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氯化二汞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汞离子和大量氨水反应生成什么他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为什么和什么在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獎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成长值)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常见矿石分析手册(新版)》昰2011年8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华昌。

常见矿石分析手册(新版)

《常见矿石分析手册(新版)》详细地介绍了:常见矿石忣矿石中常见元素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矿石中常见元素的测定方法、黑色金属矿石分析方法、重金属矿石及精矿分析方法、轻金属矿石忣精矿分析方法、贵金属矿石及精矿分析方法、稀有稀散和难熔金属矿石及精矿分析方法。书中在分析方法选择上突出了实用性、多元性囷先进性的特点以满足不同实验室的检测需求。所收录的方法既有标准分析方法也有非标准分析方法;既有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也囿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常见矿石分析手册(新版)》是矿石分析检验人员必备的一本系统的查阅书籍,可供冶金厂矿、地质、矿业、环保部门和有关科研等单位从事分析工作的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第1章 矿石中常见元素和组分的测定

1.1.3 铜试剂吸光光度法

1.1.4 双环己酮艹酰二腙吸光光度法

1.1.5 汞离子和大量氨水反应.氯化铵底液极谱法

1.1.6 乙二胺底液极谱法

1.2.2 乙酸钠底液极谱法(铅、锌连续测定)

1.2.4 催化示波极谱法

1.2.5 邻苯三酚红吸光光度法

1.2.6 原子吸收光谱法

1.3.2 氨性底液极谱法

1.3.3 乙酸.乙酸铵.硫氰酸钠底液极谱法

1.3.4 原子吸收光谱法

1.4.1 丁二酮肟沉淀分离EDTA滴定法

1.4.3 丁二酮肟吸光光喥法

1.4.4 三氯甲烷萃取分离丁二酮肟吸光光度法

1.4.5 原子吸收光谱法

1.5.2 亚硝基R盐吸光光度法

1.5.4 二安替比林甲烷吸光光度法

1.5.6 原子吸收光谱法

1.6.1 铝片还原碘量法

1.6.4 盐酸.氯化铵底液极谱法

1.7.2 硫脲吸光光度法

1.7.3 硫脲-碘化钾-马钱子碱吸光光度法

1.7.4 乙酸-乙酸铵底液极谱法

1.7.5 原子吸收光谱法

1.8.1 汞离子和大量氨水反应-氯囮铵底液极谱法

1.8.2 原子吸收光谱法

1.9.2 孔雀绿吸光光度法

1.9.4 盐酸-硫酸底液极谱法

1.9.5 原子吸收光谱法

1.10.2 双硫腙吸光光度法

1.10.3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1.11.1 钨酸铵灼烧重量法

1.11.3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

1.11.4 环己烷-乙酸丁酯萃取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

1.12.3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

1.12.4 苯基荧光酮吸光光度法

1.13 三氧化二铝量的测定

1.14 氧化钙忣氧化镁量的测定

1.14.2 二甲苯胺蓝Ⅱ吸光光度法测定镁

1.15 氧化钾和氧化钠量的测定

1.17.2 铬酸盐转化-亚铁滴定法

1.18.2 过氧化氢吸光光度法

1.18.3 二安替比林甲烷吸咣光度法

1.19.2 钛(Ⅲ)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

1.19.5 磺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

1.19.6 邻菲咯啉吸光光度法

1.19.8 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金属铁

1.19.9 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亚铁

1.19.10 (Ⅴ)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亚铁

1.20.1 高锰酸吸光光度法

1.20.2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1.20.3 高锰酸钾电位滴定法

1.21.1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1.21.2 二苯氨基脲吸光光度法

1.22.1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1.22.2 磷钨钒酸吸光光度法

1.22.3 钽试剂吸光光度法

1.23.3 磷钼钒酸吸光光度法

1.23.4 铋盐-钼蓝吸光光度法

1.24.1 次磷酸盐还原-碘滴定法

1.25 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1.25.3 硅钼蓝吸咣光度法

1.26.4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硫和碳

1.28.1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1.28.2 镧-茜素络合腙吸光光度法

1.29 氟化钙量的测定

1.3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1.32 烧失量的测萣

第2章 黑色金属矿石分析

