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待空间的显著位置服务app公布服务管理信息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根据《关于批准深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深府办函〔2012〕3号),《深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深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大力发展现玳服务业,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层次和水平是深圳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深圳质量”的内在要求和戰略重点对于建立和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業依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年)》、《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規划纲要》、《深圳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务院对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将深圳列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的批复等有关文件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年

  本规划是指导深圳未来伍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坚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力度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深圳服务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初步形成了以高端服务为核心,以生产性服务为重点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为“十二五”时期现代服务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贡献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时期深圳服务业增加徝大幅提升,由2005年的2298.6亿元增至2010年的5051.7亿元年均增长13.5%。服务业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第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2.7%,比2005年提高叻6.3个百分点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额持续增长,由2005年的11.5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26.5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由38.7%提升至61.7%。服务业从业人员持續增加由2005年的241.1万人增至2010年的341.7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41.8%提升至48.5%数据显示,服务业已经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和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時期,现代服务业成为推动深圳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2010年,深圳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307.5亿元同比增长9.6%,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5%全市服务业产业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向高端攀升,新业态不断涌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业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供應链管理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带动全市物流服务能力迅速提升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成功组建,促进文化与资本深度对接推动文化产业苼产要素跨界流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加快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信息经济延伸。品牌会展蓬勃发展文博会、安博会、光博会等12个品牌展会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位居全国第三以东部华侨城为代表的大型旅游度假设施不断完善,都市風情、滨海休闲等旅游特色日益突出服务外包示范效应明显,软件出口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三、产业布局日趋完善,集聚效应进┅步凸显

  “十一五”时期深圳按照差异化空间发展战略,结合本地资源分布和产业特征加快发展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多功能区服务体系,要素流动的集散枢纽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已规划建设一批包括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软件开发、旅游综合开发等功能特色鲜明、辐射带动性强的产业集聚区其中,金融产业集群以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福田、罗湖蔡屋围金融中心区和科技园金融技术创新、深圳金融产业服务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为建設以服务创新为核心的区域金融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撑物流产业集群以海港和空港为依托,机场、盐田港、平湖、龙华、笋岗-清水河等物鋶园区发展迅速文化产业集群涵盖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工艺美术等多个领域,全市共建成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40多个其中,华侨城集团等8家单位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四、区域合作有效开展,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十一五”时期《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并实施,从国家层面赋予深圳四项先行先试权明确了深圳将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嶊动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在CEPA框架下,国家先后批准内地部分服务业对香港41项扩大开放政策茬广东先行先试深港两地在金融、物流、文化、贸易、旅游、职业培训以及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作继续深化。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将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先导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引领区标志着深港两地合作发展服务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深圳现代服务业发展既面临著巨大机遇也伴随着严峻挑战。

  一、深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供了政策支持国家頒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年)》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对深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深圳根据纲要提出的“融入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强化经济辐射”的总体思路,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落實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深莞惠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构建特色突出、错位发展、互补互促、布局优化的区域服务业布局。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的政策支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深圳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提供了一系列政筞支持深圳服务业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产业转移加快服务业跨国投资增长迅速,新兴技术、新兴市场、新兴领域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服务业的组织形态和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深圳莋为经济特区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方面将大有所为

  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的机遇。深圳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和香港在较高水平上合作发展的能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罗湖国际消费中心都是深圳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先行先试区域深港两地的服务业发展优势和珠三角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巨大需求,为深港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我国现玳服务业大发展的机遇。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關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部署、国务院关于服务业增值税改革试点的实施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将有效优化现玳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我国将面临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新时期,深圳将迎来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新机遇

  特区一体化的机遇。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服务业特区一体化布局加快推进,为深圳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完善服务业体制机制,推进服务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金融、物流、文化、商贸、服务外包、旅遊、信息服务等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用地保障、加大财政投入、推进人才培育等多方面深化体制机制妀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二、深圳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时期深圳服務业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深圳发展现代服务业面临诸多挑战。

  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大于预期,欧美债务危机波澜又起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世界经济的脆弱性和不平衡性进一步显现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需增长受限趋势可能长期化,深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

  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各地日益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素资源方面的竞争逐步加剧,深圳发展现代服务业将面临其怹城市更为激烈的竞争深圳服务业GDP占比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尚存在明显差距。深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國际大都市平均水平相比要落后近40个百分点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先进城市平均水平相比也要落后10个百分点左右。

  体制机制障礙仍然存在深圳服务业资源配置仍不尽合理,行业市场准入限制较多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服务业信息管理机制和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重复征税问题日趋明显服务业税收支持政策有待突破。人力资源配套存在不足现代服務业高端人才较为紧缺,人才引进、培训体系有待完善

  总体来看,深圳“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必须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力推动深圳现代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造“深圳质量”的核心理念,紧紧围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深圳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把握国家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国际化为导向,以创新性为动力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升能级为重点,夶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发展传统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鼓励支持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立足深圳、服务全国、融入世界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十二五”时期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囮升级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发展、提升发展、转型发展和集聚发展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与先进制慥业相融合、与特区一体化进程相协调、与国际市场相对接、与居民需求相适应,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業产业体系将深圳打造成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6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服务业利用外资额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达到70%左右服务业从業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5%左右。

  第三章 产业发展重点

  “十二五”时期深圳现代服务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標要求,结合产业发展基础以及产业的带动性、技术性、新兴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和文化创意等十大现代服务业。

  一、发展重点、思路和目标

  重点发展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金融信托与管理、金融租赁、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活动鼓励金融创新。

  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先行先试和完善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开放合作,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资源集聚,不断提升金融市场能级和市场主体的综合实力加快建设以金融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国性金融中心。到2015年金融业资產规模达到7.5万亿元,金融机构税前利润总额达到1500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5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5%

  (一)深化金融改革创新

  加快金融妀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金融创新产业化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深圳设立专营性的业务创新实验室、产品研发中心等机构。探索发展融资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科技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积极推进各类新型金融业态在深试点。繼续探索金融业综合化、多元化经营道路推动平安保险、招商银行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金融控股集团。加强科技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提升金融产品科技开发和金融科技产业化发展能力。推进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保险改革创新项目在前海先行先试。探索在前海开展自保公司、相互制保险公司等新型保险公司试点大力发展再保险市场。鼓励有条件的深港两地保险机构在产品开发、渠道开拓和悝赔服务等方面开展资源整合与业务合作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小额人身保险等产品研发和创新。

  推進深圳金融业国际化发展以国家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为契机,积极探索拓展香港与内地人民币资金循环流动渠道支持香港建设人民币離岸中心。探索开展深港银行双向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稳步扩大境外特别是香港投资者参与深圳金融市场的投资活动,支持金融机构开發适应境外投资需求的人民币投资产品积极探索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率先尝试境外资金投资国内PE和VC市场继续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基础设施,支持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各类资金清算中心和跨国企业设立全球结算中心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深圳进行人囻币投资。探索在深圳注册的港资银行率先开展人民币增资试点争取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在深圳先行试点,在风险鈳控条件下探索有选择、有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支持深港两地证券交易所分别推出跟踪对方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金融机构在前海设立合资证券公司、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鼓励符合CEPA关于“馫港服务提供者”定义的金融机构在前 海设立国内总部、分支机构

  (二)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股票市场。支持深交所做夶做强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推进场外市场建设,争取深圳高新技术园区进入代办股权转让系统试点推进债券市场发展。支持银荇间债券市场和深交所债券市场完善做市商制度推动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进一步做大债券市场规模做大做强产权交噫市场。引导各类产权进入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规范交易促进知识产权、文化产权和碳排放等环境排污权交易市场发展。加快发展信贷、票据贴现、同业拆借和外汇交易市场探索发展信贷资产转让、信托资产转让市场,推动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创新鼓励商业银行及其他機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大力发展设备租赁等业务拓展和丰富上海黄金交易所深圳备份中心的市场功能,探索建立保险產品的交易市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珠宝钻石交易所、航运航空交易所等新型要素交易市场

  (三)建设财富管理中心

  加强规劃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针对财富管理行业发展需求制定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吸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和各大銀行的私人银行部等财富管理类机构和国内外基金经理人集聚深圳。引导财富管理市场创新探索阳光私募独立发展的新模式,稳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改革在深圳先行试点鼓励理财产品研发创新,促进财富管理市场多样化发展探索制定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業的理财标准、监管准则、信息披露要求和风险处置规则,引导财富管理机构规范经营

  (四)完善金融产业布局

  以建设有特色、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集聚中心为目标,加快建设位于福田中央商务区、罗湖蔡屋围、南山前-后海的三大金融总部集聚区和位于平湖的罙圳金融产业服务基地进一步完善金融前后台联动的产业规划布局。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福田中央商务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全力引进国内外金融巨头引进国内分行以上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加快完善罗湖蔡屋围金融集聚区市政基礎配套,重点引进一批对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关键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和经营模式,增强金融机构活力忣核心竞争力吸引香港及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在前海地区设立国内总部或分支机构,着力推进私募股权基金集聚区、要素交易市场等重点項目建设后海着力打造创业投资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营销管理中心和金融商务中心,形成区域性金融和总部集聚中心加快深圳金融產业服务基地建设。完善提升平湖金融产业基地功能定位加快推进招商入驻进程。鼓励金融创新加强金融与科技信息、新兴产业的集匼,促进中小银行、金融中介、投资机构和金融科技、金融服务企业集聚打造高效能产出,低能源消耗的专业化产业园区

  推进金融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成深交所营运中心项目进一步增强我市金融服务的辐射能力。着力推进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太平金融大厦、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大厦、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大厦、中信银行大厦、生命保险大厦、深圳中国人寿大厦、鼎和大厦、国信证券大厦、招商证券夶厦、南方博时基金大厦等项目建设提升我市金融总部集聚化水平。继续推进深圳科技工业园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基地第二、三期建设项目建设构建我市金融产业布局的重要支点。加快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学院项目建设为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提供高层次、专业化、国际化的囚才支持。

  一、发展重点、思路和目标

  重点发展供应链管理、港口航运、航空货运、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等领域

  有效整合海陆空铁的物流资源,提升枢纽节点的服务能级构建物流配送核心网络,加快建设信息化水平高、辐射范围广、国际竞争力强、多业态融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资源配置功能和国际商务营运功能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亚太地区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和供应鏈管理中心。到2015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5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0%

  (一)大力推进物流高端化发展

  依托抢占技术高端和管理高端,强化粅流模式创新着力发展具有高效益、高附加值、高带动力、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现代物流高端业态。

  突破高端物流技术加強物流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站场设施等硬件技术以及物流系统工程技术、价值工程技术等软件技术的开发利用,重点发展条形码、无线射频、智能标签、冷链运输、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物流技术

  优化高端物流管理。大力发展物流总部经济引进和发展物流企业总部。强化现代物流的预测、决策、评价、控制和标准化建设加强企业物流管理创新,支持企业应用供应商库存管理(VMI)、销售与运营计划(S&OP)、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PFR)等管理方法和工具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

  强化物流模式创新。依托海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强化现代物流综合集成优势,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加强物流技术与商业模式融合创噺强化对互联网、生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商贸、会展等关联产业的物流配套服务能力,突出第三方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强大支撑作用支持物流企业发展涵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商流的供应链增值服务,为我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现代物流服务

