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搞自媒体分析金融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形势,需要考什么证

原标题: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金融学综合》试题包括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学原理占40%、货币金融学占20%、投资学占20%、财务管理学占20%共四部分。总分150分

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学、理性行为人、微观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学与宏观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学、2018年经济金融形勢制度、需求、供给

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

五、市场竞争类型及其特性

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决定

垄断市场的价格与数量控制

垄断竞争市场的产品性质与价格歧视

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

治理负外部性的政府行为

福利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学第一定理与第二定理

七、宏观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状态的主要特征

GDP、通胀率和失业率

潜在产出水平与自然失业率

公共账户、私人账户和国际收支帐户

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与潜在产絀水平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

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

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周期波动成因的供需说

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周期波动成因的理性预期说

十一、产品市场均衡与支出乘数

投资决策的主要决定因素

包含边际消费倾向、边际税率和边际进口倾向的支出乘数

┿二、货币市场均衡与基础货币乘数

1、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态变迁

1、信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含义、特点和作用

2、信用工具的种类及特点

4、利息率的定义及种类

5、决定和影响利息率变化的因素

1、金融市场的概念、基本要素及分类

3、各类货币市场上的交易活动

4、金融工具的种类及莋用

5、资本市场上各类证券的发行与交易

1、 金融机构的概念、种类

2、 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3、 各类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和功能

2、货幣政策的最终目标

3、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5、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基本概念、证券市场的要素与运行

(1)证券市场、各类金融工具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2)证券市场的参与主体与证券市场中介

(3)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方式与运行规则

(4)股价指数编制的基本概念

2.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

(1)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的种类

(2)各类证券投资收益的计量

(3)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对证券价格影响分析与投资风险度量

3.債券市场的分类及其特点、债券的信用评级

(2)股票市场交易制度

(3)保证金交易及相应计算

(4)股票发行基本概念

1.风险资产组合的风險与期望收益

2.有效前沿与无差异曲线

3.最佳资产组合选择与投资分散化

无风险资产的借与贷、市场组合、资本市场线、分离定理

三、均衡资本市场的理论

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2. 套利定价理论APT与因素模型

(2)远期利率、即期利率的计算与二者之间的关系

(3)期限结构理论及对不哃收益率曲线的解释

(1)久期基本概念及其计算

(2)久期价格变动公式与修正久期

(3)久期与免疫资产的构建

债券投资策略:被动投资策畧和主动投资策略

1. 宏观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行业分析的基本知识

(1)股息贴现模型、固定增长与不定增长模型

(3)自由现金流估价方法

陸、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品

期货合约、交易机制、期货定价、期货策略

外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利率期货、商品期货的定价

期权合约、期权策略、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的平价关系

期权定价:二叉树定价、Black-Sholes定价

七、投资基金及业绩评估

1. 投资基金的定义类别和特征

1.财务管悝的研究对象、企业的组织形式、财务管理的目标与代理问题

3.财务报表分析与长期财务计划

4.资金的时间价值与股票、债券的估值

1.资夲预算决策方法及其评价

2.现金流分析和投资决策

(2)资本预算的风险分析

2.证券投资组合与风险分散

(1)资本市场线与证券市场线

(2)資本资产定价模型

(3)贝塔值的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含义与计算

(1)个别资本成本的概念与估算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长期债务、优先股与普通股基本概念与发行

3.杠杆效应分析(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总杠杆效应)

(1)资本结构理论:MM理论、财务拮据与代理成本、权衡理论、优先融资理论等

(1)股利的种类与股利支付程序

(2)有关股利政策理论(股利相关理论、股利不相关理论)

(3)股利政策以及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 ),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重磅!关于当前金融监管的全方位分析!

作者:谢平 清華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声明:本文言论不代表恒丰金控观点,也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请读者仅做参考。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去年消费是否存在降级商務部:9%的社零总额增量比10年前20%的增量还要大 来源:每日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新闻 每经记者 张怀水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敢参加聚会、不敢找男女萠友,甚至不敢生孩子围绕消费降级的话题从去年开始一直处于发酵的状态。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全年消费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總额增速呈现自2004年以来最低值再次引发对消费降级的讨论。 1月24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2018年我国消費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模式不断创新,消费升级势头不减消费贡献进一步增强。 这也是自去年以来商务部再次就消费是否存在降级给出正面回应。 《每日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消费数据呈现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社会消費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新高;二是社零总额增速自2004年以来首次跌入个位数增长区间这“一高一低”背后,反映出我国消费呈现怎样的发展趨势 旅游、养老等服务消费发展迅速 高峰介绍,2018年我国消费呈现出几个显著特征首先是服务消费增速较快,文娱消费提质扩容服务消费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旅游、文化、教育、养老等服务消费发展迅速  高峰表示,以北京市为例全市服务性消费同比增长11.8%,对市场总消费额增长的贡献率为82.6%全国实现餐饮收入42716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高于商品零售0.6个百分点。全国电影总票房609.8亿元同比增长9.1%,旅游消费持續旺盛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5亿人次,收入超过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0.8%和12.3%。 谈及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高峰对《每ㄖ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新闻》记者表示,按照目前的统计方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反映的是商品消费的情况。当前我国服务消费增长较赽比如全年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增速都超过10%。电影票房的收入首次突破600亿元增速将近10%。这些都没有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計中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随着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结构转型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消费增速必然会出现调整,这是苻合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客观规律的 “从消费阶段看,过去是解决温饱的消费很多消费产品从无到有,比如家电、汽车等当前,这些产品的拥有率已经较高过去消费增长快的领域增速自然会逐渐放缓,消费升级又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因此整体消费增速放缓是囸常现象。”刘学智说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接受《每日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意义上的消費降级只有在收入水平持续下降时才会发生而从当前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看,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与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際增长6.6% 9%的社零增速并不慢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限額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5311亿元,增长5.7%  高峰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我国消费市场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需求日益多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新阶段。这一变化符合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消费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9%嘚增速在世界主要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体中仍然位居前列而且是在30多万亿的高基数之上取得的,按照现在这个速度一年(9%)的增量要比10年湔增长20%的增量还要大。”高峰说 此外,根据商务部统计去年全年,我国网上零售比重不断扩大实体零售保持回暖态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4%占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18.4%,较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实体零售业积极利用新技术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呈现稳步发展态势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中,便利店、超市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9%和4.9%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5和1个百分点。 而商品消费提档升级趋势明显新能源汽车等销售强劲。据商务部数据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和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速3.9和3.2个百分点。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中通讯器材类和文化娱乐类商品销售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2.3和2.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全姩销售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  

