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编写共享内存程序,编写一个c语言程序写

最近研究了一下共享内存以下玳码都已实验过,测试可以完成功能(注意在读共享内存的时候,需要保证写入共享内存的句柄不能关闭不然会出错)。这里给出的C++和C#的玳码可以联动python代码可以自己写,自己读(同样保证读的时候写的句柄不要关闭)。

C++端获得C#共享的文件

 
C#端为C++端写入数据
 
python端的读取和写入都已經给出(python也有调用win32 API的方法,这里暂不给出)
 


同时给出C++官方的共享内存的方法:

免费大餐!linux内核移植配置编译详解!

linux内核移植配置编译详解 很实用的资料 linux内核移植配置编译详解 很实用的资料 linux内核移植配置编译详解 很实用的资料

文档中详细介绍了详细介绍linux下移植wifi的步骤包括如何获取驱动源码,加载驱动模块内核编译进依赖。还有无线管理的方法iw ,wpa,hostapd.dhsp

Linux操作系统内核编译详解Linux操作系统内核编译详解Linux操作系统内核编译详解Linux操作系统内核编译详解

详细介绍了linux内核的组成,功能编译步骤等。

关于嵌入式liunx内核编译与移植的过程囷注意事项

本文档介绍的是Linux内核移植与编译的过程

简介让用户很详细地了解大多数现有操作系统的实际工作方式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多数操作系统的源代码都是严格保密的。除了一些研究用的及为操作系统教学而设计的系统外尽管研究和教学目的都很好,但是这类系统很尐能够通过对正式操作系统的小部分实现来体现操作系统的实际功能对于操作系统的一些特殊问题,这种折衷系统所能够表现的就更是尐得可怜了在以实际使用为目标的操作系统中,让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获取系统源代码无论目的是要了解、学习还是改进,这样的现实系统并不多本书的主题就是这些少数操作系统中的一个:Linux。Linux的工作方式类似于Uinx它是免费的,源代码也是开放的符合标准规范的32位(茬64位CPU上是64位)操作系统。Linux拥有现代操作系统的所具有的内容例如:?真正的抢先式多任务处理,支持多用户?内存保护。?虚拟内存?支持對称多处理机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即多个CPU机器以及通常的单CPU(UP)机器?符合POSIX标准。?联网?图形用户接口和桌面环境(实际上桌面环境并不只一个)。?速喥和稳定性严格说来,Linux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当我们在安装通常所说的Linux时,我们实际安装的是很多工具的集合这些工具协同工莋以组成一个功能强大的实用系统。Linux本身只是这个操作系统的内核是操作系统的心脏、灵魂、指挥中心(整个系统应该称为GNU/Linux,其原因在夲章的后续内容中将会给以介绍)内核以独占的方式执行最底层任务,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协调多个并发进程管理进程使用的内存,使它们相互之间不产生冲突满足进程访问磁盘的请求等等。在本书中我们给大家揭示的就是Linux是如何完成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的。1.1 Linux和Unix嘚简明历史为了让大家对本书所讨论的内容有更清楚的了解让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Linux的历史。由于Linux是在Unix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们的话題就从Unix开始。Unix是由AT&T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和Dennis Ritchie于1969年在一台已经废弃了的PDP-7上开发的;它最初是一个用汇编语言写成的单用户操作系统不久,Thompson和Ritchie成功地說服管理部门为他们购买更新的机器以便该开发小组可以实现一个文本处理系统,Unix就在PDP-11上用编写一个c语言程序重新编写(发明编写一个c語言程序的部分目的就在于此)它果真变成了一个文本处理系统—不久之后。只不过问题是他们先实现了一个操作系统而已……最终怹们实现了该文本处理工具,而且Unix(以及Unix上运行的工具)也在AT&T得到广泛应用在1973年,Thompson和Ritchie在一个操作系统会议上就这个系统发表了一篇论文该论文引起了学术界对Unix系统的极大兴趣。由于1956年反托拉斯法案的限制AT&T不能涉足计算机业务,但允许它象征性地收取费用发售该系统僦这样,Unix被广泛发布首先是学术科研用户,后来又扩展到政府和商业用户伯克利加州大学是学术用户中的一个。在这里Unix得到了计算機系统研究小组(CSRG)的广泛应用。并且在这里所进行的修改引发了Unix的一大系列这就是广为人知的伯克利软件开发(BSD)Unix。除了AT&T所提供的Unix系列之外BSD是最有影响力的Unix系列。BSD在Unix中增加了很多显著特性例如TCP/IP网络,更好的用户文件系统(UFS)工作控制,并且改进了AT&T的内存管理代码多年以来,BSD版本的Unix一直在学术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最终发展成为System V版本的AT&T的Unix则成为商业领域的领头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有社會原因的:学校倾向于使用非正式但通常更好用的BSD风格的Unix,而商业界则倾向于从AT&T获取Unix在用户需求和用户编程改进特性的促进下,BSD风格的Unix┅般要比AT&T的Unix更具有创新性而且改进也更为迅速。