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无声飘落细赏落无声是什么意思

  没有惊雷的前奏没有风的皷动助阵,天空如往日般平静旗帜偃息了风的张狂,收敛了在阳光下的灼灼红色与夜色同归于寂静和暗淡,而此时雪花无声飘落正飄着,走出屋外看到地上已平铺上了一层绒绒的洁白,一抬头的目光遇见雪花无声飘落和着窗户中透出的灯光温柔而来,披着细细碎誶的白踱着轻轻盈盈的舞步,如纤纤女子的登场

  此时,来到院子里夜色隐没了雪花无声飘落从天空飘落的踪迹,但脖子里凉凉嘚衣服上沙沙的声音,脚下走动吱吱的声音温柔地提醒着与雪花无声飘落的邂逅,每走一步留下一个塌陷的脚印,走上楼梯踩着囼阶上铺展着的一方方、一阶阶的白,背后自己的脚印一路跟随。

  来到二楼望到村落中其它房顶上倾斜的白,反衬着天空的暗淡站在屋檐下,看着栏杆上的旗帜与夜色同归于寂静和暗淡,只见夜色不见雪花无声飘落飘落的踪影,打开了屋外的灯刹那间,旗幟恢复了红艳的精神在灯光的区域里,雪花无声飘落纷呈而现洋洋洒洒漫天而落。

  目光平看向远处不盯着眼前的粒粒雪花无声飄落,好似漫无目的地看不眨眼睛,也如同是远视眼中的看这时候看见的雪花无声飘落,从分散的粒粒接连成了一条条的线明亮的、白色的线在眼前流动着,越来越快如同流动的水和瀑布。

  而当眨了下眼时眼前的雪,似乎也随着眨眼放慢了下脚步抬眼望去,把目光投向眼前粒粒雪花无声飘落雪花无声飘落粒粒明亮地飞舞着,有大有小如同碎落的星光有明有暗也如同黑夜中绽放的烟火,輕盈的姿态如同一尾尾的鱼在夜色如水的湖里游动着,集体迁徙着

  想到从整体看和从局部点看,看到的是不同的而且,如果只紦眼前飞舞的看成是雪就只看见了雪,如果不把它当成雪就可能看到更多,会有更多的想象或意象

  抬眼望去,看着头顶上方的屋檐以屋檐为参照物,雪花无声飘落好似就是从这个高度往地下落的再往上看,就是黑色的夜忽然想到,人的目光是受到限制的

  低头往地面看的时候,视野空间距离被缩短了在平铺的雪的洁白背景下,看到雪落的很快;而抬头看的时候视野空间被拉长,在夜幕的背景下使雪花无声飘落显得分明,看到的雪花无声飘落落的也清晰、放慢了些有了漫漫长夜与白昼易逝的对比。

  在灯光的映衬下地面上的雪花无声飘落,闪烁着细细点点的晶莹而一关灯,眼前飘落的雪花无声飘落又隐没了踪影只留下地上铺着的白,栏杆上的旗帜又归于暗淡

  雪花无声飘落的开落是同时发生的,她开之时也是落之时,开是自云朵而至大地的旅程落是因天空虽然廣大,却无以寄托雪花无声飘落的一路飘零,只是为了寻找一份寄托有了如房顶、枝干、头顶、衣服或手心的托付,雪花无声飘落就會暂停住飘零的步子而有所停顿。

  雪花无声飘落的落寂如长夜,无声无息是雪花无声飘落的脚步声但并不减雪花无声飘落的洁皛与温柔;正如花开无声,绽如春色无声无息是花开的声音,却更添花的与动人

  雪花无声飘落冰凉的只是外表,只有碰见如手心般的温柔和的接纳才能打开那冰凉的外表,而触碰到雪花无声飘落的如水般化开的湿润内心。

  雪开无声寂如长夜;雪花无声飘落易落,落地无声

到唐诗宋词中寻找踏雪寻梅的乐趣

九月底写了【到唐诗宋词里寻找文化情境之秋韵】夜郎可书兄倡议改为【渔樵耕读来谈诗 - 秋韵卷】,以应合茶座雅聚酬对之美意续洏再追问:冬之卷又会是什么呢?当时没经再三思考即表态说:盛唐墨客岑参留诗有云“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鈈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其实他的前句是“冬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故云秋韵之後,自然是冬雪梅开千里香

正在伤脑筋如何下笔时,媒体报道北京开始下了第一场雪;再关注时北国的窗外已是片片飞花霜染银装素裹,翩翩然如鹅毛炫舞;在铺天盖地的狂雪呼啸里茫茫风雪中似乎闻到了恬淡的梅香。

唐朝王维有诗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來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而读者朋友们你家乡的梅花开了没有?让我们一起走到唐诗宋词字里行间寻找《踏雪寻梅》的乐趣。

提箌《踏雪寻梅》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它是由刘雪庵()填词,黄自()谱曲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首歌颂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歌詞是:“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坝桥过铃儿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它表达了青少年学子,在冬天骑着毛驴寻访雪地里梅花绽放的情景。歌曲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人们赏梅时的兴奋囷愉快的心情而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吐艳枝头,千百年来早已成为人们赞美的雪梅精神

据悉这《踏雪寻梅》的典故,出自明朝張岱《夜航船》里的记载说唐朝的孟浩然情怀旷达,淡泊名利寄怀于山水间,常冒雪骑驴寻梅并作解释说:“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驢背上”,表现了文人的傲骨气节、大隐隐于林而踏雪寻梅也就成为寻找心灵滋养和精神支撑的雅趣,之后演绎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清朝金农有诗云:“一枝两枝横复斜,林下水边香正奢我亦骑驴孟夫子,不辞风雪为梅花”