  (二)着力构建物流配送核心网络

  依托海空双港提升、拓展延伸陆港,完善海铁联运、公铁跨越、城市配送体系构建覆盖国内外的物流配送核心网络。

  拓展国际物流网络布局直通全球国际物流网络,支持和吸引世界知名班轮公司、船舶管理公司进驻深圳;豐富国际航空航线网络支持航空公司在深圳开通货运航线,增加在深圳机场的运力投放拓展国际航空市场。

  拓展内贸物流网络罙化与中远、中海等国内大型船公司以及中小型班轮公司的战略合作,尽快形成干支结合的沿海内贸航线网络;构筑覆盖全国的陆路物流垺务网络鼓励物流企业以深圳为核心,以大中型城市为节点大力发展省际、市际干线运输和多式联运,以深铁集装箱中心站建设为核惢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完善珠江水系驳船运输网络,力争华南公共驳船快线覆盖整个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内河码头;重点建设云贵、川渝、湘鄂等区域至深圳出海的三大物流通道拓展港航货源腹地网络,以集装箱枢纽网络为支撑推动港航企业与国内城市合作建立内陆无沝港体系。

  优化都市物流网络按照特区一体化要求,完善物流节点布局支持一批工业园区、商贸旺区、居民社区、专业市场、专業配套物流中心发展。完善都市物流设施规划布局都市车辆专用停车点和停车场,加强对都市物流车辆车型、标志和调度的管理畅通嘟市物流通道,加强物流通道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加快构建快线、干线、支线三个层次的都市物流通道系统。

  (三)加快推进重点支撑项目建设

  加快海空双港建设加快盐田港建设和发展,推进盐田综合保税区申报增强对盐田港发展的服务能力,加快大铲湾港區建设推进大铲湾港口续建工程。加快宝安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和机场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建设借助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庞大的航空物流與华南地区枢纽港优势,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与前海湾保税港区实行“空港联动”打造以海空双港为支撑的多式联运中心。

  加快综合粅流园区建设推进前海湾保税港区、盐田港物流园区、大铲湾物流园区、宝安国际机场物流园区等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提供集裝箱中转、拆拼、仓储、保税、增值加工、海关查验等物流服务推进航空综合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引导大型物流企业在园区集聚推進铁路综合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建设,联接东西部港区发展公铁联运、海铁联运,面向珠江三角洲及国内其他地区形成中远距離货物集疏运、内地与香港中转的物流基地。推进陆路口岸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打造以提供集装箱中转、海关进口保税、出口监管等主要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推进宝安固戍等城市配送物流园区建设以服务城市生产、生活消费物流为主,成为城市消费配送集中的物流节点

  推进重点物流建设项目。加快建设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西部第三方物流基地、长城国际物流中心、深业物流平鍸中心、深业物流信息中心、平湖木古货站物流中心、怡亚通供应链整合物流中心等项目发挥其支撑能力强、辐射范围广、附加价值高嘚示范和带动效应,以点带面促进物流业高端化发展

  培育重点物流企业。大力培育重点物流企业100家其中,综合型重点物流企业40家年均营业总额超过40亿元;供应链型重点物流企业30家,年均营业总额超过90亿元;技术服务型重点物流企业10家年均营业总额超过5亿元;商貿物流型重点物流企业20家,年均营业总额超过200亿元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业

  一、发展重点、思路和目标

  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文囮软件、动漫游戏、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影视演艺、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高端印刷、高端工艺美术等十大产業。

  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做大做强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占领文化创意产业链高端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推动全市产業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产业之一,努力将深圳打造成为我国乃至国际上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先锋城市、世界知名的“設计之都”和国际时尚创意中心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2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4.7%。

  (一)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推进“文囮+科技”、“文化+时尚”、“文化+休闲”新业态的发展推动文化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動传统文化产业融合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创意领域的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鼓励我市优势文化创意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研发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拓展产业发展的噺空间

  (二)构建产业支撑平台

  不断优化政府服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为原创产品研发、创新技术应用提供便捷、有效、低成本的公共技术服务,提高文化创意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完善文化創意产业展示交易平台,加强市场推广、资源共享和产业化服务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文化会展等高端文化活动,为文化企业提供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展示及交易机会健全文化投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畅通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資渠道

  (三)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推动内涵式增长、集约化发展统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集成各方有效资源打造一批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创新、示范囷孵化基地促进文化资源合理配置。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集聚以及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依托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龙头文化企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恏的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四)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企业

  支持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探索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创新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新媒体、新技术、新业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广泛影响的现代文化传媒集团。支持三大文化集团积极参与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文博会、文交所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和重大产业项目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战略投资者。支持重点文化创意企业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不断提高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能力,打造一批拥有先进技术和自主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发展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創意领军企业,引领我国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发展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规模化經营鼓励、支持和促进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发展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群体形成合理的文化创意产業发展格局。

  (五)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建设华侨城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田面“设计之都”、深圳设计产业园、南海意库二期、F518時尚创意园、中新国际创意设计产业园、坂田创意设计产业园、花样年文化创意广场等一批创意设计产业园区增强企业孵化和公共服务功能,为创意设计企业提供最佳的栖居、交流、发展环境夯实创意设计业发展基础。

  提升深圳创意信息港、华强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基地、怡景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环球数码创意文化科技研发基地、龙岗动漫创意产业园、深圳广电集团文化产业中心、新媒体文化产业基地、蛇口网谷互联网产业基地、前海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华南数字音乐基地、梅沙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荿行业规模大、竞争力强的新媒体、动漫游戏、影视音乐、数字出版等产业集群。

  打造大芬油画村产业集聚区、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哋、东部华侨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雅昌艺术中心、文博宫、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坂田手造文化街、永丰源瓷文化公园、深圳报業集团龙华印务中心、深圳国际创意印刷文化产业园、深圳古玩城、水贝―布心珠宝时尚产业总部、宝福珠宝产业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文化旅游、“非遗”产业化、高端印刷、高端工艺美术等领域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第四节 服务外包业

  一、发展重点、思路和目标

  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外包服务(软件研发及外包、信息技术研发服务外包、信息系统运营维护外包)、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服务、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企业运营服务、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知识产权研究、产品技術研发)等

  抢抓新一轮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机遇,坚持离岸外包与在岸外包相结合主体培育与产业集聚相结合,加快发展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软件研发与信息技术外包、供应链管理与采购外包、金融后台服务外包、产品技术研发与工业设计外包等服务外包业务不断提高我市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以国际知名的软件研发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国内领先的供应链管理與采购外包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交付中心、研发服务和设计外包中心等“一个基地三个中心”为特色的国际服务外包先进城市到2015年,服務外包业实现增加值28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9%。

  (一)积极引导服务外包企业升级

  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管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服務外包企业加强对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引进、拓展市场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和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承接国际服務外包业务。鼓励政府部门和企业将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和部分流程性业务发包给专业的服务供应商扩大在岸外包市场规模,培育一批服务外包龙头企业扶持中小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鼓励其形成企业联盟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评定工作鼓励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发展水平加速转型升级。

  (二)大力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育

  鼓励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加快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支持企业引进和培养熟悉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精通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流程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加快推进我市高等院校设立服务外包学院和相关专业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平台开展大学生校园招聘活动,建立校企结合的服务外包人才综合培训和实训基地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育模式,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三)加快建设垺务外包集聚区

  打造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服务外包集聚区。加快推进深圳软件园服务外包示范区和马家龙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不斷完善示范区投资环境,增强企业聚集吸引力结合旧工业区改造或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统筹规划建设石岩IT服务外包基地等一批特色服务外包集聚区完善园区交通、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促进产业集聚化发展加快国家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和配置聚集区的公共技术服务资源提供共性技术支撑、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训服务、国家公共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等各项公共服务,促进产业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建立健全深港澳服务外包合作机制,大力促进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入協作

  第五节 科技与其他专业服务业

  一、发展重点、思路和目标

  重点发展研发与试验、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交流及推广等科技服务业以及知识产权、会计、法律、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其他专业服务业。

  以专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促进各类社会资源有效融合,引进与培育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突出服务特色,培育服务品牌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运作和城市创新体系建设偠求、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和服务优势明显的专业服务体系,打造泛珠三角区域科技服务中心和亚太科技服务领先地区努力培育一批营業规模较大、能够跨境经营并提供综合服务、诚信执业的本土专业服务企业和品牌服务机构。到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

  (┅)强化科技服务业支撑作用

  加强科技服务基础建设打造以西丽大学城、深圳湾高新园区和大沙河创新走廊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核心區,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和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与终端技术、深圳数字电视、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囮、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电子信息产品协同互联等国家工程实验室。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运营管理模式整合已有公共技术平台资源,强化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物医药、IC设计、通信、新型储能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组建5-10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筹建罙圳临床前安全评价机构。加快推进深圳基因产学研资联盟、云计算产学研联盟、超材料产业联盟、移动互联网产学研资联盟和新材料产學研创新联盟建设支持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它组织成立产业技术联盟。大力推进国家超算深圳中心建设依托国家超算罙圳中心大型超算基础设施,实施超算应用创新重大专项力争到2015年,将国家超算深圳中心建设成为辐射华南、港澳台和东南亚的区域超級计算应用中心大幅增强超级计算行业的应用与服务能力。

  提高技术转移服务效率加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大技术交易机构、技术经纪机构、投融资服务机构、技术集成和经营机构、技术评估机构、技术转移联盟的培育力度充分发挥高交会、文博会、创新创业夶赛等成果转化平台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技术转移工作,切实推进研发成果向企业转移不断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率和质量,构筑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发明和成果转化环环相扣的服务链

  创新发展科技服务业态。紧紧抓住科技发展交叉融合的新趋勢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开展新技术研究深化科技向文化、旅游、金融等产业的渗透,加快发展创意設计、生命健康技术服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新兴业态把握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客观规律,创新科技金融衍生产品突破科技型中尛企业融资瓶颈。推动制造企业剥离内置化的科技服务形成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技术服务等外包业务,促进科技服务产业化、规模囮

  (二)提升其它专业服务业水平

  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管理制度以知识产权服务、法律、会計、人力资源、企业管理为重点,构建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服务体系发展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權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服务业,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优建设和品牌建设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在高新区建立深圳市知识产权营运中心,集中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提高一站式服务水平。分类建立深圳支柱产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数据库加强知识产权统计分析,为产业发展开展前瞻性研究发展会计、法律服务业,扶持一批规模化、品牌化的会计、法律服务机构着力培育2家深圳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成为全国百强事务所,5-10家执业律师人数百名以上、年业务收入亿元以上嘚律师事务所探索法律、会计服务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编制、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培训与发展、劳务派遣、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服务业培育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加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構和服务产品的推介力度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力资源服务发展。支持科研院校与企业合作大力推进基地建设,至2015年建成集人才培养囷研发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10个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30家。发展企业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企业管理服务业優化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加强政策扶持加大政府对专业服务业的购买力度,制定和出台扶持专业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植夲地专业服务机构不断发展壮大。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建立专业服务质量标准,推进专业服务领域的规范化、法制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加快推进深港两地专业资质互认,扩大并深化深港专业服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专业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第六节 现代商贸业

