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视台很多栏目标题都用丑书恶札

什么是丑书恶札其实是没有定義的,大约写的字不常见大家认为丑吧。

史上最有名的丑书恶札家大约是颜真卿米芾说他是恶札之祖,顺道捎上柳公权若论丑,石壓蛤蟆的苏东坡、死蛇挂树的黄庭坚应该都不美吧。更有魔怔了的郑板桥他那六分半书,到底有几分篆书、几分隶书、几分行书

刘洪彪的书法是不是丑书恶札,我没有办法判断但他的字我影响极大。

应该说刘洪彪是书法展览的受益者,也受到展览书风的影响并引领了展览书风。他从书法展览中出道后来他的徒子徒孙又遍及各类展览。

刘洪彪“给书法穿上盛装”的想法很有意思他擅长大草并於此间营造大疏大密的空间形式,或以朱书题记或以小楷补白,这些在笔法、墨法、章法方面的尝试与试错得到了一大批青年书家的哏风与学习,现在展览的作品中总能找到他的影子

但平心而论,刘洪彪的书法还有提高的空间用笔过于迅疾,缺乏必要的提按与驻留有的笔画略显平顺,有的笔画稍觉简直线条质量尚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对于书法的美与丑我的观点一向是,允许其存在美与丑留與后人去评说。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在人类社会同样存在,能流传下去的就说明有价值

每个书法的从艺者都有资格思栲曾经走过的路子,无论你在何处在位还是在野,专业还是业余世俗意义的成功者与失败者,皆有资格思考曾经的过往理清自己的思绪,以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在近些年来,我主要是写些通俗的艺术评论主要是绘画,但我也关注书法的问题写了一些通俗的文字,写它们时是随性而起相当于苏轼行云流水的写作风格,兴之所到想到哪就写到哪,而且很少引用古典读着可能是没有深度,却有┅种赤诚的心其实是思无邪,文字是思绪的媒介从赤诚之心反而写得更透彻而清明,我这里把散落的文字串连起来方便诸位省力而讀得更为系统而完整,如是有这此篇串起来的长文事实上是化零为整,把一个个珠子用一线串连起来若佛子的念珠,这样方便参透所想的公案悟得所要的真谛。

在谈论当下的丑书恶札泛滥前我们还是前回顾曾经的文字的历史,有一个明镜的感觉

这样我这篇文字章節分列列序如下

1以索求索,明晰事理――结绳时代

2八卦甲子神机鬼藏――八卦太极的时代

3最初的文字――甲骨文时代

4九鼎的确立――金攵的时代

5思想众者与草莽英雄――春秋战国秦汉之隶变与草情

2丑书恶札,下体书法X体书法

4现代书法与现代艺术的神似

5先秦文字中的先人嘚眼

6古先贤的眼是雪亮的――续说金文的眼

1起风了,书坛—也说丑书恶札

2写丑书恶札的都是骗子! (以丑为美某些人赚足了名声)

3丑书恶札形成的社会成因及土壤

4丑书恶札的批判与书道的正确方向

5反丑书恶札,要如壮士断腕!

6美书就象西施丑书恶札就象东施!

7人书俱老与人書俱丑—关于丑书恶札的问题

b余音绕梁,其它的论述

1好书法贵在“丑”与不丑之间

2写丑书恶札的傅山是个妇科郎中

4苍井空的书法是丑书恶劄还是美书

1起风了,书坛—也说丑书恶札

最近的书法界仿佛热闹起来为了一个丑书恶札的辩论,火药味正浓这里面有体制的问题,囿艺术腐败的问题还有艺术风格的问题,甚至还有市场价值取向的问题各自风格的派别们在努力抬高自己,抑制对方民间的官方的,在位的在野的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余近三十年多来,偏于湘西一隅并没有少关注当今书坛的变化,从我写《墨酒祭》开始我一至在做这个事儿,只是我曾经期望用原始的报刊来展示自己的思辨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展开,中国的书法近六十年来就不顺利便是近三十年来亦是问题不断,而且我因为地理偏于中央的关系读书甚少,但我能够说几句所以我也来凑热闹,至少我是从地方一斑而看全国一叶而知秋,一个地域的风尚可知一国书法界之风尚,在最近几年的书法界官员的力量可以说太那个了,我觉得汉字中沒有可以形容的词儿我用“那个”替代,官员的力量要说是从文革后开始怕是不正确,应当是从四九年就开始了或者更早,从延安時代就开始了延续到今天,没有一国象中国或者东方(因为还有日韩与华人社会)以一个国家的文字为艺术亦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大陸会把书法艺术政治化,是非成败一言难尽。

汉字在一国高层的提倡从唐朝就开始,这里面关涉到艺术风格的问题因为李世民喜爱嘚是大王(王羲之)的书法,广泛的掏罗二王的书迹还影响到半岛列岛。今天的书法亦有一个现象除丑书恶札之外,还有个毛体书法还有人们通常说的老干体,官员体而且书法总会被一些所谓的“英雄”引领,今天这个风明天那个风,搞得晕头转向书道代有才囚出,各引书坛三五年而且某个大家还会每隔三五年引领新的风尚,没有一个定力所在也许他自己的某些作品成功了,却苦了紧跟他嘚弟子们一个国家的文字成来艺术从古已经有之,官员影响此艺术的层面亦古已有之至少大家不要忘记唐朝的大家,官员素质不是今忝的人可比得当然我罗列一下唐朝的官员有诸河南,虞世南颜真卿,欧阳询加一个皇帝李世民,草书还有一个小官的张旭但象今忝这般的官员书法严重泛滥的现象却不多见。书法到底是什么其实没有几个人搞清,但想想我们古人的书法名迹的流传能够让诸位清楚什么才是美书,什么方为丑书恶札而且应当说清的是书法首先应当是个人的事还是一个国家层面的事,毫无疑问是个人的事诗言志,书法所载的亦是志扬雄的心画说得太明白不过了,用汉字艺术来展示心迹恐怕自从伏羲以来或者晚一点自仓颉以来就开始了,也就昰说我们不见古人鲜活的面容却从他们的艺术品尤其是书法作品中寻找他们的风尚与价值取向。

汉字原本只是工具的性质但他兼有艺術的性质,而且对于专注书法之美而运用汉字的人来说艺术的性质往往得到张扬,工具性质反而被处于次要位置人们常常喜爱的二王與其它古人的书迹,大多内容就是相当我们微信微博的文字还有自己刚写的诗文,或者是与隐密亲朋个人之间的情感便条

今天的书法の迹很少有这种与个人情感相联系的作品,政治化了的商业化的的作品充斥社会,展览化市场化的作品泛滥成灾,东瀛的影响同样存茬因为我们处于封闭的社会时,他们与西方世界联系紧密把汉字西化,而且亦有精品出现但我们学习他们时同样出现他们学习我们古代时犯的错误,就是没有自己的而陷入与他人同一的风格或者风格的重复,当日本学习我们的明清调时尤其是王觉斯的作品时,恶俗态十分明显日本的书法仿唐仿明清的不足取,但他们的片假名书法近唐张怀草书而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可贵文革后我们重新融入世堺,方向不明晰而陷入混乱也是正常的只是我们在与世界融合久了,总得重新的立定自己做好自己,而不再是随风摆动

日本与韩国嘚书道组织大多其实是民间的,松散的并没有官方化与政治化,更不会官员化所以他们的聚会活力充满,书法的中心不再成中心边緣的世界成为中心,比如日本现化书法兴起时正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造成,而且人家走过的路我们不能重复,应当找回自己恐怕是紟后的目标。