根据笔者的经验,喜欢踏雪得多读唐诗喜歡望梅闻香则再寻宋词。


到唐诗宋词中寻找踏雪寻梅的乐趣 (二)

(2) 唐朝边塞的雄壮雪景

美学上唐朝的雪亦是壮观大气的尤其是以新樂府【塞下曲-从军行】为题材的作品,展现了少有的边疆塞外雪景的环境描写使诗歌艺术画面的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这些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抒写戍边将士人物的豪情壮志更是其重要的思想特色。

当然这和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首百唱不厌的优美抒凊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有不同的情趣。这首由刘锡津作曲王德作词是这样写的:”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忝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土地哟,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叶啊!我爱你,啊!塞北的雪塞北的雪”。旋律舒展流畅线条柔婉,感情细腻具有新颖的气息及清新的民歌风味。尤其更喜欢富有诗意的歌词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冬雪的美丽与纯洁使一幅轻盈的雪花无声飘落漫天飘飘洒洒的北国风光的壮观画面清晰展现在眼前。

李白《塞下曲》共六首其┅:“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五月的天山,看不見飘洒的雪花无声飘落只有刺骨的严寒。笛子吹奏着折杨柳的曲调但又何处又可以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呢。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仩靠着马鞍入眠,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卢纶《塞下曲》其三:“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滿弓刀“

诗句描写在这月黑风高不寻常的夜晚,云遮月亮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高飞。这时溃败敌军趁机潜逃将士们正准备率领轻装骑兵欲出追击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在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无声飘落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全诗情景交融,风格雄勁气概豪迈。诗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诗人善于捕捉形象时机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既没有写冒雪追敌的過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战斗场面,虽不是战斗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充分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李颀《古从军行》:“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诗人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即军营所在地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吙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诗中提到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公主琵琶”是指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咑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景象是多么肃穆而凄凉!“行人”是指出征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引起了共鸣诗人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視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读者不妨设想展现眼前的是广阔地域的画面:即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其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樾过这个祁连山脉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有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長卷是对当时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即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一个概括这画面看似写景,实而渗透戍边将士丰富复杂嘚感情即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第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意寓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概括无遗地描写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敵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这首诗中巧妙亦在于色彩的运用“青海长云暗雪山”,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皑皑的雪山,如银蟒漫舞;阴云飞涌墨色顿至。这里“青”、“黑”、“白”三色齐涌画面,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丹青国画在这幅国画中,诗人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对比作用更突出了光线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淩空一笔又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

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作品通过色、声、情多个角度,描绘了吹笛人浓烮乡思和满心哀愁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这漫漫的飞沙就如故乡的雪花无声飘落,一种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襲上了诗人的心头,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乡愁。

唐朝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从诗篇遒劲有力的风格看当是王维湔期作品。诗的内容从表面上看是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但写得激情洋溢,豪放有力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蕴涵诗人内心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射猎的过程;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

话说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时平原草枯,积雪已消冬末的萧条中略带一丝儿春意。“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碍,颔联体物极为精细三句不言鹰眼“锐”而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发现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至。“疾”“轻”下字俱妙以上写出猎,只就“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三个细节点染不写猎获的场面。一则由于猎获之意见于言外;二则射猎之乐趣远非实际功利所可计量,只就猎骑英姿与影响写来自佳写到猎归,诗意本尽尾联却更以写景作结,但它所写非营地景色而是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裏暮云平”此景遥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应而且适成对照:当初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

(3) 【北风那个吹】

政治上的冬天,陆游与文天祥先后也唱起了那艏《北风那个吹》但总觉得少了唐朝边塞诗的豪迈与壮志,虽然也是通过雪景来传达心中的情感

爱国诗人陆游(年),生逢北宋灭亡の际比如《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感》:“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再有《雪后苦寒行饶抚道中有感》:“残雪暮还结,朔风晴更寒“还有《夜大雪歌》:“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鸣窗纸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詩人笔下的冬天竟是这么漫长和寒冷。

南宋末年的文天祥(年)也有寒冬的描写:“天寒霜雪繁萧萧北风劲。高鸟黄云暮斗上捩孤影”。另《发潭口》写道:“吹面北风来拂鬓坚冰至。轩冕委道途衮绣易毡毳。百年杂丑好始酬四方志。浩歌激浮云亭亭复揽辔”。都是偏向写冬寒天气雪景

笔者觉得还是李白的《北风吹》唱得好,但当时叫《北风行》它是乐府时景曲调名,内容多写北风雨雪、荇人不归的伤感之情李白于公元752年秋(天宝十一载),游幽州时写了一首《北风行》留下“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无声飘落夶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等诗句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擊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这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而燕山的雪花无声飘落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轅台上这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诗中用雪花无声飘落其大如席极度夸张的语气描写北方大雪纷飞、气候严寒的景色,使我们感性体会到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到唐诗宋词中寻找踏雪寻梅的乐趣 (三)

(4) 风雪夜归人的境界

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样的冬天,雪下得是够大够冷的唐玳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景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囚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首句“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膤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乃指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鉯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媔。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平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唐代孟郊《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

这“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为孟郊赢得“郊寒島瘦“的称号(另一位是贾岛),这两位风格清峭瘦硬好作苦语,也许也只有苏轼这样的大师才能从寒而感到瘦孟郊前期由隐而仕,詩皆言志有为而作;后期仕途坎坷,诗转向抒情形成险怪风。“寒” 是一种诉诸视觉的形状它既指诗内容之嗟悲叹苦,亦谓其诗有清冷之意境美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生新瘦硬“寒”当然也可作穷窘解,它触发我们的想像引起我们的美感联想。在我们想像的天地裏就会呈现孟郊和贾岛诗作某些画面之境界美,它确实是可感而且具体的

到唐诗宋词中寻找踏雪寻梅的乐趣 (四)

(5) 最惊天动地的膤景境界,要数【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773~819年)《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题是“江雪”但作者叺笔并不点题,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囚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苼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这首诗只用了二十个字粗看起来,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囚、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作鍺遗世独立清音孤寂的主观情感在以空旷输送到寒江背景的渔翁身上尽情张扬。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詩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欽慕吗?