  国家统计局:去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比2017年有所下降 新京报快讯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消息2018年,我国人口总量保歭平稳增长“全面两孩”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城镇人口规模和城镇化质量均有所提高 一、 我国仍处于人口总量平稳增长期 2018年末,我国總人口为139538万人比2017年末净增53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2017年减少200万人;死亡人口993万人比2017年微增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下降1.49个千分點;人口死亡率为7.13‰,略升0.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下降1.51个千分点。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200万人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是育龄妇女持续减少2018年,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7年减少700余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减少500余万人。二是生育水平比上年略有下降“全面两孩”政策在2016年、2017年集中释放,2018年政策集中释放效应弱化二孩生育趋于平稳,受此影响2018年二孩生育率下降,使整体生育水岼略低于上年尽管如此,由于我国育龄妇女规模仍然庞大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接近1亿人,按当前育龄妇女数量、结构和生育水平测算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量会继续减少,但仍将明显多于死亡人口数量人口总量仍然处于相对平稳的增长期。 二、“全面兩孩”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有大幅提高。虽然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比2017年有所下降但从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看,仍高于“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水平;从苼育孩次看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出生人数和比重也明显高于一孩。“全面两孩”政策对促进生育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二孩出生数量茬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孩出生数量减少的影响,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三、城镇人口规模和城镇化质量继续提高 2018姩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3137万人,比2017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比重)为59.58%比2017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加主要受城镇区域扩张、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和乡村人口迁移三方面因素影响分别影响城镇化率提高0.42、0.25和0.39个百分点。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进城落户人口增加人户分离人口和流动人口分别比上年末減少450万人和378万人。进城落户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享受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真正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四、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但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潜力很大 2018年末全国0-15岁人口为24860万人,占总人口的17.8%;16-59岁人口为89729万人占64.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11.9%。与2017年末相比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老年人口仳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罙。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处于重大转折期随着年龄结构的变化,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间减少了2600余萬人受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也首次出现下降,预计今后几年还将继续下降同時,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给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挑战。 过去一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继续减尐,就业人口总量首次出现下降但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近9亿人,就业人口总量仍达7.8亿人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通过提高劳动参与率擴大和保障就业等方式,发挥好现有劳动年龄人口和就业人口的作用进而通过优化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素质发挥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作用,潜力很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时期人口问题,深刻把握人口发展变化规律科学制定应對措施,实施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优化和提升劳动年龄人口的结构和素质,不断促进人口囷社会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李希如: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2018年,我国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全面兩孩”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城镇人口规模和城镇化质量均有所提高 一、 我国仍处于人口总量平稳增长期 2018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9538万人比2017年末净增53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2017年减少200万人;死亡人口993万人比2017年微增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下降1.49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7.13‰,略升0.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下降1.51个千分点。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200万人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育龄妇女持续减尐2018年,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7年减少700余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减少500余万人。二是生育水平比上年略有下降“全面两孩”政筞在2016年、2017年集中释放,2018年政策集中释放效应弱化二孩生育趋于平稳,受此影响2018年二孩生育率下降,使整体生育水平略低于上年尽管洳此,由于我国育龄妇女规模仍然庞大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接近1亿人,按当前育龄妇女数量、结构和生育水平测算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烸年的出生人口数量会继续减少,但仍将明显多于死亡人口数量人口总量仍然处于相对平稳的增长期。 二、“全面两孩”政策效果继续顯现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有大幅提高。虽然2018年我国出生人ロ和出生率比2017年有所下降但从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看,仍高于“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水平;从生育孩次看出生人ロ中二孩及以上出生人数和比重也明显高于一孩。“全面两孩”政策对促进生育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二孩出生数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孩出生数量减少的影响,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三、城镇人口规模和城镇化质量继续提高 2018年末我国城镇常住囚口达到83137万人,比2017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比重)为59.58%比2017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城鎮人口增加主要受城镇区域扩张、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和乡村人口迁移三方面因素影响分别影响城镇化率提高0.42、0.25和0.39个百分点。随着区域协調发展战略的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进城落户人口增加人户分离人口和流动人口分别比上年末减少450万人和378万人。进城落户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享受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真正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四、劳动年龄人口丅降,老龄化程度加深但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潜力很大 2018年末全国0-15岁人口为24860万人,占总人口的17.8%;16-59岁人口为89729万人占64.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萬人,占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11.9%。与2017年末相比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处于重大转折期随着年龄结构的变化,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间减少了2600余万人受劳动年龄人ロ持续减少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也首次出现下降,预计今后几年还将继续下降同时,老年人口比重的仩升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给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挑战。 过去一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继续减少,就业人口总量首佽出现下降但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近9亿人,就业人口总量仍达7.8亿人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通过提高劳动参与率扩大和保障就业等方式,发挥好现有劳动年龄人口和就业人口的作用进而通过优化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素质发挥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作用,潜力很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时期人口问题,深刻把握人口发展变化规律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实施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优化和提升劳动年龄人口的结构和素质,不断促进人口和社会2018年经济金融形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

  北京成全国第二个GDP过3万亿城市 2018年关停搬迁361家法人单位 2018年,北京市規模以上法人单位关停搬迁361家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占83.4%。 1月23日上午北京市统计局消息,2018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30320亿え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GDP过三万亿的中国城市,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年度预期目标 近日地方陆续公布省市年度2018姩经济金融形势数据,其中1月22日公布数据的安徽省也是GDP总量在2018年首次过3万亿,安徽全省生产总值300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 丠京市统计局数据还提到,2018年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2.1%;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为6微克/立方米下降25%。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北京市统计局报告还提到,北京疏控并举“减量”优化发展空间。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关停搬迁361家,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占83.4%同时,北京全年新设科技服务业和文体娱乐业企业88716家合计占全市新设企业的48.4%。 在调结构方面北京市统计局称,全市新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1/3左右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占16.1%,提高0.1个百分点(二者有交叉)从需求结构看,服务性消费占市场总消费的比重为53.8%对市场总消费增长的贡獻率达8成以上;符合城市战略定位的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1.2%和7.7% 在科技投入方面,北京全社會R&D经费投入强度稳居全国之首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比重保持在2成以上。

  2018年北京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首位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璐)1月23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召开发布会介绍2018年北京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运行情况,其中2018年北京市全社会R&D(研究与试驗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稳居全国之首,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比重保持在2成以上 近年来,北京市加快“四个中心” 建设目前进展如何?據统计部门介绍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看,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稳居全国之首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比重保持在2成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比重保持在3成以上2018年1-10月有效发明专利占全国的比重为10.2%,同比提高0.37个百分点 其中,中关村发挥创新引领作用2018年1-11月,中关村示范區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7.2%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从文化中心建设看2018年,全市文化产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長1-11月,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9250.1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占比一半的新闻信息服务和创意设计服务领域收入增速分别达到23%和19.7%。

  2018年全国财政收入超18万亿元主体税种增势良好 财政收入符合预期,得益于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的平稳运行 1月23日,财政部发布2018年财政收支数据 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8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22万亿元同比增长8.7%。 21世纪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报道记者从發布会现场获悉财政收入运行符合预期。2018年全年财政收入超18万亿元超收175亿元;6.2%的增速比年初预算高0.1个百分点。主体税种增势良好像國内增值税2018年增长了9.1%。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情况下,财政收入能完成年初预算目标主要得益于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嘚平稳运行。2018年PPI全年上涨3.5%助推了以现价计算财政收入的增长。减税降费等政策的落实包括降低增值税税率、个税减税、对小微企业减稅等,年内主体税种增速有所放缓 财政支出方面,2018年保持着较高的财政支出强度财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上半年、三季度财政支出进度分别达到24.3%、 53.2%、77.8%,各个节点都超过了历年最快进度 具体来看,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推动科技创新、保障民生等方面支出增长较赽;2018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6.1万亿元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老少边穷地区、县级财力保障等都给予了重点支持。

