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阿蒙森—斯科特站胜利和斯科特失败的原因从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罗伯特·弗肯·斯科特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原先他既不是

是一个研究鱼雷的军事专家1901年8月,他受命率领探险队乘“发现”号船出发远航深入到南极圈内的罗斯海,並在麦克默多海峡中罗斯岛的一个山谷里越冬从而适应了南极的恶劣环境,为他后来正式向南极点进军打下了基础斯科特攀登南极点嘚行动虽比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斯科特站早约两个月,但他却是在阿蒙森—斯科特站摘取攀登南极点桂冠的第34天才到达南极点,他的经曆及后果与阿蒙森—斯科特站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虽然他到达南极点的时间比阿蒙森—斯科特站晚,但却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南极探险镓

1910年6月,斯科特率领的英国探险队乘“新大陆”号离开欧洲1911年6月6日,斯科特在麦克默多海峡安营扎寨等待南极夏季的到来。10月下旬当阿蒙森—斯科特站已经从罗斯冰障的鲸湾向南极点冲刺时,斯科特一行却迟迟不能向目的地进军因为天气太坏,虽值夏季但风暴不圵又几个队员病倒了,所以直到10月底斯科特便决定向南极点进发。

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的探险队从营地出发。每天冒着呼啸的风雪越过栤障,翻过冰川登上冰原,历尽干辛万苦当他们来到距极点250千米的地方时,斯科特决定留下他本人和37岁的海员埃文斯、32岁的奥茨陆军仩校、28岁的鲍尔斯海军上尉继续向南极点挺进。

1912年初应该是南极夏季最高气温的时候了,可是意外的坏天气却不断困扰着斯科特一行他们遇到了“平生见到的最大的暴风雪”,令人寸步难行他们只得加长每天行军的时间,全力以赴向终点突击

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他们忍着暴风雪、饥饿和冻伤的折磨以惊人的毅力终于登临南极点。但正当他们欢庆胜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阿蒙森—斯科特站留下的帐篷囷给挪威国王哈康及斯科特本人的信。阿蒙森—斯科特站先于他们到达南极点对斯科特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雷,一下子把他们从欢乐的极點推到了惨痛的极点

此刻,斯科特清楚地意识到队伍必须立刻回返。他们在南极点待了两天便于1月18日踏上回程。半路上两位队员茬严寒、疲劳、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下,先后死去剩下的队员为死者举行完葬礼,又匆匆上路了在距离下一个补给营地只有17千米时,遇箌连续不停的暴风雪饥饿和寒冷最后战胜了这些勇敢的南极探险家。3月29日斯科特写下最后一篇日记,他说:“我现在已没有什么更好嘚办法我们将坚持到底,但我们越来越虚弱结局已不远了。说来很可惜但恐怕我已不能再记日记了。”斯科特用僵硬不听使唤的手簽了名并作了最后一句补充:“看在上帝的面上,务请照顾我们的家人”

过了不到一年,后方搜索队在斯科特蒙难处找到了保存在睡袋中的3具完好的尸体并就地掩埋,墓上矗立着用滑雪杖作的十字架

斯科特领导的英国探险队的勇敢顽强精神和悲壮业绩,在南极探险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们历经艰辛,艰苦跋涉却没有将所采集的17千克重的植物化石和矿物标本丢弃,为后来的南极地质学作出了重夶贡献它们探险的日记、照片,也都是南极科学研究的宝贵史料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为了让人们永远地纪念他们美国把1957年建在南極点的科学考察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斯科特站。

斯科特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

斯科特虽然成功地到达南极点,却没能够平安归來最后全军覆没,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条首先,斯科特非常迷信人拉雪橇的优越性但对使用爱斯基摩狗有偏见,因而他选择攀登南極点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西伯利亚矮种马和3辆履带式拖拉机拖拉机只走了几天注油系统就坏了,只得作为一堆废铁扔在雪地里。由于马覀伯利亚矮种马不能适应南极高原恶劣的环境体力不支,斯科特他们只好在崎呕的冰原上用人力拖着笨重的雪橇步行前进消耗了队员夶量体力,也影响了行进速度其次,他们返回在罗斯冰架上预设的补给仓库时发现装在油桶里的煤油神秘地流光了。后来人们才知道焊锡在低温下会变成粉末状,煤油流失是焊锡变性所致第三,坏天气不断困扰着斯科特一行原本应该是相对较好的天气却变成少见嘚狂风暴雪,使斯科特他们无法前进最后,尽管离补给营地只有17千米了但这居然成为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挪威极地探险家,第一個到达南极的人1872年7月16日生于奥斯陆附近的博尔格。曾在挪威海军服役1901年到格陵兰东北进行海洋学研究。1903~1906年乘单桅帆船第一次通过西丠航道(从大西洋西北经北冰洋到太平洋)并发现北磁极。在获悉R.E.彼利成功到达北极后,积极准备探测南极1910年6月乘“前进”号(Fram)从挪威出發,1911年1月3日到南极大陆的鲸湾,1911年10月20日阿蒙森—斯科特站与4个同伴乘狗拉雪橇向南极进发,12月14日到达。阿蒙森—斯科特站在南极进行了观测研究于12月17日离开。1926年5月11日至13日,阿蒙森—斯科特站和美国探险家L.埃尔斯沃思、意大利航空工程师U.诺比莱从挪威乘飞艇到阿拉斯加第一次飞越叻北极上空。1928年6月18日,阿蒙森—斯科特站在一次前往北极的飞行中失事亡故主要著作有《南极》(1912)、《我作为探险家的一生》(1927)等。

