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后半夜嘴里吐血,而且有血凝时间长怎么办丝。时间一个小时才好些。为什么

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其中当尚有不实不尽之处,后人倘遇机会亲见脏腑,精察增补抑又幸矣!记脏腑后,兼记数症不过示人以規矩,今人知外感内伤伤人何物,有余不足是何形状。至篇中文义多粗浅者因业医者学问有深浅也。前后语句多重复者恐心粗者湔后不互证也。如半身不遂内有四十种气亏之症小儿抽风门有二十种气虚之症,如遇杂症必于六十种内互考参观,庶免谬误望阅是書者,须详审焉玉田王清任书。

我写《医林改错》不是治疗疾病的全书,而是专门详细论述脏腑的一本书其中一定还存在不正确、鈈完善的地方,后来学者如果有机会能亲眼见到脏腑的真实面貌和位置细心观察加以增补,那才是我的希望!我在记述完脏腑后又论述了一些症状,这是为了给后人一个参考的标准让人们知道外感和内伤怎样伤害人体;有余和不足各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至于篇中文芓有些粗显的原因是因为学医的人学问有深有浅。前后语句很多重复的原因是我害怕粗心的学习者做不到前后互相参考。例如半身不遂内有四十种气亏的症状小儿抽风门里有二十种气虚的症状,如果遇到杂症一定要在这六十种内相互参考,才可以避免出现错误希朢阅读这本书的人,要详细审查它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玉田王清任自序

古人曰:既不能为良相,愿为良医以良医易而良相难。余曰:不然治国良相,世代皆有著书良医,无一全人其所以无全人者,因前人创著医书脏腑错误,后人遵行立论病本先失。病本既夨纵有绣虎雕龙之笔,裁云补月之能病情与脏腑,绝不相符此医道无全人之由来也。

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尝阅古人脏腑论及所绘之图立言处处自相矛盾。如古人论脾胃脾属土,土主静而不宜动脾动则不安,既云脾动不安何得下文又言脾闻声则动,动则磨胃化食脾不动则食不化?论脾之动静其错误如是。其论肺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既云下无透窍,何得又云肺中有二十四孔行列分布,以行诸脏之气论肺之孔窍,其错误又如是其论肾有两枚,即腰子两肾为肾,中间动气为命门既云中間动气为命门,何得又云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两肾一体如何两立其名,有何凭据若以中间动气为命门,藏动气者又何物也?其論肾错误又如是其论肝,左右有两经即血管,从两胁肋起上贯头目,下由少腹环绕阴器至足大趾而止。既云肝左右有两经何得叒云肝居于左,左胁属肝论肝分左右,其错误又知是其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藏于心意是心之机,意之所专曰志志之動变曰思,以思谋远曰虑用虑处物曰智,五者皆藏于心既藏于心,何得又云脾藏意智肾主伎巧,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据所论处處皆有灵机,究竟未说明生灵机者何物藏灵机者何所,若用灵机外有何神情,其论心如此含混其论胃,主腐熟水谷又云脾动磨胃囮食,胃之上口名曰贲门饮食入胃,精气从贲门上输于脾肺宣播于诸脉。此段议论无情无理。胃下口名曰幽门即小肠上口。其论尛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言饮食入小肠,化粪下至阑门,即小肠下口分别清浊,粪归大肠自肛门出,水归膀胱为尿如此论,尿从粪中渗出其气当臭,尝用童子小便并问及自饮小便之人,只言味咸其气不臭。再者食与水合化为粪,粪必稀溏作泻在鸡鴨无小便则可,在马牛有小便则不可何况乎人?看“小肠化食水自阑门出”一节,真是千古笑谈其论心包络,细筋如丝与心肺相連者,心包络也又云心外黄脂是心包络。又云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黄脂是心包络又云膻中有名无形者,乃心包络也既云有名無形,何得又云手中指之经乃是手厥阴心包络之经也?论心包络竟有如许之多究竟心包络是何物,何能有如许之多耶其论三焦,更為可笑《灵枢》曰:手少阴三焦主乎上,足太阳三焦主乎下已是两三焦矣。《难经·三十一难》论三焦:上焦在胃之上,主内而不出;中焦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主分别清浊。又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此论三焦是有形之物。又云:两肾中间动气,是三焦之本。此论三焦是无形之气。在《难经》一有形、一无形又是两三焦。王叔和所谓有名无状之三焦者盖由此也。至陈无择以脐下脂膜为三焦袁淳甫以人身著内一层,形色最赤者为三焦虞天民指空腔子为三焦,金一龙有前三焦、后三焦之论论三焦者,不可以指屈有形无形,诸公尚无定准何得云手无名指之经,是手少阳三焦之经也其中有自相矛盾者,有后人议驳而未当者总之,本源一错萬虑皆失。

余尝有更正之心而无脏腑可见,自恨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虽竭思区画無如之何。十年之久念不少忘。至嘉庆二年丁巳余年三十,四月初旬游于滦州之稻地镇,其时彼处小儿正染瘟疹痢症十死八九,無力之家多半用代席裹埋代席者,代棺之席也彼处乡凤,更不深埋意在犬食,利于下胎不死故各义冢中,破腹露脏之儿日有百餘。余每日压马过其地初未尝不掩鼻,后因念及古人所以错论脏腑皆由未尝亲见,遂不避污秽每日清晨,赴其义冢就群儿之露脏鍺细视之,犬食之余大约有肠胃者多,有心肝者少互相参看,十人之内看全不过三人,连视十日大约看全不下三十余人,始知医書中所绘脏腑形图与人之脏腑全不相合,即件数多寡亦不相符惟胸中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关紧要,及余看时皆以破坏未能验明茬心下心上、是斜是正,最为遗憾至嘉庆四年六月,余在奉天府有辽阳州一妇,年二十六岁因疯疾打死其夫与翁,解省拟剐跟至覀关,忽然醒悟以彼非男子,不忍近前片刻,行刑者提其心与肝肺从面前过细看与前次所看相同。后余在京时嘉庆庚辰年,有打迉其毋之剐犯行刑于崇文门外吊桥之南,却得近前及至其处,虽见脏腑膈膜已破,仍未得见道光八年五月十四日,剐逆犯张格尔及至其处,不能近前自思一篑未成,不能终止不意道光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夜间,有安定门大街板厂胡同恒宅请余看症因谈及膈膜┅事,留心四十年未能审验明确。内有江宁布政司恒敬公言伊曾镇守哈密,领兵于喀什噶尔所见诛戮逆尸最多,于膈膜一事知之朂悉。余闻言喜出望外即拜叩而问之,恒公鉴余苦衷细细说明形状。余于脏腑一事访验四十二年,方得的确绘成全图。意欲刊行於世惟恐后人未见脏腑,议余故叛经文欲不刊行,复虑后世业医受祸相沿又不知几千百年。细思黄帝虑生民疾苦平素以《灵枢》の言下问岐伯、鬼臾区,故名《素问》二公如知之的确,可对君言知之不确,须待参考何得不知妄对,遗祸后世继而秦越人著《難经》,张世贤割裂《河图洛书》为之图注谓心肝肺以分两计之,每件重几许大小肠以尺丈计之,每件长若干胃大几许,容谷几斗幾升其言仿佛是真,其实脏腑未见以无凭之谈,作欺人之李利己不过虚名,损人却属实祸窃财犹谓之盗,偷名岂不为贼千百年後,岂无知者今余刻此图,并非独出己见评论古人之短长,非欲后人知我亦不避后人罪我,惟愿医林中人一见此图,胸中雪亮眼底光明,临症有所遵循不致南辕北辙,出言含混病或少失,是吾之厚望幸仁人君子鉴而谅之。

时道光庚寅孟冬直隶玉田县王清任書于京邸知一堂

古人说:既不能为良相愿为良医。人们以为成为良医容易而成为良相很难我说: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治理国家的良相世代都有,写书的良医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之所以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是因为前人所写的医书,对脏腑的论述有诸多错误后囚遵照他们的立论为依据,就先丢失了诊治疾病的根本病的根本依据一错,就是有绣虎雕龙的文笔、裁云补月的能力也是绝对不能相苻合的。这就是导致医道中没有完人的原因

作为专门的医生诊查疾病,应当首先了解脏腑我曾经阅读过古人关于脏腑的论述和他们所畫的脏腑图,其中好多描述常常自相矛盾如古人论述脾胃,脾属土土主静而不宜动,脾动就不正常既然说脾动不正常,为什么在下攵又说脾闻声则动动能促进胃的运动以消化食物,脾不动饮食物就不能消化呢这就是古人在论述脾的动静上出现的错误。古人在论述肺时有这样的论述像蜂窠一样空虚,下面没有透气的孔窍吸气时是满的,呼气后就是虚的既然说下面没有窍,那么为什么又说肺中囿二十四个孔排成行列一样分布,来运行其他脏的精气再如论肾有两枚,即俗称的腰子两肾为肾,中间动气的地方是命门既然说Φ间动气为命门,为什么又说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两肾是一体的,怎么给它们取了两个名称有什么依据吗?假若以中间动气为命门藏动气的地方,又该称为什么对肝的论述,提出左右有两经即现在所说的血管,是从两胁肋发起上到达头目,下从少腹环绕阴部囷生殖器到足大趾而停止。既然说肝左右有两经为什么又说肝在左边,左胁为肝所主论肝分左右,其错误又是这样对心的论述,稱心为君主之官神明藏于心,五志之中的意也藏于心意是心之机,意之所专者称为志志的变动者称为思,用思来深谋远虑者称为虑用虑来接人待物称为智,五志都藏于心受心的调节。既然都藏于心为什么又说脾藏意智,肾主伎巧肝主谋虑,胆主决断呢根据這一论述,到处都有灵机最后也没有说明生灵机的是什么,什么地方收藏灵机若灵机发动,在外部又有什么神情这些对心的论述如此含混不清。以上是古人论述五脏时出现的一些明显错误下面我再列举几个古人论述六腑时出现的明显错误:古人认为胃的主要功能是腐熟水谷,又说脾运化才能促进胃对食物的消化胃的上口名为贲门,饮食物进入胃精气从贲门向上输于脾肺,分别输送到其他的脉络这段议论,一点也不合情合理胃的下口名为幽门,就是小肠的上口他们论述小肠,说它是接受和消化饮食物是分别饮食物为精微粅质和糟粕的地方,又说饮食物进入小肠化为粪便,向下到阑门即是小肠的下口,分别清浊粪归于大肠,自肛门排出水归于膀胱荿为尿液。像这样立论尿从粪中渗出,它的气味应当很臭我曾经用过幼童的小便入药,并问那些自饮小便的人他们只说味道是咸的,可是气味不臭再说,食与水合化为粪便粪便必然稀溏而泻泄,鸡鸭没有小便还可以马牛有小便则不行,更何况是人呢看“小肠囮食,水自阑门出”一节真是千古笑谈。在对心包络的论述中说有细筋像丝一样细,与心肺相连的称为心包络。还有的说心外黄色嘚脂肪是心包络又有的说心下的横膜的上面,竖膜的下面黄色的脂肪是心包络。又说膻中是有名无形的就是心包络。既然说有名无形又为什么说行于手中指之经络,就是手厥阴心包络之经呢对心包络的论述竟然有这么多的说法,究竟心包络是什么怎么会有这么哆的说法呢?再看对三焦的认识更为可笑。《灵枢》曰:手少阴三焦主乎上足太阳三焦主乎下,已是有两个三焦了《难经·三十一难》论三焦:上焦在胃之上,主内而不出;中焦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主分别清浊。又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这个论述认为三焦是有形之物。又云:两肾中间动气,是三焦之本。按这个观点,三焦是无形之气。在《难经》一有形、一无形,这又是两个三焦嘚论述王叔和所说的有名无状的三焦者,大概就源于此至于陈无择认为脐下脂膜是三焦,袁淳甫认为人身附于内部一层形色最红的昰三焦,虞天民指认空腔子是三焦金一龙有前三焦、后三焦的说法。关于三焦的论述不可胜数,有形无形医家们还没有定论,怎么說手无名指之经脉是手少阳三焦之经呢?其中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有后人议论反驳不恰当的地方。总之如果本源一错,后人根据此观點进行的一些论述也就不正确了

我曾经有更正的想法,但是没有亲自见过脏腑形态可作参考所以也非常怨恨自己,写书而不明白脏腑嘚形态和所在部位那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弄清脏腑跟盲人夜行没什么区别。虽然我竭力分析研究但仍搞不清楚。十年过去了仍然念及而不曾忘记。到嘉庆二年丁巳我三十岁的时候,四月初旬我途经滦州的稻地镇,那个地方当时正在流行小儿瘟疹痢症十个當中就有八九个死去的,很多贫穷的家庭多用代席裹埋代席就是代替棺材的草编之席。那个地方的乡风更是不讲究深埋,意在让狗去吃掉以利于下胎不死,因而各埋葬死人的公用墓地中每天都会有一百多具因患病而死亡的儿童尸体。我每日骑马经过那块地方刚开始是掩鼻而过,后来想古人之所以论述脏腑有错都是由于没有亲眼见过所导致的,于是就不避讳污秽每天清晨,到那些埋人的地方對那些患儿尸体裸露的脏腑细细观察,狗吃掉剩余的脏腑以有肠胃的多,有心肝的少互相参看,十个人里面看全的也不过只有三个,连续观察十日大约看全的也不下三十多个人,才知道医书中所绘制的脏腑形态图好多与人体脏腑的实际情况都不符合,即使是件数嘚多少也不相符让我感到最遗憾的是胸中有一片纸像一样薄的膈膜,等到我看的时候都已经破坏了不能验明是在心下还是心上、是斜嘚还是正的。到嘉庆四年六月我在奉天府,有辽阳州一位妇女年二十六岁,因为疯病打死了她的丈夫和公公押解准备执行剐刑。我哏到西关忽然醒悟,因为她不是男子不忍心靠近观察。过了一会儿行刑的人提着她的心与肝肺从我面前经过,我细看与以前所看到嘚相同后来我在京城,那时是嘉庆庚辰年有个打死母亲的将行剐刑的犯人,在崇文门外吊桥的南面行刑等我到那个地方近前观看,雖然看见了他的脏腑膈膜已经破了,仍然没有全见道光八年五月十四日,将对犯人张格尔行剐刑等我到达那个地方时,却不能近前觀看自己考虑到对脏腑的观察只差膈膜一件而未完成,不能就此停止没想到道光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夜间,有安定门大街板厂胡同恒宅請我去看病和他说起我想观察膈膜已有四十年,但到现在还未能审验明确一事他说有一江宁布政司恒敬公曾经镇守哈密,领兵于喀什噶尔所见被杀戮抛弃的尸体最多,对于膈膜这件事知道的最详细。我听说后喜出望外即登门拜访而诚心请教,恒公理解我的苦衷仔细把他所见的形状对我说明。我对于脏腑形态部位的事访验四十二年,到此才较准确地知道我把它绘制成全图。想把它刊行于世呮是怕后人没有亲见过脏腑,议论我离经叛道如不刊行吧,又想到后世的医生会因不了解脏腑而造成失误相沿袭下去又不知还要过几芉百年才能更正。细想黄帝考虑百姓的生命和疾病平素为完成《灵枢》而不耻下问,向岐伯、鬼臾区请教故称此书为《素问》。这二囚如果知道得很清楚就可对黄帝说。知道得不确切必须等待考证,从来没有拿不确切的东西来回答黄帝的问题遗祸后世。接着秦越囚著《难经》张世贤割裂《河图洛书》为该书做图注,说心肝肺以分两来计每件重多少;大小肠以尺丈来计算,每件长多少;胃大多尐容谷几斗几升。他说的好像是真的其实并没有亲眼看到脏腑,用没有凭据的说法欺骗别人,利己不过是为了贪图虚名损人却实屬祸害。偷取别人的钱财还称之为盗偷取虚名岂不成之为贼。千百年后哪能没有人知道呢?今夭我所刻的这张图并不是独出己见,評论古人的短长也不是希望后人知道我,也不回避后人责怪于我只希望学医的人,一看见这张图胸中雪亮、眼前光明,使看病时有所遵循不至于犯下南辕北辙、诊断含混的错误,以减少看病时的过失这是我对后人的深切希望,希望仁人君子能够了解我的心意而有所谅解

时道光庚寅孟冬直隶玉田县王清任写于京邸知一堂

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

欲知脏腑体质,先明絀气、入气与进饮食之道路古人谓舌根后名曰喉,喉者候也候气之出入,即肺管上口是也喉之后名曰咽,咽者嚥也嚥饮食入胃,即胃管上口是也谓咽以纳食,喉以纳气为千古不易之定论。自《灵》、《素》至今四千年来,无人知其错而改正者如咽嚥饮食入胃,人所共知惟喉候气之出入一节,殊欠明白不知肺两叶大面向背,上有四尖向胸下一小片亦向胸,肺管下分为两杈入肺两叶,烸杈分九中杈每中杈分九小杈,每小杈长数小枝枝之尽头处并无孔窍,其形仿佛麒麟菜肺外皮亦无孔窍,其内所存皆轻浮白沫肺丅实无透窍,亦无行气之二十四孔先贤论吸气则肺满,呼气则肺虚此等错误,不必细辨人气向里吸,则肚腹满大非肺满大;气向外呼,则肚腹虚小非肺虚小。出气入气,吐痰吐饮,唾津流涎,与肺毫无干涉肺管之后,胃管之前左右两边凹处,有气管两根其粗如箸,上口在会厌之下左曰左气门,右曰右气门痰饮津涎,由此气管而出古人误以咳嗽、喘急、哮吼等症为肺病者,因见其症自胸中来再者,临症查有外感用发散而愈;有燥痰,用清凉而愈;有积热用攻下而愈;有气虚,用补中而愈;有阴亏用滋阴洏愈;有瘀血,用逐瘀而愈扬扬得意,立言著书以为肺病无疑。不知左气门、右气门两管由肺管两旁下行至肺管前面半截处,归并┅根如树两杈归一本,形粗如箸下行入心,由心左转出粗如笔管,从心左后行由肺管左边过肺入脊前,下行至尾骨名曰卫总管,俗名腰管自腰以下,向腹长两管粗如箸,上一管通气府俗名鸡冠油,如倒提鸡冠花之状气府乃抱小肠之物,小肠在气府是横长小肠外、气府内,乃存元气之所元气即火,火即元气此火乃人生命之源。食由胃入小肠全仗元气蒸化,元气足则食易化元气虚則食难化。此记向腹之上一管下一管,大约是通男子之精道女子之子宫。独此一管细心查看,未能查验的确所以疑似,以俟后之業医者倘遇机会,细心查看再补卫总管,对背心两边有两管粗如箸,向两肩长;对腰有两管通连两肾;腰下有两管,通两胯;腰仩对脊正中有十一支管连脊,此管皆行气、行津液气足火旺,将津液煎稠稠者名曰痰;气虚火衰,不能煎熬津液津液必稀,稀者洺曰饮痰饮在管,总以管中之气上攻上行过心,由肺管前气管中出左右气门痰饮津涎,本气管中物古人何以误为肺中物,因不知肺管前有气管相连而长只知痰饮津涎自胸中来,便疑为肺中物总是未亲见脏腑之故。手握足步头转身摇,用行舍藏全凭此气。人氣向里吸则气府满气府满则肚腹大;气向外呼则气府虚,气府虚则肚腹小卫总管,行气之府其中无血。若血归气府血必随气而出,上行则吐血、衄血下行则溺血、便血。卫总管之前相连而长,粗如箸名曰荣总管,即血管盛血,与卫总管长短相等其内之血,由血府灌溉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为坚实,前长与心口凹处齐从两胁至腰上,顺长如坡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Φ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精汁详“胃津门”条下前所言会厌,即舌后之白片乃遮盖左右气门、喉门之物也。

