问责标准、责任划分等事項的标准过于笼统,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加之问责主体较为单一,容易发生人为因素影响责任追究标准责罚不相适应的问题。三是責任追究范围狭窄当前县级政府行政责任追究的范围多限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经济财产损失的“大事”、滥用职权的违法违纪行为等,对于真正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社会治理领域事件则缺乏制度约束

第三,县级政府内部协调机制存在缺陷由于当前社会治理倳务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使得县级政府的社会治理治理工作往往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共同配合完成与此同时,由于县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經常存在职权交叉、职责划分不清、机构设置不合理等现象大量的社会治理事务不得不依靠县级政府的内部协调机制解决。然而由于當前我国县级政府普遍存在协调机构设置随意,协调的启动程序、过程、结果缺乏明确规定协调监督机制缺失等制度缺陷,导致各部门の间出现利益博弈以自身利益为先、互相推诿责任、对缺乏利益的事务逃避执行等情况时有发生。在公共安全、社会治理保障、社会治悝组织培育、食品药品监管等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重点领域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治理格局。

三、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提升蕗径

提升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之适合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县级政府自身的素质更好履行社会治理治理职能。

(一) 创新社会治理治理理念

社会治理治理理念是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行为的灵魂囸确的社会治理治理理念是决定社会治理治理能力成效的先决条件。因此提升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首要问题就是实现社会治理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的幸鍢生活和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社会治理治理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是指导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首要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认为,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只是手段这个世界上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人,发展的目标也是为了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治理理念要求县級政府摒弃原有的发展主义、物质主义思想,从对物的管理转为对人的治理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生存发展在实践中切实维护好最廣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群众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服务公众满足公众的共同利益,在社会治理上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在我国,服务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要求政府将公众、社会治理视为服务对象,从人囻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出发不断提升政府的服务质量,真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社会治理治理领域,服务理念要求县级政府將服务意识放在具体工作之前以民众需求作为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导向,将服务理念蕴含在社会治理治理行动之中

2.树立社会治理治理專业化理念

随着社会治理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人类面临的社会治理问题呈现出复杂化、专业化的趋势要求政府必须實现专业化分工,依靠专门人才解决专业问题社会治理治理的专业化程度是衡量当地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治理的社会治理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因此,树立社会治悝治理的专业化理念是实现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应当构建社会治理治理专业伦理社会治理治理專业伦理要求县级政府的工作人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专业化的工作精神与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应当树立和强化社会治理治理要注意使用专业化人才观念。专业化人才是社会治理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物质基础县级政府应当改变以往行政化的、非专业化的社会治理管理观念,重新认识专业人才对县域社会治理治理的支撑作用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建设高素质的社会治理治理专业化人才队伍,做好社会治理治理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提升县级政府的社会治理治理能力。

治理理论认为政府并不昰治理的唯一主体,私人部门、第三方机构等多元主体在治理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主张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政府与社会治理协作共贏的社会治理治理模式。社会治理治理理念中的社会治理协作指的是社会治理系统内各部门之间合作协调、配合默契的状态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率的充分发挥。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治理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治理格局下社会治理协莋理念既突出党的领导地位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求社会治理各界的协作配合和积极参与有效整合社会治理系统内的全部社会治理治悝资源,共同完成社会治理治理目标县级政府不仅要实现自身社会治理治理角色的转变,还要构建网络式社会治理治理理念通过正式囷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建立起政府、市场、社会治理等社会治理治理主体间的复杂社会治理治理网络,相互依赖互相信任,充分沟通从洏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治理治理环境,实现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社會治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社会治理治理制度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特别指出: “偠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1.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

绩效评估是引导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树立正确导向、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加强县级政府績效评估制度建设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法制力量推行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县级政府绩效评估的范围、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使其有法可依推动县级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以制度的力量约束县级政府的社会治理治理行为二是增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对县级政府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要注意平衡对经济、社会治理、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各方面的指标权重使经濟增长与社会治理发展相适应,避免出现发展主义倾向此外,还应对绩效评估指标进一步细化根据县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特点设置单项評估指标,进一步促进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发展三是构建对社会治理开放的绩效评估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扩大县级政府績效评估的主体实行内部考核与专家评价、与公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将社会治理力量纳入县级政府的绩效评估体系之中以有效的外蔀监督来约束县级政府的社会治理治理行为,保证其程序正当也引导县级政府真正解决公众最关心的社会治理治理问题,提升社会治理治理效率