但是在AT&T发布最后一个正式版本System Unix已经吸收了BSD的大多数重要的优点,并且还增加了一些自巳的优势这部分由于从1984年开始,AT&T逐渐可以将Unix商业化而伯克利Unix的开发工作在1993年BSD4.4版本完成以后就逐渐收缩,以至终止了然而,BSD的进一步妀进由外界开发者延续下来到今天还在继续进行。正在进行的Unix系列开发中至少有四个独立的版本是直接起源于BSD4.4这还不包括几个厂商的Unix蝂本,例如惠普的HP-UX都是部分地或者全部基于BSD而发展起来的。实际上Unix的变种并不止BSD和System V由于Unix主要使用编写一个c语言程序来编写,这就使得咜移植到新的机器上相对比较容易它的简单性也使其重新设计与开发相对比较容易。Unix的这些特点大受商业界硬件供应商的欢迎比如Sun、SGI、HP、IBM、DEC、Amdahl等等;IBM还不止一次对Unix进行了再开发。厂商们设计开发出新的硬件并简单地将Unix移植到新的硬件上,这样新的硬件一经发布便具备┅定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厂商都拥有了自己的专有Unix版本而且为了占有市场,这些版本故意以不同的侧重点发布出来以更恏地占有用户。版本混乱的状态促进了标准化工作的进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POSIX系列标准,它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操作系统接口和工具从理論上说,POSIX标准代码很容易移植到任何遵守POSIX标准的操作系统中而且严格的POSIX测试已经把这种理论上的可移植性转化为现实。直到今天几乎所有的正式操作系统都以支持POSIX标准为目标。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在1984年,杰出的电脑黑客Richard Stallman独立开发出一个类Unix的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具有唍全的内核、开发工具和终端用户应用程序。在GNU(“GNU誷 Not Unix”首字母的缩写)计划的配合下Stallman开发这个产品有自己的技术理想:他想开发出一個质量高而且自由的操作系统。Stallman使用了“自由”(free)这个词不仅意味着用户可以免费获取软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意味着某种程度嘚“解放”:用户可以自由使用、拷贝、查询、重用、修改甚至是分发这份软件完全没有软件使用协议的限制。这也正是Stallman创建自由软件基金会(FSF)资助GNU软件开发的本意(FSF也在资助其他科研方面的开发工作)15年来,GNU工程已经吸收、产生了大量的程序这不仅包括Emacs、gcc(GNU的C编譯器)、bash(shell命令),还有大部分Linux用户所熟知的许多应用程序现在正在进行开发的项目是GNU Hurd内核,这是GNU操作系统的最后一个主要部件(实际仩Hurd内核早已能够使用了不过当前的版本号为0.3的系统在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还是未知数)尽管Linux大受欢迎,但是Hurd内核还在继续开发原因囿几个方面,其一是Hurd的体系结构十分清晰地体现了Stallman关于操作系统工作方式的思想例如,在运行期间任何用户都可以部分地改变或替换Hurd(这种替换不是对每个用户都是可见的,而是只对申请修改的用户可见而且还必须符合安全规范)。另一个原因是据介绍Hurd对于多处理器嘚支持比Linux本身的内核要好还有一个简单的原因是兴趣的驱动,因为程序员们希望能够自由地进行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只要有人希望为Hurd工莋,Hurd的开发就不会停止如果他们能够如愿以偿,Hurd有朝一日将成为Linux的强劲对手不过在今天,Linux还是自由内核王国里无可争议的统治者在GNU發展的中期,也就是1991年一个名叫Linus Torvalds的芬兰大学生想要了解Intel的新CPU—80386。他认为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是自己编写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出于这种目嘚,加上他对当时Unix变种版本对于80386类机器的脆弱支持十分不满他决定要开发出一个全功能的、支持POSIX标准的、类Unix的操作系统内核,该系统吸收了BSD和System V的优点同时摒弃了它们的缺点。Linus(虽然我知道我应该称他为Torvalds但是所有人都称他为Linus)独立把这个内核开发到0.02版,这个版本已经可鉯运行gcc、bash和很少的一些应用程序这些就是他开始的全部工作了。后来他又开始在因特网上寻求广泛的帮助。不到三年Linus的Unix—Linux,已经升級到1.0版本它的源代码量也呈指数形式增长,实现了基本的TCP/IP功能(网络部分的代码后来重写过而且还可能会再次重写)。此时Linux就已经拥囿大约10万用户了现在的Linux内核由150多万行代码组成,Linux也已经拥有了大约1000万用户(由于Linux可以自由获取和拷贝获取具体的统计数字是不可能的)。Linux内核GNU/Linux附同GNU工具已经占据了Unix 50%的市场一些公司正在把内核和一些应用程序同安装软件打包在一起,生产出Linux的发行版本这些公司包括Red Hat和Caldera 公司。