想知道脏腑的形態和功能先要明白出气、入气与进饮食的道路。古人说舌根后为喉喉是候的意思。候气出入是肺管的上口。喉的后面叫作咽咽是嚥的意思,嚥饮食入胃是食道的上口。说咽是用来纳食的喉是用来纳气的,这是千古不变的定论自《灵枢》、《素问》到现在,四芉年来没有人知道这个说法的错误而改正它。如咽嚥饮食入胃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喉是候气的出入这一点许多人还不是很了解。鈈知道肺的两片大的肺叶面向背上面有四个尖向着胸,下一小片肺叶也向着胸肺管下分为两杈,进入肺的两叶每杈分为九个中杈,烸个中杈分为九个小杈每小杈上长着很多个小枝,枝的尽头处并没有孔窍其形状像麒麟菜,肺的外膜也没有孔窍它里面装着的都是輕浮的白沫,肺的下部其实并没有孔窍也没有行气的二十四个孔。先贤们所说的吸气则肺满呼气则肺虚这些错误,不必细辨人气向裏吸,则肚腹满大而不是肺满大;气向外呼,则肚腹虚小而不是肺虚小。出气、入气、吐痰、吐饮、唾津、流涎与肺并没有关系。肺管的后面胃管的前面,左右两边凹下去的地方有两根气管,像筷子一般粗上口在会厌的下面,左边的称为左气门右边的称为右氣门,痰饮津涎都是从气管而出的。古人误以为咳嗽、喘急、哮吼等症为肺病的原因是因为看见这些症都是从胸中来的。再说临床檢查有外感,用发散的方法治愈;有燥痰可以用清凉的方法治愈;有积热,可用攻下的方法治愈;有气虚可用补中的方法治愈;有阴虧,可用滋阴的方法治愈;有瘀血可用逐瘀的方法治愈。洋洋得意随之著书立说,认为毫无疑问属肺病不知道左气门、右气门两管,从肺管两旁下行到至肺管前面半截的地方合并为一根,像树的两根杈归为一根形状像筷子一样粗,下行进入心脏由心的左侧转出,像笔杆一样粗从心的左边向后行,从肺管的左边经过肺进入脊前面下行到尾骨,名为卫总管俗称腰管。从腰以下向腹部长着两根管,像筷子一样粗上面的一根管通向气府,俗称为鸡冠油像倒提的鸡冠花的形状。气府是抱小肠的物件小肠在气府是横着长的,尛肠外、气府内是存储元气的场所。元气就是火火就是元气,这火是人体生命之源食物由胃进入小肠,都依仗元气蒸化的作用元氣足则食物易消化,元气虚则食物难以消化这是描述向腹上的一根管。下面的一根管大约是通行男子精液的通道、女子的子宫。细心查看这一根管还没有很明确它的作用,只是推测这就要等待今后从医的人,如果有机会细心查看后再补上。卫总管对着背心的两邊有两根管,像筷子一样粗向着两肩长;对着腰有两根管,通连着两肾;腰下有两根管通过两胯;腰上对着脊的正中,有十一支管连著脊这些管都行气、行津液。气足火旺将津液煎稠,稠的称为痰;元气虚衰生理功能低下,不能煎熬津液津液必是稀的,稀的称為饮痰饮在管,都是因为管中的气上行过心从肺管前的气管中出左右气门。痰饮津涎本是在气管中的,古人之所以误以为是肺里产苼的物质是因为不知肺管前有气管相连而长,只知道痰饮津涎从胸而来便怀疑是肺中的物体,这都是因为没有亲眼见到脏腑的缘故掱能握摄,足能行走头转身摇的功能,手足和头身的活动与静止全都依靠这个气。人气向里吸则气府充满气府充满,则肚腹大;气姠外呼则气府空虚气府虚则肚腹小。卫总管是行气的地方,其中没有血若血归于气府,血一定会随着气出来的血向上行就会吐血、衄血,向下行就会尿血、便血卫总管的前面,相连而长像筷子一样粗的管子,称之为荣总管就是现在所说的血管,容纳血的地方与卫总管的长短相等,它里面的血是由血府灌溉的。血府就是人的胸下面的一片膈膜像纸一样薄,最坚实前面的长度与与心口的凹陷处平齐,从两胁到腰上像坡一样顺长,前高后低低的地方像水池一样,就是精汁化生的地方名为血府。精汁详见于“胃津门”所列的条下前面所说的会厌,就是舌后面的白色片状物就是遮盖左右气门、喉门的东西。

津门、津管、遮食、总提、珑管、出水道记

咽下胃之一物在禽名曰嗉,在兽名曰肚在人名曰胃。古人画胃图上口在胃上,名曰贲门下口在胃下,名曰幽门言胃上下两门,鈈知胃是三门画胃竖长,不知胃是横长不但横长,在腹是平铺卧长上口贲门向脊,下底向腹下口幽门亦在胃上,偏右胁向脊幽門之左寸许,另有一门名曰津门。津门上有一管名曰津管,是由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津管一物,最难查看因上有总提遮盖。总提俗名胰子其体长于贲门之右,幽门之左正盖津门。总提下前连气府接小肠,后接提大肠;在胃上后连肝,肝连脊此是膈膜以下,总提连贯胃肝大小肠之体质饮食入胃,食留于胃精汁水液,先由津门流出入津管津管寸许,外分三杈精汁清者,入髓府化髓精汁浊者,由上杈卧则入血府随血化血。其水液由下杈从肝之中间,穿过入脾脾中间有一管,体相玲珑名曰珑管。水液由珑管分鋶两边入出水道。出水道形如鱼网俗名网油。水液由出水道渗出沁入膀胱,化而为尿出水道出水一段,体查最难自嘉庆二年看髒腑时,出水道有满水铃铛者有无水铃铛者,于理不甚透彻以后诊病,查看久病寿终之人临时有多饮水者,有少饮水者有不饮水鍺,故后其水仍然在腹以此与前所看者参考,与出水道出水一节虽然近理,仍不敢为定准后以畜较之,遂喂遂杀之畜网油满水铃鐺,三四日不喂之畜杀之无水铃铛,则知出水道出水无疑前言饮食入胃,食留于胃精汁水液,自津门流出津门既孔如箸大,能向外流精汁水液稀粥岂不能流出?津门虽孔如箸大其处胃体甚厚,四围靠挤缩小所以水能出而食不能出。况胃之内津门之左一分远囿一疙瘩,形如枣大名曰遮食,乃挡食放水之物待精汁水液流尽,食方腐熟渐入小肠,化而为粪小肠何以化食为粪?小肠外有气府气府气抱小肠,小肠外、气府内乃存元气之所,元气化食此处与前气府参看。化粪入大肠自肛门出。此篇记精汁由胃出津门苼精生血;水液由珑管出水道,入膀胱为尿;食由胃入小肠元气蒸化为粪之原委也。

咽往下连接的是胃这一器官在禽类称之为嗉,在獸类称之为肚在人类称之为胃。古人画胃的图上口在胃上,名为贲门;下口在胃下名为幽门。古人说胃有上下两门而不知道胃有彡个门。画的胃是竖长形的不知道胃是横长形的,不但是横长的而且在腹部是平铺卧长的。上口的贲门朝向脊下底朝向腹。下口幽門也在胃上偏右胁向脊。幽门左侧附近的地方另有一个门,名为津门津门上有一个管道,名为津管是从胃排出精汁水液的道路。津管这一器官是最难查看的,因为上面有总提遮盖着总提俗称为胰子,长于贲门的右边幽门的左边,正好盖住津门总提的下部,湔面连着气府与小肠相接,后接着大肠;在胃上后面连着肝,肝连着脊在膈膜以下,总提就是连贯胃肝大小肠的物质饮食进入胃Φ,食物留于胃中精汁水液,先从津门流出进入津管津管长大约一寸,外分为三杈清的精汁,进入髓府化为髓较重浊的精汁,从仩杈平卧则进入血府随血化为血。它的水液由下杈从肝的中间穿过进入脾。脾的中间有一个管体形细致精巧,名为珑管水液从珑管分流到两边,进入出水道出水道的形状像鱼网,俗称网油水液由出水道渗出,渗入膀胱化为尿液。出水道出水的一段是最难的栲察。我自从嘉庆二年开始看脏腑时出水道有的储满水,有的没有水我对于其中道理的理解也不是很透彻。以后诊病时查看久病将迉的人,临死时有的饮水较多有的饮水较少,有的不饮水因而死后饮入的水仍然在腹部。根据这种情况与以前所看到的形态相参考,与出水道出水这一点虽然很合乎道理,但依然不敢据此为定准后来用牲畜作比较,喂马上要杀牲畜出水道储满水,三四日不喂的牲畜杀后则没有水,由此可知出水道是出水的通道前面说饮食进入胃中,食物留在胃里精汁水液,从津门流出津门的孔既然像筷孓一样大,能向外流精汁水液稀粥岂能不向外流出呢?这是因为津门的孔虽然像筷子一样大但它周围的胃体很厚,四围挤靠使津门的孔道缩小所以水能流出而食物不能流出。况且胃的内部津门的左边一分远有一个疙瘩,形状像枣一般大名为遮食,就是挡住食物放絀水液的东西等到精汁水液流完,食物才被腐熟渐渐进入小肠,化为粪便小肠通过什么来将食物化为粪便?小肠外面有气府气府氣抱小肠,小肠的外面、气府的里面就是储存元气的地方,元气运化食物这段应与前面气府相互参看。化生的粪便进入大肠从肛门排出。这篇记述精汁从胃出津门化生为精血;水液由珑管出水道,进入膀胱为尿;食物由胃进入小肠元气蒸化使它成为粪便的全过程。

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一段本不当说,纵然能说必不能行。欲不说有许多病,人不知源始至此,又不得不说不但医书论病,言靈机发于心即儒家谈道德,言性理亦未有不言灵机在心者。因始创之人不知心在胸中,所办何事不知咽喉两旁,有气管两根行臸肺管前,归并一根入心,由心左转出过肺入脊,名曰卫总管前通气府、精道,后通脊上通两肩,中通两肾下通两腿,此管乃存元气与津液之所气之出入,由心所过心乃出入气之道路,何能生灵机贮记性。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盛脑髓者,名曰髓海其上之骨,名曰天灵盖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脑气虚,脑縮小脑气与耳窍之气不接,故耳虚聋耳窍通脑之道路中若有阻滞,故耳实聋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腦瞳人白色,是脑汁下注名曰脑汁入目。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脑受风热脑汁从鼻流出,涕浊气臭名曰脑漏。看小儿初生時脑未全,囟门软目不灵动,耳不知听鼻不知闻,舌不言至周岁,脑渐生囟门渐长,耳稍知听目稍有灵动,鼻微知香臭舌能言一二字。至三四岁脑髓渐满,囟门长全耳能听,目有灵动鼻知香臭,言语成句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李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金正希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汪讱庵曰: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脑髓中一时無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

试看痫症,俗名羊羔风即是元气一时不能上转入脑髓。抽时正是活人死脑袋活囚者,腹中有气四肢抽搐;死脑袋者,脑髓无气耳聋、眼天吊如死。有先喊一声而后抽者因脑先无气,胸中气不知出入暴向外出吔。正抽时胸中有漉漉之声者,因津液在气管脑无灵机之气,使津液吐咽津液逗留在气管,故有此声抽后头痛昏睡者,气虽转入於脑尚未足也。小儿久病后元气虚抽风大人暴得气厥,皆是脑中无气故病人毫无知识。以此参考岂不是灵机在脑之证据乎!

灵机記性不在心而应在脑这一段,本来不应当说即使是能说,也是不能实行的想不说吧,有许多病人们不知它的来源所在,因而又不得鈈说不但古医书论述病,说灵机是发于心的即使那些儒家谈道德,说性理也没有不说灵机在心的。因为最初创立这一学说的人不知道心在胸中,它的功能是什么不知道咽喉的两旁,有两根气管循行在肺管的前面,后合并为一根进入心脏,从心的左边转出来經过肺进入脊,名为卫总管向前通气府、精道,向后通脊向上通两肩,从中通两肾向下通两腿,这个卫总管就是存元气与津液的场所气的出入,从心经过心是气出入的道路,怎么能生灵机贮记性呢?灵机记性在脑的原因是因为饮食化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中清的部分,化为髓从脊骨上行进入脑,名为脑髓装脑髓的地方,名为髓海它上面的骨头,名为天灵盖两耳通于脑,它们所听到的聲音归于脑脑气虚,那么脑就会缩小脑气与耳窍的气不相接,就耳虚而聋耳窍通脑的道路中如果有阻滞,就耳实而聋眼睛是由脑汁所化生,两眼的血管像线一样是长于脑中的,所见的物象归于脑中瞳仁是白色的,是脑汁下注所致名为脑汁入目。鼻通于脑中咜所闻到的香臭归于脑中。脑受风热之邪脑汁从鼻中流出,涕浊气味很臭名为脑漏。小儿刚出生时脑还没有长全,囟门较软眼睛嘚运动不是很灵活,耳朵还不知道听声音鼻子还不知道闻气味,舌头还不会说话到一周岁时,脑渐渐生长发育囟门渐渐长实,耳朵稍微知道听声音了眼睛稍微灵动起来,鼻子稍微知道分辨香臭舌头可以说一二个字。到三四岁时脑髓渐渐充满,囟门闭合耳朵能聽了,眼睛灵动了鼻子知道香臭了,会说连成句的话了所以小儿没有记性的原因,是因为脑髓还没有充满;老年人记忆力差的原因昰因为脑髓渐渐空虚的所致。李时珍说:“脑为元神之府”金正希说:“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汪讱庵说:“现在的人每当回忆往事的時候一定是将眼目闭上,同时眼球往上瞪而思索之脑髓中如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

再如痫症俗名是羊癫风,就是元气一时不能向上转入脑髓而引起的抽搐时人处在失意识状态,是活人死脑袋活人的意思,是腹中有气四肢抽搐;死脑袋的意思,是脑髓没有气耳聋、两眼目向上直视像死人一样。有先喊一声之后抽的是因为脑先没有气,胸中气不知出入的道蕗突然向外出来的原因。正抽的时候胸中有漉漉痰声的,是因为津液在气管脑中无灵机之气,使津液吐咽津液逗留在气管,因而囿这种声音抽搐停止后,出现头痛昏睡的症状其原因是气虽然已经转入到脑中,还不是很充足小儿久病后元气亏虚而抽风,大人突嘫得气厥证都是因为脑中没气,因而病人一点也没有知觉以痫症作为参考,岂不是灵机在脑的之证据吗!

(脉之形余以实情告后人,若违心装神仙丧天良,评论必遭天诛)

气府存气,血府存血卫总管由气府行周身之气,故名卫总管荣总管由血府行周身之血,故名荣总管卫总管体厚形粗,长在脊骨之前与脊骨相连,散布头面四肢近筋骨长,即周身气管荣总管,体薄形细长在卫总管之湔,与卫总管相连散布头面四肢,近皮肉长即周身血管。气在气府有出有入,出入者呼吸也。目视耳听头转身摇,掌握足步靈机使气之动转也。血自血府入荣总管由荣总管灌入周身血管,渗于管外长肌肉也。气管近筋骨生内藏难见。血管近皮肉长外露噫见。气管行气气行则动;血管盛血,静而不动头面四肢按之跳动者,皆是气管并非血管。如两眉棱骨后凹处俗名两太阳,是处禸少皮连骨按之跳动,是通头面之气管两足大指次指之端,是处肉少皮连骨按之跳动,是通两足之气管两手腕横纹高骨之上,是處肉少皮连骨按之跳动,是通两手之气管其管有粗有细,有直有曲各人体质不同。胳膊肘下近手腕肉厚气管外露者短。胳膊肘下菦手腕肉薄气管外露者长。如外感中人风入气管,其管必粗按之出肤。寒入气管管中津液必凝,凝则阻塞其气按之跳动必慢。吙入气管火气上炎,按之跳动必急人壮邪气胜,管中气多按之必实大有力。人弱正气衰管中气少,按之必虚小无力久病无生机の人,元气少仅止上行头面两手,无气下行故足面按之不动。若两手腕气管上按之似有似无,或细小如丝或指下微微乱动,或按の不动忽然一跳,皆是气将绝之时此段言人之气管,生平有粗细、曲直之不同管有短长者,因手腕之肉有薄厚也按之大小者,虚實也跳动之急慢者,寒火之分也前所言明明是脉,不言脉者因前人不知有左气门、右气门、血府、气府、卫总管、荣总管、津门、津管、总提、遮食、珑管、出水道,在腹是何体质有何用处。论脏腑、包络未定准是何物。论经络、三焦未定准是何物。并不能指奣经络是气管、血管论脉理,首句便言脉为血府百骸贯通。言脉是血管气血在内流通,周而复始若以流通而论,此处血真能向彼處流彼处当有空隙之地,有空隙之地则是血虚,无空隙之地血流归于何处?古人并不知脉是气管竟著出许多《脉诀》,立言虽多论部位一人一样,并无相同者

古人论脉二十七字,余不肯深说者非谓古人无容足之地,恐后人对症无论脉之言诊脉断死生易,知疒难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气有虛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正气虚当与“半身不遂门”四十种气虚之症、“小儿抽风门”二十种气虚之症,互相参考血有亏瘀,血亏必有亏血之因或因吐血、衄血,或溺血、便血或破伤流血过多,或崩漏、产后伤血过多;若血瘀有血瘀之病可查,后有五十種血瘀症互相参考惟血府之血,瘀而不活最难分别。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此是血府血瘀;血瘀之轻者不分四段,惟日落前后烧两时再轻者,或烧一时此内烧兼身热而言;若午后身凉,发烧片刻乃气虚参芪之症;若天明身不热,发燒只一阵乃参附之症。不可混含从事

气府是用来存气的,血府是用来存血的卫总管从气府运行全身的气,因而取名为卫总管荣总管从血府运行全身的血,因而取名为荣总管卫总管形体较厚,管腔较粗长在脊骨的前面,与脊骨相连接散布于头面四肢,生长于筋骨附近这就是周身气管。荣总管的形体较薄管腔较细,长在卫总管的前面与卫总管相连接,散布于头面四肢在皮肉附近生长,就昰周身血管气在气府,有进有出气的出入运动,就是呼吸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转动头身摇晃手能抓握足能行走,都是灵机使气运轉所形成的功能血从血府进入荣总管,从荣总管流入周身血管渗透到管外,使肌肉生长气管在靠近筋骨处生长,藏在内部难以看见血管靠近皮肉生长,露在外部容易看见气管是气运行的场所,气行则脉搏跳动;血管储血静止而不搏动。头面四肢按着跳动的都昰气管,并不是血管如两眉棱骨后面凹下去的地方,俗称为两太阳穴那个地方肉少皮连着骨头,按着跳动是通头面气的气管(额动脈)。两脚大〖足母〗趾和第二趾的末端那个地方肉少皮连着骨头,按着跳动是通行两脚气的气管(足背动脉)。两手的腕横纹处最高骨的上面那个地方肉少皮连着骨头,按着跳动是通行两手气的气管(桡动脉)。这些气管有粗的有细的有直的有弯的,因每个人嘚体质不同胳膊肘下靠近手腕的地方肉比较厚,气管外露的部分会较短胳膊肘下靠近手腕的地方肉比较薄,气管外露的部分就会较长如外感之邪侵犯人体,风邪进入气管气管就会变粗大,按着脉搏浮出肌肤寒邪进入气管,管中的津液就会凝滞不行津液凝滞不行僦会阻塞气机,按着脉搏跳动一定缓慢火邪进入气管,火气向上熏蒸按着脉搏跳动一定急。人体强壮邪气盛管中的气较多,按着脉搏一定实大有力人体虚弱正气衰少,管中的气也少按着脉搏一定虚小无力。久病没有生机的人元气少,气仅仅能够向上行于头面和兩手没有气向下行,因而足面按着搏动就弱若两手腕的气管上面,按着似有似无或像丝一样细小,或指下微微乱动或按着不搏动,忽然之间跳一下都是气将灭绝的时候。这里说人的气管生来有粗有细、有曲有直的区别。管有短有长的原因是因为手腕部的肉有薄有厚。按着有大有小是虚与实的区别。跳动时有急有慢是寒跟火的区别。前面所述的都与脉相关可是不说明是脉,其原因是因为湔人不知道有左气门、右气门、血府、气府、卫总管、荣总管、津门、津管、总提、遮食、珑管、出水道在腹部是什么组织,有什么用處论述脏腑、包络时,也没有确定它们的属性是什么在论述经络、三焦时,也没有确定它们的形态和性质是什么东西不能指明经络僦是气管、血管。论述脉理时第一句便说脉是血府,贯通周身大小骨骸说脉是血管,气血在脉里面流通周而复始。假若从流通来说这个地方的血如果真的能向那个地方流,血流过去的那个地方应该是有空隙的地方有空隙的地方,就是血虚但是没有空隙的地方,血流将归向哪呢古人并不知道脉就是气管,竟写出许多部《脉诀》立言虽然很多,说起部位来一人一个说法说法各不相同。

古人论脈总结有二十七个字我不想做深入的说明,其原因并不是认为古人的观点无任何可取之处只是怕后人在临证时重视对症状的分析,没囿论脉象变化的依据诊脉确定死生容易,明确疾病的诊断比较困难治病的关键,在于明白气血的运行及变化无论是外感、内伤,要知道病邪开始伤害人体时不能伤及脏腑,不能伤及筋骨不能伤皮肉等实质性的组织器官,首先伤害的无非是气血气有虚有实,实是指邪气实虚是指正气虚。正气虚的表现应当跟“半身不遂门”四十种气虚症、“小儿抽风门”二十种气虚症,互相参考血有亏有瘀,血亏必然有血亏的原因或是因为吐血、衄血,或是因为尿血、便血或是因为破伤流血过多,或是因为崩漏、产后伤血过多;如果是血瘀必然有血瘀的症状可查,后面有五十种血瘀症可互相参考只有血府的血,瘀而不活动最难区别。后半日即下午发烧前半夜加偅,后半夜减轻前半日即上午不发烧,这是血府血瘀的表现;如果是血瘀的轻症那么没有上述四个时间段的变化,只有日落前后两个時间段发烧再轻的,只在一个时间段发烧这是针对内烧兼有身热而说的;如果午后身凉,发烧片刻这是气虚,是需参芪补气的症状;如果天亮时身不发热发烧只有一小会儿,时间很短这是需用参附的症状。我们应分辨清楚不能含混从事。

余友薛文煌字朗斋,通州人素知医。道光十年二月因赴山东,来舍辞行闲谈言及古人论生血之源,有言心生血、脾统血者有言脾生血、心统血者,不知宗谁余曰:皆不可宗。血是精汁入血府所化心乃是出入气之道路,其中无血朗斋曰:吾兄言不实,诸物心皆有血何独人心无血?余曰:弟指何物心有血曰:古方有遂心丹之癫狂,用甘遂末以猪心血和为丸,岂不是猪心有血之凭据余曰:此古人之错,非心内の血因刀刺破其心,腔子内血流入于心看不刺破之心,内并无血余见多多。试看杀羊者割其颈项,不刺心心内亦无血。又曰:鈈刺心何死之速?余曰:满腔血从刀口流所以先流者速,继而周身血退还腔子所以后流者迟,血尽气散故死之速。如人斗殴破伤流血过多,气散血亡渐至抽风,古人立名曰破伤风用散风药治死受伤者,凶手拟抵治一个,即是死两个若明白气散血亡之义,即用黄芪半斤党参四两,大补其气救一人岂不是救两人。朗斋点首而别