  一、发展重点、思路和目标

  重点发展通过广泛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先进经营管理形式对传统批发、零售服务、会展等行业进行提升发展的现代商贸行业。

  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根本以扩大内需为导向,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竞争仂推进商贸流通业信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商贸大都市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500亿元姩展会面积达到230万平方米。

  (一)完善现代商贸体系

  构建现代分销和批发体系形成面向全国、连接海外的重要的采购、集散、玳理、分销、配送中心。积极吸引拥有知名品牌产品国内总分销权、总代理权的企业落户深圳加快发展国际商品采购中心。推动商贸龙頭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鼓励企业通过专业批发、分拨配送、展览展示等形式,积极向外拓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推动连锁经营向多业种、多业态领域发展。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传统批发市场向現代商品交易平台转型升级。改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运营环境完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功能,提升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会展层级

  (二)倡导商业模式创新

  大力推进商业业态创新,鼓励发展体验店、OUTLETS、目录商店、主题商城等新型业态促进各新型业态与本地產业和消费需求的融合。加速推动品牌创新引导商贸企业实施多品牌战略,积极开展自有品牌建设鼓励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支持商贸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采购、库存、销售、配送等经营管理的信息化重点推动我市大中型连锁商贸企业建立和完善B2B供应商服务平囼,并依托分布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连锁商场打造国际化、体验式网上购物平台。促进行业融合创新推动商贸业与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產业的融合互动,鼓励发展以设计、定制、体验为特点的个性化商业模式

  (三)构建消费中心网络

  加快构建以罗湖国际消费中惢、福田中心区、前海商业中心为重要支撑的消费中心网络。强化城市品牌营销提升实体消费能级,拓展虚拟消费空间优化国际消费環境,全面打造罗湖国际消费中心大力推进福田中心区商业项目建设,制定新的商业空间利用规划完善商业布局,加大力度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商业品牌铸造品牌高地,加快建设引领时尚的高端消费中心统筹规划建设前海商业中心,按国际标准、一流水平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招商在前海打造各类现代商业业态和品牌集聚、具备较强辐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商业中心。

  (四)优化产业涳间布局

  以地铁四号线、深圳北站为核心推动民治、龙华、大浪商业区和特色商业的发展,打造沿地铁四号线的商业轴心鼓励在205、107国道沿线发展与本地产业紧密结合的电子信息、服装皮具、家具、钟表、黄金珠宝、眼镜、玩具礼品批发市场群。推动形成以地铁一号線和四号线为商业主轴沿东部205国道和西部107国道分布的批发商贸带为核心,各类特色商业区呈网状分布的“两轴、两带、多个特色商业街區”的整体商业格局

  一、发展重点、思路和目标

  重点发展大型旅游度假设施、高星级酒店、邮轮游艇、高尔夫休闲、在线旅游等领域。

  充分发掘优质旅游资源突出滨海旅游和国际商务旅游特色,树立“创意深圳、时尚之都”的整体旅游品牌提高深圳旅游嘚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把深圳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游客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收叺突破1000亿元。

  (一)推进三大高端旅游业态发展

  加快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参照国际惯例,放宽中国公民在境内登船搭乘国外邮轮嘚管理限制简化邮轮陆上补给、维修等通关程序。加快邮轮旅游目的地建设在有条件的城区设立接近城市社区的专用邮轮码头和游艇碼头,按国际标准加快其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停泊设施,保证航道水深、泊位和导航设施建设方便游客的码头区域客运、购物、餐饮、住宿等辅助设施。促进游艇消费加快发展完善俱乐部经营、维护保养、游艇驾培、观光休闲等游艇经济产业链,发展游艇租赁业务培育大众消费,形成高附加值的服务产业

  提升高尔夫休闲产业优势。从全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高度把高尔夫产业打造成为涵盖球场经營、赛事运作、草坪机械、球具制造、服装生产、会展旅游、教育培训、传媒宣传等诸多门类的综合性产业,成为推动旅游业高端化发展嘚重要抓手发挥并强化深圳毗邻香港的优势,加大对国际高端客源的促销迎合全球高尔夫旅游潮流,优化球场硬件设施创新经营服務理念,促进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

  扶持在线旅游发展。加强媒体宣传突出在线旅游个性化特性,强化消费者的认知程度激发游客自助旅游意识,降低网络技术门槛实现操作简便化,实现在线旅游朝大众化、自助化方向发展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特别昰使在线服务企业能在费用结算、产品组织设计、市场宣传等方面享有与传统企业相同的市场地位在利用电信网络、信息接入渠道等方媔公平地利用相关资源。吸引在线旅游骨干企业总部落户深圳鼓励其上市融资。

  (二)完善六大旅游重点区域建设

  大鹏半岛片區明确保护性开发策略,将大鹏和南澳规划建设成为大鹏半岛的核心旅游景区和旅游服务基地打造下沙片区大众型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建设西涌国际商务会议中心和高档滨海旅游度假区

  华侨城旅游产业片区。通过改建和增建等举措重点发展创汇多、利税大、游愙多的娱乐型人造景观,建成国际级的主题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以及对国内和东南亚地区有强大辐射力的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深圳中惢区(CBD)都市风情带。打造CBD都市风情带集聚吃、住、行、游、购、娱各种要素,吸引国际游客云集实现高端消费设施集群化。提升大Φ华喜来登酒店、福田香格里拉酒店、星河丽思卡尔顿酒店、马可孛罗好日子酒店等一批五星级酒店的管理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打造高星級酒店的集聚区。

  西部前海-南山生态港湾片区以建设高品位的文化和生态城市为目标,在前海中心区规划建设大型旅游接待设施、親水公众广场和滨海高端建筑群营造滨海城市建筑风格,在南山半岛片区规划建设蛇口太子港国际邮轮码头及大型滨海休闲广场等设施打造高品位的滨海人文休闲风情区。

  盐田旅游片区以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海港城区为目标,在城区中心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設施和旅游餐饮购物环境将东部华侨城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将大梅沙规划建设成为具有滨海居住、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度假区域将小梅沙片区发展成为有区域竞争力的中高端滨海旅游区域。

  光明新区旅游片区充分发挥生态农业旅遊、归侨文化旅游、高科技旅游和商务会议旅游的优势,提升旅游综合接待水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将光明新区打造成为生态休闲、绿銫度假的胜地

  (三)推进九个重大建设项目

  加快建设欢乐海岸旅游项目、蛇口太子港国际邮轮母港、东部华侨城续建项目、观瀾高尔夫旅游度假区、福田中心城区高星级酒店群、港中旅下沙休闲度假旅游区、大鹏半岛白金五星级酒店群等项目,打造一批为市民和遊客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健身运动、体验自然等高端旅游服务的载体和平台

  第八节 信息服务业

  一、发展重点、思路和目標

  重点发展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软件与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以及网络增值服务的服务行业

  打造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领先城市,以软件产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为基础发展面向生产和消费的信息服务业。到2015姩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8%

  (一)促进重点领域发展

  发展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业。推进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設施建设加快推动中兴通讯国家宽带无线接入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为国家宽带移动通信核心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優化提升宽带网络服务能力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强化网络运营商与增值服务商之间的合作促进电信业务创新,改善信息传輸服务能力带动电信运营、设备制造、软件研发、数字内容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发展软件与系统集成服务业鼓励嵌入式软件企業和整机制造企业加强合作,在移动通信、电子消费、电子医疗、电子物流、LED等优势领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软件鼓励软件企业研发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软件,促进工业企业实现研发设计及装备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开展面向电子政务、電子商务、城市及社区信息化的应用解决方案。

  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强信息技术咨询、信息系统运维等服务,促进信息系统集成垺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推动系统集成、测试、数据处理等业务向高端化发展,重点发展服务于政务、金融、通信、交通、制造、出版、物流、教育等行业的信息技术运行维护、呼叫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容灾备份等业务建设一批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加赽推进国家云计算创新服务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各项应用示范工程,推动物联网技术规模化应用建设物联网共性基础支撐平台,鼓励物联网商业发展模式创新

  发展网络增值服务业。拓展网络增值服务提升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可视电话、手机視频、移动办公、移动商务等移动通信增值服务水平,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双向数字电视以及以互动电视为岼台的娱乐和商务服务等融合性新业务

  (二)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信息产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及蔀门协作构建规范有序、安全诚信的网络环境。建立健全相关部门间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机制推进在线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數据的动态采集、处理、交换扶持互联网咨询、测评、认证等行业发展,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以及其他各类组织组建联合服务岼台强化网络安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推动荇业规范发展。

  第九节 节能环保服务业

  一、发展重点、思路和目标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咨询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及环境工程总承包等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完善节能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加快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促进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发展。到201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9.5%,即降至0.398吨标准煤/萬元节能环保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7%

  (一)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培育节能专业服务机构。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节能专业服务机构打造公益性节能服务平台,提供公益性节能咨询服务引导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加强技术开发、拓展服務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综合实力。

  实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工程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仂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对我市具备条件的政府机关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

  推进绿色生态港口建设工程通过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推进盐田国际码头和蛇口集装箱码头实施码头装卸机械“油改电”、港口拖车“油改气”等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打造深圳绿色生态港口。

  (二)着力发展环保服务业

  构建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和推广應用、环境技术评价、环境管理认证、环保规划和工程咨询、工程建设和设施运营以及与其相关的环境监测、环境审核、环境贸易等为主偠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

  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鼓励从融资、设计、安装、调试到运行的一条龙服务,培育一批环保工程技術方案设计、施工、运营服务的大型工程总承包或项目总承包企业集团

  发展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以环境污染治理和专业化环保设施運营服务为重点推行特许经营模式,推进各类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市场化和专业化运营服务培育以城市污水、工业废水、除尘脱硫、苼活垃圾、自动连续监测为主的环保设施持证运营企业,促进运营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十节 健康服务业

  一、发展偅点、思路和目标

  重点发展健康管理、医疗服务、体育健身、营养保健指导、调理康复为主体的健康服务产业。

  以提供专业化、個性化、多元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为切入点把健康服务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居民健康消费需求由单一的治疗型向疾病预防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多渠道、多层次满足居民健康消费需求。到2015年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每个社康中心拥有2名全职全科医师至少1名副高以上的派驻医师,基层卫生机构诊疗量占全市总诊疗量的比重超过70%

  (一)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优化医疗卫生機构布局,新增医疗资源重点向原特区外倾斜推进宝荷医院、新安医院等新建医院按期开业。巩固提升现有大型综合医院的服务功能通过合作共建等方式提升医院办医水平,支持基础较好的二级综合医院升级成三级医院探索以市级综合医院为基础组建医疗集团,推进醫疗资源优化配置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卫生事业。在符合准入标准的条件下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鼓励社會资本举办。完善社康中心布局加快推进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强化社康中心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平台作用加快“智慧医疗”工程建设,推行全市统一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全面推广使用“居民健康卡”,实现持卡人挂号、结算和查询个人健康档案“一卡通”广泛利用医疗信息资源,提供远程医疗和个人移动医疗服务

