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横向结构是指什么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一节 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纵姠横向怎么区分的构建

  通过学习明确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类型、主要原则和量化方法,掌握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构成、类型、设计原则以及品德测评、知识测评和能力测评的方法:能够运用员工素质测评的各种方法进行企业员工招聘。
  一、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一)个体差异原理
  员工测评的对象是人的素质只有人的素质存在而且具有区别时,员工测评才具有现实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差别,千人一面那就不需要测评了。
  本节所要讨论的素质是与个体完成一定的任务相联系的素质具体说就是与工作任务相联系的素质。人的素质是不一样的从人们完成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就可以看出。对于同样的工作不同的人会有鈈同的效率。例如在外汇市场上面对同样的信息,不同的操盘手会做出不同的决策有的决定买入,有的决定卖出这是由他们的认识囷倾向不同造成的,他们对风险有着不一样的规避意愿这里所讨论的既有先天的素质的影响,也有经过训练的素质影响就算是先天素質和接受教育相同的个人,面对同样的任务时也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得出不同的结果。
  综上所述员工测评的基本假设认为,人的素質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为意志所转移的造成人们素质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自然、社会因素。具体到与工作相联系的素质不同的人做相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效果和效率。
  (二)工作差异原理
  员工测评的另一个假設是:不同的职位具有差异性首先是工作任务的差异,也就是工作内容的差异社会分工是驱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社會分工合作的不断改进人类的生产力在不断地提升,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和文明的发展亚当?斯密认为,制针工作通过劳动分工使制针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其中掐丝工和打磨工所做的事情肯定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工作权责的差异即一个职位所具有的決策权力和决策影响力的不同。例如企业中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有着不同的决策权,他们的决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高层领導者的战略决策直接影响着企业下一步的走向,从而影响到下面各层管理者工作重心这样的权与责是由组织赋予的,由组织的结构决定从根本上说还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不同的工作责任.对完成这些任务的人有着不同的要求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驾驶战斗机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我们的大学英语课程讲授得清楚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人类知识的大量积累使一个有着有限精力的人呮能在某些方面具有高质量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素质。不同的工作就要拥有相应素质的人来承担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的个性和兴趣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适合做和喜欢做的工作是不一样的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千差万别的工作种类,人们才有了挑选的余哋才可以去寻找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展现自己实力的工作。
  (三)人岗匹配原理
  所谓人岗匹配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根据个体间不同的素质和要求,将其安排在各自最合适的岗位上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如果说通过工作分析对不同的岗位进荇描述可以明确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对人的基本要求那么,通过员工素质测评对个体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则可以明确个體素质结构、素质水平和各自适宜的工作因此可以说,员工素质测评作为测量“人”的尺度在员工与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
  用人の道的妙处就在于怎么用如何找到人才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发挥最大的效能人岗匹配包括: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工作報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各类员工与员工之问相匹配;各类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配,如图2―1所示
  二、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
  选拔性测评是指以选拔优秀员工为目的的测评,其主要特点如下:
  1.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即要把不同素质、不同水平的人区别开来。
  2.测评标准刚性强即测评标准应该精确,不能使人含糊不解
  3.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即尽可能实现测评方法的数量化和规范化
  4.测评指标具有灵活性。其他测评的指标都是从测评目标分解而来的
  选拔性测评的指标则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它以客观、便于操作与相关性为前提甚至可以是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与测评标准不相干的指标。
  5.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级
  开发性测评是指鉯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的测评,可以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依据这类测评主要是为了摸清情况,了解测评对象在哪些方面有优势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从而为测评对象指出努力方向为组织提供开发依据。在测评过程结束后应针对测评结果提出开发建议。
  诊断性测評是以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为目的的测评例如需求层次调查。其主要特点如下:
  1.测评内容或者十分精细(查找原因)或者全面广泛(叻解现状)。
  3.有较强的系统性从表面特征观察入手,继而深人分析问题查找原因,作出诊断最后提出对策方案。
  考核性测評又称鉴定性测评是指以鉴定或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以及具备的程度为目的的测评,它经常穿插在选拔性测评中.其主要特点如下:
  1.概括性测评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素质表现的各个方面是一种总结性的测评。其他类型的测评则具有具体性
  2.结果要求囿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即其结论要有据可查而且充分全面;结果要能验证和保持一致。
  以上区分员工素质测评的四种类型.主要是為了明确不同类型的测评有不同的着眼点和测评目的
  三、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
  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必须遵循一些重要而基本嘚原则。这些原则既是素质测评实践经验及其技能技巧的科学总结又是素质测评实践的思想方法。
  (一)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所谓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是指在素质测评过程中.既要尽量采取客观的测评手段与方法又不能忽视主观性综合评定的作用。既偠强调客观性又不能完全追求客观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测评工具客观性与测评主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让它们彼此优势互补,而不要楿互对立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应具体体现在测评目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制定、手段方法选择以及评判与解释结果的全过程Φ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结合过程,而不是机械的相加过程
  (二)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所谓定性测评,就是采取经验判断与观察的方法侧重从行为的性质方面对素质进行测评。而定量测评就是采取量化的方法,侧重从行为的数量特点方面对素质进行测评
  任何事物都有质与量的形式,光是定性测评那么只反映了素质的性质特点;仅是定量测评,那么可能会忽视素质的质量特征此外,呮从定性内容上去测评素质是不深入的往往是一种模糊的印象判断;而仅仅从定量形式方面去测评素质,则往往是不完全的.是一种表媔的与形式的测评
  (三)静态测评与报考测评相结合
  静态测评是指对被测评者已形成的素质水平的分析评判。是以相对统一的测评方式在特定的时空下进行测评不考虑素质前后的变化。静态测评的优点是便于横向比较可以看清被测评者之间的相互差异及是否达到叻某种标准,但忽视了被测评者的原有基础与今后的发展趋向
  报考测评则是根据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进行素质测评,昰从前后的变化情况而不是当前所达到的标准进行素质测评o_这种报考测评有利于了解被测评者素质的实际水平有利于指导、激发被测评鍺的进取精神。但缺点是不同的被测评者的测评结果,不便于相互比较
  静态测评与报考测评相结合还表现在方法上。心理测验一般是静态的而评价中心、面试与观察评定具有报考性,要两方面相结合让被测评者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在与主测者嘚交谈中展示自己的优良素质
  因此,在素质测评中既要看目前所达到的水平标准又要看过去的基础与将来发展的潜能,既要采取問卷、考试等统一的静态形式又要采取评价中心、面试等报考的方法来测评人的素质。
  (四)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
  素质测评昰对一个人的德、能、识、体的素质的测评而绩效测评是一种业绩实效的考查评定。素质与绩效互为表里素质是取得绩效的条件保证,而绩效是素质高低的事实证明因此,应该从素质测评中预测绩效从绩效测评中来验证素质。
  (五)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所谓分项测评是把素质分解为一个个的项目分别独立地进行测评,然后将测评结果简单相加所谓综合测评,则是对综合素质的各个方媔进行整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统的测评
  素质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行为系统,对它进行必要的分解、逐项测评有助于提高测评的准確性,但是素质被分解为一个个要素之后不少整体特征就可能被弱化.尽管最后总和相加,也反映不了其原貌这相当于把人的头、手、脚砍下之后再接上,其身体功能已无法恢复原样了因此,在实际测评中应将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四、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
  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设计是员工测评与选拔活动的中心与纽带它把测评与选拔主体、客體、对象、方法和结果联为一体,同时也成为整个测评与选拔工作指向的中心在测评与选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素质測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要素
  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对测评对象的数量与质量的测评起着“标尺”作用素質只有通过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或者把它投影到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中才能表现它的相对水平与内在价值。测评与選拔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及其分数等级、评语在测评与选拔过程中.是充当一种价值等价物的作用,它一般由标准、标度和标记彡个要素组成
  所谓标准,就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與规定。标准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它揭示的内涵来看,有客观形式、主观评价、半客观半主观三种例如,岗位测评指标中诸如打字的數量、时间、来回取活的次数、耗氧量等均属于客观指标;工作难度、重要性、喜欢程度等则属于主观指标;能力测验分数、抽样调查的數据、试验中确定的工作平均时间等,属于半客观半主观指标因为这些指标所反映的内容与结果,既受客观因素影响又受主观因素影响如果从标准表示的形式来看,则有评语短句式、设问提示式与方向指示式三种
  (1)评语短句式。例如面试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評指标之一是“用词准确性”。对于这一测评指标自0测评标准可以用如下“评语短句”来揭示:“没有用词不当的情形”“偶有用词不当嘚情形”和“多次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形”评语短句式标准是一种对所测评的要素,做出了优劣、好坏、是非、大小、高低等判断与评论嘚句子主要是描述句、叙述句、议论句,句中含有一个以上的变量词例如上面“用词不当”前面的“没有”“偶有”“多次”就是一個变量词。显然这是一种模糊变量词因为如何算是“偶有”、如何算是“多次”,本身是没有界限的各人理解可以不一致。但是人们夶体可以把握在一定范围内会趋于一致。
  (2)设问提示式这种指标是以问题形式提示测评主体来把握测评指标的特征。
  (3)方向指示式在这种测评标准中,只规定了从哪些方面去测评并没有具体规定测评的标志与标度,而是让测评主体自己把握如果根据测评指标操作的方式来划分,则有测定式与评定式
  (1)测定式。它是指利用各种测评工具如测量仪器仪表可以直接测出或计量出有关测评标准規定的内容。例如体力劳动强度、有效工时利用率、产品数量、产值等。
  (2)评定式它是指目前无法用仪器、仪表与测量工具测出或計量出有关标准的精确数据,只能根据现场观察和对有关资料的分析由测评主体根据有关标准直接得出结果的方式。例如劳动责任、笁作难度、品德素质等指标的评定标准。
  所谓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从目前现实中的测评指标分析来看,测评指标的标度大致有量词式、等级式、数量式、定义式、综合式等
  (1)量词式标度。這种标度是用一些带有程度差异的形容词、副词、名词等修饰的词组刻画与揭示有关测评标志状态、水平变化与分布的情形例如“多”“较多…‘一般”“较少”“少”等。
  (2)等级式标度这种标度是用一些等级顺序明确的字词、字母或数字揭示测评标志状态、水平变囮的刻度形式。例如“优”“良”“中”“差”;“甲…‘乙”“丙”“丁”;“A”“B”“C”“D”以及“1”“2”“3…‘4”等等级与等级の间的级差应该具有顺序关系,最好还要有等距关系等级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太大了有可能犯“省略过度”的错误,测评结果太
  粗区分度差。太小了有可能使测评操作烦琐,判断过细不好把握操作。研究表明等级数超过9,人们难以把握评判等级数在5以内,测评效果最佳
  (3)数量式标度。这种标度是以分数来揭示测评标志水平变化的一种刻度它有连续区间型与离散点标式两种。
  (4)定義式标度这种标度是用许多字词规定各个标度的范围与级别差异。
  (5)综合式标度这种标度一般是综合上述两种或更多的标度形式来揭示测评标志不同状态与水平变化的情况。
  所谓标记即对应于不同标度(范围、强度和频率)的符号表示,通常用字母(A、B、C等)、汉字(甲、乙、丙等)或数字(1、2、3等)来表示它可以出现在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中,也可以直接说明标准标记没有独立意义,只有当它们与楿应强度或频率的标度相联系时才有意义以“感召力”这个指标为例,其测评标准、标度和标记见表2―1
  表2―1感召力测评指标设计舉例

1.擅长说服,善于赢得支持
  2.能调整表情以吸引听众
  3.能运用间接影响等复杂手段以造声势努力赢得他人支持
  4.能策劃引人注目的事件,以说明问题的要点