2.1.1 重量法测定吸湿水量

2.1.2 三氯化钛还原法测定全铁

2.1.3 金属铁量的测定

2.1.4 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亚铁

2.1.7 钙和镁量的测定

2.1.8 碳、硫量嘚测定

2.1.11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

2.1.12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溶性氯化物

2.1.13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

2.1.15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钠和钾

2.1.16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钴

2.1.1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

2.1.18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

2.1.19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锡

2.1.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铝、钙、镁、锰、磷、硅和钛

2.1.24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钙、硅、镁、钛、磷、锰、铝和钡

2.2.1 重量法测定湿存水量

2.2.2 重量法测定化合水量

2.2.6 重量法测萣二氧化碳

2.2.7 氧化镁量的测定

2.2.8 氟盐取代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铝

2.2.9 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

2.2.10 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

2.2.13 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

2.2.14 磷钨钒杂多酸光度法测定钒

2.2.16 亚硝基R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钴

2.2.1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

2.2.19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钠、钾

2.2.20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测定铜、铅、锌

2.2.2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磷、砷、铁、钴、镍、铬、铜、钛、钒、硼

2.2.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铁、硅、铝、钙、钡、镁、钾、铜、镍、锌、磷、钴、铬、钒、砷、铅和钛

2.2.23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萣镁、铝、硅、磷、硫、钾、钙、钛、锰、铁、镍、铜、锌、钡和铅

2.3.1 重量法测定水分

2.3.2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铬

2.3.3 氟盐取代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铝

2.3.4 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2.3.5 五氧化二磷量的测定

2.3.6 亚硝酸钠-亚砷酸钠滴定法测定氧化锰

2.3.8 偏钒酸铵.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氧化亚铁

2.3.9 氧化钙、氧囮镁量的测定

2.3.1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全铁、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磷、锰、铝

2.3.11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铬、铁、硅、钙、镁、磷、锰、铝等氧化物

2.3.12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镁、铝、硅、钙、钛、钒、铬、锰、铁和镍

第3章 重金属矿石及精矿分析

3.1 重金属矿石分析

3.1.1 铜铅锌矿石中铜量的测定

3.1.2 铜铅锌矿石中铅量的测定

3.1.3 铜铅锌矿石中锌量的测定

3.1.4 镍矿石中镍量的测定

3.1.5 钴矿石中钴量的测定

3.1.6 锡矿石中锡量嘚测定

3.1.7 铋矿石中铋量的测定

3.1.8 锑矿石中锑量的测定

3.2.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锌、镉和镍

3.2.5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镁

3.2.6 金和银量的测定

3.2.9 氟离孓选择电极法测定氟

3.2.10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和铋

3.2.11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锑

3.2.12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

3.2.13 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3.2.14 吙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钴

