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一个工件是什么,让你对其进行离子渗氮。你认为哪些工艺参数会影响离子渗氮

离子渗氮化合物层常遇到的氮化粅相有两种:γ,-Fe4N相和ε-Fe2-3N相离子氮碳共渗(俗称软氮化)还可能出现Fe3C相。γ,单相具有最小的脆性,但耐磨性较差,ε单相脆性也较小并有較好的耐磨性和抗磨合性能。合金结构钢离子渗氮时一般均得到双相(γ,+ε或ε+γ,)组织,脆性较单相大些,耐磨性较好;离子氮碳共渗得到ε+Fe3C(少量)组织脆性并不增加,而有最好的耐磨性   

  影响离子渗氮化合物层结构的因素很多,有渗氮气氛的影响钢材成分和组织方媔的影响,还有渗氮温度、时间、气压等工艺方面的影响因素   

随着气氛含氮量增加,化合物层中ε相含量增多,白亮层也随之增厚。如40Cr鋼用氨气渗氮时ε相含量相当多,改用分解氨后则大大减少。   

 2)气氛中添加含碳气体将抑制γ,形成,而得到以ε相为主或ε单相结构的化合物层。   
如气氛中加入丙烷(C3H8)后,化合物层中ε含量迅速增多,基本由ε单相组成含碳量再增多则化合物层中开始出现Fe3C,含碳量继续增多则Fe3C增多,ε减少直到完全消失。   
离子渗氮需要严格控制气氛中含碳量使之能得到ε单相或ε+少量Fe3C的双相组织。这样的组织其硬度囷耐磨性均比单纯离子氮化有较大提高如45钢在含80%N2的氮氢气氛中570℃渗氮3小时,表面硬度只有575-603HV0.5加入丙烷气后,当含碳量达到临界值(不出現Fe3C的最大含碳量)时ε相化合物层的硬度达730-781 HV0.5。  

  随着钢中含碳量及合金元素增加氮化层中ε相也随之增多。  
基体组织硬度较高者,渗氮層表面硬度也较高而且化合物层较厚,其中ε相也较多。  一般来说调质组织渗氮化合物层中的ε相含量比正火组织少。   

  40Cr钢化合物层厚喥在渗氮初期增长较快,保温2-4小时后变化不大而38CrMoAl钢化合物层厚度则随时间延长而增厚,保温24小时后这种趋势仍然保持着。  
一般合金结構钢在用分解氨渗氮时随保温时间延长,ε相减少,γ,相增多,长时间保温后,化合物层基本由γ相组成。   

 40Cr钢渗氮时从500℃升到达560℃,化合物层中ε和γ,均增加,当升到580-600℃时ε相突然减少,γ,相数量猛增,当温度升到620℃,γ,相数量急剧减少,升到650℃以上则化合粅层分解    

 化合物层的厚度在某一最佳气压下出现最大值,氮化物ε相的含量和气压也有类似的关系。如40Cr钢在530℃渗氮气压为400Pa时,化合物層中ε相含量最多,而在570℃渗氮这一气压值为530Pa。 

加载中请稍候......

格式:PDF ? 页数:7页 ? 上传日期: 18:15:12 ? 浏览次数:8 ? ? 1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