A精通B善于C尚可D一般E很差
  A精通B善于C尚可D一般E很差
  A精通B善于C尚可D一般E很差
  A精通B善于C尚可D一般E很差

(二)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构成
  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设计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两个方面横向结构是指将需要测评的员工素质的要素进行分解,并列出相应的项目:纵向结构是指将每一项素质用规范化的行为特征或表征进行描述与规定並按层次细分。横向结构是基础纵向结构是对横向结构各项素质的层层分解和推向可操作化。将横向的各项素质从测评内容细分到测评目标、测评指标就意味着完成了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设计。前者注重测评素质的完备性、明确性和独立性等后者紸重测评要素的针对性、表达简练性和可操作性等。形成测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之后再根据测评目标设计合理的标度和计量方法。
  1.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横向结构
  员工的素质很多人也称之为能力,是由多种要素耦合而成的在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设计中,可以概括为结构性要素、行为环境要素和工作绩效要素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从静态和报考的角度.比较铨面地构成了员工素质测评要素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基本模式。
  这是从静态的角度来反映员工素质及其功能行为的构成它包括:
  ①身体素质。员工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生理方面的健康状况和体力状况两方面。健康状况是指人身体的生理机能的运转状况.体仂表现为人的意识支配下的肌肉活动健康子系统维持人自身技能的运转,体力子系统承担人对外做功的功能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身体素质。
  ②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等.这三个方面互相作用,共同形成内在的精神动力控制和調节着员工能力的发挥程度与效率。
  (2)行为环境要素
  这是从报考角度来反映员工素质及其功能行为特性主要是考察员工的实际工莋表现及所处的环境条件。人生活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必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人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能力的发挥程度与效果。往往昰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内部环境指个人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它直接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外部环境指客观外界存在的、间接影響个体行为表现的环境条件包括工作性质和组织背景两方面。工作性质指工作难度、工作责任、工作周期、工作范围、工作地位等;组織背景包括人际关系、群体素质、领导因素、组织状况等在进行员工素质测评指标要素的设计时.可以考虑行为环境要素与员工素质及功能行为的关系,通过建立行为环境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来全面反映员工素质及功能行为特征
  (3)工作绩效要素
  人与环境的楿互作用结果,形成一定的工作绩效工作绩效是一个人的素质与能力水平的综合表现,通过对工作绩效要素的考察可以对员工素质及其功能行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工作绩效要素主要包括一个人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成果、群众威信、人才培养等要素
  2.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纵向结构
  在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中,一般根据测评目的来规定测评内容在測评内容下设置测评目标,测评目标下设测评指标
  任何一种素质测评都是有明确目的的,任何测评目的的实现.都离不开具体的测評内容测评内容的正确选择与规定,是实现测评目的的重要手段测评内容在这里是指测评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与范围,它具有相对性唎如,管理人员素质测评中的“德”与“才”面试中的“仪表”“口才”“科研能力与水平”,测评中规定的“近5年以来发表的研究成果”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数学”“语文”“英语”等。相对“数学能力与数学知识”来说相关考试用书上所列具体章、节、目则又昰测评内容。
  测评内容的确定步骤一般是分析被测评对象的结构.找出所有值得测评的因素然后根据测评目的与职位要求进行筛选。内容分析最好借助于内容分析表进行内容分析表的设计,纵向可以列出被测客体的结构因素横向可以列出每个结构因素的不同层次戓不同方面,在中间表体内则可以具体列出测评的内容点表2―2、表2―3展示了两种测评内容分析表。
  表2―2个体素质测评内容分析表

表2―3岗位知识测评内容分析表

  测评目标是对测评内容筛选综合后的产物有的测评目标是测评内容点的直接筛选结果,而有的则是测评內容点的综合测评目标是素质测评中直接指向的内容点。例如“品德”中的“诚实”“正直”“谦虚”;“管理能力”中的“号召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知识”中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显然,素质测评内容与测评目标具有相对性与转换性“管悝能力”在这里是作为测评内容,而它相对“才能”来说又可能是一个测评目标测评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测评的目的与工作职位的要求。不同的测评目的决定着有不同的测评目标但相同的测评目的却不一定有相同的测评目标。同一测评目的依据不同的工作职位的要求可鉯有不同的测评目标’测评目标是测评内容的一种代表。这种代表的选择要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来实现不能任意指定。一般采取德尔菲咨询、问卷调查与层次分析、多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择效果好些
  测评指标在这里并非完全同义于统计学中的“指标”,它昰素质测评目标操作化的表现形式室外温度是测评地区气候的一个目标.但“温度”是一个不便直接测评的东西,人们通过温度计把它量化表现出来温度计内的水银柱长短即是“温度”这一气候测评目标的测评指标。测评指标的编制包括对测评目标内涵与外延的分析包括对揭示目标内涵与外延标志的寻找。一个测评目标可能要用几个指标来揭示几个目标也可能共用一个指标。例如纪律性这一目标嘚测评指标,可以从以下不同的方面来拟定:对一些常规记忆的程度工作学习中的计划性与规律性,上下班迟到早退的次数.等等因此对纪律性的测评,可以选上述某一指标作为代表.并以每个人在该指标上的得分多少评判他的纪律性也可以选择几个指标为代表.以烸个人在这几个指标上总分为依据测评他的纪律性。测评内容、测评目标与测评指标共同构成了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縱向结构
  因此,测评内容、测评目标与测评指标是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不同层次测评内容是测评所指向的具体对象與范围,测评目标是对测评内容的明确规定测评指标则是对测评日标的具体分解。
  (4)测评指标设计的原则
  ①与测评对象同质原则:测评指标与标志特征同所测评的对象特征相一致
  ②可测性原则:设立的指标应可以辨别、可以比较、可以测评。如:“工作经验”本身难以测评但把它表征为“工作实际年限”时,就能直接测评
  ③普遍性原则:设立的指标从内容到形式,要能适合所有的测評对象有足够的代表性。
  ④独立性原则:设立的指标在同一层次上应相互独立.没有交叉
  ⑤完备性原则:设立的测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在总体上要能全面地反映测评对象的主要特征,即少而精、少而全
  ⑥结构性原则:要求所设立的测评指标体系縱向横向怎么区分在总体上要有条件、过程与结果三个方面的指标,防止“短期行为”
  (三)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类型
  1.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
  这种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是依据测评内容与测评目的而形成的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麼区分,一般是对测评对象内涵的直接描述或诠释例如,飞行员选拔标准来自于对飞机驾驶工作本身的直接描述这种选拔标准就是效標参照测评标准。
  2.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
  这种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是对测评客体外延的比较而形成的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与测评客体本身无关,而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则与测評客体直接相关国家公务员的选拔标准是属于常模参照性标准,这里的选拔标准不是客观的、绝对的而是主观的、相对的,是由参加選拔的所有候选人的“一般”水平决定高于“一般”水平的人被提拔,而低于“一般”水平的人被淘汰
  (一)FRC品德测评法①
  所谓FRC品德测评法是事实报告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考核性品德测评方法。这种品德测评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借助计算机分析技术从个体品德结构要素中确定一些基本要素,再从基本要素中选择一些表征行为或事实.然后要求被测者就自已是否具备这些表征行为与事实予以报告报告嘚方式既可以是个别的谈话.也可以是集体的问卷。每个人所表征的行为事实经过光电信息处理后,即储存于个人品行信息库中然后計算机根据专家仿真测评系统对被测评人报告的表征行为进行分析,作出定性与定量的评定
  投射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嘚投射技术是指那些把真正的测评目的加以隐蔽的一切间接测评技术狭义的投射技术是指把一些无意义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图形、句孓、故事、动画片、录音、哑剧等呈现在被测评者面前,不给任何提示、说明或要求然后问被测评者看到、听到或想到什么。
  投射技术起源于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治疗法作为诱导被试者内心思想情感的一个手段。每当不宜直接提问或不宜暴露真正的研究目的时便鈳以采用投射技术。
  投射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测评目的的隐蔽性被测评者所意识到的是对图形、故事或句子等刺激的反应.洏实际上他们的反应行为却把内心,如一些隐蔽的东西表现了出来
  2.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在投射技术中试题的含义是模糊鈈清、似是而非的,不像一般的测评技术中的试题含义非常明确。一般来说试题的结构性越弱,限制越少就越能引发被测评者的内惢。
  3.反应的自由性一般的测评技术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被测评者的回答或反应进行了这样那样的限制。而在投射技术中一般对被測评者的回答或反应不作任何的限制,完全是自由性的反应
  知识测评实际是对人们掌握的知识量、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的测评与评萣。知识是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知识测评可以从不同嘚层次进行。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B.BIoom)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认知目标分类学”把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各层次体现了不同的知識要求六个知识测评层次是:
  1.记忆。要求应试者对知识的记忆包括对具体知识及抽象知识的识记和辨认,是认知目标的最低层佽
  2.理解。要求应试者对知识的叙述、解释、归纳比识记知识进了一步,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3.应用。要求应试者对概念、原理、法则加以应用测评应试者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析要求应试者把某一事实材料分解成若干组成部分,再阐述它們之间的内在联系测评应试者分析问题的能力。
  5.综合要求应试者对各部分、各要素重新组合成一个更合理的新的整体,测评应試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评价。要求应试者对某个结论、某种方法做出较深刻的理性判断.是在内在证据和外部标准基础上嘚逻辑推断是认知目标的最高层次。以上六个层次在测评试题中所占比重不同应按测评要求与测评目的来确定。大部分综合性试卷都囿这个特点即试题目标层次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正态分布。即对应试者能力的测评题目占绝大比重机械识记及难度大的评价层佽题量小,这有利于笔试的区分、选拔功能的充分发挥我国测评专家根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六层次,结合我国知识测评实践提出了知識测评的三个层次①,即记忆、理解、应用两者的理论实质是一致的,只是实践操作的习惯问题
  能力测评在这里包括一般能力测評、特殊能力测评、创造力测评和学习能力测评。
  (一)一般能力测评
  一般能力测评也即通常所说的智力测验,按照测验方式的不哃常将其分为个别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
  (二)特殊能力测评
  特殊能力测评主要指对于某些行业、组织与岗位特定能力的测評,这种测评具有专业特色与要求主要包括文书能力测评、操作能力测评和机械能力测评。
  (三)创造能力测评
  创造力的重要性在當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人才选拔尤其是选拔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时,创新能力的高低更是一个偅要的考虑因素
  (四)学习能力测评
  在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只有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跟上时代嘚步伐不被时代所抛弃。对于学习能力测评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心理测验、面试、情境测验等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是心理测验,具体嘚应用形式是笔试
  一、员工素质测评量化技术
  素质测评的量化技术,从理论上说具体包括一次量化、二次量化、类别量化、模糊量比、顺序量化、等距量化、比例量化与当量量化等多种形式。
  (一)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
  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中的“一”与“②”可作两种解释
  首先,当“一”与“二”作序数词解释时一次量化是指对素质测评的对象进行直接的定量刻画,例如违纪次數、出勤频数、身高、体重、产品数量,等等一次量化的对象一般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量化后的数据直接提示了素质测评对象的实际特征具有实质意义,因而也可称之为实质量化二次量化即指对素质测评的对象进行间接的定量刻画,即先定性描述后再定量刻画的量囮形式例如对工人的降低生产成本行为,先依据“成本意识”测评标准.用“强烈”“一般”和“淡漠”三个词进行定性描述然后再鼡“3”表示“强烈”,“2”表示“一般”“1”表示“淡漠”。这样对工人的“成本意识”测评就实现了量化。这种量化就是所说的二佽量化二次量化的对象一般是那些没有明显的数量关系,但具有质量或程度差异的素质特征如果量化的结果并没有直接揭示量化的内嫆,换句话说当量化的表现形式与量化的具体内容并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数量关系时。将把这种形式的量化称为形式量化
  其次,當“一”与“二”作基数词解释时一次量化是指素质测评的量化过程可以一次性完成。素质测评的最后结果可以由原始的测评数据直接綜合与转换例如,面试评分中的量化往往是一次量化面试的结果直接由主试的评分相加平均得到。二次量化则不然它是指整个素质測评量化过程要分两次计量才能完成。例如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中,欲对某个素质进行评判它不是将该素质矗接评判为优、良、中或差,而是先将该素质分解为一组分素质赋予每个分素质一定的权重,完成第一次量化即纵向量化,然后对各個分素质进行评判打分完成第二次量化,即横向量化例如把“5”“4”“3”“2”“1”分别赋给“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见表2―4。
  表2―4某类素质测评二次量化表(格式)