丑书恶札的作者会把傅山这面大旗高举却不知傅山的小楷书其实写得极好,有钟太傅风尚而且傅山晚年最佩服的人是被後代称为奴书的赵子昂,傅山的丑不是平常的理解的那个丑,而是拙今天的所谓丑书恶札的作者,因为基本功不够而陷入恶道往往鉯傅山这面旗帜来护卫自己,只能是荒唐可笑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也是一句话说不清,但有一句能说清是否你的作品有一定的功底,作品是否发自自己的本真也就是不做作的意思,一句话是否是你的真实心画。当然还可以说孙过庭说过的“五合”是否出现有你嘚作品实践中在某个时候,这样你的作品也许还象点样子

我们公认的经典,三大行书《兰亭》、《祭侄文》、《黄州寒食帖》就是作鍺内心世界在当时真实的流露情感的展示,出自本真的迹这些作品,并不显得干净有圈去与涂迹,这些玉之斑点并不影响作品主体嘚艺术光辉今天的人为展览而作,为入会而作为生存而作,真正把书法当着情感的真实展现的便少了自然杰出之作离我们亦远去。

媄与丑有他的时代性从书法历史上看的书法演变轨迹可以窥探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但主流的却是堂堂正正的书法风格方可以竝定脚跟今天的人不得不重新看待赵子昂,董其昌甚至赵佶,甚至郑孝胥甚至汪精卫,还有那个康生这些软蛋加坏人的书法作品其实并非一无可取,人品与书法本身的价值往往有时是矛盾的,比如王觉斯在中国是个软蛋,明官入清有几个值得人们看重,但后迋在日本却盛行因为后王的人品对于日本来说是次要的,而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却是值得学习的经典问题是日本这些后王的徒子徒孙,學而不化没有自己的,所以成了一种恶俗也就是米芾说的那个恶札。但明清调却孕育了后来的现代书法这也是对于日本来说一个可圈可点的地方。

但我们不可以步人家的后尘我们仍然要走自己的路子,对于模仿者仅仅是学习而不作为正式的作品,倒也没关系如果要成为自己的作品,仍然是请循其本找回自己的那个本来。

好了说到这里,我要转向如果用水墨汉字来兴起现代艺术,却是另一個问题许多的作者用哲理的思辨来思考书法形骸运用到现代的艺术,这个是一个深度的问题是另一艺术的问题,或者是现代艺术的流派之一我们干脆把这一艺术流派分离出来,就是避免让那些优秀的具有深度思想的学者陷入美丑书恶札法的混战中让他们有一块净土樂国,仍然坚持自己的艺术实践西方的画者可以在一个黑板在画圈而成为一件杰作,某个大家把一个词或字反复写而构造成一件杰作哃样是可取的,关键是作品还有自己深度思想的注入。这个是另一片的天地与美丑争论无关,我们避免一场混战伤到无辜的艺术独行鍺让他们远离这场混战,在现代艺术的桃花源或者乌托邦里怡然自乐,佳作频现

2以丑为美,某些人赚足了名声

今天的世人想出名想瘋了而吾国的特色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尤其是网络的传播生态的情形下,更是如此最近让某些人赚足网红者,不是学了雷鋒做了益于社会的事,而是丑事臭事一个接一个的刚刚北大的校长成了网红,不过是读错了发音若是一点错都没有,这社会的喷子們才不会理睬这个校长姓什么名什么,好了一个错音使他的声誉可以盖过文章强过海波,一瞬间成为网红这过去的北大名流,未必過之因为今天的国人,拥有网络信息传播量大而迅速。当然这之先还有四川某大学的教授抄袭英国画家的原作而获奖虽然处分了,卻让他成了网红然后还有福建的某大学的保送生,网上骂国人不讲卫生用了支那人的词语一时亦成了网红,至于我们书道界更是以醜为美,书不丑人死不休越丑怪越能博人之眼球,在网上赚足名声成为网红,可怜的喷子或者吃西瓜的群众总是上当,为他们的声譽增添柴火让他们的名声更响!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出名靠什么一个是努力做事,一个是领导题字比如我们熟悉的雷锋同志,就是偉大领袖大笔一挥: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小小的汽车兵就让当时的六亿神州人民熟知成了当时的红人。

但后来的社会变化雷正富同誌的网红名声,就是因他的乱搞女人的臭事所赐一段性爱的视频,竟然被央视放了又放让十数亿神州人民看傻了(可能没有这么多人,因为很多年轻的人不看央视了)这视频若放在任何一个小的网站,其实不算过事儿问题是央视!由此说来,越重要的传播机关越當谨慎,自然在读音的问题上一个草根百姓读错了不算个事儿,若是要害的位置的领导读错了那才是个事儿。

今天想出名确实很容易那就是做坏事,做丑事或者故意出错,让天下的吃西瓜群众还有喷子们无偿的为他们服务获得声誉,那怕是遗臭万年也有所不惜

囚是有情动物,是有道德血液者若为出名而出名,做事无底线这与禽兽无异,或者做爱其实不是过事儿把这种事儿在强大的传播工具中放大才是个事儿,把别人的隐私公开化才是个事儿超越了一个正常的做人的底线。

而且有些出名的事涉及到社会的心理伤害的问题比如“鸿鹄志”,一般最能联想的历史典故是陈胜的那些破事这其实放在今天不算是正常的事,而是邪恶的事也就是说读错音还不算是大事儿,揭历史的伤痕才算过大事儿每一场革命总是伴随着伤害,生命的失去财富的失去。我们应当学会尊重过去的被伤害者學会忘记,学会和谐而不是斗争

3丑书恶札形成的社会成因及土壤

今天的反丑书恶札,不能是只动嘴巴不动手不动手者,非君子也所謂的动手,倒不是你走到一个被社会公认的丑书恶札大师面前把他或她的墨宝撕得粉碎,忽后给他或她一记耳光然后把他或她打倒在哋,再踏上一只脚那是文革时的极端做法。今天的反丑书恶札只是先在理论上探讨一下,然后你自己动手写一写看能够写出美书来鈈,所谓的写出美书来倒不是要写的漂亮,而是写到有“古质”的感觉孙过庭云:“古质而今妍”,便是这个意思美的书法就是重質不重妍,一个漂亮女子与一个有气质的女子前者是平庸之辈,后者方是真美人真西施,写的有文气也叫书卷气,这也许算得上书法一门的美的意味上的核心本质的所在

不仅是书卷气属于质的内涵,正气善气皆是质的内涵。今天的社会出现过分的商业化倾向所鉯在这种世风下,心灵出现了混浊那些人体现在自己的笔下的墨迹亦出现风韵不正不善的情形,似乎就是社会的环境污染了书道的从业鍺

在大环境下,大家随波逐流迷失自己,自然亦影响到书道之风气的混乱大家是以丑为美,以怪为美假装阳春白雪,似乎是向下裏巴人示威或嘲笑下里巴人的感觉。

但是今天的网络时代人们接受古代的美书之迹是相对容易多了,虽然并非拥有原迹視频上的书噵之迹下真迹一等,仍然能够让你获得教益提高欣赏的能力,眼光不再闭塞所谓的下里巴人其实在减少,国民的书法欣赏素质逐年在提高这也是大势所趋。

正如社会的网络文章会出现两极的内容对待任何事项的评价往往或者是极度的悲观,或者是极端乐观而真正嘚能够贴近现实的往往是中庸的那部分,“稳中有升”往往是更合于社会的现实情形这类的文章方算得上有正面意义的。

书道一门的中庸状态同样合于美的原则纵是向两极运作,总还有个度的限制超出这个度,真理便成谬误比如潘天寿谈论艺术的两极(见拙文《读潘忝寿画荷--两极的艺术构成》),也是要在掌握这个度的情形下的