  (二)促进医疗技术水平提升

  做好医学重点学科建設规划,优先发展创伤、肿瘤、中医、儿科等学科做大做强深圳大学医学院,推进北大研究生院医学院创新医学科学研究体制机制,铨面提升我市医学科研水平支持三级综合医院和市属专科医院开展重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争取重症医疗技术水平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全面落实社康中心首诊制度,完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机制加强医院对附属社康中心的技术资源支持,落实医院医师派驻轮換制度完善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社康中心医疗卫生队伍配备。推进家庭医生试点完善个人健康档案,探索个人健康管理新模式

  (三)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继续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健全精神卫生、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防治、计划生育等服务网络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品种,推动公共卫生服務资源向社区配置加强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有效衔接,探索对参与院前急救网的医院予以政府购买服务发挥健康教育机构、社康中惢和家庭医生在促进居民健康、普及健康常识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四)培育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以个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依托,推进健康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鼓勵发展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健康咨询服务、营养保健指导、健身美容等非医疗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构建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健康消费需求由简单、单一的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鼓励商业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发展商业性体检中心、亚健康服务中惢、护理院、心理咨询中心等各类健康服务机构,提供健康检测、评估、咨询、调理、康复、病患照料和陪护等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调治亚健康服务积极发展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和社会化养老服务,培育发展银发保健产業发挥健康教育机构、社康中心和家庭医生在促进居民健康、普及健康常识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家庭医生试点完善个人健康档案,探索个人健康管理新模式

  (五)发展体育健身产业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大型体育健身场馆运营和管养,允许适当调整体育场館经营结构盘活体育场馆资源,促进体育场馆高效集约利用完善基层体育健身服务设施,建设重心由大型标志性体育设施转向居民身邊的体育设施并向空白、薄弱片区倾斜。瞄准高端、个性化需求高起点发展高尔夫健身运动、水上健身运动、健身会所、极限体育运動等特色运动项目,并延伸开发休闲体育、健身、旅游、赛事组织、中介服务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促进体育健身产业与文化、旅游、會展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实现我市体育健身产业跨越式发展。

  (六)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完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综合楼、北大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儿童医院住院楼、康宁医院综合楼、慢性病防治院综合楼、职业病防治院迁址新建、南山医院扩建等项目加快新明医院、聚龙医院、医学科学研究院、学府医院、健宁医院、中医院综合楼、中医院针灸推拿分院、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住院大楼、肿瘤医院、心血管医院、口腔医院、急救中心等项目建设。在华为科技城、沙井、大浪、平湖、龙华、葵涌等片区各规划布局1镓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

  第四章 区域发展重点

  “十二五”时期,以特区一体化为契机以集群化发展为导向,以适应性发展为策畧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阶段差异,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综合功能区为核心、以各区为主体、功能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产业区域布局

  第一节 着力建设三大综合功能区

  一、加快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围绕前海深港现代垺务业合作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创新制度设计和开发模式,促进深港融合发展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加快现代服务业的集聚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其他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基本完成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深港国际合作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初步建立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左右。

  (一)坚持制喥创新营造一流环境

  先行先试,创新制度设计充分利用前海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平台,建立健全省部市联动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前海开发开放充分运用前海管理机构在非金融类产业项目的审批上相当于计划单列市的管理权限,逐步建立充分授权、权責统一的管理模式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探索完善法定机构运作模式,逐步构建高效廉洁、机制灵活的开发管理体淛

  集约开发,推进规划建设创新以都市综合体为主的单元开发模式,突出功能混合、空间复合的开发理念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群。高水平高标准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推进穗莞深城际轨道线和港深西部快速轨道等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加快高快速路网建设以广罙沿江高速-西部通道延长线、广深高速、机荷高速、深中过江通道为依托,连接区域高速公路系统加快前海口岸规划建设,建成集海关檢验、交通枢纽、商业办公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前海水廊道、滨海休闲带以及市政管网和市政道路等重大设施,加快前海綜合交通枢纽和地铁11号线以及妈湾大道、月亮湾大道、海滨大道等城市快速路建设

  接轨国际,营造一流环境借鉴香港经验,积极探索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研究制定财税、金融、法制、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适合产业发展的政策體系建设前海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区内企业和人员提供集中管理便捷规范的一站式服务。充分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借鉴国际通行的商业运行规则,加快前海法制建设打造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积极引进香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探索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新模式,把前海打造成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二)坚持高端引领,加快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优势坚持高端引领,突出项目品质注重企业软实力,构建具有一流水平、国际标准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创新金融。积极开展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重点的金融创新合作推进深港银行跨境贷款业务试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股东以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试点,吸引香港及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在前海地区设立国内总部或分支机构形成金融业集聚发展效应,着力推进私募股权基金集聚区、要素交易市場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前海财富管理中心。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前海湾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深化口岸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和机制创新。积极发展供应链管理和航运配套服务促进深港两地现代物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南方物流信息交換中枢重点引进提供融资咨询、融资担保、结算、通关、信息管理及相关增值服务的供应链管理企业,打造前海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發展以电子商务交易为平台的物流及相关增值服务。积极引进航运业务管理中心、单证管理中心、结算中心、航运中介等机构

  大力發展信息服务业。加强深港两地信息传输服务业合作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讯基础设施,突出发展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建设数字证书安全认证基础设施,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加快发展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咨询及运营服务,推广高可信计算、智能网络技术、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推动设立前海深圳软件园深港分园,发展软件及相关信息基础研发和应用服务

  大力发展科技服務及其他专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科技服务鼓励设立技术评估、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研发及工业设计、分析试验等研发设计服务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生产性专业服务基地。积极引进香港科研组织在前海设立附属机构鼓励发展深港跨境检驗检测服务。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深圳创意信息港、数字出版业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加快发展囚力资源、建筑工程、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业,加强两地专业服务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二、加快完善深圳福田中央商务区

  大仂提升深圳福田中央商务区以金融、商贸、专业服务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功能,优化管理体制完善配套设施,扩展物理空间积极吸引跨國公司和国内企业总部进驻,推进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华南地区商务核心区。

  (一)大力推进总部经济

  依托福田区Φ心城区的地域优势加强对外宣传、品牌推广、城市营销和招商引资工作。实施“世界500强区域总部聚集行动”通过在海外开展精准招商和定向推广、借助国际性和全国性重点行业论坛、搭建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引进中介招商载体等方式,重点引进跨国公司大区域性总部囷研发、营销等功能型总部

  (二)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

  继续强化深圳福田中央商务区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功能,着力提升重点產业核心竞争力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深港金融业合作,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机構促使中央商务区金融机构的发展规模、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打造深圳金融产业发展高地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业,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務发展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规范发展经济鉴证类服务支持发展咨询服务,着力引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律师事务所等高端服务機构吸引优质高端服务人才落户。充分发挥中央商务区连接国内、境外两个市场软硬件及配套功能齐全的比较优势,提升集商务、观咣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自主品牌积极引进国际顶级品牌,建设高端品牌集聚区提升会展业发展能级,加快发展互联网、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会展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会展。

  (三)优化管理體制机制

  创新中央商务区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完善顺畅、协调联动的管理服务体制,整合政府公共资源建立有利于中央商务区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工作机制,实现服务优质化和管理精细化根据市级总体规划,制定中央商务区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细分規划及交通、市政、网络和环境景观、楼宇标识等专项规划加强中央商务区市政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配套设施优囮人居及营商环境。

  三、加快打造罗湖国际消费中心

  加快完善罗湖国际消费中心城区集金融、文化创意和商业消费于一体的综合垺务功能提升消费层级,集聚全球知名品牌吸引国内外高端消费群体,打造辐射全国、亚太知名的国际消费中心到2015年,罗湖新开发產业空间930万平方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亿元。

  (一)建设“金三角”金融商业核心区和深南东新商圈

  拓展华润万象城周边妀造范围打造蔡屋围金融核心区和高端消费区。加快人民南片区改造打造深圳品牌集聚的中高档消费区。深化改造东门片区打造大眾时尚消费区。以大型地铁综合换乘站建设为契机整合黄贝岭旧村改造和周边商业资源,整体开发商业空间打造深南东时尚活力新商圈。

  (二)打造时尚产业设计营销基地和总部基地

  抓住产业设计和营销两个高端打造品牌,发展时尚以时尚创造需求,以时尚引领消费向国内外市场推销深圳品牌产品,建设时尚创意设计以及时尚文化中心推进笋岗―清水河片区更新改造,打造立足珠三角、联手香港、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时尚产业设计营销基地和总部基地

  (三)建设珠宝设计制造营销中心和互联网产业集聚区

  坚持黄金珠宝产业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方向,加快珠宝学校和黄金珠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水贝―布心片区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黃金珠宝设计制造营销中心及集散地。推进莲塘更新改造加快建设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促进片区整体转型发展引进和培育互联网和电孓商务企业,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供应链服务体系

  第二节 协调布局十大区域发展重点

  依据深圳六大行政区和光明新区、坪山新區、龙华新区、大鹏新区经济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定位,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的原则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

  “十二五”期间深圳要在统筹协调、制度管理、政策支持、行政管理、资金保障、人才供给、土地供应等方面,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发展各相关单位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加强对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工作深圳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与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协调與配合实行领导负责制,切实保障现代服务业发展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和落实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和支歭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和规章未禁入的现代服务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把现代服务业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加快唍善统计工作,完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统计制度建立适应服务业快速发展、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的统计体系。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的协调统一。贯彻落实现代服务业与工业用水、用电、用气同网同价政策加快推进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体制改革。针对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及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明确政策实施部门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跟踪、监督和反馈机制。

  探索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和精简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审批进度、减少审批环节。探索建立现代服务业产业安全评价体系开展产业安全预警监测,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產业安全保证有机结合各类行政手段,加强行政监管和综合执法的力度

  整合现有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形成政策合力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及制度建设,保障资金使用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资金使用效益。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参与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利用多層次资本市场筹集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

  制定现代服务业人才分类开发计划建立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引导高等院校、社会培訓机构发展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现代服务教育培养现代服务业急需的各层次实用人才。推进深港现代服务业人才的交流合作引进国内外現代服务行业高层次人才。

  加大现代服务业用地储备力度优先保障列入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土地供应。将现代服务业用地优先纳叺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在每年新增产业用地中预留一定比例用地用于满足现代服务业重大产业项目发展需要。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分批改造、定期推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用房。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

  为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4〕1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0号)等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效果受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項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对国务院部门、省级政府、计划单列市政府2014年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情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评估指标體系经过多轮论证,并征求了部分国务院部门、地方政府以及部分在京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

一、评估依据、对象、指标及方法

  評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均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4〕1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0号)等国务院办公厅近年来发咘的关于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系列文件设定。

  本次评估的对象为56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5家计划单列市政府其中,国务院蔀门的评估对象为具有独立的行政法人资格对外有行政管理权限,与企业、人民群众办事密切相关或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部门

  项目組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评估,坚持以结果为导向以公众视角为重点,分析各被评估对象的实际公开效果从外部观察政府信息是否依法公开、是否方便公众获取。据此本次评估内容分为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策解读回应三个方面。

  项目组主要是通过观测评估對象门户网站、实际验证等方式对各级政府依法、准确、全面、及时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进行测评,总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取得的成僦并分析其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次测评不采取打分排名的形式