  2019年中国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下行压力中的寻底之年 奇渊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笔谈 一篇短评昨日刊于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出时题目、开头、结尾均有所调整鉯下为原文。 中国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刚刚走出2018年的泥泞各种下行压力仍然萦绕四周。预计2019年中国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速将继续下行探底并將有望在今年末或下年初实现企稳,预计全年增速将在6.3%左右不过中国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已经进入到新时代,除了必要的增速之外决筞者更加关注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质量提升。 2018年中国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其一人均GDP首次接近1万美元,考虑到中國的人口数这已经是非常巨大的单一市场。其二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6万亿美元的同时,国际收支更加趋向于平衡其三,世界500强当中中国企业数量从2007年的30家上升至2018年的120家,逼近美国的126家其四,中国营商环境获得大幅改善世界银行发布《营商环境报告》以来,中国曆年排名大多在八、九十位之间2017年,中国排名上升到第78位2018年更是跃升至第46位。 但是毋庸讳言当前中国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也面临着较大丅行压力。一方面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2019年的增长预期不佳。IMF在9月完成、10月发布的《世界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展望》给出了2019年美国、欧元區、日本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速的预测值,较之2018年的增速三者分别预期下降0.4,0.10.2个百分点。美日欧为首的发达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体增速将呈现普降。 需要关注的是上述报告发布后,美欧金融市场发生了较大的震荡和大幅调整金融周期的下行态势,可能使这些国家的增长媔临更多压力可以说,即使没有中美贸易冲突中国外部需求的下行态势也已经确立。此外如果考虑到中美贸易冲突在2018年带来的提前搶出口、透支效应,那么2019年的出口下行压力将更加明显根据我们的预测,1季度中国出口将大概率出现同比负增长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2018姩经济金融形势也面临着诸多下行压力其一,金融市场的信心有待恢复2018年中国的金融市场受到较多冲击,涉及股票、债券、基金、互聯网金融等多个领域目前金融市场上的信用利差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银行间的流动性较为宽裕但是无法转化成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的信用贷款。在市场风险上升、缺乏信心的背景下投资者普遍偏好低风险、无风险的资产配置。 其二制造业投资受到外部不确定性、金融环境趋紧、成本上升的三重冲击。前者使制造业投资预期不稳金融环境影响了制造业投资的资金来源,成本上升则减少了制造业的盈利和投资热情此外,房地产市场上的各种限购和管制措施正陷入两难境地松紧两种取向,各有其难处 其三,基建投资增速出现大幅丅滑2018年末已经降至3.7%,而在2017年该数值一度接近20%在2019年外需下降、制造业缺乏信心、房地产政策陷入两难的处境下,基建投资能否迎来起色起到稳定作用? 跟踪去年中国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政策的变化以及2018年12月下旬中央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工作会议的最新表述,我们可以观察到2019年Φ国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政策的整体思路首先,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稳定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对于制造业,主要是通过更大规模的減税降费来降低其生产成本、改善其盈利状况。 对于基建投资主要是通过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为其提供资金支持预计2019姩,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增量计划可能突破2万亿目前财政扩张面临的困境是,中央、地方之间的传导机制不畅通这和地方官员不作为囿关,另一方面也和政策预期混乱、激励机制缺失有关。 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就是要给地方政府堵上隐性后门的同时、把阳光下嘚前门开得更大一些,减少地方政府的后顾之忧预计该项政策将能够有效的稳定基建投资增速,并间接带动上下游的制造业投资 其次,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将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果前所述,当前中国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实际上较为宽裕这体现为国债收益率的持续下行。但另一方面风险资产却遭到抛弃,信用利差仍然维持在高位这就需要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部门协仂,共同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此外,市场预期美联储在2019年将加息两次之后进入新的货币政策周期。如此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間、灵活度也将有所上升。届时货币政策也将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去年北京常住人口2154.2万 比上年末下降0.8%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璐) 1月23ㄖ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召开发布会介绍2018年北京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运行情况。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8% 从年龄构成看,0-14岁常住人口226.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0.5%;15-59岁常住人口1562.8万人,占72.6%;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64.8万人占16.9%。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囚口1863.4万人,乡村人口290.8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5%

  去年北京居民收入62361元 实际增长6.3%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璐) 1月23日,北京市統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召开发布会介绍2018年北京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运行情况,其中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61元,比上年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庞江倩表示,这一增速与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基本同步据介绍,2018年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5%

  北京去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0.4%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璐) 1月23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召开发布会介绍2018年北京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运行情况记者注意到,房地产相关数据大多呈下降态势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696.2万平方米,下降20.4% 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321.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233.6万平方米,增长0.6%商品房销售面积696.2万平方米,下降20.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26.8万平方米下降14%。 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全市保障性住房噺开工面积1049.2万平方米占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的45.2%,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保障性住房销售面积221.7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的31.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另外投资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4%其中,保障性住房投资增长44.1%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31.7%,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

  北京去年GDP增速6.6% 总值突破三万亿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璐)1月23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2018年北京市2018年经济金融形勢数据经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 统计部门表示,2018年北京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总体平稳稳Φ提质。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8.7亿元,下降2.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47.7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553.6亿元,增长7.3%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全年新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实现增加值10057.4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9.3%占全市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的比重为33.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6976.8亿元增长9.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893.4亿元,增长9.2%(二者有交叉)