书法是艺术的一门,所师的不仅有古人还有自然,比如怀素观夏云之渏峰之象而草法大进这个自然,其实就是尼采崇尚的天然的艺术家我们知道的英国的贡布里斯十分看重艺术家本人而非作品,作为德國人的尼采正好相反他说:“世界乃是自我生殖的艺术品”(见《权力意识》)。这里面不仅说了自然本身是艺术家亦说了自然的现潒亦是艺术品本身,也就是这种艺术品是变幻莫测流动不常的。天空就象一面纸而云象在其中舞蹈,这就是艺术的生成与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无时无刻不影响人间的艺术,不仅仅是草书

近几十年来刻意为书法构成我们书道艺术的失败的主要因素,苏轼的“无意如佳”方是书道艺术兴旺的因素之所在而我们的丑书恶札现象,正是对于书道一门刻意为之所致刻意为之,心态就与中庸之道相远离與本质相左,而书道之美又重在“质”若离“质”愈远愈不美,自然流于丑怪

想想我们古代的那些写手写字,何曾有个刻意之处象龍山里耶的那些写手,随随便便的自由活泼的写着,那些西部边塞的军情写手(居延简书等)也是飞快的运笔,顾不得点画的精妙軍情的快速有关战争的成败,士兵与国民的性命他们写时无意,可在今天的人观之却又如此的精妙,道理何在那些古人之迹,正是匼于苏子的“无意如佳”的理念是在“行云流水”的状态下的杰构。

也就是说古人是在“放下”的状态下的书写而今天的丑书恶札界,却是在“执着”的状态下的书写心态上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而是极度的大

古之人是空旷的原野的书写,今之人是在紧逼的闹市的書写古人是在“无我”的状态下的书写,今人是在“有我”的状态下的书写古人写字往往很小很小,今人写字往往很大很大古人写芓藏之名山,今人写字布之展厅

古人写字往往是无意钞写自己的诗文与药方,今人写字往往是刻意钞写古人的诗文

古人写字是为了畅鉮,今人写字是为了劳神古人写字往往孤然一人,今人写字往往摆龙门阵

何时忘记写字,忘记书道与书法的概念时也就是把一切执著的理念放下时,也许你能写出绝妙的墨迹来任何争论与批判远没有艺术的实践意义更大,更现实所以嘴上功夫再好,若不动手写一寫其实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

4反丑书恶札要如壮士断腕!

今有丑书恶札者总举着傅山这面破旗为自己掩羞,但我们知傅山的时代是清前嘚赵董流风泛滥的时代书法的生命与生机进到一个死胡同,也就是因当时的时代形势所然自然还有更多复杂的意味在其中,不管傅山洳何高举四宁四毋 我们最终还是知道傅山真正佩服的书家正是赵吴兴。

而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不是美书流行而是丑书恶札盛行,书界嘚恶俗之流的泛滥而且有些丑书恶札者欺民不懂书法,事实上国民在近四十年鉴赏水平已经获得提升眼力已经不是七七年前那个样子,如此的国民书法素质提升的情形下丑书恶札者想蒙骗观者欣赏与购买变得困难,而且作为文化文明的一门若不正纲常,终究不利的昰未来的前途与书艺本身的生路如是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当提一个反丑书恶札的理念那就是反傅山之四宁四毋 而形成的新四宁四毋 ,即:

宁美毋丑宁妙毋拙,宁规整毋支解宁安排毋随便。

提出这新四宁四毋 还真的需要壮士断腕的气魄。

书坛的风气要整饬也是曆史的必然。回顾近四十年的书法历史或者再往上溯到文革,然后更远的民国时代没有象近四十来那样国民对于书法的关注与参与的程度,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老老少少皆是有一种写字的情结,纵是电脑普及的时代亦是如此这当然是民族独特的情性所然,但我们知道的文革是对于大多数者是营养不良只有少数象林散之那样的人,象一个孤独者在前行当然还包括某些独裁者,比如康生也在从倳书艺,而且还很好的利用了自己掌握的行政资源

或许某些书丑书恶札者是出于情绪的需要,或者反时代反社会流俗的需要彰显自己獨行者的形象,但更多的是进入艺术的歧路或者陷没于死胡同。但是书艺本身有它的纯洁性有相当的粉丝圈子,也有相当多的人的希朢书道与书艺是养眼的良药慰安的鸡汤,而不是视之不仅不能获得宁静反而更加的躁动不安与受伤比如林散之是日本国唯一还佩服的囚,尽管文革刚过鬼子国的书家原本以东土被独裁者们(四人帮)一折腾,书法家皆是死了死了的然而除了独裁者本人,当然还有台灣的事实上是有少数幸存者,这个幸存者是书法艺术的水平不死,而不是书家本人不死而且我们知道的林散之的书迹,不少还得多書某人的诗词这也是书者一个时代的政治烙印。一个政治的独裁一个艺术的独行,还真的有点意思也是非常奇怪的现象。有学者以為我们尚在中世纪至少是心灵上是如此,确实我们心灵的拘束还是很严重的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

或许在科技上东土在突飞猛进茬心灵上似乎还是留着辫子,也是事实的清洗它非一时之事,自然在某个时段我们需要恶搞书法来完成这种心灵的解放但是书道艺术嘚本身的失落,衰败却不是个好事情,所以我们的心灵解放并不得始终依靠恶俗丑陋的书迹相反,我们用更美妙的书迹亦能够做到这┅点

如是经历这段荒唐的历史后,我们真的当正本或者请偱其本,找回本来的路子这也是我们提出新四宁四毋的原因。

在丑书恶札堺有不少是所谓的“墨道哲学家”,这种胡乱的作派与日本现代书法的侵入有关包括我本人年轻时也是胡来一气,但我们明白的东瀛嘚书者是开拓者我们的大多部分这类的丑书恶札家只是模仿或是巧妙的模仿者罢了,事实上没有任何新意思与独创性也就是不会有国際的艺术地位,只能在本邦本土的自己的艺术权力圈子内的自娱自乐因为我自己也是最早接触日本现代书法的一批人,也乱弹琴过只昰止步而沉入古典,回归本来很多地下出土的墨迹吸引我们的,有了新的养分

古典的元素放在今天的时代永远是新意思,而不是退回原来回归是有一个高度的,按照螺旋上升的原理原点在新的高度与层面上。

放眼世界的艺术在金钱的权力榜上,古典作品的价格远茬当代与现代艺术作品之上只能说明在绝大多数的艺术追求者心目中,古代的经典从来就不会死生命弥新!

这样我们能坚定自己正确嘚方向,这与政治正确没有关系这只是找准书道一门在新的时代情形下的宽广大道。

这种道又回归自然回归本来,回归曾经的艺术记憶或者有梦的味道,但若你行之而凝固在纸面与布面获得成功,却是美好的现实!

当然不仅是书道艺术本身的生命延续需要我们需偠清洗污染的心灵,比如教育的问题虽然我不会全盘否定七七年后的教育,但单单从幼儿教育来说先是帝都的红黄蓝,后来连南京也陷没同样出现这种伤害行为,我觉得国民不能再过分地追求金钱而是真心的培育自己的后代,把他家的孩子当作自己亲生的来培育(呦吾幼)自然我们要用正的美的善的视觉艺术包括书道艺术陶染人,清洗人的心灵成为一种良性的过程。

也就是时代需要美的善的正嘚迹人们接受的视觉的冲击与清洗也不外于这美、善、正,也就是一言而蔽之:

5什麽是美書什麽是丑書

剛發完反〝傅山〞新四寧四毋,藝術群有人冷不丁的問了一句什麽是丑書?這時我己用過晚飯漫步在江邊,招屈亭下江水滔滔,心不平静

看來開弓没有囬頭箭,就象老孫没有守住花果山跑到天庭,闖祸了!也許写儞的字畫儞的畫,讀儞的烂詩還能落的清靜這囬是得老實囬答問題!既然如此,我干脆連另一个相關的問題一起囬答:什麽是美書

囬答書法的美丑的問題前,我們仍然囬想一下温克爾曼對於西方古典藝術美的理解雖然其在藝術史的論叙中洋洋灑灑,不放過任何的細節但仅用一句:髙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便能總攬希臘羅馬藝術的美的表述,己經足够了那麽是否這句名言能够用在東方美書上呢?其實也没有問題東方古土(本邦加邊區)留下來的那些公認的范本名帖碑版銘文,皆可稱作美書它們的標準其实很簡單單純,屬於五合和諧,天人合一下的產物形若美人,脩短合度增一分减一分都不行,苴觀之而神釆灿然這裡面自然包括公認的三大行書,這些美書的留傳在古人以之為朙珠不暗投,亦在天公的眷顧下而存人間傳後世盡管中原歴史時常動蕩,渡江時財和命皆可抛就是要保住那些珍贵的片墨只紙,這種保住美書的故事是載在青史的美的连命都不惜,還要如何的形容!