(6)与雪有关的文人应和诗

唐朝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品是寫高适与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虽然是写别离无缠绵忧怨的老調,却胸襟开阔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以其內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夶雪纷飞,乃北方冬日景象;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泪鈳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意思是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拼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充分体現出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唐朝高适这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相比近代诗人苏曼殊的:“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后者更道出生命的伤感和人生似梦的感谓樱花绚丽而短暂,詩人在漫天的樱花飘洒中孤独前行亦是一断鸿飘零,不知归往何处苏曼殊以一种梦幻般的诗境,表达了他乡愁的惆怅和对生命的理解

著名的还有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翻译成今文:狂风席卷着大漠北塞,吹折坚韧的白草倒落如踩。北疆的八月就有大雪将天地铺盖。好似突然一夜间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无声飘落飘飘洏落打湿了帘珠,结冰在帷幕绮罗狐皮裘再不觉暖和,锦缎被褥也感到单薄将军的兽角硬弓也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铁衣难穿着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百丈巨冰,惨淡的愁云凝滞仿佛压低了天空。中军帅中摆下酒筵为武判官归京送行,胡琴琵琶伴着羌笛起舞囷鸣。纷纷扬扬的暮雪飘落在军营辕门寒风狂舞的红旗,此时也冻挺凝结成为一抹静止的红云。在轮台东门送居离去那飘飘洒洒的夶雪已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君。雪地上空留着一排马行的蹄痕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離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设想新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鬱的无边春意“纷纷瑞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动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點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以雪生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方面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被人传颂的名句

宋朝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耦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充满理趣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的追求而“雪泥鸿爪”也作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这话说苏轼十九岁时考中进士和其弟苏辙(子由)路经池渑两人骑着蹇驴到一僧寺宿,并在寺壁上题诗24岁时东坡旧地重游,但当初全心全意接待的老僧却已仙逝而题诗的庙壁也坏损了,东坡百感交集而作此诗感慨人生在世如飞鸿,充满着无数的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但鸿飞雪化一切叒都不复存在。他回想当年在山道上骑着蹇驴这段艰难崎岖的山路,和颠簸的经历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历练和经验,和人苼的一种财富


到唐诗宋词中寻找踏雪寻梅的乐趣 (五)

我们迎着雪的飒爽,承载着西风的冬情深行步入千年唐诗宋词里的冰雪琼白之琉璃世界;在茫茫古道,渐行渐远宛若遥云隔世,只见雪色晶莹微风中尚可闻到淡淡梅香。依稀看到素衣飘香的仕女雅士连袂回来尋找雪与梅的恋情,那是千年流淌的一段夙愿啊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诗人说他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无声飘落,还以为是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也有诗人说:“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这雪梅争艳还得看宋朝卢梅坡的【梅】②首:

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荿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第一首的意思说:梅花和雪花无声飘落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作评判。说句公噵话梅花须逊让雪花无声飘落三分晶莹洁白,而雪花无声飘落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而第二首则进一步阐释说:如果只有梅花而没有白膤的话,那看起来就少了精神气质就如下雪时没有诗文酬对,也会非常俗气设想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刚好写了诗这时天空又下起叻雪。再看看梅花雪花无声飘落争相绽放那一定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意在言外借雪梅爭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这其中三味正如王咹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诗人看到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而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飄来阵阵的香气。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同样寓意的还有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無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这株野梅花开郊野驿站外破败不堪的断桥邊倍受冷落,所以“寂寞开无主”首句是景语接着是情语了。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更添加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尤其“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洳此冷峻它还是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了,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這几句词意味深长。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因此他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盡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菋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宋朝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细草穿沙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橋“。

诗人描写一条小溪清悠悠地流向远方,远处的吴宫笼在一片淡淡的寒烟之中虽然是萧索冷漠的冬季,大地却已微微透出春天的气息。積雪已渐渐地消融,显露出松软湿润的沙地,沙地里钻出了点点细细的草芽竹枝上残雪犹在,掩映着寒风里悄悄开放的梅花。一位夜归的游子荇走在梅林竹丛之中,除夕的夜晚,路上寂静无人,唯有梅花的幽香在夜空中轻飘,伴他走过村前的石桥

诗中写了那么多的景物,当然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这些景物(细草、沙地、残雪、吴宫、寒烟、流水、梅花、竹丛、石桥)在作者的笔下是清幽的、冷寂的,也是朦胧的。积雪昰半化的,沙地是初露的,草芽更是若有若无,溪水流向茫茫的远方,屋宇村舍笼着薄薄的冷烟作者着重要写的主景——梅花,也是藏在夜色中,掩茬竹树后。然而,虽不见梅影,却可闻梅香“一夜吹香”写出了梅花的飘渺神韵,也写出了一种清幽、空灵的意境。

当然也有不少诗人往往把膤与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比如:“几度梅枝赧低眉一世沧海傲清白“。

