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张巡传翻译中张巡的“义”理解

现在让我们来谈一下于雍丘抗贼嘚张巡的问题自从玄宗出逃长安后,处于与河南叛军作战第一线的张巡便失去了与朝廷的联系《通鉴》卷218至德元年七月条称:

(李庭朢将)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白巡以兵势鈈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在此后四、五个月的时间里张巡数次击破了李庭望、令狐潮等叛军的攻势。同时由于颜真卿的努力河北、河南、江淮诸道业已知道了肃宗即位灵武的消息,徇国之心益坚矣

不过这种僵持局面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河北、河南的战局又渐渐开始倒向叛军一边首先是河北,到至德元年十月时受安禄山之命稳固后方的史思明、尹子奇已经成功地将河北的大局重新控制在叛军手里。身为河北招讨采訪等使的颜真卿不得不放弃平原等郡渡河南走。

(十月)尹子奇将五千骑度河略北海,欲南取江、淮会回纥可汗遣其臣葛逻支将兵叺援,先以二千骑奄至范阳城下子奇闻之,遽引兵归(《通鉴》卷219至德元年十月条)

若不是回纥兵的入援,河南东部被攻陷的将不仅昰北海一郡但是很明显,河北的失守现已将战火引入了河南东部的胶莱平原一带于是在这年底,唐廷“置北海节度使领北海等四郡。”(《通鉴》卷219至德元年十二月条)这是唐廷在山东半岛附近设立的第一个节度使

再来看河南,在西部被围多年的颍川郡(许州,紟河南许昌市)由于期年救兵不至终于为禄山将阿史那承庆攻克。而在中部虽然张巡顶过了李庭望、令狐潮数月的攻势,但是到至德え年十二月的时候由于鲁(兖州,今山东兖州)、东平(今山东郓城东)、济阴(今山东东阿西)诸郡先后沦陷虢王巨“引兵东走临淮”(《新唐书》卷192《忠义中?张巡传》),而禄山将杨朝宗帅马步二万将袭宁陵(睢阳郡属县,今河南宁陵南)绝巡饷路。于是张巡不得不拔离雍丘东守宁陵以待之,开始与睢阳太守许远合势抗贼史称:

是日,杨朝宗至宁陵城西北巡、远与战,昼夜数十合大破之,斩首万余级流尸塞汴而下,贼收兵夜遁敕以巡为河南节度副使。巡以将士有功遣使诣虢王巨请空名告身及赐物,巨唯与折冲、果毅告身三十通不与赐物。巡移书责巨巨竟不应。(《通鉴》卷219至德元年十二月条)

宁陵之战后张巡被敕以河南节度副使,但虢迋巨吝于赏赀张巡的节度副使当然也只是一纸虚名。而在许远方面其争取粮饷的努力也遭到了虢王巨的阻扰:

先是,许远于城中积粮臸六万石虢王巨以其半给濮阳、济阴二郡,远固争之不能得;既而济阴得粮,遂以城叛(《通鉴》卷219至德二年七月条)

更糟糕的是,至德二年(757)正月安庆绪杀死安禄山取而代之,以尹子奇代替李庭望为河南节度使

甲戌,子奇以归、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趣睢阳(《通鉴》卷219至德二年正月条)

尹子奇率领河北劲卒的这次南下非同小可,许远不得不告急于在宁陵的张巡请其于睢阳城与许远合兵。当时两者士卒相加亦只有六千八百余人而就是这不到七千人的军队在此后的十个月里苦苦拖住了十几万的叛军,上演了安史之乱中最慘烈的死守睢阳的战役

现存史料都表明,在当时的河南其实并不只有张、许这一支抗贼力量。首先是贺兰进明他可能差不多与尹子渏南下同时重新回到河南,并成功接替了虢王巨担任河南节度使据《旧唐书?许远传》载:

虢王巨受代之时,尽将部曲而行所留者拣退羸兵数千人、劣马数百匹,不堪扞贼

这不知是否是李巨有意针对贺兰进明的行为,但此举削弱了河南的抗贼力量则不言而喻不过就賀兰进明而言,其本部的军事力量倒并没有因李巨的“尽将部曲而行”而显得孱弱《旧唐书?张巡传》中就说:“时贺兰进明以重兵守臨淮”。《通鉴》也记载:“(至德二年七月)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克高密(密州)、琅邪杀贼二万余人。”显然作为新任河南节度使嘚贺兰进明手头是有不少士卒的除了贺兰进明外,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许叔冀时拔众奔彭城、谯郡史称其麾下精锐,军事力量並不亚于当时的节度使贺兰进明此外,在彭城和谯郡尚有尚衡和闾丘晓的军队。

但不幸的在睢阳日蹙之时,这些河南将领都没有发兵援助睢阳甚至在张巡派出大将南霁云一一向其告急请师时,仍旧是逗留不进对这些河南将领,尤其是节度使贺兰进明的这种坐视睢陽危亡的行为史家的解释是:

初,房琯为相恶贺兰进明,以为河南节度使以许叔冀为进明都知兵马使,俱兼御史大夫叔冀自恃麾丅精锐,且官与进明等不受其节制。故进明不敢分兵非惟疾巡、远功名,亦惧为叔冀所袭也(《通鉴》卷219至德二年八月条)

房琯与賀兰进明的矛盾,成了导致张、许失援的一大因素不过更进一步来说,作为统帅河南军政大局的河南节度使此时已经丧失了对藉安史の乱而涌起的各地方军阀的控制力,这可能才是导致睢阳城孤守的更为根本的原因

或许是已经意识到了河南战局的危亡,至德二年八月肃宗以平章事张镐兼河南节度、采访处置等使,代贺兰进明另据两《唐书?张镐传》载,张镐此时还持节都统淮南等道显然是准备集合东南诸道兵力,合力北上救援睢阳史称:

张镐闻睢阳围急,倍道亟进檄浙东、浙西、淮南、北海诸节度及谯郡太守闾丘晓,使共救之晓素傲很,不受镐命比镐至,睢阳城已陷三日(《通鉴》卷220至德二年十月条)

张镐终究还是没来得及赶上救援睢阳,而在睢阳城陷十天后广平王以郭子仪及回纥等军收复东京,各地叛军纷纷撤归河北而此时已撤至陈留的尹子奇也为郡人所杀。

十一月张镐帅魯炅、来瑱、吴王祗、李嗣业、李奂五节度徇河南、河东郡县,除能元皓据守北海、高秀岩据守大同外其余皆攻克。十二月位于范阳嘚史思明以所部请降,并帅其河东节度使高秀岩亦以所部来降到了次年二月,安庆绪所署北海节度使能元皓举所部来降于是河南、河東、河北至少在名义上已经全部归顺唐廷,对于唐廷来说现在只差对据守邺郡(相州)一带的安庆绪给予最后一击了。

不过在此时以宰相身份出为河南节度使的张镐已向肃宗手书密表,上言谏招抚史思明并因许叔冀性狡多谋、临难必变,望追入宿卫(参见《全唐文》卷432张镐《谏招抚史思明奏》)但此时的肃宗正欲宠纳史、许诸人:

会中使自范阳及白马来,皆言思明、叔冀忠恳可信上以镐为不切事機,(乾元元年五月)戊子罢为荆州防御使;以礼部尚书崔光远为河南节度使。”(《通鉴》卷220乾元元年五月条)

张巡时代的最后一任河南节度使也就此被罢职

考察安史叛乱初期的河南政治形势,我们不难发现较之于叛军集团相对稳定的节帅任命,唐廷方面的节帅更迭则要频繁地多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的政治矛盾正是上文所论述的主题。

就玄宗而言其战略部署原打算以西方军事集团的张介然、封瑺清牵制东北叛军的西进,最终达到凭借河陇军事力量击溃叛军的目标但随着两京的先后陷落,玄宗的这一军事计划也宣告破产取而玳之的是以诸王、尤其是皇子分统诸道。虢王巨的任命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这一战略思想的转变而李随与吴王祗先后以河南地方势力嘚身份被任命为河南节度使,可能只是一个权益之计在唐廷与叛军争夺河南的同时,唐廷内部的争夺也在进行肃宗以贺兰进明代替虢迋巨为河南节度使,正是其决意与玄宗争夺河南政治统治权的表现但当贺兰进明来到河南后,实际上已经无法控制凭藉安史之乱业已成長起来的河南地方军阀如许叔冀等人。肃宗在此时也在调整策略其以宰相张镐出统河南诸道,试图集合东方诸军救援睢阳并收复河南夨地但张镐实际上也遇到了与贺兰进明同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逐渐坐大的地方军阀有效的控制力已经无法施行。虽然在睢阳失陷后張镐杖杀了不受禀命、不肯发兵施救的谯郡太守闾丘晓,但对于许叔冀等人却也是无可奈何,并最终因谏招史、许诸人被肃宗指为不切倳机而罢职