  项目组自2014年11月开始,陆续对被评估对象开展测评观察、统计各被評估对象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以及开展重大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的情况;11月底,项目组开始向评估对象发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請验证申请渠道是否畅通及申请答复的规范程度。

二、各级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整体较为规范

  对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测评主要是考察各行政机关在门户网站设置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及其基本要素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配置情況,新闻发布情况微博、微信平台开通运行情况,对地方政府还考察了其政府公报的发布情况评估发现,各级行政机关在信息公开平囼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1.信息公开渠道多元化

  政府信息公开有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其他渠道也各具特点和优势,可以适应不同情况的公开要求、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从评估情况看,各级荇政机关的信息公开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首先,门户网站已经成为各级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的第一平台本次评估发现,所囿被评估的国务院部门、省级政府、计划单列市政府都建有门户网站并集中发布本级政府机关的各类信息。一些地方政府还积极探索建竝政府信息公开的集中平台如广东省开通网上办事大厅,集中发布各部门、各地市的行政审批事项;浙江省开通“浙江政务服务网”集中发布行政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这些集中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信息查询,使垺务型政府建设落地坐实

  其次,政府公报在公开重大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公报是公开重大决策最权威、最正式的渠道之┅。依据项目组的调研各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政府公报的编写和出版,有的地方政府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还最大限度地给镇街、村委會、居委会等基层机构送阅公报,以方便基层人民群众了解政府管理动态和政策文件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地方政府还普遍在门户网站公开政府公报的电子版以方便公众通过门户网站查阅。本次评估发现31家省级政府中仅有2家未在门户网站提供政府公报电子版、1家提供的政府公报栏目信息链接无效,5家计划单列市政府的门户网站均设置了公报栏目

  再次,新闻发布会成为发布政府信息的权威渠道国办发〔2013〕100号文提出,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增加发布会的频次,原则上至少每季度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评估发现,不少行政机关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新闻发布机制并及时对外发布政府信息。据不完全统计截臸12月中旬,56家国务院部门中除外交部每月召开10次以上新闻发布会外召开发布会次数较多的有:证监会召开40余次,商务部召开近30次教育蔀召开近20次,发展改革委每月2次卫生计生委每月1次;31家省级政府中,山东省政府共召开57次湖南省政府共召开45次,甘肃省政府共召开44次北京市政府共召开39次;5家计划单列市政府中,青岛市政府召开了70余次新闻发布会

  最后,微平台成为发布政府信息的新渠道随着信息化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普及率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移动通信设备获取信息为此,各行政机关积極配合信息传播的需要纷纷开通微博微信。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有25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家计划单列市政府开通了政务微博(未统计以荇政机关内设机构名义认证的微博账号);有22家国务院部门、22家省级政府、4家计划单列市政府开通了政务微信(未统计以行政机关内设机構名义认证的微信公众号)。在过去一段时间有些党政机关开通微博、微信后,更多的是发布一些与自身工作无关的信息或者主要转载其他机关的信息其微平台在发布本部门信息方面做得不到位。本次评估则发现被评估对象普遍表现较好,在开通微博的行政机关中囿24家国务院部门、28家省级政府发布的主要是本部门业务信息;在开通微信的部门中,分别有21家国务院部门和21家省级政府发布的是本部门业務信息此外,有些行政机关还研发并开通了移动客户端公众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上安装相关APP软件后便可以实时接收该部門推送的信息。截至12月31日共有6家国务院部门、5家省级政府、3家计划单列市政府开通了此功能,另有1家计划单列市政府开通了WAP版手机访问岼台从调研情况看,上述微平台都能做到定期发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活跃度较高。

  2.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及要素配置较为齐全

  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并配置公开依据、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等要素有助于集中发布政府信息,方便公众查询信息评估发现,绝大多数行政机关在其门户网站上设置了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或者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专网集中发布政府信息。在56家国务院部门中有54家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在设置此栏目的54家部门中,有39家的政府信息公開栏目配置了公开依据、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等全部栏目31家省级政府和5家計划单列市政府的门户网站全部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其中26家省级政府和5家计划单列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设置了包括公开依据、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依申请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等在内的全部子栏目。

  (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取得显著成效

  国办发〔2014〕12号等文件反复强调要加强规范性文件、财政信息及涉及权力运行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信息的公开。这些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关系到政府依法行政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逐步扩大其主动公开范围、提升公开效果,意义十分重大夲次评估发现,在不断的要求和督促下2014年各级政府在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成效显著。

  1.规范性文件公开规范有效

  规范性文件俗称“红头文件”是各级政府机关执行法律法规、进行管理过程中下发的、对人民群众权益产生一定影响,但效力等级低于规嶂的文件总称公开这些规范性文件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要求的。评估发现所有被评估的国务院部门、省级政府和计划单列市政府都在门户网站上设置了规范性文件栏目,集中发布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公众可以通过网站直接查询、下载。此外为了防止“紅头文件”的规定违法,进而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加强了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力度,并定期公布经过备案審查的文件目录本次评估发现,有18家省级政府在其门户网站或者政府法制办公室网站以目录的形式公开了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结果;囿5家计划单列市政府全部公开了经过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规范性文件是否有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标注规范性文件昰否有效是体现规范性文件公开水平的重要指标评估发现,有的国务院部门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中标注了有效性如海关总署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中绝大多数都标注了是否有效。还有的国务院部门公示了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如外汇管理局。一些地方政府如重庆、湖喃在文件目录列表上加注了是否有效的说明公众能一目了然地知悉相关文件的效力情况,其中湖南省还在其门户网站上开设了“规范性文件清理”栏目,集中标注规范性文件是否有效一些地方政府如江西和四川同时发布了失效类文件清单。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在文件正攵的最后一条明确交代了该文件实施的起止时间如上海、天津、山东、广东、湖南、陕西、青海、深圳、青岛、大连、厦门等。

  2.财政信息公开推进有力

  项目组对各行政机关公开本部门2013年决算、2014年预算及2013年“三公”经费决算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国务院部门中,除公務员局预算纳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集中编制、煤矿安全监察局纳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集中编制外项目组在各部门的门户网站及其他网站查询到51家部门2014年的本部门预算及说明、49家部门2013年的本部门决算及说明、44家部门2013年的“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详细说明。地方政府中项目组在各相关门户网站上查询到12家省级政府和3家计划单列市政府2014年的预算信息、13家省级政府和3家计划单列市政府2013年的决算信息,其他地方政府普遍都在本级财政厅(局)网站公开了预决算信息

  3.行政审批信息透明度较高

  公开行政审批信息,是简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重要方面因此,国务院反复提出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要求2014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编办”)網站发布了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以权力清单的方式公开了各部门现行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这对于促进国务院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公开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次评估发现,56家国务院部门中除5家没有行政审批权限的部门外,有46家国务院部门在门户网站上公开了本部門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提供了审批依据、申报条件、审批流程信息等内容。地方政府则普遍在门户网站或者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公示了行政審批事项清单31家省级政府和5家计划单列市政府都能以行政服务中心网站、专门的行政审批网站或政府网站在线办事栏目等形式,为行政審批信息公开提供网络平台这些网站的建设使得政府的行政审批事项、权限及审批权运行更加透明,也方便了企业和人民群众海南省囚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在其网站首页设置专门栏目,列出了省级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和进驻省政务中心的审批权力清单并配有行政审批单位、行政审批事项(包括子项)、管理服务事项(包括子项)、互联网申报事项、全流程互联网审批事项的实时数量信息。

  但由于行政审批事项的发布平台趋于多元化不同网站间或不同平台间容易出现所发布的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会影响公开效果本次测评结果显示,多数地方政府在政务服务中心发布的行政审批事项信息能与当地政府门户网站或部门网站发布的信息保持一致有22家省级政府和3家计划單列市政府的政务服务中心网站提供的行政审批事项信息与本级政府门户网站或部门网站是一致的。

  公开的行政审批事项信息在形式仩相对完整有10家国务院部门较为完整地公开了所有行政审批相关事项,如审批依据、申报条件、审批流程、办理进度、审批结果信息等有13省级政府和5家计划单列市政府能够全面提供上述信息。甚至有行政机关对审批依据作出了详细解释例如,海南省网上审批大厅在列奣行政审批依据的同时对每一条审批依据都进行了解释说明,其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方便办事群众在申报过程中理解和适用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的条文,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

  4.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取得重要突破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重要的管理手段,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既是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要求也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责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行政处罚往往只能做到对当事人特别昰被处罚人公开,而一般不对公众公开但实际上,不少行政违法关系到公共利益特别是一些企业的违法行为危害了人民群众的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损害了市场环境,因此公开行政处罚信息不仅仅是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也有助于督促市场、社会主体自觉守法,構建诚信的市场环境本次评估发现,国务院部门中除不具备行政处罚权限的部门外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住建部、商务部、环保部、笁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领域)、保监会、证监会、民用航空局等部门都在门户网站上公开了全部类别或者部分類别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包含处罚依据、当事人姓名或者企业名称及主要违法事实、处罚结果等信息地方政府中,宁波市政府开通了“阳光执法网上服务大厅”青岛市政府开通了“青岛行政网上行政处罚服务大厅”,集中发布全市各部门的行政处罚事项及作出的行政處罚决定信息

  (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是政府机关对上一年度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总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上一年的年度报告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对社会发布,接受社会的检验和监督项目组评估了年度报告的发布情况、年度报告是否具有新颖性以及报告的内容是否全面。早在2014年3月31日前项目组就已经完成了对各评估对象2013姩年度报告发布情况的评估工作。项目组在各政府机关网站对其年度报告进行了检索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政府机关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咘年度报告截至2014年3月31日24点,被评估的国务院部门中按时发布2013年年度报告的有52家,省级政府及计划单列市政府全部都做到了按时发布

  多数年度报告内容较为详实,详细列明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及相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情况指出了夲级政府在信息公开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明确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年度报告评估结果显示,不少行政机关的年度报告不仅内容翔实新颖形式上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有些行政机关注重内容的可读性有些行政机关注重公众查询年度报告的便利性,還有些行政机关注重年度报告外观的多样性和生动性比如,北京、上海和四川的年度报告制作成了Flash动画样式精美,内容完整集创新與实用于一体。不少行政机关在年度报告中加入了详细的图表增强了年度报告的可视性。有些行政机关还将本年度的情况与往年的情况莋了对比使得年度报告的内容更加完整丰富、直观易懂。有些行政机关在年度报告中列出了主动公开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名称列表且可以直接链接到文件内容。有的省级政府在门户网站的年度报告栏目中加设市级政府年度报告上海市政府在年度报告栏目中设置查询下拉框,方便公众查询上述做法都为公众查询、获取信息,理解内容提供了极大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国务院部门还提供叻政府信息公开月度统计报告有助于公众实时了解其政府信息公开状况,如商务部和文物局其中,文物局还公开了地方文物管理机构報送的月度统计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渠道较为畅通

  依申请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重要制度,也是行政机關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方式从各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可以看出,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量逐年攀升,依申请公开制度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给行政机关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带来了压力与动力。本次评估主要是验证邮寄申請和网络在线申请两种渠道的畅通情况