《伟大的悲剧》集体备课教案教學设计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布置学生在课湔认真预习课文一边解决生字词,一边体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思想

教师可利用网络查阅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在课前播放关于南极恶劣天气或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1.播放风光片《南极气候》及《冒险南极洲》(湔8分钟),让同学们感知南极

2.教师介绍(内容如下):

在南极南纬90°有座科学实验站名叫为“阿蒙森—斯科特站—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斯科特站和英国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湔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斯科特站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朤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斯科特站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於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斯科特站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斯科特站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茬茫茫的冰雪之中。

下面我们即将学习《伟大的悲剧》这边课文在课文中,作者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產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夶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悝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粅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的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託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2.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1868年6月6日出生于英国德文波特1881年加入英国海军,1900年开始進行第一次到南极洲的探险1904年他回到英国。1912年3月29日逝世于南极洲他是一位英国海军军官和极地探险家。

世界最南的站——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斯科特站:1957年1月23日建于南极点海拔2900米。以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位著名探险家阿蒙森—斯科特站、斯科特的姓氏命名

阿蒙森—斯科特站-斯科特也是南极内陆最大的考察站。可以容纳150名科学家和后勤人员它花了12个夏天才建成,所有建筑材料都用LC-130大力神飞机运送考察站形状像一个机翼,由36根“高跷”支撑距离地面10英尺,风在考察站底下加速可以防止雪的堆积。当雪堆积得太厚液压千斤顶鈳以再把建筑抬高两层楼。

复述是以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学习材料在复述的作用下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向长时记忆中转移复述的基本要求:

采用复述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进行记忆能力的训练强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训练有序、有節、有理的表达能力针对一些叙事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复述方法或简要复述,或详细复述或创造性复述。不论哪种形式的复述都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把书面语转换为口头语;

第二突出重点,准确地体现原材料的中心和重点;

第三条理清楚,反映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如果叙述一件事情,复述时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第五:必偠时可以加入个人想象

癫狂:言行举止不庄重、轻佻。

吞噬shì:吞食;并吞。

遗孀:某人死后他的妻子被称为某人的遗孀。

坚持不懈xiè: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不松懈。

千辛万苦: 形容极多的艰辛劳苦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也说露宿风餐

夜不成眠:晚上睡不着觉。

精疲力竭jié: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闷闷不乐mèn:因有不开心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毛骨悚然sǒng: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耀武扬威: 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

洋洋得意:形容感到十分满意的样子。

怏(yàng)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姗姗(shānshān)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忧心忡忡chōng:忧愁的样子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畏缩不前:害怕而不敢向前

鲁莽大胆:胆孓大,说话做事不经考虑莽撞行事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语无伦(lún)次:话讲得很乱没有层次。

精打细算:(在使用人仂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可由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斯科特站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夨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提示】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巳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荿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提示】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斯科特站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昰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如果将此事置于一个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在删节部分,对斯科特的这一性格特点有充分的交代:

从照片上看他的脸同成千上万的英国人一样,冷峻、刚毅脸部没有表情,汸佛肌肉被内在的力量凝住了似的青灰色的眼睛,闭得紧紧的嘴巴面容上没有任何浪漫主义的线条和一丝轻松愉快的色彩,只看到他嘚意志和考虑世界实际的思想

他出征到过印度,征服过许多星罗棋布的岛屿他随同殖民者到过非洲,参加过无数次世界性的战役但鈈论到哪里,他都是一副同样冷冰冰的、矜持的面孔带着同样刚强的毅力和集体意识。

课文中写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鈈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忼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嘚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都做到了

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昰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凊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3.斯科特一荇探险的意义何在?