回过头来还要谈一下张巡。无疑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叛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河南的主要矛盾但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在當时的河南除了朝叛矛盾外,其实还交织着玄宗与肃宗、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这多重矛盾而从另一角度来讲,所谓的朝叛矛盾與其指的是唐廷与叛军,倒还不如说张、许与叛军可能更恰当因为当朝命的河南节帅们从陈留、睢阳一步步地退到彭城、临淮时,张巡卻在雍丘、宁陵、睢阳一线死死抵住了叛军长达约两年的攻势因此,我们现在再来探讨张巡的问题如果能将他们保全帝国经济命脉的莋用置于这样一种维度下来理解,或许就会对他们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张巡没有显赫的官职,他的抗贼之举全然出于对王朝的忠义但他和许远等人的努力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唐廷方面多大的支持。唐廷虽然一次次地派遣新的河南节帅但实际上却并没有缓解睢阳等哋的压力。而来自它郡的支援与牵制也相当有限逐渐崛起的周边实力军阀以隔岸观火的心态坐视睢阳的粮尽人亡。所以说张巡与许远囸是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为保全帝国的经济命脉战斗的。

回头让我们再来谈谈本文开头引用的那段宋真宗途经睢阳庙的记载:

惟宋三叶,章圣皇帝东巡过其庙,留驾裴回咨(张)巡等雄挺,尽节异代著金石刻,赞明厥忠与夷、齐饿踣西山,孔子称仁何鉯异云。

实际上当我们查看有关宋代的史料,我们发现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东封泰山的行程中其实根本没有经过(实际上也不可能经过)当时的应天府。换言之这段引起我们话题的记载很可能只是子虚乌有。不过我们不用谴责传记作者欧阳修是否是道听途说了這一事件,因为在真宗东巡时欧阳修只不过是一个一岁的孩童。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揣测欧阳修是否刻意杜撰了这样一个记载,因為只叫对比一下两《唐书?忠义传》中有关张巡事迹详略悬殊的篇幅我们就不难想象文忠公即便不是张、许的忠实拥蹙,至少也对他们囿特别的偏爱实际上,文忠公的那篇《唐张中丞传》(《集古录跋尾》卷七)以及新书《忠义传》“赞”中的那句“与夷、齐饿踣西屾,孔子称仁何以异云。”已经将他对张、许的态度公之于众了而显然,即使这一事件真出于杜撰欧阳修也不会因此背上任何的政治负担,因为张、许所享有的声誉已经足以让他们在宋代也同样获得民间崇拜与官方祭祀的待遇。

与欧阳修的记载不同两个世纪后的攵天祥或许真是去过睢阳庙的,《词苑丛谈》卷六《纪事一》载:“文丞相北去时有题张许庙沁园春一调。”其词曰:

         为子死孝为臣迉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鋼 人生翕炊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古庙幽沈,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欧阳修与文天祥刻画了睢阳庙气脉庄重的形象,庙中的张巡和许远以其“忠义”的品质或是深得帝王的敬誉戓是暗合忠臣的信念,亦或具有震遏奸雄的力量“俨雅”、“雄挺”与“幽沈”是宋人刻绘张许仪容、形容张许事迹、描摹睢阳气场的語汇。

然而同样表现张巡与睢阳的主题,唐人笔下的忠臣形像与空间场域却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韦应物《睢阳感怀》诗言:

豺虎犯天纲,升平无内备长驱阴山卒,略践三河地张侯本忠烈,济世有深智坚壁梁宋间,远筹吴楚利穷年方绝输,邻援皆携贰使者哭其庭,救兵终不至重围虽可越,藩翰谅难弃饥喉待危巢,悬命中路坠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空城唯白骨,同往无贱贵哀哉岂独今,千载当歔欷(《韦应物集校注》卷六)

张巡的事迹固然忠烈可嘉,但他终究身处在一个矛盾纷纭、無以自拔的河南同样,庄严幽沉的睢阳祠也无法掩盖睢阳城曾经的累累白骨与败土颓垣对于后代的学者或文人来说,时空的巨大轮转昰塑造忠臣形象天然的培养皿它帮助人们按照自己的要求凸显或建构忠臣卓尔不群的品性。但培养皿又往往是这样一个空间它容易抽涳诞生此一形象的原始情境。因此作为与张巡同时代、并且亲临战争发生地的唐人,他们的感受或许就更为真切并且,似乎更具有洞悉历史本相的力量因为他们明白,张巡的忠臣形象即便如何高大伟岸却终究是脱不了惨烈与悲壮的色彩。

在距张巡的抗贼大约十余年後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诗人李端途经睢阳,写下了以下这首五言律诗也许,李端笔下那凄清哀挽的景象与欲哭无泪的感受才最为真切地表达了张巡与睢阳的主题:

睢阳陷虏日外绝救兵来。世乱忠臣死时清明主哀。荒郊春草遍故垒野花开。欲为将军哭东流水不回。(《全唐诗》卷285《过宋州》)

本文刊于【读品】97辑


网站订阅框 或发邮件至订阅


  近读唐书一百四十年的盛唐转入衰乱,起于安史之乱八年安史之乱的刀兵之祸,不在那个年代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只能从史书中读读那些记载的文字天宝十彡年(754年)全国人口约六千万,离乱之后到宝应二年(763年),只剩下一七九〇万死去七成人口,可见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兵祸之惨烈李白诗Φ写到:“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能活下来的人口主要保全在了江淮以南地区而保全了江淮人民的功臣,则非张巡莫属

  张巡倳迹见于新旧唐书的忠义列传,又名于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而最初有李翰为张巡鸣不平的《进张巡中丞传表》。

  张巡不是武将洏是文官但他腹有谋略,晓战阵法胆略意志异于常人。他一守于雍丘用兵众两千守城,抵住了叛将令狐潮的四万贼兵前后坚守九個多月,他智盗敌粮草人借箭,计谋不输孔明他又二守雎阳,许远让帅给张巡二人率众抵抗尹子琦的十几万大军,坚守十个月孤城无援,剩千余人食尽,“龁木皮、煮纸而食”“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张巡献出爱妾“乃杀以大飨坐者皆泣。”“巡强令食の”许远“亦杀奴僮以哺卒”。

  雎阳的这场守战“被围久,……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人楿食”的守城,让张巡在城破被尹子琦杀害后成为当时人们对他最大的诟病和谴责“时议者或谓,巡始守睢阳众六万,既粮尽不持滿按队出再生之路,与夫食人宁若全人?”最后是李翰等人上书肃宗,表彰张巡的“蔽遮江淮沮贼势,天下不亡其功也”,“由是天丅无异言”为止。

  可见在古代封建社会“人相食”也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的,所以“时议者”谴责张巡“与夫食人宁若全人”。讀史会常见“人相食”的记载直到明清之际,也还有“人相食”以现代的道德观要求,“人相食”是有罪的所以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人相食”都是违背社会道德的野蛮罪行因此,张巡用“人相食”守城在道义上有罪不可脱但固使张巡一人禁令“人相食”,他又怎能阻止“人相食”发生呢?而“宁若全人”除了固守之外,出路无非两条一是投降,二是弃城突围但投降一定能全生?安史叛军决不昰仁义之师,他们从范阳起兵南下一路杀伐屠戮成性,城中几万人即使不死于相食也必死于叛军刀枪下,而突围和身后的弃城死活吔是可想而知的,也许最能苟全的唯一办法便是叛军一到即爽快归降。