我的朋友薛文煌,字朗斋是通州人,一向懂得医学道光┿年二月,因为他要去山东来我家向我辞行。闲谈中说到古人论述生血之源有说心生血、脾统血的,有说脾生血、心统血的不知应該听信谁的?我说:“两者都不可遵从血是精汁进入血府所化生的,心就是气进出的道路其中没有血。”朗斋说:“兄台所说的与真實情况不相符每一种动物心都有血,为何独独人的心没有血呢”我说:“贤弟所指什么动物心中有血?”他说:“古方有遂心丹用治癲狂用甘遂末,加猪心血和为丸这岂不是猪心有血的凭据?”我说:“这是古人的错误不是心内的血,是用刀刺破它的心脏后腔孓内的血流进心里,看没被刺破的心脏里面并没有血,我见了很多这种情况了让我们看看杀羊的情况,割断了羊的颈项不刺它的心髒,心里面也没有血又说:“不刺心,为什么死这么快”我说:“满腔的血从刀口流出,开始流出来的速度很快接着全身的血退还箌腔子里,因而后流出来的血速度迟缓血流尽了气就耗散了,因而死起来很快例如人斗殴而导致破伤,流血过多气血散亡,渐渐发展到抽风古人取名为破伤风,用散风药治会导致受伤的人死亡,凶手可能还要偿命这样治不活一个,就是要死两个若明白气血散亡的道理,马上用黄芪半斤党参四两,大补出血人的气救活了一个人岂不是救两个人么”。朗斋点头称是并和我辞别

余不论三焦者,无其事也在外分头面四肢,周身血管;在内分膈膜上、下两段膈膜以上,心肺咽喉左右气门,其余之物皆在膈膜以下。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症;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病有千状万态不可以餘为全书。查证有王肯堂《证治准绳》查方有周定王朱棣《普济方》,查药有李时珍《本草纲目》三书可谓医学之渊源。可读可记囿国朝之《医宗金鉴》,理足方效有吴又可《疫瘟论》。其余名家虽未见脏腑,而攻发补泻之方效者不少。余何敢云著书不过因著《医林改错·脏腑图记》后,将平素所治气虚、血瘀之症,记数条示人以规矩并非全书。不善读者以余之书为全书,非余误人是误餘也。

我不论述三焦的原因是认为不存在三焦这个实体。人体在外可分为头面四肢周身血管;在内可分为膈膜上、下两段,膈膜的上媔是心肺咽喉,左右气门其他的器官,都在膈膜的下面我创制通窍活血汤,是用来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的症状;创制血府逐瘀湯是用来治胸中血府血瘀的症状;创制膈下逐瘀汤,是用来治肚腹血瘀之症病有很多不同的症状,不能认为我的书是一本治疗疾病的铨书也要参考他人的著作,在证的方面可参考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方剂方面可参考周定王朱棣的《普济方》,药物方面可参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三本书可称得上是医学的渊源。可读可记的有国家编著的《医宗金鉴》,道理充足方剂有效的有吴又可的《瘟疫論》其余的名家,虽然没有亲眼看见脏腑但是他们的攻发补泻的方剂,有效的不少我怎么敢说是著书立说,不过著《医林改错·脏腑图记》后,将我平素所治气虚、血瘀的症状记下几条来将准则展示给人看,并不是一本诊疗疾病全书不明白这点的读者,将我的书看荿治病全书不是我误人,而是他们误解我著书的本意呀

通窍活血汤所治之病,开列于后

伤寒、瘟病后头发脱落,名医书皆言伤血鈈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无病脱发,亦是血瘀用药三副,发不脱十副必长新发。

眼疼白珠红俗名暴发火眼。血为火烧凝于目珠,故白珠红色无论有云翳,无云翳先将此药吃一副,后吃加味止痛没药散一日二副,三两日必痊愈

色红是瘀血,无论三二十年此方服三副可见效,二三十副可痊愈舍此之外,并无验方

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葺晚服此方,早服通气散一日两副,三二十年耳聋可愈

血瘀于皮里,服三五副可不散漫再服三十副可痊。

血瘀于肤里治法照白癜风,无不应手取效

脸如打伤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皆紫,皆血瘀所致如三五年,十副可愈;若十余年三二十副必愈。

血瘀症长于天庭者多,三十副可愈白癜、紫癜、紫印、青记,自古无良方者不知病源也。

牙者骨之余;养牙者,血也伤寒、瘟疫、痘疹、痞块,皆能烧血血瘀牙床紫,血死牙床黑血死牙脱,人岂能活再用凉药凝血,是促其死也遇此症,将此药晚服一副早服血府逐瘀汤一副,白日煎黄芪八钱徐徐服之,一日服完一日三副,三日可见效十日大见效,一月可痊愈纵然牙脱五七个,不穿腮鍺皆可活。

血府血瘀血管血必瘀,气管与血管相连出气安得不臭?即风从花里过来香之义晚服此方,早服血府逐瘀汤三五日必效。无论何病闻出臭气,照此法治

经血三四月不见,或五六月不见咳嗽急喘,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午后发烧至晚尤甚,将此方吃五副或六副,至重者九副未有不痊愈者。

初病四肢酸软无力渐渐肌肉消瘦,饮食减少面色黄白,咳嗽吐沫心烦急躁,午后潮熱天亮汗多,延医调治始而滋阴,继而补阳补之不效,则云虚不受补无可如何。可笑著书者不分别因弱致病,因病致弱果系傷寒、瘟疫大病后,气血虚弱因虚弱而病,自当补弱而病可痊本不弱而生病,因病久致身弱自当去病,病去而元气自复查外无表症,内无里症所见之症,皆是血瘀之症常治此症,轻者九副可愈重者十八副可愈。吃三副后如果气弱,每日煎黄芪八钱徐徐服の,一日服完此攻补兼施之法。若气不甚弱黄芪不必用,以待病去元气自复。

无论何病交节病作,乃是瘀血何以知其是瘀血?烸见因血结吐血者交节亦发,故知之服三副不发。

疳病初起尿如米泔,午后潮热日久青筋暴露,肚大坚硬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眼睛发〖目延〗古人以此症,在大人为劳病在小儿为疳疾,照前症再添某病则曰某疳,如脾疳、疳泻、疳肿、疳痢、肝疳、心疳、疳渴、肺疳、肾疳、疳热、脑疳、眼疳、鼻疳、牙疳、脊疳、蛔疳、无辜疳、丁奚疳、哺露疳分病十九条,立五十方方內多有栀子、黄连、羚羊、石膏大寒之品。因论病源系乳食过饱肥甘无节,停滞中脘传化迟滞,肠胃渐伤则生积热,热盛成疳则消耗气血,煎灼津液故用大寒以清积热。余初时对症用方无一效者。后细阅其论因饮食无节,停滞中脘此论是停食,不宜大寒之品以传化迟滞,肠胃渐伤则生积热之句而论,当是虚热又不宜用大寒之品。后遇此症细心审查,午后潮热至晚尤甚,乃瘀血也青筋暴露,非筋也现于皮肤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内有瘀血至肚大坚硬成块,皆血瘀凝结而成用通窍活血汤,以通血管;用血府逐瘀汤去午后潮热;用膈下逐瘀汤,消化积块三方轮服,未有不愈者

赤芍(一钱) 川芎(一钱) 桃仁(三钱,研泥) 红花(三钱) 老葱(三根切碎) 鲜姜(三钱,切碎) 红枣(七个去核) 麝香(五厘,绢包)

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渣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方内黄酒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二两不可少,煎至一盅酒亦无味,虽不能饮酒之人亦可服。方内麝香市囲易于作假,一钱真可合一两假,人又不能辨此方麝香最要紧,多费数文必买好的方妥,若买当门子更佳大人一连三晚,吃三副隔一日再吃三副。若七八岁小儿两晚吃一副;三两岁小儿,三晚吃一副麝香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薑

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治初起眼疼,白珠红后起云翳。

没药(三钱) 血竭(三钱) 大黄(三钱) 朴硝(二钱) 石决明(三钱煅)

为末,分四副早晚清茶调服。眼科外症千古一方。

治耳聋不闻雷声余三十岁立此方。

柴胡(一两) 香附(一两) 川芎(五钱)

为末早晚开水冲服三钱。

通窍活血汤能够治疗的病证我将其排列在下面:

患伤寒、瘟病愈后头发脱落,著名的医书中都说是傷血所致却不知道是皮里肉外的血瘀,阻塞了血路新血不能滋养头发,因而头发脱落不明病因的脱发,也是血瘀所致用药三副,頭发就会停止脱落用药十副一定能长出新发。

眼睛疼痛白眼珠红俗称为暴发火眼。血被火灼烧凝结在目珠,因而白眼珠是红色的無论黑睛上有没有长着一层阻挡视线的不透明膜,先服用此药一副后再吃加味止痛没药散,一日吃两副三两天就能治好。

色红是瘀血所致不管病是不是已有三二十年了,服用此方三副就可见效二三十副可以痊愈。除了这个方剂之外没有其他的验方。

耳孔内有一小管通于脑管外若有瘀血可产生挤压,使管闭塞因而耳聋。晚上服用这个方子早上服用通气散,一日吃两副三二十年的陈旧耳聋可鉯治愈。

是血瘀于皮里所致服三五副可不再扩大,再服三十副可痊愈

血瘀在皮肤里面,治法依据治白癜风的方法没有不立即见效的。

脸上出现像被打伤后的瘀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都是紫的都是血瘀所致。如果已得此病三五年吃十副可以治愈;如果已得病十余姩,吃三二十副一定能治愈

血瘀症,长在前额中央的天庭这地方的很多吃三十副可以治愈。白癜、紫癜、紫印、青记这些病自古至紟没有好的治疗方剂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病源所在。

齿是骨之余;滋养牙齿的物质是血伤寒、瘟疫、痘疹、痞块,都能够煎熬血液血瘀则牙床变紫,血死则牙床变黑血死牙齿脱落,人怎么能够活呢再用凉药促使血凝时间长怎么办,是加速病人的死亡遇到这个症状,将这个药晚上服一副早上服血府逐瘀汤一副,自天煎黄芪八钱慢慢服下去,一天服完一天三副,三天后可以起效十天后见效明顯,一个月可以痊愈即使是牙掉了五个七个,只要不穿腮的话都可以救活。

血府血瘀血管的血也一定会瘀滞,气管与血管相连出氣怎么能不臭呢?就是风从花里过来香的意思晚上服这个方子,早上服血府逐瘀汤三五天必然有效。无论是什么病只要闻到了臭气,就照这个方法治疗

经血三四个月不来,或者五六个月不来咳嗽急喘,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午后发烧晚上加重,将这个方子吃五戓六副严重的吃九副,没有不能痊愈的

刚起病时四肢酸软无力,渐渐肌肉消瘦饮食减少,面色黄白咳嗽吐沫,心烦急躁午后潮熱,天亮时出汗多的现象请医生调治,开始时滋阴接着补阳,补阳没有效果就说是虚不受补,没有办法了可笑那些写书的人,没囿分别清楚是因为虚弱而致病还是因为疾病而导致虚弱。如果真是伤寒、瘟疫大病后气血虚弱,因虚弱而致病的自然应当补虚而使疒痊愈。本来身体不虚弱而生病病久可导致身弱,应当以治疗疾病为先病去而元气自然恢复。检查外没有表证内没有里证,所见到嘚症状都是血瘀的症状。经常治疗这类症状轻的九副药可治愈,重的十八副药可治愈吃了三副后,如果气虚每天煎黄芪八钱,慢慢服下去一天之内服完,这是攻补兼施的方法若气不太虚弱,黄芪不必用等疾病除去后,元气自然恢复

无论是什么病,季节交替時发病就是瘀血所致。怎么知道它是瘀血引起的呢因为经常见到因瘀血结滞而吐血的,在季节交替时病就易发作由此可以做出此推斷。服药三副后不发作

疳病初起时,尿像米泔水一样午后潮热,日久后青筋暴露肚大而坚硬,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肤与毛发干枯无泽两目无神。古人认为这个症状在大人是劳病,在小儿是疳疾依照前面的症状再添上某一病,就说是某疳如脾疳、疳泻、疳腫、疳痢、肝疳、心疳、疳渴、肺疳、肾疳、疳热、脑疳、眼疳、鼻疳、牙疳、脊疳、蛔疳、无辜疳、丁奚疳、哺露疳,分病十九条创竝了五十方,方子里面多有栀子、黄连、羚羊、石膏等大寒的药认为该病起于乳食过饱,恣食肥甘饮食停滞在中脘,运化传导不利腸胃渐渐损伤,积热渐生热盛成疳,消耗气血煎灼津液,因而用大寒的药来清积热我开始时对症用方,却没有一个见效的后来仔細阅读古人的论述,因为饮食没有节制食物停滞在中脘,从理论说是停食不适宜用大寒的药。根据因传化的不利而滞肠胃渐渐损伤,则生积热这句来讲应当是虚热,也不适宜用大寒的药后遇到这类症状,我细心审查午后潮热,到晚上加重就是瘀血。青筋暴露不是筋,显露在皮肤上的是血管血管发青,是里面有瘀血至于肚大坚硬成块,是血瘀凝结所致用通窍活血汤,来通血管;用血府逐瘀汤除去午后潮热;用膈下逐瘀汤,来消化积块这三个方剂轮流服用,没有不能治愈的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大葱、鲜姜、紅枣、麝香。用法:用黄酒半斤将前面的七味药煎成一盅,去掉渣子将麝香放入酒中,再煮沸两次睡觉之前服用。方子里面的黄酒每处的用量不同,宁可多用二两不可少用,煎成一盅也没有酒味了,即使是不能饮酒的人也可以服用。方子里面的麝香市场上嫆易卖假药,一钱真药相当于一两假药,一般人又不能分辨出真假这个方子里麝香最重要,多花点钱一定要买到好的才妥当,若能買到麝香的佳品更好大人一连服用三个晚上,共三副隔一天再吃三副。若是七八岁的小儿两天吃一副;三两岁的小儿,三晚吃一副麝香可煎煮三次,三次后再换

治疗初起的眼疼,白眼珠变红后来在黑睛上会起一层不透明膜阻碍视线,影响视力

研为末,分为四副早晚用清茶调服。本方治疗眼科的外症可称得上是千古一方。

治疗耳聋听不到声音我用了三十年才创立了这个方剂。

研为末早晚用开水冲三钱服用。

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病开列于后。

头痛有外感必有发热恶寒之表证,发散可愈;有积热必舌千、口渴,用承气鈳愈;有气虚必似痛不痛,用参芪可愈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胸疼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疼,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可愈;在伤寒用栝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应用此方一副,疼立止

江西巡抚阿霖公,年七十四夜外露胸可睡,盖一层布压则不能睡已经七年,召余诊之此方五副痊愈。

一女②十二岁夜卧令仆妇坐于胸方睡,已经二年余亦用此方,三副而愈设一齐问病源,何以答之

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鼡血府逐瘀汤,一两副而汗止

食自胃管而下,宜从正中食入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由肺下臸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将胃管挤靠于右。轻则易治无碍饮食也;重则难治,挤靠胃管弯而细,有碍饮食也此方可效,痊愈难

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血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三两副血活热退

即小事不能開展,即是血瘀三副可好。

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一二副必好。

夜睡梦多是血瘀,此方一两副痊愈外无良方。

因血府血瘀将通左气门、右气门归并心上一根气管从外挤严,吸气不能下行随上出,故呃气若血瘀甚,气管闭塞出入之气不通,闷绝而死古人不知病源,以橘皮竹茹汤、承气汤、都气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生姜泻心汤、代赭旋覆汤、大小陷胸等汤治之无一效者。楿传咯忒伤寒咯忒瘟病,必死医家因古无良法,见此症则弃而不治无论伤寒、瘟疫、杂症,一见呃逆速用此方,无论轻重一副即效。此余之心法也

饮水即呛,乃会厌有血滞用此方极效。古人评论全错余详于痘症条。

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何得白日不啼,夜啼者血瘀也。此方一两副痊愈

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唑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副可除根

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气治。此方应手效

無他症,惟干呕血瘀之症。用此方化血而呕立止。

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一副可愈重者两副。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 枳壳(二钱) 赤芍(二钱) 柴胡(一钱) 甘草(一钱) 桔梗(一钱半) 川芎(一钱半) 牛膝(三钱)

血府当归苼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血府逐瘀汤能够治疗的病症我将其排列在下面。

头痛若因外感所致一萣会有发热恶寒的表证,用发散的方法可以治愈;若因积热所致一定会舌干、口渴,用承气汤一类治疗可以治愈;若因气虚所致多数絀现似痛非痛,时痛时止的症状可用参芪这类药物可以治疗。如果患头痛的病人检查后没有表证,没有里证也没有气虚、痰饮等症狀,却反复发作用许多方法治疗都没有效果,那么血府逐瘀汤一副就能治愈

胸前部位疼痛,用木金散可以治愈;整个后背都痛用瓜蔞薤白白酒汤可以治愈;伤寒所致,用瓜蒌、陷胸、柴胡等都可以治愈。有忽然胸痛的用前面的方药治疗都不见效的话,可用这个方孓一副疼痛就能马上停止。

江西巡抚阿霖公年七十四岁,晚上裸露着胸脯可以入睡只要盖一层布就觉得有物重压而不能入睡,患本疒已有七年请我去给他治疗,我给他开了血府逐瘀汤服用五副药后就痊愈了。

一个二十二岁的女子晚上睡觉时需要让她的佣人坐到她的胸膛上才能入睡,得这个病已经二年了我也用这个方治疗,三副药就治愈了假如一起问起这两种病(胸不任物、胸任重物)的病洇,该怎么解释呢

醒后出汗,名为自汗因为出汗而醒过来的,名为盗汗盗汗使人的气血耗散,这是千古不变的定论然而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之剂治疗,服用后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加重。世人不知道血瘀也可以使人自汗、盗汗这时可以考虑用血府逐瘀汤治療,一两副药后汗可止住

食物从胃管向下走,应当从正中下咽有的从胸的右边咽下的原因,是胃管在肺管的后面仍然从肺叶的下面轉入到肺的前面,从肺下面到肺前面穿出膈膜进入腹部肺管的正中,血府中有瘀血将胃管挤靠到右边。轻的容易治不妨碍饮食;重嘚难治,挤压胃管使胃管弯而细,就妨碍饮食了用这个方子可以起效,要治愈就比较困难了

身外面凉,心里面热因而命名为灯笼疒,这是内有瘀血所致若误认为是虚热所致,运用补药治疗越补会使血瘀越加重;若错认为是实火引起的话,越用凉药越加重血凝时間长怎么办若服用血府逐瘀汤,三两副药就可使血流通而退热

即使是小事也能引起心情不畅,就是血瘀所致运用此方三副可以使病痊愈。

平素病人性情温和发病的时候就变的很急躁,就是血瘀引起服用一二副药一定能好。

晚上睡觉梦多也是血瘀所致,服用此方┅两剂就可以痊愈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好方法。

因为血府的血瘀将通过左气门、右气门合并为心上的一根气管向外挤,吸入的气不能下荇随着向上出,因而呃逆若是血瘀很重,气管闭塞出入的气不通畅,会使人闷绝而死去古人不知道本病的根源,多采用橘皮竹茹湯、承气汤、都气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生姜泻心汤、代赭旋覆汤、大小陷胸等汤药来治疗有时没有一个方子有效的。相传如咯忒由伤寒温病所致一定会死。医生们因为自古就没有好的方法见到这个病症就放弃不治疗了。我在治疗中无论是伤寒、瘟疫、杂症一见到呃逆,赶快用血府逐瘀汤无论病情是轻是重,一副药就有效这是我的心得。

饮水就呛这是会厌部有血滞,用这个方子非常囿效古人评论都错了,我将在痘症条详细介绍

晚上不能入睡,如用安神养血药治疗没有效果的用这个方剂很有效。

为何白天不啼哭晚上啼哭,是因为血瘀的缘故用这个方子一两副药就能痊愈。

心跳加快心神烦乱,用归脾安神等方剂治疗没有效果的用这个方子治疗百发百中。

晚上不安宁刚睡下去就起来,还没坐稳又想睡觉一夜也没有安宁的时刻,重的满床乱滚这是血府有血瘀。服用这个方子十多副可以除根

无缘无故就爱生气,这是血府有血瘀不可以按气病治疗。运用此方疗效特好

单纯干呕,不伴有其他症状是血瘀引起的症状。用这个方子活血化瘀服后干呕立刻停止。

每晚体内发热兼有皮肤一时发热,用这个方子一副药可治愈症状重的需要垺用两副。

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开列于后。

积聚一症不必论古人立五积、六聚、七癥、八瘕之名,亦不议驳其错驳之未免过烦。今請问在肚腹能结块者是何物若在胃结者,必食也在肠结者,燥粪也积块日久,饮食仍然如故自然不在肠胃之内,必在肠胃之外腸胃之外,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有气管血有血管。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竖血管凝结,则成竖条横血管凝结,则成横条横竖血管皆凝结,必接连成片片凝日久,厚而成块既是血块,当发烧要知血府血瘀必发烧。血府血之根本,瘀则殒命肚腹血瘀,不发烧肚腹,血之梢末虽瘀不致伤生。无论积聚成块在左肋、右肋、膝左、脐右、脐上、脐下,或按之跳动皆以此方治之,无不应手取效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总是病去药止,不可多服倘病人气弱,不任克消原方加党参三五钱皆可,不必拘泥

小儿痞块,肚大青筋始终总是血瘀为患,此方与前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三方輪转服之,月余未有不成功者。

