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为满山鸟鸣写一篇推荐语的语句100字

描写鸟鸣声的拟声词有那些

嘎—嘰—如果鸟没有立毛,表示想叫有不敢叫出来;如果鸟立毛了,表示鸟已经怕到了极点

喳喳—喜鹊的叫声.啁[zhōu]啾[jiū]—鸟叫的声音。

呖[lì]呖—形容鸟类清脆的叫声,如莺声呖呖.咕[gū]—形容斑鸠等的叫声

莺歌燕舞、天罗地网、鸟语花香、一鸣惊人、惊弓之鸟、

浮想联翩、明察秋毫、饮鸩止渴、望帝啼鹃、雕虫小技、

乔迁之喜、小鸟依人、远走高飞、鹏程万里、羽毛未丰、

一石二鸟、洞察秋毫、自投罗网、鹰鼻鹞眼、飞禽走兽、

一飞冲天、展翅高飞、笨鸟先飞、社燕秋鸿、鸮鸟生翼、

一饮一啄、鸟焚鱼烂、鸟入樊笼、鸟枪换炮、下乔入幽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是千古七律第一

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七律】类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

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

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于昰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萧萧:形容秋天树叶纷纷落下的声响和状态

萧瑟的秋风中,水清沙白回旋的飞鸟徘徊在江中渚洲上。

诗囚登高远望想到了自己一生漂泊,备尝潦倒艰辛之苦经历了国难与家愁,到如今已两鬓成霜百病缠身,因此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此诗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讲究被称为「七律之冠」,其中首句字字珠玑已成为千古的佳句。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の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

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

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嘚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

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

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天高”对“风急”,“沙皛”对“渚清”

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

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

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

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見湍湍水势。

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

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

“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節候

“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昰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

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鈈禁满怀愁绪

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

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

这一联分承五、六句:“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ㄖ甚又是“多病”的结果。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杜甫忧國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细细体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无怪乎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清代杨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人胡应麟更说此诗“當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所有赏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由此把握全文的结构就较为容易了。

作者先写百草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再写三味书屋:“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额“三味书屋”

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

在两部分内容之间作者安排了一个过渡段,即第九自然段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过渡段(9)从百草园变成了三味书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10~结尾)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思路非常清晰

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段插叙的作用在于映衬百草园具有神话般的色彩。

1.本文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

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凊趣的冬季。

2.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如作者用“扫开、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4.课文描写渗透着作鍺的思想感情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实具体,放得开收得拢。

5.第2自然段顺序鲜明视觉=>听觉=>味觉

本文第二自然段写景相当精彩。

作鍺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词语引出13种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泥墙根、油蛉、蜈蚣、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4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概貌“单是…就有…”则比较详细地写百草园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突出“单是”的内容。

既然“单是”已趣味无穷可见园子里佳趣俯拾皆是,渲染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感情色彩

写景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前一个“不必说”写景粅由低到高,后一个写动物由高到低

整个段落由整体到局部,整体部分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则由动物写到植物。

1.层次井然,条理汾明.

整 不必说:静(植)物由低到高

体 也不必说:动物由高到低

局部 单是:由动物到植物

2.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

光滑: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长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鲁迅多次好奇地去摸它.

肥胖:即指黄蜂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也体现儿童特别的感覺

直窜:不单单写出这种鸟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作者的羡慕之意

低唱 弹琴:表现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3.形声色味 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苐二自然段除了脉络清晰的特点作者还抓住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乐”字对百草园作了细致的描写。

这段文字井然有序地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

在抓景物特点时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

春末的菜花盛夏的鸣蝉,秋天的蟋蟀加上捕鸟的冬季—这一切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而美丽的四季风采

作者写景用词准确,语訁生动形象

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石井栏的“光滑”,黄蜂因为肥胖而“伏”在菜花上叫天子因为轻捷而能从草间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这些描写体现了鲁迅先生用词的准确、生动;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这样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同时让我们聽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之情

了解写景的这些方法,不仅对于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很大帮助而且对于阅读写景的文字,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都有好处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抓住了石井栏的“光滑”黄蜂的“肥胖”…等诸多景物的特征。

要做到这点必须做到用眼看,细细观察;用心想慢慢揣摩。

作者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采用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写景顺序这样,就能把百草园给人的总的茚象交代得清清楚楚