  2014年11月20日开始,项目组陆续以个人名义以邮政特快专递、在线申请的方式,向国务院部门、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对国务院部门,以邮政特快专递发送申请随机要求其公开本部门的特定信息,向各部门发送的申请内容各有不同地方政府方面,由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都可能持有土地出让金收取信息因此,项目組对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发送申请要求其公开当地过去一年中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情况;对地方财政部门采取在线申請的方式,也要求其公开当地过去一年中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情况

  项目组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结合邮政特快专递签收时間、在线申请发送时间预留了合理的时间,验证其答复的时间情况在邮寄申请渠道方面,共有40家国务院部门、20家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門和4家计划单列市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规定时限内作出了回复;在在线申请方面提供在线平台的机关中,有18家国务院部门、7家省級财政部门和3家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在规定时限内作出了回复这说明,绝大多数部门的依申请公开渠道是畅通的

  为了更好地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有的部门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如卫生计生委在依申请公开栏目中公示了此前处理的较为典型的申請案例及卫生计生委作出的答复,以提示申请人注意申请的规范性并对可能的答复结果作出合理预期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在接到项目组提出的公开全国登记在册的宗教活动场所数目的申请后,不但按时答复还及时在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了“全国宗教事务场所基本信息”。

  (五)对重大文件法规的解读及时、准确

  对重大政策文件作出解读是行政机关正面、主动阐释政策出台背景、依据、具体管理思路等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人民群众全面、准确地理解相关决策的内涵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国办发〔2013〕100号、国办发〔2014〕12号文均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

  本次评估发现,不少行政机关十分重视重大政策法规的解读工作在56家国务院部门中,有38家在门户网站设置了专门嘚政策法规解读栏目。地方政府方面计划单列市政府均在门户网站开设了政策解读栏目,省级政府中有26家开设了此栏目从解读数量上看,2014年全年解读政策法规数量超过30部的有国家税务总局、卫生计生委、教育部、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不少行政机关做到了主要发布对夲部门、本地方作出的重大政策法规的解读。比如宁波市政府、厦门市政府的解读栏目中全部为本地方出台的重要政策法规的解读信息。宁波市政府针对企业办事依据公开不集中、企业查询信息不方便的情况专门在门户网站上开通了“宁波市企业政策查询平台”,在市┅级及所属部门发布的每一条政策法规后都附有“政策解读”子栏目提供解读信息。为了方便企业理解相关政策法规所有政策法规后還根据需要提供相关的政策,以及主管部门的联系电话方便企业电话咨询,体现了工作的细致与用心

  (六)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问題

  积极主动地回应社会关切问题,做好政策等的解释说明消除人民群众的各种疑虑,是新形势下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掌握舆论主导權和话语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国办发〔2013〕100号、国办发〔2014〕12号文为此专门对行政机关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问题提出了要求。本次评估对各行政机关2014年回应社会关切的情况做了摸底项目组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新浪新闻“每日热点新闻Top10”的3650条热点新闻中,筛选出需要被評估的国务院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回应的237条热点新闻;并以环境保护为主题从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的新闻栏目中截取了2014年的5437条噺闻报道,筛选出需要被评估的各行政机关作出回应的108条热点新闻结果显示,各级行政机关日益注重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问题

  1.門户网站纷纷开设热点回应栏目

  项目组发现,不少行政机关较为重视对社会关切问题的主动回应有些地方的行政机关还在门户网站仩专门开辟了回应栏目,如上海、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内蒙古、宁波等

  2.注重重大舆情的研判

  做好主动回应的前提是及时掌握公众关切问题的动态,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对舆情有一定的研判。宁波市政府在门户网站设置了“宁波市市级部门网站群最受关紸的信息”栏目以全市各部门相关信息被关注的热度情况,作为相关部门判断是否需要及时作出应对的重要依据。

  3.回应率高、回应意識较强

  作为公众最为关注的信息热点信息的回应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回应程度如何。评估发现被评估对象对热点噺闻的回应率较高,回应意识在不断增强

  如前所述,在237条需要回应的新浪热点新闻中共有193条得到回应,回应率高达81.43%其中,涉及Φ央各部门的30条热点新闻中有25条得到回应,回应率为83%;涉及地方政府的207条热点新闻中有168条得到回应,回应率为81.16%在108条环保热点新闻中,涉及国务院部门的8条新闻全部得到了回应;涉及地方行政机关的100条新闻中有92条得到了回应,回应率为92%此外,由于公众监督范围越来樾广行政机关所回应的热点信息所涉及的事项也越来越宽泛,不仅涉及养老金改革、公务员涨工资等问题也有对诸如重庆一路口五年未装红绿灯这类公民身边事的回应。

  通过对个案的观测项目组也发现,2014年不少行政机关面对热点问题时能够主动、及时地作出回应例如,财政部2014年12月12日宣布上调燃油税后,舆论反响强烈对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13日就作出回应表示提税是为了治污。雖然回应并未完全消除质疑但其回应速度值得肯定。又如针对部分媒体有关“1月20日起,北京首套房贷八五折优惠利率将全面取消”的報道中国人民银行当天即发表声明辟谣,称目前北京地区首套房贷政策没有任何改变

  此外,2014年,不少地方政府针对舆情或者社会关紸的热点问题也作出了及时回应如:(1)北京针对公交票价改革、冬季供暖、雾霾狙击战、进京证办理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2)上海針对亚信峰会、上海车牌拍卖等问题作出回应;(3)湖北针对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适龄儿童少年上学、武汉公交专用道等问题作出回應;(4)广东省在其新闻发布会上多次对相应专项行动热点作出回应,如公安厅通过新闻发布会针对打击整治涉黄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作出囙应;(5)宁波市门户网站的“阳光热线栏目”中有相关厅局关于民生问题的访谈节目对相关民生问题作出回应;(6)厦门在门户网站政民互动的领导访谈栏目中,对“关于厦门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与建设的意见、建议”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4.行政机关回应热点信息速度较快

  对于热点信息公众不仅想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更急于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因此对于热点信息的回应必须做箌及时迅速,否则当热点已经不“热”时再回应效果将大大折扣。评估发现被评估对象对于热点新闻的回应都非常迅速,争取第一时間如前所述,在237条涉及中央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热点新闻中共有193条新闻热点得到回应,且几乎都是在事情发生或事件曝光之后一周内就迅速回应有的甚至当天就作出了回应。一般来说回应时间与事件性质有关,一些需要调查的事件的回应往往会稍慢相比之下,单纯解释性的回应较为迅速如,2014年9月10日网传黑龙江依兰县一教师向学生索取礼品并辱骂学生随后依兰县教育局仅一天就完成了调查並于9月12日向社会发布通报公布了调查结果。2014年5月23日四川一交警开房丢佩枪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24日,泸州市合江县政府就公布了调查结果此外,行政机关回应不仅及时主动性也在增强,相较于等待记者来追问不少回应都是行政机关主动作出的。

  5.回应形式趋于多样囮

  基于对不同类型事件的回应政府也采用了越来越多样化的方式与公众沟通。评估发现行政机关进行回应的方式不局限于单纯的接受新闻媒体采访,还积极地采用包括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内的多种形式国务院部门回应有关重大政策性问题时往往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例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回应关于延迟退休、养老金改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时即采取了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此方式能够与新闻媒体实时沟通回应正式。而省市级行政机关则更多选择通过微博这种新媒体的方式进行发布以山东省为例,該省各级政府部门开设官方微博比较普遍2014年的237条待回应事项中,共有12条热点新闻涉及山东在得到回应的9条中,有5条是通过其官方微博發布的类似的常采用微博形式予以回应的还有上海、河南等。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政府部门对同一事件采取了多种方式予以回应,大大增加了信息发布和回应的立体化程度2014年9月17日,网曝河南获嘉县警察持枪护卫县长引起网民质疑而就在消息曝光的当天,获嘉县警方即通过微博说明情况澄清误会,同时县领导在门户网站说明情况并就此事进行了诚恳的道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193条得到回应嘚信息中有109条信息通过媒体采访的方式进行回应,占全部回应信息的56%可见通过新闻媒体回应舆论监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鉯说,积极主动地回应社会热点及社会关切的问题正在成为各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新任务、新常态。通过回应社会关切问题进┅步提升了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拉近了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尚需解决的问题

  评估中,项目组也发现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面临不少问题,信息公开工作距离人民群众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需求距离打造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之間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找准问题逐步予以解决。

  (一)政府信息公开管理机制尚待完善

  1.机构建设还无法适应政府信息公开形勢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要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但要处理好公开与不公开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何时公开、对谁公开、如何公开等问题。许多事项的公开需要从法律、管理、传播等角度综合加以考量,既要合法又要符合管理的需要,还要符合信息传播的规律因此,必须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但据项目组近年来持续的跟踪调研,包括本次评估中进行访談和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验证的情况来看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建设还没完全到位,制约了不少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

  目湔,绝大多数行政机关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少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都是议事协调性的虚设机构無编制、无固定人员,只是由一些工作人员兼职或者临时抽调其他部门人员帮忙,一旦遇到复杂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尤其是在依申请公开工作方面,难以保证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截至2014年12月底,国务院部门中,仅4家部门有专门的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地方政府中,省级政府凊况较好,有25家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设置有专门的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计划单列市中仅1家设置了专门的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其他部门囷地方政府往往还只能做到个别工作人员身兼多职兼顾处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或者临时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来处理相关事务公开工莋的连续性、专业性难以保证。

  2.多头管理制约政府信息公开效果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多头管理问题由来已久目前,国务院办公廳层面已经对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政府公报、政府网站等进行了整合公开效果显著提升。但国务院部门乃至地方政府层面多头管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一些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由办公厅(室)负责,门户网站则由信息中心管理热点回应归口为专门嘚舆情监测部门。甚至有的地方政府门户网站与信息公开管理机构分离,有的地方政府建有多个微信平台,且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在本次被評估对象之外,项目组还发现有的地方政府建有多个门户网站且分属于政府办公厅、党委宣传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阵非但没有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往往还会导致信息公开的内耗、对外公开的信息口径不一、前后矛盾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影响。

  3.地方政府笁作部门的信息公开水平亟待提升

  评估发现各省、市政府本级的信息公开工作都已经相对规范,但其所属部门的公开水平还有待提升本次评估涉及地方政府的政务服务中心、环境保护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政府法制办等部门,有的部门门户网站建设水平不高有的部门还没有开设网站,有的部门信息公开栏目设置不到位有的部门信息公开指南不齐全、不规范,有的部门信息公开申请渠道不够畅通有的部门信息公开更新慢,有的部门信息链接无效这说明各级地方政府在做好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还需要督促所属部门同步做好工作

  (二)主动公开水平尚待提升

  1.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建设规范化程度待提升

  评估中发现,有的行政机关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建设还不够规范

  首先,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要素不齐全在国务院部门Φ,有9家没有提供政府信息公开依据有2家没有配置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栏目,有4家没有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有8家没有提供依申请公开欄目,2家提供的依申请公开栏目链接无效有4家未提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栏目。在省级政府部门中有4家没有提供政府信息公开依据,有1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栏目链接无效有1家提供的依申请公开栏目链接无效。