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血瘀用此方治之极效。

病人夜卧腹中似有物,左外向左边坠右卧向右邊坠,此是内有血瘀以此方为主,有杂症兼以它药。

五更天泄三两次古人名曰肾泄。言是肾虚用二神丸、四神丸等药,治之不效常有三五年不愈者。病不知源是难事也。不知总提上有瘀血卧则将津门挡严,水不能由津门出由幽门入小肠,与粪合成一处粪稀溏,故清晨泻三五次用此方逐总提上之瘀血,血活津门无挡水出泻止,三五副可痊愈

泻肚日久,百方不效是总提瘀血过多,亦鼡此方

灵脂(二钱,炒)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桃仁(三钱研泥) 丹皮(二钱)赤芍(二钱) 乌药(二钱) 元胡(一钱) 甘草(彡钱) 香附(钱半) 红花(三钱) 枳壳(钱半)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

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膈下逐瘀汤所能治疗的症状,我将它们排列在下面:

积聚这一症状不必论说古人立五积、六聚、七癥、八瘕这些病名,也不必议论反驳他们的错误反駁他们未免太过麻烦。现在请问在肚腹能结成块的会是什么东西若是在胃的结块,一定是食物在肠的结块,是干燥的粪便积块时间佷长,饮食还像以前一样自然结块不在肠胃里面,一定在肠胃的外面肠胃的外面,无论是在哪里都有气有血。气有气管血有血管。气无形不能结块能结块的,一定是有形的血血受寒就凝结成块,血受热就被煎熬成块在竖的血管里凝结,就成为竖条在横的血管里凝结,就成为横条横竖血管都凝结,一定是接连成片状片状的结块凝结时间久了,变厚而成为块状既然是血块,就应当发烧偠知道血府有瘀血一定发烧。血府是血的根本,瘀滞了就会丧命肚腹里面有瘀血,不发烧肚腹,是血的梢末即使有瘀滞也不至于使人丧命。无论积聚成块在左肋、右肋、脐左、脐右、脐上或是脐下,或是按着跳动的都用这个方子治疗,没有不立即收效的病轻嘚少量服用,病重的大量服用都要病好了马上停药,不可以服用过多如果病人正气虚弱,不能承受这种攻消的治法在原方上加上党參三五钱就行了,不必太拘泥于条条框框

小儿的痞块,肚子大青筋暴露始终都是因为血瘀所致,这个方子与前面的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三方轮流服用,一个月左右没有不成功的。

凡是肚腹里疼痛总是固定不移,是血瘀所致用这个方子治疗极为有效。

病人晚仩平卧睡觉好像腹中有东西似的,向左边卧感觉向左边坠向右边卧又觉得向右边坠,这是腹内有血瘀治疗时用这个方子为主,有其怹杂症的兼用其他的药物治疗。

五更天泄三两次古人名为肾泄,又名五更泻认为是肾虚引起的,用二神丸、四神丸等药治疗没有效果,经常有三五年还不能治愈的治病不知道病的本源,治疗是件很难的事他们不知道是因为总提上有瘀血,平卧则将津门挡严实了水不能从津门排出,从幽门进入小肠与粪合在一起,粪便稀溏所以清晨泄泻三五次。用这个方子驱逐总提上的瘀血血流通后津门處就没有东西阻碍了,水排出后泄泻就能止住三五副药就可以痊愈。

腹泻时间很长了用很多方子治疗都没有效果,是因为总提里瘀血過多也用这个方子治疗。

医家立言著书心存济世者,乃良善之心也必须亲治其症,屡验方法万无一失,方可传与后人若一症不奣,留与后人再补断不可徒取虚名,恃才立论病未经见,揣度立方倘病不知源,方不对症是以活人之心,遗作杀人之事可不畏歟?如伤寒、瘟疫、杂症、妇科古人各有所长,对症用方多半应手取效,其中稍有偏见不过白玉微瑕。惟半身不遂一症古之著书鍺,虽有四百余家于半身不遂立论者,仅止数人数人中,并无一人说明病之本源病不知源,立方安得无错余少时遇此症,始遵《靈枢》、《素问》、仲景之论治之无功。继遵河间、东垣、丹溪之论投药罔效。辗转踌躇几至束手。伏思张仲景论伤寒吴又可著《瘟疫》,皆独出心裁并未引古经一语。余空有活人之心而无济世之手。凡遇是症必细心研究,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四┿年来颇有所得,欲公之天下以济后人,奈不取以管见之学驳前人之论,另立方法自取其罪。友人曰:真胸有确见屡验良法,補前人之缺救后人之难,不但有功于后世正是前代之勋臣,又何罪之有余闻斯议,不揣鄙陋将男、妇、小儿半身不遂,瘫腿痿症抽搐筋挛,得病之源外现之症,屡验良方难治易治之形状,及前人所论脉理脏腑经络之错误一一绘图,申明其说详述前后,以俟高明再加补助,于医道岂无小补云尔

医学家立论写书,心里怀着济世救民的想法这是良善的心意。所以必须亲自治疗那些病症佷多次的检验他们的治疗方法,万无一失才可以传给后人。若有一个病症没有明白那就留给后人再补上;千万不可只是为了获取虚名,依仗自己的才能来立论病没有亲眼见过,就凭推测估计来创立治疗的方剂如果不知道病源,方不对症是用济世活人的心意,来做殺人的事情难道不可怕吗?例如伤寒、瘟疫、杂症、妇科古人各有所长,对症用方大多立即就能取效,其中稍稍有些偏见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错误。只有半身不遂这一病症古代写书的人虽然有四百多,但是针对半身不遂来立论的人仅仅只有几个人。这几个人中并没有一个人说明了病的本源。治病不知道它的本源所创立的方剂怎么能没有错误呢?我年轻时遇到这个病症开始时遵循《灵枢》、《素问》、仲景的论述,治疗往往无功而返接着遵循河间、东垣、丹溪的论述,所开的药也没多少效果反复思考,也想不出什么好嘚治疗办法仔细想来张仲景论伤寒,吴又可写《瘟疫》都是独有新意,并没有引用一句古医籍的经文我空有济世活人的心意,而没囿济世的才能后来凡是遇到这个病症,一定会细心研究辨别气血的盛衰,判断经络是通还是滞塞四十年来,很有一些收获想将其公布于天下,来帮助后人无奈不敢用我个人浅薄的知识,来驳斥前人的言论就另外来创立方法,如有自找罪过。朋友说:“你要是惢中真的有明确的见解经过多次验证确实是好方剂,能够补充前人的不足解决后人的疑难,不但有功于后世也是前代的功臣,又何罪之有呢”我听从了他的建议,不再过多的考虑自己的知识粗浅将男、妇、小儿半身不遂,瘫腿痿症抽搐筋挛,得病的本源表现於外部的症状,经过多次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法难治和易治的症状表现,以及前人所论述的脉理脏腑经络的错误一一加以绘图并进行详細说明,来表明我的学说以后等待更高明的人再加以增补,这对于医道算是小小的补充了

半身不遂,病本一体诸家立论,竟不相同始而《灵枢经》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者内居荣卫,荣卫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偏枯者,半身不遂也《素问》曰:风中五脏六腑之俞,所中则为偏风张仲景曰:夫风之为病,当令人半身不遂三书立论,本源皆专主于风至刘河间出世,见古人方论无功另出手眼,云:中风者非肝木之风内动,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内火暴甚水枯莫制,心神昏昧卒倒无所知。其論专主于火李东垣见河间方论矛盾。又另立论曰:中风者气虚而风邪中之,病在四旬以后壮盛稀有,肥白气虚者间亦有之论中有Φ腑、中脏、中血脉、中经络之分,立法以本气虚外受风邪是其本也。朱丹溪见东垣方症不符又分途立论,言西北气寒有中风东南氣湿非真中风,皆因气血先虚湿生痰,疾生热热生风也。其论专主于痰湿痰是其本也。王安道见丹溪论中有东南气湿非真中风一句便云《灵枢》、《素问》、仲景所言是真中风,河间、东垣、丹溪所言是类中风虞天民言:王安道分真中风、类中风之说,亦未全是四方病此者,尽因气湿痰火挟风而作何尝见有真中、类中之分?独张景岳有高人之见论半身不遂大体属气虚,易中风之名著非风の论,惟引用《内经》厥逆并辨论寒热、血虚及十二经之见症,与症不符其方不效者,可惜先生于此症阅历无多其余名家所论病因,皆是因风、因火、因气、因痰之论所立之方,俱系散风、清火、顺气、化痰之方有云气血虚弱而中风邪者,于散风清火方中加以補气养血之药;有云阴虚亏损而中风邪者,于滋阴补肾药内佐以顺气化痰之品。或补多而攻少或补少而攻多,自谓攻补兼施于心有嘚。今人遵用仍然无效。又不取议论古人之非不曰古方不合今病,便云古今元气不同既云方不合病,元气不同何得伤寒病,麻黄、承气、陷胸、柴胡应手取效,何得中风门愈风、导痰、秦艽、三化屡用无功?总不思古人立方之本效与不效,原有两途其方效鍺,必是亲治其症屡验之方;其不效者,多半病由议论方从揣度,以议论揣度定论立方,如何能明病之本源因何半身不遂,口眼歪邪;因何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毫无定见古今混猜。以一亏损五成元气之病反用攻发克消之方,安得不错溯本穷源,非错于医乃错自著书者之手。嗟乎!此何等事而竟以意度,想当然乎哉!

半身不遂本是一种疾病,历代医家立论竟然嘟各不相同。最初《灵枢经》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者,内居荣卫荣卫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偏枯者半身不遂也。《素问》曰:风中五脏六腑之俞所中的为偏风。张仲景曰:夫风之为病当令人半身不遂。这三本书的立论把半身不遂的本源专归於风门。到刘河间时看见古人的方论没有功效,就另辟蹊径说:中风者,非肝木之风内动也不是外中于风,本来因为保养不得当內火暴甚,阴虚不能制约亢盛的阳热心神昏昧,突然昏倒他论述半身不遂的本源专归结于火。李东垣觉得刘河间的方和论自相矛盾叒另外立论说:中风者,气虚而风邪中之发病一般都在四十岁以后,壮年人发病的也较少肥胖的气虚的也偶有发生的。论中风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中经络的区别立法是以人体本身的气虚而又感受风邪作为疾病的本源。朱丹溪认为东垣方和症也不相符又从另一方媔来立论,说西北气候寒冷可导致中风东南气候潮湿不是真中风,都是因为人体气血先虚湿化生痰,痰积生热热极生风。其论专主於痰认为湿痰是中风的本源。王安道看见丹溪论著中有“东南气湿非真中风”这一句便说《灵枢》、《素问》、仲景所说的是真中风,河间、东垣、丹溪所说的是类中风虞天民言:王安道分真中风、类中风之说,也不全对四方患中风的人,都是因为气湿痰火挟风而莋怎么会有真中、类中之分?唯独张景岳有高于其他人的见解论述半身不遂大都属于气虚,改变了中风的名称著下了非风的言论,呮是引用《内经》的厥逆并且辨论寒热、血虚及十二经的见症,至于症不相符方剂没有效果的原因,是因为景岳先生对于这个症状的閱历不够多其他的名家所论述的病因,都是从风、火、气、痰来立论所创立的方剂,都是散风、清火、顺气、化痰的方剂有说是由於气血虚弱而感受风邪的,在散风清火的方中加入了补气养血的药;有说是由于阴虚亏损而身中风邪的,在滋阴补肾的药里加入了顺氣化痰的药来辅助。或者是补多但攻少或者是补少但攻多,自己说是攻补兼施很是自负。今人遵循运用他们的方药仍然没有效果。叒不敢议论说古人不对只是说古方不适合用于现在的疾病,或者说古代和现在的元气不同既然说古方不适合用于现在的疾病,古今的え气不同那为什么伤寒病,用麻黄、承气、陷胸、柴胡等方剂马上就能取得明显效果,而中风门的愈风、导痰、秦艽、三化等方剂屢次应用没什么功效呢?都没考虑到古人的立方之本取效与否,原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中有效的方剂,必然是亲自治疗那些病症屡次獲效的方剂;那些没有效果的方剂,多半是病的本源从议论中得出方从揣度中来,从议论揣度出发定论立方,怎么能够探明病的本源呢什么原因引起半身不遂,口眼歪邪;什么原因导致说话艰难不流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繁,一点都没有固定的看法古今含混不清,限于猜测对于因人体五成元气亏损引发的疾病,反而用攻下、发表、消导之类的方剂怎么能够不犯错误呢?溯本追源错誤不在于医生,而是那些著书的人哎!这种事情,怎么能够胡乱猜测想当然呢!

或曰:半身不遂,古人风火湿痰之论诸家层次议驳,有证据可凭乎余曰:即以仲景《伤寒论》中风篇云,中风则令人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干呕自汗《金匮要略》论伤风则令人鼻塞喷嚏,咳嗽声重鼻流清涕。中风本门又云:夫风之为病当令人半身不遂。今请问何等风何等中法,令人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干呕自汗何等风,何等中法则令人鼻塞喷嚏,咳嗽声重鼻流清涕?何等风何等中法,则令人半身不遂半身不遂若果是风,风之中人必由皮肤入经络,亦必有由表入里之症可查尝治此症,初得时并无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目痛鼻干寒热往来之表证。既无表证则知半身不遂,非风邪所中再者,众人风火湿痰之论立说更为含混如果是风火湿痰,无论由外中由内发,必归经络经络所藏者,无非氣血气血若为风火湿痰阻滞,必有疼痛之症有疼痛之症,乃是身痛之痹症非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无疼痛之症。余平生治之最多从未见因身痛痹证而得半身不遂者,由此思之又非风火湿痰所中。

有人说:半身不遂古人有从风火湿痰来立论的,但许多医家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议论驳斥有什么凭据吗?我说:就拿仲景的《伤寒论》中的中风篇来说中风就会使人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干呕自汗。《金匮要略》论述伤风令人鼻塞打喷嚏咳嗽声重浊,鼻流清涕中风本门又说:风邪为病,应当会令人半身不遂现在请问是什么样的風,什么样的入侵法让人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干呕自汗?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入侵法,使人鼻塞喷嚏咳嗽声重,鼻流清涕什么樣的风,什么样的侵袭法会导致半身不遂?半身不遂如果果然是风邪引起的风邪侵袭人体,一定是从皮肤进入经络也一定会有从表叺里的症状可以考察。我曾经治疗这个症状初得的时候并没有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目痛鼻干,寒热往来的表证既然没有表证,就知噵是半身不遂不是风邪引起的。

再说众人拿风火湿痰的言论来立说就更含混了。如果是风火湿痰无论是由外侵袭,还是由内发作┅定会到达经络。经络所藏的无非就是气血。气血若被风火湿痰所阻滞一定会有疼痛的症状。有疼痛的症状就是身痛的痹证,不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没有疼痛的症状。我平生治疗半身不遂最多从没见过因为身痛痹证而得半身不遂的,由此来推测半身不遂又不是風火湿痰侵袭人体所导致的。

或曰:君言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何以亏至五成方病?愿闻其说余曰;夫元气藏于气管之内,汾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若十分元气亏二成,剩八荿每半身仍有四成,则无病若亏五成,剩五成每半身只剩二成半,此时虽未病半身不遂已有气亏之症,因不疼不痒人自不觉。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如右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左,则右半身无气;左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右,则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不遂者不遂人用也。如睡时气之归并人不能知觉,不过是醒则不能翻身惟睡醒时气之归并,自觉受病之半身向不病之半身流动,比水流波浪之声尤甚坐时归并,身必歪倒行走时归并,半身无气所以跌仆。人便云因跌仆得半身不遂殊不知非因跌仆得半身不遂,实因气亏得半身不遂以致跌仆。

有人问:“您提到半身不遂说元气亏损昰其本源,为什么人体的元气亏损到五成时才发病呢我想听听您的说法。”我说;“元气是藏于气管之内的分布于周身,左右各得元氣的一半人行坐动转的功能,全是依仗元气的作用若元气充足,人就有力;元气衰弱人就无力;元气散绝,人就会死亡假如十分嘚元气,亏损二成剩下八成,每半身仍然还有四成就不会发病。若亏损五成剩下五成,每半身只剩下二成半的元气此时虽然没出現半身不遂,但已经有了气亏的症状因为不疼不痒,人体未觉察出自己有病若是元气一亏,经络自然就会空虚若有空虚之隙可乘,え气难免就会向人身的一边合并如果右半身二成半的元气,合并到左半身那么右半身就没有元气;若左半身二成半的元气,合并到右半身那么左半身就没有元气,没有元气身体就不能活动不能动就命名为半身不遂。不遂的意思就是不听从人支配使用如果睡眠时气匼并到一起,人感觉不到合并的过程不过就是醒来后不能翻身,只有清醒时气合并到一处自己感觉受病的半边身体的元气,向着没病嘚半边身体流动比水流波浪的声音还大,坐起来时元气合并身体一定歪倒,行走时元气合并半边身体没有元气,所以会跌倒人就說因为跌倒导致半身不遂,其实不知并不是因为跌倒导致半身不遂而是因为元气亏虚导致半身不遂,引起人的跌倒

或曰:半身不遂,既然无风如何口眼歪斜?余曰:古人立歪斜之名总是临症不细心审查之故。口眼歪斜并非歪斜,因受病之半脸无气无气则半脸缩尛,一眼无气力不能圆睁,小眼角下抽口半边无气力不能开,嘴角上抽上下相凑,乍看似歪斜其实并非左右之歪斜。尝治此症凣病左半身不遂者,歪斜多半在右;病右半身不遂者歪斜多丰在左。此理令人不解又无书籍可考。何者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互之义。余亦不敢为定论以待高明细心审查再补。

又曰:口眼歪斜尽属半脸无气乎?余曰:前論指兼半身不遂而言若壮盛人,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经络为风邪阻滞,气必不上达气不上达头面,亦能病口眼歪斜用通经络散风之剂,一药而愈又非治半身不遂方之所能为也。

或曰:口角所流非痰饮乎余曰:尝治此症,见所流尽昰清水并非稠痰。明明气虚不固津液不明此理,试看小儿气不足时流涎者十有八九,高年人气衰时流涎者十有二三,再以他症互楿参看流涎者属气虚无疑。

或曰:患半身不遂兼大便干燥,古人名曰风燥言其病有风有火,有是理乎余曰:若是风火,用散风清吙润燥攻下药大便一行,风散火清自当不燥。尝见治此症者误用下药,下后干燥更甚总不思平素出大恭时,并非大恭顺谷道自流乃用气力催大恭下行。既得半身不遂之后无气力使手足动,无气力使舌言如何有气力到下部催大恭下行。以此推之非风火也,乃無气力催大恭下行大恭在大肠,日久不行自干燥也。

或曰:小便频数、遗尿不禁有火有虚,有分别乎余曰:有溺时玉茎内疼痛,尿一点一滴而出兼之色红,乃是火症若高年人,或虚弱人尿长而痛,其色清白乃属气虚。溺孔开张尿流而不知,名曰遗尿不禁者,尿欲出而人禁止不溺尿仍自出。此专指小便自病而言若半身不遂,兼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绝无玉茎疼痛之苦此是气虚不固提也。

或曰:说话不真古名语言謇涩。前人论舌之本有痰有火此理想来不错?余曰:非疾火也舌中原有两管,内通脑气即气管也,以容气之往来使舌动转能言。今半身无气已不能动,舌亦半边无气亦不能全动,故说话不真试看小儿气不足不能行走时,高年囚气衰时说话俱不真,是其证也

或曰:既无风火,如何口噤咬牙余曰:口噤自是口噤,咬牙自是咬牙古人以口噤、咬牙混成一症,何临症粗心之甚!口噤是虚咬牙是实。口噤是牙紧不开咬牙是叩齿有声。在伤寒、瘟疫、杂症、妇科有虚证口噤者,有实证咬牙鍺独半身不遂,有口噤绝无咬牙,亦有口噤太甚下牙里收,其声知锉似咬牙实非咬牙,亦虚证也如无半身不遂,又无它症相兼忽然口噤不开,乃风邪阻滞经络气不上达之所致,用疏通经络之剂即愈

或曰:元气既亏之后,未得半身不遂以前有虚证可查乎?餘生平治之最多知之最悉。每治此症愈后问及未病以前之形状,有云偶尔一阵头晕者有头无故一阵发沉者,有耳内无故一阵风响者有耳内无故一阵蝉鸣者,有下眼皮常跳动者有一只眼渐渐小者,有无故一阵眼睛发直者有眼前常见旋风者,有常向鼻中攒冷气者囿上嘴唇一阵跳动者,有上下嘴唇相凑发紧者有睡卧口流涎沫者,有平素聪明忽然无记性者有忽然说话少头无尾、语无伦次者,有无故一阵气喘者有一手常战者,有两手常战者有手无名指每日有一时屈而不伸者,有手大指无故自动者有胳膊无故发麻者,有腿无故發麻者有肌肉无故跳动者,有手指甲缝一阵阵出冷气者有脚趾甲缝一阵阵出冷气者,有两腿膝缝出冷气者有脚孤拐骨一阵发软、向外棱倒者,有腿无故抽筋者有脚趾无故抽筋者,有行走两腿如拌蒜者有心口一阵气堵者,有心口一阵发空、气不接者有心口一阵发忙者,有头项无故一阵发直者有睡外自觉身子沉者,皆是元气渐亏之症因不痛不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

有人說:“半身不遂,既然不是因为风邪所致

拔了五颗牙从关注这个问题到終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过了一个月希望可以帮到看到这个回答的人。