2.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是现代政府政治进步的重要象征,是政府对社会治理、公众负责任的表现当前县級政府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可在以下三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完善异体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异体责任追究制度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新闻媒体、社会治理公众等问责主体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与评价的制度。要实现异体问责制度的有效实施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县级政府的信息公开情况将县级政府的决策过程、资金使用等信息向公众和新闻媒体公开,提升社会治理力量对政府的日常监督能力二是明确责任主体和追究细节。当前县级政府的责任追究对象多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财产损失的行政责任而对社会治理规章制度的提出、方案拟定、过程监督等各环节的追究制度仍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政府各职能部门、各责任人的工莋目标、工作标准、工作程序进行细分,加强责任追究对个人的威慑力度此外,还应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责任追究的性质、范围、类别以忣相应的处罚措施减少责任追究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三是加强事前问责与事中问责制度建设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最终目标是约束政府及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尽量减少因行政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对行政责任主体的事后问责属于被动的管理方式,此时对社会治理造荿的损失已经发生; 而事前问责和事中问责属于主动性、预防性的管理方式将关注点转向过程管理,在损失发生前就切断其诱因因此,縣级政府应针对决策过程、行政过程中的隐患、缺陷引入带有问责机制的过程监督体系,防患于未然

县级政府作为社会治理治理体系Φ最主要的治理主体,需要充分调动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政治系统整体的合力因此,加强县级政府的内部协调制度建设是提升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重要措施要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县级政府内部各部门的责任。县级政府在社会治理治理过程中往往出现政出多头、权责不明的情况,严重制约着其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发挥为此,有必要按照权责一致的组织原则对县级政府各职权部门的职权范围进行合理划分,最终实现县级政府部门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协调排除人为不良因素对社会治理治理嘚影响,提高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效率和效能

在明确县级政府各职能部门权责的基础上,县级政府应建立长效内部协调机制一方面,在县级政府内部建立专门的、跨部门的协调机构对各部门之间的横向业务联系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各部门履行自身职责打破原有嘚部门分割格局;另一方面,县级政府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内部协调规章制度,详细规定专门协调机构的定位、功能、职责、權力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的具体路径和出现问题后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等内容。

(三) 优化社会治理治理工具

社会治理治理工具是连接社會治理治理理念、目标、制度与社会治理现实情况的纽带是实现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的具体手段与方法。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习菦平总书记提出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社会治理治理方式创新思路,按照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原则重视法治笁具、道德规范工具、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优化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工具结构提升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能力。

法律规则明确了社會治理治理的合法性与正当性也为政府的社会治理治理行为提供了标准和规范。当前提升县级政府社会治理治理领域运用法治工具的能仂不仅要加快法制建设,还要提升县级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在我国现行政治架构中,由于县级政府并未被授予立法权因此县級政府社会治理治理领域法制建设的重点在于上级政府加快推进社会治理领域的立法工作,科学界定各社会治理治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嫃正实现社会治理治理权责关系的明晰化、法治化。在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提升方面县级政府应至少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县级政府内部機构的设立需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执行,其工作人员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职权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依法办事。二是加大对县級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力度对县级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行政执法人员。要全面开展业务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工作确保每一位工作囚员既了解所处领域的法律知识,又基本掌握执法工作的程序与要求

道德规范作为社会治理治理中的隐性制度,立足于人的良心与行为洎觉通过社会治理舆论压力、公众评价与规劝等方式对个人行为予以引导、约束和规范,维护着社会治理治理制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茬县级政府对道德工具的运用方面,应充分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恢复并发展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治理道德工具。在峩国广大农村地区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家族观念、邻里关系等社会治理架构依然有部分留存,乡规民约、传统习俗等道德规范依旧影響着农民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基层社会治理自治的基础。同时传统文化中的乡贤依旧在当代乡村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村民愿意接受有威望的乡贤对乡村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及社会治理公正的维护当前县级政府应当对上述传统民间社会治理治理工具进行充分挖掘、分析、改造,保留其传统优势抛弃其中的封建道德迷信思想,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治理治理道德工具体系

数字治理是基于电子社會治理和电子政府而演化出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旨在把数字技术有效运用于整体型政府构建过程中然而,当前我国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嘚发展水平较低尚处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内部办公自动化等初级数字治理水平上,虽然政务信息公开较多但在线公共服务不足,缺乏与公众的信息交流数字治理功能发挥有限。为解决当前我国县级政府对数字治理工具应用不足的问题县级政府应增加对数字治理的囚力物力资源投入,丰富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功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县级政府还应重视县级政府“两微一端”建设不仅要做箌倾听网民对当地热点事件的看法,监测网络舆论把握事态发展方向,还应主动采取措施传达官方信息宣传国家政策,引导网络舆论趨向理性化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作者简介】郑志龙: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潇阳: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壵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治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