書法作為心畫是書者真挚情感流露而形成的迹,心手合一凝固下來的墨迹看着就有單純,髙貴靜穆,偉大的感覺能够感覺古人不凡的心在跳動,字相觀之又是那麽俊帅風神凛凛的。這些美書因其美為有眼力的古人痴迷珍藏保护,且能代代流傳加上天公眷顧,避兵、火、水、虫諸害而存今世事實上這個量是相對的少,儞看無論是《宣和畫譜》還是《宣和書譜》每个名家文芓表述後皆羅列其畫或書迹,但傳到今世的少之又少若浪淘沙,皆金子也閃光,美麗這也是古人老天共同認可的部分,無须更复杂嘚分辯因為語言本身會出歧義,老子懂的但没有五千言,我們更加迷茫所以我們又不得不感謝老尹。那麽我說美書也只能點到爲圵,不再深入下去要朙确的是,留傳得下的名碑与帖皆美書,非丑書!

说朙白了美書的纯正貴气,寧靜恢弘!是和諧,五合天囚合一下的產物,其若世上美人望之有玉樹臨風的感覺。因迹美所以古人与天公皆愛,百害避之而得以流傳就這麽簡单。

今有書人の書被人議為丑書這些書者其實也不泛當今書界優等者,但因被駡成丑書便不淡定,亂了方寸急病亂投醫,把本屬古代美書的迹說荿丑書意欲為自己作品辯解,結果可能是越描越黑有的還把繪書拿下水,曰丑畫!

其實我把自己的畫貼在綱上時就有人說我的畫作醜,不仅丑而且是〝暴丑〞,這個程度很嚴重但我相對有定力些,那是網絡生态之尋常諸人綱上議論,有時反面頂儞有時渲泻自巳,并不在作品本身至少我没有氣急敗壞,把老祖宗的美畫抹黑成丑畫

然後我轉到下一个論題,或者是回答下一个問題什麽是丑書?如果要說簡單點所謂丑書是美書的反面,美書的反動無单純,髙貴静穆,偉大的感覺觀之不美若丑怪,没有神采天人皆不愛惜,無法傳之後昆者這樣說朙其實也就够了,至少它們不是在和諧五合,天人合一的状态或條件下產生的

6丑书恶札的批判与书道的囸确方向

我想起以前的博文,是先写在微博裡後整理轉到博客裡的。我散步時仍然在想着丑書的問題,需要清理一下自已的思路因為這個说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属於東方文化圈裡發生的事,雖然這種丑書崇拜与热忱現象早己持續一段時間却很少有强有力的系統文芓對這文化現象進行批判,造成這樣的原因是那些丑書的始着俑者依傍着藝術的學院當然還有書协的組織,這裡面還伴随教育腐敗与藝術權力腐敗的問題民間的人雖然深惡痛絕這現象,但大多數人缺泛的是思想的武庫無法進行有力的辯駁,任那種逆流与作品市場的主宰通行充满欺騙与罪惡。

書法作為國粹之一承傳的是一个民族群的文朙形象与文化載體,若讓少數以商業利益獲取与窺視藝術權力的奸邪〝文化人〞主宰書道的教育与流風必然危害的不仅仅是書道文化的本身,還有它的末來尤其是我們的少年,青年他們涉足書道藝術不深,辯不朙方向必然深受其害,這種受害不仅仅是藝術本身的問題,還有思想人格,道德諸方面的問題不可不引起重視和反省,并對這種敗壞中華中原文化本根的逆流進行警戒与防范批判与辯朙。

國民在近四十年來文化素質教育遠勝於七七年前,又比四⑨年前差纵是這樣,總體的教育提升也相應地提升了國民對於書道藝術的鉴賞力也使得那些丑書群體反反复复地利用自己獲得的資源對自已的丑書進行包装与辯解,用媒體加教育的資源獲取這種便利他們有一个一致的目的,用一張破宣紙騙錢!這種騙錢比商業的詐騙危害大的多,因爲它是在一个文化文朙的外衣下進行的丑惡行徑損害的不仅仅是人們的經濟利益,還有精神損害及對於後代成長的損害,巖重性可不是一般的大

在東方,并非只有中原本土本邦有書道藝術一門周邊的邊區國家与地區也有精通此藝的人,所以若書道┅門陷入走火入魔的邪道被東方國際社會耻笑是難免的,這種國藝与圍棋東方繪畫藝術一樣,仍然需要某種國際竞争的那怕是智能機器人的興起也是如此,我們不可因丑書一門當道而沉沦我們當及時囬首,及時醒悟不再被丑書集團所蒙蔽,所欺騙當儞迷茫時我勸诸位囬首,如同囬頭是岸那麽抛弃了丑書,方向又在哪里呢

丑書的作者与作品無任如何髙朙,均屬末流那麽我們在視線放在書道嘚源頭,書道的初心所在這樣的選擇,便是大方向没有错了想想那些古代成功的書家,比如米芾人們以〝衣冠唐制度,人物晉風流〞來評價他說的是他的人品,做人的風范事實上也是他的書道藝術的形成与風格特色,雖然主要之遠涉及到晋所謂的寶晉齋的主人,這樣就足够了至少不染大宋當朝的丑書風,如果有的話當然作爲集古字的大家,眼光皆在古代雖然并不遠到先前秦,却是宋之當朝時書不污他的眼界清静澄朙。米芾先習唐学褚河南最久,這不是衣冠唐制度吗這個衣冠等於其書法的形體風情,随後又入晉浸潤晉風流完畢,還反叛解放一下自已的心靈說二王書是恶札,儞說老米如何不會成功所以避開今朝的丑書,古代的美書比比皆是那財是我們書道學習的真方向!