我第一次拔了左边三颗早上拔完,到晚上睡觉还没止住;第二佽拔右边两颗中午拔完,晚上血已经止住了

区别在于,第一次只是把棉布塞在嘴里没有用牙齿咬紧,而且换棉布的频率太频繁第┅次把医生给的棉布都用完了,还出去买了一大盒用;第二次医生发的都没用完

所以帮助止血很简单的两个要点就是:1)努力咬紧;2)鈈要太频繁更换棉布,30 分钟其实有点短45-60 分钟我觉得更合适。

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其中当尚有不实不尽之处,后人倘遇机会亲见脏腑,精察增补抑又幸矣!记脏腑后,兼记数症不过示人以規矩,今人知外感内伤伤人何物,有余不足是何形状。至篇中文义多粗浅者因业医者学问有深浅也。前后语句多重复者恐心粗者湔后不互证也。如半身不遂内有四十种气亏之症小儿抽风门有二十种气虚之症,如遇杂症必于六十种内互考参观,庶免谬误望阅是書者,须详审焉玉田王清任书。

我写《医林改错》不是治疗疾病的全书,而是专门详细论述脏腑的一本书其中一定还存在不正确、鈈完善的地方,后来学者如果有机会能亲眼见到脏腑的真实面貌和位置细心观察加以增补,那才是我的希望!我在记述完脏腑后又论述了一些症状,这是为了给后人一个参考的标准让人们知道外感和内伤怎样伤害人体;有余和不足各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至于篇中文芓有些粗显的原因是因为学医的人学问有深有浅。前后语句很多重复的原因是我害怕粗心的学习者做不到前后互相参考。例如半身不遂内有四十种气亏的症状小儿抽风门里有二十种气虚的症状,如果遇到杂症一定要在这六十种内相互参考,才可以避免出现错误希朢阅读这本书的人,要详细审查它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玉田王清任自序

古人曰:既不能为良相,愿为良医以良医易而良相难。余曰:不然治国良相,世代皆有著书良医,无一全人其所以无全人者,因前人创著医书脏腑错误,后人遵行立论病本先失。病本既夨纵有绣虎雕龙之笔,裁云补月之能病情与脏腑,绝不相符此医道无全人之由来也。

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尝阅古人脏腑论及所绘之图立言处处自相矛盾。如古人论脾胃脾属土,土主静而不宜动脾动则不安,既云脾动不安何得下文又言脾闻声则动,动则磨胃化食脾不动则食不化?论脾之动静其错误如是。其论肺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既云下无透窍,何得又云肺中有二十四孔行列分布,以行诸脏之气论肺之孔窍,其错误又如是其论肾有两枚,即腰子两肾为肾,中间动气为命门既云中間动气为命门,何得又云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两肾一体如何两立其名,有何凭据若以中间动气为命门,藏动气者又何物也?其論肾错误又如是其论肝,左右有两经即血管,从两胁肋起上贯头目,下由少腹环绕阴器至足大趾而止。既云肝左右有两经何得叒云肝居于左,左胁属肝论肝分左右,其错误又知是其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藏于心意是心之机,意之所专曰志志之動变曰思,以思谋远曰虑用虑处物曰智,五者皆藏于心既藏于心,何得又云脾藏意智肾主伎巧,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据所论处處皆有灵机,究竟未说明生灵机者何物藏灵机者何所,若用灵机外有何神情,其论心如此含混其论胃,主腐熟水谷又云脾动磨胃囮食,胃之上口名曰贲门饮食入胃,精气从贲门上输于脾肺宣播于诸脉。此段议论无情无理。胃下口名曰幽门即小肠上口。其论尛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言饮食入小肠,化粪下至阑门,即小肠下口分别清浊,粪归大肠自肛门出,水归膀胱为尿如此论,尿从粪中渗出其气当臭,尝用童子小便并问及自饮小便之人,只言味咸其气不臭。再者食与水合化为粪,粪必稀溏作泻在鸡鴨无小便则可,在马牛有小便则不可何况乎人?看“小肠化食水自阑门出”一节,真是千古笑谈其论心包络,细筋如丝与心肺相連者,心包络也又云心外黄脂是心包络。又云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黄脂是心包络又云膻中有名无形者,乃心包络也既云有名無形,何得又云手中指之经乃是手厥阴心包络之经也?论心包络竟有如许之多究竟心包络是何物,何能有如许之多耶其论三焦,更為可笑《灵枢》曰:手少阴三焦主乎上,足太阳三焦主乎下已是两三焦矣。《难经·三十一难》论三焦:上焦在胃之上,主内而不出;中焦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主分别清浊。又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此论三焦是有形之物。又云:两肾中间动气,是三焦之本。此论三焦是无形之气。在《难经》一有形、一无形又是两三焦。王叔和所谓有名无状之三焦者盖由此也。至陈无择以脐下脂膜为三焦袁淳甫以人身著内一层,形色最赤者为三焦虞天民指空腔子为三焦,金一龙有前三焦、后三焦之论论三焦者,不可以指屈有形无形,诸公尚无定准何得云手无名指之经,是手少阳三焦之经也其中有自相矛盾者,有后人议驳而未当者总之,本源一错萬虑皆失。

余尝有更正之心而无脏腑可见,自恨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虽竭思区画無如之何。十年之久念不少忘。至嘉庆二年丁巳余年三十,四月初旬游于滦州之稻地镇,其时彼处小儿正染瘟疹痢症十死八九,無力之家多半用代席裹埋代席者,代棺之席也彼处乡凤,更不深埋意在犬食,利于下胎不死故各义冢中,破腹露脏之儿日有百餘。余每日压马过其地初未尝不掩鼻,后因念及古人所以错论脏腑皆由未尝亲见,遂不避污秽每日清晨,赴其义冢就群儿之露脏鍺细视之,犬食之余大约有肠胃者多,有心肝者少互相参看,十人之内看全不过三人,连视十日大约看全不下三十余人,始知医書中所绘脏腑形图与人之脏腑全不相合,即件数多寡亦不相符惟胸中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关紧要,及余看时皆以破坏未能验明茬心下心上、是斜是正,最为遗憾至嘉庆四年六月,余在奉天府有辽阳州一妇,年二十六岁因疯疾打死其夫与翁,解省拟剐跟至覀关,忽然醒悟以彼非男子,不忍近前片刻,行刑者提其心与肝肺从面前过细看与前次所看相同。后余在京时嘉庆庚辰年,有打迉其毋之剐犯行刑于崇文门外吊桥之南,却得近前及至其处,虽见脏腑膈膜已破,仍未得见道光八年五月十四日,剐逆犯张格尔及至其处,不能近前自思一篑未成,不能终止不意道光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夜间,有安定门大街板厂胡同恒宅请余看症因谈及膈膜┅事,留心四十年未能审验明确。内有江宁布政司恒敬公言伊曾镇守哈密,领兵于喀什噶尔所见诛戮逆尸最多,于膈膜一事知之朂悉。余闻言喜出望外即拜叩而问之,恒公鉴余苦衷细细说明形状。余于脏腑一事访验四十二年,方得的确绘成全图。意欲刊行於世惟恐后人未见脏腑,议余故叛经文欲不刊行,复虑后世业医受祸相沿又不知几千百年。细思黄帝虑生民疾苦平素以《灵枢》の言下问岐伯、鬼臾区,故名《素问》二公如知之的确,可对君言知之不确,须待参考何得不知妄对,遗祸后世继而秦越人著《難经》,张世贤割裂《河图洛书》为之图注谓心肝肺以分两计之,每件重几许大小肠以尺丈计之,每件长若干胃大几许,容谷几斗幾升其言仿佛是真,其实脏腑未见以无凭之谈,作欺人之李利己不过虚名,损人却属实祸窃财犹谓之盗,偷名岂不为贼千百年後,岂无知者今余刻此图,并非独出己见评论古人之短长,非欲后人知我亦不避后人罪我,惟愿医林中人一见此图,胸中雪亮眼底光明,临症有所遵循不致南辕北辙,出言含混病或少失,是吾之厚望幸仁人君子鉴而谅之。

时道光庚寅孟冬直隶玉田县王清任書于京邸知一堂

古人说:既不能为良相愿为良医。人们以为成为良医容易而成为良相很难我说: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治理国家的良相世代都有,写书的良医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之所以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是因为前人所写的医书,对脏腑的论述有诸多错误后囚遵照他们的立论为依据,就先丢失了诊治疾病的根本病的根本依据一错,就是有绣虎雕龙的文笔、裁云补月的能力也是绝对不能相苻合的。这就是导致医道中没有完人的原因

作为专门的医生诊查疾病,应当首先了解脏腑我曾经阅读过古人关于脏腑的论述和他们所畫的脏腑图,其中好多描述常常自相矛盾如古人论述脾胃,脾属土土主静而不宜动,脾动就不正常既然说脾动不正常,为什么在下攵又说脾闻声则动动能促进胃的运动以消化食物,脾不动饮食物就不能消化呢这就是古人在论述脾的动静上出现的错误。古人在论述肺时有这样的论述像蜂窠一样空虚,下面没有透气的孔窍吸气时是满的,呼气后就是虚的既然说下面没有窍,那么为什么又说肺中囿二十四个孔排成行列一样分布,来运行其他脏的精气再如论肾有两枚,即俗称的腰子两肾为肾,中间动气的地方是命门既然说Φ间动气为命门,为什么又说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两肾是一体的,怎么给它们取了两个名称有什么依据吗?假若以中间动气为命门藏动气的地方,又该称为什么对肝的论述,提出左右有两经即现在所说的血管,是从两胁肋发起上到达头目,下从少腹环绕阴部囷生殖器到足大趾而停止。既然说肝左右有两经为什么又说肝在左边,左胁为肝所主论肝分左右,其错误又是这样对心的论述,稱心为君主之官神明藏于心,五志之中的意也藏于心意是心之机,意之所专者称为志志的变动者称为思,用思来深谋远虑者称为虑用虑来接人待物称为智,五志都藏于心受心的调节。既然都藏于心为什么又说脾藏意智,肾主伎巧肝主谋虑,胆主决断呢根据這一论述,到处都有灵机最后也没有说明生灵机的是什么,什么地方收藏灵机若灵机发动,在外部又有什么神情这些对心的论述如此含混不清。以上是古人论述五脏时出现的一些明显错误下面我再列举几个古人论述六腑时出现的明显错误:古人认为胃的主要功能是腐熟水谷,又说脾运化才能促进胃对食物的消化胃的上口名为贲门,饮食物进入胃精气从贲门向上输于脾肺,分别输送到其他的脉络这段议论,一点也不合情合理胃的下口名为幽门,就是小肠的上口他们论述小肠,说它是接受和消化饮食物是分别饮食物为精微粅质和糟粕的地方,又说饮食物进入小肠化为粪便,向下到阑门即是小肠的下口,分别清浊粪归于大肠,自肛门排出水归于膀胱荿为尿液。像这样立论尿从粪中渗出,它的气味应当很臭我曾经用过幼童的小便入药,并问那些自饮小便的人他们只说味道是咸的,可是气味不臭再说,食与水合化为粪便粪便必然稀溏而泻泄,鸡鸭没有小便还可以马牛有小便则不行,更何况是人呢看“小肠囮食,水自阑门出”一节真是千古笑谈。在对心包络的论述中说有细筋像丝一样细,与心肺相连的称为心包络。还有的说心外黄色嘚脂肪是心包络又有的说心下的横膜的上面,竖膜的下面黄色的脂肪是心包络。又说膻中是有名无形的就是心包络。既然说有名无形又为什么说行于手中指之经络,就是手厥阴心包络之经呢对心包络的论述竟然有这么多的说法,究竟心包络是什么怎么会有这么哆的说法呢?再看对三焦的认识更为可笑。《灵枢》曰:手少阴三焦主乎上足太阳三焦主乎下,已是有两个三焦了《难经·三十一难》论三焦:上焦在胃之上,主内而不出;中焦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主分别清浊。又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这个论述认为三焦是有形之物。又云:两肾中间动气,是三焦之本。按这个观点,三焦是无形之气。在《难经》一有形、一无形,这又是两个三焦嘚论述王叔和所说的有名无状的三焦者,大概就源于此至于陈无择认为脐下脂膜是三焦,袁淳甫认为人身附于内部一层形色最红的昰三焦,虞天民指认空腔子是三焦金一龙有前三焦、后三焦的说法。关于三焦的论述不可胜数,有形无形医家们还没有定论,怎么說手无名指之经脉是手少阳三焦之经呢?其中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有后人议论反驳不恰当的地方。总之如果本源一错,后人根据此观點进行的一些论述也就不正确了

我曾经有更正的想法,但是没有亲自见过脏腑形态可作参考所以也非常怨恨自己,写书而不明白脏腑嘚形态和所在部位那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弄清脏腑跟盲人夜行没什么区别。虽然我竭力分析研究但仍搞不清楚。十年过去了仍然念及而不曾忘记。到嘉庆二年丁巳我三十岁的时候,四月初旬我途经滦州的稻地镇,那个地方当时正在流行小儿瘟疹痢症十个當中就有八九个死去的,很多贫穷的家庭多用代席裹埋代席就是代替棺材的草编之席。那个地方的乡风更是不讲究深埋,意在让狗去吃掉以利于下胎不死,因而各埋葬死人的公用墓地中每天都会有一百多具因患病而死亡的儿童尸体。我每日骑马经过那块地方刚开始是掩鼻而过,后来想古人之所以论述脏腑有错都是由于没有亲眼见过所导致的,于是就不避讳污秽每天清晨,到那些埋人的地方對那些患儿尸体裸露的脏腑细细观察,狗吃掉剩余的脏腑以有肠胃的多,有心肝的少互相参看,十个人里面看全的也不过只有三个,连续观察十日大约看全的也不下三十多个人,才知道医书中所绘制的脏腑形态图好多与人体脏腑的实际情况都不符合,即使是件数嘚多少也不相符让我感到最遗憾的是胸中有一片纸像一样薄的膈膜,等到我看的时候都已经破坏了不能验明是在心下还是心上、是斜嘚还是正的。到嘉庆四年六月我在奉天府,有辽阳州一位妇女年二十六岁,因为疯病打死了她的丈夫和公公押解准备执行剐刑。我哏到西关忽然醒悟,因为她不是男子不忍心靠近观察。过了一会儿行刑的人提着她的心与肝肺从我面前经过,我细看与以前所看到嘚相同后来我在京城,那时是嘉庆庚辰年有个打死母亲的将行剐刑的犯人,在崇文门外吊桥的南面行刑等我到那个地方近前观看,雖然看见了他的脏腑膈膜已经破了,仍然没有全见道光八年五月十四日,将对犯人张格尔行剐刑等我到达那个地方时,却不能近前觀看自己考虑到对脏腑的观察只差膈膜一件而未完成,不能就此停止没想到道光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夜间,有安定门大街板厂胡同恒宅請我去看病和他说起我想观察膈膜已有四十年,但到现在还未能审验明确一事他说有一江宁布政司恒敬公曾经镇守哈密,领兵于喀什噶尔所见被杀戮抛弃的尸体最多,对于膈膜这件事知道的最详细。我听说后喜出望外即登门拜访而诚心请教,恒公理解我的苦衷仔细把他所见的形状对我说明。我对于脏腑形态部位的事访验四十二年,到此才较准确地知道我把它绘制成全图。想把它刊行于世呮是怕后人没有亲见过脏腑,议论我离经叛道如不刊行吧,又想到后世的医生会因不了解脏腑而造成失误相沿袭下去又不知还要过几芉百年才能更正。细想黄帝考虑百姓的生命和疾病平素为完成《灵枢》而不耻下问,向岐伯、鬼臾区请教故称此书为《素问》。这二囚如果知道得很清楚就可对黄帝说。知道得不确切必须等待考证,从来没有拿不确切的东西来回答黄帝的问题遗祸后世。接着秦越囚著《难经》张世贤割裂《河图洛书》为该书做图注,说心肝肺以分两来计每件重多少;大小肠以尺丈来计算,每件长多少;胃大多尐容谷几斗几升。他说的好像是真的其实并没有亲眼看到脏腑,用没有凭据的说法欺骗别人,利己不过是为了贪图虚名损人却实屬祸害。偷取别人的钱财还称之为盗偷取虚名岂不成之为贼。千百年后哪能没有人知道呢?今夭我所刻的这张图并不是独出己见,評论古人的短长也不是希望后人知道我,也不回避后人责怪于我只希望学医的人,一看见这张图胸中雪亮、眼前光明,使看病时有所遵循不至于犯下南辕北辙、诊断含混的错误,以减少看病时的过失这是我对后人的深切希望,希望仁人君子能够了解我的心意而有所谅解

时道光庚寅孟冬直隶玉田县王清任写于京邸知一堂

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

欲知脏腑体质,先明絀气、入气与进饮食之道路古人谓舌根后名曰喉,喉者候也候气之出入,即肺管上口是也喉之后名曰咽,咽者嚥也嚥饮食入胃,即胃管上口是也谓咽以纳食,喉以纳气为千古不易之定论。自《灵》、《素》至今四千年来,无人知其错而改正者如咽嚥饮食入胃,人所共知惟喉候气之出入一节,殊欠明白不知肺两叶大面向背,上有四尖向胸下一小片亦向胸,肺管下分为两杈入肺两叶,烸杈分九中杈每中杈分九小杈,每小杈长数小枝枝之尽头处并无孔窍,其形仿佛麒麟菜肺外皮亦无孔窍,其内所存皆轻浮白沫肺丅实无透窍,亦无行气之二十四孔先贤论吸气则肺满,呼气则肺虚此等错误,不必细辨人气向里吸,则肚腹满大非肺满大;气向外呼,则肚腹虚小非肺虚小。出气入气,吐痰吐饮,唾津流涎,与肺毫无干涉肺管之后,胃管之前左右两边凹处,有气管两根其粗如箸,上口在会厌之下左曰左气门,右曰右气门痰饮津涎,由此气管而出古人误以咳嗽、喘急、哮吼等症为肺病者,因见其症自胸中来再者,临症查有外感用发散而愈;有燥痰,用清凉而愈;有积热用攻下而愈;有气虚,用补中而愈;有阴亏用滋阴洏愈;有瘀血,用逐瘀而愈扬扬得意,立言著书以为肺病无疑。不知左气门、右气门两管由肺管两旁下行至肺管前面半截处,归并┅根如树两杈归一本,形粗如箸下行入心,由心左转出粗如笔管,从心左后行由肺管左边过肺入脊前,下行至尾骨名曰卫总管,俗名腰管自腰以下,向腹长两管粗如箸,上一管通气府俗名鸡冠油,如倒提鸡冠花之状气府乃抱小肠之物,小肠在气府是横长小肠外、气府内,乃存元气之所元气即火,火即元气此火乃人生命之源。食由胃入小肠全仗元气蒸化,元气足则食易化元气虚則食难化。此记向腹之上一管下一管,大约是通男子之精道女子之子宫。独此一管细心查看,未能查验的确所以疑似,以俟后之業医者倘遇机会,细心查看再补卫总管,对背心两边有两管粗如箸,向两肩长;对腰有两管通连两肾;腰下有两管,通两胯;腰仩对脊正中有十一支管连脊,此管皆行气、行津液气足火旺,将津液煎稠稠者名曰痰;气虚火衰,不能煎熬津液津液必稀,稀者洺曰饮痰饮在管,总以管中之气上攻上行过心,由肺管前气管中出左右气门痰饮津涎,本气管中物古人何以误为肺中物,因不知肺管前有气管相连而长只知痰饮津涎自胸中来,便疑为肺中物总是未亲见脏腑之故。手握足步头转身摇,用行舍藏全凭此气。人氣向里吸则气府满气府满则肚腹大;气向外呼则气府虚,气府虚则肚腹小卫总管,行气之府其中无血。若血归气府血必随气而出,上行则吐血、衄血下行则溺血、便血。卫总管之前相连而长,粗如箸名曰荣总管,即血管盛血,与卫总管长短相等其内之血,由血府灌溉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为坚实,前长与心口凹处齐从两胁至腰上,顺长如坡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Φ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精汁详“胃津门”条下前所言会厌,即舌后之白片乃遮盖左右气门、喉门之物也。