纵向量化(权重)(%)

(二)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
  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都可以看作二次量囮(第一次解释的二次量化)所谓类别量化就是把素质测评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几个类别中去.然后每个类别赋予不同的数字。例如把職员划分为管理型、技术型与非技术型三种,然后给“管理型”赋予数字“3”给“技术型”赋予数字“2”,给“非技术型”赋予数字“1”这种素质测评类别量化的特点是,每个测评对象属于且仅属于一个类别不能同时属于两个以上的类别。量化在这里是一种符号性的形式量化“分数”在这里只起符号作用,无大小之分模糊量化则要求把素质测评对象同时划分到事先确定的每个类别中去,根据该对潒的隶属程度分别赋值例如,可能把管理者的风格划分为“民主型”“专制型”“中介型”每一种都可以拟定一些具体标准。一个管悝者的所有行为可能有些符合“民主型”,有些符合“专制型”而有些符合“中介型”。因此要把他完全归入到任何一类中都比较困难。此时可以根据该管理者实际符合于“民主型”“专制型”与“中介型”三者的程度,分别打分例如给“民主型”赋值0.6,其他兩种类型各赋值0.2这种素质测评模糊量化的特点是,每个测评对象是那些分类界限无法明确或测评者认识模糊和无法把握的素质特征。
  类别量化的测评对象则是那些界限明确且测评者能完全把握的素质特征
  (三)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
  在同一类别中瑺常需要对其中的各个素质测评对象进行深层次的量化,这就是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它们也都可以看作二次量化。顺序量化┅般是先依据某一素质特征或标准将所有的素质测评对象两两比较排成序列,然后给每个测评对象一一赋予相应的顺序数值例如按生產优质品数量,把全车间的工人的生产效果顺序赋予“1”(第一名)、“2”(第二名)……就是一种顺序量化
  等距(离)量化则比顺序量化更进┅步,它不但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强弱、大小、先后等顺序的关系而且要求任何两个素质测评对象问的差异相等,然后在此基础仩才给每个测评对象一一赋值例如,对于公司的主要领导干部的能力实行量化测评从第1个开始依照间隔一个难度等级赋值,排列第1位嘚赋值“1”与第一位相差1个难度等级的人赋值“2”,与第1位相差2个难度等级的人赋值“3”依此类推。等距量化可以使素质测
  评对潒进行差距大小的比较
  比例量化又比等距量化更进一步,不但要求素质测评的排列有顺序等距关系而且还要存在倍数关系。假设排在第2位的人的能力是第l位的2倍则排在第3位的是第1位的3倍、排第4位的是第1位的4倍,依此类推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给每个测评对象赋值。標准分数可以说是一种比例量化比例量化的步骤可以在顺序量化的第一步基础上进行(当然也可以在等距量化的第一步基础上进行)。当素質测评对象排成序列之后其赋值的法则则规定。以排列在第1位的素质测评对象为基准.后续的每一个对象顺序与它进行倍数比较当第2個素质对象是第1个素质测评对象的2倍时,给第2个素质测评对象赋值2;当第2个测评对象是第1个测评对象的0.5倍时则赋值0.5。比例量化可以使素质测评对象进行差异比例程度的比较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的联系和区别请参见表2―5。
  表2―5奠娄素质测评指标的量化方式汇总表

  在素质测评的量化过程中常会遇到对于不同类别(或不同质)的对象如何综合的问题。类别量化仅起到给测评对象“数值”汾类的作用并没有解决其量化的综合问题,因此类别量化之后常常需要再进行当量量化。所谓当量量化就是先选择某一中介变量。紦各种不同类别或并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进行统一性的转化对它们进行近似同类同质的量化。例如对各项测评指标的纵向加权,实際上就可以看作一种当量量化以某企业营销员工的素质模型为例。其量表运用了当量量化的方法赋予其各个素质合理的权重,具体参見表2―6
  表2―6营销员工素质模型量表

当量量化实际上也是近似的等值技术。当量量化常常是一种主观量化形式其作用是使不同类别鈈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量化,能够相互比较和进行数值综合
  二、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构建的步骤
  素质测评需要解决兩个问题:(1)对需要测评的人员素质的要素进行分解;(2)将每一个要素用规范化的行为特征或表征进行描述与规定,这就是
  一个测评标准體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构建过程
  (一)明确测评的客体与目的
  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建立,首先必须要以一定的测评愙体为对象.以一定的测评目的为根据测评客体的特点不同,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就不同即使是同一测评客体,若测评目嘚不同则所制定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也不尽相同。
  素质测评客体的特点一般由行业性质和职位特点决定农民素质测评的標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显然不同于工人的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企业一般员工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也有很大的区别。
  (二)确定测评的项目或参考因素
  当根据测评的客体与目的确定了测评内容之后需要将测评內容标准化,把它们变成可操作的测评项目工作分析是测评内容标准化的重要手段,在测评内容标准化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几种形式
  1.工作目标因素分析法
  运用工作分析法对职位的工作目标进行分解,即进行目标分解所谓目标分解,就是把一个工作目标分解为幾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子系统中的元素一般称为项目,每个子系统又继续分解为下一层次的若干子系统直至每个具体测评项目都能满足可测评性的要求为止。满足可测评性要求的因素一般称为指标分解工作目标必须要有整体观念,从全面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各个子系統中元素所表现的一般性质、特点和功能。
  2.工作内容因素分析法
  这种方法把工作分析法运用于工作内容的结构分析把每个职位工作的活动内容归类,确定出几个主要方面并由此决定素质测评的项目。
  3.工作行为特征分析法
  这种方法把工作分析法直接運用于分析每个职位工作行为的特征.从行为特征中找出素质测评的主要项目
  (三)确定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结构
  在测评内容标准化的过程中,工作分析是按一定的层次进行的作为工作分析结果的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也具有一定嘚层次结构第一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一级指标,表示测评对象的总体特征:第二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二级指标反映一级指标嘚具体特征;第三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三级指标。反映二级指标的具体内容无论哪一级指标都反映或说明测评对象的特征,只不过具体反映与说明的程度有所不同
  (四)筛选与表述测评指标
  对每一个素质测评指标都必须认真分析研究,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并给鉯清楚、准确的表述,使测评者、被测评者以及第三者均能明确测评指标的含义优良的素质测评指标一般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具有实際价值二是这个指标切实可行。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还要进一步思考该指标是否比其他指标合理。如某公司准备对员工素质进行┅次测评以综合考察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测评专家根据能力要素理论将待测人员素质能力分为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笁作技能能力要素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涵盖了个体能力表现的总和.然而企业在实施人员测评时不可能针对每一个要素都进行测量。測评专家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出绩效相关要素,并据以设计测评指标大致分两步进行:首先,通过对公司员工的学历、工作年限、工作性质等项目的总体调查发现参与测评的员工以事务性工作为主,较少参与体力劳动因而剔除了身体素质要素;接着便与公司各部门员笁代表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确定绩效相关要素接着设计测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见表2―7)。
  表2―7某公司人员测评指标体系縱向横向怎么区分

工作经验、人际交往能力
  领导与管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

(五)确定测评指标权重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常常用测评指标在总分中应占的比重来表示
  确定权重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该方法是请专家背靠背(可以用匿名问卷的方法)反复填写对权重设置的意见不断反饋信息,以期专家意见趋向一致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权重分配方案。
  该方法是指加权者依据自己的经验权衡每个测评指标的轻重直接加权
  在进行权重分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权重分配的合理性。
  第二权重分配的变通性。
  第三权重数值嘚模糊性。
  第四权重数值的归一性。各个测评指标的权数和应为1或100%
  该方法把专家的经验认识和理性分析结合起来,并且两兩分析直接比较,使比较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
  即每次取两个因子比较重要程度(重要程度用1~9表示,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1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具有相同重要性);全部比较结果用矩阵表示,称为指标之间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简稱判断矩阵)容易看出,若指标A与指标B相比为3则B与A比,为1/3举例,假设有A、B、C、D、E五个指标要确定它们各自的权重,根据重要性等級评定将测评指标两两比较,写成矩阵见表2―8
  表2―8成对比较判断矩阵表


  式中,K为某一指标对应行的比较值;Q为某一指标对应列的合计数;N为表中指标的总个数
  根据公式(1),指标A的权重应为:
  同理可求出其他四个指标对应的权重,分别是0.12、0.36、0.36、0.08
  (六)规定测评指标的计量方法
  人才素质测评指标的量化,除了上面的权数分配外还有对各测评指标的计量问题。任何一个测評指标的计量均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计量等级及对应的分数:二是计量的规则和标准。
  很多情况下采用简化处理采取统一的分等計分法,即每一个测评指标都分为1~5等.分别对应分数5~1分
  根据计量的规则和标准的不同,常见有两种情况:
  1.客观性测评指標这一类可以参照一定的规定,按照实际达到的水平确定相应的等级
  2.主观性测评指标。为了保证测评结果的相对客观与准确測试者不能是一个人,而应是一组人具体计量方法,先要求每个测试者对同一测评指标按统一的等级量表测评对象然后统计出各个评判等级上的总人数,并据此算出分数如有25个测试者就某一测评指标对同一位员工的素质与能力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中评一等5分的有4人評二等4分的有9人,评三等3分的有5人.评四等2分的有7人评五等1分的没有,则这位员工在此测评指标下的得分为:(5×4+4×9+3×5+2×7)÷25=3.4(分)
  (七)试測或完善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
  在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实施之前必须在一定范围之内试测,同时对整個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进行分析、论证、检验并不断修正进一步充实与完善。
  三、企业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实施
  企业对員工的素质能力进行测评必须经过准备、实施、数据调整和处理,以及测评结果的分析最后得到一定的结论等一系列的工作,任何阶段的工作质量均影响着测评的效果
  1.收集必要的资料
  在实施素质能力测评之前,必须掌握测评过程中所需的相关资料和数据鈈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对象应该有相应的资料,再加上素质能力的隐蔽性情况更是如此。否则有可能导致测评的中断或结果的盲目性。
  例如使用观察判断法对某员工进行测评,事先应对该员工的某一方面情况有所了解再进行针对性的观察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嘫有可能对其行为感到不解。
  2.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
  在测评之前应设立一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测评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然后选择适当的测评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测评小组测评人员的质量和数量对整个测评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员工搭配和人數的确定能使测评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和参照标准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发挥预定的效用,甚至可以弥补某些不足之处最终達到测评的目的。测评人员必须:
  (1)坚持原则公正不偏。
  (2)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
  (3)有一定的测评工作经验
  (4)有一定的文囮水平。
  (5)有事业心不怕得罪人。
  (6)作风正派办事公道。
  (7)了解被测对象的情况
  在测评小组中,测评人员的知识和素质參差不齐.而且各种能力素质测评的方法都具有相当的技巧和微妙性。这就必须对小组成员加以培训使之了解、熟悉并掌握各种方法囷相关的知识,尽量避免个人感情因素对测评工作的干扰
  3.测评方票的制足
  测评方案的内容主要涉及被测评对象、素质能力测評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和参照标准设计的确立、测评人员的选择,以及测评方法的选择
  (1)确定被测评对象范围和测评目的
  由于被测评对象和测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和参照标准也不同测评结果可以用来提拔干部,也可以用来调整工作测评工作必须要有先后次序,每一步都要有所侧重在测评过程中,要明确测评哪一类人员并且确定各类人员的范围。
  (2)设計和审查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指标与参照标准
  第一次在企业中进行员工素质能力测评首先要按照测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設计程序、设计方法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建立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和参照标准。如果不是第一次进行该工作就要对以前使用过的指標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进行审查,如是否需要增加新内容或各项指标是否明确直观,整个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结构是否合理有没囿重复现象,是否符合少而精的原则测评的内容是否完整等。
  这项工作是减少测评过程中测评误差的一种手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编制或修订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参照标准
  测评的参照标准是测评人员所遵循的客观“尺度”编制参照标准时。要严格遵守编淛程序、方法和原则
  (4)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
  人事测评方法通常采用四个指标,即效度、公平程度、实用性和成本根据这四个指標,美国两位工业心理学家对当前使用的11种方法作了比较评定每一项各分高、中、低三级。这一比较结果对实际中使用这些测评方法具囿指导意义见表2―9、表2―10和图2―2。
  表2―9各类测评方法在四项指标上的评价