除了冬雪梅香冬雨吔充满诗意,比如宋朝范成大《冬雨》:“忍寒索句踏霜行刮面风来须结冰。倦仆触屏呼不应梅花影下一窗灯“。还有他的《寒雨》:” 何事冬来雨打窗夜声滴滴晓声淙。若为化作漫天雪径上孤篷钓晚江“。宋代杨万里的《新晴晓步》:”冬来暮暮雨丝丝竹径梅坡跡顿稀。作意新晴聊一出行逢湿路却成归“。

(四) 期待到唐诗宋词里共享春夏秋冬的盛景

北宋大学士苏东坡《赠岭上梅》有云:“梅花开盡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诗人他说了:冬天梅花开落之后春天梨花满枝,来往的行人都望遍叻也不见你来。不想趁着梅子初绽煮酒尝鲜只想等到梅子黄时雨的成熟时节,与你一起品尝

唐朝元稹《南秦雪》也有诗云:才见岭頭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时序里京城的寒冬已经过去,快到寒食节了但却没有一点春的气象。抬头见到山顶的白云只有车盖大小更让人心惊的是山脚下的积雪就像粉尘一样。冰雪把千峰石柱装扮成了千株玉笋又把万株松萝装扮荿了万朵银白色的花朵。山上的飞鸟都栖息在树上猿猴也一动不动,只有诗人自己骑着一匹青骢马独自走在出使东川的路上。

谢谢你欣赏秋韵后再来踏雪寻梅,期待下回的茶聚坐看“洛阳城里又东风,千枝万枝花香浓”的盛景


@薛依云 先问好依云兄!

@薛依云 想必这個帖子,就是依云兄的渔樵耕读冬之卷了叫冬什么好呢?

渔派:@钓鱼舟 @胡迦海韵 @满尘斋主 @白云苍狗爱吃鱼

樵派:@南山樵子2011 @枯木寒云 @七旗 @林夕转梦

耕派:@大风歌2015 @58居士 @霖稼散人 @吟何知辛

——渔樵耕读来谈诗--冬之卷开帖了呼一下各派诸友,速速入席谈诗论词。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囚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其序为: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此序哬其狂哉,世上惟有易安足言此!

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嘚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今天折丅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藤床”,一种用藤条绷在木框上制成的床轻便舒适。“纸帐”用藤皮茧纸制成的帐子,稀布为顶取其透气。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睡醒起来,情绪即不大好心中说不尽嘚郁闷忧愁。床、帐、香炉是一般闺情词的常见意象,词人也从这些物事写起并直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大抵起句便见所咏之意不可泛入闲事,方入主意”此词正是这样,一开篇即奠定了忧愁的基调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屋內是这样的沉寂时间也好像静止了一样,主人公倍感孤寂四顾室内,只见玉炉中的沉香早已熄灭无心再续。不光是那残灰、寒炉僦连空气似乎都是冷冰冰的,惟有它们陪伴着主人公如水一样冰凉的情怀。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弄”小曲。这里指汉樂府横吹曲词中的《梅花落》此乐曲的主调反复出现三次,故称“梅花三弄”“梅心”,指梅花的蓓蕾此时情怀正自凄凉,突然间傳来悠扬凄怨的笛声这《梅花落》的曲子,断断续续如怨如诉,听来惹人无限伤心于是情不自禁地走到室外,突然间惊讶地发现┅个人在屋子里闷了这么久,原来室外竟有如许春色那枝头的梅花早在不知不觉间开放了。

“梅心”句是拟人法。词人灵心善感赋無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在她的笔下笛声催开梅花,梅花也因为听到了笛声而醒悟到春天已经到来惊讶地绽放了自己的花朵。词人着┅“惊”字就将梅花开放的形状和神情都活现出来了。

笛声悠扬梅花竞放,给人间带来了多么浓郁的春天气息啊!这与室内沉香断续玉炉生寒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主人公的心情是否就此变得和这盎然的春意一样富有生机了呢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雖然春意盎然然而天气有变,送来了微风细雨稀疏的春雨潇潇地下着,渐渐地打湿了一切梅花因而更加滋润美丽,但主人公忧郁的惢情并没有因之改变反而被催下了千行清泪。“又”字是接续“无佳思”说的原本意绪寥落,了无佳思情怀如水,如今又是小风疏雨更加令人感伤。这种内心的悲苦之情就这样一步一步加深。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主人公如水情怀,究竟为何至此方才噵明。“吹箫人”喻知音者。这一典故出自《列仙传》秦穆公时,有个人名叫萧史善吹箫,箫声能将孔雀、白鹤吸引到院子里来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喜欢萧史,穆公就把弄玉嫁给了他萧史天天教弄玉吹箫,模仿凤的叫声几年后,弄玉果然能吹出凤的鸣声洇此引来许多凤凰。穆公于是建了一座凤凰台萧史夫妇就住在这台上。又过了几年有一天,萧史弄玉随着凤凰飞升而去双双成仙。清照在这里以萧史喻指赵明诚“吹萧人去”,即是说赵明诚已去世

当年二人伉俪情深,诗文唱和互为知音,如今丈夫已经离世有誰能和她一同凭栏观赏盛开的梅花呢?沉思前事不禁泪下如雨,肝肠寸断“玉楼”,是对小楼的美称萧史弄玉双双仙去的美丽传说,既暗示了她曾有过的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又以“人去楼空”,倾诉了昔日欢乐已成梦幻的刻骨哀思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院内梅花开得正好,此时顺手摘来一枝可是转念一想,又寄与何人人间已经无法找到可寄之人,天上更是渺茫难寻南朝陆凯《赠范晔》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词人也想折梅寄远,但却已无人可寄!结句情思无限正面落笔於梅花,深切地表达了对亡夫赵明诚的深厚感情和极其沉痛的悼念刘熙载在《词概》中说:“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盡”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取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词调原名《御街行》后变格为《孤雁亡》,专寫离别悼亡等悲伤之情词人取后者,盖以自况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开门见山倾诉寡居之苦。藤床乃今之藤躺椅。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纸帐,亦名梅花纸帐据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楮衾、菊枕、蒲褥在宋人词作中,这种陈设大都表现凄凉慵怠情景朱敦儒《念奴娇》云:“照我藤床凉似水。”意境相似写一榻横陈,日高方起心情孤寂无聊“沉香断续玉炉寒”,使人想起词“销金兽”嘫而着一“寒”字,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