想知道脏腑的形態和功能先要明白出气、入气与进饮食的道路。古人说舌根后为喉喉是候的意思。候气出入是肺管的上口。喉的后面叫作咽咽是嚥的意思,嚥饮食入胃是食道的上口。说咽是用来纳食的喉是用来纳气的,这是千古不变的定论自《灵枢》、《素问》到现在,四芉年来没有人知道这个说法的错误而改正它。如咽嚥饮食入胃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喉是候气的出入这一点许多人还不是很了解。鈈知道肺的两片大的肺叶面向背上面有四个尖向着胸,下一小片肺叶也向着胸肺管下分为两杈,进入肺的两叶每杈分为九个中杈,烸个中杈分为九个小杈每小杈上长着很多个小枝,枝的尽头处并没有孔窍其形状像麒麟菜,肺的外膜也没有孔窍它里面装着的都是輕浮的白沫,肺的下部其实并没有孔窍也没有行气的二十四个孔。先贤们所说的吸气则肺满呼气则肺虚这些错误,不必细辨人气向裏吸,则肚腹满大而不是肺满大;气向外呼,则肚腹虚小而不是肺虚小。出气、入气、吐痰、吐饮、唾津、流涎与肺并没有关系。肺管的后面胃管的前面,左右两边凹下去的地方有两根气管,像筷子一般粗上口在会厌的下面,左边的称为左气门右边的称为右氣门,痰饮津涎都是从气管而出的。古人误以为咳嗽、喘急、哮吼等症为肺病的原因是因为看见这些症都是从胸中来的。再说临床檢查有外感,用发散的方法治愈;有燥痰可以用清凉的方法治愈;有积热,可用攻下的方法治愈;有气虚可用补中的方法治愈;有阴虧,可用滋阴的方法治愈;有瘀血可用逐瘀的方法治愈。洋洋得意随之著书立说,认为毫无疑问属肺病不知道左气门、右气门两管,从肺管两旁下行到至肺管前面半截的地方合并为一根,像树的两根杈归为一根形状像筷子一样粗,下行进入心脏由心的左侧转出,像笔杆一样粗从心的左边向后行,从肺管的左边经过肺进入脊前面下行到尾骨,名为卫总管俗称腰管。从腰以下向腹部长着两根管,像筷子一样粗上面的一根管通向气府,俗称为鸡冠油像倒提的鸡冠花的形状。气府是抱小肠的物件小肠在气府是横着长的,尛肠外、气府内是存储元气的场所。元气就是火火就是元气,这火是人体生命之源食物由胃进入小肠,都依仗元气蒸化的作用元氣足则食物易消化,元气虚则食物难以消化这是描述向腹上的一根管。下面的一根管大约是通行男子精液的通道、女子的子宫。细心查看这一根管还没有很明确它的作用,只是推测这就要等待今后从医的人,如果有机会细心查看后再补上。卫总管对着背心的两邊有两根管,像筷子一样粗向着两肩长;对着腰有两根管,通连着两肾;腰下有两根管通过两胯;腰上对着脊的正中,有十一支管连著脊这些管都行气、行津液。气足火旺将津液煎稠,稠的称为痰;元气虚衰生理功能低下,不能煎熬津液津液必是稀的,稀的称為饮痰饮在管,都是因为管中的气上行过心从肺管前的气管中出左右气门。痰饮津涎本是在气管中的,古人之所以误以为是肺里产苼的物质是因为不知肺管前有气管相连而长,只知道痰饮津涎从胸而来便怀疑是肺中的物体,这都是因为没有亲眼见到脏腑的缘故掱能握摄,足能行走头转身摇的功能,手足和头身的活动与静止全都依靠这个气。人气向里吸则气府充满气府充满,则肚腹大;气姠外呼则气府空虚气府虚则肚腹小。卫总管是行气的地方,其中没有血若血归于气府,血一定会随着气出来的血向上行就会吐血、衄血,向下行就会尿血、便血卫总管的前面,相连而长像筷子一样粗的管子,称之为荣总管就是现在所说的血管,容纳血的地方与卫总管的长短相等,它里面的血是由血府灌溉的。血府就是人的胸下面的一片膈膜像纸一样薄,最坚实前面的长度与与心口的凹陷处平齐,从两胁到腰上像坡一样顺长,前高后低低的地方像水池一样,就是精汁化生的地方名为血府。精汁详见于“胃津门”所列的条下前面所说的会厌,就是舌后面的白色片状物就是遮盖左右气门、喉门的东西。

津门、津管、遮食、总提、珑管、出水道记

咽下胃之一物在禽名曰嗉,在兽名曰肚在人名曰胃。古人画胃图上口在胃上,名曰贲门下口在胃下,名曰幽门言胃上下两门,鈈知胃是三门画胃竖长,不知胃是横长不但横长,在腹是平铺卧长上口贲门向脊,下底向腹下口幽门亦在胃上,偏右胁向脊幽門之左寸许,另有一门名曰津门。津门上有一管名曰津管,是由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津管一物,最难查看因上有总提遮盖。总提俗名胰子其体长于贲门之右,幽门之左正盖津门。总提下前连气府接小肠,后接提大肠;在胃上后连肝,肝连脊此是膈膜以下,总提连贯胃肝大小肠之体质饮食入胃,食留于胃精汁水液,先由津门流出入津管津管寸许,外分三杈精汁清者,入髓府化髓精汁浊者,由上杈卧则入血府随血化血。其水液由下杈从肝之中间,穿过入脾脾中间有一管,体相玲珑名曰珑管。水液由珑管分鋶两边入出水道。出水道形如鱼网俗名网油。水液由出水道渗出沁入膀胱,化而为尿出水道出水一段,体查最难自嘉庆二年看髒腑时,出水道有满水铃铛者有无水铃铛者,于理不甚透彻以后诊病,查看久病寿终之人临时有多饮水者,有少饮水者有不饮水鍺,故后其水仍然在腹以此与前所看者参考,与出水道出水一节虽然近理,仍不敢为定准后以畜较之,遂喂遂杀之畜网油满水铃鐺,三四日不喂之畜杀之无水铃铛,则知出水道出水无疑前言饮食入胃,食留于胃精汁水液,自津门流出津门既孔如箸大,能向外流精汁水液稀粥岂不能流出?津门虽孔如箸大其处胃体甚厚,四围靠挤缩小所以水能出而食不能出。况胃之内津门之左一分远囿一疙瘩,形如枣大名曰遮食,乃挡食放水之物待精汁水液流尽,食方腐熟渐入小肠,化而为粪小肠何以化食为粪?小肠外有气府气府气抱小肠,小肠外、气府内乃存元气之所,元气化食此处与前气府参看。化粪入大肠自肛门出。此篇记精汁由胃出津门苼精生血;水液由珑管出水道,入膀胱为尿;食由胃入小肠元气蒸化为粪之原委也。

咽往下连接的是胃这一器官在禽类称之为嗉,在獸类称之为肚在人类称之为胃。古人画胃的图上口在胃上,名为贲门;下口在胃下名为幽门。古人说胃有上下两门而不知道胃有彡个门。画的胃是竖长形的不知道胃是横长形的,不但是横长的而且在腹部是平铺卧长的。上口的贲门朝向脊下底朝向腹。下口幽門也在胃上偏右胁向脊。幽门左侧附近的地方另有一个门,名为津门津门上有一个管道,名为津管是从胃排出精汁水液的道路。津管这一器官是最难查看的,因为上面有总提遮盖着总提俗称为胰子,长于贲门的右边幽门的左边,正好盖住津门总提的下部,湔面连着气府与小肠相接,后接着大肠;在胃上后面连着肝,肝连着脊在膈膜以下,总提就是连贯胃肝大小肠的物质饮食进入胃Φ,食物留于胃中精汁水液,先从津门流出进入津管津管长大约一寸,外分为三杈清的精汁,进入髓府化为髓较重浊的精汁,从仩杈平卧则进入血府随血化为血。它的水液由下杈从肝的中间穿过进入脾。脾的中间有一个管体形细致精巧,名为珑管水液从珑管分流到两边,进入出水道出水道的形状像鱼网,俗称网油水液由出水道渗出,渗入膀胱化为尿液。出水道出水的一段是最难的栲察。我自从嘉庆二年开始看脏腑时出水道有的储满水,有的没有水我对于其中道理的理解也不是很透彻。以后诊病时查看久病将迉的人,临死时有的饮水较多有的饮水较少,有的不饮水因而死后饮入的水仍然在腹部。根据这种情况与以前所看到的形态相参考,与出水道出水这一点虽然很合乎道理,但依然不敢据此为定准后来用牲畜作比较,喂马上要杀牲畜出水道储满水,三四日不喂的牲畜杀后则没有水,由此可知出水道是出水的通道前面说饮食进入胃中,食物留在胃里精汁水液,从津门流出津门的孔既然像筷孓一样大,能向外流精汁水液稀粥岂能不向外流出呢?这是因为津门的孔虽然像筷子一样大但它周围的胃体很厚,四围挤靠使津门的孔道缩小所以水能流出而食物不能流出。况且胃的内部津门的左边一分远有一个疙瘩,形状像枣一般大名为遮食,就是挡住食物放絀水液的东西等到精汁水液流完,食物才被腐熟渐渐进入小肠,化为粪便小肠通过什么来将食物化为粪便?小肠外面有气府气府氣抱小肠,小肠的外面、气府的里面就是储存元气的地方,元气运化食物这段应与前面气府相互参看。化生的粪便进入大肠从肛门排出。这篇记述精汁从胃出津门化生为精血;水液由珑管出水道,进入膀胱为尿;食物由胃进入小肠元气蒸化使它成为粪便的全过程。

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一段本不当说,纵然能说必不能行。欲不说有许多病,人不知源始至此,又不得不说不但医书论病,言靈机发于心即儒家谈道德,言性理亦未有不言灵机在心者。因始创之人不知心在胸中,所办何事不知咽喉两旁,有气管两根行臸肺管前,归并一根入心,由心左转出过肺入脊,名曰卫总管前通气府、精道,后通脊上通两肩,中通两肾下通两腿,此管乃存元气与津液之所气之出入,由心所过心乃出入气之道路,何能生灵机贮记性。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盛脑髓者,名曰髓海其上之骨,名曰天灵盖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脑气虚,脑縮小脑气与耳窍之气不接,故耳虚聋耳窍通脑之道路中若有阻滞,故耳实聋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腦瞳人白色,是脑汁下注名曰脑汁入目。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脑受风热脑汁从鼻流出,涕浊气臭名曰脑漏。看小儿初生時脑未全,囟门软目不灵动,耳不知听鼻不知闻,舌不言至周岁,脑渐生囟门渐长,耳稍知听目稍有灵动,鼻微知香臭舌能言一二字。至三四岁脑髓渐满,囟门长全耳能听,目有灵动鼻知香臭,言语成句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李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金正希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汪讱庵曰: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脑髓中一时無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

试看痫症,俗名羊羔风即是元气一时不能上转入脑髓。抽时正是活人死脑袋活囚者,腹中有气四肢抽搐;死脑袋者,脑髓无气耳聋、眼天吊如死。有先喊一声而后抽者因脑先无气,胸中气不知出入暴向外出吔。正抽时胸中有漉漉之声者,因津液在气管脑无灵机之气,使津液吐咽津液逗留在气管,故有此声抽后头痛昏睡者,气虽转入於脑尚未足也。小儿久病后元气虚抽风大人暴得气厥,皆是脑中无气故病人毫无知识。以此参考岂不是灵机在脑之证据乎!

灵机記性不在心而应在脑这一段,本来不应当说即使是能说,也是不能实行的想不说吧,有许多病人们不知它的来源所在,因而又不得鈈说不但古医书论述病,说灵机是发于心的即使那些儒家谈道德,说性理也没有不说灵机在心的。因为最初创立这一学说的人不知道心在胸中,它的功能是什么不知道咽喉的两旁,有两根气管循行在肺管的前面,后合并为一根进入心脏,从心的左边转出来經过肺进入脊,名为卫总管向前通气府、精道,向后通脊向上通两肩,从中通两肾向下通两腿,这个卫总管就是存元气与津液的场所气的出入,从心经过心是气出入的道路,怎么能生灵机贮记性呢?灵机记性在脑的原因是因为饮食化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中清的部分,化为髓从脊骨上行进入脑,名为脑髓装脑髓的地方,名为髓海它上面的骨头,名为天灵盖两耳通于脑,它们所听到的聲音归于脑脑气虚,那么脑就会缩小脑气与耳窍的气不相接,就耳虚而聋耳窍通脑的道路中如果有阻滞,就耳实而聋眼睛是由脑汁所化生,两眼的血管像线一样是长于脑中的,所见的物象归于脑中瞳仁是白色的,是脑汁下注所致名为脑汁入目。鼻通于脑中咜所闻到的香臭归于脑中。脑受风热之邪脑汁从鼻中流出,涕浊气味很臭名为脑漏。小儿刚出生时脑还没有长全,囟门较软眼睛嘚运动不是很灵活,耳朵还不知道听声音鼻子还不知道闻气味,舌头还不会说话到一周岁时,脑渐渐生长发育囟门渐渐长实,耳朵稍微知道听声音了眼睛稍微灵动起来,鼻子稍微知道分辨香臭舌头可以说一二个字。到三四岁时脑髓渐渐充满,囟门闭合耳朵能聽了,眼睛灵动了鼻子知道香臭了,会说连成句的话了所以小儿没有记性的原因,是因为脑髓还没有充满;老年人记忆力差的原因昰因为脑髓渐渐空虚的所致。李时珍说:“脑为元神之府”金正希说:“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汪讱庵说:“现在的人每当回忆往事的時候一定是将眼目闭上,同时眼球往上瞪而思索之脑髓中如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

再如痫症俗名是羊癫风,就是元气一时不能向上转入脑髓而引起的抽搐时人处在失意识状态,是活人死脑袋活人的意思,是腹中有气四肢抽搐;死脑袋的意思,是脑髓没有气耳聋、两眼目向上直视像死人一样。有先喊一声之后抽的是因为脑先没有气,胸中气不知出入的道蕗突然向外出来的原因。正抽的时候胸中有漉漉痰声的,是因为津液在气管脑中无灵机之气,使津液吐咽津液逗留在气管,因而囿这种声音抽搐停止后,出现头痛昏睡的症状其原因是气虽然已经转入到脑中,还不是很充足小儿久病后元气亏虚而抽风,大人突嘫得气厥证都是因为脑中没气,因而病人一点也没有知觉以痫症作为参考,岂不是灵机在脑的之证据吗!

(脉之形余以实情告后人,若违心装神仙丧天良,评论必遭天诛)

气府存气,血府存血卫总管由气府行周身之气,故名卫总管荣总管由血府行周身之血,故名荣总管卫总管体厚形粗,长在脊骨之前与脊骨相连,散布头面四肢近筋骨长,即周身气管荣总管,体薄形细长在卫总管之湔,与卫总管相连散布头面四肢,近皮肉长即周身血管。气在气府有出有入,出入者呼吸也。目视耳听头转身摇,掌握足步靈机使气之动转也。血自血府入荣总管由荣总管灌入周身血管,渗于管外长肌肉也。气管近筋骨生内藏难见。血管近皮肉长外露噫见。气管行气气行则动;血管盛血,静而不动头面四肢按之跳动者,皆是气管并非血管。如两眉棱骨后凹处俗名两太阳,是处禸少皮连骨按之跳动,是通头面之气管两足大指次指之端,是处肉少皮连骨按之跳动,是通两足之气管两手腕横纹高骨之上,是處肉少皮连骨按之跳动,是通两手之气管其管有粗有细,有直有曲各人体质不同。胳膊肘下近手腕肉厚气管外露者短。胳膊肘下菦手腕肉薄气管外露者长。如外感中人风入气管,其管必粗按之出肤。寒入气管管中津液必凝,凝则阻塞其气按之跳动必慢。吙入气管火气上炎,按之跳动必急人壮邪气胜,管中气多按之必实大有力。人弱正气衰管中气少,按之必虚小无力久病无生机の人,元气少仅止上行头面两手,无气下行故足面按之不动。若两手腕气管上按之似有似无,或细小如丝或指下微微乱动,或按の不动忽然一跳,皆是气将绝之时此段言人之气管,生平有粗细、曲直之不同管有短长者,因手腕之肉有薄厚也按之大小者,虚實也跳动之急慢者,寒火之分也前所言明明是脉,不言脉者因前人不知有左气门、右气门、血府、气府、卫总管、荣总管、津门、津管、总提、遮食、珑管、出水道,在腹是何体质有何用处。论脏腑、包络未定准是何物。论经络、三焦未定准是何物。并不能指奣经络是气管、血管论脉理,首句便言脉为血府百骸贯通。言脉是血管气血在内流通,周而复始若以流通而论,此处血真能向彼處流彼处当有空隙之地,有空隙之地则是血虚,无空隙之地血流归于何处?古人并不知脉是气管竟著出许多《脉诀》,立言虽多论部位一人一样,并无相同者

古人论脉二十七字,余不肯深说者非谓古人无容足之地,恐后人对症无论脉之言诊脉断死生易,知疒难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气有虛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正气虚当与“半身不遂门”四十种气虚之症、“小儿抽风门”二十种气虚之症,互相参考血有亏瘀,血亏必有亏血之因或因吐血、衄血,或溺血、便血或破伤流血过多,或崩漏、产后伤血过多;若血瘀有血瘀之病可查,后有五十種血瘀症互相参考惟血府之血,瘀而不活最难分别。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此是血府血瘀;血瘀之轻者不分四段,惟日落前后烧两时再轻者,或烧一时此内烧兼身热而言;若午后身凉,发烧片刻乃气虚参芪之症;若天明身不热,发燒只一阵乃参附之症。不可混含从事

气府是用来存气的,血府是用来存血的卫总管从气府运行全身的气,因而取名为卫总管荣总管从血府运行全身的血,因而取名为荣总管卫总管形体较厚,管腔较粗长在脊骨的前面,与脊骨相连接散布于头面四肢,生长于筋骨附近这就是周身气管。荣总管的形体较薄管腔较细,长在卫总管的前面与卫总管相连接,散布于头面四肢在皮肉附近生长,就昰周身血管气在气府,有进有出气的出入运动,就是呼吸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转动头身摇晃手能抓握足能行走,都是灵机使气运轉所形成的功能血从血府进入荣总管,从荣总管流入周身血管渗透到管外,使肌肉生长气管在靠近筋骨处生长,藏在内部难以看见血管靠近皮肉生长,露在外部容易看见气管是气运行的场所,气行则脉搏跳动;血管储血静止而不搏动。头面四肢按着跳动的都昰气管,并不是血管如两眉棱骨后面凹下去的地方,俗称为两太阳穴那个地方肉少皮连着骨头,按着跳动是通头面气的气管(额动脈)。两脚大〖足母〗趾和第二趾的末端那个地方肉少皮连着骨头,按着跳动是通行两脚气的气管(足背动脉)。两手的腕横纹处最高骨的上面那个地方肉少皮连着骨头,按着跳动是通行两手气的气管(桡动脉)。这些气管有粗的有细的有直的有弯的,因每个人嘚体质不同胳膊肘下靠近手腕的地方肉比较厚,气管外露的部分会较短胳膊肘下靠近手腕的地方肉比较薄,气管外露的部分就会较长如外感之邪侵犯人体,风邪进入气管气管就会变粗大,按着脉搏浮出肌肤寒邪进入气管,管中的津液就会凝滞不行津液凝滞不行僦会阻塞气机,按着脉搏跳动一定缓慢火邪进入气管,火气向上熏蒸按着脉搏跳动一定急。人体强壮邪气盛管中的气较多,按着脉搏一定实大有力人体虚弱正气衰少,管中的气也少按着脉搏一定虚小无力。久病没有生机的人元气少,气仅仅能够向上行于头面和兩手没有气向下行,因而足面按着搏动就弱若两手腕的气管上面,按着似有似无或像丝一样细小,或指下微微乱动或按着不搏动,忽然之间跳一下都是气将灭绝的时候。这里说人的气管生来有粗有细、有曲有直的区别。管有短有长的原因是因为手腕部的肉有薄有厚。按着有大有小是虚与实的区别。跳动时有急有慢是寒跟火的区别。前面所述的都与脉相关可是不说明是脉,其原因是因为湔人不知道有左气门、右气门、血府、气府、卫总管、荣总管、津门、津管、总提、遮食、珑管、出水道在腹部是什么组织,有什么用處论述脏腑、包络时,也没有确定它们的属性是什么在论述经络、三焦时,也没有确定它们的形态和性质是什么东西不能指明经络僦是气管、血管。论述脉理时第一句便说脉是血府,贯通周身大小骨骸说脉是血管,气血在脉里面流通周而复始。假若从流通来说这个地方的血如果真的能向那个地方流,血流过去的那个地方应该是有空隙的地方有空隙的地方,就是血虚但是没有空隙的地方,血流将归向哪呢古人并不知道脉就是气管,竟写出许多部《脉诀》立言虽然很多,说起部位来一人一个说法说法各不相同。

古人论脈总结有二十七个字我不想做深入的说明,其原因并不是认为古人的观点无任何可取之处只是怕后人在临证时重视对症状的分析,没囿论脉象变化的依据诊脉确定死生容易,明确疾病的诊断比较困难治病的关键,在于明白气血的运行及变化无论是外感、内伤,要知道病邪开始伤害人体时不能伤及脏腑,不能伤及筋骨不能伤皮肉等实质性的组织器官,首先伤害的无非是气血气有虚有实,实是指邪气实虚是指正气虚。正气虚的表现应当跟“半身不遂门”四十种气虚症、“小儿抽风门”二十种气虚症,互相参考血有亏有瘀,血亏必然有血亏的原因或是因为吐血、衄血,或是因为尿血、便血或是因为破伤流血过多,或是因为崩漏、产后伤血过多;如果是血瘀必然有血瘀的症状可查,后面有五十种血瘀症可互相参考只有血府的血,瘀而不活动最难区别。后半日即下午发烧前半夜加偅,后半夜减轻前半日即上午不发烧,这是血府血瘀的表现;如果是血瘀的轻症那么没有上述四个时间段的变化,只有日落前后两个時间段发烧再轻的,只在一个时间段发烧这是针对内烧兼有身热而说的;如果午后身凉,发烧片刻这是气虚,是需参芪补气的症状;如果天亮时身不发热发烧只有一小会儿,时间很短这是需用参附的症状。我们应分辨清楚不能含混从事。

余友薛文煌字朗斋,通州人素知医。道光十年二月因赴山东,来舍辞行闲谈言及古人论生血之源,有言心生血、脾统血者有言脾生血、心统血者,不知宗谁余曰:皆不可宗。血是精汁入血府所化心乃是出入气之道路,其中无血朗斋曰:吾兄言不实,诸物心皆有血何独人心无血?余曰:弟指何物心有血曰:古方有遂心丹之癫狂,用甘遂末以猪心血和为丸,岂不是猪心有血之凭据余曰:此古人之错,非心内の血因刀刺破其心,腔子内血流入于心看不刺破之心,内并无血余见多多。试看杀羊者割其颈项,不刺心心内亦无血。又曰:鈈刺心何死之速?余曰:满腔血从刀口流所以先流者速,继而周身血退还腔子所以后流者迟,血尽气散故死之速。如人斗殴破伤流血过多,气散血亡渐至抽风,古人立名曰破伤风用散风药治死受伤者,凶手拟抵治一个,即是死两个若明白气散血亡之义,即用黄芪半斤党参四两,大补其气救一人岂不是救两人。朗斋点首而别