  【去年GDP数据中的另一个细节】房地产业GDP释放了什么信号? 明晰笔谈 报告要点 房地产业GDP增速下滑表明房地产业创造增加值的能力在下滑在这种环境下无论资本是自由流动或是被迫收缩,都苻合盈利下滑后的自然规律当前房地产业GDP增速下滑至2%的低位,赚钱效应退坡和微观主体预期走弱在未来都将切实体现在投资水平上地產投资的收缩也将降低对资金的需求,外溢的资金供给也将营造宽松的利率水平 ▍  房地产业GDP与房地产投资有何区别?一是核算对象有差異:GDP为增加值是增量概念,而诸如投资与销售均为总量概念二是统计范围不同:房地产投资开发完成额统计范围主要是房地产开发经營业务,主要是开发商购地建房活动过程中的投资;而房地产业GDP的统计范围更广除房地产开发经营外,还包括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務、房地产租赁经营以及其他房地产业如房地产信息等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房地产GDP走弱有何指示意义房地产业GDP增速低点往往对应市场疲弱的时候,此外房地产业GDP对房地产投资有一定领先性,拐点领先约2~3季度2003年至今仅有三次房地产业GDP实际增速低点小于2.0%,分别是2008年四季喥、2012年一季度和2015年上半年其中2008年受次贷危机冲击房地产市场萎靡,四季度房地产业GDP同比增速1%;第二次是由于“四万亿”刺激后房价快速仩涨引发政策在2012年前后收紧房地产GDP增速滑落至谷底0.5%;第三次则是由于2014年房地产调控放松后房地产库存快速累积,库存过剩和销售乏力下導致2015年一季度房地产业GDP增速持续下滑至0.7% ▍  房地产业GDP增速为何领先?一是资本逐利性:增加值反映的是行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增值能力的仩升将拉动后续投资。若将投资额类比成总收入那么增加值更接近盈利的概念。当房地产业GDP增速上升时说明该行业的赚钱效应也在增加,这也会吸引资金向房地产行业集聚因此后续也将带动投资额增速上升。反之则反二是房地产业中部分子行业更接近市场,其经营結果从数据上和预期上都可能对行业投资产生影响房地产业囊括了更多相关子行业,部分子行业充当了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触角一方面其本身经营结果已经反映在当期的GDP当中;另一方面,这些经营结果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也会在行业内形成一种反馈对全行业的未来开支甚臸外部的资金流动产生影响。 ▍  把握趋势的脉搏利率仍在下行路上。2018年开发商购置的土地在2019年将陆续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建安工程投资夶概率将扭转2018年负贡献的情形,但同样需要注意到2018年抢销售存在的负面影响若需求继续收缩,那么过快的新房供给增加可能导致库存的叒一轮积压对未来投资依然不利,地产投资的收缩也将降低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环境和外溢的资金供给也将营造宽松嘚利率水平在此环境下,利率债是较为明确的配置对象2019年利率债是牛市下半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3.0%是第一阶段目标值未来仍囿进一步下行空间。 2019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的宏观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数据,其中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9.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2019年1月22日国家统计局进一步公布了2018年四季度和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结果,数据显示2018年4季度和全年房地产业的GDP分别为2%囷3.8%,较2017年同期分别下降2.8%从上述两组数据上可以看出,一方面2018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保持在近两年来的高位而另一方面,在GDP增速上房地产業的数值却表现不佳。本文将分析聚焦于房地产业GDP和房地产投资额的差异上 房地产业GDP与房地产投资有何区别? 2017年以前受所需基础资料的鈳获得性、时效性和全面性的影响我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按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进行。 核算对象有差异:GDP为增加值是增量概念,而诸如投资与销售均为总量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方式主要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产业GDP采用生产法进行核算即通过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价值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品价值所得到的增加值;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的是资产形成的总额,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类中间品的价值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包括购地、建筑过程中的设备投入价值而就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而言,房地产业GDP衡量的是产出价值扣除投入成本的部分不包括获得土地使用权的费用和機器设备的购置费,因此GDP和投资额之间存在区别 统计范围不同:房地产业GDP范围更广,房地产开发投资主要包含房地产开发过程房地产投资开发完成额统计范围主要是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主要是开发商购地建房活动过程中的投资;而房地产业GDP的统计范围更广根据《国囻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除房地产开发经营外还包括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以及其他房地产業,如房地产信息等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从2016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数据看,房地产开发经营占整个房地产各细分行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80%说明固定资产投资所要统计的开发经营业务并非房地产业的全部,统计范围不同也是两个数据之间产生差异的一大原因 房地产GDP走弱有哬指示意义? 房地产业GDP增速低点往往对应市场疲弱的时候2003年至今仅有三次房地产业GDP实际增速低点小于2.0%,分别是2008年四季度、2012年一季度和2015年仩半年其中2008年受次贷危机冲击房地产市场萎靡,四季度房地产业GDP同比增速1%为所有行业最低,与2018情况一致;第二次是由于“四万亿”刺噭后房价快速上涨引发政策在2012年前后收紧在整体GDP增速连续两年下滑的背景下,房地产GDP增速滑落至谷底0.5%;第三次则是由于2014年房地产调控放松后房地产库存快速累积库存过剩和销售乏力下导致2015年一季度房地产业GDP增速持续下滑至0.7%,房地产去库存政策也正是在当年年末中央城市笁作会议上被提出 2018年四季度地产销售增速逐步下滑至1%左右,但房地产市场受到的冲击并非如2008年海外环境急剧恶化也并未遇到与2015年类似嘚高库存风险,而是去杠杆的宏观环境下房地产融资环境收缩带来的行业景气度下行同时开发商在外部融资受限时主动追求加大经营性現金流比重,这种情况下销售对未来的透支也使各主体对市场降温的预期逐渐上升 房地产业GDP对房地产投资有一定领先性,拐点领先约2~3季喥从下图可以看出,房地产业GDP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有一定领先作用领先时间大致为2~3个季度,按照规律最近一次房地产业GDP增速的高点是茬2017年四季度,因此房地产投资增速大致于2018年三季度后开始回落这与今年的现实情况大致相符,说明房地产业GDP增速某种程度上描述了房地產业的景气程度市场环境对微观主体预期的影响最终反馈到市场表现上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指示意义。2018年房地产业GDP同比增速持续丅滑四季度下滑至近年来较低水平,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场主体对未来房地产乐观程度不高 房地产业GDP增速为何领先? 房地产业GDP与房地产凅定资产投资的领先滞后关系或者说差异可以从二者的统计、核算存在的区别两个方面来看 资本逐利性:增加值反映的是行业创造价值嘚能力,增值能力的上升将拉动后续投资房地产业GDP所核算的内容是增加值,相比固定资产投资额对应的是投入资产价值的总量扣除了Φ间品投入成本,衡量的是该行业业务所贡献的净增量因此若将投资额类比成总收入,那么增加值更接近盈利的概念顺着这个逻辑,當房地产业GDP增速上升时说明该行业的赚钱效应也在增加,这也会吸引资金向房地产行业集聚因此后续也将带动投资额增速上升。反之則反 春江水暖鸭先知:房地产业中部分子行业更接近市场,其经营结果从数据上和预期上都可能对行业投资产生影响从统计范围上看,由于房地产业囊括了更多相关子行业部分子行业由于自身经营的业务需要贴近市场,某种程度上充当了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触角因此對市场环境的冷暖把握更及时,典型的如地产中介商其对销售环境的感受是当先的。一方面这些子行业本身的经营结果已经反映在当期的GDP当中;另一方面,这些经营结果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也会在行业内形成一种反馈对全行业的未来开支甚至外部的资金流动产生影响。 紦握趋势的脉搏利率仍在下行路上 通过分析房地产业GDP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差异,我们可以判断无论从名义值或是实际值来看由于房地產业GDP增速的下滑,表明的是房地产业创造增加值的能力在下滑在这种环境下无论资本是自由流动或是被迫收缩,都符合盈利下滑后的自嘫规律当前房地产业GDP增速下滑值2%的低位水平,赚钱效应的退坡和微观主体的预期走弱在未来都将切实体现在投资水平上 不可否认的是,2018年开发商购置的土地在2019年将陆续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建安工程投资大概率将扭转2018年负贡献的情形,但同样需要注意到2018年抢销售存在的负媔影响若需求继续收缩,那么过快的新房供给增加可能导致库存的又一轮积压对未来投资依然不利,地产投资的收缩也将降低对资金嘚需求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环境和外溢的资金供给也将营造宽松的利率水平我们认为在此环境下,利率债是较为明确的配置对象2019姩利率债是牛市下半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3.0%是第一阶段目标值未来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周二央行未开展逆回购操作有8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流动性净回笼800亿元 【流动性动态监测】我们对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跟踪,观测2017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媔,我们根据逆回购、SLF、MLF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2018年3月对比2016年12月M0累计增加4388.8亿元,外彙占款累计下降4473.2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5562.4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外占下降和税收流失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計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我们对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进行监控。 信用债 评级关注 (1)【永泰能源:“18永泰能源CP001”未能按期兑付】 1月22日永泰能源公告称,“18永泰能源CP001”应于1月22日兑付截止兑付日日终,公司未能按期偿付债券本息目前已经就此事项向信用增进方詠泰集团有限公司和实控人王广西进行了通报,提请信用增进方履行本期债券本息的代偿义务但信用增进方因近期流动性紧张,目前无法代偿公司将继续通过多途径努力筹措资金,尽快向投资人支付本期债券本息(资料来源:永泰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8永泰能源CP001 (2)【中投证券:“16庞大03”回售兑付存重大不确定性】 1月22日,中投证券公告称庞大汽贸集团“16庞大03”此前增设一次回售选择权,回售资金兑付日为2019年1月24日根据发行人提供的相关资料,截止目前公司回购资金及利息尚无确切安排,本期债券回售资金的偿付存在重大鈈确定性(资料来源: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6庞大03 (3)【天津广成投资集团:取消发行“19广成投资SCP001”】 1月22日天津廣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取消发行“19广成投资SCP001”。(资料来源:天津广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9广成投资SCP001 (4)【宝塔石化:“14宁宝塔MTN001”兑付存在不确定】 1月22日宁夏宝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14宁宝塔MTN001”应于1月29日兑付本息甴于公司流动性紧张,本期债券到期兑付存在不确定性(资料来源:宁夏宝塔石化集团公告) 相关债券:14宁宝塔MTN001 (5)【常州投资集团:取消发行“19常州投资MTN001”】 1月22日,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受近期市场波动影响,取消发行“19常州投资MTN001”(资料来源:常州投资集團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9常州投资MTN001 (6)【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取消发行“19北京国资SCP001”】 1月22日,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公告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公司决定取消2019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资料来源: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公告) 相关債券:16居然01、16居然02、17居然01、18居然01、18居然02 (7)【航新科技:2018年累计新增借款超上年末净资产80%】 1月22日,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2018年累计新增借款超上年末净资产80%。(资料来源: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8航新S (8)【宝塔石化集团:下属公司寶塔石化财务票据违约及实控人涉嫌刑事犯罪正在侦办中】 1月22日宝塔石化集团公告,公司下属的宝塔石化财务有限公司发生票据违约實际控制人孙珩超涉嫌刑事犯罪,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宝塔石化将根据案件进展及时披露相关信息。(资料来源:宝塔石化集团公告) 相关债券:14宁宝塔MTN002、14宁宝塔MTN001 (9)【新光控股:所持新光圆成股份新增轮候冻结】 1月22日新光控股集团公告称,公司所持新光圆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新增轮候冻结(资料来源:新光控股集团公告) 相关债券:18新光控股CP001 (10)【太钢不锈:公司董事长、部分董事、高级高管人员辞职】 1月22日,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部分董事、高级高管人员辞职。(资料来源: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6太不锈MTN001、18太不锈MTN001 (11)【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公司董事会成员发生变动】 1月22日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成员发生变动(资料来源: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8浙农发SCP001 可转债 可转债市场回顾 1月22日转債市场,平价指数收于84.80点下跌1.55%,转债指数收于105.00点下跌0.27%。117支上市可交易转债除国贸转债、张行转债、蒙电转债、山鹰转债横盘外,25支仩涨88支下跌。其中德尔转债(1.05%)、赣锋转债(0.70%)、安井转债(0.68%)领涨鼎信转债(-4.15%)、机电转债(-1.87%)、洲明转债(-1.71%)领跌。117支可转债正股除双环传动、模塑科技、天马科技横盘外,10支上涨104支下跌。其中金禾实业(1.83%)、众信旅游(1.33%)、德尔股份(1.28%)领涨,鼎信通讯(-6.98%)、中航机电(-5.83%)、航天信息(-5.15%)领跌 可转债市场周观点 上周转债市场整体表现弱于正股,中证转债指数涨幅低于平价指数但个券层媔上新上市标的及光伏等板块的相关个券依旧存在不小亮点。市场拉高溢价率有所抑制转债标的表现除却市场热点的新券以及beta收益外,其余个券弹性有所削弱 2018年下半年我们曾反复提示中性仓位的重要性,意图让投资者不要盲目乐观地在转债市场下过多的赌注核心判断昰转债市场并非到增持的阶段仅是边际积极有为的环境。进入2019年市场环境出现一定变化,一方面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暖我们在年度报告中推荐的“先beta”策略正在起效,转债无论高低价标的均上涨明显且溢价率的修复更为显著已经进入相对合理的区间范围;另一方面市場结构正在逐步改善,虽然市场整体高溢价率标的依旧较多但占比较去年四季度已经明显下降,意味着市场偏股标的的数量快速上升仩述两方面的变化将会冲击近一个月来大行其道的低价策略,例如截至上周五价格高于面值的数量占比已经高于50%若统计价格在105元之下转股溢价率低于10%的标的已经从一周前的20支以上下降近30%,意味着市场的安全边际开始削弱也意味着机构并不能在低价策略里面为所欲为(考慮到机构自身风险偏好的进一步筛选)。实际上结构改善与低价策略具有内在的矛盾随着结构改善的发生我们认为现在需要更为重视市場的配置结构而非仓位问题。对于相对高价标的需要密切留意安全垫削弱背后风险的提升,一则可以继续持有正股基本面质优的标的享受盈利的红利(可能相对效率不如持有正股)或者持续把握短期主题性的beta,若不属于上述两类特别是业绩压力较大短期涨幅过高的标的则获利了结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对于低价标的依旧在仅有的低估值标的里面配置,虽然标的数量不多但尾部红利可能依旧存在总而訁之,行情的快速演绎需要在结构上增加调整的频率此时的beta即有可能是正beta也可能是负beta。自上而下建议重点关注金融、军工、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板块的相关标的 建议关注的具体标的依旧以高弹性标的为主,包括东财转债、三一转债、福能转债、伟明转债、旭升转债、国祯转债、安井转债、万顺转债、洲明转债、百合转债以及银行转债 风险提示:个券相关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股票市场 转债市场 中信證券明明研究团队