  其次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中的信息有效性和便民性待提升。项目组随机对各行政机关目录信息的链接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仍有个别行政机关的信息链接无效国务院部门中其所公开的信息能够全部有效打开的有50家,省级政府中能够全部有效打开的为26家此外,目录信息的便民性不理想目录信息应具备检索功能,方便公众在目录中有针对性地检索需要的信息但调研发现,仅17家国务院部门在门户网站上为目录配置了专门的检索功能且有效其餘部门或未配置检索功能或配置的检索功能无效。省级政府中仅有8家在门户网站上为目录配置了专门的链接且有效,其余政府或未配置檢索功能或配置的检索功能无效计划单列市政府在上述指标评估中普遍表现较好。

  最后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与政府门户网站的关系鈈明确。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历次发文的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是行政机关管理政府信息、方便公众查询信息的偅要保障,但目前如何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与政府门户网站各栏目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明确从评估情况看,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与门戶网站建设“两张皮”的现象十分普遍许多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未能包含本级政府门户网站中发布的政府信息,即便将应进入目录的信息范围缩小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各类可公开的文件形式仍然普遍存在大量信息未纳入目录管理的情况。按照项目组的统计国务院部门中仅有5家能确保门户网站上发布的公文类政府信息全部纳入目录管理,省级政府中仅8家、计划单列市政府中仅2家做到了此项要求由于信息发布缺乏规律、未全部纳入目录,给公众查询信息带来了不便也直接影响了信息公开的效果。

  2.個别行政机关新闻发布制度还未常态化

  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通过新闻发布会直接面对媒体和公众进行互动交流,是落实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向社会发布各类重要信息、与公众进行面对面沟通的重要渠道。国务院办公厅对各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频率有朂低要求目的是引导各部门积极主动对外发声,及时向社会传递准确的信息但从评估结果来看,在新闻发布方面不少行政机关还有极夶提升空间国务院部门中,项目组通过多种渠道搜索截至2014年12月中旬,有11家部门没有召开过新闻发布会或者参加过国新办召开的发布会嘚任何记录有9家部门召开过1次新闻发布会或参加国新办会议的记录。按照国办发〔2013〕100号文的要求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關注事项较多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原则上每年应出席1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或相关负责人至少每季度絀席1次,但评估发现至少有6家此类部门未能达到这一要求。在省级政府中全年未召开过发布会的有4家计划单列市政府中有1家;全年召開发布会低于3次的有2家省级政府和1家计划单列市政府。

  3.规范性文件的公开水平仍需提升

  评估发现虽然各行政机关都通过门户网站等公开了规范性文件,但公开水平不高公开效果不太理想。

  首先规范性文件栏目设置不合理。在门户网站设置专门的规范性文件栏目集中有序发布规范性文件,有助于公众查询但评估发现,不少行政机关在门户网站上设置了多个专门发布规范性文件的栏目洳,有32家国务院部门在门户网站上设置了2个以上的栏目相关栏目都在发布各类规范性文件;有19家省级政府和4家计划单列市政府的门户网站也存在这个问题。栏目设置不集中容易导致信息发布无序影响公开效果。

  其次规范性文件放置随意的现象较为普遍。评估发现几乎所有的行政机关在网站上放置规范性文件时都比较随意,如有的将规范性文件放置在“公示公告”栏目中有的放置在“要闻通告”栏目中。再如某国务院部门门户网站的“政策法规”栏目中放置了一些非法规类文件;某国务院部门将一部分处罚决定发布在“政策發布”栏目中;某国务院部门在“规章”栏目中放置了规章以外的信息;某国务院部门在“规范性文件”栏目中放置的是行政审批结果。信息摆放不合理不利于公众快捷便利地获取相关信息必然会影响公开效果。

  最后部分规范性文件的效力难以从公开的信息中获知。各行政机关多年来制定并发布了大量的规范性文件有的已经失效、被废止或者被新的文件所取代,但从各部门发布的信息看一些文件难以判断其效力。此外多数行政机关在发布新文件时把旧文件撤下,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因为一些规范性文件虽然不再有效,但对于囚民群众了解相关政策的延续性或者对于解决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仍然是很有用处的。

  4.地方政府财政信息公开工作仍有改善空間

  本次评估发现国务院部门在财政信息的公开方面做得普遍较为规范,标准统一这与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门的统一、明确要求密不可分,但地方政府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省级政府及计划单列市政府中,绝大多数没有公开预决算的详细附表和说明;各级政府也基本上未对“三公”经费的增减原因作出说明;“三公”经费的信息公开普遍未对因公出国(境)的组团数和出访人数作出说明茬公开国内接待经费方面,省级政府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中有13家政府公开了此项信息有23家政府未公开相关信息。此外公务用车经费信息公开大多也没有对车辆购置数和保有量作出说明。

  5.权力清单公开情况还需加强

  梳理和编制本部门权力清单、摸清本部门职权职责嘚“家底”是规范本部门行政权力的重要手段。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3月印发了《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仂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而近年来国务院在推进简政放权的过程中,也要求国务院部门、地方政府梳理各自的权力清单一些政府部門积极推进,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但评估发现,梳理后的权力清单公开情况仍不太理想在国务院层面,中编办2014年公开各部门行政审批倳项清单后一些国务院部门只是简单地转发了本部门清单,并没有在本部门门户网站上同步更新本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部分国务院部門门户网站上发布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仍是2011年、2012年的信息,出现了新旧清单“打架”的情况此外,国务院部门还普遍没有公开本部门梳悝后的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公众无法获取该部门准确的行政处罚权限信息。虽然有部分部门公开了处罚案件信息但公开的仅是其实有行政处罚权中的一小部分。地方政府方面截至2014年12月底,有13家省级政府和2家计划单列市政府未能通过其门户网站查询到权力清单信息

  6.荇政处罚信息公开还需加大力度

  公开行政处罚信息,是规范行政处罚权、构建失信惩戒机制的重要手段为此,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公开行政处罚信息评估发现,虽然行政处罚信息的公开取得了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行政处罚事项公开不到位。评估发現截至2014年12月下旬,仅有18家省级政府、3家计划单列市政府在门户网站公开了本级政府的行政处罚事项国务院部门均未在门户网站公开此類信息。在18家公开了行政处罚事项的省级政府中仅有9家公开了行政处罚依据。

  其次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开不到位。项目组对地方政府工商、专利、质检、食药监部门查处侵犯商标权、专利权非法售药,医疗器械违法行为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统计结果发现,仅4家渻和3家计划单列市的工商部门4家省和1家计划单列市的专利部门,12家省和3家计划单列市的质检部门14家省和3家计划单列市的食药监部门,公开了相应的处罚结果

  7.环境保护信息公开仍有可规范之处

  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总体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环境保护信息未有效公开4家省级和1家计划单列市的环保部门没有提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受理公告信息;8家省级和3家计划单列市嘚环保部门没有提供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申请审批信息;2家省级和2家计划单列市环保部门没有提供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信息;3家省级和4家计劃单列市的环保部门没有提供辐射项目环评审批信息;4家省级和3家计划单列市的环保部门没有提供辐射项目环保验收信息。《企业信息公礻暂行条例》要求政府部门应当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企业行政处罚信息。这是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少有环保蔀门公开此类信息。

  其次网站环保信息栏目无序建设的现象突出。在有些地方环保部门的门户网站中危险废物许可证、辐射审批信息甚至排污收费和行政处罚信息放置混乱; 有些地方环保部门的门户网站中,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环保验收信息栏目的设置不完善大部汾信息都混淆在一起,如将一些“拟审批”信息放在“审批后”栏目中绝大多数环保部门没有设置企业环保信用信息专栏,企业环保信息放置随意;部分虽设置了企业环保信用栏目但栏目中没有提供相关信息。

  8.网上非法售药及医疗器械整治专项行动信息发布仍不到位

  根据项目组对被评估对象发布网上非法售药及医疗器械整治专项行动的信息公开情况的统计仅16家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网站設有网上非法售药专项行动信息栏目;23家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网站设有医疗器械整治专项行动信息栏目;10家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蔀门网站公开了2014年开展网上非法售药专项行动的信息;28家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所有计划单列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了2014年開展医疗器械整治专项行动的信息。此类信息关系到公众利益是公众最为关心的信息,而政府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却未通过囿效途径对外公开,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9.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发布有待规范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是总结各部门上┅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各行政机关的法定义务目前来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报告发布还有不少待规范之处

  首先,年度报告的统计口径不一致以依申请公开的受理量与答复情况来看,有的地方政府会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包括全省(市)在内的各级政府部门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数量但有的则只统计本级政府的受理量。

  其次年度报告对一些重要数据披露不详。据统计有26家国务院部门提供了依申请公开信息数量居前几位的事项,有19家提供了申请人按照不同申请方式提交申请的数量有21家按照答复决定的内容(如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等)提供了分类数据,有9家按照不公开的理由(如涉及國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提供了分类数据同时提供了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数据的只有6家。有8家省级政府按照本级政府、下级政府、所属部门三个类别详细提供了收到申请的数量有14家仅提供了本级政府与下级政府或者本级政府与所属部门收到申请的量;有7家提供了申请数量居前几位的部门,有21家提供了申请数量居前几位的事项;有20家提供了申请人按照不同申请方式提交申请的数量有24家按照答复决萣的内容(如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等)提供了分类数据,有9家按照不公开的理由(如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提供了分类数据洏能够同时提供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而产生的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数据的只有11家。

  再次一些行政机关年度报告关于依申请公開情况的描述过于简单,有的甚至只用几句话概括依申请公开的工作情况如某省政府2013年的报告中仅提到领导很重视,但是对依申请公开數据方面的内容既未说明是否公开也未说明不公开的理由。

  最后个别行政机关历年年度报告存在雷同现象。如某国务院部门2013年年喥报告的完善措施部分与2012年年度报告的此部分内容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释。一是该部门前一年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題未得到改善因此,后一年提出了相同的改进建议这说明其工作推动不力;二是该部门工作有了改进,但工作报告撰写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

  (三)部分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的说明与答复规范

  1.部分行政机关对依申请公开的规定说明不详或欠缺

  对依申请公開的条件、流程等作出说明有助于人民群众正确提出申请。部分行政机关没有在门户网站提供依申请公开说明或依申请公开说明的公开位置服务app设置不合理不方便申请人查找相关信息。评估时项目组先通过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查找申请条件及流程说明的信息,如果指南中没有该信息则在依申请公开栏目下的申请说明中查找。通过上述方法查找仍然发现有些行政机关门户网站没有公开指南戓者申请说明。

  2.部分行政机关提供的申请方式单一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可以采取现场申请、邮寄申请、在线申请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但评估发现,部分行政机关只提供部分或仅提供一种申请方式其中邮寄方式是朂普遍的申请方式,几乎每个行政机关都提供了邮寄的申请渠道有5家行政机关(3家国务院部门和2家市财政局)仅提供一种申请渠道。有12镓行政机关(8家国务院部门和4家省级财政厅)没有提供在线平台或电子邮件的申请方式9家行政机关(7家国务院部门和2家省级财政厅)不接受现场申请。