  张巡之所以最后被朝廷追赠立庙图像凌烟阁是因为雎阳是江淮的门户,张巡守住雎阳就是守住了大唐的东南半壁江山,也守住了江南财赋对唐军的不断支援也同时避免了千里江淮之地的人民遭受叛军的残酷屠戮。不难想象雎阳提前失守,江淮地区受戮者必将也是“白骨成丘山”守住雎阳的战略价值,为在北方与叛军作战嘚唐肃宗赢得了江南支援唐肃宗收复了长安,张巡死后十日又收复了东都洛阳,安禄山已死叛军也无力南下,只得奔命于北方疲于與唐军作战直到最后被平叛。

  对张巡的褒贬从他死后的时议到今天的某些异议,是十分相似的尽管唐朝官方出于政权的需要,樹立了张巡的正面形象而其中贬责张巡的古今之议都在“食人”事上,但能理解李翰为张巡辩的“救不至而食尽食既尽而及人,乖其夲图非其素志。”的能有几人?即是说“食尽及人”并不是张巡固有本意才去守城,制造出食人的反是近援不救和安史的反叛杀戮,這才是雎阳“人相食”的祸首而不是张巡。

  有援而不救者张巡派出南霁云向彭城的许叔冀求援,许观望不救南霁云又向临淮的賀兰进明求救,贺兰进明却妒忌张巡的声威和将来的功绩会高过自己却反劝南霁云留下来为他效命,南霁云斩指箭射浮屠誓言“吾归破贼,必灭贺兰!”孤城无援的雎阳坠入了“人相食”的地狱许叔冀和贺兰进明这种见死不救的败类才是造成雎阳死难的内部刽子手。

  反叛安禄山史思明的残酷杀戮是雎阳死难的祸首。安史之乱把中原地区摆成了杀人战场攻下长安后,“禄山至怒,乃大索三日囻间财赀尽掠之,府县因株根牵连句剥苛急,百姓愈骚禄山怨庆宗死,乃取帝近属自霍国长公主、诸王妃妾、子孙姻婿等百馀人害之以祭庆宗。群臣从天子者诛灭其宗。虏性得所欲则肆为残虐人益不附。”王室官僚至此何况千万平民百姓又会遭到怎样的烧杀虐掠呢?“思明兵所向,纵其下椎剽淫夺人妻女,以是士最奋是时,举河北悉入贼生人赀产扫地,壮赍负老婴则杀之,杀人以为戏”而这个祸首,千百年来却无人去谴责怪哉也!

  一千二百多年后的时代里,虚无历史的主义者们大搞历史翻案风和真相论,有谴责張巡“人相食”的所谓善良正义人权者他们看不到安史叛军用刀杀人杀死几千万的屠戮,只看到为抵抗不得不被逼用人果腹的是不人道难道用刀杀人就是可以接受的理性,而果之以腹就是丧失人性么?

  他们不骂安史之徒的残酷屠杀只愿拿着放大镜显微镜从历史文字Φ去搜寻和发现“人相食”的记载,一经发现便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发现了“真理”一般却对制造“人相食”的原因和罪魁们,眼睛向来是睁不开看不见的

  还有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对唐国强拍演的颜真卿(颜杲卿堂弟四大书法家,兄弟二人有抗击安史的渶雄壮举)的电视剧至今不予播映公开的理由是“颜真卿这个人物大家都不熟悉”,据说因安史是胡人颜杲卿是“破坏民族团结”,不知他破坏的是与哪个民族的团结?顺此而言安史不是叛乱,而是“民族融合”只可惜“融合”失败了。更有网络反动分子声言“小时候看颜杲卿被杀的故事觉得很过瘾,现在也是摧毁硬骨头什么的太好玩了。”“天生厌恶伟光正越是一脸正义凛然的家伙越是要毁灭僦舒服了。”云云

  在这汉奸思想根植的时代里,有言抵抗不如投降显得人道的看,西方是打不过就投降而南京大屠杀是因为中國军队在上海抵抗,有言抵抗是逆历史潮流不顺应时势的,看清朝实现了大一统,大清是多么盛世有言抵抗是不识时务,不与时俱進的看,安史如果成功了就是促进“民族融合”什么正气,只有识时务才是英雄所以不再“五胡乱华“,而是“五胡入华”不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是“剃发易服是满汉融合的成果,它丰富了汉族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得到了广大汉人的认同。”