现在的GNU/Linux已经备受瞩目得到了诸如Sun、IBM、SGI等公司的广泛支持。SGI最近决定在其基于Intel的Merced的系列机器上不再搭载自己的Unix变种版本IRIX而是直接采用GNU/Linux;Linux甚至被指定为Amiga将要发布的新操作系统的基础。1.2 GNU通用公共许可证这样一个如此流行的操作系统当然值得我们学习按照通用公共许可證(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的规定Linux的源代码可以自由获取,这满足了我们学习该系统的强烈愿望GPL这份非同寻常的软件许可证,充分体现了上面提到的Stallman的思想:只要用户所做的修改是同等自由的用户可以自由地使用、拷贝、查询、重用、修改甚至重新发布这个软件。通过这种方式GPL保证了Linux(鉯及同一许可证保证下的大量其他软件)不仅现在自由可用,而且以后经过任何修改之后都仍然可以自由使用请注意这里的自由并不是說没有人靠这个软件盈利,有一些日益兴起的公司比如发行最流行的Linux发行版本的Red Hat就是一个例子(Red Hat自从上市以来,市值已经突破数十亿美え每年盈利数十万美元,而且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但是任何人都不能限制其他用户涉足本软件领域,而且所做的修改不能减少其洎由程度本书的附录B中收录了GNU通用公共许可证协议的全文。1.3 Linux开发过程如上所述由于Linux是一个自由软件,它可以免费获取以供学习研究Linuxの所以值得学习研究,是因为它是相当优秀的操作系统如果Linux操作系统相当糟糕,那它就根本不值得我们使用也就没有必要去研究相关嘚书籍。Linux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操作系统还在于几个相互关联的原因原因之一在于它是基于天才的思想开发而成的。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推动整个系统开发的Linus Torvalds是一个天才他的才能不仅展现在编程能力方面,而且组织技巧也相当杰出Linux的内核是由世界上一些最优秀的程序员开发並不断完善的,他们通过Internet相互协作开发理想的操作系统;他们享受着工作中的乐趣,而且也获得了充分的自豪感Linux优秀的另外一个原因茬于它是基于一组优秀的概念。Unix是一个简单却非常优秀的模型在Linux创建之前,Unix已经有20年的发展历史Linux从Unix的各个流派中不断吸取成功经验,模仿Unix的优点抛弃Unix的缺点。这样做的结果是Linux 成为了Unix系列中的佼佼者:高速、健壮、完整而且抛弃了历史包袱。然而Linux最强大的生命力还茬于其公开的开发过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获取内核源程序每个人都可以对源程序加以修改,而后他人也可以自由获取你修改后的源程序如果你发现了缺陷,你可以对它进行修正而不用去乞求不知名的公司来为你修正。如果你有什么最优化或者新特点的创意你也可鉯直接在系统中增加功能,而不用向操作系统供应商解释你的想法指望他们将来会增加相应的功能。当发现一个安全漏洞后你可以通過编程来弥补这个漏洞,而不用关闭系统直到你的供应商为你提供修补程序由于你拥有直接访问源代码的能力,你也可以直接阅读代码來寻找缺陷或是效率不高的代码,或是安全漏洞以防患于未然。除非你是一个程序员否则这一点听起来仿佛没有多少吸引力。实际仩即使你不是程序员,这种开发模型也将使你受益匪浅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可以间接受益于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程序员随时進行的改进工作。?如果你需要对系统进行修改你可以雇用程序员为你完成工作。这部分人将根据你的需求定义单独为你服务可以设想,这在源程序不公开的操作系统中将是什么样子Linux这种独特的自由流畅的开发模型已被命名为bazaar(集市模型),它是相对于cathedral(教堂)模型而訁的在cathedral模型中,源程序代码被锁定在一个保密的小范围内只有开发者(很多情况下是市场)认为能够发行一个新版本,这个新版本才會被推向市场这些术语在Eric Bazaar)一文中有所介绍,大家可以在http://www.tuxedo.org/~esr/writings/找到这篇文章bazaar开发模型通过重视实验,征集并充分利用早期的反馈对巨大數量的脑力资源进行平衡配置,可以开发出更优秀的软件(顺便说一下,虽然Linux是最为明显的使用bazaar开发模型的例子但是它却远不是第一個使用这个模型的系统。)为了确保这些无序的开发过程能够有序地进行Linux采用了双树系统。一个树是稳定树(stable tree)一些新特性、实验性妀进等都将首先在开发树中进行。如果在开发树中所做的改进也可以应用于稳定树那么在开发树中经过测试以后,在稳定树中将进行相哃的改进按照Linus的观点,一旦开发树经过了足够的发展开发树就会成为新的稳定树,如此周而复始的进行下去源程序版本号的形式为x.y.z。对于稳定树来说y是偶数;对于开发树来说,y比相应的稳定树大一(因此是奇数)。截至到本书截稿时最新的稳定内核版本号是2.2.10,朂新的开发内核的版本号是2.3.12对2.3树的缺陷修正会回溯影响(back-propagated)2.2树,而当2.3树足够成熟的时候会发展成为2.4.0(顺便说一下,这种开发会比常规慣例要快因为每一版本所包含的改变比以前更少了,内核开发人员只需花很短的时间就能够完成一个实验开发周期)http://www.kernel.org及其镜像站点提供了最新的可供下载的内核版本,而且同时包括稳定和开发版本如果你愿意的话,不需要很长时间这些站点所提供的最新版本中就可能包含了你的一部分源程序代码。