资料来源:赵琛徽.员工素质测评[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
  表2―10各类测评方法预测效度的比较结果

资料来源:赵琛徽.员工素质测评[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
  测评的实施阶段是测评小组对被測评对象进行测评获取素质能力数据的过程,它是整个测评过程的核心
  测评前动员工作的目的是使参加测评工作的所有员工统一思想,明确测评的意义和目的要求每个测评人员以主人翁的态度参加测评工作,协助测评小组实施该项工作
  2.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選择
  选择恰当的时间和空间,对测评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在被测人员心理或情绪不稳定情况下对其实施测评其结果一定不能很好地反映客观状况。
  素质能力测评各指标的特点不同测评时间也不同。例如测评工作成效,由于工作成效是“硬指标”测評内容变化频率较快。被测评对象只要工作就有一定的工作成效表现所以两次测评之间的时间就可以安排得短一些;智力和能力却是相對要稳定一些,它的变化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努力过程只有在工作成效变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引起智力、能力的变化因此,智力和能力的测评时间间隔可以安排得长一些在测评具体操作时,如果选用集中测评方式即把测评人员都集中在一起,在一定时间内唍成对被测对象的测评那么,测计时间最好不要选在一周开始的第一天或周末应该选在一周的中间,并在上午九点左右进行如果不采用集中测评的方式,那么测评员工不受具体操作时间限制,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将测评时间选择在他认为最合适的时间里进行。時间确定后要通知当事人预先将工作安排好,利于安心配合测评工作
  测评中应该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使测评人员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提高测评的准确性和测评速度因此,测评环境应尽可能具备如下条件:宽敞、通风光线充足、明亮,温度适中安静。
  測评操作包括从测评指导到实际测评直至回收测评数据的整个过程。
  (1)报告测评指导语
  测评指导语是在测评具体操作之前由测評主持人向全体测评人员报告测评目的和填表说明。明确数据保密等事宜目的是使测评人员能正确地填写员工素质能力测评表,消除顾慮客观准确地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评。测评指导语包括以下内容:
  ①员工素质测评的目的;
  ②强调测评与测验考试的不同;
  ③填表前的准备工作和填表要求;
  ④举例说明填写要求;
  ⑤测评结果保密和处理测评结果反馈。
  报告测评指导语的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测评人员的抵触情绪。测评指导语应打印成稿随同表格一起发给每个测评人员。
  测评时测评囚员可采用单独操作或对比操作的方式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评。
  ①单独操作单独操作是对某一被测对象的全部测评指标逐一进行测评,全部完成以后再对另一对象进行全面测评,直到完成为止
  这种操作可以使测评人员严格依据测评参照标准的内容,对被测对象嘚素质能力进行测评但花费时间较多。
  ②对比操作对比操作时,首先要把所有被测对象进行分组然后把某一组的指标,根据相應的测评参照标准内容采用对比的方式,对组内每个被测对象进行对比测评直到所有指标完成后,才对下一组的被测对象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
  这是一种相对测评方法,容易出现不严格依据测评参照标准内容进行测评的现象使测评结果无形中增加了不同程度的主觀成分。但这种方法可以节省时间特别是在人数较多的时候,应用此法比较合适
  (3)回收测评数据
  测评全部完成以后,要由测评主持人统一回收如果是集中测评,测评主持人应把收集到的全部数据当众进行封装减少被测评人员的顾虑;如果不是采用集中测评的方式,在发出测评表格时要发给每位测评人员一个信袋。测评完的数据由每位测评人员自己装进信袋并进行封装,之后再交给测评主歭人或由测评主持人向各位测评人员索取信袋。回收测评数据一定要按照回收测评数据韵程序和规定进行否则,将影响测评人员的积極性
  (三)测评结果调整
  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
  (1)测评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
  例如,指标定義不够明确内容有重复或相近现象。内涵不清晰参照标准各等级之间的区分不明显等,使测评员工难以判断不易评价。因此在测評过程中产生心理作用,以致不能严格依据测评参照标准而是凭主观理解进行测评。
  晕轮效应亦称以点概面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EdwardL.Thorn-dike)根据心理实验证明,考核者在对人的各种品质进行考核时会有一种偏高或偏低的习性。即由于某人某方面的品质和特征特别明显使观察者容易产生清晰明显的错觉,忽略其他的品质和特征从而作出片面的判断。
  由于测评人员对被测对象近期印象深刻、记忆清楚而对远期表现印象模糊、记忆不清。因此以近期的记忆代替整个测评时期的全部实际表现,导致产生测评结果的误差

  测评囚员和被测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测评结果的重要原因如果两者关系好,测评得分会较高;反之亦然当测评指标偏重“软性”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5)参评人员训练不足
  对测评系统的参照标准理解不统一或认识不深,测评方法掌握得不熟练测评人员之间楿互影响等,均会对测评产生影响
  2.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
  员工素质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数理统计方法有集中趋势分析、离中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等。
  (1)集中趋势分析
  集中趋势分析是指在大量测评数据分布中测评数据向某点集中的情况。
  描述集中趋势的量数在数理统计学中叫集中量数,其功用有二:①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可以用来说明一组数据全貌的一个方媔的特征.即它们的典型情况;②可以用来进行组间比较,以判明一组数据与另一组数据的数值差别在素质测评中,最常使用的集中趋勢量数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
  (2)离散趋势分析
  数列的离散趋势描述数列的分散程度,以差异量数来说明一个数列只有同时用集Φ量数和差异量数才能体现数列的整体特征。差异量数越大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就越小;差异量数越小,则集中量数的代表性越大在素質能力测评中,最常使用的差异量数是标准差
  相关分析法是描述两组测评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根据两组测评数据的变动方向昰否相同相关的情况有三种: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限于一1.00≤r≤1.O0r=1.00表示完全正相关,r=一1.00表示完全负相關r=0表示零相关。
  因素分析法一般应用于分析受多个因素影响的现象这类现象的量一般表现为若干因素的乘积。其中每一因素发生變化都会使总量发生变化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要确定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程度。
  在对测评数据汇总和分类的基础上要应用┅定的计算方法,对每个被测对象的汇总测评数据进行加工计算被测对象每个指标的测量结果。然后根据每个测评指标的结果分值,按一定的组合顺序绘制素质测评曲线图和结构测评曲线图。
  每张测评曲线图上的测评曲线条数可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进行绘制。
  例如要想了解不同测评员工的测评差异,就可以把不同测评员工的测评结果绘制在同一张坐标图上进行分析
  (四)综合分析测评結果
  1.测评结果的描述
  数字描述是利用测评结果的分值对被测对象的素质情况进行描述的方式。这种描述方式是利用数字可比性嘚特点对多个员工进行对比。
  文字描述形式是在数字描述的基础上对照各参照标准等级的内容,用文字描述的形式去评价被测对潒的素质文字分析所需材料见表2―11。
  表2―11员工素质测评分析所需材料

以企业科技人员为例其基本素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工莋成果

  具有比大专水平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掌握自己感兴趣的新理论但不全面。
  本岗位工龄12年:能把实际工作中总结出嘚经验运用到新的工作中去;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的工作。
  绝大多数人喜欢同他一道工作;能够帮助同志;工作顺利时信心较足泹遇到困难时有畏难情绪。
  能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组织观念强;有工作和学习热情;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进取精神:能经瑺听取同事的意见和深入基层了解对自己工作的反映,并改进自己的工作;技术上不保守能同他人合作;热爱本职工作。
  基本熟悉與本职工作有关的业务和理论知识;工作有见解;不满足现状;敢于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工作质量高于一般水平;产品设计合理;能按期唍成任务;借助外文词典能看懂一般性专业外文资料
  能了解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国内先进技术;重视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情报;对分配嘚工作掌握程度一般;理解基本无差错;工作有一定的计划和条理性,但归纳能力不强
  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对车间反馈上来和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能较快解决;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强;能独立完成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一般性设计和工作;处理问题忣时。
  能提合理化建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一年内有1~3项工作成绩(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
  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时,除了要对被测评对象素质进行评价以外还要对被测评对象进行分类,即根据每一个被测评对象的测评结果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把具有某一方面特性或具备某一素质条件的员工归为一类,便于合理开发和使用
  对员工进行分类的标准有两种:调查分类标准和数学分类标准。
  (1)调查分类标准
  调查分类标准是以调查方式确定的分类标准它是在走访有关员工、问卷调查、抽样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分类要求針对各类员工的特点和期望各类员工测评素质应该达到的内容和水平,进行素质分类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调查范圍越广就越接近于实际。以此种标准区分出的被测评对象还分别代表着各类员工所应达到的素质要求和水平。
  (2)数学分类标准
  数學分类标准是根据被测评对象的测评结果和测评结果的数学分布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按照测评结果的分析要求对被测评对象进行分類。
  3.测评结果分析方法
  要素分析法是根据每个测评指标的测评结果再依据素质测评参照标准的内容,进行要素分析的一种方法以要素分析为基础,又可分为结构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是根据模糊数学中综合评判的思想,对测评指標进行加权处理计算指标的加权平均数,综合分析测评结果的一种方法这样,可以防止结果分析中的片面性并具有可比性
  曲线汾析法是把各指标的测评结果分值按照一定的要求,在坐标图上用折线依次连接两个相邻指标所对应的测评结果分值点根据坐标图上曲線的“起伏”情况。对被测评对象素质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直观简便的特点,从曲线图上可以很快了解和掌握被测评对象的素质凊况各种特征和各类员工的某一指标的差异情况。
  四、企业员工测评实施案例
  某公司计划招聘营销经理3名其招聘过程如下:
  (一)组建招聘团队
  本次招聘团队成员由公司营销总监、公司资深营销经理、公司优秀营销员工2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3名,共7人组成为了提高招聘信度与效度,该公司还有针对性地对各个招聘人员进行培训
  (二)员工初步筛选
  营销经理岗位的应聘者有40余人。招聘团队运用筛选简历和应聘申请表等方法根据岗位工作说明书规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首先挑选出20名应聘者经过初步性面试后,再筛選出10名候选员工并通知他们参加进一步的素质测评。
  (三)设计测评标准
  该公司营销经理的测评内容、测评要素和测评权重参见表2―12
  以各个测评内容为测评指标,为每个测评指标进行定义并建立分级评分标准,参见表2―13到表2―21
  战略管理能力即具有很强嘚风险意识和洞察力,能从总体出发对全局性、前瞻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赋予理性思考善于作出决策,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并诉诸實践的能力
  团队管理能力即以团队绩效为导向,善于掌握团队成员不同的心态和需求帮助并激励他们达成团队目标,完善制度規范员工行为,加强协作与沟通营造氛围,实施有效监控的能力
  自我意识即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在工作中能充满自信地应对挑戰遇到问题时,可以虚心向他人请教为人坦诚,心胸开阔能有效控制自我的能力。
  领导技能即具有强烈的领导欲和影响力在帶动员工一起工作的同时充分展示自我,能适当授权为下属创造成才环境的能力。
  分析式思考即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够对各种信息進行系统思考分析,把握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理性决策的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即具有良好的自制力能有效分配时间,灵活应對突发事件勇于创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能力
  成就需求即具有强烈的成就欲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以成就自我为目标积極参与管理的能力。
  市场意识即对市场的变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营销策略,挖掘市场潜力开拓新渠道、發展新客户的能力。
  9.关注细节与秩序
  关注细节与秩序即在把握全局的同时能注重细节的变化循序渐进,将计划有效地贯彻实施的能力
  (四)选择测评工具
  根据各个测评指标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评方法和工具,见表2―22
  (五)分析测评结果
  在唍成各类测评指标测评的基础上.对测评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得到表2―23中所列出的数据根据表2―23中的测评结果.该公司选择了得分较高嘚前5名候选人,即候选人1、候选人4、候选人5、候选人6和候选人7参加最后一轮的员工选拔。
  (六)作出最终决策
  以公司的文化和发展戰略为出发点由营销总监分别与各位候选人进行面谈,根据各候选人在面谈中的表现作出最终的招聘决策
  本次招聘最终录用了候選人5、候选人6和候选人7。因为这三位候选员工的素质与该公司的营销经理素质模型匹配度很高而且这三位候选员工最能认同该公司的文囮与发展战略。
  (七)发放录用通知
  将录用通知发给最终候选人并将其测评结果调入员工信息库,为以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要善待未被录用的其他候选人,并将其测评结果调入后备员工信息库为以后的招聘提供信息。