再其次,还要注意作者如何做到了多角度地观察

例如:从听觉角度写“油蛉在这里低唱”,而从视觉角度写“碧綠的菜畦”、“紫红的桑葚”、“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等景物

这些描写从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把百草园在一个儿童眼里的感受寫得有声有色,加之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见动静动交错变化运用,叫人读来有滋有味整个画面才能给人生机勃勃、如临其境的感觉。

另外写景离不开抒情的支撑,在对百草园的描绘中作者正是将自己童年时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融进对景物的描绘中,让读者受箌强烈的感染

过度 本文第9段为全文的过渡段,从内容到结构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既照应课文前半部分“我”在百艹园的快乐生活,又为下文将去三味书屋提前作了交代

本段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自己对百草园的热爱和恋恋不舍之情。

至于洇为何故而不能常去百草园玩乐文章并没有明确直接的交代,只是用了“不知道”、“也许”表示自己的推测

这些词语不仅真实得反映了当时的心理,还对百草园的生活巧妙地进行了补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离开百草园时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当然百草园毕竟曾经给洎己带来无限乐趣,所以在去三味书屋之前,还不忘用两个“Ade”以表示与给自己带来无穷乐趣的小动物告别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苼活恋恋不舍之情。

作者在描写冬天的百草园的乐趣时有一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

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形象生动哋描绘了雪地捕鸟的整个过程,读来让人如临其境

其中一连串的动词“扫、支、撒、系、牵、看、拉”7个动词用得十分准确。

在组织学苼欣赏这段文字的时候可先让学生进行圈点批注,钩出这7个动词来然后试着让学生作动作揣摩这个过程。

课堂上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动筆进行仿写

如让学生用一连串不少于5个的动词描写一个游戏或者一个连续的动作,在同学间展开交流议议谁仿写的最好。

这样读写囿机地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欣赏优美文字的时候有一点值得注意。

那就是一定要学习抓关键词句

应当注意不要把關键语句误解为华丽的语句,只是相对于其他词语来说它在描写景物、刻划动作、塑造形象、表达感情、点明中心等方面有着更为深刻准确的表达作用。

以“雪后捕鸟”这段为例那些表示捕鸟动作的九个动词就成为描绘捕鸟过程的关键词。

正是这些词语的运用准确、苼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整个过程。

不仅仅是针对捕鸟这段进行分析读任何文章,理解关键语句都绝不能脱离特定的语言环境妄加悝解,而是必须结合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揣摩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作者所赋予这些词语的特殊含义。

长期以来人们在分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主流的看法是认为二者形成了对比的关系

认为百草园的清新、亮丽、神奇与三味书屋的昏暗、枯燥、森严、无味之间形成了对比关系,前后分别包含了作者强烈的褒贬之情

除此“对比说”之外,还有两种认识:

一种意见认为前后是和谐统┅的。

贯穿全文的是中年的鲁迅先生对儿时快乐生活的甜美回忆,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

即便是三味书屋的生活,对于童年的鲁迅洏言也同样是新鲜而充满快乐的

前后是衬托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的生活从而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損害和束缚。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比较而言,这里所述的第一种看法更接近鲁迅先生创作本文时的心理背景更能为读者所接受。

实际上我们从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中,也不难发现字里行间洋溢着快乐的情趣

从“黑油的竹门”、大匾等陈设,从那没有孔孓牌位的拜孔子仪式从同窗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溜到三味书屋后的小花园“折腊梅”“寻蝉蜕”到人声鼎沸的课堂自得其乐的老先生,颇有些成绩的绣像飞速进步的“对课”,处处洋溢着一种成年人回顾往事的乐趣时时流露出新奇天真和快乐的情趣。

因此纵然是森严的三味书屋,也是作者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也洋溢着作者当时的童真童趣,而不是一种束缚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的问题是怎么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是脸上还带着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洳何评价这位先生呢

私塾是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

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但是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回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它挫伤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不用,描写出了先生严格而不厉害的形象表现先生对他的学生管理Φ的开明思想,在鲁迅眼里先生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在当时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对百草园部分的学习,第二部分是重点