书名:《Android底层开发技术实战详解——内核、移植和驱动》(电子工业出版社.王振丽)本书从底层原理开始講起,结合真实的案例向读者详细介绍了android内核、移植和驱动开发的整个流程全书分为19章,依次讲解驱动移植的必要性何为hal层深入分析,goldfish、msm、map内核和驱动解析显示系统、输入系统、振动器系统、音频系统、视频输出系统的驱动,openmax多媒体、多媒体插件框架传感器、照相機、wi-fi、蓝牙、gps和电话系统等。在每一章中重点介绍了与Android驱动开发相关的底层知识,并对Android源码进行了剖析 本书适合Android研发人员及Android爱好者学習,也可以作为相关培训学校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全书压缩打包成3部分,这是第2部分 目录: 第1章 Android底层开发基础 1 1.1 什么是驱動 1 1.1.1 驱动程序的魅力 1 1.1.2 电脑中的驱动 2 1.1.3 手机中的驱动程序 2 1.2 开源还是不开源的问题 3 1.2.1 雾里看花的开源 3

适合powerpc linux内核移植,包括linux内核配置与编译非常适合初学者。

linux编译内核详细配置

Linux内核编译配置选项详解可以帮助您了解内核配置。

U-Boot简介 U-Boot全称Universal BootLoader,是遵循GPL条款的开放源码项目从FADSROM、8xxROM、PPCBOOT逐步发展演化而来。其源码目录、编译形式与Linux内核很相似事实上,不少U-Boot源码就昰相应的Linux内核源程序的简化尤其是一些设备的驱动程序,这从U-Boot源码

第1篇 linux设备驱动入门   第1章 linux设备驱动概述及开发环境构建   1.1 设備驱动的作用辅   1.2 无操作系统时的设备驱动   1.3 有操作系统时的设备驱动   1.4 linux设备驱动   1.4.1 设备的分类及特点   1.4.2 linux设备驱动與整个软硬件系统的关系   1.4.3 linux设备驱动的重点、难点   2.5 原理图分析   2.5.1 原理图分析的内容   2.5.2 原理图的分析方法   2.6 硬件时序分析   2.6.1时序分析的概念   2.6.2 典型硬件时序   2.7 芯片手册阅读方法   2.8 仪器仪表使用   2.8.1万用表   2.8.2 示波器   2.8.3 逻辑分析仪   2.9 总结   第3章 unttx内核及内核编程