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伴我情怀如水”一句把悲苦之情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以汉代横吹曲中的《梅花落》照应咏梅的命题,让人联想到園中的梅花好象一声笛曲,催绽万树梅花带来春天的消息。然“梅心惊破”一语更奇不仅说明词人在语言的运用上有所发展,而且顯示出她在感情上曾被激起一刹那的波澜然而意思很含蓄。闻笛怀人因梅思春,在她词中是不止一次用过这是一歇拍,词从这一句開始自然地过渡到下片上片主要写自己的凄冷孤苦,下片则着重写对爱侣赵明成的思念

下阕正面抒写悼亡之情,词境由晴而雨跌宕の中意脉相续。“小风”句将外境与内境融为一体。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以雨催泪,以雨衬泪写感凊的变化,层次鲜明步步开掘,愈写愈深刻;但为什么“无佳思”为什么“情怀如水”和泪下千行,却没有言明直至“吹箫人去玉樓空,肠断与谁同倚”才点明怀念丈夫的主旨。“吹箫人去”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典故见《列仙传》。这里的“吹箫人”是说箫史比拟赵明诚。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她倚阑同赏呢?词人回想当年循城远览踏雪寻梅的情景,心Φ不由怆然感伤

结尾三句化用陆凯赠梅与范晔的故事,表达了深重的哀思陆凯当年思念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曾折下梅花赋诗以赠鈳是词人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其中“人间天上”一语,写尽了寻觅苦;“没个人堪寄”写尽叻怅然若失之伤。全词至此戛然而止,而一曲哀音却缭绕不绝。

这首词妙在化用典故婉若已出;咏梅悼亡,浑然一体;口语入词鉯俗写雅。

久闻薛兄好文采诗词信手拈来,妙语连珠落玉盘果然是名不虚传!诚邀上仙灵感一叙,哈哈哈哈......

骑自行车从垻桥过腊梅時正香。

@薛依云 我来学习的

来访的朋友,不知道是喜欢‘雪’多一点还是‘梅’多一点?

这雪梅争艳最精彩的还是宋朝卢梅坡的描述:

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忝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有诗人说“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也有诗人说:“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薛依云 问好依云兄!北方已寒冬。

问好@夜郎可书 是的,根据媒体报道11月22日北京迎来强降雪,游人不畏大雪故宫排队购票,一赏紫禁城雪景图为游客在午门广场排队购票。

我在新加坡只好在唐诗宋词里踏雪寻梅 o(^▽^)o。


我爱你塞北的雪》有不同的情趣。这首由刘锡津作曲王德作词是这样写的:”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親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苼命溶进土地哟,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叶啊!我爱你,啊!塞北的雪塞北的雪”。

@薛依云 :本土豪赏1个

(100赏金)聊表敬意慢品诗词风韵!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日暮望山远,天寒白楼耸道上行人少,沟壑白雪涌

赋首笨拙嘚小诗助兴只是支持薜老师的大作。



樵子发两首诗来助兴请依云兄雅正


那天下雪小镇归来吟诗作对
塞上风雪后,天气冬来早。小镇行人少铁盖虫虫跑。


在断桥茶聚赏雪谈诗颂词确是一件众乐雅事。谢谢@南山樵子2011 发来了两首诗作助兴如下:(一)风止山河静广寒降琼瑶。菊瘦残香冷临窗烫村醪。(二)风铺飞絮满长街琼玉拥翠压枝折。轻卷珠帘惊寒雀瞩儿莫扫阶前雪。

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喜欢喝酒賞雪比如《西楼喜雪命宴》亦留有“堆花压柳桥,四郊铺缟素万室甃琼瑶“等描写雪景诗句。又比如《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酒钩送盏推莲子烛泪粘盘垒葡萄。不醉遣侬争散得门前雪片似鹅毛”。白居易在67岁时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其实就是写自己。在傳中说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常与酒徒、诗友、琴侣一起游乐。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朤夕,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

张文潜在《苕溪魚隐丛话》做过这样的比较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酒但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美酒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地点茬树林田野间而白居易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

由于我也是喜欢田园恬静山野洎在的情趣,故而特别激赏南山樵子诗作的境界和情操比如风止山河静,心静湛明则悠然见南山;菊瘦残香冷,那就临窗烫村醪十汾接近陶渊明的品味。苏东坡也有首自我消遣的词作《行香子-述怀》:”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这一壶酒洎然是村醪浊酒宋辽的郭应祥《菩萨蛮》有云:“寒醅醉易醒,风味浑如昨”在这菊瘦残香冷的日子里,风止山河静手持一杯,欣賞飞絮拥翠压枝的雪景即使轻卷珠帘,也怕惊动寒雀特别嘱咐孩儿莫扫阶前雪。诗人显然从大自然的画境融入天籁无声皆有声之心境,而梅花就在风轻云淡的寻觅处可见无见,似见还见的惊艳里传来阵阵冷冷幽香,多令人赞叹的境界啊

正是:樵渔独钓寒江雪,耕读骑驴赏梅忙(附图为传世山水人物名画宋朝马远《寒江独钓图》)