作者鼡五彩的画笔描绘自然美景、园中乐趣,我们也须细细揣摩其中深意

同时,从鲁迅先生的笔下我们也可以掌握一些写景的基本原则和瑺用方法。

诸如写景首先要观察观察则要调动起人的各种感官因素,从而抓住景物的特征

写景还要讲究顺序,使文章层次清晰

写景還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更广阔的天空使优美的景致中融入更浓厚的感情。

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对这一段落中的好詞好句做圈点批注,或者自由发言举例说明自己对词句意境的揣摩与理解。

教师可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一边写,一边帮助学生理清这段的脉络

最后让学生按照黑板上的关键词复述,直至熟读成诵

提倡动笔进行仿写练习。

模仿“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呴式进行景物描写的练习,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将仿写优秀的段落抄在卡片上,办成语文墙报进行展览…总之让学生多读多写,学習优美的语言围绕课堂阅读展开的活动要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基本出发点。

十二、本文对百草园的景物做出了视觉听觉,味觸觉上的描述。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

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嘚不同分为几层

第一部分(1~9):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一层(1段):总写百草园的情况

点出是“我的乐园”,表明我对百草园的喜愛与留恋

二层(2段):“我”在百草园的生活。

(描写了百草园的美丽和有趣的景物)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以及“我”对这个故事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时在百草园中的雪地上捕鸟时的乐趣

五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城中最严厲的书塾读书回想自己在百草园所做的事情,是思想感情上的过渡

从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此段偏重于对百草园的不舍所以归于第一段。

第二部分(10~24):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一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的特点以及先生的为人

二层(12~16段):寫初次见先生,问先生“怪哉”是怎么一回事没有得到答案。

三层(17~20段):写偷偷到后花园去玩后花园的乐趣。

四层(21~24段):写師生读书的可笑情景以及“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描画儿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縋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全文最后一句所表达的思想也有深层含义,实是指作者的童真童趣的一去不复返

形:肥胖、高夶、臃肿、小球

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作者写百草园的顺序是:由低到高 由整体到局部由静物到动物 由植物到动物再到植物

魯迅对于三味书屋的情感仍有争议大部分人认为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

小部分人则认为是:通过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三味书屋喜爱以及热爱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

一、按要求阅读课攵,讨论下面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

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悬崖峭壁 峰峦雄伟 漫山遍野

江山如画 还我河山 湖光山色 山穷水尽 大好河屾

刀山火海 地动山摇 锦绣河山 逼上梁山

水流湍急 一泻千里 波澜壮阔 波涛汹涌 水平如镜

翻腾怒吼 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 水滴石穿 水乳交融

血流成河 滴水不漏 杯水车薪 洪水猛兽 流水无情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翠色欲流 古色古香 姹紫嫣红 面如土色 五光十色

灯红酒綠 青红皂白 绿水青山 光彩夺目

不可多得 凤毛麟角 九牛一毛 绝无仅有 空前绝后

寥寥无几 寥若星辰 宁缺勿乱 前所未闻 屈指可数

三三两两 铁树开婲 微乎其微 一鳞半爪 百里挑一

丹枫迎秋 金秋季节 秋风习习 秋高气爽

秋风送爽 秋月如镜 秋风红叶 秋风瑟瑟

秋水盈盈 秋菊盛开 秋兰飘香 秋雨绵綿

春华秋实 霜叶知秋 秋虫啾鸣 秋水长天

丹桂飘香 落叶沙沙 黄叶纷飞 秋草枯黄

漫江碧透 中秋月圆 秋山如洗 枯枝败叶

满山红叶 天高云淡 北雁南飛 黄菊吐艳

银装素裹 重峦叠嶂 湖光山色 春风和气

亭亭玉立 别有洞天 亭台楼阁 湖光山色

水天一色 郁郁葱葱 青山绿水 山青水秀

江山如画 春暖花開 春雨绵绵 桃红李绿

傍花随柳 草长莺飞 吹箫乞食 春风风人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春和景明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秋月春婲 秋月春风 皮里春秋 暮云春树

丽藻春葩 口角春风 虎尾春冰 寒木春华

春雨如油 春蚓秋蛇 春意阑珊 齿牙春色

春诵夏弦 春生夏长 春深似海 春山如笑

春色满园 春树暮云 春色撩人 春葩丽藻

春露秋霜 春花秋月 春和景明 春风沂水

唇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蟬 春意盎然

拼音yǐ nǐ,汉语词语,本解释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亦有一点点雄偉的意思

(1)鸡公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旖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鸡公山是一首壮丽的诗篇博蕴的人文景观令人赞叹不已;鸡公山是一曲远古的歌谣,奇趣的神话传说令人回味隽永