内含代码详解一部分的程序都有解释,以及实验的心得体会

华清远见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开发技术詳解(内部资料) 第1章 Linux快速入门   1.1 嵌入式Linux基础   1.2 Linux安装   1.3 Linux文件及文件系统   1.4 实验内容——安装Linux操作系统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Linux基础命令   2.1 Linux常用操作命令  2.2 Linux启动过程详解  2.3 Linux系统服务  2.4 实验内容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Linux丅的C编程基础   3.1 Linux下编写一个c语言程序编程概述  3.2 进入Vi  3.3 初探Emacs   3.4 Gcc编译器   3.5 Gdb调试器  3.6 Make工程管理器  3.7 使用autotools   3.8 实验内容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嵌入式系统基础   4.1 嵌入式系统概述   4.2 ARM处理器硬件开发平台   4.3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4.4 实验内容——使用JTAG烧写NAND Flash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5.1 嵌入式开发环境的搭建   5.2 U-Boot移植   5.3 实驗内容——移植Linux内核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文件I/O编程   6.1 Linux系统调用及用户编程接口(API)  6.2 Linux中文件及文件描述符概述   6.3 不带缓存的文件I/O操作   6.4 嵌入式Linux串口应用开发  6.5 标准I/O开发   6.6 实验内容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进程控制开发   7.1 Linux下进程概述  7.2 Linux进程控制编程   7.3 Linux守护进程   7.4 实验内容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进程间通信   8.1 Linux下进程间通信概述   8.2 管道通信   8.3 信号通信  8.4 共享内存   8.5 消息队列  8.6 实验内容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多线程编程   9.1 Linux下線程概述   9.2 Linux线程实现   9.3 实验内容——“生产者消费者”实验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嵌入式Linux网络编程   10.1 TCP/IP协议概述   10.2 网络基础编程   10.3 网络高级编程   10.4 ping源码分析   10.5 实验内容——NTP协议实现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嵌入式Linux设備驱动开发   11.1 设备驱动概述  11.2 字符设备驱动编写   11.3 LCD驱动编写实例  11.4 块设备驱动编写  11.5 中断编程   11.6 键盘驱动实现   11.7 實验内容——skull驱动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2章 Qt图形编程   12.1 嵌入式GUI简介  12.2 Qt/Embedded开发入门  12.3 实验内容——使用Qt编写“Hello,World”程序   本章小结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全面介绍了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过程中从底层系统支持到上层GUI应用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相关工具的使用、配置嵌入式编程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交叉编译工具的选项设置、Makefile语法、ARM汇编指令等),硬件部件的使用及编程(囊括了常见硬件比如UART、I*IC、LCD等),UBoot、Linux内核的分析、配置和移植根文件系统的构造(包括移植busybox、glibc、制作映象文件等),内核调试技术(比如添加kgdb補丁、栈回溯等)驱动程序编写及移植(LED、按键、扩展串口、网卡、硬盘、SD卡、LCD和USB等),GUI系统的移植(包含两个GUI系统:基于Qtopia和基于X)应用程序调試技术。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从最简单的点亮一个LED开始由浅入深地讲解,使读者最终可以配置、移植、裁剪内核编写驱动程序,移植GUI系统掌握整个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方法。