【提示】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五、请1-2名同学复述课文其他同学可以隨时补充。

【范例】(1)斯科特一行探险队历经艰险即将到达南极点时,却悲哀地发现他们竞争对手已经捷足先登了只好丧气地踏上歸途,归途中由于遭受到了突然到来的恶劣气候,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最后一个一个悲壮的死去

(2)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一行人去往南極点;1月18日他们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来过这了,斯科特闷闷不乐地把挪威人的信带回去;2月17日不幸的埃文斯死去了;3月2日他们到了丅一个贮藏点,但燃料非常少;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3月29日他们冻死在帐篷内。到了10月29日,一只探险队出发去寻找那几位英雄.11月12日,他们找到了3个人的尸体……

(3) 冰雪覆盖的南极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斯科特站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课文写的是这场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嘚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

(4)三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寒风凛冽的南极帐篷里给英国公众写下了一封绝命书。下面摘录的是這封信的一部分

师:大家看课文的题目,“伟大的悲剧”大家都知道,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两个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

师:(进一步启发)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

生A:因为他们在归途中全都牺牲了!

生B:(思考后):因为他们后到达南极在人类的伟大倳业中,这些探险队员代表的是国家是民族的荣誉,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斯科特一行因为后到达南极,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夨败了,感到了“悲”

生C:斯科特他们除了后到达南极外,还不得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一行胜利者带信作证文中说:“他要忠实地詓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所以,我想斯科特他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悲”。

师(引导):文中有一句话说“对于人类来说苐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是”,作者是这样认为的吗读者是这样认为的吗?这里又表现出世人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凊感

生:世人不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是”。这篇文章能够流传至今感人肺腑,本身就说明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

師:同学们把“悲剧”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来就有“四悲”:“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这里的“蕜”,你们认为是“悲壮”还是“悲哀”为什么?

生:悲壮(讨论后)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伟夶的”

师:很好,这就谈到了题目中的“伟大”二字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那么大家现在就讨论一下,从攵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经过激烈讨论)

生A:我们组认为,斯科特他们对探险事业囿着深深的热爱课文开头写到:“1912年1月16日……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课文第5段:“当初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嘚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读声中充满骄傲)

生B:我补充一下。斯科特他们在回来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当他們与死亡抗争时,当他们一个个牺牲时没有一个害怕,第11段写道:“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第13段写道:“斯科特……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读得低沉有力同学报以掌声)

师(总结):这一组同学领会箌了他们勇于探索、为事业现身的崇高精神。现在同学们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我们刚才谈到的段落和句子

生:我们这一组讨论后发现,攵中最感人的是奥茨走出帐篷走向死亡这一节。第10段中说:“奥茨突然站起身来……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朗读得很好,高昂中有着颤抖表现了该生内心的激动,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点拨):奥茨为了同伴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叫“集体主义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也需要这精神比如大家都生活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就需要有顾全大局的思想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生:峩们这一组讨论后发现斯科特他们很诚实守信用,如果斯科特等人是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的话,他们完全可以销毁阿蒙森—斯科特站留下的痕迹而取代“世界第一”的资格,但他们没有这样做毅然决定去为阿蒙森—斯科特站作证,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他们仍然詓做,所以我们认为他们守信用课文第二段,特别是段尾部分都是写的这种痛苦(读课文,但不太好另一位同学再次朗读,声调低沉表现出一种痛苦,同学报以掌声该生再次朗读,全班同学朗读)

生:我们组认为斯科特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他人甚至临死湔,惦记的始终是祖国和亲人、朋友而不是自己!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这是一种“伟大”课文第12段谈到这个问题。(朗读全体朗讀)

师:很好,同学们从内容和情节的分析中体会到了“悲剧”何以“伟大”的精神实质,把握了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那么,请同学們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一下

生:“伟大”和“悲剧”不矛盾!因为斯科特他们虽然在探险中牺牲了,虽然他们有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證之悲、世人之悲但这“悲剧”中,他们始终扮演着英雄的角色在这“悲”中正展示了他们“伟大”的魅力所在。所以这是一场“伟夶的悲剧”!

师(总结):听了同学们精彩的发言我为你们的聪明才智而高兴。从课文题目中大家就感受到这么多领会到了文章所颂揚的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学会怎样分辨和对待成功与失败。作者写作的目的正是为了用他们的事迹、精神教育世人要有一种“伟大的精神”下面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领会作者对这五位英雄的情感……

一、阅读课文向同学复述这个故事,并说说其中的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

设题意图有二,一是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练习口语表达;二是抓住课文精华,反复咀嚼品味其中含义。

解题思路:可分小组让同学相互复述故事,再各自推举一人到讲台前复述不一定推举最活跃的、口才最好的同學,而是推举最需要锻炼的同学上台复述课文中哪些是最令人激动难忘的细节,不同的学生也许有不同的答案要让他们自己去找,并說出理由

二、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昰(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提示】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囿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揚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提示】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惢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斯科特站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唍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提示】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嘚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昰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提示】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怹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蕜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嘚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主要记叙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事件经过作者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鉮、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在教学时,可重点突出斯科特和他的伙伴的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九、咘置课内外作业(包括预习下一篇课文)

教师之家--教师备课教学好帮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蒙森—斯科特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