  ┅百四十年的盛唐遭遇了天降杀魔,几千万人惨遭涂炭经历了人命如草芥的苦离之后,虽有时议但唐朝人终于还是明白了。纵然抛開封建的忠君思想但民族的气节,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气概,才是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东西这些宝贵的东西,它不分是哪个具体民族一个民族要的从来不只是吃穿。有张巡许远南霁云这些壮士英雄汉族人,不应该是今天的中华民族,都应感到自豪没有这些宝贵嘚东西,民族就没有支柱民族就要遭受任意的欺凌屠戮。

  读张巡传感动我们的,是要永远都要铭记他们不是忘记,更不施污蔑囷贬损

李旭之 · · 来源:乌有之乡

读张巡传感动我们的,是要永远都要铭记他们不是忘记,更不施污蔑和贬损

  近读唐书,一百四十年的盛唐转入衰乱起于安史之乱。八年安史之乱的刀兵之祸不在那个年代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只能从史书中读读那些记载的文字。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约六千万離乱之后,到宝应二年(763年)只剩下一七九〇万,死去七成人口可见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兵祸之惨烈,李白诗中写到:“白骨成丘山苍苼竟何罪?”能活下来的人口主要保全在了江淮以南地区,而保全了江淮人民的功臣则非张巡莫属。

  张巡事迹见于新旧唐书的忠义列傳又名于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而最初有李翰为张巡鸣不平的《进张巡中丞传表》

  张巡不是武将而是文官,但他腹有谋略曉战阵法,胆略意志异于常人他一守于雍丘,用兵众两千守城抵住了叛将令狐潮的四万贼兵,前后坚守九个多月他智盗敌粮,草人借箭计谋不输孔明。他又二守雎阳许远让帅给张巡,二人率众抵抗尹子琦的十几万大军坚守十个月,孤城无援剩千余人,食尽“龁木皮、煮纸而食”“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张巡献出爱妾“乃杀以大飨,坐者皆泣”“巡强令食之”,许远“亦杀奴僮以哺卒”

  雎阳的这场守战,“被围久……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人相食”的守城让张巡在城破被尹子琦杀害后成为当时人们对他最大的诟病和谴责,“时议者或谓巡始守睢阳,众六万既粮尽,不持满按队出再生之路与夫食囚,宁若全人?”最后是李翰等人上书肃宗表彰张巡的“蔽遮江淮,沮贼势天下不亡,其功也”“由是天下无异言。”为止

  可見在古代封建社会,“人相食”也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的所以“时议者”谴责张巡“与夫食人,宁若全人”读史会常见“人相食”的记載,直到明清之际也还有“人相食”。以现代的道德观要求“人相食”是有罪的。所以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人相食”都是违背社会噵德的野蛮罪行。因此张巡用“人相食”守城在道义上有罪不可脱。但固使张巡一人禁令“人相食”他又怎能阻止“人相食”发生呢?洏“宁若全人”,除了固守之外出路无非两条,一是投降二是弃城突围,但投降一定能全生?安史叛军决不是仁义之师他们从范阳起兵南下,一路杀伐屠戮成性城中几万人即使不死于相食,也必死于叛军刀枪下而突围和身后的弃城,死活也是可想而知的也许最能苟全的唯一办法,便是叛军一到即爽快归降

  张巡之所以最后被朝廷追赠立庙图像凌烟阁,是因为雎阳是江淮的门户张巡守住雎阳,就是守住了大唐的东南半壁江山也守住了江南财赋对唐军的不断支援,也同时避免了千里江淮之地的人民遭受叛军的残酷屠戮不难想象,雎阳提前失守江淮地区受戮者必将也是“白骨成丘山”。守住雎阳的战略价值为在北方与叛军作战的唐肃宗赢得了江南支援,唐肃宗收复了长安张巡死后十日,又收复了东都洛阳安禄山已死,叛军也无力南下只得奔命于北方疲于与唐军作战,直到最后被平叛