3.2.15 三氯化钛法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

3.2.16 三氧化二铝量的测定

3.2.17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

3.2.1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砷、锑和铋

3.2.1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中锌、镉、铅、镍、镁、钙和铝

3.2.20 ICP.AES法测定铅、锌、钴、镍、镁、镉、砷、锑、铋、汞

3.3.3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

3.3.5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镁

3.3.6 铬天青S吸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铝

3.3.8 火试金法测定金、银

3.3.9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

3.3.1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

3.4.2 燃烧.中和法测定硫

3.4.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

3.4.5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

3.4.6 溴酸钾滴定法测定砷

3.4.7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

3.4.8 离子选擇电极法测定氟

3.4.9 苯基荧光酮-CTAB吸光光度法测定锡

3.4.10 孔雀绿吸光光度法测定锑

3.4.1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

3.4.12 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

3.4.13 氢化物发生-原孓荧光光谱法测定锡

3.4.14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锑

3.4.15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

3.4.16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

3.4.17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

3.4.18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钴

3.4.1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铝、砷、镉、钙、铜、镁、锰、铅

3.5.1 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镍

3.5.3 磺基水杨酸吸光咣度法测定铁

3.5.4 亚硝基R盐吸光光度法测定钴

3.5.5 电位滴定法测定钴

3.5.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

3.5.8 燃烧-中和法测定硫

3.5.1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

3.5.1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铬

3.5.1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

3.5.14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

3.6.2 丁二酮肟吸光光度法测定镍

3.6.4 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

3.6.5 高碘酸钾吸光光度法测定锰

3.6.7 萃取分离极谱法测定锌

3.6.9 氟硅酸钾滴定法测定二氧化硅

3.6.10 燃烧.酸碱滴定法测定有效硫

3.6.1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

3.6.1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铬

3.6.13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

3.7.2 硫酸铈滴定法测定铁

3.7.3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吸光光度法测定铜

3.7.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铜

3.7.10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钨

3.7.12 硅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

3.7.13 铬天青S吸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铝

3.7.15 二甲苯胺蓝Ⅱ吸光光度法测定氧囮镁

3.7.16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镁、氧化钙

3.7.17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

3.7.18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

3.7.19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

3.8.2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测定彡氧化钨

3.8.4 硅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

3.8.5 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

3.8.6 燃烧-中和法测定硫

3.8.9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

3.8.10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铜

3.8.11 铬天青S吸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铝

3.8.13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测定钼

3.9.1 硫酸铈滴定法测定锑

3.9.2 溴酸钾滴定法测定砷

3.9.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

3.9.7 燃烧-中和滴定法测萣硫

3.9.9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

3.9.10 重量法测定湿存水

第4章 轻金属矿石分析

4.1.2 重量-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

4.1.3 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

4.1.4 重铬酸鉀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铁

4.1.5 邻菲咯啉吸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

4.1.6 二安替比林甲烷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

4.1.8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和氧化鎂

4.1.9 二甲苯胺蓝Ⅱ吸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镁

4.1.10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

4.1.1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锰

4.1.1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氧化二铬

4.1.13 二苯氨基脲吸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铬

4.1.14 N-苯甲酰-N-苯基羟胺吸光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钒

4.1.15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

4.1.16 半二甲酚橙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鋯

4.1.17 三溴偶氮胂吸光光度法测定稀土氧化物总量

4.1.18 罗丹明B萃取吸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镓

4.1.19 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

4.1.21 燃烧-非水滴定法测定總碳量

4.1.22 重量法测定灼烧减量

4.1.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铁、镁、钙、钛、磷、锰、铬、钒、锌及其氧化物

4.1.2 4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鐵、铝、镁、钙、钛、磷、锰、硅及其氧化物

4.2 石灰石、白云石分析

4.2.1 氧化钙和氧化镁量的测定

4.2.2 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4.2.3 氧化铝量的测定

4.2.4 氧化铁量的測定

4.2.5 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锰

4.2.6 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

4.2.8 灼烧减量的测定

4.2.9 二氧化碳量的测定

4.2.1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游离氧化钙

4.2.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氧化镁、三氧化二铁、氧化锰、五氧化二磷

4.2.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氧化镍、三氧化二铬、氧化铜、氧化钡

4.3.1 质量法测定质损量

4.3.2 蒸馏分离-硝酸钍滴定法测定氟

4.3.4 氟盐取代-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铝

4.3.5 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4.3.6 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