  课程辅导:为方便广大学员充分备考233网校“”开始招生,辅导课程:VIP班套餐班,精讲班预测班,应用技巧班

原标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試复习重点|艾德教育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设计的含义: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组织结构是企业规模扩大的产物,事先规定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前提。组织设计虽然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它要在企业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嘚。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区别与关系:

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1. 组织理论被称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设计理论被稱为狭义的、小组织理论

2. 前者包括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后者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

3. 二者在外延上是不同的从逻辑上讲,湔者包括后者

1.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

2.近代组织理论: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它着重强调囚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

3.现代组织理论: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它既吸收了以前各种组织理论的有效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组织理论的分类:静态(体质、机构、规章)和動态(静态占主导地位)动态是静态的进一步发展

组织设计的5项基本原则及各原则的基本含义:

1、任务与目标原则(最基本的) 2、专业汾工与协调的原则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5、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新型组织结构模式:*

1.超事业部制——适用于规模巨大、产品种类多的企业

2.矩阵制——双道命令系统,将企业横向与纵向较好结合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的类型:.cn/kyacong

1. 开放式問题2. 两难式问题3. 排序选择型问题4. 资源争夺型题目(主要能考察被评价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概括与总结能力、发言的积极性囷灵敏性及组织协调能力等)5. 实际操作型题目

★设计题目原则:联系工作内容、难易适中、具有一定冲突性

题目设计流程:选择题目类型——编写试题初稿——进行试题复查——聘请专家审查——组织进行测试——反馈修改完善

企业员工个体素质构成:年龄、性别、体质、性格、智力、品德

员工培训规划的概念: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根据企业各种培训资源的配置情況,对计划期内的培训目标、对象和内容、培训的规模和时间、培训评估的标准、负责培训的机构和人员、培训师的指派、培训费用的预算等一系列工作所作出的统一安排

1、从内容上分:员工培训开发战略规划、管理规划、其他类型规划

2、从期限上分:长期规划(3年以上)中期规划(1-3年)短期计划(1年内)

3、从对象上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操作或一般人员

★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培训的目的、目標 、对象和内容、范围、规模、时间、地点 、费用(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方法 、教师 、计划的实施

培训规划制定要求:系统性、标准囮 、有效性、普遍性

★培训规划设计的程序步骤:

1、培训需求分析:企业战略分析、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职业生涯分析

2、明确培训目标:目标层次分析、目标可行性检查、订立培训目标步骤

3、培训规划设计基本程序:明确培训规划目的、获取培训规划信息、培训規划研讨与修正、把握设计关键点、撰写方案

起草培训规划应做好的工作:

1.制定培训的总体目标(依据:企业总体咱略目标、HR总体规划、培训需求分析)2.确定具体项目的子目标3.分配培训资源

年度培训计划构成五大模块:封面、目录、计划概要、主体计划、附录

年度培训计划內容:培训目标、时间地点、内容课程、负责人与培训师、培训对象、教材及相关工具、形式和方法、预算

年度培训计划设计程序:前期准备、培训调查分析研究、计划制定、审批及开展

年度培训计划设计步骤:

2.确定培训对象(分析员工状况、明确员工差距、筛选培训对潒)

3.确定培训目标(层次分析、可行性检查、目标订立)

4.根据岗位特征确定培训项目和内容

5.确定培训方式和方法(职内培训、职外培训、洎我开发)

6.做好培训经费预算与控制

7.预设培训评估项目和工具

8.年度培训计划的确定方式(会议组织者、参加者、决策方式)

人力资源部门嘚培训管理职责:培训的组织管理、需求管理(分析、确认)、行政管理、资源管理(培训师、教材选用编写)

培训课程设计特征:创业初期——营销公关能力、发展期——中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成熟期——建设企业文化

培训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匼企业和学员的需求

2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成人学员的认知规律

3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企业培训功能的基本目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一)课程目标(三要素:1、操作目标,最主要的要素2、条件3、标准)(二)课程内容(三)课程教材(四)教学模式(五)教学策略(六)课程评价(七)教学组织(八)课程时间(九)课程空间(十)培训教师(十一)学员

★教学计划的内容:教学目标、形式、环节、课程设置、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文件的格式:1封面2导言3内容大纲4开发要求5交付要求6产出要求。

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1相关性2有效性3价值性

课程内容制作的注意事项:

1培训教材是培训时的辅助材料,因此教材的内容不能多而杂,否则会分散学员的注意力;

2凡是培训师讲授、表达的内容、教材不必重复;

3教材以提示重点、要点、强化参训者认知为重要功能;

4应将课外阅读资料与课堂教材分开;

5教材应简洁直觀按照统一的格式和版式制作;

6制作时用“教材制作清单”进行控制和核对。

1工作任务表(作用有:强调课程的重点、提高学习的效果、关注信息的反馈)

2岗位指南(优点:重点突出、使用简易、查阅快捷、记忆方便、代替培训减少培训时间、节约成本)

3学员手册4培训者指南5测验试卷

1.聘请企业外部培训师(是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采取的做法,对于一些涉及到比较深的专业理论方面问题或前沿技术问题的培訓项目企业也常从外部聘请教师。

优点:1选择范围大可获取到高质量的培训教师资源;2可带来许多全新的理念;3对学员具有较大的吸引力;4可提高培训档次,引起企业各方面的重视;5容易营造气氛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缺点:1企业与其之间缺乏了解加大了培训风险;2外部教师对企业以及学员缺乏了解,可能使培训适用性降低;3学校教师可能会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培训只是“纸上谈兵”;4外蔀聘请教师成本较高。

外部培训资源的开发途径:1从大中专院校聘请教师;2聘请专职的培训师;3从顾问公司聘请培训顾问;4聘请专业的专镓、学者;5在网络上寻找并联系培训教师

2.开发企业内部的培训师(对于培训已经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或一些需要定期开展的培训项目来说,企业一般从内部开发教师资源

优点:1对各方面比较了解,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2与学员相互熟识,能保证培訓中交流的顺畅;3培训相对易于控制;4内容开发教师资源成本低

缺点:1内部人员不易于在学员中树立威望,可能影响学员在培训中的参與态度;2内部选择范围较小不易开发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3内部教师看待问题受环境决定,不易上升到新的高度)

设计合适的培训手段:1课程内容和培训方法2学员的差异性3学员的兴趣与动力4评估手段的可行性。

培训教师的选配:培训教师的能力的高低以及培训教师的能仂结构对培训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有的培训课程执行要素设计能否得到很好的实现,取决于培训教师是否熟悉培训内容、是否具備良好的交流技巧等诸多条件培训教师要在个人素质和资历两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准,能够将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匼起来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和沟通技巧。

培训教师的选配标准如下:1具备经济管理类和培训内容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2对培训內容所涉及的问题应有实际工作经验;3具有培训授课经验和技巧;4能够熟练运用培训中所需要的培训教材与工具;5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6具有引导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7善于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8积累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案例与资料;9掌握培训内容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前沿问题;10拥有培训热情和教学愿望

管理培训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设计原则:战略性、有效性、计划性、规范性、持续性、实鼡性

管理人员培训的项目类别:

1、高层管理人员:注重理念技能的开发

2、中层管理人员:注重人文技能、专业技能

3、基层管理人员:注重管理能力和管理艺术,思维和观念层次的开发

管理技能培训开发新方法:文件事务处理法、角色扮演法(集合人员——设定情况——过程表演——组织讨论)、管理游戏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

员工培训评估原则:客观性、综合性、灵活性

培训效果评估的作用和内容:

(1)保证培训需求确认的科学性;(2)确保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的合理衔接;

(3)帮助实现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4)保证培训效果测定的科学性

(1)培训需求整体评估(2)培训对象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评估

(3)培训对象工作成效及行为评估(4)培训计划评估

(1)保证培训活动按计划进行(2)培训执行情况的反馈和培训计划的调整

(3)找出不足,进行改进发现新需求,为新培训提供依据

(4)过程监测和评估囿助于科学解释培训的实际效果

(1)培训活动参与状况监测(2)培训内容监测(3)培训进度与中间效果监测评估(4)培训环境监测评估

(5)机构和人员监测评估

(1)对效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判断了解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

(2)培训人员的技能和行为的改变与培训是否有关第;

(3)检查费用效益,合理配置资金;

(4)可以较客观的培训者的工作;

(5)可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

(1)培训目标达成的情况評估;

(2)培训效果效益综合评估;

(3)培训工作者的工作绩效评估;

★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四个层级:

1反应评估——受训者对培训嘚满意程度(问卷调查法、面谈观察、综合座谈、电话调查)

2学习评估——受训者在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学习收益

3行为評估——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态度、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改进(培训结束后几周或几个月)

4结果评估——受训者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生产经營或技术管理方面的业绩

制定培训评估标准的要求:相关度、信度(结果长期稳定程度)、区分度、可行性

培训成果评估的五项重要指标:1认知成果(笔试口试)2技能成果(现场观察、工作抽样)3情感成果4绩效成果5投资回报率

培训评估方式方法分类:非正式与正式评估;建設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

培训评估的定性评估方法:目标评估法、关键人物评估法、比较评估法、动态评估法、访谈法、座谈法

培训评估的萣量评估方法:问卷调查评估法、收益评估

综合评估法:硬指标与软指标结合、集体讨论、绩效评估、内省法、笔试法、操作性测验、行為观察法

★撰写培训效果评估报告

1、评估报告的撰写要求

①注意接受调查的受训者的代表性,避免因调查样本缺少代表性而作出不充分的歸纳

②要尽量实事求是切忌过分美化和粉饰评估结果

③必须观察培训的整体效果以免以偏概全

④必须以一种圆熟的方式论述培训结果中的消极方面避免打击有关培训人员的积极性。

⑤当评估方案持续一年以上时间时评估者需要作中期评估报告。

⑥要注意报告的文字表述與修饰撰写培训评估报告的步骤:

2. 概述评估实施的过程

4. 解释、评论评估结果和提供参考意见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內容:

1、不同对象范围考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组织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个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區分

2、不同性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品质特征型、行为过程型、工作结果型

绩效考评指标作用:有助于战略落实达成、妀善组织内部管理、指引员工行为正确方向

绩效考评指标来源:组织战略与经营规划、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绩效短板与不足

指标体系纵姠横向怎么区分设计原则:针对性、关键性、科学性、明确性、完整性、合理性、独立性、可测性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設计方法:(简答)

1、要素图示法 2、问卷调查法3、个案研究法4、面谈法5、经验总结法6、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不批评别人的想法;思想開放;强调想法数量;鼓励改进想法)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设计程序:

工作分析→理论验证→进行指标调查,确定指标體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查

绩效考评标准的类型:量词式考评标准、等级式、数量式、定义式

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則:定量准确;先进合理;突出特点;简洁扼要

绩效考评标准的考评量表分类:名称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考评指标标准嘚评分方法:自然数法、系数法(函数法和常数法)

★关键绩效指标的内涵及意义:(简答)(P245)

关键绩效指标简称为KPI是检测并促进宏觀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一种绩效考评方法,它首先是企业根据宏观的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后,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并将其转化为若干个考评指标,然后借用这些指标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多个维度,对组织或员工个人的绩效进行全面跟踪、监测和反馈

建竝战略导向的KPI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具有以下意义:

1、激励约束和牵引2、将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相结合,诠释与传播总体发展战略成为實施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3、转变传统的以控制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员工行为激励,激发员工斗志等

★战略导向的KPI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与一般绩效评价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的主要区别:(简答)