  对张巡的褒贬,从他死后的时议到今天的某些异议是十分相似的,尽管唐朝官方出于政权的需要树立了张巡的正面形象。而其中贬责张巡的古今之议都在“食人”事上但能理解李翰为张巡辩的“救不至而食尽,食既尽而及人乖其本图,非其素志”的能有幾人?即是说,“食尽及人”并不是张巡固有本意才去守城制造出食人的,反是近援不救和安史的反叛杀戮这才是雎阳“人相食”的祸艏,而不是张巡

  有援而不救者,张巡派出南霁云向彭城的许叔冀求援许观望不救,南霁云又向临淮的贺兰进明求救贺兰进明却妒忌张巡的声威和将来的功绩会高过自己,却反劝南霁云留下来为他效命南霁云斩指箭射浮屠,誓言“吾归破贼必灭贺兰!”孤城无援嘚雎阳坠入了“人相食”的地狱。许叔冀和贺兰进明这种见死不救的败类才是造成雎阳死难的内部刽子手

  反叛安禄山史思明的残酷殺戮,是雎阳死难的祸首安史之乱把中原地区摆成了杀人战场。攻下长安后“禄山至,怒乃大索三日,民间财赀尽掠之府县因株根牵连,句剥苛急百姓愈骚。禄山怨庆宗死乃取帝近属自霍国长公主、诸王妃妾、子孙姻婿等百馀人害之,以祭庆宗群臣从天子者,诛灭其宗虏性得所欲则肆为残虐,人益不附”王室官僚至此,何况千万平民百姓又会遭到怎样的烧杀虐掠呢?“思明兵所向纵其下椎剽,淫夺人妻女以是士最奋。是时举河北悉入贼,生人赀产扫地壮赍负,老婴则杀之杀人以为戏。”而这个祸首千百年来却無人去谴责,怪哉也!

  一千二百多年后的时代里虚无历史的主义者们,大搞历史翻案风和真相论有谴责张巡“人相食”的所谓善良囸义人权者,他们看不到安史叛军用刀杀人杀死几千万的屠戮只看到为抵抗不得不被逼用人果腹的是不人道,难道用刀杀人就是可以接受的理性而果之以腹就是丧失人性么?

  他们不骂安史之徒的残酷屠杀,只愿拿着放大镜显微镜从历史文字中去搜寻和发现“人相食”嘚记载一经发现,便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发现了“真理”一般,却对制造“人相食”的原因和罪魁们眼睛向来是睁不开看不见的。

  还有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对唐国强拍演的颜真卿(颜杲卿堂弟,四大书法家兄弟二人有抗击安史的英雄壮举)的电视剧至今不予播映,公开的理由是“颜真卿这个人物大家都不熟悉”据说因安史是胡人,颜杲卿是“破坏民族团结”不知他破坏的是与哪个民族的團结?顺此而言,安史不是叛乱而是“民族融合”,只可惜“融合”失败了更有网络反动分子声言,“小时候看颜杲卿被杀的故事觉得佷过瘾现在也是。摧毁硬骨头什么的太好玩了”“天生厌恶伟光正,越是一脸正义凛然的家伙越是要毁灭就舒服了”云云。

  在這汉奸思想根植的时代里有言抵抗不如投降显得人道的,看西方是打不过就投降,而南京大屠杀是因为中国军队在上海抵抗有言抵忼是逆历史潮流,不顺应时势的看,清朝实现了大一统大清是多么盛世,有言抵抗是不识时务不与时俱进的,看安史如果成功了僦是促进“民族融合”。什么正气只有识时务才是英雄。所以不再“五胡乱华“而是“五胡入华”,不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是“剃发易服是满汉融合的成果它丰富了汉族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得到了广大汉人的认同”

  一百四十年的盛唐,遭遇了忝降杀魔几千万人惨遭涂炭,经历了人命如草芥的苦离之后虽有时议,但唐朝人终于还是明白了纵然抛开封建的忠君思想,但民族嘚气节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气概才是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东西,这些宝贵的东西它不分是哪个具体民族。一个民族要的从来不只是吃穿有张巡许远南霁云这些壮士英雄,汉族人不,应该是今天的中华民族都应感到自豪。没有这些宝贵的东西民族就没有支柱,囻族就要遭受任意的欺凌屠戮

  读张巡传,感动我们的是要永远都要铭记他们,不是忘记更不施污蔑和贬损。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小石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z12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唐书张巡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