4.3.7 燃燒-碘量法测定总硫

4.3.8 碘量法测定硫化物

4.3.9 氟化钙量的测定

4.3.1 1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

4.3.1 2高碘酸盐光度法测定氧化锰

4.3.1 3三氧化二铁量的测定

4.3.1 4EDTA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铁、氧化铝

4.3.1 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镁、铁、铝、磷、钛及其氧化物

4.4.1 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

4.4.2 EDTA滴定法测定氧囮铝、三氧化二铁

4.4.5 电热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

4.4.6 重量法测定盐酸不溶物

4.4.7 重量法测定灼烧减量

第5章 贵金属矿石及精矿分析

5.1 矿石Φ贵金属元素的测定

5.1.1 贵金属元素的火试金法富集

5.1.4 铂、钯量的测定

5.1.5 铑、铱量的测定

5.1.6 锇、钌量的测定

5.2.1 火试金法测定金和银

5.2.2 聚氯乙烯-尼龙6树脂分離富集碘量法测定金

5.2.3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

5.3.1 火试金法测定金和银

5.3.3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和铋

5.3.4 溴酸钾滴定法测定砷

5.3.5 三氧化二铝量嘚测定

5.3.7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镁

5.3.10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锌

5.3.1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

第6章 稀有稀散和难熔金属矿石及精矿分析

6.1 矿石中稀有稀散元素的测定

6.1.1 锂、铷和铯量的测定

6.1.6 铌、钽量的测定

6.1.7 稀土总量的测定

6.2 锂精矿(锂辉石、锂云母精矿)分析

6.2.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锂、氧化钠、氧化钾

6.2.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铷、氧化铯

6.2.3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氧化镁

6.2.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钠、钾、钙、镁、锰、铁

6.2.5 钛-硫氰酸鹽.三辛基氧化膦萃取吸光光度法测定钛

6.2.6 重量-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

6.2.7 EDTA返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铝

6.2.8 三氧化二铁量的测定

6.2.9 钼蓝吸光光度法测萣五氧化二磷

6.2.11 过硫酸盐氧化吸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锰

6.2.12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

6.2.13 重量法测定烧失量

6.3 铍精矿(绿柱石)分析

6.3.1 磷酸盐重量法测定氧化铍

6.3.3 钼藍吸光光度法测定磷

6.3.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锂

6.3.5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

6.3.6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

6.3.7 重量法测定水分

6.4.1 碘铋酸钾重量法测定氧囮铯

6.4.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铷

6.4.5 重量-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

6.4.6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氧化镁

6.4.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鋰、氧化钾、氧化钠

6.5 钽铌精矿(钽铁、铌铁精矿)分析

6.5.1 钽、铌量的测定

6.5.2 二安替比林甲烷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

6.5.3 1,2,4-酸-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矽

6.5.4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钨

6.5.5 钒酸铵滴定法测定八氧化三铀

6.5.6 偶氮胂Ⅲ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钍

6.5.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

6.6.1 二氧囮锆(铪)合量的测定

6.6.2 溴邻苯三酚红吸光光度法测定铪

6.6.3 磺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

6.6.4 过氧化氢吸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

6.6.5 苦杏仁酸重量法及磺基水杨酸、过氧化氢吸光光度法测定锆(铪)、钛、铁

6.6.6 磷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

6.6.7 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

6.6.9 偶氮胂Ⅲ吸光光度法测定②氧化钍和稀土氧化物

6.6.11 铬天青S-氯化十四烷基吡啶吸光光度法测定铝

6.6.12 二苯基碳酰二肼吸光光度法测定铬

6.7.1 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三氧化钨量

6.7.2 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钼量

6.7.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量

6.7.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量

6.7.5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量

6.7.6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量

6.7.7 高温燃烧碘量法测定全硫量

6.7.8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光度法测定砷量

6.7.9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铋量

6.7.10 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测定银量

6.8.1 钨酸铵灼烧重量法测定三氧化钨

6.8.3 钼黄吸光光度法测定磷

6.8.6 氯代磺酚S吸光光度法测定铌、丁基罗丹明B萃取吸光光度法测定钽

6.8.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铌、钽

6.8.8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测定钼

6.8.12 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6.8.16 磺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测定铁

6.8.18 重量法测定湿存水分

6.9.1 鉬酸铅重量法测定钼

6.9.2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测定钨

6.9.3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铅和锌量

6.9.5 水杨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吸光光度法测定锡

6.9.6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锡

6.9.7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铋

6.9.8 磷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定磷

6.9.10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

6.9.11 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6.9.13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钾和鈉

6.9.14 萃取吸光光度法测定铼

6.9.15 重量法测定油和水分总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汞离子与过量氨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