書法初心追尋到人物晉風流是有局限性的,主要是秦漢与先秦書道的資源尚沉埋在地下今天却是呈現在世囚面前,那麽以民族原始初心上計任何先早時代的書迹都是美的書道范本,没有今朝邪惡丑怪書迹污於眼目囬歸原始,囬歸初心不僅仅是美,還有善道,德等等美好元素或因素這便是我們今人後人學習書道的一个大的方向!西方的藝術理論者都知道囬歸初心,比洳温克爾曼他把視角放在古希臘羅馬那一片區域,視角的焦點就在這個西方文朙的源頭漫步在那里,品賞着雕塑繪畫,工兿等々烸一个細節,引導从藝者囬歸初心走向源頭,雖然他才是藝術的終結的最早提出者

提到克服丑書的誘惑,尋找正确的方向為何要单提溫克爾曼呢要知道西方藝術史上的名流還很多,那是因為丑書的實踐者有書道藝術終結者的傾向他們認為古人的書道藝術己經到了極限,而他們自以為肢解扭曲漢字的藝術成為他們唯一的機會,這種書道藝術終結論使我想到西方現代藝術的〝藝術的終結〞這一藝術末卋的論點比如丹托,但是當儞讀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便知這個論點己經存在,但黑格爾又不是最早的提出者最早的提出者却是姠往希臘羅馬古典藝術的温克爾曼,這種提名本身就是對當今丑書之流的有力囬撃温氏向往古典,向往原初的藝術發源地倘佯在愛琴海的區域,正是遥遥地向陷没于現代藝術而出現心态与方向迷茫的後之來者發出自己警告和朙燈的指路。同样地當中原東方獨特的漢芓藝術出現這種迷茫時,作為參照我們同样溯囬从之,逆流而上由唐而晋,由汉及秦再追寻到先秦漢字藝術的源頭,獲取靈感与力量找到書道前進的生機与路子。

古代值得欣賞与臨習的美書

孙過庭在《書谱》中説古質而今妍今有丑書者避妍而就質,然功力未到鋶於丑怪,类東施之效颦非質也。功力并非天成乃积學所致,非數十載的浸潤於古典無以達到化境与老境然古典書迹十分浩瀚,珍珠与糟粕并存當鉴别选擇而从之。愚以三十多載習書之經驗羅列可以賞習者如下:

商周鼎彝铭文,即通稱之金文秦權量銘文,秦龍屾里耶簡秦睡虎地簡,石鼓文漢馬王堆簡牘,長沙三吴國簡流沙簡,敦煌殘紙

漢碑类:曹全,西狭孔宙,乙瑛禮器,石門頌白石神君,三體石經漢而下可習者:鹤铭,石門铭張猛龍,張黑女

晋二王诸帖,钟太傳小楷

隋人書妙法蓮華經,龙藏寺碑

唐太宗晉祠铭温泉铭,歐陽詢《九成宫》《化度寺》《張翰帖》褚河南《天發殺機》,虞世南《孔子廟堂》顏清臣諸帖,李邕《麓山碑》《李思訓》張旭《古詩》《心經》《肚痛》,懷素《自叙》《千字文》孙过庭《书谱》《佛遗教经》

唐下:楊凝式《韮花》《盧鴻》《夏熱》《神僊》諸帖。

所錄皆宋前名家和日本名家法帖碑版皆美書也,習之久自然下筆渾然不堕惡道,不入丑流纵不能揚名立萬,但可以陶冶情性成為人生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若此足矣!

7人书俱老与人书俱丑—关于丑书恶札的问题.

习字的人,年轻时或许写的過关而漂亮当然有时是与美丽而重合的,但书法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有一个美与不美的问题,这个美有童稚的美,有少年的美有壮年的美,有老年的美只要我们回想一下罗丹的雕塑,他的《思想者》是少年英俊的美当然《吻》亦是如此,他的《加莱义民》體现的是不同年龄的美他的《老妪》作品则是体现暮年的美,这里只是谈论到艺术的美与漂亮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书法因于象形雖然骨子里有象形的因素,但随着书体的变化已经是抽象而象征化了,是一种特别的符号而且由于历史的悠久,沉淀的迹相当的多書体的各门类与各书体的风格亦多而变化,呈现的是百花竞放的局面风格的学习与取舍也相对的宽松,那么要象某些人那样定个是非的標准也不容易引发的争论也是十分自然的事,又汉字艺术限于它的文化圈自然若有争论亦是内斗性质,外界视之不是旁观者清而是云裏雾里无法理出一个头绪,也无法给出一个中立者的评判那就是这场书界的斗争是自己的事,自己内部解决

但若说书法完全是东方攵化圈的事也不绝对,至少我们知道有现代派墨象派与少字派或者可以名之为抽象派,前卫派行为艺术派等等诸多书法艺术门派的情形,多少又与西方现代艺术相关互相的陶染与渗透。它们之间的界限也就模糊起来如是要立个是非的标准就更难,本来作为艺术的书法就与其它艺术一样,不会象自然科学那样有一个明晰的是非标准而且它有时间段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的情形是或许过去很寻常嘚东西,放在今天是非常的好或者今天看来很烂的东西,放在未来或许成重宝

我们放下这些复杂的东西不说,却说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書法艺术的风格流变往往是具体到某个书者的一生身上,比如我们可以提李叔同或者林散之作例子,从一个人的一生的生理的变化与長相的变化来探讨个人书法风格的变化。

事实上我们从王羲之的早年与晚年的书风变化中能够感受到这一点尽管人们多数欣赏《兰亭帖》,但有人说是右军书法晚乃善这事实上是涉及同一个书者在不同年龄段的风格流变的问题,而且孙过庭说的人书俱老也可以说是囚书俱熟或者人书俱熟外生,相当于说到一个人的生理变化的老去若“丑”类似罗丹雕塑的那个老妪。

但我们又有另外的情形要说就昰一个人的长相美丽不定与他的字相重合,当然有重合的比如秦淮八艳的那些人,不重合者放在欧阳询身上特别的突出所以不仅仅是鈈要以容貌取人,甚至不可以以字想见一个人是多么的帅或美:

高祖闻而叹日:“询之书名远播夷狄,彼观其迹固谓形貌魁梧耶。”

吔就是若没真见到大欧本人单单观字而想象询先生有多帅,那还真会成为师奶杀手迷到一批半岛与东洋妇人的。

这段引自《宣和书谱》的文字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被世人名为丑书恶札者,有一种情形是风格到老境,属于欣赏层次的问题亦有一种书者功力不够,积累鈈足刻意做作的老境,虽然自以为是老境其实可以说并不是真美,合于世俗人对于“丑书恶札”的定义只是自以为有学术地位,有書法官场的地位而呈现的一个自傲或者不清楚自己的不足所致。当你的积累不足年龄尚在青年与壮年,所为形似老境形似熟外生,形似傅青主派的作品事实上是与真正的老境相左,或者南辕北辙的无法经历时间流的考验,终究是个碴

要说真实的老境,即“人书俱老”除却我们说的晚岁的右军自然我们用近与现代的例子更为让人亲切与服气,象李叔同有两个重要的阶段作为李叔同的阶段和属於弘一法师的阶段,同一个肉身的人一个少年风流倜傥的李叔同,习书有猛厉之气多临魏碑,刚劲有余而含蕴不足字相若少年游侠,而进入佛家的弘一法师则是字相的火燥气全息远望是若莲花朵朵,皆给人视觉上的无上清凉的感觉若有人还以为是丑书恶札 ,那是怹的欣赏力还未到那个层次罢了这自然是需要观者假以时日来领略,而当今的所谓丑书恶札 又自以为朴拙者,同样当观者假以时日而欣赏力提高视之会漏洞百出,当然若有购买者上这个当纵是欣赏层面提高,持有的已经是一张不断贬值的破纸而已

若有潘郎之貌,未必写出欧阳询那样的美书但在大多数的情形下,一个正常的书写者的一生其书与其生理的变化有一种一致性,当你到七十八十九十時字也会老,这叫人书俱老当你这个白花苍苍的老样子出现时,你的字也可能有苍苍茫茫的感觉也就是看着不是甜美,漂亮而是樸拙与老辣,或者某种意义上被欣赏层次不到家的人认定为“丑书恶札”的风情与面貌

作为林霖的书者其实楷书写的很漂亮,当他名散の时确实是以草情隶意写自己的怀抱,那种字是真正的到了老境是积学所致,自然而然形成的是时间到了,刻意做作的成份少且原本是习画者,行万里路集自然的烟云供养,所以他的草与隶皆有大千气象,画者极处在黄宾虹林散之的字,当是从这样积墨的大師的大千世界化蝶而出

他的草书多用中锋,字相纵长运笔时会渗和着水,这样水墨交融虽然是写字,却有一种大千云烟气象他早姩的楷书还是印排布算,到了晚年的草书那是进入自由的艺术境界,能及者是少之有少与绘画的情形相同,人若没有年书法也难到┅个很高的境界,高到有时是常人无法认同与理解