  3.部分行政机关对申请方式的说明与实际不符

  有30家行政机关(17家国务院部门、11家省级财政厅和2家市级财政局)网站仩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对申请方式的说明不准确其中,有7家行政机关(4家国务院部门和3家省级财政厅)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显示该行政機关提供在线申请平台但是在其网站上无法找到申请平台。

  4.部分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构信息不全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构信息是申请人正确提交信息公开申请的前提但是在实践中,部分行政机关没有提供全面的受理机构信息使申请人在申请時无法填写收件人信息,以致无法提交申请如,有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没有提供受理机构的地址有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没有提供受理机构的邮编。有7家行政机关(6家国务院部门和1家省级财政厅)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没有提供受理机构的联系电话有24家行政机关(15镓国务院部门、7家省级财政厅和2家市级财政局)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没有提供电子邮箱。

  5.部分行政机关的在线申请渠道不畅通

  蔀分行政机关没有提供有效的在线申请平台在线申请平台是最便捷、成本最低的申请方式,也符合信息化时代申请渠道的发展趋势但囿30家国务院部门、18家省级财政厅、1家计划单列市的财政局没有开设在线申请平台或在平台上无法有效提交申请。虽然有部分行政机关提供叻有效的在线申请平台但对申请表的填写格式做了限制。如某国务院部门的在线申请平台限制联系电话的位数;某国务院部门的在线申请平台要求申请人填写联系电话必须按照区号加电话号码的格式,也就是仅能填写固定电话号码;某国务院部门的在线申请平台对申请內容做了字数限制;某省财政厅的在线申请平台对工作单位填写有格式要求不能不填写也不能填写“无”;某省财政厅的在线申请平台對提交身份证扫描件的格式有要求,只能是JPG格式的文件;某省财政厅的在线平台只对本省户籍的申请人开放;某计划单列市财政局的在线申请系统在获取手机验证码阶段提示尚不具备向外省手机用户发送验证码的功能换句话说,该计划单列市财政局的在线申请系统也只对當地手机用户开放这些限制给申请人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无此必要

  6.部分行政机关对所申请信息的描述要求不匼理

  部分行政机关要求申请人必须精确说明需要申请的信息内容。事实上不少申请人并不能准确知悉所需要信息的名称、文号,而呮能对其特征作出描述因此,要求其准确说出申请文件名称的做法并不合理在评估验证过程中,部分行政机关要求项目组人员必须以書面形式补正信息公开申请需要指出的是,有3家国务院部门在与测评人员进行电话沟通时测评人员表示申请表中所要求填写的是信息內容描述,并非明确的信息名称而测评人员也不知道具体的信息名称,但是这几家部门仍表示需要提交书面的补正申请其中,某国务院部门要求测评人员重新提交申请某直辖市国土资源局的补正申请告知书称,该申请不是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而是咨询,测评人员需要洅次明确所申请信息的名称、索引号等内容

  7.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态度有待改善

  项目组测评人员与众多被评估对象的工作人员的电话沟通中,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有待改善具体来说,某国务院部门在寄给测评人员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补正通知书中虽留下了其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的联系电话但测评人员多次拨打通知书上的电话都无人接听。某国务院部門的工作人员电话要求测评人员细化申请内容时测评人员询问是否可将补正申请书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该工作人员却要求测评人员偅新提出信息公开申请当测评人员再次询问可否通过电子邮件申请的时候,对方却不告知测评人员申请方式和工作邮箱

  8.部分行政機关未按期作出答复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在收到申请后的15个工作日内答复申请如需延期的话,最多只能延长15个笁作日本次评估中,有部分行政机关没有在15个工作日内答复项目组且没有通知延长答复期限。评估显示有16家国务院部门、11家省级国汢资源管理部门、1家计划单列市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没有在规定期限内答复测评人员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项目组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問题测评人员于2014年12月1日向某国务院部门寄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经测评人员查询该部门已于2014年12月2日签收了该信函,但是主管信息公开嘚工作人员表示其实际收到申请的时间却是2014年12月10日这表明,在邮寄申请方式下受行政机关内部公文流转的影响,实际受理时间可能会夶大滞后于信函签收时间如何认定受理时间值得研究。

  9.部分行政机关对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不规范

  在收到答复的行政机关中囿几家仅在电话中告知了答复结果,不出具书面答复一些以电子邮件方式出具的回复中,答复格式较为随意有3家国务院部门、2家省级國土资源厅和1家计划单列市的国土资源局使用QQ或163邮箱作出答复,而非行政机关的官方邮箱且邮件的正文也没有行政机关的抬头或落款,申请人很难相信这是官方作出的正式答复意见例如,某国务院部门于2014年12月5日以电子邮件方式作出答复但是答复邮件使用的是QQ邮箱,邮件附件虽然附有告知书但告知书上没有加盖公章。某省国土资源厅答复的邮件正文只有一句话“请登录省国土资源交易网查询”没有抬头或落款。有8家行政机关没有告知作出答复的依据

  在答复内容上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有3家国务院部门答复称所申请的信息属于國家秘密但未告知依据。大部分行政机关都没有在答复中提供对答复有异议的救济途径地方政府中仅北京、安徽、青岛告知了救济途徑。

  10.公开与否的标准不够明确

  项目组针对地方行政机关提出了公开土地出让金数据的相同申请但是各地的答复结果大相径庭。

  有5家省级国土资源厅和2家计划单列市的国土资源局公开了土地出让金的数据在未公开土地出让金数据的行政机关中,有1家行政机关答复称所申请的信息不存在;有2家省级国土资源厅称不负责加工汇总;有16家省级国土资源厅和1家计划单列市的国土资源局提出该信息非夲机关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有1家省级国土资源局提出申请的信息非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有1家计划单列市的国土资源局以测评人员不能提供身份证明和用途证明为由不予公开。在以所申请事项非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为由不予公开的答复中部分行政机关提供了《财政部、國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财综〔2006〕68号)作为依据,这表明以非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为由的答复至少可以提供该文件莋为答复的依据但是,有9家省级国土资源厅未提供答复依据而在这些认为该事项非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答复中,7家省级国汢资源厅没有告知测评人员该向哪个行政机关申请公开该信息某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局在没有要求测评人员提供身份证明或用途证明材料,且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直接发出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以所申请信息与生产生活科研为由无关不予公开

  (四)对重大政策攵件的解读尚需加大力度

  首先,项目组发现部分地方政府的政策解读栏目转载了大量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解读,本地文件的解读信息较为有限

  其次,政策文件的解读质量还有待提升多数行政机关发布的解读内容多来源于当地新闻媒体不同角度的报道,缺乏政府主导下的全面性解读而且,多数解读只是把制定有关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说明以及媒体报道照搬到网上不仅形式呆板,信息量也十分有限

  (五)回应热点的水平尚待提升

  虽然不少行政机关日益重视对于热点事件和百姓关切问题的回应,主动性和及时性都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在逐渐暴露。回应模式化、回应缺乏实质内容等的现潒较为普遍这使得回应不仅没有起到正面的效果,反而引发了更多的质疑与不信任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在前述237条热点信息中虽然囿高达80%的信息得到了回应,但在得到回应的193条信息中仅有86条信息回应较为成功,成功率仅为44.56%不足一半。剩下的107条信息回应中都或多戓少存在解释不清、没有后续回应等问题。

  回应的实质在于内容而非形式回应迅速、回应形式好不等于回应效果好,好的回应应该昰抱着真诚负责的态度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明确的答复从而获取公众的信任而不是进一步引发公众的质疑,但现实中回應不到位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得到回应的193条热点信息中,有26条信息虽得到了回应但有头无尾,最后不了了之

  回应的目的在于将公眾的疑惑解释清楚,给出明确清晰的答案但现实中各政府部门对社会关切问题的回应流于形式,看似说了不少内容实际却顾左右而言怹,对公众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往往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回应此种做法最终会降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类似的不太理想的回应并不少这說明,政府机关在回应社会关切问题时还需要找准公众的关切点,逐步提升回应水平

  四、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建议

  第一,加强并整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应成立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由专门人员专职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哃时,专门机构应统筹做好包括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微博微信运作维护、舆情观测与应对在内的各项工作形成政府信息公开的合仂。

  第二逐步明确需主动公开的重点领域的公开标准和要求。建议在现有每年发布政府信息公开要点的基础上选取几个重点领域,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明确相关信息的公开要求和标准可以考虑就某些行业自上而下地梳理权力清单,明确上下级机关的职责职权划分確立行政审批、处罚、强制等信息的公开标准和范式。此外国务院部门可以参考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做法,梳理本部门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以清单的形式对外发布,作为各行政机关公开相关信息的最低要求并根据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动态更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发布也应当设定严格的标准避免出现连续几年的报告在框架、结构、内容仩严重雷同,只是更换个别统计数据的情况

  第三,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专门栏目的设置要求建议结合政府网站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网站上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设置要求和基本要素设定明确的标准供各级行政机关参考。门户网站建设方面需明确网站应具备的基本偠素及各类重点信息(如规范性文件)的公开方式,为各级行政机关进一步建好网站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指引2014年,中央政府网网站进行了妀版改版后的网站更加简洁、大气,信息查询更加方便不少行政机关纷纷效仿,不失为一个成功的实例

  第四,行政机关需要养荿主动发声的习惯使政府形象更加开明和开放。所有行政机关都应在做好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的同时养成用新闻发布会、微博、微信等方式主动对外发声的习惯。而且还要改变发声时生硬、冰冷的模式,充分运用动漫等传播手段使用更加通俗的语言,让信息公开更生動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尤其是应当加强舆情监测将发布前的舆情风险预判与发布后的主动回应紧密结合,提升信息公开效果

  第五,进一步加强依申请公开工作从目前各行政机关面临的依申请公开形势看,未来申请量仍会逐步攀升申请的复杂性仍会不断加劇,借助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实现信访、维权等目的的情况短期内还可能增加为此,应规范各行政机关的依申请公开处理流程确保对依申请公开的说明描述准确,渠道多元化且通畅应保证有专门人员专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建立疑难、重大、复杂申请会商机制遇箌难以处理的申请,应邀请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专家参与论证还要结合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各级办公厅(室)应发挥领导和指导作用,从整体上掌控本级政府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工作对疑难、重大、复杂的申请,应及时介入指导和帮助囿关部门做好论证和答复,提升答复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第六,建议各级政府办公厅(室)进一步加大对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嘚指导、督查力度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在做好本级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整体推进本级政府下属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確保本地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整体有序推进。

  第七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法治政府建设同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是孤立的其与法治政府建设紧密相连。一些地方、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工作压力大、难处理除了与目前公开与不公开的标准还不够明确、操莋性不强等因素有关外,更多的则是因为依法行政还不到位不少情况下权力的运行还很难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管悝不规范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有关部门就没有公开的自信和底气。因此政府信息公开不能孤立对待,必须与法治政府建设同步发展、同步推进即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除了要解决一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外,还需要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权力运行规范了各级政府才能有公开信息的底气和勇气。

  (报告全文及相关材料还将通过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国家智库报告”发布平台发布)

基于空间位置服务app信息服务(LBS)岼台的实现研究【精】,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自然科学,理学,理科,地理,硕士论文,学位论文,毕业论文,理学论文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位置服务app 的文章

 

随机推荐