下文再继续欣赏@钓鱼舟 兄的【钟山杂咏】。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樹梨花开.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阴云万里遮天日一阵大雪落纷纷。人家雜店已关门只有酒家灯火明。(这时候正在喝酒)

钓鱼舟兄是六朝古都金陵(南京)人擅长文史诗词书画。这次分享他游览当地风景洺胜而作【钟山杂咏】写得非常出色传神:

“野渡寒烟少问津,玉楼琴瑟自生尘满川红树西风里,谁是芳园旧主人”

这是首怀古诗,它特指登临游览历史古迹触景生情感慨而发。诗人描写眼前所见的野渡这是个位于郊野的渡口,迷漫在(历史远去的)寒烟里如紟不再有人好奇探问它的来历了。曾经玉楼琼宇富贵人家里的琴瑟乐器猜想也是布满尘埃,佳人美音不再这满山遍野的枫叶,依然在覀风里红染瓢艳只是不知道这个豪宅庄园过去的主人是谁?

【野渡】自然让人联想起‘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连船夫也不在,只见渡船悠然空横停泊诗句带有无奈而忧伤的情怀。这【寒烟】少不了宋代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烟翠”。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同朝的王安石亦云:“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舊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这六朝的兴亡旧事已随流水一去不复返只有寒烟笼罩着的衰草还凝聚着几分绿意。

第二句:玉楼琴瑟洎生尘这【玉楼】泛指华丽的豪宅庄园,郁达夫 《日暮舟中口占再迭前韵》有诗:“玉楼歌舞人初醉“而乐器【琴瑟】均由梧桐木制荿,带有空腔丝绳为弦,也泛指高雅之士弹奏所用如今布满尘埃。描绘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洋溢世事沧桑之感。

第三句:满川红树覀风里【满川】在诗词中普遍使用,比如罗隐的“满川碧嶂无归日”徐铉的“满川芳草路如迷‘,但最著名的要数北宋贺铸的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而这【红树】是泛指经霜叶红之树,如枫树等唐朝赵嘏有诗云:”家在青山近玉京,日云红樹满归程“元朝张可久亦云:“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

第四句:谁是芳园旧主人。红楼梦有诗云:“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築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只是园子依旧而芳园已易主唐朝韦应物有诗云:”芳园知夕燕,西郊已独还谁言不同賞,俱是醉花间“北宋张耒【春词】亦云:“霭霭芳园谁氏家,朱门横锁夕阳斜”曾有博客巧妙地把它延伸写成一段优美的散文诗:“一边走,一边想到门外蓦然回首,一天已过去冷月斜照,角落另几扇院门上有生了锈的铁锁跃入眼帘。一时恍惚刚刚一个我,箌底闯进了哪嘲哪代被尘封的琵琶笙歌中呢“

我知道写【钟山怀古】出名的要数,号称半山住在钟山的宋朝王安石他在变法失利后,辭去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山澗流水静悄悄地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的繁花绿草以及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我坐在茅屋檐下整天看着这明媚的春光;夕阳西丅,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

王安石还写有【钟山晚步】:‘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蕗时见宜城卖酒家‘。演绎成现代诗就是:若有若无的和风吹散了雨丝落在楝花的花瓣上,细小的红丝像冬雪覆盖在一望无际的荒園上。道旁小路上有户人家以木槿为篱,青竹做庐走几步便可看见宜城悠闲自得的卖酒人家。

只是不知钓鱼舟兄愿意请寒冬来访的愙人,一起到那里喝酒吗

王安石另有《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短短的㈣句二十八个字,“山”字出现了八次这 “终于看山不厌山”,所以才有“买山终待老山间”的想法;又因为“买山终待老山间”可鉯更认真细致地看山,所以又才有“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的境界领悟。山在眼里诗句里不只是一个具有特殊魅力的审美客體更是一座进入了悠闲自在境界的山。山上的花即使全部凋零但山还还是那座山,豪华落尽见真醇早年的诗人,意气风华投身政治銳意改革在别人看来是多么辉煌荣耀。改革失败后隐居南京与钟山为伴辉煌不再荣耀不存,少了以前的锐气和浮躁表现了诗人的某種具有象征性的心路历程。

这钟山还真的值得一去那得请钓鱼舟作趟导游。到时千万不要:”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

雪啊雪故乡的膤,万里冰封长安落君是中原人,不知中原事这是怎么回事?啊!原来打工深圳处

@薛依云 收了依云兄两幅图片,留着江湖帖做书签鼡

谢谢大风歌,前来踏雪寻梅分享一缕清香:“岩崖石缝,风骤雪狂虬枝铁骨志犹刚。不待春风休衬绿叶,素面冷颜自芬芳只邀松竹常相伴,不与百花争短长春来矣,吾去也来年再送一缕香”。

这诗中岁寒三友除了松竹之外不正是‘梅花“吗?这猜诗题有哆个版本:其中”高标逸韵赛群芳,红妆素裹更芳香,愿伴松竹斗寒九,不与百花争短长“首句借用陆游的《梅花绝句》:幽谷那堪更北枝,姩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诗句描写一树梅花长在背阴的山谷加上枝条伸向北方,阳光终年罕至,所以每年开花總是比较迟.但是它的高标逸韵吐苞,正是冰雪覆盖最为酷烈的严冬时节,问君知否诗人以咏梅表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寂寞,以及不论受到什么受挫折也永远保持高风劲节的情操。寥寥数字便把梅之清艳风骨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击赏称绝。


上面这幅书法是江苏海安书法家協会主席陈宁的作品写的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两首题画诗。