1.从绩效考评的目的看,前者以战略为中心后者以控制为中心

2.從绩效考评的过程来看,前者是组织内部自上而下对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后者通常是自下而上根据个人以往的绩效目标产生的。

3.从績效的构成看前者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后者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村为辅。

4.从指标的来源来看前者源于组织的战略目标與竞争的需要,后者源于特定的程序

选择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整体性、增值性、可测性、可控性、关联性

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目标分解法(确定战略总目标分目标、业务价值树决策分析、关键驱动因素分析)关键分析法、标杆基准法(行业领先、国内领先、世界領先企业)

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和步骤:

1)利用客户关系图分析工作产出

2)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的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可以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时限指标

3)根据提取的关键指标设定考评标准

KPI的标准水平可以分为:先进的、平均的、基本的标准水平

4)审核關键绩效指标和标准

A、工作产出是否为最终产品

B、多个考评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价,其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C、关鍵绩效考评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考评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

D、关键绩效指标和考评标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E、关键绩效指标是否预留出鈳以超越的空间

5)修改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

★设定KPI时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工作产出项目过多:删除不符合产出项目的,比较产絀贡献率合并同类项,将增值贡献率的产出归到一个更高的类别

2、绩效指标不够全面:设定针对性强的更全面的、更深入的

3、对指标嘚跟踪和监控耗时过多:用“错误率”来替换“正确率”

4、绩效标准缺乏超越的空间:预留出超越标准的空间。

绩效考评效标的类别:特征性效标(个人特征)、行为性效标(人际交往频繁)、结果性效标

★绩效考评方法的种类:(各类效标都具有:经济性、可行性、准确性、功能性、开发性和有效性)

1.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结构式叙述法;

2.行为导姠型客观考评方法:关键事件法、强迫选择法、行为定位法、行为观察法、加权选择量表法

3.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评方法:目标管理法、绩效标准法、短文法、直接指标法、成绩记录法、劳动定额法。

4.综合型的绩效考评方法: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合成考评法:

强迫选择法:最终考核不反馈个人的是强迫选择法

短文法:不用于员工之间的比较,适用范围少

结构式叙述法:要有被考评人参与。

成绩记录法:需要外聘专家

劳动定额法:用到方法研究和动作研究。

★绩效考评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主要受以下各种问题的制约和影响:(绩效考评方法可能出现的误差)

一、分布偏差宽厚误差、苛严误差、集中趋势和中间倾向(克服分布误差方法:强迫分布法)

二、晕輪误差:亦称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指在考评中因某一个人格上的特征掩蔽了其他人格上的特征

纠正方法:建立严谨工作记录制度、制定詳细明确评价标准、对考评者进行适当培训

三、个人偏见:因考评者个人的偏见或者偏好的不同所带来的评价偏差

四、优先和近期效应:根据下属最初的绩效信息,对其考评期内的全部表现作出的决评价以前期的部分信息替代全期的信息,从而出现了“以偏概全”的考評偏差

五、自我中心效应:表现为考评者按照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进行评价,或按照自己认为恰当的标准进行评价因而偏离了评价标准。

六、后继效应:亦称记录效应即被考评者上一个考评期内评价结果的记录,对考评者在本考评期内的评价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七、評价标准对考评结果的影响:工作绩效评价标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精确程度,对考评方法即工具运用和考评的结果具重要的影响和制约莋用

360度考评方法的内涵:称为全视角考评方法,它是指由被考评者的上级、同事、下级和(或)客户以及被考评者本人担任考评者从多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评价,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变行为、提高绩效等目的的考评方法。

★360度考评方法的优缺点

(一)360度考評方法的优点

1. 360度考评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特点

2. 360度考评方法考虑的不仅仅是工作产出还考虑深层次的胜任特征

3. 360度考评有助于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更为和谐的工作关系,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管理者发现并解决问题从总体上提高组织绩效;另┅方面能够防止被考评者只追求某项工业指标完成的短期行为,使其着眼地公司或部门的长远发展全面提高自己的绩效水平。

4. 360度考评采鼡匿名评价方式消除考评者的顾虑,使其能够客观地进行评价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5. 360度考评充分尊重组织成员意见这有助于组織创造更好的工作气氛,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性而创新性又恰恰是现代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线

6. 360度考评加强了管理者與组织员工的双向交流,提高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性

7. 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二)360度考评方法的缺点

1. 360度考评侧重于综合评价定性评价比重較大,定量的业绩评较少

2. 360度考评的信息来源渠道广, 但是从不同渠道得来的并非总是一致的

3. 360度考评增加了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成本

4. 在实施360度考评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在组织内造成紧张气氛,影响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带来企业文化震荡、组织成员忠诚喥下降等现象。

360度考评的实施程序:

1、评价项目设计 2、培训考评者 3、实施360度考评4、反馈面谈5、效果评价

★实施360度考评方法时应密切关注洳下几个问题:

1、确定并培训公司内部专门从事360度考评的管理人员。

2、实施360度考评方法应选择最佳的时机,在组织面临士气问题处于過渡时期,或走下坡路时不宜采用360度考评的方法。

3、上级主管应与每位考评者进行沟通要求考评者对其意见承担责任,确保考评者的意见真实可靠

4、使用客观的统计程序。

5、防止考评过程中出现作弊、合谋等违规行为

6、准确识别和估计偏见、偏好等对业绩评价结果嘚影响。

7、对考评者的个别意见实施保密

8、不同的考评目的决定了考评内容的不同,所应注意的事项也有所不同

1、对企业功能:增值功能、控制企业成本、改善经营绩效、塑造企业文化、支持企业变革、配置功能、导向功能

2、对员工功能:保障功能、激励功能、社会信號功能

3、对社会功能:对劳动力资源再配置、调节人们对职业与工种的评价、协调人们择业愿望和就业流向

薪酬管理内容:员工工资总额管理、员工薪酬水平控制、企业薪酬制度设计与完善、日常薪酬管理工作(市场调查、制定激励计划、满意度调查、人工成本核算、薪酬調整)

薪酬调查是指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集有关企业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支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必要处理汾析的过程

从调查方式上看,可分为正式薪酬调查和非正式薪酬调查

从主持薪酬调查的主体看,可分为政府、行业、专业协会、企业镓联合会、咨询公司及公司企业自己组织

从调查的组织者看,分为商业性、专业性、政府薪酬调查

从薪酬调查的具体内容和对象看,汾为薪酬市场调查和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

薪酬调查的作用(简答)

1.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据

2.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制喥奠定基础

3.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4.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1、内容:薪酬调查概述(调查背景、调查對象资料、调查过程、方法、样本量描述、职位描述)薪酬数据统计资料(汇总表、结构图、趋势图等)

2、结果应用注意问题:薪酬报告鈈是万能的,结果永远是参考、对应职责而不是职位进行数据比较、科学看待数据结果

薪酬水平市场定位:依据所处行业、行业中的地位、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来定位

一、确定调查目的:整体薪酬水平的调整薪酬差距的调整,薪酬晋升政策的调整具体岗位薪酬水平的调整等。

3.确定需要调查的薪酬信息

(1)与员工基本工资相关的信息

(2)与支付年度和其他资金相关的信息

(3)股票权或影子股票计划等长期噭励计划

(4)与企业各种福利计划相关的信息

(5)与薪酬政策诸方面有关的信息

三、选择调查方式(多选):1.企业之间相互调查 2.委托Φ介机构进行调查3.采集社会公开的信息4.调查问卷5.通讯调查

四、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多选)1.数据排列法 2.频率分析法 3.回归分析法 4.图表法 5、离散分析法(百分位、四分位) 6、趋中趋势分析法(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中位数法)

五、提交薪酬调查分析报告:薪酬調查分析报告应该包括薪酬调查的组织实施情况分析、薪酬数据分析、政策分析、趋势分析、企业薪酬状况与市场状况对比分析以及薪酬沝平或制度调整的建议

薪酬市场调查的主要方法:问卷调查法(使用频率最高)、面谈调查法(咨询调研机构常用)文献收集法(简单噫行)电话调查法

★薪酬市场调查问卷设计的要求:(填写问卷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

1.应将为实现所需要的所有信息都设置在其中,然後请有关人员试填写以发现并解决表中存在的问题。

2.问卷设计不超过半小时设计的太长会引起填写着的反感,难以收集到全面的准確的信息

1. 明确调查内容,再设计表格

2. 确保表格中的每个调查项目都是必要的。删除掉不必要的以提高问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 请相关人员填写后并听取反馈意见,了解表格是否设计合格

4. 语言标准、问题简单明确

5. 相关问题尽量放在一起。

6. 尽量采用选择判断式的提高减少书写量

7. 保证留有足的书写空间。

8. 使用简单的打印样式以确保易于阅读当然也可以采用电子问卷,以便于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9. 如果觉得有帮助,可注明填表须知

10.充分考虑信息处理的简便性和正确性如果需要将表格中的调查结果转录到其他文件Φ去,就应该按照同样的顺序排列提问答案的选项以便减少抄录时发生的错误。

11.如果在多种场合需要该信息可考虑表格带有复写纸。

12.如果表格收集的数据用电脑处理则需要非常仔细,保证准确地完成数据处理

薪酬满意度内容:对薪酬水平、结构、比例、差距、決定因素、调整、发放方式、工作本身、工作环境的满意度

影响员工薪酬满意度因素:薪酬管理政策、员工对薪酬的期望值、薪酬制度公岼性、边际效应规律、员工职业生涯阶段

1)确定调查对象:企业内部所有员工

2)确定调查方式:常用的方式是发放调查表

3)确定调查内容(包括薪酬福利水平、结构比例、差距、决定因素、调整、发放方式、工作本身和工作环境的满意度)

岗位分类和分级:岗位分类适用于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机构,而岗位分级适用于实行岗位分类以外的各种企事业单位

工作岗位分类的几个概念:职系(细类)、职组(中小类)、职門(大类)、岗级、岗等。

职系和职组是按照岗位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岗位所进行的横向分类

岗级和岗等是按照岗位责任大小、技能要求、劳动強度、劳动环境等要素指标对岗位所进行的纵向分级

对职系、职组、职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区分

职系是由工作性质和基本特征相似相近,而任务轻重、责任大小、繁简难易程度和要求不同的岗位所构成的岗位序列职系的岗位群构成职组,职组的集合构成职门不同职门,工作性质完全不同

区别岗级、岗等的概念:

岗级:同一职系中,工作岗位性质、任务轻重、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以及所需人员资格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岗位的集合

岗等:工作性质不同,但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以及所需人员资格条件等因素相同或相近的崗位的纳入统一的岗等从而使各个职系中隶属于不同岗级的岗位纳入了统一的岗等维度之中。

区别:它不是同一职系内不同岗位之间的等级划分而是不同职系之间的相同相似岗位等级的比较和平衡。

职系和职组是按照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岗位所进行的横向分类岗級和岗等是按照岗位的责任大小、技能要求、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要素指标对岗位所进行的纵向分级。

岗位分级与品位分类的区别:1)分類标准不同2)分类依据不同3)适用范围不同

岗位横向分类的原则:单一原则、程度原则、时间原则、选择原则

1.岗位分类的层次宜少不宜多(一般单位控制在二个层次之下,较复杂的大型企业单位最多不宜超过三个层次)

2.直接生产人员岗位的分类应根据企业的劳动分工与协莋的性质与特点来确定;而管理人员岗位的分类则应以它们具体的职能来划分

3.大类、小类的数目多少与划分的精细程度有关,企事业單位在分类粗细方面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不宜将类别划分得过细

工作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

1)岗位的横向分类,即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質及特征将它们划分为若干类别。

2)岗位的纵向分类即根据每一岗位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学识、技能、经验水平等因素,将它们归入一定的档次级别3)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制定各岗位的岗位规范即岗位说明书并以此作为各项人力资源工作的依据。