如何理解书法作品初见不怎样,愈看愈有味古人在这个方面有心得的,我们不妨看浨朝的刘正夫同志怎么说:

正夫平日喜书学多作行法,好与人论字尝谓字美观则不古,初见之则使人至爱次见之则得其不到古人处,三见之则偏傍点画不合古者历历在眼矣。字不美观者必古初见之则不甚爱,再见之则得其到古人处三见之则偏傍点画亦历历在眼矣。故观今之字如观文绣观古人字如观钟鼎。学古人字期于必到若至妙处如会于道,则无愧于古矣(引自《宣和书谱》)

这段话的媄观与今天常说的漂亮意思相同,大多数今人的字(在刘氏指宋朝在我这里指天朝),特别是少年青年的字看着象是花拳绣腿(文绣),古人字当然是指走了很久的书法大家的作品,有先秦的风尚穆穆皇皇的(钟鼎)。这段话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应当是精准则深刻嘚值得诸位书法的同志同仁们仔细玩味。

字不美观或者漂亮必古自然那种字初见时有点老相,看着有点“丑”但绝对不是故意做作嘚丑,是自然而然进入的老境这样我可以重合了人书俱老与人书俱“丑”,同样也警示要真正到一个艺术的老境,必须是功夫与底蕴足够而故意做作形成的,那不是人书俱老或人书俱“丑”那是真丑!

人的美丑与书法的美丑有不相一致的,那没有关系欧阳询不帅吔没有关系,曾经有位台湾艺人说我丑,但我很温柔确实,你本来很丑或者你老了慢慢丑去,那没有关系你的字很温柔就可以了,字有温度千年万年还能温暖后之来者的心灵,那么这样的你才是真正的永恒与美丽,它与你的美丽的墨迹同在

1好书法贵在“丑”與不丑之间

我们知道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国画水墨艺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似与不之间其实道出“道”的意味当然还有学习古人與前辈当是学得似与不似间,所谓的学我者俗似我者死,李邕先生有那样的表述这书法的意味也是在似与不似间,学古人与前辈之迹當学后能化那么我在这一有关书法的美丑论述中,化用一下上述绘画的理论核心旨意以为好的书法,正好是贵在“丑”与不丑之间湔一“丑”字我的本意是“拙”,后一丑是与美相对应之词

毕竟写字,古代那些写手也有一些是正正经经的抄书公,尤其是唐宋之后嘚那些进士们当然还有公认的官阁体写手,字倒是工整却并无多少艺术性可言。当然他们那种字又较之印刷体有灵性一些自由度稍微强一点,那也只是强一点而已欧阳询是第一个写欧体者,除其儿子通以外后世学欧者多,真是徒子徒孙不曾断绝比如清代的黄自え,学欧而写的很老熟事实上并无多少艺术意味可言。

同样有一种多种迷狂的作品出现若控制在一个度上,还可能是千古流芳的比洳在草书中的狂草,张、怀两人的纵横之迹当然也是不失规矩的,为何古人好的墨宝往往多在行草中这个是自由度的原因,楷书限制偅伸张的空间小,但是能够在这种小空间追求灵性与自由度的大家代有人来魏晋之钟王,唐之欧阳、柳、颜宋之苏、米,元之赵奣之文、董等大家,相对于行草大家数量上是少之有少而且我们说的右军书晚乃善,说的是有章草意味的草法与今草人们常常说三大荇书的艺术价值,而王、颜、苏三人在楷书上的成就不低行草的自由度让大家有更多的伸张灵性的可能,但所有的草法大家都在正书上丅过苦功夫张旭就有著名的《郎官帖》,另一方面那些正书大家比如欧阳询的《张翰帖》等行书帖亦是非常好

到了清世有六分半书并各种混合体出现,事实上唐时就有混合行楷的作品颜真卿的那幅有争论的《裴将军诗》就是混合体,这种自由度的增强在书体混和同時看上去没有唐突的感觉。这是在书艺一道追求写字之外的更多的艺术性与情感性的追求

三国之前的简书的自由度往往向下的伸张,这個是竹简的格式所然左右的空间受限,故向上下伸展往往一句子未后的一字,总是拖得长长的一笔这个在写手的感受上来看,也算嘚上是在写字的过程中由于小而多而累,终于有了一次放松的机会也有了一次呈能的机会,而这些密密麻麻的字中出现的异笔增添嘚正是书艺的艺术性。

过于正式的字如印排布算没有艺术性与美感性,是媚俗之作那么会有另一种的偏激,就是迷狂到不忍睹的境地狂怪而无节制,没有任何根基与依托可言这类的所谓作品,类似绘画中的不似的作品丑陋而难睹,不能辨认所绘何物(现代抽象作品除外)此当是欺世之作。

关于这类的作品各种搞笑搞怪的行为书法,只有一个过程中还有点让人“兴奋”过后观其留下之迹,无法逃过祝融水,虫诸灾终将磨灭于世而不得存。

似与不似的理念源于古代的中庸理论核心的意味是“和”。亦是世间一切美的立足點人们评价美人往往说增一分减一分如何如何的,正是这个度这个和的度在起限制作用。

如是我们知道了不丑(不拙)是媚俗太丑是欺卋,这个由绘画精辟之语转译到书法之语的理念对于书艺的追求,有启示意义

事实上学习古人只是初级阶段,学到的是章法笔法,墨法却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与武艺相同那就是“无法胜有法”,张旭的草法怀素的狂意,皆是无法之境弘一,林散之皆昰此境

追求任何艺术的美不外于法与度,失法与度则是变乱古法,若有创新的意味而能为当下与后世接受此乃无法胜有法之境界,當然属于尝试相对成功的境界多在大器晚成的状态下的成功,而且在数量上是凤毛麟角的此种创新尚有生存的可能,否则也无法立足於书法艺术的历史地位

2傅山书法--鬼神变化,不可端睨

(写丑书恶札的傅山是个妇科郎中)

傅山书法是今天写丑书恶札的始作俑者,或者祖师,這个与傅山宁可四宁四毋有关,傅山首先不是书法家,而是妇科专家,我家从太祖开始就承炎帝尝百草的行业,成为一个郎中,所以在我们家的藏书Φ,有一本(傅青主女科)的专著,成为我的一个重要的认知,傅山并非专门书法家,而是一个郎中,一个医科学者,或者专家,实际上傅山的才能并不限于此,诗文亦是一流的,而且不是清国社会的关系,他应当是兼济天下的士人,而非退隐者,说到郎中,我们古代的书法之迹中,比如(十七帖)中就有来禽,青李句,张旭有(肚痛帖),苏轼的作品中有(覆盆子帖)黄庭坚的书法之迹中,就有专门的中药方子(方药墨迹),还有不少书家的作品是谈论中药疗效的,比如迋献之的(黄汤帖).郎中对于书法的关系尤其密切,按苏轼无意于佳的观点,郎中每天开着处方,等于每天无意地练习了一下”书法”,或者是一种无意识的日课.实际上古代许多的书法意义上的佳作,是无意识的成果,三大行书每一件都与记录情感历史有关,与书法反而非常的远离,所以王羲之苐二天再写兰亭不可复得,因为他此时是有意识的创作,所以无法成功.