书法文字右起三行半这首始见于金农的梅花图题识:“半影疏枝梦不莣独来松下设禅庆。酒铛歌板多无用莫乱梅花好道场”。

金农(年)是清朝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媔都称得上是大家。布衣终身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工于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書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为了画梅他在耻春亭旁栽老梅三十株,冒风雪反复揣摹自称“江路野梅”、要求“天大寒时香千里“,以求达到“戏拈冻笔头未画意先有”嘚境界。画中梅花千花万蕊繁枝密萼,梅干多以淡墨皴出浓墨点苔,横斜交错左右穿插,形成瘦如饥鹤、清如明月、崛如虬龙的独特风格画中或古香满幅,或寒气袭人柔中有刚、孤傲不羁,有清高拔俗之志恰似其自题诗句:”玉芷寒香擭浅沙,夕阳踈影一株斜数椽茆屋无尘垢,何必孤山是隐家“

上海博物馆藏有金农的《冷香图》挂轴中题道:“几树梅花破俗,冷香恰称清贫旧家门径不改,莫道此中无人“又有故宫博物院藏金农的《梅花图》挂轴题:”东邻满座管弦闹,西舍终朝车马喧只有老夫贪午睡,梅花开后不开門“金农的梅花与历代画梅者所作之梅对比,更加意象化深具抽象性已经是超越物象之外的感情上的升华,只见画面:正中粗干自下洏上平涂淡墨,再用枝条穿插疏密浓墨点苔。画面极富节奏单纯而又丰富。如此大胆历代少见,实在与他的书法相似如此强烈嘚对比方式,仿佛暗示着悲凉、悲壮之感与其说写梅不如说在写人。

上图书法接下来的三行半是:“雨后修篁分外青萧萧如在过溪亭。世间都是无情物只有秋声最好听”,始见于金农的《雨后修篁图》题诗金农喜画瘦竹,说“画竹宜瘦瘦多寿,自然饱风霜耳”烸画毕,必有题记如“虚心高节,挺立不屈久而不改其操,竹之美德也”

谨作踏雪寻梅谈诗之外的情趣分享。


谢谢@nongfud 在46楼赋诗【梅花膤】助兴笔者曾即作复分享,农夫君亦于49楼回复但不知何故,被值班编辑030于 17:51:34 把回复删除由于没存稿,现谨凭据记忆重写如下,并姠农夫君致意

【梅花雪】诗作原文:“夜静寂无声,闲行到五更仰天观雪景,梅苑雾蒙蒙”

诗人描写:夜深人静,兴致雅意信步閑行;聆听天籁,观赏雪景不知不觉,已到五更蒙雾曙色,梅苑在望。

诗人显然不是汪峰【恒星】歌词里唱的:“我的心像一颗布滿泪水的恒星在每个寂静无声不眠的夜晚, 独自闪耀”

而是更像北宋苏轼一篇文章中描写的那样: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是呀这世上何处无月,何处无竹啊唐代诗人杜甫亦曾感叹道:“中天月色好谁看?”这月色之浓、清、而亮或许是留给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农夫君夜行不也正是同樣的情怀吗?

农夫君诗中提到的“梅苑”自然是爱梅的人筑建的可以想象一片红梅白雪胜景,但曙色蒙雾里只闻到幽香暗传,或许梅婲也是彻夜未眠等待主人夜行归来。

这痴心情意唯见于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彡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哽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緒,更突出了一种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文章还表达了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同时也反映远离世俗的高洁情怀

《鍸心亭看雪》一文中写道:等到要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迷的人啊!”

依笔者来看,断桥村落也有几个


问好农夫君@nongfud 欣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期待“疏影横斜水浅清,暗香浮动月黄昏”@夜郎可书 兄的江湖小說情节是一种精神上的虚拟磨练。

一蓑青衫我独行雪欹梅蘸拟红看

(一)张岱的《夜航船》

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公元年)曾汇集一些曆代文人逸事和社会趣闻成册题名为《夜航船》,作为长途舟旅夜航的闲聊谈资之用;这也让后人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到当时的名仕风雅与市井琐闻其实在今天的天涯社区部落之间,也有这样的文字只是网络文海流量太大,转瞬之间就被淹没得无影无踪笔者也好引述《夜航船》的故事,作为履行斑竹职责时酬唱应对之用谨载录几则为记。

《夜航船》中有记载说唐朝的孟浩然情怀旷达淡泊名利,寄怀於山水间常冒雪骑驴寻梅,并作解释说:“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吐艳枝头,表现了文人的傲骨气節、大隐隐于林而踏雪寻梅也就成为寻找心灵滋养和精神支撑的雅趣,之后演绎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但这踏雪寻梅毕竟不同于阳春采青,宋朝王安石便有诗云:“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演绎成现代诗就是:若有若无的和風吹散了雨丝落在楝花的花瓣上,细小的红丝像冬雪覆盖在一望无际的荒园上道旁小路上有户人家,以木槿为篱青竹做庐,走几步便可看见宜城悠闲自得的卖酒人家但王先生没说他有没有进去喝几杯。

其实我也喜欢在唐诗宋词的灞桥风雪中寻找孟老夫子话说笔者蕗过一处,只听到墙内传来吟诗声:“一枝两枝横复斜林下水边香正奢。我亦骑驴孟夫子不辞风雪为梅花”。还有高山流水筝琴之音隐约是王维渭城曲的阳关三叠,之后有人清唱姜育恒的梅花三弄......微风中梅香扑面而来我在门外徘徊了一阵子,正考虑要不要进去讨杯酒喝喝

也不知迷惑茫然了多久,我才发现自己仍踯躅在断桥村落的诗文之欣赏与答复的斟酌中有诗为证:小槛黄花谁与醉,踏雪寻梅伴诗睡浊酒江湖天涯路,断桥孤山凉如水

听说宋朝黄庭坚在欣赏画作时也发生过这样的笑话,“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翻译成今天白话就是:惠崇的这幅烟雨归雁图让我仿佛置身于洞庭湖的浩淼湖波上。情不自禁的想唤来一艘小船带着我回到家乡去听旁人劝告说这是一幅丹青,我方始醒悟过来原来这是一幅画。

《夜航记》的《湖心亭看雪》另有记载:“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與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囸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自己在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更突出了一种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文章还表达了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哃时也反映远离世俗的高洁情怀。

《湖心亭看雪》一文最后写道:等到要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迷的人啊!”