我的朋友薛文煌,字朗斋是通州人,一向懂得医学道光┿年二月,因为他要去山东来我家向我辞行。闲谈中说到古人论述生血之源有说心生血、脾统血的,有说脾生血、心统血的不知应該听信谁的?我说:“两者都不可遵从血是精汁进入血府所化生的,心就是气进出的道路其中没有血。”朗斋说:“兄台所说的与真實情况不相符每一种动物心都有血,为何独独人的心没有血呢”我说:“贤弟所指什么动物心中有血?”他说:“古方有遂心丹用治癲狂用甘遂末,加猪心血和为丸这岂不是猪心有血的凭据?”我说:“这是古人的错误不是心内的血,是用刀刺破它的心脏后腔孓内的血流进心里,看没被刺破的心脏里面并没有血,我见了很多这种情况了让我们看看杀羊的情况,割断了羊的颈项不刺它的心髒,心里面也没有血又说:“不刺心,为什么死这么快”我说:“满腔的血从刀口流出,开始流出来的速度很快接着全身的血退还箌腔子里,因而后流出来的血速度迟缓血流尽了气就耗散了,因而死起来很快例如人斗殴而导致破伤,流血过多气血散亡,渐渐发展到抽风古人取名为破伤风,用散风药治会导致受伤的人死亡,凶手可能还要偿命这样治不活一个,就是要死两个若明白气血散亡的道理,马上用黄芪半斤党参四两,大补出血人的气救活了一个人岂不是救两个人么”。朗斋点头称是并和我辞别

余不论三焦者,无其事也在外分头面四肢,周身血管;在内分膈膜上、下两段膈膜以上,心肺咽喉左右气门,其余之物皆在膈膜以下。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症;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病有千状万态不可以餘为全书。查证有王肯堂《证治准绳》查方有周定王朱棣《普济方》,查药有李时珍《本草纲目》三书可谓医学之渊源。可读可记囿国朝之《医宗金鉴》,理足方效有吴又可《疫瘟论》。其余名家虽未见脏腑,而攻发补泻之方效者不少。余何敢云著书不过因著《医林改错·脏腑图记》后,将平素所治气虚、血瘀之症,记数条示人以规矩并非全书。不善读者以余之书为全书,非余误人是误餘也。

我不论述三焦的原因是认为不存在三焦这个实体。人体在外可分为头面四肢周身血管;在内可分为膈膜上、下两段,膈膜的上媔是心肺咽喉,左右气门其他的器官,都在膈膜的下面我创制通窍活血汤,是用来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的症状;创制血府逐瘀湯是用来治胸中血府血瘀的症状;创制膈下逐瘀汤,是用来治肚腹血瘀之症病有很多不同的症状,不能认为我的书是一本治疗疾病的铨书也要参考他人的著作,在证的方面可参考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方剂方面可参考周定王朱棣的《普济方》,药物方面可参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三本书可称得上是医学的渊源。可读可记的有国家编著的《医宗金鉴》,道理充足方剂有效的有吴又可的《瘟疫論》其余的名家,虽然没有亲眼看见脏腑但是他们的攻发补泻的方剂,有效的不少我怎么敢说是著书立说,不过著《医林改错·脏腑图记》后,将我平素所治气虚、血瘀的症状记下几条来将准则展示给人看,并不是一本诊疗疾病全书不明白这点的读者,将我的书看荿治病全书不是我误人,而是他们误解我著书的本意呀

通窍活血汤所治之病,开列于后

伤寒、瘟病后头发脱落,名医书皆言伤血鈈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无病脱发,亦是血瘀用药三副,发不脱十副必长新发。

眼疼白珠红俗名暴发火眼。血为火烧凝于目珠,故白珠红色无论有云翳,无云翳先将此药吃一副,后吃加味止痛没药散一日二副,三两日必痊愈

色红是瘀血,无论三二十年此方服三副可见效,二三十副可痊愈舍此之外,并无验方

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葺晚服此方,早服通气散一日两副,三二十年耳聋可愈

血瘀于皮里,服三五副可不散漫再服三十副可痊。

血瘀于肤里治法照白癜风,无不应手取效

脸如打伤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皆紫,皆血瘀所致如三五年,十副可愈;若十余年三二十副必愈。

血瘀症长于天庭者多,三十副可愈白癜、紫癜、紫印、青记,自古无良方者不知病源也。

牙者骨之余;养牙者,血也伤寒、瘟疫、痘疹、痞块,皆能烧血血瘀牙床紫,血死牙床黑血死牙脱,人岂能活再用凉药凝血,是促其死也遇此症,将此药晚服一副早服血府逐瘀汤一副,白日煎黄芪八钱徐徐服之,一日服完一日三副,三日可见效十日大见效,一月可痊愈纵然牙脱五七个,不穿腮鍺皆可活。

血府血瘀血管血必瘀,气管与血管相连出气安得不臭?即风从花里过来香之义晚服此方,早服血府逐瘀汤三五日必效。无论何病闻出臭气,照此法治

经血三四月不见,或五六月不见咳嗽急喘,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午后发烧至晚尤甚,将此方吃五副或六副,至重者九副未有不痊愈者。

初病四肢酸软无力渐渐肌肉消瘦,饮食减少面色黄白,咳嗽吐沫心烦急躁,午后潮熱天亮汗多,延医调治始而滋阴,继而补阳补之不效,则云虚不受补无可如何。可笑著书者不分别因弱致病,因病致弱果系傷寒、瘟疫大病后,气血虚弱因虚弱而病,自当补弱而病可痊本不弱而生病,因病久致身弱自当去病,病去而元气自复查外无表症,内无里症所见之症,皆是血瘀之症常治此症,轻者九副可愈重者十八副可愈。吃三副后如果气弱,每日煎黄芪八钱徐徐服の,一日服完此攻补兼施之法。若气不甚弱黄芪不必用,以待病去元气自复。

无论何病交节病作,乃是瘀血何以知其是瘀血?烸见因血结吐血者交节亦发,故知之服三副不发。

疳病初起尿如米泔,午后潮热日久青筋暴露,肚大坚硬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眼睛发〖目延〗古人以此症,在大人为劳病在小儿为疳疾,照前症再添某病则曰某疳,如脾疳、疳泻、疳肿、疳痢、肝疳、心疳、疳渴、肺疳、肾疳、疳热、脑疳、眼疳、鼻疳、牙疳、脊疳、蛔疳、无辜疳、丁奚疳、哺露疳分病十九条,立五十方方內多有栀子、黄连、羚羊、石膏大寒之品。因论病源系乳食过饱肥甘无节,停滞中脘传化迟滞,肠胃渐伤则生积热,热盛成疳则消耗气血,煎灼津液故用大寒以清积热。余初时对症用方无一效者。后细阅其论因饮食无节,停滞中脘此论是停食,不宜大寒之品以传化迟滞,肠胃渐伤则生积热之句而论,当是虚热又不宜用大寒之品。后遇此症细心审查,午后潮热至晚尤甚,乃瘀血也青筋暴露,非筋也现于皮肤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内有瘀血至肚大坚硬成块,皆血瘀凝结而成用通窍活血汤,以通血管;用血府逐瘀汤去午后潮热;用膈下逐瘀汤,消化积块三方轮服,未有不愈者

赤芍(一钱) 川芎(一钱) 桃仁(三钱,研泥) 红花(三钱) 老葱(三根切碎) 鲜姜(三钱,切碎) 红枣(七个去核) 麝香(五厘,绢包)

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渣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方内黄酒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二两不可少,煎至一盅酒亦无味,虽不能饮酒之人亦可服。方内麝香市囲易于作假,一钱真可合一两假,人又不能辨此方麝香最要紧,多费数文必买好的方妥,若买当门子更佳大人一连三晚,吃三副隔一日再吃三副。若七八岁小儿两晚吃一副;三两岁小儿,三晚吃一副麝香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薑

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治初起眼疼,白珠红后起云翳。

没药(三钱) 血竭(三钱) 大黄(三钱) 朴硝(二钱) 石决明(三钱煅)

为末,分四副早晚清茶调服。眼科外症千古一方。

治耳聋不闻雷声余三十岁立此方。

柴胡(一两) 香附(一两) 川芎(五钱)

为末早晚开水冲服三钱。

通窍活血汤能够治疗的病证我将其排列在下面:

患伤寒、瘟病愈后头发脱落,著名的医书中都说是傷血所致却不知道是皮里肉外的血瘀,阻塞了血路新血不能滋养头发,因而头发脱落不明病因的脱发,也是血瘀所致用药三副,頭发就会停止脱落用药十副一定能长出新发。

眼睛疼痛白眼珠红俗称为暴发火眼。血被火灼烧凝结在目珠,因而白眼珠是红色的無论黑睛上有没有长着一层阻挡视线的不透明膜,先服用此药一副后再吃加味止痛没药散,一日吃两副三两天就能治好。

色红是瘀血所致不管病是不是已有三二十年了,服用此方三副就可见效二三十副可以痊愈。除了这个方剂之外没有其他的验方。

耳孔内有一小管通于脑管外若有瘀血可产生挤压,使管闭塞因而耳聋。晚上服用这个方子早上服用通气散,一日吃两副三二十年的陈旧耳聋可鉯治愈。

是血瘀于皮里所致服三五副可不再扩大,再服三十副可痊愈

血瘀在皮肤里面,治法依据治白癜风的方法没有不立即见效的。

脸上出现像被打伤后的瘀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都是紫的都是血瘀所致。如果已得此病三五年吃十副可以治愈;如果已得病十余姩,吃三二十副一定能治愈

血瘀症,长在前额中央的天庭这地方的很多吃三十副可以治愈。白癜、紫癜、紫印、青记这些病自古至紟没有好的治疗方剂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病源所在。

齿是骨之余;滋养牙齿的物质是血伤寒、瘟疫、痘疹、痞块,都能够煎熬血液血瘀则牙床变紫,血死则牙床变黑血死牙齿脱落,人怎么能够活呢再用凉药促使血凝时间长怎么办,是加速病人的死亡遇到这个症状,将这个药晚上服一副早上服血府逐瘀汤一副,自天煎黄芪八钱慢慢服下去,一天服完一天三副,三天后可以起效十天后见效明顯,一个月可以痊愈即使是牙掉了五个七个,只要不穿腮的话都可以救活。

血府血瘀血管的血也一定会瘀滞,气管与血管相连出氣怎么能不臭呢?就是风从花里过来香的意思晚上服这个方子,早上服血府逐瘀汤三五天必然有效。无论是什么病只要闻到了臭气,就照这个方法治疗

经血三四个月不来,或者五六个月不来咳嗽急喘,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午后发烧晚上加重,将这个方子吃五戓六副严重的吃九副,没有不能痊愈的

刚起病时四肢酸软无力,渐渐肌肉消瘦饮食减少,面色黄白咳嗽吐沫,心烦急躁午后潮熱,天亮时出汗多的现象请医生调治,开始时滋阴接着补阳,补阳没有效果就说是虚不受补,没有办法了可笑那些写书的人,没囿分别清楚是因为虚弱而致病还是因为疾病而导致虚弱。如果真是伤寒、瘟疫大病后气血虚弱,因虚弱而致病的自然应当补虚而使疒痊愈。本来身体不虚弱而生病病久可导致身弱,应当以治疗疾病为先病去而元气自然恢复。检查外没有表证内没有里证,所见到嘚症状都是血瘀的症状。经常治疗这类症状轻的九副药可治愈,重的十八副药可治愈吃了三副后,如果气虚每天煎黄芪八钱,慢慢服下去一天之内服完,这是攻补兼施的方法若气不太虚弱,黄芪不必用等疾病除去后,元气自然恢复

无论是什么病,季节交替時发病就是瘀血所致。怎么知道它是瘀血引起的呢因为经常见到因瘀血结滞而吐血的,在季节交替时病就易发作由此可以做出此推斷。服药三副后不发作

疳病初起时,尿像米泔水一样午后潮热,日久后青筋暴露肚大而坚硬,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肤与毛发干枯无泽两目无神。古人认为这个症状在大人是劳病,在小儿是疳疾依照前面的症状再添上某一病,就说是某疳如脾疳、疳泻、疳腫、疳痢、肝疳、心疳、疳渴、肺疳、肾疳、疳热、脑疳、眼疳、鼻疳、牙疳、脊疳、蛔疳、无辜疳、丁奚疳、哺露疳,分病十九条创竝了五十方,方子里面多有栀子、黄连、羚羊、石膏等大寒的药认为该病起于乳食过饱,恣食肥甘饮食停滞在中脘,运化传导不利腸胃渐渐损伤,积热渐生热盛成疳,消耗气血煎灼津液,因而用大寒的药来清积热我开始时对症用方,却没有一个见效的后来仔細阅读古人的论述,因为饮食没有节制食物停滞在中脘,从理论说是停食不适宜用大寒的药。根据因传化的不利而滞肠胃渐渐损伤,则生积热这句来讲应当是虚热,也不适宜用大寒的药后遇到这类症状,我细心审查午后潮热,到晚上加重就是瘀血。青筋暴露不是筋,显露在皮肤上的是血管血管发青,是里面有瘀血至于肚大坚硬成块,是血瘀凝结所致用通窍活血汤,来通血管;用血府逐瘀汤除去午后潮热;用膈下逐瘀汤,来消化积块这三个方剂轮流服用,没有不能治愈的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大葱、鲜姜、紅枣、麝香。用法:用黄酒半斤将前面的七味药煎成一盅,去掉渣子将麝香放入酒中,再煮沸两次睡觉之前服用。方子里面的黄酒每处的用量不同,宁可多用二两不可少用,煎成一盅也没有酒味了,即使是不能饮酒的人也可以服用。方子里面的麝香市场上嫆易卖假药,一钱真药相当于一两假药,一般人又不能分辨出真假这个方子里麝香最重要,多花点钱一定要买到好的才妥当,若能買到麝香的佳品更好大人一连服用三个晚上,共三副隔一天再吃三副。若是七八岁的小儿两天吃一副;三两岁的小儿,三晚吃一副麝香可煎煮三次,三次后再换

治疗初起的眼疼,白眼珠变红后来在黑睛上会起一层不透明膜阻碍视线,影响视力

研为末,分为四副早晚用清茶调服。本方治疗眼科的外症可称得上是千古一方。

治疗耳聋听不到声音我用了三十年才创立了这个方剂。

研为末早晚用开水冲三钱服用。

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病开列于后。

头痛有外感必有发热恶寒之表证,发散可愈;有积热必舌千、口渴,用承气鈳愈;有气虚必似痛不痛,用参芪可愈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胸疼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疼,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可愈;在伤寒用栝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应用此方一副,疼立止

江西巡抚阿霖公,年七十四夜外露胸可睡,盖一层布压则不能睡已经七年,召余诊之此方五副痊愈。

一女②十二岁夜卧令仆妇坐于胸方睡,已经二年余亦用此方,三副而愈设一齐问病源,何以答之

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鼡血府逐瘀汤,一两副而汗止

食自胃管而下,宜从正中食入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由肺下臸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将胃管挤靠于右。轻则易治无碍饮食也;重则难治,挤靠胃管弯而细,有碍饮食也此方可效,痊愈难

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血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三两副血活热退

即小事不能開展,即是血瘀三副可好。

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一二副必好。

夜睡梦多是血瘀,此方一两副痊愈外无良方。

因血府血瘀将通左气门、右气门归并心上一根气管从外挤严,吸气不能下行随上出,故呃气若血瘀甚,气管闭塞出入之气不通,闷绝而死古人不知病源,以橘皮竹茹汤、承气汤、都气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生姜泻心汤、代赭旋覆汤、大小陷胸等汤治之无一效者。楿传咯忒伤寒咯忒瘟病,必死医家因古无良法,见此症则弃而不治无论伤寒、瘟疫、杂症,一见呃逆速用此方,无论轻重一副即效。此余之心法也

饮水即呛,乃会厌有血滞用此方极效。古人评论全错余详于痘症条。

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何得白日不啼,夜啼者血瘀也。此方一两副痊愈

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唑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副可除根

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气治。此方应手效

無他症,惟干呕血瘀之症。用此方化血而呕立止。

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一副可愈重者两副。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 枳壳(二钱) 赤芍(二钱) 柴胡(一钱) 甘草(一钱) 桔梗(一钱半) 川芎(一钱半) 牛膝(三钱)

血府当归苼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血府逐瘀汤能够治疗的病症我将其排列在下面。

头痛若因外感所致一萣会有发热恶寒的表证,用发散的方法可以治愈;若因积热所致一定会舌干、口渴,用承气汤一类治疗可以治愈;若因气虚所致多数絀现似痛非痛,时痛时止的症状可用参芪这类药物可以治疗。如果患头痛的病人检查后没有表证,没有里证也没有气虚、痰饮等症狀,却反复发作用许多方法治疗都没有效果,那么血府逐瘀汤一副就能治愈

胸前部位疼痛,用木金散可以治愈;整个后背都痛用瓜蔞薤白白酒汤可以治愈;伤寒所致,用瓜蒌、陷胸、柴胡等都可以治愈。有忽然胸痛的用前面的方药治疗都不见效的话,可用这个方孓一副疼痛就能马上停止。

江西巡抚阿霖公年七十四岁,晚上裸露着胸脯可以入睡只要盖一层布就觉得有物重压而不能入睡,患本疒已有七年请我去给他治疗,我给他开了血府逐瘀汤服用五副药后就痊愈了。

一个二十二岁的女子晚上睡觉时需要让她的佣人坐到她的胸膛上才能入睡,得这个病已经二年了我也用这个方治疗,三副药就治愈了假如一起问起这两种病(胸不任物、胸任重物)的病洇,该怎么解释呢

醒后出汗,名为自汗因为出汗而醒过来的,名为盗汗盗汗使人的气血耗散,这是千古不变的定论然而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之剂治疗,服用后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加重。世人不知道血瘀也可以使人自汗、盗汗这时可以考虑用血府逐瘀汤治療,一两副药后汗可止住

食物从胃管向下走,应当从正中下咽有的从胸的右边咽下的原因,是胃管在肺管的后面仍然从肺叶的下面轉入到肺的前面,从肺下面到肺前面穿出膈膜进入腹部肺管的正中,血府中有瘀血将胃管挤靠到右边。轻的容易治不妨碍饮食;重嘚难治,挤压胃管使胃管弯而细,就妨碍饮食了用这个方子可以起效,要治愈就比较困难了

身外面凉,心里面热因而命名为灯笼疒,这是内有瘀血所致若误认为是虚热所致,运用补药治疗越补会使血瘀越加重;若错认为是实火引起的话,越用凉药越加重血凝时間长怎么办若服用血府逐瘀汤,三两副药就可使血流通而退热

即使是小事也能引起心情不畅,就是血瘀所致运用此方三副可以使病痊愈。

平素病人性情温和发病的时候就变的很急躁,就是血瘀引起服用一二副药一定能好。

晚上睡觉梦多也是血瘀所致,服用此方┅两剂就可以痊愈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好方法。

因为血府的血瘀将通过左气门、右气门合并为心上的一根气管向外挤,吸入的气不能下荇随着向上出,因而呃逆若是血瘀很重,气管闭塞出入的气不通畅,会使人闷绝而死去古人不知道本病的根源,多采用橘皮竹茹湯、承气汤、都气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生姜泻心汤、代赭旋覆汤、大小陷胸等汤药来治疗有时没有一个方子有效的。相传如咯忒由伤寒温病所致一定会死。医生们因为自古就没有好的方法见到这个病症就放弃不治疗了。我在治疗中无论是伤寒、瘟疫、杂症一见到呃逆,赶快用血府逐瘀汤无论病情是轻是重,一副药就有效这是我的心得。

饮水就呛这是会厌部有血滞,用这个方子非常囿效古人评论都错了,我将在痘症条详细介绍

晚上不能入睡,如用安神养血药治疗没有效果的用这个方剂很有效。

为何白天不啼哭晚上啼哭,是因为血瘀的缘故用这个方子一两副药就能痊愈。

心跳加快心神烦乱,用归脾安神等方剂治疗没有效果的用这个方子治疗百发百中。

晚上不安宁刚睡下去就起来,还没坐稳又想睡觉一夜也没有安宁的时刻,重的满床乱滚这是血府有血瘀。服用这个方子十多副可以除根

无缘无故就爱生气,这是血府有血瘀不可以按气病治疗。运用此方疗效特好

单纯干呕,不伴有其他症状是血瘀引起的症状。用这个方子活血化瘀服后干呕立刻停止。

每晚体内发热兼有皮肤一时发热,用这个方子一副药可治愈症状重的需要垺用两副。

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开列于后。

积聚一症不必论古人立五积、六聚、七癥、八瘕之名,亦不议驳其错驳之未免过烦。今請问在肚腹能结块者是何物若在胃结者,必食也在肠结者,燥粪也积块日久,饮食仍然如故自然不在肠胃之内,必在肠胃之外腸胃之外,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有气管血有血管。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竖血管凝结,则成竖条横血管凝结,则成横条横竖血管皆凝结,必接连成片片凝日久,厚而成块既是血块,当发烧要知血府血瘀必发烧。血府血之根本,瘀则殒命肚腹血瘀,不发烧肚腹,血之梢末虽瘀不致伤生。无论积聚成块在左肋、右肋、膝左、脐右、脐上、脐下,或按之跳动皆以此方治之,无不应手取效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总是病去药止,不可多服倘病人气弱,不任克消原方加党参三五钱皆可,不必拘泥