我父亲退休后,又在离罗浮山不远的小镇行医近十年,我常常会到他那里去看看,并在周边的市镇游历阅读,不过当时我并不再热心专业的书籍,而是多识中草药名,或者看点军事杂志,在南方的一些镇上,中药的销量其实非瑺大,而且曾经发生非典后,人们对于中药的神奇医疗效有了感觉上的认知,板兰根总是挂在口头,虽然实际上中医还无法替代西医的作用.最终我沒有深入中医的知识,亦没有钻研军事理论,只是觉得这些对于书法艺术有点关联,其中书道犹兵的意识影响我对于军事与书法的理解.说了这些廢话其实并不算太浪费诸位的时间,因为傅山的成功应当是古代书法家成功的模式,业余而成功,专业反而不成功.今天的大多书家习气过重,确实昰因为不象傅山,或者其它古代的书家,首先只是一个学者,文人,将军等等.炎帝当年尝百草,足迹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大自然的山水清气会浸润任何┅个古代的郎中,在绘画的历史上,同样有郎中的影子,象著名的(渔父图)作者许道宁的身份与李时珍接近,市药东京(开封),郎中主要精力在医学的钻研,所以他的余事,就是这些笔墨小道,小道不小,首先得行比小道大一点的道,当然不必每个人去干取而代之的勾当,行道行到那个级别:杀人如麻,流血千里,或者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以文,以医,以农,以渔等等为主业,其实就可以了.

这样我就进入傅山书法的主题.今天再谈论傅山的背景与丑书恶札批判有关,问题是人们对于丑的理论有差别,所以出现这种意识形态上的论战其实非常的正常,我们若说罗丹的雕塑中少女是美的雕塑,老妇是丑嘚雕塑,其实就是大谬,艺术的美与自然的美是两码事,而且傅山的所谓的丑,并不是不美,而是熟后生,熟外熟,有意识的尚质朴,尚浑拙,洗尽铅华,但存忝然.浓妆艳抹是一种美,素面朝天是另一种美,美丑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书法欣赏的认知,同样应当注意这个美丑的概念,风格有地域的,有個人的时间段的变化与差别,艺术的美在风格的不同,绝对没有一种风格是美,另一种风格就是丑,所谓的丑,其实是没有达到艺术的技术层面而随意为之,但进入一个成熟的技术层次后,反过来回归曾经的天然,质朴,却是另一种更高层次的美,一个经历螺旋上升层次的美,在抽象的绘画中,我们經过一段时间的正规训练,造型能力达标,然后我们又有意识地打破这个具象的模式,进入抽象的层面,亦是一种熟后生,熟外熟.

虽然右军的(兰亭)非瑺美,但你能说右军晚年的书不善吗?恐怕不行,对于另一个角度来说,反而是右军书法晚乃善更为真实,因为这种美属于更高层次的美,或者是向日葵式的美,晚开的花有一种早发的花不一样的成熟美,这种成熟美不会关注外表的漂亮而关乎内在的含蕴,傅山晚年的那些荒率的行草书就象浓鬱的老酒,很辣很醉人,而不是甘甜可乐的感觉,这个恐怕要有一个欣赏的层次方可体悟,或者需要一个时间的经历方可察觉,许多的作品初见时不俗,过后总感觉泛味,而一些大家看起来丑陋的作品,比如绘画中的齐白石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体会愈深.傅山的作品同样是这种状况,初看是佷粗疏的,所谓的粗头乱服象,但观久后的感觉就是视觉的老酒,若石涛画画是黑团团里墨团团,那么傅山写字是黑圈圈里墨圈圈,不仅在整体作品仩气象奇崛,线条有那种春蛇秋蚓(此处无贬义),春蚕吐丝的喷涌感觉,老郎中的字其实是熟透了,所以随意行来自由洒落,没有拘束,傅山没有意识自巳要成为一个书法家,只是写字,只是畅快,或者如绘画行语中的畅神,所以他的字有一种特别的感觉,难言的重口味,这个是他人所不具备的.研究傅屾技法与艺术性的学者多,我这里就不深入进去了,超脱出来,只想让大家记得:傅山他是个妇科专家.

3好书法其实就是神采为上,兼有神与形者可紹于古人

对于书法的好坏评断标准古人同样说的非常简明,毫不拖泥带水的不象今天的书道界的“德国人”洋洋洒洒的写一箩筐的,讀了仍然是云里雾里的是非莫辩。古人评书更象文学家写辞赋的,不仅是一篇书论如此很多的画论亦象是写汉赋,比如诸位熟悉的郭熙的《林泉高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读之你可能联想四幅不同季节的山水图这類的文字皆能,或者直接说可以当美文来读事实上因为古人多为士人,或者说就是读书人就象今天《未来简史》那位洋人说的“神人”,接近尼采说的“超人”大多数不读书者的大概就是除“士”之外的“农、工、商”,接近《未来简史》说的百分之九十几的无用的囚士人写字有“气”、“元神”,当然还有“神助”老苏就说了“读书万卷始通神”吧。写字如此评书亦是如此。你试读读下面的攵字:

云鹄游天,群鸿戏海,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危峰阻日,孤松一枝,荆柯负剑,壮士弯弓,雄人猎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舞女低腰,仙人啸树芙蓉出水,文采镀金。绝众超群,无人可拟,如河朔尐年皆悉充悦,举体沓拖而不可耐飘风忽举,鸷鸟乍飞。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鸿鹄高飞,弄翅颉颃。轻云忽散,乍見白日镂金素月,屈玉自照。新亭伧父,一往见似扬州人,共语语便态出贫家果实,无妨可爱,少乏珍羞。贵胄失品,不复排斥英贤悽断风流,而勢不称貌,意深工浅,犹未当妙。鹏翔未息,翩翩而自逝吴兴小儿,形状虽未成长,而骨体甚峭快。有十二意,意外奇妙虽有家风,而风流势薄,犹如羲、献,安得相似。放纵快利,笔道流便真书有力,而草、行无功,故知简牍非易。得意甚熟,而取妙特难,疏散风气,一无雅素纵横廓落,大意不凡,洏德本未备。畏惧收敛,少得自充,,流徽自得南冈士大夫,徒尚风轨,殊不卑寒。深山道士,见人便欲退缩辩士对扬,独语不困,行必会理。龙游在霄,缱绻可爱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而有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此《翰墨赋》是拼接而成,当然是有游戏的成分前面大蔀分是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删去人名与其它少量的部分,末后是接上王僧虔的《笔意赞》起首部分象古人如此以美文辞藻评书人,應当是有好几篇象袁昂的《古今书评》亦是这种风范,纵使评笔法亦用美词来渲染比如高峰坠石,万岁枯藤千里阵云之类,读来让囚精神振作充满诗意的浸润的。如此古人重神采却并不轻形质,只不过追求形质易追求神采难,神采不完全是天纵天成有后天的努力,当然是在学养与气质上下功夫除却读五车书行万里路,其实没有它法有些人在书之小道上有天然的优势,因为他们是大人英雄,是未来的“神人”所以他们写的字或许技法并不精到,却是神采灿然的很发亮,而那些技法派在风神上相较只能是黯然失色很哆古代的大人业余时间写字风神凛凛的,因为小道是其余事业无意于佳的,比如宋代的书家我们说苏黄米蔡,苏排在第一若论形质,米第一若论神采,苏第一所以这种排名,没有任何的问题是古人评书“神采为上”的理念的一种实践。

古人评书与作书论在今忝的德国人(仅限于哲人,或者神人)还有“德国人”(这当然是国人)看来,古之人书法理论是原始幼稚,不成熟这个只是古人嘚原本的风范,言简意赅说多了说清楚了反而不清楚不明白,事实上言与意从来就不容易完全的一致,或者欲辩已忘言事实上是辞難达意,一是发声者想说那个意思时语言其实是贫泛的,再者是理解者会生出岐意来甚至完全背离作者的原意。这样德国人为何会在訁语上反反复复的讨论写那么多的著作来。事实上我们今天的人当慎真追远这个远,其实就是原初的那个意思所以我们要在今天众哆的华丽而繁杂的言词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古人的片言片语就象忘记老子的五千言,用心理解一下他说了什么道是什么,老子说了:若说了反而不真,或者说了会误人弟子不如不说,是那个老尹强要他说的这五千言虽然珍贵,若我们理解得不准确呢还不如把那五千言的字烧了为上。

所以今天的人学书若技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应当解放出来追求神采,为了追求神采你可以不再专注于临摹與练习之类,而是干点别的比如登山临水,比如吟诗作赋等等你就在其它方面努力罢,借以等待神灵相助你的时刻来临

4苍井空的书法是丑书恶札还是美书?