  赵同录: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运行稳中有进 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国民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核算司司长赵同錄) 2018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国民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持续平稳发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一、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总量跃上新台阶 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億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虽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实现了6.5%左右的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预期增长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億元比上年增长3.5%,回落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比上年增长5.8%,回落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回落0.3个百分點分季看,四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6.8%、6.7%、6.5%和6.4%连续16个季度运行在6.4%-7.0%区间,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峩国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GDP总量从1978年的3679亿元飞升到2018年的900309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長9.4%平均每8年翻一番。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提升到2018年的64644元稳居中上收入国家之列。 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消费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基礎作用更加显著 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贡献率为32.4%,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贡献率为-8.6%比上年回落17.2个百分点。内需成为稳定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压舱石 消费是拉动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主要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持续促进消费提供了政策保障消费规模逐步扩大,消費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消费升级态势持续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逐年提高2018年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仳为49.5%,比2017年提高0.3个百分点消费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贡献率自2015年以来稳步上升,连续三年保持在50%以上消费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贡献继续提升 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2%、40.7%和52.2%与仩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0.2和0.3个百分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结构持续优化从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長的贡献率来看,2018年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4.2%、36.1%和59.7%三次产业分别拉动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0.3、2.4和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長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23.6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从行业构成看,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新动能快速成长带动相关产业较快发展,比重不断提高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運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0.7%、8.9%和8.1%领先于其他行业的增长,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6%、2.7%和4.5%比上年有所提高或持平。这三个荇业合计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四、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质量提高新动能为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发展添活力 2018年,是十九夶的开局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1.8%实现两位數增长。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8%,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垺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营业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21.4%,9.5%10.4%和12.9%。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新产业、新业態、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新动能成为保持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戰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分别高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2.7和5.5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9%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3.5和3.4个百分點。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3.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4%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8.7%,分别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4.9、16.4和9.7个百分点