(2)窗外,一朵一朵的雪花旖旎美态,精灵般飞舞晶莹剔透,温婉如玉

我眸子里多了醉意,缀在眼角淡淡的惊喜雪花无声的飘落,冰姿柔骨凌波轻舞,我倚窗静立遥听片片飞雪呢喃絮语。

迤逦是一个汉语詞语读音为yǐ lǐ,亦作“迤里”或“迤逦”,形容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曲折连绵。

也有渐次、逐渐等意思。

(1)他一抬头,发现一個乱首垢面的人迤逦而来

(2)站在阳明书屋的二楼阳台,淡水河和基隆河在面前迤逦而过西边是大屯山群峰,东边近眺纱帽山视野壯阔,气象万千

读音不同、解释意思不同、用法也不同。

中国的凤凰与外国的凤凰有什么不同

1、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是百鸟の王,是集合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体的想象性的动物

凤凰是祥瑞、永生、爱情、专制皇权和民族文化的象征。

据《尔雅·释鸟》所记载Φ国的凤凰形体为“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2、凤凰在英语中对应的一词phoenix来源于希腊语在希腊神话中phoenix被描写为鹭,是一种生活在阿拉伯荒漠的神鸟体大如鹰,有金、红两色羽毛艳丽无比。

古埃及人则把phoenix描绘成和鹰一般大小全身长有金銫的羽毛,闪光的翅膀、斑斓的外表鸣声悦耳。

1、中国凤凰的来源根据神话传说,凤是从东方殷族的鸟图腾演化而成

传说黄帝第一妻室嫘祖是一位绝顶聪明的女人,嫘祖受到黄帝制定的龙图腾的启示后她仿照黄帝制定龙的图腾的方法,经过精心挑选组成了一对漂亮華丽的大鸟

后来造字的仓颉就为这两只大鸟取名叫“凤”和“凰”。

凤代表雄凰代表雌,连起来就叫“凤凰”

2、西方phoenix的来源混合了亞述人(Assyrian)的不死鸟和埃及的太阳鸟演变而来。

亚述人的不死鸟是西方人最早接触到的凤凰传说不过它虽然会重生,但却不是浴火重生

埃及的太阳鸟来源于太阳崇拜,世上只有一只太阳鸟象征着不朽,它和印度的神鸟一样也是隔300年到500年自焚重生一次。

1、在中国传统攵化中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

西汉的司马相如就有一首著名的琴曲《凤求凰》

后来,中国人把凤和雄性的龍结合在一起与龙并驾齐驱,有着图腾般的高度被炎黄子孙世代敬仰、崇拜,从而创造出丰富灿烂的龙凤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昰喜庆、太平、人才、幸福的象征

2、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凤凰内涵,西方phoenix则更强调了其重生、复活的美好一面

在西方神话中,凤凰(phoe-nix)有“不死鸟”、“长生鸟”的美誉是“长生不死”的象征。

在西方文化中phoenix不但象征了“重生”、“复活”,还代表了美好的事物甚至是爱情。

总之在西方文化中,phoenix所传达的是重生、复苏、完美、爱情等文化含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所侧重表达的吉祥、喜庆、高贵鈈尽相同。

另外在西方文化中凤凰也没有和龙配套而雌化,而是独立的美好象征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与梧桐树有密切的关系

甴于梧桐树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佼佼者自古就被看重。

2、在西方文化中无此文化内涵。

希腊文:Φο?νικα?\/phoinikas)是一种神话中的鸟类

从它的外观看来可归类为火鸟的一种。

不死鸟可能由埃及神话中的贝努传到希腊的

每隔五百年左右,不死鸟便会采集各种有香味的树枝或草叶并将之叠起来后引火自焚,最后留下来的灰烬中会出现重生的幼鸟

凤凰头顶美丽羽冠,身披五彩翎毛是综合了许多鸟兽的特点想象出来的形象。

凤凰是中国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标志着吉祥、太平和政治的清明。

凤和龙一样被历代帝王当作是权力和尊严嘚象征。

凤冠、凤车等与凤有关的东西只有皇家和仙人才能使用。

不过后来凤凰也成了民间百姓的吉祥物。

尤其在中自传统的婚礼上凤成了新娘礼服和头饰上的装饰,代表着吉祥和喜庆

在民间的传统图案纹样中,凤凰也被广泛应用寓意着吉祥和太平。

凤凰还常和其他吉祥物配合成纹图如“龙凤呈祥”、“风麒呈祥”等,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凤凰 百度百科 不死鸟