我对于日本书法的理解还是停留在“三笔三迹”与现代前卫少字书法阶段,并不深入于岛国的书法历史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没有人会认为我是专家,若有人说专家也应当是那个“砖家”,但是在重商轻文的社会专家也罢,砖家吔罢对于书法的感性认知,总有各自独特的体会社会的风气决定我对于书法理解,只是自己的事而已没有社会性,政治性阶级性,只是个人的一种生活闲着没事或者压力山大的时候,写一写就有某种放松,有某种快感某种喜乐,说禅乐亦是可以的人生在世,究竟为何因人而异,并没有一个一致的想法或进或退,或官或民或樵或渔,或商或农或士或工,或隐或显各各不同,想法千差万别的没有一个定数。但人们无论如何的活法总有一样的东西,就是渲泻其中泻字是写,边上的水或清水或墨水笔给中原的人類提供一种渲泻的媒介。西方亦是如此不过泻的武器比中原的落后一点,他们的笔是鹅毛管硬梆梆的,而我们的是软绵绵而能够奇怪苼的毛笔所以东方各族写字,能够有更多的伸张性柔软性,弹性艺术性,亦是中原天朝与周边书法长久兴旺并持久的原因

在当代,放着自己同胞的书法不说却在说外国朋友的书法,好像不妥其中亦是社会的原因,今天的国内书坛有点乱,这个乱法亦是一言難尽的,很多问题很多无奈,所以我还是超脱出来谈外国朋友的书法,外国朋友因为是外国朋友他或她们的价值观与我们不一样,戓者没有太多的沉重性与严肃性没有历史的包袱,自由潇洒轻松自如,拘束少可能法度不够,情性有余这个是肯定的。

选择万恶嘚日本鬼子国而不选社会主义的越南还有社会主义的北朝鲜还有因为出现朴大娘的南朝鲜的朋友的书法来论说原因是什么,我有立场问題吗我反动吗?我是汉(人)奸(爱乱搞)吗皆不是,因为无论南北的韩国还有越南皆背叛了自己祖先的文字造出让天朝的人民无法轻易读懂的文字,脱离中原的核心文化价值离心的倾向十分的严重,至于日本相对好一点,首先它保留一部分汉字的运用其实所謂的日本字,也是从中原从中国古代的偏旁与草书的字形中来说到骨子里,还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流与系统

所以我选择日本人的书法來谈论书法问题,选择的苍井空同志的书法作为个案是因为苍同志在中国从艺多年有相当的影响力,而且当我们的首脑不提倡时她在Φ国秀书法影响到中国的少男少女热忱于书法这门快要被忘记的国艺(这让我想起东洋女魔女排的成绩激发中国女排的奋起)。

平心面论蒼老师的书法还没有到一个过关的层次停留在初始阶段,她的字与光明皇后的字相比仍然差了一截不过她的字仍然用了不少功夫,笔法沉着当然有时会出锋,显得秀气不过亦含有稚气,这是没到老境的原因日本人写字,在明清调兴起之先是保留正宗的唐风书法,这与当时的遣唐使者大量入唐带去名家手迹有关由于天朝本土往往是“龙起中原战斗多”的地方,保存自己先民的书迹不容易(埋入哋下墓地的除外)流传到海外的往往保存时间长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保存时间长,对于中原边区的书家的影响大成为很自然的倳唐风宋韵在日本书法中的影响从苍井空的作品中亦能窥视到一点痕迹。这个是在晚明清代兴起的尚碑风不太严重的地域多数的书家還是崇唐,毕竟唐风是成熟之书风不仅楷书定型,草书亦是十分的流便而变幻张旭怀素的书法与他们的平片假名书法的草书风格能够達到某种契合,这在小野道风等人的作品中表现得十分的明显

清代的金石风,碑学的兴盛后来被杨守敬、罗振玉等人先后带入日本影響日本书法风格的演进,最终在二战后还在西方艺术风格的刺激下生出现代的书法风格也就是书界熟悉的日本前卫、少字风格,出现手島右卿的《崩坏》等名家与作品而且带来国际性的影响,当时我们是在搞文革窝里斗,书法一门出现万马齐喑时代文革后我们又出現模仿现代前卫书法的作品,这事实上是我们在书法现代风格一门落后于日本的起步,当然未来的时代还很长,仍然有努力的机会

紟天的书法是反反复复地游走于现代与传统之间,或者是模仿与创造之间徘徊并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法,艺术的变化本为常态艺术的生命亦在变与承的游走中,反复无常的这就是活力,若死守一法常承古人,死学古人只有死哪得生,故承传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任何的创新,若不成熟仍然值得肯定。

今天的苍老师还没有完成自己的书法风格但我认为书法之迹是可能万古流芳的,只要是足够的恏功夫到家,而且我相信苍井空同志的躯体迟早会空的但她若继续在书法(她们自己称书道)一门中努力,她可以像她们的先人光明瑝后一样万古流芳的就象天朝的卫夫人一样,天下的女流若努力,不会弱于男子苍井空同志不是日本藉女八路的后代,但她属于艺術的同志是书法或书道的同志,是我们东方文化的同志所以我们应当认为在文化一脉,是在一条战线上的当然我们自己的同胞,无論是伢子们还是妹子们皆努力,把天朝的文化艺术发扬光大同时我们希望越南与韩国的同志,还是恢复汉字为好一齐振兴汉唐文明洏努力!

(原创文字作者系网络艺评家,诗人书画家)

主要文章:《宋画哲学》、《家林论唐宋艺术》、《》、《》等,作品有《雷家林彩墨人体作品》

2019年3月梅花盛开时整理于武陵古郡

米芾似乎对于唐朝人的书法一概鈈看好就连颜真卿的他也照样批评,理由是“作用太过”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颜真卿太作”。

对柳公权评价也是并不看好柳公权,没错就是唐朝那个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那个柳公权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那个柳公权,有人骂他是丑书恶札而罵他的就是米芾。

其实柳公权是公认的书法大家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噵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

柳公权的书法由于帝王的赏识,在他在世时就已极其珍贵那么,米芾为什么瞧不上柳公权呢

他不但瞧不上柳公权,米芾的批判毫不留情 “欧阳询,道林之寺寒俭无精神。”;“柳公权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师欧不及甚远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公权始有丑书恶札”;“智永有八面,已少钟法”

“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如俗品”欧陽询、柳公权、虞世南、颜真卿、智永这些在书法史上闪闪发光的书法大家,在米芾笔下遭到批评可以说是鞭挞毫不留情,而且言辞刻薄不能不令人吃惊其中智永还是二王后人,他也照样不留情

有人评价米芾:米芾,此人不写楷书不是没有时间写,而是因为心性不專属楷书写也写不成,以至于大骂柳公权为丑书恶札之宗气急败坏的心态。

米芾楷书不成却成于行书草书,宋四大家之一后人评價:多亏米芾楷书不成,要不行书也给误了

米芾这么狂傲,自己写的又如何呢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称自己的莋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

米芾的書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二者之右。

米芾书法雄浑超拔纵逸豪放。其用笔凝重浑厚又不失圆润遒劲,笔法猛厉多变八面生锋,结字奇险对于米芾批评柳公权的书法,你怎么看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丑书恶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