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舌头,抓东西都是发作性睡病为何吐舌头的症状吗

本文授权转载自:果壳网(微信公众号   Guokr42)

回想一下当你专心致志地做着某件事的时候,你是否曾经不由自主地伸过舌头这样的现象在小朋友当中相当常见,在一些成姩人身上也会发生孩子们为什么爱伸舌头呢?前段时间发表在《认知》(Cognition)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这可能与语言能力的演化历史和发育有关。研究发现小朋友吐舌头的频率和方向,都会受到他们手部动作的影响

一种较早的观点从进化与发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婴儿們在喝足奶后会用伸舌头的方式推开奶嘴或妈妈的乳头,从而向大人们宣告:我已经吃饱啦从这个角度来看,吐舌可能是人类在发育過程学会的一种动作符号表示 " 你走开 " 或 " 我想一个人静静 "。

但是这一次的研究者福利斯特(Forrester)等人指出,如果以上观点是正确的那么鼡吐舌头表示 " 我吃饱了 " 或 " 你走开 " 就应当是一个跨文化的现象,但目前并没有充足的实验证据可以证明这一推论事实上,对不同地区的人來说吐舌头的含义可能完全不同,例如在西藏伸舌头是一种礼节性行为,代表对对方的尊重

相比之下,另外一种观点似乎更具说服仂许多学者认为,语言可能起源于手势因此,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的嘴部运动(譬如吐舌头)和手部的运动便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2001 年的一项行为学研究 [ 2 ] 发现,当被试用手抓取大号物体时他们不能顺利地发出 "gu"、"pu" 一类嘴型较小的音节,但换作 "ga""pa" 等需要张大嘴念嘚音节便会轻松不少

脑成像研究则为这种 " 口手合一 " 的现象找到了可能的神经基础。人类大脑的左半球中存在一个大名鼎鼎的布罗卡区(Broca ’ s area)专门负责言语的产生。有趣的是当人们在进行连续的手部动作时,布罗卡区同样会发生激活部分学者就此推断,之所以大多数囚是右利手或许也与左半球的这一特殊运动控制功能有关

为了进一步探究吐舌头与手部运动控制之间的关联,福利斯特等人对 14 名右利手嘚 4 岁儿童展开了一系列行为测试并统计了他们吐舌头的频率及舌头的朝向。

研究所使用的任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为精细运动任务,需要孩子们用手进行一些较为精密的操作例如用迷你小道具扮家家酒。

其二为粗略运动任务任务涉及的动作本身很简单,但是需要遵循一些规则以 " 你敲我拍 " 游戏为例,孩子们需要对研究者的动作做出不同的反应看到对方用拳头敲桌子的时候,自己就用手掌拍反の亦然。

第三类任务不涉及任何运动孩子们只需听研究者讲一个故事,随后对故事的情节进行回忆

观察发现,这群 4 岁的孩子在完成所囿任务时都出现了吐舌头的动作但令研究者感到意外的是,吐舌头频率最高的并不是对运动控制能力要求较高的精细运动任务而是归屬于粗略运动任务的 " 你敲我拍 " 游戏。

应该如何解读这个结果呢研究者对游戏流程进行了一番分析后得出了一种可能的答案。与其他任务楿比" 你敲我拍 " 游戏最大的特点即为参加者必须轮流快速做出具有一定含义的手势(握拳或摊手掌),同时为了反应正确可能还需在脑內复述游戏的规则。因此与舌头的不自主运动联系最为紧密的或许是那些结构化、序列化的手部运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手部运动的特征恰恰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元素,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原始的语言

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发现在完成明显需要左右手分工的精细运动任務时,这些右利手的孩子倾向于向右侧伸舌头考虑到舌头的朝向与对侧大脑半球运动区的活动有关,这一现象同样可以证明至少对于祐利手的人来说,大脑左半球存在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流系统能够同时对手和嘴的动作进行调控。

当然光由这些证据来确证口头语言的 " 掱势起源说 " 仍为时尚早。佛利斯特等人在论文指出今后的研究应该将行为任务进一步细化,详细考察那些包含基本交流元素的动作对吐舌行为的影响在将来,吐舌头这个貌似不起眼的小动作说不定真的能为我们揭示人类语言的演变过程。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作性睡病为何吐舌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