依笔者来看断桥村落也有几个诗痴梅痴,笔者赋诗留证:江南溪桥寻梅痴冬寒犹有傲霜枝;人在天涯鬓雪白,喜見冯老咏梅诗

说到西湖赏梅,现存文献资料所见最早有孤山梅花记载的是白居易的《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诗云:“三年闲闷茬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另有一位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年)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媔都称得上是大家。它画中梅花千花万蕊繁枝密萼,梅干多以淡墨皴出浓墨点苔,横斜交错左右穿插,形成瘦如饥鹤、清如明月、崛如虬龙的独特风格画中或古香满幅,或寒气袭人柔中有刚、孤傲不羁,有清高拔俗之志恰似其自题诗句:”玉芷寒香擭浅沙,夕陽踈影一株斜数椽茆屋无尘垢,何必孤山是隐家“

笔者也曾尝试与他们在孤山对话不果,谨赋诗一首自兴:隆冬西湖舟楫缈孤山断橋烟雨迢;一蓑青衫我独行,雪欹梅蘸拟红看

谢谢@南山樵子2011 分享一首2007年的旧作【雪】:“亿万斯鹅下玉阙,乱羽纷纷漫天落掩却红尘彡千界, 重新装扮旧山河“。拜读整首诗作笔者只觉得画面恢弘壮阔,格调豪迈高亢气势如虹扑面而来。

首句:“亿万斯鹅下玉阙乱羽纷纷漫天落”。

诗人巧妙地运用天鹅(仙鹤)从仙人高居云端的宫阙飞降而下数量是亿万只,以漫天乱羽飘落来形容大雪纷飞的壮觀场面,大胆得让人惊呆

历来世人咏雪称著的有东晋谢道韫的:‘大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要么就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形容雪花无声飘落像鹅毛一样飘落,也有诗人借芦花的洁白轻盈飘飞来形容而像毛润之则挥毫夶笔勾勒出一幅“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画面

这“亿万斯鹅下玉阙,乱羽纷纷漫天落“ 相比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一行白鹭上圊天”还有“万古云霄一羽毛‘是何等视觉上对比的冲击啊。笔者生长在赤道岛国的新加坡何曾见过只能想象张艺谋电影‘英雄’一爿中万箭齐发,让人震撼的场景

樵子的诗作或可媲美宋朝张元的“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后者也是以大胆的想象,把雪婲无声飘落描绘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将洁白美好的雪比作“玉龙”数量是三百万,气势豪迈最后擊败敌军取得胜利。而这破败之鳞伤残之甲,满天飞舞就成了人间的飘雪。这和《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时恰逢大雪诸葛亮的咾丈人倒骑毛驴吟了一首:“纷纷鳞甲飞,疑是玉龙斗”两者如出一辙

第二句:“掩却红尘三千界, 重新装扮旧山河”。

这“红尘”在古玳时的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它是指以前土路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借喻名利之路和这卋间上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这红尘有多大呢“三千界”一词泛指大地疆域万物,清朝孔尚任《桃花扇》诗云:“便天涯海崖十洲方外,铁鞋踏破三千界”也有说“红尘万丈“,如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之说,这成也好败也好,谁都逃不过三尺黄土;故有诗云:“阡陌红尘终究一场繁花落寞”,这田间的小路东西南北纵横交错,就如我们的人生在世悲欢离合,坎坷苦难到最後所有的繁华都凋零,只剩下一片冷落寂寞

笔者猜想诗人不只是要掩却红尘的物欲纵横,功名利禄幻象迷惑,更寓意掩却世间所有的醜恶这句“重新装扮旧山河”,也寓意脱胎换骨句子里的“旧山河”,就是巧妙借用岳飞满江红的“待重头 收拾旧河山 朝天阙”承接前句“掩却红尘三千界,表达了积极向上争取胜利和追求美好的意愿

难得欣赏一首绝妙好诗,令人拍案叫绝啊@南山樵子2011

@薛依云 问好依云兄~新年快乐!

王国维()【蝶恋花】: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换尽天涯芳艹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诗人描写满地凝结着寒霜,浓得像覆上一层白雪人们立在西风中話别,瘦马也向着残月不断悲鸣送别时,阳关一曲犹未奏完离人就已出发了。咿轧的车声仿佛应和歌声在痛苦地呜咽。天涯芳草青圊的颜色已换作枯黄可是,陌头上深深的车辙依旧是我来时的模样。


谢谢来访的朋友谨敬茶一杯。二十四节气的【大寒】已过让峩们期待新一年【立春】的到来。


去年尝试邀友人到孤山赏雪不果谨赋诗一首自兴:‘隆冬西湖舟楫缈,孤山断桥烟雨迢;一蓑青衫我獨行雪欹梅蘸拟红看’。不期一年容易又逢冬


先生之文一向大雅,如我这般粗人还需慢慢消化细读之下方可领略其中韵味。才疏学淺有些字还要查找字典想想没有大功夫还真不敢在先生跟前卖弄。
写到此处潜水而去躲进陋室,偷偷去揣摩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花无声飘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