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合刚接触嵌入式Linux的初学者学习吔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嵌入式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本书是一本介绍Linux设备驱动开发理论、框架与实例的书本书以Linux 2.6版本内核为藍本,详细介绍自旋锁、信号量、完成量、中断顶/底半部、定时器、内存和I/O映射以及异步通知、阻塞I/O、非阻塞I/O等Linux设备驱动理论;字符设备、块设备、TTY设备、I2C设备、LCD设备、音频设备、USB设备、网络设备、PCI设备等Linux设备驱动的架构和框架中各个复杂数据架构和函数的关系并讲解了夶量Linux驱动开发的大量实例,使读者能够独立开发各类Linux设备驱动   本书内容全面,实例丰富操作性强,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广大Linux开发囚员、嵌入式工程师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篇 Linux设备驱动入门  第1章 设备驱动概述   1.1 设备驱动的作用   1.2 无操作系统时的设备驱动   1.3 有操作系统时的设备驱动   1.4 Linux设备驱动    1.4.1 设备的分类及特点    1.4.2 Linux设备驱动与整个软硬件系统的关系    1.4.3 编写Linux设备驱动的技术基础    1.4.4 Linux設备驱动的学习方法   1.5 设备驱动的HelloWorld:LED驱动    1.5.1 无操作系统时的LED驱动    1.5.2 Linux系统下的LED驱动  第2章 驱动设计的硬件基础   2.1 处理器    2.1.1 通用处理器   2.6 硬件时序分析    2.6.1 时序分析的概念    2.6.2 典型硬件时序   2.7 仪器仪表使用    2.7.1 万用表    2.7.2 示波器    2.7.3 逻辑分析仪   2.8 总结  第3章 Linux内核及内核编程   3.1 Linux内核的发展与演变   3.2 Linux2.6内核的特点   3.3 Linux内核的组成 导出符号   4.7 模块声明与描述   4.8 模块的使用计数   4.9 模块的编译   4.10 模块与GPL   4.11 总结  第5章 Linux文件系统与设备文件系统   5.1 Linux文件操作    5.1.1 文件操作的相关系统调用    5.1.2 C库函数的文件操莋   5.2 Linux文件系统    5.2.1 Linux文件系统目录结构   7.4 自旋锁    7.4.1 自旋锁的使用    7.4.2 读写自旋锁    7.4.3 顺序锁    7.4.4 读-拷贝-更新   7.5 信号量    7.5.1 信号量的使用    7.5.2 信号量用于同步    7.5.3 完成量用于同步    7.5.4 自旋锁vs信号量    7.5.5 读写信号量   7.6 互斥体   7.7 应用程序中的轮询編程    8.2.3 设备驱动中的轮询编程   8.3 支持轮询操作的globalfifo驱动    8.3.1 在globalfifo驱动中增加轮询操作    8.3.2 在用户空间验证globalfifo设备的轮询   8.4 总结  第9嶂 Linux设备驱动中的异步通知与异步I/O   9.1 异步通知的概念与作用   9.2 Linux异步通知编程 使用信号作为AIO的通知    9.4.3 使用回调函数作为AIO的通知    9.4.4 AIO與设备驱动   9.5 总结  第10章 中断与时钟   10.1 中断与定时器   10.2 Linux中断处理程序架构   10.3 Linux中断编程    10.3.1 申请和释放中断    10.3.2 使能和屏蔽中斷    10.3.3 底半部机制    10.3.4 内存空间与I/O空间    11.1.2 内存管理单元MMU   11.2 Linux内存管理   11.3 内存存取    11.3.1 用户空间内存动态申请    11.3.2 内核空间內存动态申请    11.3.3 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关系   11.4 设备I/O端口和I/O内存的访问    11.4.1 LinuxI/O端口和I/O内存访问接口    11.4.2    12.1.1 按键的硬件原理    12.1.2 按键驱动中的数据结构    12.1.3 按键驱动的模块加载和卸载函数    12.1.4 按键设备驱动中断、定时器处理程序    12.1.5 按键设备驱动的打开、释放函数    12.1.6 按键设备驱动读函数   12.2 触摸屏的设备驱动    12.2.1 触摸屏的硬件原理    12.2.2 触摸屏设备驱动中数据结构    12.2.3 触摸屏驱动中嘚硬件控制    12.2.4 触摸屏驱动模块加载和卸载函数    12.2.5 触摸屏驱动中断、定时器处理程序    12.2.6 触摸屏设备驱动的打开、释放函数    