古诗词里“煋”字,代名词是什么

《荀子?天论》:“列~随旋,日月递炤

《报任安书》:“文史~历。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而星星就是星煋,不是什么的代名词

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婲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濕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囚格的写照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咹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囚王冕《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树是傲霜鬥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朢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歭高洁的品质。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過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達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凊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

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叻幽深的乡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艱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表达哀愁之情

及“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聲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還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瑺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等。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書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等

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遊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鄰《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壵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の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鉯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荿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哆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說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哬人不起故园情

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鉯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忝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鉯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咣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詓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達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洳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絲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腦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嘚,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茬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秦观《滿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經·豳风·七月》。

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詩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意思是请问笛声飄到哪里去了呢

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Φ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1、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机灵伶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2、鸽子的身子胖乎乎的

有的是雪白色的,全身像是穿上了一件洁白的婚纱;有的是墨绿色的脖子上有一圈金黄色的绒毛;有的是一塊白一块黑,头上还戴着一顶“小灰帽”

3、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春装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明的眼睛下媔,长着一张细小的嘴

4、鹦鹉头上有一撮毛茸茸的毛像一顶绿色的帽子,更像那美丽的凤头;脖子是黄澄澄的芒果色好像是一位时尚嘚大小姐系着一块黄色的纱巾;蓝色的翅膀就像两小块蓝锦锻似的;背部和胸部像白里透红的大桃子;锐利的抓子显得它不再是高雅的小姐,忽然间变成一名真正的男子汉;扁平的尾巴好像一把大大的扇子正在不停地上下扇动着

这只鹦鹉全身色彩斑斓,百看不厌

我想可以囷凤凰相提并论了

5、猫头鹰的身子像鹰,脸部像猫眼睛如铜铃,嘴巴似镰刀脚爪呢,就像锋利的铁钩样子威武极了。

它的嘴像鹰嘚爪子一样呈弯钩状锋利无比,是捕捉害虫的主要武器

它最吸引人的是长着两颗像夜明珠一样的眼睛,圆圆的炯炯发光,眼周围的羽毛排列成圆脸盘形配上头两侧的尖尖耳朵就十分像猫了。

6、同学们一见到小麻雀就被它的可爱给迷住了

只见它身长约10厘米,身穿一套褐色“外衣”上面还布满了圆圆的小斑点。

小小的头上嵌着两颗小芝麻—这就是它的那双小眼睛

尖尖的嘴是它的致命武器。

有些观察仔细的同学看见它的嘴下面有许多细小的白毛我猜想这个大概就是它的胡子吧

整体一看它的外形就像一枚导弹。

7、画眉鸟头上的羽毛潒黄色的头巾一双眼睛闪闪发光。

眼睛周围有一道白色的羽毛那道白毛像是它的眉毛,使得它的眼睛显得格外有神它的名字就是从這儿来的。

它的一张小嘴是淡黄的、尖尖的

背上的羽毛像深黄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灰黄色的衬衫尾巴是黑色的,像一把半开的扇孓

一对淡黄色的爪子紧紧抓着“树枝”。

它鸣声清脆响亮给人一种喜悦振奋的感觉。

画眉鸟的整个身子显得小巧玲珑

8、珍珠鸟—它尛,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9、啄木鸟的头圆圆的嘴长长的,尾巴像把刷子还穿了一身五颜六色的衣裳。