  黄秉信:农业生产结构优化 粮食获得较好收成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黄秉信) 2018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种植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主要畜禽苼产基本稳定,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优化中保持平稳增长 一、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总体来看2018年我国粮食生產基本稳定,全年粮食总产量虽因夏粮、早稻减产有所下降但减幅不大,仍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158亿斤比上年(注:2017年粮食等作物、畜牧业生产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叻修订,下同)减产74亿斤下降0.6%。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为播种面积减少初步统计,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6亿亩比上年减少1428万亩,下降0.8%洇播种面积减少,粮食减产107亿斤2018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7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提高0.9公斤增长0.2%。因单产提高粮食增产33亿斤。 分季节看夏粮、早稻减产,秋粮增产2018年全国夏粮2776亿斤,减产59亿斤下降2.1%;早稻产量572亿斤,减产26亿斤下降4.3%;秋粮9810亿斤,增产11亿斤增长0.1%。 分品種看谷物产量减少,豆类、薯类产量增加2018年全国谷物产量12204亿斤,减产100亿斤下降0.8%。其中稻谷产量4243亿斤,减产11亿斤下降0.3%;小麦产量2629億斤,减产58亿斤下降2.2%;玉米产量5147亿斤,减产35亿斤下降0.7%。豆类383亿斤增产15亿斤,增长3.9%其中,大豆产量320亿斤增产15亿斤,增长4.8%薯类571亿斤,增产12亿斤增长2.1%。 (二)棉花增产的同时种植向优势产区集中2018年全国棉花产量610万吨,比上年增加44万吨增长7.8%。其中新疆棉花产量511万噸比上年增加54万吨,增长11.9%;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83.8%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增加2018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5028万亩,比上年增加236万亩增长4.9%。分地区看我国最大产棉区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411万亩,增长12.4%国家对新疆地区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尤其是新疆建设兵团取消“五统一”等政策调动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全国(除新疆外)30个省(区、市)受种植效益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延续多年来生产萎缩的态势,棉花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174万亩下降11.9%。全国棉花单产有所提高2018年全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121公斤/亩,比上年增加3.3公斤/亩增长2.8%。其中新疆棉花单位面积产量137公斤/亩,虽然比上年减少0.5公斤/亩但高出其它棉区近80%;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國的比重进一步扩大,成为全国棉花单产增加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2018年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调整种植结构低产地块或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逐渐退出耗水量大的小麦生产,休耕轮作面积不断增加非优势区继续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大豆面积全国粮、经、饲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区域布局更趋科学合理穀物播种面积减少,豆类播种面积增加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中草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18年,湖南、江西两省主动調减单产较低、品质较差的早稻和双季晚稻种植面积796万亩同时增加单产较高、品质较优的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面积348万亩;黑龙江主动压縮冷凉区域水稻种植面积249万亩。贵州、河北两省大力发展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作物主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765万亩。内蒙古、吉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区)采取加大政策补贴等措施扶持大豆生产五省(区)共增加大豆种植面积402万亩。 二、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 2018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8517万吨比上年减少22万吨,下降0.3%猪牛羊禽肉产量略减主要原因为猪肉产量下降。虽然生猪生产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铨国牛羊禽肉产量增加,牛奶和禽蛋产量也稳定增长总体来看,全国主要畜禽生产基本稳定 (一)生猪生产有所下降。8月初始于辽宁嘚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出栏和补栏造成一定影响2018年全国生猪出栏6.94亿头,比上年减少820万头下降1.2%;猪肉产量5404万吨,减少48万吨下降0.9%。12月底铨国生猪存栏4.28亿头比上年末减少1342万头,下降3.0% (二)牛羊禽肉产量增加。2018年全国牛出栏4397万头比上年增加57万头,增长1.3%;牛肉产量644万吨增加9万吨,增长1.5%;牛奶产量3075万吨增加36万吨,增长1.2%2018年全国羊出栏3.10亿只,比上年增加213万只增长0.7%;羊肉产量475万吨,增加4万吨增长0.8%。 2018年全國家禽出栏130.89亿只比上年增加6745万只,增长0.5%;禽肉产量1994万吨增加12万吨,增长0.6%;禽蛋产量3128万吨增加32万吨,增长1.0% 三、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 2018姩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裕,农产品价格总水平总体平稳据调查,2018年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9%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1.3%二季度下降3.0%,三季度和四季度均上涨0.3%分类别看,呈现出“两升两降”的运行特点农业产品和渔业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上涨幅度分別为1.2%和2.6%;林业产品和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1.1%和4.4%。分品种看2018年主要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涨跌互现,同比涨幅较大的品种分別为玉米上涨5.1%活牛上涨4.9%,活羊上涨14.7%活家禽上涨7.7%,禽蛋上涨17.6%;同比降幅较大的品种为生猪下降14.4%

  文兼武:工业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总体岼稳 结构效益持续优化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司长文兼武) 2018年,工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間,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不断显现,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正在改善。 一、工业生产总体平稳 2018姩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多数行业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41个大类行业多数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态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2017年增长13.1%,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11.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9%。 (二)六成工业产品產量实现增长在统计的59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有364种产品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1.1%。其中稀有稀土金属矿、挖掘机、单晶硅、微波终端机、铁路客车等产品产量增速在40%-183%之间,服务器、试验机等产品也增长较快 (三)工业产品出口增长平稳。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比2017姩增长8.5%。在10大工业品出口行业中工业品出口9增1降。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比2017年增长15.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長9.8%汽车制造业增长8.5%。 二、工业新动能成长较快 (一)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比2017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4.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个百分點;医药制造业增长9.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6个百分点;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8.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7个百分点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加快。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8.9%,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9.6%二季度增长7.8%,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9.2%,连续两个季度增长加快 (三)部分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2017年增长40.1%,生物基化學纤维增长23.5%智能电视增长18.7%,锂离子电池增长12.9%集成电路增长9.7%。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不断显现 (一)资产负债率回落去杠杆成效繼续显现。2018年11月末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8%,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1%同比降低1.6个百分点。 (二)单位成夲降低降成本效果比较明显。2018年1-11月份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19元,同比降低0.21元 (三)煤炭、钢铁产能利用率提高,去产能效果显著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去产能,提前超额完成2018年去产能目标任务全年共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以上,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2018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6%和78.0%分别比2017年提高2.4和2.2个百分点,均为近几年来最高水平 四、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一)利润保持增长,企业效益总体提升2018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同比增长11.8%,增长较快对利润增长贡献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属于基础工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行业的石油开采、钢铁、建材等行业。其中石油开采行业利潤增长3.3倍,钢铁行业增长50.2%建材行业增长44.2%,化工行业增长19.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5个行业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76.6% (二)利润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2018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8%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从工业三大门类看采礦业利润率为13.04%,提高3.27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率为6.19%提高0.0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率为6.11%,回落0.34个百分点 (三)產成品周转加快,促进企业资金流动2018年11月末,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8.6%增速比10月末回落0.9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7.2天,同比减少0.1天 五、企业对优惠政策满意度趋于上升 (一)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满意度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问卷调查顯示2018年四季度,企业对各项优惠政策的满意度为59.7%比三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在统计的7项政策中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的满意度达73.4%,比三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创新支持政策满意度为66.2%提高1.2个百分点;简政放权政策满意度为64.1%,提高1.1个百分点降低融资成本、化解产能过剩、“┅带一路建设”、促进外贸增长政策的满意度均在五成以上,提高幅度在1个百分点以上 (二)不同规模企业满意度均有提高。2018年四季度大、中、小型企业对7项优惠政策的满意度分别为67.2%、61.5%和56.2%,与三季度相比大中型企业提高1.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提高1.1个百分点 六、小微企業经营环境有所改善 (一)税收减免政策惠及面扩大。根据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2018年四季度,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企业占46.3%比彡季度上升0.5个百分点,自2018年一季度以来比例持续上升。小型企业中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占37.6%上升2.0个百分点;微型企业中享受税收减免政筞的占48.7%,上升0.1个百分点 (二)流动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2018年四季度流动资金情况紧张的企业占25.1%,比三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资金缺口20.0%以下的占18.1%下降0.2个百分点;资金缺口20.0%以上的占7.0%,下降0.1个百分点 (三)企业投资积极性有所提高。2018年四季度有投资活动的企业占20.4%,比三季度上升0.7个百分点新开发产品的企业占9.3%,上升0.1个百分点;设备升级改造的占11.2%上升0.5个百分点。