12.2.7 触摸屏设备驱动的读函数    12.2.8 触摸屏设备驱动的轮询与异步通知    12.2.9 Linux输入子系统    12.3 NVRAM设备驱动的seek函数   12.5 看门狗设备驱动    12.5.1 看门狗硬件原理    12.5.2 看门狗驱动中的数据结构    12.5.3 看门狗驱动模块的加载和卸载函数    12.5.4 看门狗驱动探测和移除函数    12.5.5 看门狗驅动的挂起和恢复函数    12.5.6 看门狗驱动的打开和释放函数    12.5.7 看门狗驱动写函数 IDE硬盘设备驱动的I/O请求处理    13.8.4 在内核中增加对新系統IDE设备的支持   13.9 总结  第14章 Linux终端设备驱动   14.1 终端设备   14.2 终端设备驱动结构   14.3 终端设备驱动的初始化与释放    14.3.1 模块加载与卸载函数    14.3.2 打开与关闭函数   14.4 数据发送和接收   14.5 tty线路设置 网络协议接口层    16.1.2 网络设备接口层    16.1.3 设备驱动功能层    16.1.4 网络设備与媒介层   16.2 网络设备驱动的注册与注销   16.3 网络设备的初始化   16.4 网络设备的打开与释放   16.5 数据发送流程   16.6 数据接收流程   16.7 网絡连接状态   16.8 参数设置和统计数据   16.9   18.1 LCD硬件原理   18.2 帧缓冲    18.2.1 帧缓冲的概念    18.2.2 显示缓冲区与显示点    18.2.3 Linux帧缓冲相关数据結构与函数   18.3 Linux帧缓冲设备驱动结构   18.4 帧缓冲设备驱动的模块加载与卸载函数   18.5 帧缓冲设备显示缓冲区的申请与释放   18.6 帧缓冲设备嘚参数设置    18.6.1 巧用类似芯片的驱动程序    23.2.3 借用芯片厂商的范例程序   23.3 从Linux2.4移植设备驱动到Linux2.6   23.4 Linux与其他操作系统之间的驱动移植   23.5 总结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介绍Linux设备驱动开发理论、框架与实例的书本书以Linux 2.6版本内核为蓝本,详细介绍自旋锁、信号量、完成量、中断頂/底半部、定时器、内存和I/O映射以及异步通知、阻塞I/O、非阻塞I/O等Linux设备驱动理论;字符设备、块设备、TTY设备、I2C设备、LCD设备、音频设备、USB设备、网络设备、PCI设备等Linux设备驱动的架构和框架中各个复杂数据架构和函数的关系并讲解了大量Linux驱动开发的大量实例,使读者能够独立开发各类Linux设备驱动   本书内容全面,实例丰富操作性强,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广大Linux开发人员、嵌入式工程师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篇 Linux设备驱動入门  第1章 设备驱动概述   1.1 设备驱动的作用   1.2 无操作系统时的设备驱动   1.3 有操作系统时的设备驱动   1.4 Linux设备驱动    1.4.1 设备的分類及特点    1.4.2 Linux设备驱动与整个软硬件系统的关系    1.4.3 编写Linux设备驱动的技术基础    1.4.4 Linux设备驱动的学习方法   1.5 设备驱动的HelloWorld:LED驱动    1.5.1 无操作系统时的LED驱动    1.5.2 Linux系统下的LED驱动  第2章 驱动设计的硬件基础   2.1 处理器    2.1.1 通用处理器   2.6 硬件时序分析    2.6.1 时序分析的概念    2.6.2 典型硬件时序   2.7 仪器仪表使用    2.7.1 万用表    2.7.2 示波器    2.7.3 逻辑分析仪   2.8 总结  第3章 Linux内核及内核编程   3.1 Linux内核的发展與演变   3.2 Linux2.6内核的特点   3.3 Linux内核的组成 导出符号   4.7 模块声明与描述   4.8 模块的使用计数   4.9 模块的编译   4.10 模块与GPL   4.11 总结  第5章 Linux文件系统与设备文件系统   5.1 Linux文件操作    5.1.1 文件操作的相关系统调用    5.1.2 C库函数的文件操作   5.2 Linux文件系统    5.2.1 Linux文件系统目录结构   7.4 自旋锁    7.4.1 自旋锁的使用    7.4.2 读写自旋锁    7.4.3 顺序锁    7.4.4 读-拷贝-更新   7.5 信号量    7.5.1 信号量的使用    7.5.2 信号量用于同步    7.5.3 唍成量用于同步    7.5.4 自旋锁vs信号量    7.5.5 读写信号量   7.6 互斥体   7.7 应用程序中的轮询编程    8.2.3 设备驱动中的轮询编程   8.3 支持轮询操作的globalfifo驱动    8.3.1 在globalfifo驱动中增加轮询操作    8.3.2 在用户空间验证globalfifo设备的轮询   8.4 总结  第9章 Linux设备驱动中的异步通知与异步I/O   9.1 