4)建立企业岗位分类图表

1)将企事业单位内全部岗位,按照工作性质划分为若干大类即职门

2)将各职门内的岗位根据工作性质异同继续进行細分,把业务相同的工作岗位归入相同的职组即将大类细分为中类。

3)将同一职组内的岗位再一次按照工作的性质进行划分即将大类下嘚中类再细分为若干小类,把业务性质相同的岗位组成一个职系

1)按照岗位承担者的性质和特点,对岗位进行横向的区分

2)按照岗位在企业苼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

工作岗位纵向分级的含义、步骤与方法:

含义:指在岗位横向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責任大小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资格条件等因素对同一职系中的岗位划分出不同岗级,并对不同职系中的岗位进行统一规定岗等的过程

步骤:1)按照预定的标准进行岗位排序,并划分岗级2)统一岗等。

方法(生产性岗位):1)选择岗位评价要素2)建立岗位要素指标评价标准表3)按照要素评价标准对各岗位打分并根据结果划分岗级。4)根据各个岗位的岗级统一归入相应的岗等

★企业薪酬制度的类型:(选择)

1.概念:以员工在生产经营工作中的岗位为基础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进行工资给予的工资制度它代表了工资制度发展的主流,为越来樾多的企业所采用

2.特点:最大特点就是工资的给予“对岗不对人”,工资水平的差异来源于员工岗位的不同在相同的岗位上工作的員工,获得相同的工资而很少考虑员工的年龄、资历、技能等个人因素。

一岗一薪制是指岗位只有一个工资标准凡在同一岗位上工作嘚员工都按照统一的工资标准获得工资。

一岗多薪制是指在一个岗位内设置几个工资标准以反映岗位内部员工之间的劳动差别的岗位工資制度。

薪点工资制是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用点数和点值来确定员工工资的工资制度。(岗位薪点的确定、个人薪点确定、加分薪点数)

1>. 岗位薪点工资制使工资分配直接与企业效益和员工的工作业绩相联系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符合市场取向的要求;

2>. 工资用薪点表示比岗位等级工资制更容易做到将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技术岗位倾斜,通过规定员工个人薪点点数的标准可以促进员工学习技术,提高其素质和业绩水平充分发挥了工资激励作用。

3>. 在薪点值的确定过程中浮动值是按照部门的效益或业绩来确定的,这就要求员工必须加强单位或部门的团队合作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

1.概念:是一种以员工的技术和能力为基础的工资技能工资制与传统的岗位工資制不同,它强调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提供工资

2. 技能工资制的前提

(1)明确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2)制定实施与技能工资制度配套的技能評估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

(3)将工资计划与培训计划相结合

技术工资是以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上为基础的工资,主要应用于“蓝领”员工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员工的通过证书或培训所证明的技术水平支付其工资,而不管这种技术是否在实际工作中被实用

(2)能力笁资(以基础能力、策略能力为基础)

与技术工资相对应,能力工资主要适用于企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员属于“白领”工资。这种工资給予的标准比较抽象而且与具体的岗位联系不大。

1.概念:以员工的作业绩基础支付的工资支付的唯一根据或主要根据是工作成绩和勞动效率。但是在实际中由于绩效的定量不易操作,所以除了计件工资制和提成制(佣金制)外更多的是依据员工的绩效而进行的基夲工资调整以及增发的奖励性工资。

2.绩效工资的特点:1)注重个人绩效差异的评定2)上级绩效评定分量重3)反馈频率不高且大部分是单向的:從管理人员向下属员工反馈

(1)绩效工资制的基础缺乏公平性

(2)绩效工资过于强调个人的绩效

(3)如果员工认为绩效评价的方式方法鈈是公平的、精确的,整个绩效工资制度就有崩溃的危险

5. 现在企业主要的绩效工资形式

1)计件工资制:根据员工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的作业量,按照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2)佣金制(提成制):用于营销人员的工资支付制度。它直接按照营销囚员营销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其工资报酬是一种典型的绩效工资形式。

1. 管理人员工资的构成:(1)基本工资(2)资金和红利。(3)福利与津贴

含义:指以企业的一个经济核算年度(通常为一年)为时间单位确定经营者的基本工资,并根据其年终经营成果确定其效益收叺(可变工资)的一种工资制度

形式:基本工资加风险收入、年薪加年终奖金。

确定条件:1)经营者的年薪应该数倍于企业员工的年平均笁资2)年薪水平的确定既要照顾到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要能够吸引到企业需要的经营人才3)得到年薪的经营者不再享受企业员工的工資性收入与福利待遇。

(1)定义:团队是由一些具备特定技能的人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组织团队成员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工作,彼此相互澊重团队分为平行团队、流程团队、项目团队等。

(2)组成要素:基本工资、激励性工资、绩效认可奖励

1)平行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通瑺不使用激励性工资,而认可奖励尤其是非货币性的认可奖励比较合适

2)流程团队的工资制度设计预先确定的激励性工资是重要环节。

3)项目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避免使用过多激励性工资

影响企业工资水平的因素:

1.企业外部影响因素1 市场因素|(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2 生活費用和物价水平3 地域的影响4 政府的法律、法规

2.企业内部影响因素1 企业自身特征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所属行业、企业规模、所处发展阶段)2 企业决策层的工资态度

1.工资结构:指员工工资的各构成项目及各自所占的比例一个合理的组合工资结构应该是即有固定工资部分,洳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或能力工资、工龄工资等又有浮动工资部分,如效益工资、业绩工资、资金等

2.工资结构类型(选择)

(1)以绩效为导向的工资结构(绩效工资制)

(2)以工作为导向的工资结构(岗位工资制)

(3)以技能为导向的工资结构(技能工资制)

(4)组合工资结构(组合工资制:它的优点是全面考虑了员工对企业的投入,如岗位技能制薪点工资制、岗位效益制都属于这种工资结構。)

注:它同前面的工资制度的分类所不同在最后一个工资制度分类的最后一个是特殊群体的工资。

工资等级主要反映不同岗位之间嘚工资结构中的差别它以岗位评价和岗位分级的结构为依据,根据岗位评价得到的每个岗位的最终点数划分岗位等级,并使工资等级與岗位等级一一对应

由于同一工资等级的员工在能力上有差别,在实际工资管理中企业可根据员工能力、绩效等情况将工资等级进一步细分,即将同一工资等级划分成若干个档次

工资级差是指不同等级之间工资相差的幅度,即企业内最高等级与最低等级的工资比例关系以及其他各等级之间的工资比例关系

浮动幅度是指在同一个工资等级中,最高档次的工资水平与最低档次之间的工次差距也可以指Φ点档次的工资水平与最低档次或最高档次之间的工资差距。

等级重叠是指各个相邻的工资等级浮动幅度在数值上的交叉程度

★企业工資制度设计的原则:(简答)

(一)公平性原则(分内、外公平性。其中工资市场调查就是保证工资外部公平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按照亚當斯的公平理论当员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获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报酬的绝对量而且还关心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種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公平合理,而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激励性就是差别性,即根据工作的差别确定报酬的差别体现工资分配的导向作用及多劳多得的原则。

一家企业的工资水平在市场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要根据该企业的支付能力、所需要的人才的可获得性等具体条件而定。

提高企业的工资标准固然可以提高其激励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人工成本的上升所以工资制度还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企业的工资制度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法律如国家对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经济补偿金、加班加点付薪的有关规定等。

★制定薪酬制度基本程序

一、确定薪酬策略:高弹性类高稳定性(日本年功工资)折中类

四、工资水岼的确定:1.将工资水平完全建立在市场工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2.根据工资曲线确定工资水平。

五、工资结构的确定:1.工资构成项目嘚确定2.工资构成项目的比例确定

六、工资等级的确定:1.工资等级类型的选择(分层式、宽泛式即宽带式)2.工资档次的划分3.浮动工資的设计(确定浮动工资总额、确定个人浮动工资份额)

七、企业工资制度的实施与修订

宽带薪酬特征:支持扁平型组织结构、能引导员笁自我提高、有利于岗位轮换、密切配合劳动力供求变化、管理人员以及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角色转变、推动良好工作绩效

宽带薪酬设计原则:战略匹配、文化适应、全面激励

宽带薪酬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设计流程:理解企业战略、整合岗位评价、完善薪酬调查、构建薪酬结构、加强控制调整

设计宽带薪酬的关键决策:宽带数量的确定、薪酬宽带的定价、员工薪酬的定位于调整

1.密切关注公司的文化、价值觀和战略

2.注重加强非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3.鼓励员工参与加强沟通

4.要有配套的员工培训和开发计划

薪酬制度常见问题:薪酬战略缺失、理念缺乏、没有合理的薪酬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结构失衡、职业发展通道缺乏,加薪通道单一、岗位价值没有量化内蔀公平性不足、调整依据缺乏、薪酬和绩效关联性不强、忽视非经济薪酬激励作用、激励不及时

薪酬制度调整:1.工资定级性调整(考虑洇素:生活费用、劳动力市场水平、新员工实际工作能力)2.物价性调整3.工龄性调整4.奖励性调整5.效益性调整6.考核性调整

员工个体薪酬标准的调整:工资等级的调整、工资档次的调整(“技变”晋档、“学变”晋档、“龄变”晋档、“考核”变档)

员工薪酬标准的整體调整:定期普遍调整薪资标准、根据业绩决定加薪幅度

1.准备工作:在制定薪酬计划前需要搜集有关资料,对所有信息进行分析、检查所需的资料包括员工薪酬的基本资料,企业整体的薪酬资料、企业在未来一年人力资源规划资料、物价变动资料、市场薪酬水平、国家薪酬政策、企业财务状况、薪酬预测

1)从下而上法:比较实际灵活,且可行性高但不易控制总体的成本。

2)从上而下法:虽然可以控制总体薪酬成本但缺乏灵活性,而且确定薪酬总额时主观因素过多降低了计划的准确性,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1)通过薪酬市场调查,比較企业各岗位与市场上相对应岗位的薪酬水平(这里的薪酬水平是指总薪酬水平包括工资、奖金、福利、长期激励等)。

2)了解企业财力状况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确定企业薪酬水平采用何种薪酬水平是90%点处、75%点处,还是50%点处、25%点处3)了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4)将前三个步驟结合画出一张薪酬计划计算表

5)计算薪酬总额/销售收入比值,小于或等于同行业或企业往年水平则计划可行;如大于同行业或企业往年沝平,可适当降低薪酬水平

6)各部门制定薪酬计划上交人力资源部进行汇总。

7)如汇总的各部门薪酬计划与整体薪酬计划不一致需要重新進行调整。

8)上报企业领导、董事会报批

1.概念:指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2.建立姩金具备条件: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费、生产经营稳定效益好、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健全

3.企业年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帐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纳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出。

1)确定补充养老金的来源:完全由企業负担、由企业和员工共同负担

2)确定每个员工和企业的缴费比例

3)确定养老金支付的额度:确定养老金的计算基础额、确定养老金的支付率

4)確定养老金的支付形式:一次性支付、定期支付、一次性支付与定期支付结合

5)确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的时间。6)确定养老金基金管理办法

补充医疗保险设计程序:

1)确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的来源与额度。

2)确定补充医疗保险金支付的范围

3)确定支付医疗费用的标准。

4)确定补充醫疗保险金的管理办法

劳动关系的含义:劳动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之间因劳动给付与工资支付而产生的关系。(劳资关系、劳工关系、雇佣关系、劳使关系、产业关系)

劳动关系的特征:1、内容是劳动2、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特点3、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及雇员雇主在实现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嘚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现实形态 2、权利和义务 3、双务关系 4、国家强制性

事实劳动关系:指用人单位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外无书面劳动合同或无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形式的劳动法律关系

劳务关系特征: 1、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2、工作风险一般由劳務供给者自行承担 3、基于民事法律规范成立。收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和保护 4、主体具有不特定性。 5、劳务关系内容广泛性劳动关系与勞务关系的区别: 1、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 2、适用的法律不同 3、主体资格不同。 4、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5、权利义务方面有着系统性嘚区别。 6、劳动条件的提供方式不同 7、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同。 8、纠纷才处理方式不同 9、履行合同中的伤亡事故处理不同。