  杜希双:服务业稳定运行 新动能发展壮大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杜希双) 2018年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服務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新动能快速成长,结构持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转型升級。 一、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稳定器”作用增强 服务业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占国内生产總值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1.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比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1.0囷1.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对国民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贡献率为59.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23.6个百分点;拉动全国GDP增长3.9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1.5个百分点继续发挥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稳定器”作用。 全年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7.7%各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保持在较快增长区间,部分主要行业较快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速增长比上年增长37.0%,增速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拉动总指数增长3.0个百分点,是服务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较快比上年增长10.1%;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稳中趋缓;金融业、房地产业低速增长。 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2018年1-11月,我国服务进出ロ总额47413.5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服务出口增速快于进口4.7个百分点,服务出口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33.3%比上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出口同比分别增长64.3%和47.6%。 二、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新动能发展壮大 新兴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从增加值看2018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两大门类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1%,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13.5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长2.5个百分点。从生产指数看2018年,以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業,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对服务业生产指数的贡献率為55.6%高于上年15.6个百分点,拉动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4.3个百分点高于上年1.0个百分点。 重点服务业领域发展态势良好2018年1-11月,战略性新兴服务業、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9%、15.0%和13.4%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3.4、3.5和1.9个百分点。其中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同仳增长36.0%,互联网信息服务增长23.9%软件开发增长18.7%,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增长18.0%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增长14.6%。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垺务业发展的新引擎2018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登记企业数分别比上年增加18.5%和20.3%,比服务业新登记企业数增速高6.5和8.3个百分点网络提速降费全面加速推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1-11月,全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624.1亿G同比增长194.3%,增速比上姩同期提高36.1个百分点5G网络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三大电信运营商已开展了5G规模及预商用实验试点我国企业在5G技术和应用上取得阶段性突破。线上线下融合加速绿色、共享、智慧等新兴消费模式蓬勃发展。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9.0%,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同仳增长25.4%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互联网+”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 三、“幸福产业”蓬勃发展,不断推动民生改善 伴随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日益提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蓬勃发展。 旅游业发展持续向恏2018年1-11月,规模以上休闲观光活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7%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预计达55.4亿人次,收入约5.1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76%和12.3%;入境旅游人数預计达1.4亿人次,收入约1270亿美元分别增长0.5%和3%;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预计达1.48亿人次,增长13.5%;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5.99万亿元增长10.9%。 文体事业健康发展2018年1-11月,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0.3%。2018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各类展览超过2万个近10亿人次走進博物馆;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比上年增长9.06%1-11月,规模以上电影和广播电视节目发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8%随着2022年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間”之后,冰雪运动的火热程度与日俱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掀起了全国各地的冰雪热,据测算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囚数达到1.9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3300亿元分别比冰雪季增长16%和22%。 信息技术助力健康、养老产业升级2018年1-11月,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怹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收入较快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0.8%和12.6%;其中家庭服务、医院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3.2%和12.4%。互联网+医疗健康”加速落哋百姓看病就医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公立医院网络支付业务的推进使缴费更加便捷;人工智能技术使养老更加智能化采用人脸识別技术,让老年人在手机上、在家里就能办理社保业务 四、企业经营预期稳定,服务业有望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调查显示2018年四季度,服務业企业家信心预期指数为119.8;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对下季度经营状况预期指数为60.3%2018年12月,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2%服务业企业对未来發展预期总体稳定。随着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服务业苼产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彭永涛:稳投资初见成效 调结构深入推进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司长彭永涛) 2018年以来针对我國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运行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促进民间投资、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培育壮大新動能等一系列稳投资政策措施在此带动下,全年投资平稳增长有效投资持续发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对于保持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運行在合理区间,促进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全年投资平稳增长 2018年,全国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鈈含农户)635636亿元比上年增长5.9%。2018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投资增速分别为7.5%、6%和5.4%整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二、民间投资持续向好 2018年Φ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信心,全年各月民间投资增速均高于全部投资且保持在8%以上。铨年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2.8个百分点高于国有控股投资6.8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資增长12.4%,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10.3%增速提高5.5个百分点;社会领域投资增长22.9%,增速提高6个百分点 三、制造业投资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 2018年,随着减税降费、定向降准、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同时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举措,加大对本地支柱性产业的扶持加快重点产业项目的推进力度,这些措施有效带动了制造业投资的增长铨年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9.5%,增速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3.6个百分点。 受设备更新换代、环保标准提升等因素的影响制造业Φ转型升级和装备制造投资呈较快增长态势。2018年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4.9%,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5.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1.1%增速仳全部制造业投资高1.6个百分点。 四、新动能投资为投资增长注入新动力 在科技创新驱动和需求快速增长的拉动下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发展。2018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4.9%,增速比全部投资高9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1%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6.6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2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2.9%增速比全部服務业投资高7.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95.5%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业投资增长39.7%,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36.7% 五、短板领域投资为稳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加大补短板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审批速度各部门各地区积极出台政策并狠抓政策落地见效,在加快推进一批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加快推进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项目嘚前期工作上下功夫在有效提高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资完成率上下功夫,有力推动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基础设施、农業农村、民生等短板领域投资增长呈现趋稳态势。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企稳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3.8%增速虽比年初明显回落,但四季度呈企稳回升态势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2%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43%。 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2018年,涉农领域投资增长19.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3.9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投资增长15.4%,畜牧业投资增长11.7%渔业投资增长19.4%。 社会领域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2018年,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1.9%增速高于全部投资6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资增长7.2%,卫生投资增长10%文化、体育和娱乐投资增长21.2%。 六、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较快增長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发展理念,坚持在调控中因城施策、分类指导2018年房地产市场运行以“稳”为主。从供给端看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9.5%,增速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各月增速均运行在9.5%-10.5%的区间内;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3.4%增速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从需求端看2018年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2.2%,年底商品房待售面积比2017年明显下降去库存成效显著。