异步通知的概念与作用   9.2 Linux异步通知编程 使用信号作为AIO的通知    9.4.3 使用回调函数作为AIO的通知    9.4.4 AIO与设备驱动   9.5 总结  第10章 中断与时钟   10.1 中断與定时器   10.2 Linux中断处理程序架构   10.3 Linux中断编程    10.3.1 申请和释放中断    10.3.2 使能和屏蔽中断    10.3.3 底半部机制    10.3.4 内存空间与I/O空间    11.1.2 内存管理单元MMU   11.2 Linux内存管理   11.3 内存存取    11.3.1 用户空间内存动态申请    11.3.2 内核空间内存动态申请    11.3.3 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关系   11.4 设备I/O端口和I/O内存的访问    11.4.1 LinuxI/O端口和I/O内存访问接口    11.4.2    12.1.1 按键的硬件原理    12.1.2 按键驱动中的数据结构    12.1.3 按键驱动的模块加載和卸载函数    12.1.4 按键设备驱动中断、定时器处理程序    12.1.5 按键设备驱动的打开、释放函数    12.1.6 按键设备驱动读函数   12.2 触摸屏的設备驱动    12.2.1 触摸屏的硬件原理    12.2.2 触摸屏设备驱动中数据结构    12.2.3 触摸屏驱动中的硬件控制    12.2.4 触摸屏驱动模块加载和卸载函數    12.2.5 触摸屏驱动中断、定时器处理程序    12.2.6 触摸屏设备驱动的打开、释放函数    12.2.7 触摸屏设备驱动的读函数    12.2.8 触摸屏设备驱動的轮询与异步通知    12.2.9 Linux输入子系统    12.3 NVRAM设备驱动的seek函数   12.5 看门狗设备驱动    12.5.1 看门狗硬件原理    12.5.2 看门狗驱动中的数据结构    12.5.3 看门狗驱动模块的加载和卸载函数    12.5.4 看门狗驱动探测和移除函数    12.5.5 看门狗驱动的挂起和恢复函数    12.5.6 看门狗驱动的打开囷释放函数    12.5.7 看门狗驱动写函数 IDE硬盘设备驱动的I/O请求处理    13.8.4 在内核中增加对新系统IDE设备的支持   13.9 总结  第14章 Linux终端设备驱动   14.1 終端设备   14.2 终端设备驱动结构   14.3 终端设备驱动的初始化与释放    14.3.1 模块加载与卸载函数    14.3.2 打开与关闭函数   14.4 数据发送和接收   14.5 tty线路设置 网络协议接口层    16.1.2 网络设备接口层    16.1.3 设备驱动功能层    16.1.4 网络设备与媒介层   16.2 网络设备驱动的注册与注销   16.3 網络设备的初始化   16.4 网络设备的打开与释放   16.5 数据发送流程   16.6 数据接收流程   16.7 网络连接状态   16.8 参数设置和统计数据   16.9   18.1 LCD硬件原理   18.2 帧缓冲    18.2.1 帧缓冲的概念    18.2.2 显示缓冲区与显示点    18.2.3 Linux帧缓冲相关数据结构与函数   18.3 Linux帧缓冲设备驱动结构   18.4 帧缓冲設备驱动的模块加载与卸载函数   18.5 帧缓冲设备显示缓冲区的申请与释放   18.6 帧缓冲设备的参数设置    18.6.1 巧用类似芯片的驱动程序    23.2.3 借用芯片厂商的范例程序   23.3 从Linux2.4移植设备驱动到Linux2.6   23.4 Linux与其他操作系统之间的驱动移植   23.5 总结

1.3 Linux文件及文件系统 11 1.3.1 文件类型及文件属性 11 1.3.2 文件系统类型介绍 13 1.3.3 Linux目录结构 14 1.4 实验内容——安装Linux操作系统 17 本章小结 17 思考与练习 18 第2章 Linux基础命令 19 2.1 Linux常用操作命令 19 2.1.1 鼡户系统相关命令 20 2.1.2 文件目录相关命令 27 4.3.1 嵌入式系统开发概述 121 4.3.2 嵌入式软件开发概述 122 4.4 实验内容——使用JTAG烧写NAND Flash 128 本章小结 131 思考與练习 132 第5章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133 5.1 嵌入式开发环境的搭建 133 5.1.1 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133 5.1.2 超级终端和Minicom配置及使用 135

不朽的传奇:原文转载于:linux C/C++服务器后台开发面试题总结1.多线程和多进程的区别(重点 必须从cpu调度上下文切换,数据共享多核cup利用率,资源占用等等各方面回答,然後有一个问题必须会被问到:哪些东西是一个线程私有的答案中必须包含寄存器,否则悲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编写一个c语言程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