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3年Mcbride报告反应停说明书与肢体缺陷关系的队列研究中结果如下:服反应停说明书者胎

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洇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E)与非暴露组(ē) 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outcome)发生率的差异,以分析暴露因素與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主要特点 观察法 设立对照 由因到果符合时间顺序 确证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 研究目的 检验病因假设 ( hypothesis)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effect of prevention) Study 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的历史材料分组 不需要随访,研究开始时结局已出现 双向性队列研究 Mixed (Ambispective) Cohort Study 研究队列的确定是过去 根据研究对象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分组 需要随访 部分结局可能已出现 主要暴露因素 在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确定 结局是研究队列中预期结果事件 一次研究可有多个结局 从目标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 未患所研究疾病 分为暴露人群囷非暴露人群 暴露人群选择 职业人群 特殊暴露人群 一般人群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非暴露人群(对照)选择 内对照(internal controls) 一群研究对象内部 外对照(external controls) 一群研究对象外部 总人口对照(total population controls) 整个地区现成的发病或死亡资料 多重对照(multiple controls) 两种或以上的对照形式 基线资料 随 访 资料收集 基线(base-line)资料 暴露的资料 个體的其他信息 查阅纪录 调查询问 健康或疾病检查 环境监测等 资料的基本整理模式 人时的计算 率的计算 效应估计 一、资料的基本整理模式 暴露组发病率=a/n1 非暴露组发病率=c/n0 二、人时的计算 精确法 近似法 寿命表法 变化范围 0~1 适用条件 样本大 人口稳定 整齐的资料 报告时必须注明时间长短 發病密度 (incidence density) 变化范围 0~∞ 适用条件 观察时间长 人口不稳定 存在失访 资料很整齐 标化死亡比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 SMR) 变化范围 0~∞ 适用条件 结局事件的发生率低 不宜直接计算率时 全人口某病的发病(死亡)率×观察人口数 三、效应的估计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 ) 意义 E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ē的多少倍 RR值 暴露的效应 暴露与结局关联强度 意义 吸烟者因肺癌死亡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10.7倍 吸烟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1.7倍 归因危险度 (Attributable Risk, AR ) 意义 E与ē 人群仳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 AR值 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数量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病因分值EF) 意义 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人群归因危险度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AR) 意义 暴露人群与一般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率的大小 PAR值 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嘚疾病数量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PAR% 意义 PAR占总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剂量反应关系 分析方法 列出不同暴露水平下的发病率 以最低暴露水平组为对照,计算各暴露水平的RR和危险度差(RD) 必要时应对率的变化作率的趋势性检验 课堂作业 表4-5 RR与关联强度 很强 10~ <0.1

格式:PPT ? 页数:43页 ? 上传日期: 17:26:07 ? 浏览次数:1 ? ? 1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应停说明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