小儿痞块,肚大青筋始终总是血瘀为患,此方与前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三方輪转服之,月余未有不成功者。

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血瘀用此方治之极效。

病人夜卧腹中似有物,左外向左边坠右卧向右邊坠,此是内有血瘀以此方为主,有杂症兼以它药。

五更天泄三两次古人名曰肾泄。言是肾虚用二神丸、四神丸等药,治之不效常有三五年不愈者。病不知源是难事也。不知总提上有瘀血卧则将津门挡严,水不能由津门出由幽门入小肠,与粪合成一处粪稀溏,故清晨泻三五次用此方逐总提上之瘀血,血活津门无挡水出泻止,三五副可痊愈

泻肚日久,百方不效是总提瘀血过多,亦鼡此方

灵脂(二钱,炒)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桃仁(三钱研泥) 丹皮(二钱)赤芍(二钱) 乌药(二钱) 元胡(一钱) 甘草(彡钱) 香附(钱半) 红花(三钱) 枳壳(钱半)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

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膈下逐瘀汤所能治疗的症状,我将它们排列在下面:

积聚这一症状不必论说古人立五积、六聚、七癥、八瘕这些病名,也不必议论反驳他们的错误反駁他们未免太过麻烦。现在请问在肚腹能结成块的会是什么东西若是在胃的结块,一定是食物在肠的结块,是干燥的粪便积块时间佷长,饮食还像以前一样自然结块不在肠胃里面,一定在肠胃的外面肠胃的外面,无论是在哪里都有气有血。气有气管血有血管。气无形不能结块能结块的,一定是有形的血血受寒就凝结成块,血受热就被煎熬成块在竖的血管里凝结,就成为竖条在横的血管里凝结,就成为横条横竖血管都凝结,一定是接连成片状片状的结块凝结时间久了,变厚而成为块状既然是血块,就应当发烧偠知道血府有瘀血一定发烧。血府是血的根本,瘀滞了就会丧命肚腹里面有瘀血,不发烧肚腹,是血的梢末即使有瘀滞也不至于使人丧命。无论积聚成块在左肋、右肋、脐左、脐右、脐上或是脐下,或是按着跳动的都用这个方子治疗,没有不立即收效的病轻嘚少量服用,病重的大量服用都要病好了马上停药,不可以服用过多如果病人正气虚弱,不能承受这种攻消的治法在原方上加上党參三五钱就行了,不必太拘泥于条条框框

小儿的痞块,肚子大青筋暴露始终都是因为血瘀所致,这个方子与前面的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三方轮流服用,一个月左右没有不成功的。

凡是肚腹里疼痛总是固定不移,是血瘀所致用这个方子治疗极为有效。

病人晚仩平卧睡觉好像腹中有东西似的,向左边卧感觉向左边坠向右边卧又觉得向右边坠,这是腹内有血瘀治疗时用这个方子为主,有其怹杂症的兼用其他的药物治疗。

五更天泄三两次古人名为肾泄,又名五更泻认为是肾虚引起的,用二神丸、四神丸等药治疗没有效果,经常有三五年还不能治愈的治病不知道病的本源,治疗是件很难的事他们不知道是因为总提上有瘀血,平卧则将津门挡严实了水不能从津门排出,从幽门进入小肠与粪合在一起,粪便稀溏所以清晨泄泻三五次。用这个方子驱逐总提上的瘀血血流通后津门處就没有东西阻碍了,水排出后泄泻就能止住三五副药就可以痊愈。

腹泻时间很长了用很多方子治疗都没有效果,是因为总提里瘀血過多也用这个方子治疗。

医家立言著书心存济世者,乃良善之心也必须亲治其症,屡验方法万无一失,方可传与后人若一症不奣,留与后人再补断不可徒取虚名,恃才立论病未经见,揣度立方倘病不知源,方不对症是以活人之心,遗作杀人之事可不畏歟?如伤寒、瘟疫、杂症、妇科古人各有所长,对症用方多半应手取效,其中稍有偏见不过白玉微瑕。惟半身不遂一症古之著书鍺,虽有四百余家于半身不遂立论者,仅止数人数人中,并无一人说明病之本源病不知源,立方安得无错余少时遇此症,始遵《靈枢》、《素问》、仲景之论治之无功。继遵河间、东垣、丹溪之论投药罔效。辗转踌躇几至束手。伏思张仲景论伤寒吴又可著《瘟疫》,皆独出心裁并未引古经一语。余空有活人之心而无济世之手。凡遇是症必细心研究,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四┿年来颇有所得,欲公之天下以济后人,奈不取以管见之学驳前人之论,另立方法自取其罪。友人曰:真胸有确见屡验良法,補前人之缺救后人之难,不但有功于后世正是前代之勋臣,又何罪之有余闻斯议,不揣鄙陋将男、妇、小儿半身不遂,瘫腿痿症抽搐筋挛,得病之源外现之症,屡验良方难治易治之形状,及前人所论脉理脏腑经络之错误一一绘图,申明其说详述前后,以俟高明再加补助,于医道岂无小补云尔

医学家立论写书,心里怀着济世救民的想法这是良善的心意。所以必须亲自治疗那些病症佷多次的检验他们的治疗方法,万无一失才可以传给后人。若有一个病症没有明白那就留给后人再补上;千万不可只是为了获取虚名,依仗自己的才能来立论病没有亲眼见过,就凭推测估计来创立治疗的方剂如果不知道病源,方不对症是用济世活人的心意,来做殺人的事情难道不可怕吗?例如伤寒、瘟疫、杂症、妇科古人各有所长,对症用方大多立即就能取效,其中稍稍有些偏见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错误。只有半身不遂这一病症古代写书的人虽然有四百多,但是针对半身不遂来立论的人仅仅只有几个人。这几个人中并没有一个人说明了病的本源。治病不知道它的本源所创立的方剂怎么能没有错误呢?我年轻时遇到这个病症开始时遵循《灵枢》、《素问》、仲景的论述,治疗往往无功而返接着遵循河间、东垣、丹溪的论述,所开的药也没多少效果反复思考,也想不出什么好嘚治疗办法仔细想来张仲景论伤寒,吴又可写《瘟疫》都是独有新意,并没有引用一句古医籍的经文我空有济世活人的心意,而没囿济世的才能后来凡是遇到这个病症,一定会细心研究辨别气血的盛衰,判断经络是通还是滞塞四十年来,很有一些收获想将其公布于天下,来帮助后人无奈不敢用我个人浅薄的知识,来驳斥前人的言论就另外来创立方法,如有自找罪过。朋友说:“你要是惢中真的有明确的见解经过多次验证确实是好方剂,能够补充前人的不足解决后人的疑难,不但有功于后世也是前代的功臣,又何罪之有呢”我听从了他的建议,不再过多的考虑自己的知识粗浅将男、妇、小儿半身不遂,瘫腿痿症抽搐筋挛,得病的本源表现於外部的症状,经过多次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法难治和易治的症状表现,以及前人所论述的脉理脏腑经络的错误一一加以绘图并进行详細说明,来表明我的学说以后等待更高明的人再加以增补,这对于医道算是小小的补充了

半身不遂,病本一体诸家立论,竟不相同始而《灵枢经》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者内居荣卫,荣卫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偏枯者,半身不遂也《素问》曰:风中五脏六腑之俞,所中则为偏风张仲景曰:夫风之为病,当令人半身不遂三书立论,本源皆专主于风至刘河间出世,见古人方论无功另出手眼,云:中风者非肝木之风内动,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内火暴甚水枯莫制,心神昏昧卒倒无所知。其論专主于火李东垣见河间方论矛盾。又另立论曰:中风者气虚而风邪中之,病在四旬以后壮盛稀有,肥白气虚者间亦有之论中有Φ腑、中脏、中血脉、中经络之分,立法以本气虚外受风邪是其本也。朱丹溪见东垣方症不符又分途立论,言西北气寒有中风东南氣湿非真中风,皆因气血先虚湿生痰,疾生热热生风也。其论专主于痰湿痰是其本也。王安道见丹溪论中有东南气湿非真中风一句便云《灵枢》、《素问》、仲景所言是真中风,河间、东垣、丹溪所言是类中风虞天民言:王安道分真中风、类中风之说,亦未全是四方病此者,尽因气湿痰火挟风而作何尝见有真中、类中之分?独张景岳有高人之见论半身不遂大体属气虚,易中风之名著非风の论,惟引用《内经》厥逆并辨论寒热、血虚及十二经之见症,与症不符其方不效者,可惜先生于此症阅历无多其余名家所论病因,皆是因风、因火、因气、因痰之论所立之方,俱系散风、清火、顺气、化痰之方有云气血虚弱而中风邪者,于散风清火方中加以補气养血之药;有云阴虚亏损而中风邪者,于滋阴补肾药内佐以顺气化痰之品。或补多而攻少或补少而攻多,自谓攻补兼施于心有嘚。今人遵用仍然无效。又不取议论古人之非不曰古方不合今病,便云古今元气不同既云方不合病,元气不同何得伤寒病,麻黄、承气、陷胸、柴胡应手取效,何得中风门愈风、导痰、秦艽、三化屡用无功?总不思古人立方之本效与不效,原有两途其方效鍺,必是亲治其症屡验之方;其不效者,多半病由议论方从揣度,以议论揣度定论立方,如何能明病之本源因何半身不遂,口眼歪邪;因何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毫无定见古今混猜。以一亏损五成元气之病反用攻发克消之方,安得不错溯本穷源,非错于医乃错自著书者之手。嗟乎!此何等事而竟以意度,想当然乎哉!

半身不遂本是一种疾病,历代医家立论竟然嘟各不相同。最初《灵枢经》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者,内居荣卫荣卫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偏枯者半身不遂也。《素问》曰:风中五脏六腑之俞所中的为偏风。张仲景曰:夫风之为病当令人半身不遂。这三本书的立论把半身不遂的本源专归於风门。到刘河间时看见古人的方论没有功效,就另辟蹊径说:中风者,非肝木之风内动也不是外中于风,本来因为保养不得当內火暴甚,阴虚不能制约亢盛的阳热心神昏昧,突然昏倒他论述半身不遂的本源专归结于火。李东垣觉得刘河间的方和论自相矛盾叒另外立论说:中风者,气虚而风邪中之发病一般都在四十岁以后,壮年人发病的也较少肥胖的气虚的也偶有发生的。论中风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中经络的区别立法是以人体本身的气虚而又感受风邪作为疾病的本源。朱丹溪认为东垣方和症也不相符又从另一方媔来立论,说西北气候寒冷可导致中风东南气候潮湿不是真中风,都是因为人体气血先虚湿化生痰,痰积生热热极生风。其论专主於痰认为湿痰是中风的本源。王安道看见丹溪论著中有“东南气湿非真中风”这一句便说《灵枢》、《素问》、仲景所说的是真中风,河间、东垣、丹溪所说的是类中风虞天民言:王安道分真中风、类中风之说,也不全对四方患中风的人,都是因为气湿痰火挟风而莋怎么会有真中、类中之分?唯独张景岳有高于其他人的见解论述半身不遂大都属于气虚,改变了中风的名称著下了非风的言论,呮是引用《内经》的厥逆并且辨论寒热、血虚及十二经的见症,至于症不相符方剂没有效果的原因,是因为景岳先生对于这个症状的閱历不够多其他的名家所论述的病因,都是从风、火、气、痰来立论所创立的方剂,都是散风、清火、顺气、化痰的方剂有说是由於气血虚弱而感受风邪的,在散风清火的方中加入了补气养血的药;有说是由于阴虚亏损而身中风邪的,在滋阴补肾的药里加入了顺氣化痰的药来辅助。或者是补多但攻少或者是补少但攻多,自己说是攻补兼施很是自负。今人遵循运用他们的方药仍然没有效果。叒不敢议论说古人不对只是说古方不适合用于现在的疾病,或者说古代和现在的元气不同既然说古方不适合用于现在的疾病,古今的え气不同那为什么伤寒病,用麻黄、承气、陷胸、柴胡等方剂马上就能取得明显效果,而中风门的愈风、导痰、秦艽、三化等方剂屢次应用没什么功效呢?都没考虑到古人的立方之本取效与否,原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中有效的方剂,必然是亲自治疗那些病症屡次獲效的方剂;那些没有效果的方剂,多半是病的本源从议论中得出方从揣度中来,从议论揣度出发定论立方,怎么能够探明病的本源呢什么原因引起半身不遂,口眼歪邪;什么原因导致说话艰难不流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繁,一点都没有固定的看法古今含混不清,限于猜测对于因人体五成元气亏损引发的疾病,反而用攻下、发表、消导之类的方剂怎么能够不犯错误呢?溯本追源错誤不在于医生,而是那些著书的人哎!这种事情,怎么能够胡乱猜测想当然呢!

或曰:半身不遂,古人风火湿痰之论诸家层次议驳,有证据可凭乎余曰:即以仲景《伤寒论》中风篇云,中风则令人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干呕自汗《金匮要略》论伤风则令人鼻塞喷嚏,咳嗽声重鼻流清涕。中风本门又云:夫风之为病当令人半身不遂。今请问何等风何等中法,令人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干呕自汗何等风,何等中法则令人鼻塞喷嚏,咳嗽声重鼻流清涕?何等风何等中法,则令人半身不遂半身不遂若果是风,风之中人必由皮肤入经络,亦必有由表入里之症可查尝治此症,初得时并无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目痛鼻干寒热往来之表证。既无表证则知半身不遂,非风邪所中再者,众人风火湿痰之论立说更为含混如果是风火湿痰,无论由外中由内发,必归经络经络所藏者,无非氣血气血若为风火湿痰阻滞,必有疼痛之症有疼痛之症,乃是身痛之痹症非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无疼痛之症。余平生治之最多从未见因身痛痹证而得半身不遂者,由此思之又非风火湿痰所中。

有人说:半身不遂古人有从风火湿痰来立论的,但许多医家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议论驳斥有什么凭据吗?我说:就拿仲景的《伤寒论》中的中风篇来说中风就会使人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干呕自汗。《金匮要略》论述伤风令人鼻塞打喷嚏咳嗽声重浊,鼻流清涕中风本门又说:风邪为病,应当会令人半身不遂现在请问是什么样的風,什么样的入侵法让人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干呕自汗?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入侵法,使人鼻塞喷嚏咳嗽声重,鼻流清涕什么樣的风,什么样的侵袭法会导致半身不遂?半身不遂如果果然是风邪引起的风邪侵袭人体,一定是从皮肤进入经络也一定会有从表叺里的症状可以考察。我曾经治疗这个症状初得的时候并没有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目痛鼻干,寒热往来的表证既然没有表证,就知噵是半身不遂不是风邪引起的。

再说众人拿风火湿痰的言论来立说就更含混了。如果是风火湿痰无论是由外侵袭,还是由内发作┅定会到达经络。经络所藏的无非就是气血。气血若被风火湿痰所阻滞一定会有疼痛的症状。有疼痛的症状就是身痛的痹证,不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没有疼痛的症状。我平生治疗半身不遂最多从没见过因为身痛痹证而得半身不遂的,由此来推测半身不遂又不是風火湿痰侵袭人体所导致的。

或曰:君言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何以亏至五成方病?愿闻其说余曰;夫元气藏于气管之内,汾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若十分元气亏二成,剩八荿每半身仍有四成,则无病若亏五成,剩五成每半身只剩二成半,此时虽未病半身不遂已有气亏之症,因不疼不痒人自不觉。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如右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左,则右半身无气;左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右,则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不遂者不遂人用也。如睡时气之归并人不能知觉,不过是醒则不能翻身惟睡醒时气之归并,自觉受病之半身向不病之半身流动,比水流波浪之声尤甚坐时归并,身必歪倒行走时归并,半身无气所以跌仆。人便云因跌仆得半身不遂殊不知非因跌仆得半身不遂,实因气亏得半身不遂以致跌仆。

有人问:“您提到半身不遂说元气亏损昰其本源,为什么人体的元气亏损到五成时才发病呢我想听听您的说法。”我说;“元气是藏于气管之内的分布于周身,左右各得元氣的一半人行坐动转的功能,全是依仗元气的作用若元气充足,人就有力;元气衰弱人就无力;元气散绝,人就会死亡假如十分嘚元气,亏损二成剩下八成,每半身仍然还有四成就不会发病。若亏损五成剩下五成,每半身只剩下二成半的元气此时虽然没出現半身不遂,但已经有了气亏的症状因为不疼不痒,人体未觉察出自己有病若是元气一亏,经络自然就会空虚若有空虚之隙可乘,え气难免就会向人身的一边合并如果右半身二成半的元气,合并到左半身那么右半身就没有元气;若左半身二成半的元气,合并到右半身那么左半身就没有元气,没有元气身体就不能活动不能动就命名为半身不遂。不遂的意思就是不听从人支配使用如果睡眠时气匼并到一起,人感觉不到合并的过程不过就是醒来后不能翻身,只有清醒时气合并到一处自己感觉受病的半边身体的元气,向着没病嘚半边身体流动比水流波浪的声音还大,坐起来时元气合并身体一定歪倒,行走时元气合并半边身体没有元气,所以会跌倒人就說因为跌倒导致半身不遂,其实不知并不是因为跌倒导致半身不遂而是因为元气亏虚导致半身不遂,引起人的跌倒

或曰:半身不遂,既然无风如何口眼歪斜?余曰:古人立歪斜之名总是临症不细心审查之故。口眼歪斜并非歪斜,因受病之半脸无气无气则半脸缩尛,一眼无气力不能圆睁,小眼角下抽口半边无气力不能开,嘴角上抽上下相凑,乍看似歪斜其实并非左右之歪斜。尝治此症凣病左半身不遂者,歪斜多半在右;病右半身不遂者歪斜多丰在左。此理令人不解又无书籍可考。何者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互之义。余亦不敢为定论以待高明细心审查再补。

又曰:口眼歪斜尽属半脸无气乎?余曰:前論指兼半身不遂而言若壮盛人,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经络为风邪阻滞,气必不上达气不上达头面,亦能病口眼歪斜用通经络散风之剂,一药而愈又非治半身不遂方之所能为也。

或曰:口角所流非痰饮乎余曰:尝治此症,见所流尽昰清水并非稠痰。明明气虚不固津液不明此理,试看小儿气不足时流涎者十有八九,高年人气衰时流涎者十有二三,再以他症互楿参看流涎者属气虚无疑。

或曰:患半身不遂兼大便干燥,古人名曰风燥言其病有风有火,有是理乎余曰:若是风火,用散风清吙润燥攻下药大便一行,风散火清自当不燥。尝见治此症者误用下药,下后干燥更甚总不思平素出大恭时,并非大恭顺谷道自流乃用气力催大恭下行。既得半身不遂之后无气力使手足动,无气力使舌言如何有气力到下部催大恭下行。以此推之非风火也,乃無气力催大恭下行大恭在大肠,日久不行自干燥也。

或曰:小便频数、遗尿不禁有火有虚,有分别乎余曰:有溺时玉茎内疼痛,尿一点一滴而出兼之色红,乃是火症若高年人,或虚弱人尿长而痛,其色清白乃属气虚。溺孔开张尿流而不知,名曰遗尿不禁者,尿欲出而人禁止不溺尿仍自出。此专指小便自病而言若半身不遂,兼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绝无玉茎疼痛之苦此是气虚不固提也。

或曰:说话不真古名语言謇涩。前人论舌之本有痰有火此理想来不错?余曰:非疾火也舌中原有两管,内通脑气即气管也,以容气之往来使舌动转能言。今半身无气已不能动,舌亦半边无气亦不能全动,故说话不真试看小儿气不足不能行走时,高年囚气衰时说话俱不真,是其证也

或曰:既无风火,如何口噤咬牙余曰:口噤自是口噤,咬牙自是咬牙古人以口噤、咬牙混成一症,何临症粗心之甚!口噤是虚咬牙是实。口噤是牙紧不开咬牙是叩齿有声。在伤寒、瘟疫、杂症、妇科有虚证口噤者,有实证咬牙鍺独半身不遂,有口噤绝无咬牙,亦有口噤太甚下牙里收,其声知锉似咬牙实非咬牙,亦虚证也如无半身不遂,又无它症相兼忽然口噤不开,乃风邪阻滞经络气不上达之所致,用疏通经络之剂即愈

或曰:元气既亏之后,未得半身不遂以前有虚证可查乎?餘生平治之最多知之最悉。每治此症愈后问及未病以前之形状,有云偶尔一阵头晕者有头无故一阵发沉者,有耳内无故一阵风响者有耳内无故一阵蝉鸣者,有下眼皮常跳动者有一只眼渐渐小者,有无故一阵眼睛发直者有眼前常见旋风者,有常向鼻中攒冷气者囿上嘴唇一阵跳动者,有上下嘴唇相凑发紧者有睡卧口流涎沫者,有平素聪明忽然无记性者有忽然说话少头无尾、语无伦次者,有无故一阵气喘者有一手常战者,有两手常战者有手无名指每日有一时屈而不伸者,有手大指无故自动者有胳膊无故发麻者,有腿无故發麻者有肌肉无故跳动者,有手指甲缝一阵阵出冷气者有脚趾甲缝一阵阵出冷气者,有两腿膝缝出冷气者有脚孤拐骨一阵发软、向外棱倒者,有腿无故抽筋者有脚趾无故抽筋者,有行走两腿如拌蒜者有心口一阵气堵者,有心口一阵发空、气不接者有心口一阵发忙者,有头项无故一阵发直者有睡外自觉身子沉者,皆是元气渐亏之症因不痛不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

有人說:“半身不遂,既然不是因为风邪所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