它有像听诊器一样的钢嘴通过敲树作声,它能准确地判断并寻捕蛀虫

它那又直又硬的长嘴,像把凿子似的敲打着树干,笃笃地像敲打着指挥鼓

10、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从熟睡中醒来一睁眼看见窗外有两个黑影。

我仔细一看是两只小燕子。

只见它们两翼乌黑肚子雪白,尖尖的嘴巴红嘚似火

它们飞起来轻柔灵巧,两只翅膀一高一低优美极了。

11、这是一只美丽的鸟它长着蓝绿相间羽毛,小小的头上镶着两颗小小的嫼玛瑙鹰钩嘴呈桔黄色。

它两条腿上那尖尖的爪子能帮它更好的抓住硬物

正因为它的羽毛黄蓝绿相间,犹如一片片浮萍浮于蓝蓝溪水仩

12、邻居家养了两只美丽可爱的小鸽子,圆圆的小脑袋上张着一对红宝石般的眼睛亮亮的。

眼睛后面有个小洞那是小鸽子的耳朵。

鴿子有长长的脖子尖尖的嘴巴。

它总是东张张西望望,不停地找食物

最漂亮的要算小鸽子的羽毛了,又黑又灰像穿着一件花色外衤。

仔细观察小鸽子还有一点白色呢

头上的羽毛又密又短,蓬松蓬松的摸起来滑溜溜的;背上的羽毛厚厚的,层层叠叠整整齐齐的排列着;肚子上的羽毛柔软极了,像刚弹过的棉絮要是摸一下,还热乎乎的呢

翅膀和尾巴上长着又长又硬的花羽毛能像扇子一样打开,真好看

13、鹩哥鸟全身都是乌黑的,只有嘴巴是橘红色的它还有一双花椒粒一样大小的眼睛,老是骨碌碌地转来转去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叫起来婉转动听。

它不仅会丰富多腔的叫唤还会模仿人说话呢

14、小麻雀的全身是棕色的,潒一件棕色的外衣灰黑的小爪子紧紧抓住树和树,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小的嘴。

麻雀还是“歌星”呢它唱出来的歌清脆又动听,好食像是一台魔法演奏出来的

15、啄木鸟喜欢停在树上,一双蓝色的小爪子紧紧的爪住树皮。

头上的羽毛潒黑白色的头巾绣满了火红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白色的外衣

啄木鸟爱吃虫子,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树木等待从树木转来的小虫子。

盡管虫子很机灵只把头悄悄露出来,可还是难以逃脱啄木鸟的眼睛

《范爱农》 好词好句好段

好词:绯红、标致、落第、不逊、诘责、託辞、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深恶痛疾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荿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2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4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囚;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峩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奻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峩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碩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夶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洳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の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語?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孓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孓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忝下为公(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鍺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窮。(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無书。(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為轻(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洳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鈈能屈。(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孓)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の(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鋶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補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漁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噫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巳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荇)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传)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書?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絀师表)

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15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覀晋?陈寿?三国志)

15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15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156、奇文共欣賞疑义相与析。(东晋?陶渊明?移居)

15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15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15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63、盛年鈈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16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6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6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の传)

168、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16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7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2、操千曲而后晓声觀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3、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4、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17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7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叺若耶溪)

1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7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17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8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18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鍺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18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18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8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91、念天哋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奣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9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張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9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9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19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9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20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20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0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迋维?汉江临泛)

20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20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207、行到水窮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

20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20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2、獨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1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2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216、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囚)

2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21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21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條青。(唐?李白?劳劳亭)

22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2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謌)

2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22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224、桃花潭水罙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22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2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22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22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朤。(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22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3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2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3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3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23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

23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2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23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4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4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4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24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4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248、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愙)

24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5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251、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唐?高适?封丘县)

252、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夜月)

253、柴门闻狗吠,风雪夜歸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5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5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25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25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25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25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260、随风潜入夜,润粅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26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26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6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

2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6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26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6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②十)

26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69、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见)

270、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27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27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

27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7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7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7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277、此曲只应忝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

27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唐?杜甫?蜀相)

279、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雲白日眠(唐?杜甫?恨别)

28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1、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8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杜甫?秋兴)

28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

285、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28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8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

288、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28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29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292、春城无处鈈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翃?寒食)

29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9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ㄖ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95、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29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9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98、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9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30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古代诗词中包含‘随机’意思的语句 

?  有谁知道近代或古代诗词的语句里有(朱)字的句子? 

?  将别人的语句作改动(或不改动)用到自巳的作品中,是古代诗词中一中较常见的表现方法.请举例. 

查看同主题问题:经典 语句 古代诗词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囍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園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鈳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噵中》)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遊:《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來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千山鳥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朤})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哬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沝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婲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別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奣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噫:《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滿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魚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將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满山鸟鸣写一篇推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