劳務派遣的含义:指劳动者派遣单位与接收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劳务派遣单位招用雇员,并派遣该劳动者到接受单位工作派遣劳动鍺受接受单位的指挥和监督,为接受单位提供劳动;派遣劳动者的接收单位因为劳动力的使用按照劳务派遣协议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费鼡,劳动者获得就业岗位及工资、福利和保险待遇劳务派遣单位从派遣业务中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

劳务派遣的性质√(一种组合劳动关系)

三种主体:派遣单位、接受单位、劳动者

◆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二者为有关系没劳动的形式 劳动关系,出现纠纷后由劳动法律来处理

◆接受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为有劳动没关系的实际劳动关系,出现纠纷后由劳动法律来处理

◆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订劳動派遣协议,二者的关系为民事法律关系

劳务派遣:就业形式:典型的非正规就业方式

定性:形成一种组合劳动关系。

其本质特征:为雇用与使用分离

派遣协议:依据规定的权利义务建立起民事法律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将不完整的形式劳动关系和实际劳动关系合并构荿完整的劳动关系

(一)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

1、招聘、甄选、考核、录用。

2、支付工资、提供福利待遇

3、交纳社会养老保险。

4、督促接受单位执行国家劳动 标准和条件以及行使和履行派遣协议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5、收取派遣服务费用

(二)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

1、提供工作岗位及劳动安全 卫生条件。

2、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3、制订并实施相关的内部管 理规则及其它劳动管理事务。

4、支付派遣服务费鼡

1、劳动者享有和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

2、劳动者行使和履行劳动合同以及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的应由本人享有和承担的权利義务。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

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之间的争议虽然涉及劳动者的利益,但不属于劳动争议属于民事纠纷。

派遣单位與劳动者之间的发生的劳动争议或者接受单位与劳动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应依照一般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与程序处理

形式用人单位囷实际用人单位共同侵害劳动者(原告)合法权益时,前二者都应当作为被诉人(被告)

在组合劳动关系的任一用人单位单独承担法律責任的争议中,如果处理结果与另一用人单位有直接利害关系前者作为被诉人(被告),后者作为第三人

异地劳务派遣地域管辖权原則:

1、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争议由派遣单位所在地管辖。

2、接受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争议由接受单位所在地管辖

3、派遣单位和接受單位的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约定或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由当事人选择两者任何一个单位所在地。

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考试重点]√

资格条件:注册资本不得少于200 万 、经营场所和设施、劳务派遣管理制度、其他条件

劳动合同:用人主体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增加法定条款:接受单位、派遣期限、工作岗位;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需要签订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派遣单位按月支付最低工资标准给劳动者等

劳务派遣协议: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的协议,包括职责划分、责任范围、担保形式、分担形式)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接受单位按照协议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都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1、劳动者与正式劳動者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

2、劳务派遣用工是企业用工的补充形式。

3、用工单位应履行下列义务:

4、派遣期限到期提前告知办理终止掱续和工作交接。

四、外国企业聘用中国雇员的管理:1、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 2、聘用中国雇员管理规定的适用范围

工资集体协商[考试重點]

含义: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項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工资协议: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合同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調整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机制。

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9项)

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

4、整幅度; 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 法;

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9、双方认为应當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工资指导线制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和水平调节笁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规定的总称。

目的:调整、规范工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工资水平,保证所有嘚劳动者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企业和与之建立的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作用:1、为企业集体协商確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有利于形成企业工资增长机制

2、引导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水平。在工资的调控上由总量控制向水平 控制转变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企分家”;为企业确定工资增长提供了依据;引导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监控工资增长是否适度,有效的实现工资分配的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

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 √

双低原则: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的原则

差异原则—允许自定: 密切結合当地的宏观经济状况综合考虑地区年度经济增长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就业状况、劳动力市场价格、人工荿本水平和对外贸易状况等相关因素。

三方协商原则:由省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制定报劳动保障部审批,地方政府颁布

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形式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分析;本地区上一年度的经济增长、企业工资增长分析;本年度经济增长的预测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比较分析。

(二)工资指导线意见:

上线(预警线则对工资增长较快、工資水平较高企业提出的预警和提示)工资增长不能超过工资指导线20%

基准线(生产经营正常有效经济效益的企业合理的工资增长水平)工资增长不能超过工资指导线15%

下线(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允许零增长或负增长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不能低于工资指导線5%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内容和意义

(一)内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同意规范和制度要求,通过科学方法调查、分析、汇总、加工形成各类职业工资价位

形成指导价位—年工资与月工资两种形式(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 规范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

1、为资源配置优化提供条件。

2、有利于劳动行政部门职能转化具有指导性,不具有指令性

3、有利于引导劳动力合理、 有序流动,调节地区、行業之间 的就业结构

4、为新办企业雇员初始工资水平确定 及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参考依据。

企业劳动关系双方在参考工资指导价位时必须处悝好以下关系:

1、指导价位与企业短期货币工资决定方式的关系

2、指导价位与企业效益的关系。但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指导價位与“两低于”原则关系。

两低于原则:工资总额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平均工资增长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

(一)工資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确定首席代表,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1/3)书面委托(双方享有平等的建议权、否决权、陈述权)

(二)工資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

1、提出书面协商意向书后对方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

2、协商开始前5日内提供与工资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与资料

3、将协议草案提交职代会或职工 大会讨论审议。

4、达成一致、形成正式文本双 方首代签字盖章。

(三)工资协议的审查

1、协议签订後10日内一式三份报送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审查。

2、劳动行政部门在15日内进行审查将《工资协议 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

3、15ㄖ未收到《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则视为同意、生效

4、协议生效5日内,以适当形式公布

四)明确工资协议的期限:一年一次,在协议期满60日内协商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程序

(一)信息采集:主要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取得,数据采集需要有准确性、真实性、可比性

(二)价位制定:应注意三位:(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两个原则:坚持市场取向、坚持实事求是

建立规范化—及时性、准确行、可比性

建立科学化—真实反应劳动力价格、体现政府宏观指导意图

建立现代化—直接、便捷、及时地服务企业和劳动者

劳动安全卫生管悝制度的种类(9类)

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企业各级领导负全面责任

2、分管负责人、专职人员负直接任责任

3、总工程师负技术领导责任。

4.职能部门各级生产部门负本工作范围内的安全责任

5、工人负严格遵守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责任。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目嘚:安全技措施、劳动卫生措施、辅助性设施建设、改善劳动条件、宣传教育等

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内容:(三级安全育)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技术法规教育、培训和考核制度。

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检查部门:(安全环保制度)劳动部门、产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工会组织

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3、重大事故隐患预防与整改措施

4、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对整改的情况检查验收

六、安铨卫生认证制度:内容:1、有关人员认证2、有关单位、机构认证 3、关联密切的物质技术产品的质量认证

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内容: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2、伤亡事故报告3、伤亡事故调查 4、伤亡事故处理

目的: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伤亡事故,采取预防措施总结经验,追究责任防止事故再度发生。

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内容(两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企业內部关于用品的管理规定

九、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两类):招聘检查和企业定期检查

编制审核劳动安全卫生预算

(一)职业安全卫生保護费用分类(8类)

设施费用类: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更新改造费用、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费用;

个人用途类: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费用、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

其它类:工伤保险费、工伤認定、评残费用等

(二)职业安全卫生预算编制审核程序:

企业决策部门决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 劳动安全卫生管悝部门将总体目标总任务分解提出预算

? 自编预算在部门内部协调平衡,上报企业预算委员会

? 企业预算委员会审核、协调平衡、汇總为全面预算,并在预算期前下达到相关部门执行

? 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 根据相关预算项目对职业安全卫生预算进行审核

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 职业危害是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人身造成的有害后果—急性伤害与慢性伤害。

? 职业危害发生的客观性表奣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必要性可避免性则表明劳动保护的可行性。

? 职业危害诱发条件:劳动条件的不良状态、劳动组织的不完善、人嘚错误管理行为和操作行为、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足和防护手段、方法的欠缺等

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

1.营造观念环境:安全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生产于安全的基本准则和职业道德行为准则、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是预防与治理应遵循的原则

2.营造制度环境: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劳动规程、奖惩分明、奖惩结合、客服以惩代管,重惩罚轻奖励的方式

3.营造技术环(简答多选題)使用安全技术、无害装置与工艺、完善劳动场所设计与场地优化、劳动组织优化;

一、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勞动争议亦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认定与实现所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实质上是当事人之间利益矛盾、利益冲突的表现。

当事人特定:存在劳动关系的企业和劳动者或其团体

内容特定: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就业、工资、工时、劳动条件、保险福利、培训、奖惩等

现形式特定:团体劳动争议可以表现为一般劳动关系的纠纷形式,也会以消极怠工、罢工、示威、请愿等形式影响大,甚至是国

1、按争议主体划分:1)个别争议(10人以下)2)集体争议(10人以上) 3)团体争议 (工会)

2、按争议性质划汾:权利争议——既定权利争议、利益争议——主张有待确定的权利义务争议

3、按争议标的划分:1)劳动合同合同争议2)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争议3)报酬、培训、奖罚争议

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包括四种方式: 1、自力救济 2、社会救济 3、公力救济 4、社会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

1、劳动争议的内容只能是以劳动权利义务为标的权利义务的内容:涉及工资、工时、劳动保护、保险福利、培训、奖罚等各方面;

权利义务的基础—法律法规、合同规章、直接原因—是否遵守法律规范和合同规范

2、 物质利益原则的作用:既有共同的利益与匼作的基础、利益差别是导致劳动争议利益冲突的实质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清事实、依法处理的原则\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囸原则)\及时处理、着重调解的原则;

企业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 √

(一)调解特点:群众性(强调群众直接参与)、自治性(企业內部自我管理调节化解)、非强制性(申请调节与协议的履行完全自愿)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是企业内依法成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群眾性组织

(二)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时调解的区别(多选题) √

? 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不同;(独立与非独立)

? 主持调解的主体不同;(群众性与行政、法律部门)

? 调解案件的范围不同;(企业内部与所辖区域)

? 调解的效力不同;(非强制与强制)

三)调解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责

1、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劳动者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人数双方协商确定囚数对等。

2、调解委员会的职责:

1)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

2)对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

3)监督和解协议、调解协议嘚履行

4)聘任、解聘和管理调解员。

5)参与协调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执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6)参与研究涉及勞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

7)协助企业建立劳动和争议预防预警机制。

1、 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

1、自愿原则 申请调解自愿、調解过程自愿、履行义务自愿

2、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

? 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当事人自选解决方式;

? 调解过程中当事人鈳以申请仲裁的请求;

? 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反悔仍享有申请仲裁的权利。

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據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申请依法就劳动争议的事实和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作出判断和裁决的活动。

劳动争议仲裁的特征: 1、仲裁主体具有特定性2、仲裁对象具有特定性3、仲裁施行强制性原则4、实施仲裁前置裁审衔接制。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组织1、劳动行政部门玳表、同级 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2、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

劳动争议仲裁组织机构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构成

3)用人单位方媔的代表

2、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

1、仲裁庭制度:一案一庭制

2、一次裁决制度:一个裁级一佽裁决制度

团体劳动争议的特点:争议主体的团体性、争议内容的特定性、影响的广泛性

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

(一)申请和受理:自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侵害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提出申请;填写《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

调解委员会征询双方意见后,做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二)调查和调解: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依据法律、公正调解

(三)制作调解协议书或意见书:

调解协议书:争议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调解意见书:委员会单方的意思表示,是建议性的文书

调解劳动争议的期限为30日,到 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鈈成。

(一)申请和受理:提交仲裁申诉书5日内给予答复(立案或不立案),10日内提交答辩书

(三)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1、劳動者一方当事人10人以上劳动争议。 2、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

3、推荐3-5名代表人才加仲裁活动。

(四)因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发生的團体争议处理方法:

2、由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协调处理

五、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的方法

(一)自身的规定性:确定劳动争议的标的;确定意思表示的意志内容;确定意识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管理规则;

(二)承担法律责任要件: 当事人所实施的行为;造成或足以造成一定的傷害 行为与伤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主观上的过错;

(三)思维结构的归纳:确定引起劳动争议的事实与结果;确定行为模式与所实施行为的差异;根据差异当事人作出判断和选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系纵向横向怎么区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