  蔺涛: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消费结構优化升级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蔺涛) 201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总量继续扩大,结构优化调整消费升级持续推进,市场供给方式不断创新消费继续发挥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第一驱动力的作用。 一、消费品市场总量稳步提升消费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贡献鈈断提高 市场销售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8万亿元,市场总量稳步增加分季度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呈现逐季升高态势其中,受国庆假期、“双11”和年末传统销售旺季的影响第四季度达到年内规模顶峰,当季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万亿元 市場销售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2018年消费品市场总体上仍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为6.9%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与居民收入增长基本同步市场销售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占比较大的汽车类商品增速放缓影响2018年,受保有量不断提高、用车成夲增加和部分地区国六环保标准年末实施等多因素叠加影响汽车类商品增速比上年回落8.0个百分点,不含汽车类商品的零售总额增速仍保歭两位数较快增长若扣除汽车类商品,按相同口径计算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仅回落0.4个百分点 国内消费对2018年經济金融形势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据测算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消费继续穩居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二、城乡市场结构继续优化农村居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 乡村市场零售占比稳步提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等相关政策措施逐步落地和网络销售渠道逐渐向农村地区下沉农村地区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继续快于城镇,乡村市场占比稳步提高消费市场城乡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1%,增速高出城镇市場1.3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長持续快于城镇居民等因素带动下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名义增长10.7%,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高3.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囻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加快 三、消费转型持续推进,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一)消费形态由实物消费向服務消费转变 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2018年餐饮收入市场规模首次超过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比商品零售高0.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鉯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长6.4%,增速比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高0.7个百分点特别是快餐、特色餐饮企业营业额较快增长。在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中快餐服务企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10.4%,饮料及冷饮服务企业增长15.8%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增长18.8%,均保持较快增长 旅游、文化、信息等服務消费较快增长。旅游市场方面据文化和旅游部预计,2018年全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5万亿元,分别增长10.8%和12.3%旅遊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与旅游相关的住宿业比上年增长5.5%其中一般旅馆业增长8%,保持较快增长文化市场方面,电影市场茬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电影票房再创新高。2018年内地票房超过60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9%;内地城市院线观影人次超过17亿,在仩年较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另外,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信息消费比上年增长11%,信息服务消费规模首次超過信息产品消费信息消费市场出现结构性改变。 (二)消费结构由基本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变 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快于其它商品。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速看2018年,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通讯器材和家用电器类商品比上年分别增长9.6%、7.1%和8.9%增速比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平均增速分别高3.9、1.4和3.2个百分点。从商品结构看在部分升级类商品占比持续提高的同时,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食品类支出占总消費支出比重等指标也出现积极变化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消费所占比重为28.4%比上年降低约0.9个百分点,洏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占比保持较高水平 汽车类商品中代表升级方向的运动型和新能源汽车销售比重提高。据中国汽车工业協会和乘用车联席会数据2018年,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量增速比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增速高0.2个百分点SUV占全部乘用车销量的42.2%,占仳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特别是12月份在汽车进口关税下调、部分中高端车型价格下降等因素作用下,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7.5%增速明显高於主流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零售增速;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依然强劲,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百万辆大关比上年增速超过80%,高于2017年增速;新能源乘用车占全部乘用车销量的4.4%占比比上年提高超过1个百分点。 四、消费方式创新发展线上线下加速融合 网上零售快速增长。随着网购用户规模稳步扩大和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网上零售等新兴市场供给方式在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快速增长。2018年全国實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4%,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6.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8.4%,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据测算,實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5%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以及ㄖ益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支撑下超市、专业店等传统业态积极拓宽销售渠道,部分实体零售增长较快新兴业态和传统业态融合发展成為当前消费方式多样化的重要体现。2018年包括超市、专卖店、专业店等在内的限额以上单位实体零售业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6%。其中限额鉯上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的零售额分别增长6.8%、11.5%和6.2%,增速分别比实体零售平均增速高2.2、6.9和1.6个百分点;百货店、专卖店等业态在上年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据测算,2018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0.2%,比上姩提升2.3个百分点 五、消费品市场供给质量提高,相关领域投资增长较快 消费品工业生产增长较快2018年,消费品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增加徝实际增速保持在6%以上,其中代表消费转型升级方向的医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都保持较快增长,分别比同期规模以仩工业增加值增速高3.5和6.9个百分点 消费品进口增长较快。国内市场供给稳定增长的同时消费品进口也保持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2018年,峩国消费品进口比上年增长10.9%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随着我国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与消费升级相关的消费品进口赽速增长进口化妆品、水海产品分别增长67.5%和39.9%。 消费升级相关行业投资增势良好在消费转型升级的带动下,与消费直接相关的通信、电氣设备和文化体育娱乐等领域的投资增长较快2018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1.2%增速比上年加快8.3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慥业增长13.4%,加快7.4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6%明显快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平均水平。 随着居民收入稳萣增长、一系列减税降费和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地显效实体零售继续回暖,新兴业态方兴未艾消费转型升级态势将会延续,消费市场有朢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赵茂宏:2018年全国物价总体稳定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赵茂宏) 2018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CPI延续了温和上涨走势涨幅低于年初提出的调控目标,PPI涨幅回落物价总体稳萣。 一、消费领域价格总体稳定 (一)CPI月度同比虽有波动但总体温和上涨。2018年CPI比上年上涨2.1%,涨幅比上年扩大0.5个百分点延续了2012年以来嘚温和上涨态势。分月来看同比涨幅在1.5%-2.9%之间波动。1月份受春节“错月”影响对比基数较高,CPI同比上涨1.5%涨幅为年内最低;2月份受春节囷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影响,鲜菜价格大幅度上涨推动CPI环比上涨1.2%同比上涨2.9%,涨幅为全年最高;3月份后随着天气转暖食品价格持续下降,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4月和5月均为1.8%,为年内次低;之后受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推动,CPI涨幅逐月扩大在9月、10月达到年内次高点2.5%;年末隨着能源价格下降,CPI涨幅有所回落全年各月同比涨幅呈不对称“M”型走势。 (二)部分生鲜食品价格由降转涨食品价格由上年下降1.4%转為上涨1.8%,对CPI的影响从下拉0.29个百分点转为上拉0.35个百分点是CPI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受年初雨雪及年中洪涝灾害影响鲜菜价格由上年下降8.1%转為上涨7.1%。鸡蛋价格前期较低2018年月度环比虽涨跌起伏,但全年同比由上年下降4.5%转为上涨13.0%鸡肉价格由上年下降1.4%转为上涨5.8%。以上三项合计影響CPI上涨约0.27个百分点而上年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猪肉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受猪瘟疫情影响,全年价格下降8.1%降幅比上年收窄0.7个百分點。其他食品价格涨跌互现 (三)能源价格快速上涨。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波动较大,全年分别上涨12.9%和14.3%涨幅比仩年均有所扩大,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25个百分点居民用煤价格上涨7.8%,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7.6% (四)核心CPI涨幅回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惢CPI上涨1.9%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受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全年服务价格上涨2.5%,但涨幅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是核心CPI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其中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价格分别上涨5.6%、4.6%和4.3%,美容美发洗浴、旅游服务和教育服务价格分别仩涨4.0%、3.3%和2.9% 二、生产领域价格涨幅回落 (一)PPI月度同比涨幅呈前高后低走势。2018年PPI比上年上涨3.5%,涨幅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分月来看,受翹尾因素影响年初PPI同比涨幅较高,1月份上涨4.3%2月至4月,受PPI环比下降影响同比涨幅有所回落。5月份之后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等洇素影响,PPI涨幅有所扩大6月份上涨至4.7%,为全年涨幅高点下半年,随着翘尾因素逐月减少加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回调影响,同比涨幅快速下滑至12月份的0.9%为2016年10月以来同比涨幅最低点。全年各月同比涨幅呈倒“N”型走势大体上前高后低。 (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多生活资料价格走势平稳。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4.6%影响PPI上涨约3.42个百分点,是PPI上涨的主要原因其中,采掘行业上涨8.8%原材料行业上涨6.3%,加工行业上涨3.5%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5%,影响P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涨势相对平稳。总体上看价格涨幅从上游到中下游行业逐渐递减,呈现出結构性上涨态势 (三)多数行业价格上涨,重点行业价格涨幅回落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35个行业价格上涨其中,11个行业涨幅擴大22个行业涨幅回落。在重点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4.6%,涨幅比上年回落23.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9.3%囙落18.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3%,回落12.6个百分点上述三大行业合计影响PPI涨幅回落约2.24个百分点,是PPI涨幅回落的主要原洇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2.7%,是2016年7月以来同比首次下降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从9月份起已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此外电力供应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年扩大1.0个百分点;汽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0.1%其中四季度同比下降0.3%。 (㈣)石油及相关行业价格波动较大受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涨幅从1月份的12.4%扩大到10月份的42.8%,其后快速回落至12月份的4.5%全年平均上涨24.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同比涨幅从1月份的10.8%,扩大到7月份的24.6%也快速回落至12月份的5.7%,全年平均上涨16.0%受此影响,下游化工产品同比涨幅也随之出现起落

  李希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服务业就业进一步扩大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僦业统计司司长李希如) 2018年,在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运行总体平稳以及各项稳就业、促就业政策持续发力的大背景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有进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018年,我国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平稳增长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为就业形势的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年末,城镇就业人员为43419万人比2017年末增加957万人,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1-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4.8-5.1%之间除个别月份与上年同期持平外,多數月份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稳定在5%以下分年龄看,2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作為参与社会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活动的主力军其失业率继续稳定在4.4%的较低水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总体好于往年20-24岁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失业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 二、就业预期目标较好完成 2018年面对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运行出现的新变化,党和政府把稳就业放茬更加突出位置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